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朱存机心里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能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否则崇祯皇帝的狗脾气一旦发作起来,谁知道他会怎么样?
  而崇祯皇帝想的则是另外的事情。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根本就不算什么,放在莫卧儿也差不多。
  虽然三万多人的兵力在莫卧儿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运用得当,甚至于能够跟奥则朗布掰就掰腕子,但是人家莫卧儿毕竟还不是后世那个左手右手那啥那啥的三哥,还是有一定本钱的。
  再者说了,这三个熊孩子以前经历过战阵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三个熊孩子都玩过军棋推演,该怎么行军打仗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
  但是理论知识始终是理论知识,这三个混账东西谁也没有真上过战场,老大老二在蓬莱岛的那一场远征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在这咱情况下,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
  然而再担心也没有什么鸟用——孩子都跑了,崇祯皇帝除了自己一路上走海路往阿萨姆那边赶,顺便让张世泽走陆路赶往阿萨姆之外,剩下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担心的除了这几个孩子的危险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莫卧儿内乱刚刚平定下来,其国军伍也算是久经战阵,纵然实力不济,然则其作战意志还有作战手段,这几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够应付得了。”
  朱聿键突然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王叔祖请讲?”
  朱聿键道:“微臣敢问陛下,为何想着亲征英格兰?”
  崇祯皇帝却突然被问住了。
  是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英格兰呢?因为那些条约?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琢磨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回过味来。
  跟那些条约自然是有关系,跟圆明园也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跟自己的性子有关系。
  自己就不是个老老实实的性子,没事儿尚且想着搞出些事情来,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去英格兰搞事情,自己怎么可能放弃?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有样学样,能有搞事情的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英格兰蛮夷不识天数,妄自扣押我大明百姓在先,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便是想着一定要御驾亲征,替我大明百姓讨回一个公道,顺便宣示诸蛮夷,敢犯我大明百姓者,有如英格兰蛮夷之先例!”
  朱聿键笑道:“陛下爱民如此,乃天下万民之福也。”
  崇祯皇帝静静的听着朱聿键拍马屁,别管这家伙是如何的胡说八道,总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朕确实是爱民如子,没毛病啊!
  关键是,这个马屁拍的到位,拍的舒服,有前途!
  朱聿键又接着道:“三位殿下如今效仿陛下,一则是为陛下分忧,二则也是为我大明百姓考虑,同样为万民之福,陛下应当高兴才是。”
  不对劲啊,朱聿键这个渣渣是在拐着弯骂朕呢,是不是?这家伙在骂朕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中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崇祯皇帝顿时就不开心了。
  朕自黑可以,但是你不能骂——原本坑你还有点儿内疚,现在这点儿内疚的感觉已经烟消云散!
  笑着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对了,朕还一直没有问过王叔祖呢。王叔祖前往新明岛之时只有一个世子,不知如今王府之中,可又添了几位小王爷?”
  朱聿键心中顿时暗叫一声不好!
  这位爷向来不太关心藩王们生多少孩子这个问题——推恩令之下,藩王们生的多了还是自己头疼,现在他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肯定是憋着什么坏呢!
  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爷,无可奈何的朱聿键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现在膝下又多了两子两女,两子现在分别是七岁和五岁,两女则是五岁和三岁。”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那便将世子和两位小王爷送进京来吧,让他们入宫随着几位皇子读书也是好的。另外,朕还有一个打算,想要征求一下王叔祖的意见?”
  朱聿键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王叔祖亦知推恩令,然则百十年后,唐国封地便会一小再小,不知最终小到什么样子,所以朕打算另封世子为安王,封地就在英格兰那里寻一块土地,如何?”
  朱聿键顿时蛋疼了——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爷,能让这位爷下这么大的血本来整自己?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安王这个封号,他不太好啊……


第779章 跟父皇学的!
  现在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要把自己的儿子给封安王,还要把世子给扔到英格兰那边去,原因呢?自己怎么招惹这位爷了?
  因为历史上第六个朱楹,永乐十五年突然暴薨,无子除国。
  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这么一出,不是恶心自己是什么?还是说又打着什么其他的坏主意?
  崇祯皇帝倒是真心没想那么多,刚才仔细琢磨了半天才发现,大明的王爵都封的差不多了,一时半会儿的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封号,所以干脆就把安王给甩出来了。
  “我不平安王贼,我不回家门哪”,穆桂英挂帅里不是有这么一句唱词么,恰好崇祯皇帝又想起来这么句唱词……
  崇祯皇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英格兰那边的地盘被占下来,其实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早晚不过是这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的事儿。
  然后呢?把英格兰扔在那里,跟蓬莱洲一样闲置起来,等以后人多起来了再移民过去?
  问题是,蓬莱岛可以这么玩,英格兰却是绝对不能这么玩的。
  原因很简单,蓬莱岛孤悬海外,只要将上面会喘气的人形生物都给剿杀干净,那里就会向着原始时代进化,基本上不会有人打上那里的主意。
  而英格兰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远了不说,跟英格兰互怼了近百年的法兰西蛮子们会不打英格兰的主意?到时候自己再跟法兰西蛮子们怼一波?
  那么不是扯蛋么,现在让欧洲的蛮子们互殴多好,非得自己亲自动手参与进去?
  而且英格兰的位置多好,等一两年后英格兰这边的粮食产量上去了,自己想要干法兰西就可以直接出兵去干,转运粮食的成本将会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
  既然英格兰这里想要弄成实际上的占领,并且还在开荒耕种,那么就必须得有人。
  目前指望大明的百姓有些不太现实,因为崇祯三年的这一代人才刚刚成长起来,人口爆发估计还得等上十几年的时间。
  所以崇祯皇帝才将主意打到了秦王的身上。
  自古来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就算是朱聿键渣渣了一些,可是好歹也能生条蟒出来吧?而且唐王封地上面有许多百姓,只要先弄几十万过来,这土地不就占下了么?
  至于说把英格兰分一块给唐王世子,崇祯皇帝会不会心疼——肉都烂在锅里了不是?
  别管唐王也好,还是什么秦王庆王也好,只要是把大明百姓弄过去,这里的土地就是大明的,怎么折腾也不会出现八国联军进京城这种破事儿吧?
  眼看着朱聿键面露迟疑之色,崇祯皇帝便笑道:“王叔祖放心,朕只是想着将唐王世子分封在英格兰这边,然后从新明岛上抽调一些百姓过来。”
  朱聿键心中呸了一声,暗骂崇祯皇帝果然还是打着坑人的主意。
  同样是抽调百姓,您老人家为什么不从大明国内抽调百姓,反而将主意打到了新明岛上面?
  不还是担心大明本地的人口数量问题,生怕大明的百姓少了,或者因为征发百姓而闹出乱子来?
  问题是,您老人家担心,本王也一样担心啊,知不知道,本王为了鼓励百姓们多生孩子,连给赏银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现在眼看着新明岛的百姓数量即将迎来一波爆发,您老人家就跑来薅羊毛了?
  但是朱聿键又忍不住想要同意崇祯皇帝的提议。
  只要自己同意了,世子就是妥妥的王爷,从此唐王系就会再分裂出一个安王系,一门两王,比起徐家一门两国公还要牛逼的多!
  沉吟了半晌之后,朱聿键才开口道:“臣,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又将目光转向了朱倬纮还有朱存机:“庆王叔和秦王兄自然也是如此,世子另在英格兰之地择地分封。”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当然,这事儿现在只是朕与王叔祖还有庆王叔和秦王兄商议,至于具体如何,还要看宗人府那边的决断。另外,倘若都舍不得世子,择家中次子分封出来也是一样,这些事情都可以再跟宗人府那边去谈。”
  朱聿键这下子总算是彻底放心了。
  既然可以用次子代替世子,那就是最好不过的,至于什么安王的封号不太好听这种小事儿,谁会真的在乎?
  无聊至极的崇祯皇帝却是一手扶着望远镜,一手扶着身前的栏杆,叹道:“朕的这几个儿子,没一个好东西!”
  在崇祯皇帝嘴里已经变成人渣败类的朱慈燝此时正苦着脸,耳朵被朱靖雪揪在手里拧了一圈之后,明显变得通红,偏偏朱靖雪没有丝毫松手的意思。
  倘若换个人来拧自己的耳朵,朱慈燝早就急眼了,问题是朱靖雪拧自己的耳朵,纵然朱慈燝满肚子的委屈,却也不敢说出分毫——没看旁边的朱慈烺和朱慈熠那副噤若寒蝉的样子么。
  惹了其他人不高兴,哪怕是惹了父皇不高兴,事情也总是有转圜的余地,最多也就是被吊起来抽一顿,要不然还能怎么样?
  然而惹了朱靖雪,那简直就是惹了天大的麻烦!
  父皇宠着,母后宠着,大娘娘宠着,辽东南四卫都是这位长公主的汤沐之地,谁不心虚?
  连着叫了几声疼之后,朱慈燝才苦着脸求饶道:“好妹子,你先把手松开行不行?为兄好歹也是有儿子的人了,你这说拧耳朵就拧耳朵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还有,倘若不是父皇宠着你,你早就该招了驸马,估计连孩子都有了,现在这样儿要是传了出去,好说可不好听啊!”
  朱靖雪冷笑一声道:“怎么着?大哥这是在威胁妹子咯?”
  朱慈燝顿时被噎的哑口无言——谁敢威胁您老人家啊,打小就被你欺负到大,现在眼看着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朱慈烺则是小声劝道:“阿姐松手吧,这要是让张世泽那小白脸看着了,可是大大的影响了您的形象啊?”
  朱靖雪左右打量了一番后,开口道:“人呢?人不在这儿,本公主都不担心,你担心个什么劲?”
  话虽这样儿说,朱靖雪最终还是恨恨的松开了手,瞪着眼睛道:“我告诉你们,这次你们别想再把本公主给甩到一边儿去!你们要是不带上本公主,那本公主带着老三大老远的跑来是干什么了?你们要是敢瞒着本公主偷偷出战,小心本公主找父皇告状!”
  朱慈燝苦着脸道:“妹子,那是打仗啊!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干点儿什么不好,怎么非得要跟我们一起出战?这万一要是伤着您老人家一根寒毛,父皇还不得把我们兄弟三个都给生吞活剥了啊!”
  朱靖雪嘿嘿笑道:“怕什么,这次二弟和三弟都在,有他们两个背锅,自然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反正父皇又不能真个把你们三个一起打死,最多也就是训斥一顿罢了。”
  说完之后,朱靖雪又接着道:“想想,上次我打碎了父皇心爱的那方砚台,不也是被训了两句就算了?要不是母后多事,连禁足都不会!”
  朱慈熠突然一脸呆萌的道:“大哥,二哥,我们三个是父皇和母妃捡来的么?怎么阿姐犯了错没事儿,我们就要被吊起来抽?”
  朱慈燝和朱慈烺对视了一眼,却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知道什么叫做同人不同命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倘若这一次不是这位长公主把老三给带过来,而是换成自己兄弟两人,那么后果将会很可怕。
  自己兄弟两个肯定会被父皇吊起来抽,老三估计也讨不了好,多半也会被训斥一顿或者被揍一顿,按照父皇的说法就是让自己兄弟几个都长长记性。
  然而换成了这位长公主把老三给带过来,老三会不会挨揍不好说,这位长公主殿下却是不会有什么事儿,最多就是挨上一顿训斥。
  朱靖雪嘿嘿冷笑一声道:“老三,你不用在这里装傻,这次是谁求着本公主带你出来的?本公主手里的这块白玉佩是谁拿着贿赂本公主的?”
  朱慈熠叫道:“天地良心啊,小弟是看这块玉将将能配得上阿姐,这才从母妃那里求来送给阿姐,怎么能说是贿赂?”
  朱靖雪捏着朱慈熠的脸蛋,冷笑道:“一路上你不给我,到了缅甸你不给我,偏偏求着我出海的时候拿出来,你还说这不是贿赂?这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你是跟谁学来的?宜贵妃贤良淑德,肯定不会教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姐姐劝你还是老实交待了的好!”
  朱慈熠道:“跟父皇学的!”
  ……
  朱慈熠的话音一落下,朱靖雪和朱慈燝,还有朱慈烺三人就沉默了——这话怎么接?说自己父皇睁着眼说瞎话?
  老三年纪还小,就算是这么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父皇也不在这里,自己要是跟着他一起说,那事情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朱靖雪突然回过神来,冷笑道:“老三,你行啊,都知道转移话题了?我告诉你,想把姐姐我甩到一边,你跟着你两个哥哥上战场,你门儿都没有!”
  朱慈熠依旧一脸的乖巧呆萌:“阿姐,我可从来没说不带着你,可是这事儿不还得看两位兄长的决定么?再说您也知道,战场上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万一您这脸要是受点儿什么伤,我那未来姐夫……”
  朱靖雪呸了一声道:“他敢!”
  朱靖雪这下子是真的头疼了。
  想要上战场上面体验一下是肯定的,从小就做着这个梦,但是从来都没有机会实现,如今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不上一次战场,估计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但是老三说的也在理。
  万一这脸上要是受了点儿伤,那可就不好看了,到时候张世泽那个死没良心的还不得嫌自己丑?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靖雪才拍手道:“算了,你们上你们的战场,我只在后面远远的看着总行了吧?我保证不会冲上去!”
  朱慈熠道:“立字据!上次你还说不抢我的东西了,可是后来也没见你少抢一回!”
  朱慈燝赞同的点了点头,附合道:“不错,上次你去库页岛,我府里的那块羊脂玉就不见了,你嫂嫂说你喜欢,就拿去把玩了,后来就再也没见到过。这次你必须得立下字据,保证不会热血上头往前冲才行!否则我们兄弟几个宁肯耗在这里不动弹,也绝对不会带你上战场!”
  朱靖雪低声嘟囔了一句,怏怏的道:“好,立字据!本宫主保证不会冲到战阵前面,只缀在后面老老实实的看就是了!”
  直到转回了房间后,一直跟着朱靖雪身边的侍女小桃子才开口道:“公主,奴婢觉得您还是不要上战场了,毕竟兵危战险,这要是出点儿什么问题,奴婢就死定了!”
  朱靖雪无所谓的道:“本宫都不怕,你怕什么?咱们只是远远的在战场后面看着,又不是冲上去跟他们一样杀敌,能出什么问题?”
  小桃子颇为忐忑不安的道:“那驸马爷呢?驸马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担心死的?”
  捏了捏小桃子肉乎乎的脸蛋,朱靖雪笑道:“怎么着,这就挂记着你通房大丫头的位置了?”
  小桃子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是啊,公主下嫁英国公府,按照大明的规矩,肯定是要由奴婢去试婚的,以后奴婢也要伺候公主一辈子!”
  自顾自的写了一份保证书,拿起来吹了口气之后,朱靖雪才道:“偏你聪明!那英国公世代将门,你家驸马爷以后也是要上战场的,本公主倘若一点儿战场上面的事情都不清楚,那还了得?趁着这次父皇不在的机会,正好咱们一起出征,看看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省得以后总替那个死没良心的担心!”
  弹了弹手中的保证书,见墨迹干的差不多了,朱靖雪又转身回了前厅,将保证书递给了朱慈燝后,才开口道:“呶,你要的保证书,本公主写好了,这回该放心了吧?”


第780章 谁不盼着自己的国家强大
  朱靖雪所谓的保证书,写过没有一百份也有八十份,早就熟门熟路了——只要在宫里犯了犯,肯定要向母后写保证书认错发过,现在多写一份又算得了什么?
  见朱慈燝小心翼翼的将保证书收了起来,朱靖雪撇了撇嘴道:“呐,现在可以说了吧,你们打算从哪里弄兵马过来?你可别跟我说是从辽东调兵啊。”
  朱慈燝道:“得了吧,你也真敢想!从辽东调兵过来,先不说该怎么向父皇和五军都督府那边交待的问题,光是这时间就拖不起。在你们来之前,我们就已经召集了七千兵马,现在你们来了那就更好了,咱们凑合凑合估计能整出一万多的大军出来。”
  朱靖雪道:“我们来也没带兵马过来,除了随行的厂卫就没别的了,至于那些暗中的厂卫,咱们也没办法调动他们呀,除了父皇和锦衣卫那边有命令过来,否则的话,他们不会理咱们的。”
  朱慈燝嗤笑道:“还厂卫!你还真敢想!”
  见朱靖雪的脸色再一次阴沉了下来,朱慈燝连忙解释道:“老三!老三是亲王,他可以临时征召一个护卫营出来,三千多人的兵力再加上我们之前已经征召的七千兵马,那就足足一万多了,想必也够用了。”
  朱靖雪则是有些纠结的道:“一万兵马,是不是少了点儿?咱们在宫中时总是能听到几十万兵马甚至于百万大军,这一万兵马放在莫卧儿这里,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朱慈燝走到大厅中的桌子前面,伸出手指比划道:“这里是莫卧儿,不是大明。区区万余人马放在大明自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估计放在新明岛那边也没多大用,然而在莫卧儿这里,一万多人马就足够用了。当然,想要彻底干掉莫卧儿是不可能的,但是把莫卧儿搅个天翻地覆,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朱慈烺也开口道:“阿姐你是不知道,蛮子们就是这样儿,人数多了少了的,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我跟王兄之前在蓬莱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刺激。”
  眼看着说到了紧要关头,朱慈烺却又闭口不言,朱靖雪顿时急了:“怎么刺激了?快说说看,我可是好奇的紧。”
  突然觉得后背有些痒,强忍着没有伸手去挠的朱慈烺接着道:“当初我跟王兄刚刚到达蓬莱的时候,统兵驻扎的张可望却不见踪影。后来直到我们去了才知道,这家伙是带着一个卫所的兵力,几乎横扫了整个蓬莱,将那里的蛮子尽数筑了京观。现在咱们在这里有一万多的兵力,基本上就是两个卫所,就算是战斗力比不过那些战备卫,那也得跟后备卫差不多吧?咱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兵力,只要蛮子那边不出动三万人以上的大军过来,估计也就是个势均力敌的局面。”
  见朱慈烺和朱慈燝这般的有把握,朱靖雪便也不再说什么了,干脆让小桃子去收拾了一间屋子。
  等到小桃子回报说屋子收拾完之后,朱靖雪便瞧了一眼朱慈熠:“老三,你现在去干什么?是跟着阿姐出去逛一逛,还是跟着你两位王兄?”
  朱慈熠嘿嘿笑道:“招兵的事儿我不懂,让两位王兄去安排就好了,我还是跟着阿姐出去逛逛的好。”
  朱靖雪点了点头,指着朱慈熠身上的衣服道:“去换了常服,你这一身蟒袍出门,谁还猜不出你的身份?”
  ……
  走在遍是铺子和行人的街上,朱靖雪道:“这里跟大明也没什么区别,还是一样熟悉的面孔,还是大明官话,说好的蛮子呢?还没有京城的蛮子多!”
  朱慈熠道:“阿姐,这里现在就是我大明的土地,父皇移民百姓过来实边,肯定是挑选大明百姓过来,又怎么可能挑那些蛮子来实边?”
  朱靖雪让小桃子去买了两份小食,递给了朱慈熠一份之后,开口道:“你先尝尝好吃不好吃,这东西在大明还没有见过呢。”
  望了望手中那怪模怪样的吃食,朱慈熠道:“阿姐你怎么不先尝尝?”
  好看的眉毛倒竖而起,朱靖雪嘿了一声道:“让你尝你就尝!倘若好吃,我自然也会吃,倘若不好吃,这两份都是你的!”
  朱慈熠苦着脸道:“阿姐,我是不是你亲弟弟?”
  嘿嘿坏笑了一声之后,朱靖雪才道:“你自然是我再亲不过的亲弟弟了。”
  朱慈熠道:“那母后有没有跟你说过,要爱护自己的弟弟?”
  朱靖雪点头道:“这个自然,母后天天唠叨咱们几个,要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些话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那你还坑我?”反问了一声之后,朱慈熠又接着道:“阿姐,这东西不好吃你扔了也就是了,给我干什么?”
  朱靖雪摇头道:“扔了自然是不行的,父皇说过,吃食最怕浪费,这世上还有许多人吃不上饭,或者没办法吃上一顿好饭。咱们现在浪费一些,能到百姓口中的粮食就少一些,很可能就会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浪费而饿肚子。所以啊,为了不浪费,自然是要由你来吃光了!”
  朱慈熠苦着个脸尝了一口手中的小食,忽然咧嘴笑道:“味道不错,阿姐可以尝尝。”
  半信半疑的瞧了朱慈熠一眼,朱靖雪忽然将手中的小食递了过去:“既然不错,那你就都吃了吧,姐姐这般疼你,你可千万不要忘记姐姐的好!”
  伸手接过来之后,朱慈熠又顺手递给了朱靖雪身旁的小桃子:“桃子姐姐,本王请你吃的!”
  小桃子无奈之下只得接过,福道:“奴婢谢殿下赏赐!”
  见朱慈熠又随手把自己手里的那份递给了随身的护卫,朱靖雪便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装傻卖萌坑人的朱慈熠,而是带头向前走去。
  向前走了一会儿之后,朱慈熠突然拽了拽朱靖雪的衣袖,伸手向前指了指,低声道:“阿姐,你看那边是什么?”
  朱靖雪的目光顺着朱慈熠手指的方向望去,却见不远处乌压压的挤了一群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在一众衙役们的维持下,秩序倒也不算混乱。
  人群的后面立着一杆旗子,上面挂了一块布,上面就写了两个大字——征兵,再后面是一群人在做着登记,几人身后一个县令打扮的人正不断的擦着额头上的汗。
  朱靖雪疑惑的道:“咋了?这不就是征兵吗?”
  朱慈熠道:“难道你就没听我那个未来姐夫说过,大明征兵只会在八月底和九月初进行?现在是十一月,这里居然开始征兵?还有,你看看后面那个县令,虽然瞧不清脸色如何,但是看他不停的抬手擦汗,想来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
  朱靖雪咦了一声道:“这个倒还真没听说过,父皇没有跟我说过,那个没良心的更不会跟我说这些了。不过,前面会不会是大哥的人在征兵?如果是的话,这大哥的速度也太快了,咱们前脚出来,他们后脚就开始征兵了?”
  朱慈熠道:“不清楚,反正不管怎么说,本地县令都在这里,估计没什么大问题。”
  一边说着,两人一边前行,慢慢的就走近了人群,竖起耳朵听起旁边的人群们在议论些什么。
  “昨天下午不是说征兵结束了么,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三千个名额?”
  “不知道,不过多了三千个名额,咱们选上的机会便又大了一些,总比赶不上强吧?”
  最开始说话的汉子突然嘿了一声道:“说起来也有意思,咱们在大明的时候想当兵当不上,现在来了这阿萨姆倒是有机会了。只不过,皇帝总是想要占了全天下的土地,可这些地占了又有什么用?”
  朱慈熠突然开口道:“小子敢问这位大叔,你可有地?”
  那汉子道:“自然是有的,官府早早的就分配好了土地。”
  朱慈熠又接着道:“那你的儿子可有地?”
  汉子又道:“当今天子早有旨意,每人一百亩的永业田,又怎会少得半分?倘若我有了儿子,自然也有一百亩的永业田。”
  朱慈熠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倘若你儿子又生了儿子,可还有地?这阿萨姆的地,可还够分?”
  被朱慈熠的一句话给问住,那汉子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大明富有四海,土地无数,自然是够分的!”
  嘿的一声,朱慈熠讥笑道:“那你的孙子又生了儿子之后呢?再过上百十年,我大明百姓比之现在多出无数倍,到时候又上哪里寻土地?”
  那汉子道:“我等总归会死,一旦我等死了,这永业田也就由官府收回,到时候再分配出去不就行了?再者说了,这土地够不够分,始终还是皇帝老子操心的事情,又与我这升斗小民何干?”
  朱慈熠摇了摇头,又接着问道:“那敢问大叔,来当这个兵是为了啥?”
  汉子虽然不明白朱慈熠为什么摇头,但是朱慈熠礼数周到,总不好当场发作,便嘿了一声道:“当兵吃粮,不是天经地义的么?以前没人想当这个兵,是因为吃不饱,现在不光吃得饱,还有饷银和补贴,再加上各种优待,自然是人人都想着当兵了。”
  朱慈熠闻言,也不再与这汉子分辩,躬身作了个揖谢过汉子之后,便拉着朱靖雪的衣袖向旁边走了。
  朱靖雪满脸好奇地问道:“怎么走了?”
  朱慈熠道:“与他辩下去,有什么好处么?赢了,不过是辩赢了一个愚夫,输了,可就是连愚夫都不如了。”
  正向前行了几步,朱慈熠忽然又驻足停了下来,对朱靖雪道:“阿姐,你听听旁边这人说的是什么?”
  同样停下来脚步的朱靖雪却听旁边一人道:“我等祖上替唐皇征讨不臣,如今我等替明皇征讨不臣,这便是命啊!”
  另一个满脸络腮胡须的人却道:“大不同,大不同。祖上替唐皇征讨不臣,不过是当兵吃粮罢了,纵然有那凌烟阁,又岂是人人可以进的?咱们替明皇征讨不臣,却是替咱们这些流落在外的汉家子出一口气,那忠烈祠也是人人有份,又怎么是一样的?”
  先前说话那人道:“说的也是,大唐强盛之时,咱们祖在便在这里横行,大唐没落了,咱们祖上便在这里受气,小心求存。如今中原又换了大明,比之大唐还要强盛,我等在这里的地位与之前可是大大的不同了。由此看来,这中原是否强盛,可是实实在在的关乎着我等海外之民的生息。既然天子想要这莫卧儿,那咱们就当这个兵,替天子打下这莫卧儿,纵然我等战场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