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今天有句话要先告诉尔等。若是有一天大明亡了,朕,会自己挂在后边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但是在此之前,朕,一定会把你们全都挂上去!”
“都好好想想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明若是亡了,在你们找到新的主子前,那些吃不上饭的泥腿子会不会先把你们给吃了!”
“都好好想想吧。朕就说这么多,以后谁要是让朕和百姓不开心,朕就让他九族都不开心!”
第009章 王承恩的皮岛之行
每到过了九月之后,皮岛这个破地方,就算是有太阳晒着,温度也高不到哪儿去,就算中午能稍微暖和一会儿,早晚依然让人感觉从皮肤一直凉到骨子里。天启七年的年九月,眼看着就近了年关了,这里的温度就更低了,岛上的人们能在屋子里就绝不会出来。在北方,是不会出现像南方那种“冬天了,屋子里太冷,咱们出去暖和暖和”的情况,向来都是“外面太冷,今天不出去”。
可是今天一大早的,皮岛上的人们都早早的出来了,不是为了晒太阳,而是有天使到来,需要迎接。
大冷天的被人从屋子里喊出来迎接天使,估计换谁都高兴不起来。
“皇上这是怎么了,突然想起我们这儿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不会是又催促我们出战吧?”
“也不知道这回天使来,有没有带着点儿饷银,这粮饷一拖几年,家里可早就揭不开锅了。”
“谁知道呢,皇上能把咱们这地方儿想起来就不错了,粮饷么,够呛。”
“听说啊,当今皇上在信王时就对魏忠贤不满,对东林党的各位贤达们信任有加,估计万岁爷可能是清理了阉党,我们以后有好日子过啦。”
“这傻缺是哪儿来的?清理了阉党?你他娘的是猪吗?哪回咱们大帅要粮草,不都是你口中的阉党拨给咱们的?东林的各位老爷们什么时候想起来过我们这些丘八了?”
“草,会不会是因为咱们的粮饷都是阉党调拨的,所以皇上把我们也当成阉党了?现在皇上弄死了阉党,顺带着把我们也给当成叛逆了?”
“不会吧?如果我们也是叛逆,那干什么还辛辛苦苦的守在皮岛干鞑子?”
“应该不会吧?听说当今皇上在潜邸时就圣明无比了,应该不会把我们当成叛逆吧?”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一开始还只是好奇怎么会有天使来皮岛,传着传着,这眼看着就成了皇帝要拿皮岛上下一干人等当成叛逆,捉拿问罪了。
毛文龙正站在码头上迎接天使的队伍前方,听到后边嗡嗡嗡的讨论起来越离谱,便转身喝斥道:“都安静,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当今天子英明神武,烛照万里,定然不会出现尔等所说的情况。劳资还在这里站着呢,有事儿也是先从劳资开始,你们慌什么?再有这等胡言乱语,以扰乱军心治罪!”
不得不说,毛文龙的人格魅力确实很高。在原本的历史上,毛文龙被“大金之友”袁崇焕持尚方宝剑擅杀,整个东江镇上下就此四分五裂,再也难以合力给螨清造成困扰,之后螨清可以放心的绕过宁锦防线南下而不用顾及后方。不得不说,袁崇焕无愧于螨清之友这个伟大光荣的称号。
一通喝斥下来,后边的议论声渐渐的停了。
毛文龙满意的点点头,就听站在自己旁边的副将喊道:“大帅,船来了!”
毛文龙回头看去,一艘明显是登莱水师的战船正缓缓行驶过来。
突然有天使前来传旨,并且要求集结皮岛众将士之后再来宣旨,毛文龙在接到通知的时候也是懵逼的,他也猜不透当今天子会有什么新玩法,更担心天子一拍脑袋,就派自己去跟螨清鞑子决战——这不是没有可能,当今皇上在潜邸时就信重东林党的人,那些个文臣可没一个好东西!
由于皮岛远离大明本土,很多事情知道的并不是那么及时,尤其是崇祯皇帝把前首辅韩爌给剥皮实草这事儿,目前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当朝首辅黄立极贪了六百余万两银子,所以都说天子杀的好,京幾之外,已经隐隐有天子嗜杀,肯定是个暴君一类的流言开始传播了,当然,传播者尽是一些读书人,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个下旨永不加赋的好皇帝杀几个大臣怎么啦?肯定是那些奸臣该杀!
不管毛文龙心里怎么想,载着天使的船越来越近,终于还是停靠在码头上。等到天使下了船,毛文龙的心里就越发的不安了起来。
下船的天使,不是某个文武大臣,而是一个看样子品级不低的内侍,后面还跟着十几个颇为雄壮的大汉将军。
毛文龙赶忙迎上前去,对着天使道:“天使远来辛苦,末将已经命人备下酒菜。只是辽东之地苦寒,简慢之处,万望天使见谅。”对于毛文龙这等领兵在外的将领来说,指望这些死太监能有什么帮助,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要想给你添乱,那就是歪歪嘴的事儿!
前来宣旨的天使,不是别人,正是平日里不离崇祯左右的王承恩。在崇祯的计划里,皮岛是将来甚至于现在的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谨慎过了头的崇祯皇帝属实不放心别人前来宣旨,最后还是把王承恩给派了出来——至于崇祯来说,没有谁比东方教主方正化和陪着自己吊死在煤山上的王承恩更值得相信了。东方教主武力超群,要时时刻刻放在身边护卫自己,不得以只好把王承恩给派了出来。
作为跟在崇祯身边最久的太监,虽然最近崇祯的心思变得不太好揣摩,但是对于把崇祯当成自己的天的王承恩来说,他很清楚皇上对于毛文龙究竟有多看重。
当下对毛文龙道:“毛大帅,这饭先不急着吃,咱家临来之时,皇上可是有嘱咐给皮岛众将士的。”
看毛文龙虽然面上不显,但是眼神中的一缕担忧不时闪过,王承恩笑道:“大帅宽心。这回咱家来,是好事儿!且让众将士前去校场,咱家好宣皇上口谕以及给毛大帅的旨意。”
毛文龙见此,心下略微安定了一些,便带着众人,簇拥着王承恩一行往校场走去。
到了校场,王承恩登上检校台,身后一溜的大汉将军齐齐站好——这是怕王承恩一个人声音不够远,所以特别挑的十来个大嗓门的大汉将军,王承恩说一句,他们就跟着喊一句,以保证校场上的人们都能听见。
王承恩在检校台上见众人已经按位置站好,便点头道:“咱家现在宣读圣上口谕。”言罢一甩手中的拂尘。身后的十余位大汉将军也齐齐将王承恩的话喊了出去。
“朕,大明皇帝朱由检,向远在辽东皮岛,为了保卫大明而浴血奋战的众将士,说一声:你们,辛苦啦!你们今时今日的付出,大明不会忘,朕也不会忘,百姓更不会忘!”
嗡的一声,检校台下就炸开了锅,没有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直白的话是皇帝说的?是皇帝对俺们这些大头兵说的?不应该整些俺们听不懂的吗?
王承恩后面的话,更是让这些大头兵们抑制不住的激动起来……
第010章 崇祯皇帝的军改宣言
“朕知道,辽东的将士们苦。因为你们深入敌后,浴血奋战在第一线,可是你们连最基本的粮饷都拿不到。”
“这是朕和朝堂诸公的过失!”
“朕向你们保证,也请众位将士们相信朕,给朕五年的时间!”
“朕将一点点儿的补足之前朝廷所欠下的所有军饷!不论是九边的边军,还是辽东的将士们,或者是京营的将士们,朕都会把粮饷一一补足!”
“将士们啊,国家现在困难吗?国家现在是真的困难!”
“国内现在各地干旱水涝,粮食欠收是常态。未来的十几年内,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
“但是,朕保证,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只要你们还站在朕的身后,朕,就有信心,带着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一起渡过难关!”
“朕,你们的大明皇帝,向你们保证,未来五年内,一定要让将士们都能吃好,穿暖!都能拿到足够的粮饷!”
“未来五年,朕会逐步改革军制!以后,你们的孩子,将拥有更多的未来,他们将可以读书,做官,经商,务农!”
“大明的军队,不需要世袭罔替,未来的大明军队,要成为老百姓的子弟兵!”
“以后,你们当兵所保卫的,不光是朕,也是大明!也是千千万万的大明百姓!你们的父老乡亲!”
“多的,朕就不说了。五年的时间,请众将士们和朕一起,看看大明的改变!”
“你们在辽东,同鞑子作战,既要勇敢顽强,也要保存好自己!朕和大明,还有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需要你们来守护,朕也等着你们一起见证大明的改变!”
“你们的亲属,朕会逐步接到大明来安置,不需要让他们再陪你们在辽东苦熬!朕以后不会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朕,将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建立纪念碑以及忠烈祠,凡是为国牺牲的将士,将进入忠烈祠,每年清明,由太子率文武百官祭拜,若太子未立,由首辅率百官祭拜!每年过年,皇帝亲率后宫及文武百官祭拜!只要大明不灭,为国牺牲的忠烈们,都将与国同休,永享血食!”
“最后,朕还有一句话送给你们:为有壮志多牺牲,敢叫日月换新天!”
十几个大嗓门的大汉将军,齐声把王承恩宣读的崇祯皇帝口谕喊了出来,保证了校场上每个人都能听清。
听到皇帝口谕,检校台下的众多军士们可就都激动了,甚至有喜极而泣者,也顾不得现在讨论是不是会有君前失仪的可能,都在检校台下议论开了。
“皇上没有忘了我们,皇上还记得我们!”
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你听到了吗?这是真的?以后我们的孩子真的不用再从军了?他们也可以读书了?”
“终于要发饷了?家里的小崽子们终于可以不用挨饿了,呜……”还有人已经激动的哭出声来。
“王二哥,你说我们死后也能进那忠烈祠吗?”
还有人双目通红,含泪望天,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直觉得遇上这样儿的皇帝,自己祖上简直积了八辈子德了!自己哪怕为皇帝战死也是值得的!
王承恩站在检校台上,看着下面东江镇众军士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王承恩知道,皇帝想要的目的达成了,只要粮饷一点点儿的发下去,皇帝的承诺一点点儿的兑现,那么台下的一万余军士,将是皇帝最忠诚的走狗,任何挡在皇帝前面的敌人,都将被他们咬死!撕碎!
王承恩咳了咳,又道:“肃静!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左军都督毛文龙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令:以东江镇为基,升为东江府。不日,朝廷将选派各级官员到此。因东江府孤悬建奴后方,故特设东江军,由兵部直辖,不受辽东及登莱节制,以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左军都督毛文龙为东江军正二品大将军,又,毛文龙牵扯建奴有功,特加太子少保,钦此!”
这道旨意一出,不管是跪在台下的毛文龙还是原来皮岛的众军士,全都呆立当场。
有明一朝,像毛文龙这样节制一地的总兵官,虽然没有品级,一般称呼为某帅,听起来比什么将军要威风的多,但是实际上还是要受到各地巡抚制约或者管辖的。但是这正二品的大将军一出来,可就立即不同了。
因为自从明朝立国之初起,就从来没有设立过什么大将军,大将军这个职位,前汉和前唐都设立过,那可是军权在握的,生杀予夺,尽乎于一心。如今天子又重新设立了大将军,还封毛文龙为大将军加太子少保,这几乎是大鸣大放地给出来一个信号:国朝开始重用武人了,以后武人的社会地位会向上拔高!
王承恩见毛文龙跪在台下,也不接旨,只是低着头发呆,不禁心下微怒,提高了声音道:“大将军?还不奉诏?!”
台下的毛文龙这才反应过来,抬起头,虎目含泪,激动的不能自已,颤着声哽咽道:“陛下不以臣卑鄙,厚待臣至此,臣恨不能万死以报陛下隆恩!臣毛文龙,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承恩见状,才转怒为喜,下了检校台,扶起毛文龙道:“好!好!好!大将军真性情中人也!不枉了陛下看重!”
毛文龙此时心中激荡,感念崇祯皇帝不看自己出身,简拔至此的厚恩,便大声对王承恩道:“请公公代末将回复陛下,陛下厚恩,文龙万死难报其一,此后末将必将忠心王事,陛下但有所命,不论刀山火海,末将必然不会皱一下眉头!”
得到毛文龙的效忠表态,王承恩也是替崇祯高兴不已。想起来临行前崇祯的吩咐,对毛文龙道:“大将军,还请带咱家往大帐中一行,陛下另有机密事,吩咐咱家一定要亲口告知大将军。另外,陛下得知刘兴祚刘副将的事情,也是十分高兴,吩咐咱家一定要见一见刘副将,还请大将军代为安排。”
毛文龙一听,赶忙招呼王承恩往中军大帐走去。等王承恩口述完崇祯交待的那区区几十个字后,毛文龙已是对崇祯佩服的五体投地,惊为天人。
第011章 这家伙是郭靖郭大侠的原型吧?
等到了中军大帐,一番谦让后,王承恩坐在首位上,对毛文龙道:“大将军,陛下还有几句话让咱家带给你。你听仔细了。”当即开始复述崇祯皇帝口谕。
“毛将军记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十六字毛将军一定要牢记,切不可意气用事,莫与建奴争一时之短长。”
“不与建奴硬碰硬,只是不断给建奴找麻烦即可。”
“只要记着,东江镇目前的任务,除了练兵,就是对建奴进行袭扰,使建奴疲于奔命即可。”
“你们在辽东袭扰建奴,朕在京师操练新军,待新军成军之日,必将御驾亲征!”
“建奴欠大明的,朕要亲手拿回来!”
“待朕御驾亲征,功成之日,就是毛将军封爵之时!”
崇祯的十六字袭扰方针,乃是后世红朝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红朝太祖所提出,是经过了事实检验的伟大战略,崇祯皇帝现如今提出来,就成了他的原创,毛文龙怎能不惊为天人?直以为崇祯乃是孙、吴再世,当即对王承恩道:“请公公代毛文龙回复陛下,毛文龙必不负陛下所托,此后,建奴无宁日矣!”
王承恩闻言,哈哈笑了起来,尖利的嗓音不显阴柔,竟是让他笑出来几分爽朗:“好,咱家一定替大将军把话带到。皇爷知道了,想必十分高兴。”
两人又聊了几句,王承恩道:“大将军,这回皇爷有命,如果刘兴祚还与你联系,要求归明,大将军务必答应,接应刘兴祚归明。其后,谴人送其前往京师,皇爷另有安排。”
毛文龙闻言,便笑道:“好,刘兴祚也终于熬到了,现如今圣天子在位,必不枉刘副将一腔热诚。”
如果还是以前一样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毛文龙肯定不会将这事儿放在心上。但是现在毛文龙已经决定把自己卖给崇祯,博他个马上封侯,所以他也很希望能看到刘兴祚能成功归明。对于大明来说,有一个在建奴那边呆过好多年,熟悉建奴情况的,还能打仗的将军愿意带头反叛过来归明,这是天大的好事。起码以后大明的将领可以熟悉建奴的人事,装备,训练以。及更多还没有摸索透的战法一类的,这些可不是派几个探子就能行的。
如果对谍战剧没什么爱好,或者对明末那段历史不是十分了解,这个名字叫刘兴祚,建奴称呼为刘爱塔的家伙,估计是没有几个人熟悉的。因为不管是螨清后来修的明史,还是他们自己的记载,都是尽量抹去有关于刘兴祚的记载,实在绕不过去的,干脆就玩春秋笔法,一语带过。
万历三十三年的时候,刘兴祚被掳去建奴,后来因为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被老建奴努尔哈赤器重赏识,将他分到了代善的正红旗。
后来刘兴祚还参与了螨清对明几次作战,因屡立战功,迅速高升至副将,受命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南四卫之地。
可以说,当时的刘兴祚家族在螨清那边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军事贵族。
如果单纯是这样,估计后世史书上,刘兴祚也免不了和范文程一样遗臭万年,被后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这家伙眼看着螨清鞑子在辽东对汉人惨无人道的奴役和压迫,他居然良心发现了!
“奴欲锄辽人,兴祚多方保全之”。终于萌生逃出后金,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从此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弃螨归明的道路。他不惧险阻,百折不挠。天启三年(天命八年,1623年),刘兴祚被建奴派去守复州,这家伙就开始准备回归大明,一直派人与当时的登莱巡抚袁可立联系,说“欲其从海渡师,彼为内应”。这是打算直接就把大螨清给卖掉。
只是遭王丙泄密,事情泄露后,刘兴祚弟弟刘兴仁被杀,而且建奴又开启了屠城模式,复州被杀了两万多人。没杀光的也都迁到其他地方去了。
当然,出首告发的王丙,因为刘兴祚死不承认反叛投明,被努尔哈赤老鞑子给剁了,后来老鞑子还跟刘兴祚结亲,但是这些都没能挡住刘兴祚归明。
最终,刘兴祚抛下老母亲和妻子,选择了归明。其母在他归明前嘱咐:“汝归,当报效国家。若建奴以老身胁迫,汝不必理会。否则老身九泉之下,亦无面目见你刘家列祖列宗矣。”
有这样深明大义的老母亲,也不难看出刘兴祚为何会良心未泯,选择归明了。到崇祯元年(1628年),孙承宗重新督抚辽东,刘兴祚以自焚诈死之计骗过建奴,成功回归大明,在“大清之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后,被派到皮岛,统管皮岛事务。在奉命率兵赶赴永平时,带兵假扮建奴,杀了几百入关的蒙古兵,被得知消息的黄太鸡派阿巴泰和济尔哈朗带骑兵围追堵截刘兴祚的八百步卒,最终刘兴祚力战而亡,建奴则将刘兴祚碎尸万段以泄愤。
所以,崇祯才对刘兴祚这个家伙这么感兴趣。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投降了建奴的,不管官职大小,功劳大小,身份背景,一率砍掉,牵连三代,使之遗臭万年,以为后来者戒!
但是托前世看《潜伏》的福,崇祯还是对刘兴祚起不了杀心。在崇祯看来,这刘兴祚完全就是金大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郭靖郭大侠的原型人物一样,一样的给外族出过力,一样的在外族那边高官厚禄,一样的有深明大义的老母亲,一样的回归故国,一样的在回归故国后,与外族力战而亡。综合了这些因素,哪怕是崇祯早就决定先杀上一批投降过建奴的将领,但是对这个刘兴祚起不了杀心,反而隐隐觉得此人值得敬重,不可轻易杀之。
在派人查了吏部、兵部与锦衣卫和司礼监的存档后,崇祯发现刘兴祚现在还没有成功归汉,正好王承恩要来皮岛宣旨,干脆就让这老东西顺便把事情办了。若是毛文龙归心,则要求毛文龙接应刘兴祚归明,若不能确定毛文龙是否归心,则不提此事,后面另外派锦衣卫去办这事儿。
好在,王承恩觉得毛文龙已经成功被崇祯所折服归心,便把这事儿提了出来。而毛文龙,在袁可立做登莱巡抚的时候,也知道刘兴祚要归明的事儿,于是便痛快的应了下来。
第012章 议归去
就在王承恩返回京师的时候,甚至还没走过山海关,崇祯心心念念挂着的郭靖郭大侠——刘兴祚,就和毛文龙接上头了。
一方是早就想回归大明,另一方是受到皇帝暗中的指示,要求接收,所以在郎有情妾有意的情况下,二者很快就勾搭成奸,并约定在复州卫海边的某个小山坳见上一面,当面勾兑一下。为此,毛文龙不惜从东江绕道双岛,又跑到复州。
在某个堪称是月黑风高的夜晚——毕竟这事儿不能正大光明的办。
刘兴祚带着几个心腹,来到了后世被称之为会师坳的小山坳。一见面,很做人,有眼力见儿的刘兴祚首先就放低了姿态,迎上毛文龙道:“想必这就是名震辽东的毛文龙毛大帅?末将刘兴祚盼望今天久矣,只可惜缘悭一面,一直未曾得见。”
毛文龙闻言,心中暗道刘兴祚会做人,识高低,于是赶忙抓住意欲行礼的刘兴祚道:“刘将军切莫行礼,今后你我共同为圣天子效力,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又何分你我高低?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双方一通看似热情真诚实则暗中互相戒备的寒喧后,毛文龙首先开口道:“久闻刘将军意欲反正归明,某盼之久矣。”说着,又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道:“圣天子亦是听说了将军的事情,前几日天使前来我皮岛宣旨时,也提起了刘将军。陛下亲口圣谕,若是齐将军联系毛某人回归大明,让某务必好好招待,且要派人护送刘将军进京面圣。”
刘兴祚闻言大喜,道:“毛大帅可不是哄末将开心?当今天子真是如此说的?”
此刻崇祯在毛文龙心中是何等的圣明君主,又怎能容得刘兴祚疑心?当即怒道:“便是毛文龙吃了熊心豹子胆,又如何敢拿圣天子的话来哄你?只是此事机密,未免鞑子得知,故此事仅有圣天子、传旨天使、毛某人知道,此事不落于纸面,不传于他人,毛某人愿以项上头颅担保,刚才所言字字是真,句句为实,若有半分虚假,情愿万箭穿心!”
刘兴祚急忙赔罪道:“是末将莽撞,不该有这等心思,死罪!死罪!只因末将久盼回归故国久矣,向不得行,如今乍闻喜讯,难免失态,万望大帅见谅则个!”
毛文龙这才转怒为喜,转回话题道:“好教刘将军得知,圣天子确实如此吩咐,圣天子亦盼将军久矣!”
略过刚才的话题,毛文龙又道:“只是不知刘将军如何归国?某闻鞑子早已对将军起了戒心,不说软禁也相差不远了吧?想必此番前来,刘将军也是担了天大的风险?”
刘兴祚道:“大帅请放心,末将早就计划久矣。此番回去,便安排心腹人暗中点燃刘府,谎称府中走水,末将不慎殁于火中。今天便是月中,若大帅同意,末召集四卫将士于下月初一齐集复州演兵。大帅则可于下月初二,派兵攻打金州,此亦大帅功劳也。只是届时复州兵多,不可去,另需放过盖州、海州,以免鞑子起疑。”
毛文龙大喜,这刘兴祚尚未归明,便送了自己这一桩泼天的功劳,自己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自己离封爵可是起来越近了。当今圣天子重视武人,虎视天下,只怕是有鲸吞天下的雄心。只怕未来要像汉唐一样,非军功不得封爵了。
两人计议已定,又商谈好一些旁枝末节,便各自返回。这也是为了防止刘兴祚离开的时间太长,鞑子起疑。
毛文龙自是再绕道返回东江府不提。刘兴祚回到复州的刘府后,谴开随从,自去后堂寻找年迈的老母亲,禀告自己归明的打算。
听完刘兴祚转述的毛文龙所说的话,又听完刘兴祚与毛文龙所定的归明计划,刘母流泪道:“我儿尽管归去,圣天子待你恩遇到此,我儿当拼死效忠圣天子,此后万勿有二心。老身不走了,否则建奴定然起疑。你且带你兄弟与妻儿归去,共同为圣天子效力。若以后鞑子以娘来胁迫你,万不可再屈从事贼,否则老身于九泉之下,还有何面目去见你刘家列祖列宗?!”说到后来,已是声色俱厉。
一番话唬得刘兴祚慌忙跪下,以头忤地,哭道:“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您不走,儿子如何能放心的下?儿子此番已与毛大帅商议妥当,到时儿子假造府中走水,我们俱死于火中。毛大帅也同时起兵攻打金州,暗中派兵再于复州海边接应我等,当可万无一失。”
刘母闻言,接着道:“我儿且起来。娘不走啦。娘老啦,走不动啦,跟着你,也只是拖累了你。你且带着你弟弟与妻儿归去。破家为国,此乃为人臣者本分。若事有不谐,只管带着你兄弟去。此番乃是为国,自古来就是忠孝两难全。若真有那一日,想必你妻儿也能理解你,我儿勿悲。”
刘兴祚只是跪在地上不起,他多年习惯,又是军队上打磨出来铁一样的筋骨,刘母如何能拉他起来?刘兴祚任凭刘母拉扯,也不起身,只是哭道:“娘亲若不与孩儿共同离去,那孩儿也不走了。”
刘母心中又疼又气,疼的是儿子跪在地上不起,再者一旦归明,只怕母子再无相见之日,想想也是悲从心来。气的则是儿子的脾气,跟他那死去的爹如出一辙,教人无奈。
刘母无奈,只得对刘兴祚道:“罢了,你起来吧,娘同意跟你一起走了。只是这事儿,还需要细致安排,切莫走露了风声,以免为鞑子所知。”
刘兴祚这才起身,扶着刘母坐下后,躬身对刘母道:“母亲放心,儿子省得其中厉害,必不向任何人吐露半个字。”
刘兴祚又陪着老母亲说了一会儿话,尽是想着以后回归大明了如何为皇上效力,自己又如何马上封侯——刘兴祚对于自己的一身本事,可是颇有几分自信。因担心妻子发现异样,又呆了一会儿,待脸上泪痕消失,这才转回自己房中休息。
只是第二天,刘兴祚一如往常地带着妻子给老母亲请安,喊了几声无人应答,待刘兴祚推开老母亲的房门,当即就瘫软在地,三魂七魄尽数飞之天外……
第013章 舍生取义,破家为国
当刘兴祚心中“咯噔”一声,暗觉不妙,推开老母亲的房门,却见老母亲悬绳梁上,一缕幽魂,早已南归故国。
一起与刘兴祚前来给婆婆请安的妻子当时只喊了一声“娘”,接着就昏了过去。
刘兴祚一直以为自己久在军中,又见惯了生死,心肠早已硬如铁石,只觉得世界再没甚么事情能让自己动容。却不想见得面前这一幕,心中一惊,赶忙过去,将老母亲从绳子上解下来,看到桌子上有封书信,却是看也没看,直接塞入怀中,将老母亲抱到床上安置。
思前想后,刘兴祚不禁暗暗自责,只道是自己昨天晚上强求老母亲跟着自己南归,而老母亲不愿意挺累自己,所以才投绳自尽的,此刻只恨不得自己死掉,换回老母亲。
不过刘兴祚毕竟不是常人,多年来隐藏自己时刻筹划南归的心思,跟鞑子周旋于生死之间的经验,还是让他在第一时间冷静了下来。
刘兴祚安置好母亲遗体,又将妻子抱入怀中,这才拿出那些书信看了起来,却正是刘母留下的绝笔信:
“吾儿兴祚:
见信勿悲。娘先走了。
打从你小时候,娘就未曾骗过你,只是这一次,娘要食言了。
娘知道我儿是个孝顺的,定然会想办法带着娘南归大明。
然则此次南归人数众多,事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