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彦对于英诺森十世的说法还是很认同的。
  当然,认同归认同,自己要干的事情可跟自己认同英诺森十世的说法没有丝毫关系:“教宗冕下,或许,天堂是真实存在的。”
  英诺森十世却是不以为然的一笑。
  正所谓位置越高,越不相信神灵的存在,真正虔诚到疯狂的人,也没办法走到教宗的位置上面。
  实际上,教宗这个位置下面,是无数的白骨与血肉,比的既不是谁对《圣经》的理解更深,也不是谁对于主的信仰更虔诚。
  自己能爬到教宗的位置上,早就对一切都看破了,倘若真的有天堂,那就应该由那些苦修士来担任教宗,而不是自己。
  李承彦自然发现了英诺森脸上的那抹不自然之色,心中也明白英诺森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当下只是淡然一笑,对英诺森道:“福寿膏的名字,教宗冕下自然是听说过的?”
  英诺森十世道:“自然是听过的,现在东印度公司靠着福寿膏可是发了大财。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他们从远东的大明获得的神药。”
  李承彦道:“现在,教廷也可以获得这种神药,这种上帝赐给他的子民的神药,让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天堂。”
  李承彦在刚刚见到英诺森十世的时候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吸食,毕竟科恩那个老家伙都知道福寿膏的坏处而没有吸食,难免不会告诉其他人。
  但是当英诺森十世将之称之为神药的时候,李承彦就知道了,这位教宗冕下肯定也离不了这种东西。
  而英诺森身为教宗,自然是不可能缺钱的——不缺钱就不存在会断顿的情况,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这玩意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只要教宗冕下愿意,您将获得的神药,比东印度公司拿到的神药纯度更高,效果也更好,而价格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然,还有大量的军火,比如火铳,比如火炮,比如战舰,这些东西都可以慢慢谈。我个人认为,是时候发出教廷的声音了,让那些教宗治下的藩国们知道,什么叫做上帝的威严不可玷污。”
  李承彦的嘴皮子上下翻动,如同引诱夏娃吃苹果的毒蛇一般喷出毒液,而英诺森却没有拒绝这份诱惑。
  谈判的进程很顺利,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用掉就顺利的达成了协议。
  大明将对教廷予以支持,就像是大明同样支持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无论是军火还是贷款或者是福寿膏,还有无息的贷款,都将对教廷大明提供。
  而教廷要做的也很简单,一是证明自己对得起大明的这份支持,二是每年派遣上百名近似于金尼阁一样的传教士去大明。
  当然,他们去大明不是去传教的,而是进入大明的皇家学院去工作,这份协议的有效期直到教廷认为可以终止的时候,并不会有任何的强制期限。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英诺森甚至于没有在其中发现什么对教廷不利的地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友好和约的典范。
  李承彦也很满意,除了否决掉英诺森提出来的加封大明皇帝为圣子的提议之外,剩下的条款基本上都完全达成了自己的预期。
  神圣罗马帝国也好,教廷也好,只要签了这份协议,剩下的也就不需要自己去多操心了。
  至于说法兰西那些国家的意见,那就让他们保留好了。
  想必他们在战场上发现被神圣罗马帝国给怼了之后,会自己想办法打听这些军火等物资的来源,到时候自然就会想办法联系大明。
  跟神圣罗马和教廷不一样的是,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东印度公司的科恩来联系大明,而不需要自己跑上门去找他们谈判。
  这样儿一来,科恩会得到大量的好处,荷兰会得到大量的好处,然后就会有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去和神圣罗马帝国硬怼。
  当自己回去之后,大明就要开始准备第一批的军火给神圣罗马帝国,同时还要派出军事教官给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替他们培训军队对于火器的使用方式,培训他们士卒的作战观念。
  然后等着整个欧洲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就可以了,大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赚取大量的银子并且通过他们在战场上的反馈来改进武器。
  当李承彦踏上归途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在宫中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自己的儿子养跑偏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堂堂的辽王殿下偷摸的跑路了,扔下王府里面已经有了身孕的兴子,自己带着一些侍卫潜到了东海舰队出发往蓬莱大陆的船上,跑路了!
  当兴子将消息传回到大明的时候,估计朱慈燝那个混账东西已经随船到了海上,再想把他找回来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完颜玉卓大气都不敢喘,望着暴怒之中的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宫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崇祯皇帝陷入了暴怒之中,除了周皇后之外就只有宜贵妃能劝得住。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周皇后和宜贵妃自身难保——皇次子,身为此次出海事件的发起人,就是他带着朱慈燝一起跑路的,周皇后对此也是无话可说。
  两个年龄大点儿的儿子没一个省心的,偷偷出宫,潜入舰队跟着出海,他们两个混账东西想要干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和厂卫,崇祯皇帝都要怀疑这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串通好了想要造反了!
  至于老三朱慈熠,现在正被捆在椅子上学规矩——这个蠢货也打算出宫去找自己的两个哥哥!


第745章 朕的大白菜!
  理论上来说,皇长子和皇次子这两个家伙溜出宫去是好事儿,毕竟打着为父皇分忧的旗号,这是大孝。
  但是,长公主朱靖雪也跟着朱慈烺一起跑了出去,只是在库页岛被她的两个弟弟给扔下了,美其名曰让她留下来陪已经怀孕的兴子,没带她出海。
  兴子之所以让表章告状,就是朱靖雪出的主意。
  瘫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叹道:“派人去库页岛将靖雪还有兴子都接回京城来,让靖雪陪着兴子住在辽王府。这两个混账东西,他们是不把朕气死不罢休啊!”
  京城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刻意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从文武官员到升斗小民,都知道了皇次子偷偷溜出宫去,汇合了皇长子之后出海的消息。
  对于皇长子和皇次子出海的消息,百姓们并不是很在意。
  崇祯皇帝开疆扩土无数,两个皇子有乃父之风,这是好事儿,哪怕是皇三子甚至于更小的皇子们都跟着出去了才好。
  最起码,这样儿也说明大明的下一任皇帝依旧重视海外的开拓和尚武之风,只要继续执行崇祯皇帝的政策,自己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只会更好。
  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儿了。
  皇子尚武是好事儿,武将勋贵体系自然是高兴的,文官方面因为也能捞到好处,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
  问题在于,国本。
  现在整个大明最大的问题在于国本未定——有资格入主东宫的,肯定就是皇次子。
  至于皇长子和皇三子,其实希望都不大——毕竟一个是婉妃所生,另一个是宜妃所生,都不是皇后正宫所生,天然就没有太子大位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成年的皇子全跑出去浪了,宫里除了一个九岁的皇三子,就是一群几岁的皇子们,一旦出现点儿什么问题,必然就是一场动荡。
  尤其是皇长子和皇次子一起出海的情况下,一旦皇次子出了什么事儿事,能入主东宫的就是皇三子,辽王却不知道要背上多少麻烦。
  这种动荡对于任何一个文武官员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皇次子还没有成婚的情况下,就更不能接受了。
  就这么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朝中已经有大量的官员开始上书,要求崇祯皇帝早定太子以安国本了。
  当然,这些奏章都被崇祯皇帝给留中了。
  早定太子?自己才多大?现在就定下来太子干什么?让官员们有第二个效忠对象?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揉着额头纠结,心中不忍,但是还是提出了让崇祯皇帝更为纠结的问题:“雪儿现在已经二十岁了,陛下还打算留在身边几年?”
  崇祯皇帝哼了一声道:“雪儿的婚事,让她自己做主便是,朕不替她指婚,谁家来求婚就让雪儿自己决定便是。”
  皇室与勋贵们联姻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是崇祯皇帝偏偏看不上这个规矩。
  皇帝要是自己有本事,不靠嫁女儿照样能压的天下死死的,皇帝要是自己没本事,嫁再多的女儿也照样免不了凉凉的下场。
  自己需要嫁女儿来拢络人心么?
  事情早就已经证明了,崇祯皇帝心情不爽的时候没有人敢爽,就更不需要嫁女儿来拉拢勋贵们了。
  周皇后却道:“雪儿早就属意英国公世子张世泽,只怕您还不知道吧?”
  崇祯皇帝顿时捂住了胸口:“行了,皇后别说了。朕回头赐婚便是了。”
  回过神来之后,崇祯皇帝又疑道:“不对啊,雪儿又怎么会认识张世泽那小兔崽的?”
  周皇后抿嘴笑道:“您天天关心着军国大事,哪里注意得着雪儿?雪儿出宫游玩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认识了世泽那个孩子也是正常。倘若不是妾身发现,还不知道要瞒到什么时候。”
  养了十九年的大白菜啊,居然让张世泽那小兔崽子给勾走了!张之极,朕饶不了你!
  大怒之下的崇祯皇帝干脆对王承恩道:“去传张之极来见朕!”
  王承恩躬身应了,亲自跑到了五军都督府把张之极给喊到了宫中,并且在路上的时候就提前告诉了张之极,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张之极也是懵逼的很,自己正在五军都督府琢磨着蛮子的事儿,怎么突然又把自己给叫入宫中?尤其是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等张之极行完礼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命人给张之极赐座,反而冷哼一声道:“世泽这孩子,不错。”
  崇祯皇帝的话有些阴阳怪气的感觉,张之极更是懵逼了——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勋贵子弟身上的那些坏毛病一样都没有,连青楼都没去过。
  如果一定要挑出什么不好的地方来,大概也就是这孩子总喜欢打打杀杀的,可是这又算什么问题?论起杀人,难道还能比得过自己?历代英国公需要的就是喜欢打打杀杀和忠心。
  没等张之极想明白怎么回事儿,崇祯皇帝就直接道:“朕直接跟你说了,长公主与世泽这孩子两情相悦,朕有意赐婚给他们。”
  张之极顿时有些迟疑。
  跟皇家联姻的好处多多,可是坏处也很明显。
  娶公主不能叫娶,得称之为尚公主,婚后也不能住在一个院子里面,公主住在公主府,附马住在附马府,而且还不能纳妾,就算是两个人想要见面,往往还要受到嬷嬷的刁难。
  崇祯皇帝见张之极有些迟疑,心中顿时就更不高兴了,冷着脸道:“怎么,朕的长公主莫非还高攀了你英国公府了?若是张爱卿不愿意,此事便做罢。”
  张之极心中一慌,躬身道:“陛下折煞微臣了,只是微臣一时高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是。”
  崇祯皇帝又冷哼了一声,才道:“别以为朕看不出来你在担心着什么。既然是雪儿这孩子私下出宫游玩认识了你家世泽那孩子在先,朕也不跟你扯什么尚公主的规矩。朕告诉你,等宗人府和礼部定下来日子,让世泽那孩子八抬大轿来宫门处抬雪儿过门。至于公主府和驸马府,朕没有银子,不给,你自己花银子给两个孩子盖一座府邸,除了雪儿的贴身宫女之外,嬷嬷侍从太监一个都没有,你自己给他们准备。”
  张之极顿时放下心来,躬身道:“臣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看着张之极样子,心中顿时又不舒服起来。
  彼其娘之,怎么着,朕的女儿嫁入你家,不是你张家的荣幸?居然还他娘的摆着这副鸟样?你高兴?朕不高兴!
  心中大为不爽的崇祯皇帝再次冷哼一声道:“莫卧儿那边如何了?”
  张之极收敛了大喜的心神,躬身道:“启奏陛下,眼下莫卧儿三国已经各自无力再打下去了,估计最多也撑不过崇祯二十年秋便会彻底的消停下来。”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让张世泽滚去阿萨姆那边单独领一卫,婚期未到之前不许回来,别让朕看到他的影子,否则,朕见一回就打他一回。”
  见崇祯皇帝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模样,张之极心中暗道一声传言果然属实之后,便躬身应下了。
  坊间传言,崇祯皇帝最为宠爱的便是长公主朱靖雪,甚至于还要在皇长子和皇次子之上,如今自己家的那个小混账不知道怎么得了长公主芳心暗许,这是惹了老丈人不高兴了。
  如果换成别人家的女儿,张之极自然可以毫不在意,对于这种威胁更是不用放在心上——谁敢见一回就揍一回自己的儿子,自己就敢领着京营的大头兵把他家给拆了!
  但是换成崇祯皇帝的女儿,这事儿就不能不谨慎对待了——他老人家真要是一天揍一回世泽那孩子,自己也只能看着,甚至于还得站在旁边叫好。
  想到这里,张之极心里又隐隐有些有蛋疼。
  别人说这种话顶多被当成气话,气头过去也就算了,可是崇祯皇帝向来是以宽宏大量而著称,被他惦记上还能有个好?
  正在头疼,突然间就听帐幔后面传来一声咳嗽声,崇祯皇帝的脸色也是一僵,冷哼道:“罢了,朕一时气话,你看着安排吧,世泽那孩子朕也是知道的,为人向来稳重,也算是雪儿的良配了。回去之后,看看在军府里面替他谋个差事,总要有一些功绩在身上,朕才好开口赐婚。”
  张之极顿时大喜,这下子算是稳了,自己的儿子不用被赶到阿萨姆那边去了。
  等张之极再一次躬身谢恩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说起来,莫卧儿那边的事情也该解决了。既然那些蛮子还能撑到明年,那就再让他们撑一撑,军府那边要做好向莫卧儿增兵的准备,争取在崇祯二十一年之前便平定莫卧儿。”
  张之极先是躬身应了,又接着道:“陛下,新乐侯已经不止一次的来信,说是苏伊士运河已经通航了,就连此前出海的李承彦等人也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的欧罗巴大陆。新乐侯的意思是,要不要趁着现在这个机会,一举将奥斯曼也给拿下?”
  崇祯皇帝斜着眼道:“现在?奥斯曼?朕看他不是想要平定奥斯曼,而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回来。回信告诉他,让他老老实实的待在奥斯曼那边,等莫卧儿的事情平定了再说其他的,别整天想些有的没的。”
  对于新乐侯刘文炳的提议,崇祯皇帝是一点儿的兴趣都没有。
  自己头铁是没错,但是也没有自大到同时多线开怼全世界。
  现在蓬莱大陆,也就是正史之中的美洲那里正在开怼,需要多少的兵力物力还不清楚,非洲那边郑芝龙也在跟足球流氓们开怼,大明马上又要去怼莫卧儿,等于是三线作战了。
  如果现在出兵去怼奥斯曼,不就是四线开战?大明的国力支撑的起来?
  开什么国际玩笑,就算是兵力能支撑的起来,国库也能支撑的起来,自己也没有那个打算啊。
  没有经过大量的消耗奥斯曼的国力之前,自己就开怼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奥斯曼,很明智?
  打仗是会死人的!
  大明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口,士卒更是稀罕物,偌大的疆土还得靠他们来守卫,现在就送到战场上去消耗?
  再者说了,现在就把蛮子们给处理干净了,剩下的怼谁?就剩下一个欧洲,那些渣渣能在大军面前撑过几天?
  怼死他们之后,整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要怼的?
  答案就是没有了,整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人需要自己去怼了,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大明,或者偶尔出去微服私访,或者像雄狮一样没事儿干了巡视领地。
  反正打定主意暂时不怼奥斯曼,崇祯皇帝又道:“库页岛那边传回来什么消息没有?”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东海舰队已经装满了物资出海,预计很快就可以到达蓬莱洲。只是等他们到了蓬莱,便赶上了冬季,再想要回航只怕要拖到来年春天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想要回来,估计也得到明年夏天才行。”
  崇祯皇帝冷哼道:“记得传信给库页岛,让北海舰队的人摸清楚蓬莱岛上面的情况,看看那片大陆上到底有多少蛮子!”
  崇祯皇帝怎么样儿都想不明白,欧洲大陆现在炮火连天的打生打死,怎么可能还有余力派人去开发那边的土地?
  再说了,就算是到了后世,那片土地上都能称得上是地广人稀,现在怎么会有大量的蛮子,而且还让大明的军队吃瘪?
  ……
  望着前方远远出现的船帆影子,朱慈燝喜道:“快看,那里大概就是蓬莱了!”
  一路上吐的跟死狗一样的朱慈烺有气无力的道:“终于快到了,再这么下去,本宫就要死在海上了。”
  朱慈燝道:“没事儿,等回航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所谓晕船这种事情,你吐啊吐的,就习惯了,也就不晕船了。”
  南居益撇了朱慈燝一眼。
  也不知道谁在昨天还跟二皇子一样狂吐不已!


第746章 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
  朱慈燝不是没有海上航行的经验,但是他所谓的经验无非是跟着崇祯皇帝从莫卧儿那边沿着海岸线航行一路回到大明,仅此而已。
  这一次从库页岛出发前往蓬莱,才是真真正正的海上航行——看不到海岸线,除了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就再也看不到其他,偶尔看到一两只海鸟都觉得亲切无比。
  不过还好,那一次所谓的航海经验,终究让朱慈燝恢复的速度比朱慈烺快上一些,甚至于还有心情去安慰朱慈烺。
  强自打起精神后,朱慈烺便在朱慈燝的掺扶下往甲板上走去,远处的港口也开始忙碌起来,大量的战舰开始向外移动,给东海舰队的战舰腾出泊位。
  刚刚还跟死狗一样的朱慈烺突然间就来了精神:“憋死本宫了!蛮子们,本宫来了,准备好受死!”
  朱慈燝打量了一眼突然间就满血复活的朱慈烺,笑道:“别着急,能让我大明一个整编卫吃瘪的蛮子,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朱慈烺点头道:“王兄放心便是,小弟省得这其中的关窍,不会肆意胡来。”
  南居益点了点头道:“不错,打从崇祯三年起,我大明就再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这次的蛮子,不可小觑。”
  几人正说话间,登莱号战舰已经驶入了港口,毛文龙也带着一大票的马仔们在港口等候了。
  朱慈燝和朱慈烺刚刚走下战舰,毛文龙就赶忙向着两人行了礼,然后才一脸懵逼的望向了南居益:“南帅,这是?”
  南居益蛋疼万分的道:“别问老夫,老夫也是在出海几天之后才发现大皇子和二皇子在船上的。对了,现在战况如何了?老夫又带来三个整编卫,弹药也备的齐齐的,加上你带过来的三个,这可是六个整编卫,想必可以横扫这里的蛮子了吧?”
  毛文龙突然哼了一声道:“这事儿还是先不说了,先安顿下来休息要紧。”
  随着毛文龙向前行了一段路之后,南居益却发现大量的士卒在干着筑城的活计,丝毫没有戒备的意思,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微妙的感觉:“筑城?没有戒备?那蛮子呢?”
  毛文龙再次哼了一声,伸手指向了旁边一脸悻悻之色的张献忠:“屁的蛮子!他家张可望干的好事儿!”
  朱慈燝和朱慈烺对视一眼之后,心中顿时感觉有些不妙。
  两个人在宫中的时候,上午读书,下午被扔到幼军那里去学习战场上相关的知识,晚上还要被抓去陪崇祯皇帝一起批阅奏章,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一看到这般的阵势,再看到张献忠的脸色,心里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估计是这次的情报有误,不是一个卫所被蛮子们给干掉,而是一个卫所的兵力横扫了整个蓬莱洲,将所有的蛮子们都给干掉了!
  果然,没等两个开口询问,张献忠就黑着脸躬身道:“二位殿下,南帅,实在是犬子可望带兵清剿了蛮子,向前推进的速度太快,没有给港口留守的士卒们传回消息,这才造成了天大的误会。”
  刚刚进入大帐之中落座的几人都蛋疼了起来,尤其是朱慈燝和朱慈烺。
  对于北海舰队来说,就算是张可望的情报出现了错误也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省去了跟蛮子们死磕的力气,改为转运移民就可以了。
  对于东海舰队来说同样如此,以后大量的精力就可以放在莫卧儿那边,继续封锁蛮子们的海路。
  而对于朱慈燝和朱慈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两个亲王,一个刚刚被册封为德王,还没有指定封地,另一个是成婚之后扔下了怀有身孕的王妃,两个人就这么偷偷摸摸的跑了出来,顺手还坑了一下长公主。
  偷跑出来的罪名已经够大了,回去之后还不知道会受到什么样儿的处罚,再想想两人的姐姐,长公主朱靖雪的魔王性子……
  天可怜见,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却没有蛮子,两个人等于出海游玩了一番就得回去,这种感觉简直是无以言表的酸爽!
  面面相觑了一番之后,朱慈燝才将目光投向了朱慈烺:“咋办?咱们要是这么回去了,先不说父皇会怎么收拾咱们两个,光是阿姐那里……”
  浑身打了个寒颤的朱慈烺道:“你别提皇姐行吗?再说了,这次是你把皇姐给坑了,没带她来这里,跟小弟可没多大关系!”
  见朱慈烺撇关系撇的飞快,朱慈燝顿时冷笑道:“你可别忘了,是你带着阿姐从京城到库页岛,到时候父皇追究起来,肯定少不了你。”
  毛文龙与南居益悄然对视一眼,顿时都低下了头,仔细的观察着脚下的蚂蚁——先别管有没有蚂蚁,这种两个皇子撕逼的大戏,能不看还是不要看的好。
  朱慈烺道:“阿姐那边其实问题不大,只要咱们兄弟舍得下血本,先搞定了张世泽,阿姐那边估计就能交待过去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父皇那边,带着阿姐出宫跑到了库页岛,咱们两个又私自出海,不知道父皇现在被气成了什么样子。”
  想了想,朱慈烺顿时又愤愤的道:“这些该死的蛮子!倘若这里有些蛮子,咱们兄弟两个只要把蛮子给平定了,回去后最多挨顿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偏偏现在这里的蛮子都被清剿一空,咱们兄弟又上哪里去清理蛮子?没有军功,回去之后就是要命的大事儿!”
  朱慈燝和朱慈烺再次对视一眼,顿时发起愁来。
  说白了,朱靖雪那里好办,朱慈烺再怎么坑她,那也是同一个娘生出来的,姐弟俩的关系好着呢,就算是朱靖雪再怎么气不过,大不了出点儿血,打点好了张世泽,剩下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唯独崇祯皇帝那里,有军功回去挨揍还能轻一些,出来游玩一圈之后回去,除了被吊起来抽,估计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动手的人是谁——不是方正化还好说一些,如果父皇亲自动手或者让方正化来动手,估计得在床上躺一两个月……
  坐困愁城的两兄弟连毛文龙命人准备的山珍海味都没有兴趣,哪怕这些东西是在大明时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也是一样。
  南居益没有这两兄弟头疼的感觉,自己了不起也就是个失察的罪名,现在该怎么吃就怎么吃,丝毫不用担心跟这兄弟两个一起挨抽。
  食不知味的吃完了一顿饭,朱慈烺强打起精神对毛文龙道:“毛帅,这蓬莱岛上总不能一个蛮子都没剩下吧?”
  毛文龙沉吟道:“要说一个蛮子都没有剩下自然是不可能的,只是靠近北方这边的蛮子都已经被清剿,剩下的蛮子大多在南方。据目前的情报来看,南方那些蛮子就是英格兰国的人,他们将南方称之为新英格兰,人口倒也没有多少。”
  说完之后,毛文龙又贼兮兮的道:“说起来,不管是那些法兰西蛮子还是英格兰蛮子,他们可真不是什么东西!这两伙人来到蓬莱之后,曾经靠着当地土著居民的帮助而站稳了脚跟,可是现在这些人又在大肆的猎杀原本的居民。而且说来也是奇怪,这里原本的土著居民,看起来与我大明百姓相差无几。”
  朱慈燝和朱慈烺再次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殷商遗民!”
  毛文龙同样跟南居益对视了一眼,低下头喝起茶来。
  都说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崇祯皇帝的这两个儿子也个个都是人才——殷商遗民这个说法都知道是拿来糊弄鬼的,谁也不会当回事儿。
  但是这两个兄弟能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就想到如此不要脸的说法,也当真是颇有乃父之风了……
  朱慈烺也不头疼了,兴冲冲的道:“毛帅,不若借两支卫所给我两兄弟?”
  毛文龙道:“两个卫所倒不是问题,但是,殿下如何保证不在开战的时候冲在前面?倘若两位殿下在这里出现什么差池,下官可没办法向陛下交待。”
  朱慈燝挥了挥手道:“毛帅放心,我兄弟二人来这里只是想要看看将士们如何平定蛮夷,倒也不会冲到前面去,不会给毛帅带来麻烦的。”
  老子信了你们的鬼!
  毛文龙对于朱慈燝的说法,是连一个字都不相信。
  这两位小爷都有胆子潜入到舰队上,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再说了,崇祯皇帝这位爷带头冲阵的事情也不是干了一回两回了,这两位小爷跟崇祯皇帝如同在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他们的保证也就是听听就算了,当真就只能说自己太天真!
  等两兄弟带着两个卫所向南而去之后,留在港口的毛文龙才道:“两位殿下皆是和陛下一般的性子,这回有那些蛮子们受的了。”
  南居益捋着胡须道:“本督在南海的这些年,也总算是看清楚了一件事情。”
  毛文龙好奇的道:“什么事?”
  南居益道:“毛帅可知,南海之上凡是挂了我大明旗帜的船队,哪怕是商船,都没有任何人敢觊觎他们?诸多的海关,哪一个不是优先让我大明的舰队通航?诸多的海盗,哪一个不是远远的望着我大明的船队,就算是明知道抢一回就能得到天大的好处,也只敢远远的观望?毛帅可知道这是为何?”
  毛文龙道:“这个自然是畏惧我大明的海上实力了。我大明的舰队强,自然可以视诸多蛮夷和海盗如无物,我大明的舰队弱,只怕他们不仅仅是在海上抢劫,只怕会到我大明的沿海来祸害。”
  南居益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个理儿,大明强,则大明百姓强,昂首于各国之间而无所畏惧,大明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