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图-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畯也是在一旁看着,想想诸葛瑾从不交无才之人的高傲性格,能与之走的这么近的也必然不是凡夫俗子,二人也想结识一番。
  诸葛瑾见刘咏没有什么一见就介绍道:“二位,这位乃是如今江夏之主江夏太守、横江将军刘咏,也是瑾的主公!”
  “刘咏?你就是刘咏?”两人惊叫一声。
  二人台惊讶了,声音也很大,马上就引得其他桌上吃饭的人全部看过来。
  刘咏的名字知名度实在是太高了,想无视都不行。
  “怎么,不像么?”刘咏淡淡一笑,自顾自的在中间的一个桌子上坐了下来。
  诸葛瑾看着二人的样子也是不由得失笑。
  二人回过神来,马上就感觉到背上冷汗连连,连忙追到刘咏旁边,拜倒在地:“我二人眼拙,失礼之处还请将军海涵。”
  “起来说话!”刘咏道。
  见二人起来,继续道:“在你们眼里,某就是个嗜杀的暴君么?”
  “将军说哪里话,将军声名远播,在下未曾想到能遇见,一时间太过惊讶了。”严畯赶忙道。
  “哈哈……,都坐下吧,子瑜你也来坐。你们问问子瑜,某何时轻易杀伐了?”刘咏也不生气,淡淡道。
  诸葛瑾有些好笑:“主公的确很少对人进行杀伐,但对于应杀之人也绝不手软。你们即非是我主下属,也非是敌人,有何担心的,且坐下吃些东西。”
  众人听得动静,早就围了上来,听闻真是太守,既高兴又忐忑不安,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都如坐针毡。
  店老板自然也早早等在一旁,太守大人来他这里吃饭,这说出去可是金子招牌,一般求都求不来的,几天有了这等好事,他一听说就赶来候在一旁。
  一听诸葛瑾要吃东西,马上回头想楼下喊道:“小二,将店里的招牌菜全都上过来,好酒也拿上来!”
  “来了——”楼下一声长长的回应,一显然是干这个时间不短了。
  “大人,您今日能来敝店,真是蓬荜生辉,大人要什么尽管吩咐就是。”酒店老板笑的让人有些不自在,实在太……肉麻了点。
  刘咏有些无语,补救来你这吃点东西么,用得着这样么。
  “好了,你且下去吧,需要时,自会叫你。”
  “是!是!大人慢用!”老板这才讪笑着退下。
  “你等也不用拘束,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必在意这里。”见周围人一个个看着这里不等不出声说道。
  “谢大人!”
  所有人纷纷向刘咏拜谢,刘咏摆摆手也不再看他们。
  四人坐下后,步骘与严畯觉得刘咏刚才并非是装出来的,也慢慢放开了。
  虽然刘咏对周边的人说不在意,但真的能不在意么,能和太守大人在一起坐一会就和让他们有面子了,时间长了,他们还真坐不住,这不多时,都一个个结账走人,二楼也就剩下刘咏四人。
  四人边吃边聊,也让刘咏在严畯和步骘眼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刘咏的一些见解让他们打开眼界。
  酒过三巡,诸葛瑾见时机差不多了,就说道:“二位日后有什么打算?”
  二人对视一眼,不知如何回答。
  “二位游历何处也是想找到一位明主,如今我主如何,二位应当早就知道,许多事迹都传开了,我主也是善于用人之主,自然不会埋没二位的才华,不知可愿投在我主麾下,共举大事?”
  步骘和严畯再次看向刘咏。
  刘咏心里好笑,这二人明明刚才就向答应,但是自恃才华,还有些拉不下身段的样子。
  也罢,这两人也是有才能之辈,多少两句话的事,又不会让自己掉一根毛。
  “二位,子瑜已经说了,某这里如今也是庸人之际,两位若是不嫌弃的话可先留在江夏,刘咏自然不会亏待二位。”
  步骘二人再次对视一眼,马上离坐,后退几步,向刘咏跪拜道:“步骘(严畯),拜见主公!”
  “哈哈,好,起来,不必多礼!许多事情不懂你们可以向子瑜朵朵请教。”刘咏一声大笑,将二人扶起,马上安抚几句。
  正好,饭也吃完了,几人离席下楼。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家老板正在楼下满头冒汗。
  忽然看见刘咏下来,马上上前道:“大人,外面……”
  “外面?外面发生了何事?”诸葛瑾马上就一惊。
  他赶紧上前,但就在他看到门外情况的时候,他忽然就愣在了原地。
  步骘和严畯看到诸葛瑾的样子更是心里一紧,马上快步去看,然而他们必诸葛瑾还厉害,直接懵了。
  刘咏就更奇怪了,按说在这江夏城里,基本不会有人行刺与他,就算是大军围攻这些人也不至于这样啊。
  等他看到门外一切的时候,马上就被震撼了。
  对,就是震撼!
  门外,正跪着半条街的百姓!
  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所有人都想问。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这是为何?”刘咏比其他人冷静一些,马上反应过来。
  “这位就是刘将军!”人群里冒出一个声音。
  刘咏循声望去,见正是刚才在楼上吃饭的其中一个。
  “谢刘将军大恩!”马上就有一个跪在前面的人喊道,说着就开始磕头。
  “谢刘将军大恩!”后面的人也开始磕头
  ……
  刘咏一阵头大,这是怎么回事?
  好半天才让这些人停住了磕头。
  “各位父老乡亲,都起来说话。你们在此对刘咏跪拜到底是何故?”刘咏见人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刘咏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
  江夏盗贼众多,天下闻名。
  长久以来,黄祖为了得到更多好处,不愿毁掉自己名声,于是就扶持各方贼盗,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
  能搬走避难的都走了,但剩下一些没有盘缠,或者难以离开的,就只能留在当地遭受盘剥。
  刘咏一来,先是斩了黄祖,之后又不断派人出兵平定招安各方贼盗,如今,江夏治安不说夜不闭户,但至少人人都觉得不怕时刻都担惊受怕了。
  这些跪着的人都是一些受难的百姓,刚好进城,听说刘咏在这里,全都来谢恩。


第99章 养士先养民

  “各位父老乡亲,刘咏既然做了这江夏的父母官,自然不会让大家在想以前一样遭受盗贼之苦。也会向办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刘将军才是好官啊!”百姓们痛哭流涕,越发感激,都想再次跪下,马上被刘咏拦住领头的一个老人。
  说实话,让一个老人给他跪下,刘咏的观念还是没有适应过来。
  安抚了一阵,询问了一下众人的生计,发现许多人都是没有生活来源的,大都靠打猎、或者砍柴为生。甚至还有一些职能乞讨度日。
  刘咏眉头皱了起来。
  他不是大善人,救不了天下所有人,他只想保护自己的亲近人。
  但是今日这些百姓,和当初关家庄的那些人有多大区别。
  诸葛瑾见刘咏的表情就知道,刘咏想给这些人一个活路。马上上前道:“主公,酒坊如今还需要一些人,另外军中也正在征召。”
  刘咏闻言点头。
  看着前面的人道:“你们当中哪个练过武艺?”
  原本,他不报希望,没想到竟然还真有十来个人上前。
  上前的人大都身体健壮,就算有些显得瘦些但力气不错。
  “你们等会去北营报道!”刘咏一笑道。
  “北营?竟然是北营!”人群里马上惊讶声一片。
  北营是刘咏在江夏建立的一个军营,而且是训练王牌军队的一个军营。既然是为训练成王牌的,那么自然就回有严格的筛选,另外,也有丰厚的月奉,这里一个普通军士的月奉足足顶外面普通人的两个月。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刘咏是要给他们好处啊。
  好多人都懊恼万分,谁叫他们没练过武艺,而且身体也很弱呢。
  忽然,人群里有人叫道:“大人,俺们兄弟也去!”
  说着,人群里走出两个身形有些瘦的青年。
  见刘咏不说话,觉得是看不上他们,其中一个接着道:“大人,别看俺们有些瘦,力气挺大的。”
  说罢四下里看了一圈,见门口有一个石狮子,虽说不大,但是刘咏估计二百斤总是有的。
  “你要举这个?”刘咏见两人看着石狮子,就问道。
  “对!”
  说罢,就挽起袖子上前,众人都觉得好奇,这瘦青年真能举起?
  这青年也不说话,抱住石狮子,试了下,憋起一口气。
  就听一声大喝,那石狮子就动了,而且越来越高。
  “起!”
  猛然间,那石狮子就被举上了头顶。
  众人皆是一惊,这青年的力气还真大。
  刘咏也被震惊了一下,于是说道:“可以了,放下吧。”
  那青年马上将石狮子一把放回原处。
  另外一个,再次上前,他甚至比之前那个更厉害些,一把抬起后,直接一把就举上了头顶。
  人群里又是一阵惊呼。
  “大人,我等可以进北营不?”后面的那个青年问道。
  刘咏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俺叫雷石(来自书友雷实吐咪浗)。”说话的是先前的青年:“他是俺兄弟林立(书友林中立友于)”
  刘咏点点头:“你们没有武艺基础,进东营。”
  东营,是刘咏建立的另外一个军营,都是以步兵为主,将来就是战场上的排头前锋。月奉也仅仅低于北营。
  “这……”两人显然有些不太满意。
  “不愿意?”刘咏笑了。
  “俺们愿意!”其实东营也不错。
  想了想,两人马上高兴起来,连忙拜谢,站在一旁。
  能干重活的过来,某的酒坊里还缺些人手。
  一听这话,刚刚还有些失落的人马上欣喜起来,纷纷上前,连几个明显干不了这些活的也跟了来。
  最后只能被请了出去。
  剩下的就是一些妇女和老人了,他们也眼巴巴的看着刘咏,希望能有个活计。
  大他们自己也明白,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心里还有一种期盼而已。
  诸葛瑾也不知道怎么办:“主公,这些人,我等也无法帮了。”
  刘咏摇头:“不,一定要帮。我等需要军士,而这些人是军士的家人,要让军士安心和忠心,就要让这些人有活路。养士先养民!”
  “养士先养民!”诸葛瑾、步骘、严畯都在细细品味着这句话。
  刘咏看了看眼前的人,开口道:“你们哪些人都会纺纱?”
  “纺纱?”众人有些愣了。
  纺纱,是自小就就学习的一种技艺,也算是家务活了。难道大人需要纺纱,那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啊。
  “俺会!”
  当第一个人喊起来的时候,马上所有人都喊起来了。
  刘咏笑道:“好,既然都会,那就先回家去,五天后,来太守府门前,自然有你们活干。”
  这下所有人都高兴起来。
  众人开始千恩万谢的离开,兄弟,父子,夫妻,相互道别,纷纷落泪。
  刘咏带三人离开了。
  这里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城里的巡卫士兵,他们自然会安排人带路过去。
  回到府上,刘咏独自在房中用毛笔画出一副图,上面是一架纺车,但又和农户家里的不同。
  这是刘咏根据后世的纺车画出来的,自然要比当前的先进许多。
  仔细看了看没有什么错误,就叫来诸葛瑾,将图交给他。
  “让木匠赵此图,做出一千件,尽快,五天后在府门前发给百姓。”
  诸葛瑾看看图,这个像是纺车又不是纺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也很奇怪。
  见诸葛瑾好奇,刘咏解释道:“这还是纺车,但比他们手上的要好用许多。”
  端详了半天,诸葛瑾也不看了,反正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但他想了一下又道:“主公,发给他们,他们手上也没有蚕丝和棉花,对他们也是无用啊。”
  “库里棉花还有许多,发给他们让他们纺好纱交回来不就行了?”刘永随意道。
  “主公不可。”诸葛瑾立刻反驳道。
  “为何?”诸葛瑾很少反驳他的意见,这次竟然反驳,刘咏也奇怪。
  诸葛瑾说道:“主公有仁者之心,不愿见到百姓受苦,这很让人尊敬。但是主公也别忘了,人性有贪欲,而且欲壑难平,若是给百姓养成了不劳而获的恶习之后,他们怕是会造反,再次成为贼盗。”


第100章 玉不琢不成器

  刘咏听诸葛瑾说到这这里,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还真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老祖宗的圣言啊。
  “那以子瑜认为,当如何做?”刘咏干脆不想了,诸葛瑾既然能说出弊端,应当依据相处了解决办法。
  诸葛瑾道:“这车还是要发,但不是一开始就发。
  主公可以先把人组织到一个地方,让他们纺纱,按照他们纺出的纱的质量,给出不同的价格,好的给高价,差的还要处以罚金。
  等他们有了一些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买纺车,和棉花,带回去纺纱,直接把纱交回来换钱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不但能让他们愿意劳作,而且还能让他们牢记这是主公您给他们的活路。”
  “恩,不错,子瑜此法甚好,就如此办。”刘咏大手一挥,马上赞同。
  送走了诸葛瑾三人,刘咏总算是安静下来。
  至于步骘和严畯,就让诸葛瑾去安排吧,他也懒得费心,反正没人反的了天。
  如今这些人,基本都是刘咏一个个从各处寻来的,而且这些人都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也不必太担心。
  七月二十五,是个大日子,这是刘咏说的日子。
  太守府门口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虽然有预料,但诸葛瑾还是被门口的人吓住了,这人也太多了,少说也有三千。
  刘咏自然不需要出面,自有下面的人搞定一切。
  不久,诸葛瑾就来禀报。
  外面的人挑选了其中一部分,去纱厂干活,当然,上次跪拜的人全部选出来了。又选了数十名进了军中,其余人也只能遣散。
  不过,自从江夏治安稳定下来,慢慢的繁华起来,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活路。
  刘咏之是倒纱厂去看了看,纺纱人人都会,对新纺车上手也很快,而且新纺车纺出的纱粗细匀称,不容易断,效率也高出许多,很多人一用就喜欢上了。
  看着忙碌的百姓,刘咏放下心来。
  七月就要过去了,这个月也出了一些大事。
  首先就是张绣和贾诩背叛刘表投靠了曹操。当然,张绣是暗中派人跟刘咏打过招呼的,同时也在南阳留下了无数探子。
  张绣的投靠,让曹操避免了两线作战,自然是什么分欢迎。给予二人很高的地位和官职。曹操为了拉拢张绣,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为亲家,并封他为扬武将军。
  贾诩也不错,曹操对他,比张绣还要上心,直接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随着两人进入曹操内部,刘咏的探子也进入曹操势力范围各地,不断的为他传来各种消息,这些人中,就有当初在宴会上的那些刀斧手在内。
  也不怕他们不尽心,这些人的家属可都被安排前往了江夏,都由庞统一手控制。虽然刘咏不屑这么做,但在这个时代,一切不得不妨,最终他还是听从了庞统的建议。
  还有件和刘咏有关的事就是庐江太守李术叛乱。
  孙策刚死,孙权继位,江东大族多有不服,纷纷叛逃,李术是第一个直接反叛的人。这也是孙权派周瑜主动向刘咏示好的原因。
  刘咏倒是不在意,只要你们慢慢打,自然就没时间关心他的动静了。李术叛乱,刘咏当然高兴的很。
  转眼就到了月底,出征的日子即将来临。
  粮草官从军司马,刘咏早就给了马良,马谡也跟着做了参军,娄圭为军师,先锋的争夺自然就成了最厉害的话题。
  其中,又以甘宁、赵云、黄忠、廖化、关平五人为主要竞争者。
  这几人都是刘咏手上的强将,也是相对较早跟着刘咏的人,自然都有这资格人人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能立下大功。
  诸葛瑾等人都不断劝刘咏制止,但刘咏只是跑出一句话就不再理会。
  “争一下无妨,不争才是大问题。”
  现在,眼看着几人明争暗斗越来越厉害,几乎都要动手时,刘咏才开口道:“出征人选某已定下,你们不必再争。
  能争,说明你们都有建功之心,但争只为做事,不能有意气之争,不得有权力之争,不得借机生事,你们可明白?”
  众人一听,马上心下骇然,后背冷汗淋漓。还好没有过头,若是真出点事,相信就算刘咏看重他们,该杀还是要杀,这是大势,是军规。
  刘咏知道自己这些军队还没有真正打过仗,这个过程必须经历一次,不然必然会出乱子,不如借机一次立下规矩,英雌他一直只是关注着事态发展,但没有说话,就是等着这一刻。
  诸葛瑾和娄圭等人这才放下心来,一直还以为这个主公是个对军事完全不懂得庸才,没想到有这一出,但这样一来,他们才觉得刘咏更加可怕。
  不是不懂,而是深谙其道。
  他们总是拿刘咏的年龄来衡量,显然,他们现在明白了,他们都错了。
  总能自最关键的时刻平息事端的,一次可能是偶然,但次数多了可就不是偶然了。
  这次事件更让所有人对刘咏更加敬畏,真正明白他们的主公不是不懂军,而是一直关注着,等着收拾他们呢。
  “黄忠、赵云、廖化、关平,率军出发,甘宁守城!”
  命令公布出来,又是让其他人掉了眼珠,甘宁竟然被留下。
  对此,刘咏又是淡淡一句:“甘宁破江夏已有大功,此次出征,就不去了。”
  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了,很多人忘了一句忌讳,但当权人没忘,这就是:功高盖主!
  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必然不会将功劳全部放在一个人头上,那样对谁都不好,最安全的办法和最和谐的办法就是平衡。
  刘咏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这也是刘咏想要的结果。
  自己这些手下还需要好好打磨,不管他们历史上如何厉害,但现在他们都只是刚刚开始。
  “玉不琢不成器,这些人尚需打磨,你等也是,若不能放下个人私怨、尽释前嫌,以后这必然是我等覆灭之祸。袁绍必然毁于此!”
  这是刘咏对庞统、娄圭、诸葛瑾等谋士文臣的告诫。
  这些他们自然懂,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们中有些是刘咏亲自招来的,有些是相互举荐的,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刘咏很早就看到了,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如今,这机会正是时候。
  这次事件,敲打了全军,没有处罚,但比处罚更重。


第101章 勇夺长沙

  前锋刘咏并没有指定,但经过此事,都知道刘咏自有打算,也不再多问。
  八月初一,大军出征。
  校场上,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威武不凡。
  步、弓、骑三军整齐列队,场面的确震撼。
  刘咏一直都知道自己又多少人马,但那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今天这里列队的有四万人马,骑兵到现在也只有三千,主要还是步兵和弓弩兵。
  但三千铁骑的实力可是三军中最强的。
  新建立的东、南、西、北四营,也只是城中的大军,都是被所有人知道的,但他们最大的作用仅仅是为城外的精锐训练挑选合适人。选真正的精锐其实都在城外。
  今天的才是真正要上战场的人马。
  祭拜天地后,出征只剩最后一项,祭旗!
  祭旗一般都用敌人的血,但没有敌人就用猪牛羊三牲。
  娄圭上前道:“主公,吉时已到!”
  “恩,祭旗!”
  刘咏大手一挥,马上就有人带着一个人出来,正是那日黄祖派去的使者。
  等使者看清眼前的阵势时,腿都软了,上下牙齿直打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咏看都不看他一眼。
  刀斧手将其拉到大旗处,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鲜血染红大旗,让大军气势更为鼎盛。
  “杀!”刘咏大喝一声。
  “杀!”
  “杀!”
  全军气势如虹,就算如赵云、娄圭等见识过军队之人也是震撼莫名,就是当初的白马义从也就如此而已。
  “出征!”一声令下。
  骑兵在前,弓弩居于中间,步兵在后,一切秩序分毫不乱,街道上,百姓欢呼声不断响起。
  出城三十里后里后,刘咏找众人议事,然而,等众人到齐后,刘咏只是发布命令。
  “赵云,领骑兵三千,步兵五千,弓手两千,伊籍为参军兼领从军司马,直取贵阳!半月内破城。”
  赵云与伊籍虽然疑问重重,但也不多问直接带并就走,能取一城一之功自然不小。
  “黄忠,领步军五千,弓手五千,马谡为为参军兼领从军司马十日内拿下长沙!”
  黄忠与马谡大喜,马上领命而去。
  剩下的关平和廖化急了,就剩一城,两个人谁去?
  刘咏见二人样子,笑道:“零陵不必其他二城,要你二人同去。”
  “关平为主将,廖化为先锋,领步军七千,弓手三千,前去破城,子伯先生为参军。”
  刘咏怕二人贪功,又特意叮嘱:“此城不必其他二城,不宜急攻。”
  三人都是跟刘咏最早的人,自然听从,领命而去。
  其人走后,就剩下刘咏和祢衡二人了,两人相视一笑,带着剩余的一万人马行军,但走的方向确是长沙。
  攻城的人马都加速离去,刘咏都是不急了,一路上走马观花,如同游玩。
  祢衡早已和刘咏商讨过,明白其中道理,也安心陪着刘咏喝酒,赏景。
  张羡父子身在长沙,早就听闻刘表要拍大军前来攻打,但被文聘攻打数年都没有都攻下,自然不不放在心上。
  如今文聘撤了,又来一个刘咏。虽说刘咏的酒他喝着不错,但也没听说过打过几仗,唯一听说的就是刘咏曾今剿灭了张武的反叛,但在他眼里,张武就差得远了根本不放在眼里。
  至于蔡瑁之败,由于消息传递闭塞,蔡家为了维护名声,早就封了口,知道的的确不多。
  而且据探子回报,来的仅仅是一万人,自然不在话下。
  黄忠自从投入刘咏麾下,基本没出过什么大力,这次终于得了机会,自然想好好表现。而起刘咏看重,若是打了刘咏的脸,自然他也没脸混来了。
  虽然刘咏给了他十天时间,但他更急。命令军士急行一天一夜,终于在距离长沙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马谡并非草包,安营布置都是他的拿手,黄忠自然一切依他意见,在此处歇息一夜。
  次日,五更造饭,六更起程,仅仅两个时辰就到了长沙城下。
  待张羡得到回报,已经被围住了四面,这才面如土色。
  等他登上城楼看时,城下军旗齐整,五丝毫散乱之意,如此军容,他混迹一生也从未见过,他马上明白,自己恐怕难逃一劫了。
  还未攻城,城外的喊杀声,就已经让城内很多守军吓破了胆,更别说打仗了。城中百姓更是人心惶惶,忐忑不安。
  这也是马谡在看到守军的军容时,才明白己方的军队到底有多强大。于是他马上建议不要着急攻城,先瓦解敌人军心。
  长沙被围一日,城内已经难以再聚战心。黄忠、马谡二人见守军已经毫无战意,立即下令攻城。
  顷刻间,四面攻城,杀生震天。
  然而,张羡并不知道,黄忠主攻的仅仅是东门,其他三面都只是做做样子。
  受四面围攻,城内自然分兵防守,但城里本身就毫无战意,又再次分兵,东门马上就顶不住了。
  等军士带人踏上城头,城中才发觉上当,纷纷从其他三面带人来援。
  然而,他们实在不受上天眷顾,北门处忽然发生叛乱。
  “太守,大事不好,魏延领军叛乱!”一名军士想张羡禀报道。
  “什么?竟然有此事?”张羡早已胆怯,他心里知道,这么下去,叛乱是迟早的事,但也来的太快了,而且还是他的一名百夫长。
  魏延带人砍杀数十前来镇压的城内军士,大喊道:“张羡叛乱,如今灭亡在即,尔等难道还要跟他一同去死?不想死的随某打开城门,迎城外官军入城,必有厚赏!”
  城中军士本就心里胆寒,被魏延一喊,马上就有数人倒戈。紧接着人数越来越多,转眼就达到上千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魏延见大势已成,马上高呼道:“开城门!”
  魏延带人亲自把守北门,城门大开,城外黄忠、马谡一听回报大喜,立即带人上前。
  “文长?果然是你!”黄忠见到魏延,更是欢喜。
  “哥哥,怎么是你?”魏延也没有想到来人是黄忠。
  “说来话长,战后再议!”黄忠马上醒悟道。
  “好!小弟带人先去,先招过来一些人马再说。哈哈……”说着就再次进城,黄忠只是带人跟在后面进了城。


第100章 玉不琢不成器

  刘咏听诸葛瑾说到这这里,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还真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老祖宗的圣言啊。
  “那以子瑜认为,当如何做?”刘咏干脆不想了,诸葛瑾既然能说出弊端,应当依据相处了解决办法。
  诸葛瑾道:“这车还是要发,但不是一开始就发。
  主公可以先把人组织到一个地方,让他们纺纱,按照他们纺出的纱的质量,给出不同的价格,好的给高价,差的还要处以罚金。
  等他们有了一些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买纺车,和棉花,带回去纺纱,直接把纱交回来换钱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不但能让他们愿意劳作,而且还能让他们牢记这是主公您给他们的活路。”
  “恩,不错,子瑜此法甚好,就如此办。”刘咏大手一挥,马上赞同。
  送走了诸葛瑾三人,刘咏总算是安静下来。
  至于步骘和严畯,就让诸葛瑾去安排吧,他也懒得费心,反正没人反的了天。
  如今这些人,基本都是刘咏一个个从各处寻来的,而且这些人都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也不必太担心。
  七月二十五,是个大日子,这是刘咏说的日子。
  太守府门口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虽然有预料,但诸葛瑾还是被门口的人吓住了,这人也太多了,少说也有三千。
  刘咏自然不需要出面,自有下面的人搞定一切。
  不久,诸葛瑾就来禀报。
  外面的人挑选了其中一部分,去纱厂干活,当然,上次跪拜的人全部选出来了。又选了数十名进了军中,其余人也只能遣散。
  不过,自从江夏治安稳定下来,慢慢的繁华起来,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