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却道:“兵书还有云,说是哀兵必胜,若是那林丹汗拼了命,又当如何?”
刘兴祚沉吟道:“应该不会。林丹汗此人称不上是甚么英雄,倒是像一个枭雄。元气大伤之下,他应该没有胆子留在宣府拼命。要么远遁千里舔砥伤口,要么就会臣服大明,先老老实实的供大明差谴,以待东山再起之日。”
崇祯仔细想了想,问道:“依据何在?刘爱卿要知道,这可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则宣府危矣。”
刘兴祚想了想,拱手道:“其实臣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从林丹汗一路从辽东远到此地以避过建奴兵锋,意欲重整蒙古各部,便可知此人志大而才疏,见小利忘义,图大事而惜身。”
崇祯皇帝沉吟半晌,却是有些拿不定主义。若是应了刘兴祚的分析,那今天杀多少人都无所谓,而且还能解了宣府的兵危,若是林丹汗拼命,则自己不管怎么再往回赶,宣府都有可能被攻破。
蛋疼的崇祯皇帝暗骂一声,他娘的,老子连个硬币都没有,这让朕怎么选?扔鞋子么?这他娘的也不是选择往哪条路上走,扔鞋子也不管用啊。
不想了,赌了!就赌他林丹汗没胆子跟大明拼命!
心中打定主意的崇祯皇帝干脆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明儿个就摆明了车马的进攻,能杀掉多少是多少,总之,一定要废了他林丹汗的王族!”
直到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起,这六万多头一次连个帐篷都没有的骑兵们,包括崇祯皇帝,纷纷揭开了身上盖的毯子,开始整理队伍。
崇祯打了个喷嚏,心中嘀咕:这他娘的鬼天气,白天热的要死,晚上就这么凉,简直见了鬼了。
待都整理好队伍之后,崇祯当下便翻身上马,在队伍之前来回跑了一圈,最后停在正中的位置喊道:“今天捞一把大的!林丹汗的王庭就在眼前!今天杀了多少,抢了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出发!”话音落下,崇祯先兜转马头,疾驰而去。
身后的众多骑兵也是纷纷抽出马刀,向前奔去。直到了离着林丹汗王庭不足十里之地时,整个队伍才停了下来,让战马得以休整恢复体力,以待一会儿的厮杀。
而此时的王庭之中,除了小孩子在打闹,剩下的大人们都是放羊的放羊,挤奶的挤奶,人人都在憧憬着林丹汗归来之时,自己家又能分到多少好东西?
长生天太眷顾汉人了,他们有茶叶,有盐,有各种样儿的粮食,他们还会造屋子,会织很好很好的布,冬天的时候他们也不用抱着羊羔儿在风雪里苦挨。
不过,等林丹汗回来时,我们也能有这些东西了吧?长生天保佑大汗,希望这次能抢到更多的东西,最好能让大汗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把整个汉地都变成牧场才好!
正想着时,地上传是传来了一阵阵的振动。正在抗奶的人也不挤了,正在放羊的人,也赶着羊向部落所在的方向而去。部落里留守的万骑也纷纷上马,准备前往迎接——这肯定是大汗从汉地回来了,要不然,这里哪儿来的这么多的骑兵能带来这种大地的振动?
只是,等到对面儿的大股骑兵冒头了之后,留守的万骑才发现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大汗的队伍,这是明军!
第185章 唾手可得的王庭
双方的大军还没有接触,但是惨烈无比的斥侯战却是先一步打响。
原本被留守万骑的万夫长阿日斯兰派出去先行迎接的一个百人队,在看到与草原上的骑兵除了都骑着马之外,剩下便没有什么相同之处的大股骑兵,便知道情况要糟。
率队的百夫长达日阿赤一边儿派人回去报信,一边儿带着其他人就地转为斥侯,想要先行摸清楚对面军队的情况。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摸的,一杆高高擎起的明字大旗,这个一辈辈传承下来,根植在记忆深处的老对手的旗帜,不可能有人不认识。
但是不摸清楚情况也不行——面对是明军这事儿没跑,但是人数呢?单独从地面上传来的震动来判断,大概的人数约摸有十万骑左右。但是从对面儿扬起的烟尘来看,起码得有十五六万骑兵,否则根本就扬不起来那么大的烟尘。
而打头的明军骑兵,此时也发现了对面的这一股百人队,一支同样儿的百人队当即便脱离了行进中的大队骑兵队伍,向着这支打探自家情况的百人队追了过来。
达日阿赤恨恨地吐了口唾沫,喝呼一声后便带着自己手下的骑兵绕圈子跑开,意图先带着对面儿的百人队兜个圈子,慢慢地儿耗着。
被分出来追击达日阿赤的百人队人百夫长哈日巴日一见对面儿的百人队远远的吊着自己,当即猛磕马腹追了过去。
双方兜了几个圈子几后,达日阿赤估计对方的骑兵距离自己还有几里之遥,便将马速放慢,接着便又兜转马头杀了回去。
哈日巴日见林丹汗部的百骑终于不再兜圈子,心下也是大喜,当下便催马向前,带着自己的百人队杀了过去。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策略选择的十分正确——柿子先挑软的捏!
自从带来草原上之后,一路之上尽屠十余个附属林丹汗察哈尔部的小部落,已经慢慢地给之前被林丹汗吊打的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拼凑起来的这个万骑再一次竖立起了信心。他们现在坚信,只要在崇祯皇帝的带领下,他们能再一次成为那一支吊打了全世界的无敌铁骑。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原本必然不敢跟林丹汗部铁骑硬碰硬的哈日巴日,此时居然难得的硬气了起来,敢带着自己的百人队向着达日阿赤的百人队发起冲锋。
达日阿赤却是愤怒了,这些人明显就是跟自己同族的蒙古人,如今居然甘心做了汉人的走狗,带着汉人来打蒙古人!这些背叛了长生天的狗奴才都该去死!愤怒的达日阿赤此时最恨的,不是明军,而是带着明军来到草原上的这些背叛者,他们才是最可恨的!要不是他们,明军来到草原上,怎么找到王庭?补给和水源,还有一路上的进军线路,都能把明军给绕死在这茫茫草原上。
达日阿赤愤怒,哈日巴日更愤怒。原本自己随着卓里克图汗在辽东的内喀尔喀放牧,偶尔也会响应明朝的号召去怼一波建奴,得些赏赐,这小日子简直不要过得太美。
但是就是因为林丹汗那想要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狗屁想法,内喀尔喀就此除名!自己的妻子,自己可爱的女儿,还有那个一定会成为哲别的小男子汉,都没了!什么都没有了!
双方的心中都带着恨,就在这茫茫草原,蓝天白云之下,同族与同族之间,上演了一出兄弟阋墙,同族相残的大戏。
等到第一轮的交锋过后,达日阿赤不管自己断掉的右臂,改由左手抓着马刀,看着对面的哈日巴日怒道:“你们这些背叛了长生天和大汗的叛徒!长生天一定会惩罚你们,你们应该被马拖死!”
哈日巴日却是面无表情,心中无法掩盖的恨意却是让他连答话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再一次举起马刀,冲向了达日阿赤。
崇祯远远地缀在大军的后面,看着扬起来的灰尘,心中嘀咕道,这他娘的跟后世的沙暴倒是很像。幸好只是暂时的,要不然以后朕岂不是要在京城吃沙子?
满脑子胡思乱想的崇祯皇帝这次很明智地没有选择去干预指挥。自己一个战场上的小白,这种万人几万人级别的大战,自己还是不要瞎掺和的好,万一因为自己的原因损兵折将,那才是真的划不来。
正想着,却见前面的队伍速度开始放缓,直至慢慢地停了下来。崇祯好奇地赶了上去,却见对面儿的林丹汗王庭留守的队伍在整理自己的队列,而自己这一方的万夫长巴特尔,却是在同样下令整理队列之后快马向着自己赶来。
大战在即,又怎么容得搞那些繁文缛节?巴特尔也不下马,只是在马上抚胸施礼道:“伟大的天可汗,对面儿的那些人,看样子是想要在伪汗林丹的王庭外进行决战。”
崇祯一个战场小白,哪儿懂得这里面的道道?见巴特尔过来,便问道:“朕的万夫长,为什么不冲进去杀光他们?”
巴特尔耐心地解释道:“伟大的天可汗呵,他们有着一万骑兵,也有着围栏的保护,如果强行进攻,就像狼群去叼围栏里的羔羊,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若是在他们的围栏外进行决战,只要料理掉这一万多的骑兵,他们的围栏,也就没有多大的用处了。”
崇祯点了点头,对着巴特尔道:“去罢,放手去干吧,朕相信朕的万不长不会让朕失望。朕相信你们一定会给敌人带去血与火的痛苦。”
巴特尔闻言,再次躬身一礼道:“遵命,伟大的天可汗。”
待到巴特尔再次回去之后,崇祯才长舒了一口气。这种草原上的说话方式实在是太他娘的麻烦了,明明几句话的事儿,又是比喻又是什么的,搞的自己都蛋疼。既然计划有变,崇祯干脆又派人去通知了刘兴祚和张之极,命他们改变计划,不再玩甚么围三阙一的把戏,干脆布置拦截万骑,也让京营的这些新兵蛋子们见见血。
林丹汗留守在王庭的万骑,虽然比不上随着他南下宣府的十万大军精锐,但是也并不是废物。统率这个万骑的万夫长阿日斯兰也不是泛泛之辈。对面儿有人在交谈些甚么,阿日斯兰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只是听不清楚罢了。
自己派出去的万人回来回报说,对面儿的军队应该没有那么多的人,虽然扬起来的尘土很大,但是从马蹄声和地面的震动来判断,应该不到十万之众。如果按照一人双马的配置,应该是在五六万人左右。
对于自己派出去的斥侯的判断,阿日斯兰是相信的,这些自己通过马蹄声和地面的震动做出的判断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是自己实在想不到,明军什么时候有胆子出塞了?明朝不是被建州女真部的那些野人给打的像狗一样吗?自己家的大汗也带着兵去了明人所谓的宣府,那这么大一支队伍是哪儿来的?
想不通的阿日斯兰干脆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里是王庭,黄金家族的大人物们,大汗的亲眷,还有自己和手下这些兄弟们的家眷也都在这里,自己退不得。既然如此,那就和对面的那些骑兵好好较量一番吧,让明人看看什么叫做蒙古铁骑,用事实告诉他们,骑兵,还得是蒙古的强!
就在阿日斯兰和巴特尔同时做出了决战于王庭外之外这个决定的时候,京营的士兵们也在各自百户的喝斥下整理队列。只是不同的是,他们选择的是下马列阵。
崇祯皇帝自打抄了八大蝗商的家,小日子过的可谓是美滋滋,这次的京营虽然都是带的骑兵,但是火枪也是带了出来的。而且还专门有一个卫所的骑兵带着拒马枪。
如今前面儿打头阵的万骑要和对面儿的万骑对冲,自己这些人就在后方布置一道拦截线,等到双方错阵而过的时候,对面儿的万阵便没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到时候也能收割一波人头。
此时的草原上,越发的寂静了。便是王庭中有胆子大的在观望,也是生怕有人发现了自己,都是紧紧地屏住了呼吸。在崇祯皇帝看来,若是将这一幕拍成电影,便一定要加上乌云盖顶,气旋不断升起,草叶儿或低伏或翻飞的特效,实在是太他娘的刺激了。
一直压抑着的宁静被打破了。阿日斯兰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便命部族中临时拼凑起来的,由一些奴隶组成的五千骑兵先去冲阵,等到第一波的五千骑兵冲出去之后,阿斯兰也是抽出马刀,向前一挥,命令进兵。
巴特尔见对方已经做出了进攻的动作,当下也是毫不犹豫地抽出了马刀,喝呼着带头向前冲了出去。
双方的距离有多远?不过是数里之遥罢了,这个距离,正好在双方接触的时候,能让战马达到最大的冲刺速度。片刻之间,双方的骑兵便已经绞杀在了一起。
万骑对阵万骑,而且都是有所准备,是不可能出现甚么凿穿阵型的情况的。除非是像完颜宏那个失手的老狐狸一样,阵列宽度拉的是够宽,但是深度则不足,而且由于大意,还没有派出斥侯去侦察后方的情况。
随着战马的对撞,兵刃的对斩,双方头尾的骑兵皆是厮杀在了一起。然而巴特尔所率的万骑却是有所准备,而且后方有着步兵的支援作为底气,当下也不也阿日斯兰的骑兵纠缠,只是一味地向前冲刺,冲刺,再冲刺。
不过是盏茶的时间,巴特尔的万骑便已经穿过了阿日斯兰的万骑,向着林丹汗王庭所在的方向做起了大幅度机动,准备兜回战马再来上一波。
阿日斯兰此时却是蛋疼了。原本以为对面儿有五六万的骑兵,但是不曾想,与自己接战的,也不过是万骑,而那些人留在更后面的,已经下马变成了步兵,而且在不断地向着自己的方向在推进。
见阿日斯兰部的骑兵已经快要到了自己的跟前,新军和京营中的各个百户皆是下令道:“第一排准备拒马枪!举盾!第二排准备火铳射击!第三排准备投弹!”
刘兴祚与英国公在整训新军和京营之时,便彻底地执行了崇祯皇帝的指示——令行禁止!此时被训练得如同机器一样的新军和京营士兵虽然心中忐忑,也不知道拒马枪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但是既然有军令,那么便不容违抗——后面可还有三千锡伯部的骑兵被当成了执法队在盯着呢。
随着一根根长枪插到地上,枪杆担在最前方被竖起的盾牌上面,枪尖便斜斜的指向了正冲过来的阿日斯兰等人。
待阿日斯兰的骑兵冲到了差不多有五十米的距离之时,新军和京营的各个总旗便按照之前训练时的规定喝道:“射击!”
噼里啪啦的一阵枪想过后,阿日斯兰一方却是惊喜的发现,自己一方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伤亡——甚至于还不如刚才骑兵对冲时的伤亡大。
正想继续冲锋的阿日斯兰最前边儿的人,却是听到明军的阵列里面又传出来一些喊声:“投弹!”
跟建奴一样没见过原始版手榴弹的蒙古骑兵们也没把这从天而降的小瓶子当回事儿——就是这次的大意,却是让蒙古骑兵们损失惨重。
落下的小瓶子有先有后,或凌空炸开伤人,或落地后炸天伤了马腿。而且更缺德的是,这玩意的声音不小,很多蒙古骑兵的战马被声音一吓,却是有受惊的趋势,使得骑兵们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安排胯下的战马。
而此时明军的装填已经完成,却听着众多总旗喊道:“射击!第二排准备!”
此时的明军装填速度由于徐光启和那个叫毕什么来着的家伙给力,所以装填速度已经大大提升,干脆也用不着三段击,直接玩两段击就行,由此给蒙古铁骑带来的压力更大。
前排的蒙古骑兵承受不住压力,便想要向两翼的方向散开后再进行游射,只是此时后方的骑兵却还在向前冲锋,搞的前方的骑兵苦不堪言。
而巴特尔所率的万骑,已经完成了掉转阵型的准备,见阿日斯兰所率的骑兵们还在与步兵们较劲,便又加速冲了回来。
而阿日斯兰所率骑兵反应过来身后还有一支万骑的时候,时间却已经太晚,虽然调转了马头向着巴特尔的万骑冲锋而去,但是此时此刻的距离,已经容不得战马再提起多快的速度,如此一来,阿日斯兰的万骑便陷入了苦斗之中,便是全军覆灭,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八字够损,五行缺德的崇祯此时向前靠近了一些,见阿斯兰所率骑兵已经被缠住,而林丹汗的王庭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守力量,便对身边的刘兴祚问道:“反正此时也用不上那么许多步卒了,不如分一万出来,去攻打林丹汗的王庭,如此一来,那些骑兵必然分心,到时候不是更省事儿?”
向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刘兴祚闻言,便拱手道:“陛下英明!”旋即便一拍战马,却是去抽调京营士卒,准备去攻打林丹汗的王庭。
第186章 超大的京观
抽调了两个卫,命令两卫士兵上马后,三观也不怎么正的刘兴祚很兴奋的亲自带头冲锋杀向了林丹汗的王庭——好久没有亲自操刀子砍人了,手都痒了!
而已经陷入了苦战之中的阿日斯兰,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步卒后队变骑兵,绕过战场向着王庭杀了过去。目眦欲裂的阿日斯兰有心杀光眼前这些看起来明显和自己同样是蒙古人的叛徒们去阻拦明军,但是双方已然杀红了眼,又怎么可能放他过去?
万般无奈之下,阿日斯兰只剩下了一个想法,拼命,拼命打退这波该死的叛徒,然后能救多少王庭里的人便是多少罢,到时候南下去寻找大汗回来再替族人们报仇。
不管阿日斯兰怎么想,或者怎么拼命,刘兴祚所率领的两个卫的骑兵,却是已经到了王庭跟前。
说是王庭,却是不如大明的一个城池,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特别大的,有着围栏的牧场罢了。
早就看过锡伯部骑兵是怎么对付浩齐特部牧场人大明骑兵们,也是有样学样,先将套索在手里扬起,兜了几圈子后便抛向了围栏,接着便是准备拖着围栏跑开。
此时围栏中还在围观的人群,已是一哄而散。没有人是傻子,面对着一万多的骑兵冲击,没有谁会傻到相信自己能活下来。
悲观的情绪开始在察哈尔部中扩散。最中间的汗帐之中,察哈尔几个留守的长老们也在争吵不已。以斯钦巴日为首的一部分长老,认为应该投降。
在斯钦巴日等长老的眼里,大明人还是要面子的,只要投降了,再上供一些牛羊之类的,就足以保证部落的安全了。至于刚才出战,估计要死光的阿日斯兰那一个万骑,没了就没了,毕竟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而以阿斯根为首的几个长老,刚坚决地认为不能投降。此时对于整个部落来说,是赶紧分散突围才是正事儿。外面的几万骑兵明显是有备而来,而且还有明军跟着,连这种趁虚而入攻打没有防守部落的下作事儿都干的出来,那一旦屠族,到时候责任谁又负得起?不如能跑掉多少算多少。
两方人各执一词,正僵持间,便有人匆忙地跑了进来,跪地道:“睿智的斯钦巴日和阿斯根长老呵,外面的骑兵已经开始进攻栅栏了。”
斯钦巴日和阿斯根见谁也不能说服谁,而部落的失守却在眼前,便各自后退一分,由阿斯根长老率着青壮男女一起突围向南,去寻林丹汗,而剩下的已经骑不了马的,或者身体虚弱的那部分人,则留下来,由斯钦巴日长老率领,向明军投降。
两人商议已定,便分头前去行事。等到阿斯根匆匆忙忙地召集了青壮后,也顾不得甚么阵型,两三万人便一起冲向了西南方向。
此时刚刚解决掉正南方向围栏的京营和新军骑兵眼见约三万余蒙古青壮皆是向着西南方向突围而去,又见围栏中两万余人纷纷从帐篷中走了出来,跪地乞降,一时间便是刘兴祚也是有些进退失据——追击那三万人,自己这一万骑兵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草原太他娘的大了,这些人只要到了草原上一分散,自己就别想追上。可是不追,又与崇祯皇帝之前指示的尽可能多杀的指示发生了冲突。
其实等到察哈尔部剩下的两万多老弱病残走出来乞降的时候,正在奋力厮杀的阿日斯兰等人也看到了,同时,也看到了三万余部落由西南方向突围而去。
心中大定的阿日斯兰此时也是疲惫不堪,纵然自己这个万骑都死光了,只要部落没有被全灭,那就是值得的,心中再无挂念的阿日斯兰及手下的万骑,更是拼命厮杀,少有人愿意扔下马刀跪地乞降。
崇祯皇帝远远地看着这一幕,脸色已经阴沉地能拧出水来了。
好一招壁虎断尾!扔下了一堆没有什么用的老弱病残给自己,利用部落外边儿鏊兵,围栏未破的时间选择突围,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追击他们。至于最后的三千锡伯部骑兵,自己根本就舍不得放出来,三千对三万,想想被人海淹没的场景,崇祯皇帝就果断放弃了追击——这三千骑是试验的种子,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崇祯故意选择装作没看到走出来的投降的察哈尔部的人,直到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等着阿斯兰的万骑已经被绞杀殆尽,京营和新军中临时转职成步兵的士卒又骑回了马上,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的那个万骑也重新整理好队形向着自己聚集过来,崇祯才在先一步起来护卫自己的三千锡伯部骑兵的保护下,晃晃悠悠地往察哈尔部的王庭而去。
待崇祯到了王庭外围时,在斯钦巴日长老带领下选择了投降,或者说自愿留下来供明军出气的接近两万人,除斯钦巴日长老外,其余的已经都跪在了地上,深深的把头埋在了泥土之中。
斯钦巴日长老见崇祯过来,再看看围绕在崇祯身后不远处的三千骑兵,再看看崇祯身边围着的明显是明朝制式军队打扮的护卫,斯钦巴日如何不知道崇祯是个明军的大人物?当下便叩首喊道:“尊贵的客人呵,您从大明不远万里来到了草原,不知道是甚么让您发了这么大的火,降下了这般的灾难?”
崇祯嘿嘿冷笑一声后说道:“没甚么,是林丹汗惹得朕不开心了。还有这许多年丧生在你们手中的冤魂们,日夜吵得朕不得安宁,朕也是不得不来。”
朕?对于汉地文化有些了解的斯钦巴日老长当时就懵了,朕这个字,向来便是中原天子所用,除此外,谁用谁死!这么说来,来的这个人是大明的皇帝?
斯钦巴日不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但是也知道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个道理,当下便调整自己的身子,让自己跪得更为恭敬一些,闷声道:“伟大的大明皇帝呵,我们蒙古与大明乃是友好的邻邦,奴才求您放过哈尔这些苦命的奴才罢?我们愿意付出山五千头牛羊和两千匹精良的战马,为我们过去的错误赎罪,只求您能熄灭雷霆一般的怒火,我们小小的察哈尔部,实在承受不起呀。”
崇祯闻言,意外地望了一眼斯钦巴日,这家伙倒是个识时务的,若是换个人来,说不得就有可能接受了他的投降了。
可惜了,从头到尾就没有打算过什么接受投降这种狗屁说法的崇祯皇帝冷笑一声说道:“若要朕熄了怒火,倒也简单。只是要借你等一样东西用用。”
斯钦巴日恭恭敬敬地问道:“不知道陛下需要什么?只要察哈尔部有的,一定不会吝啬。”
“便是要借尔等人头筑京观!杀!”
崇祯皇帝突然间的暴喝却斯钦巴日一愣,这是中原的皇帝?京观这东西已经多少年没有听说过了?
只是不待斯钦巴日有所反应,早就准备好了的营京和新军的五万大军,便在三千锡伯部骑兵的带领下冲向了王庭。
不要说两万多会跑会反抗的人,即便是两万头猪停在那儿让人杀,也是需要半天的时间。等到这两万多人被屠戮殆尽,太阳都已经落山。
不得已,刘兴祚和张之极先带人去王庭中间搜寻引火之物弄成火把,又点起了一大堆的篝火,这才借着火光开始收割人头。
此时白天一天的战报也出来了,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拼凑的杂鱼万骑,战死两千,接近三千。京营步战的五万士卒,战死也接近五千,唯有锡伯部的骑兵,因为受到的命令是压阵在后,倒是没有损失。
直到忙活到后半夜,为了战损太大而觉得自己赔大发了的崇祯皇帝才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座混杂了两万多颗人头的京观点点头,吩咐张之极和刘兴祚道:“所有牛羊,一头不留。全宰了,挑好肉带走。战马挑好的带走,剩下的也全宰了。还有,京观前照样立碑,上面就写:际天极地,八荒六合,皆为汉臣妾也!若有蛮夷轻汉,穷搜万里,亦绝其苗裔!”
第187章 想要北归林丹汗
正所谓怼人者,人必怼之。
林丹汗带着十多万的马仔带砸崇祯家的玻璃来了,那就不能怪崇祯皇帝带着马仔砸林丹汗家的场子砸的开心。
对于这次砸场子的事件,林丹汗本身是信心十足的,就为了这十多万马仔,林丹汗还特意带了接近两万的牧民以提供后勤保障。然而林丹汗的信心并没有什么卵用——如果说大明的朝堂上就像是个筛子一样保守不住什么秘密,那他林丹汗的王庭干脆就是开放式的花钱,屁的秘密都没有一点儿。
早在他打算来大明捞一笔的时候,崇祯就已经知道了,而且也做好了准备,自己还带着几万马仔去砸林丹汗家的玻璃。
所以在林丹汗在宣府城下损兵折将,折腾了足足快有半个月的时候还没有搞定宣府的时候,从王庭中跑出来的人也一路寻到了林丹汗的大军所在。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由于跑出来的两三万人有男有女,虽然大部分都是青壮,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每日高强度的纵码疾驰,这时候这两三万人里边儿,已经再次折损了几百人。
得到消息的林丹汗简直想要吐血,别人不理解,或者说不了解崇祯皇帝,但是林丹汗自认为自己还是对崇祯皇帝有一定了解的。
从之前他敢要求自己放开建奴进关围困大明京师这件事儿上就能看出来,崇祯皇帝必然不是个好相与的,说是眦睚必报之辈也一点儿不为过。
只是林丹汗此时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明人皇帝的胆子,是谁给他的勇气带着五六万的骑兵就敢深入大漠?要知道,大漠可是有狼的,也不怕被狼给叼走吃了!
只是不管怎么样儿,现在这个亏是吃定了,唯一有可能出气的,就是撤,撤回到草原上去找那狗皇帝的晦气,希望这家伙还没有跑路,或者最好是这家伙正在南上,一路上能碰到他!
到时候本汗要将那狗皇帝绑起来用战马拖死他!林丹汗恶狠狠地想着,却也来不及再多想,当即便要命人传令收拾营寨,准备北撤。
只是林丹汗的命令还没有发出去,就先被其子额哲所阻。
林丹汗阴沉着脸望着额哲道:“你最好给本汗一个不能退兵的理由。”
额哲右手抚胸躬身道:“父汗,您现在想要退兵,无非就是为了能去草原上堵截明朝的小皇帝,而且这宣府久攻不下,对于我蒙古也不利。只是现在退兵,孩儿恐怕会得不偿失。”
“一来,若是那狗皇帝绕道而过,我们遇不上他呢?二来,察哈尔部也未必就亡了,逃出来的这些人还在,我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林丹汗却是瞪眼道:“这些本汗知道,可是若不回师王庭,你看看帐外这些人,还有几个愿意接着打下去的?这些人哪个没有新眷在大漠?只怕现在他们都恨本汗不死!若是再不退兵,只怕现在帐外就会哗变!”
额哲无奈地道:“就算要退兵,也不能现在就退。现在退兵,只会给明朝蛮子以可乘之机,到时候若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