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满大明的周边基本上已经快要搞无可搞了,这位爷是不是会消停下来?
在场的众多宗室,没有一个人敢下这种赌注!
如果能消停,阿敏和莽古尔泰所率领的正蓝旗还有镶蓝旗在干什么?
刘兴祚驻扎在奴尔干都司的四十万大军在干什么?京营的二十万大军出动一半,整个鞑靼地区现在陈兵超过四十万,他想干什么?
会消停?做梦去吧!
这时候突然组建一支由宗室组成的军队,用脑子想想,崇祯皇帝会怎么使用这支军队?
快,前面有个拿不下的山头,你们报效大明的时候到了,冲啊!
快,对面的敌人发起了绝死冲锋,你们不能丢了大明的脸面,给朕反冲回去!冲啊!
反正怎么想,这支还没有组建,连个影子都没有的宗室军队很可能会被崇祯皇帝当成炮灰一般来消耗。
至于说让这些人立了战功然后一步步的掌握军权?
别搞笑了,看看崇祯皇帝的军中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吧!
五军都督府的大头子里面,原本的张惟贤不用说了,就连现在的朱纯臣也是铁杆的帝党一枚!
至于孙承宗,还用再说?
领兵在外的大佬里面,刘兴祚是从建奴那边过来的,严格的说属于叛降过来的,有黑历史;
阿敏和莽古尔泰,还有夏额哲和巴特尔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崇祯皇帝这样儿的也没有什么人敢用他们,所以这四个家伙只有抱紧崇祯皇帝的大腿才能可能混的下去;
至于剩下的,像是张之极一类的,那就更是铁杆帝党中的铁杆了,跟着崇祯皇帝干了这么多杀人放火的事儿,军功已经高到了相当可怕的地步,除了崇祯皇帝谁敢说能镇压他们?
宗室里面的人就算是进了军队之中,想要一步步的爬上来,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些崇祯皇帝铁杆支持者的打压!
一个宗室,你想干什么?捞军功收军心?汝欲反乎?
哪怕不是为了崇祯皇帝的儿子帝位安稳,单纯的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些人就不可能让宗室的人爬上去!
对于这一点,大殿中的宗室们心里都清楚的很,韩王朱亶塉当下便拜道:“启奏陛下,臣愿将韩王封地置换到海外之地,惟陛下做主圣裁!”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没有理会韩王朱亶塉,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沈王朱效镛。
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反对的就是你吧?
沈王朱效镛心中一颤,同样学着韩王的样子拜道:“臣愚钝,不能明知陛下爱护宗室之意,臣万死!臣将将沈王封地置换于海外,还国内封地于少府,望陛下恩准!”
崇祯皇帝这才慢慢踱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一群心里没点儿逼数的渣渣!
不打压你们一下,你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当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现在都老实了?
镇国将军以下不封的事儿没人提了,国内亲王郡王们隔代降等袭爵的事儿也没人提了?
最后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依着朕的想法去海外!贱胚子!
回到坐位上的崇祯皇帝心中暗骂了无数遍宗室们都是渣渣后,才假惺惺的摆了摆手道:“都起来吧。
闹成现在这般局面,朕的心里也不想。
可是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再不改一改这些老规矩,只怕朝廷就要被拖垮了!到时候百姓们怎么办?大明怎么办?朕怎么办?
就算是不考虑大明,不考虑朕,也不考虑百姓,诸位宗亲总得替自己考虑考虑吧?
没有了大明,哪儿还有什么宗亲?
朕的话放在这里,不光是在场的诸位宗亲,朕的子孙后代也是一样,要么去海外就藩,要么就在大明国内降等袭爵,朕,不会给他们第三条路可以走!”
听到崇祯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是这般处理方式之后,在场的宗室诸人心里总算是平衡了一些。
只要大家都一样,那么一切就都好说,就怕我们前脚出去玩命了,后脚你儿子就来捡果实,那就太恶心人了!
但是实际上,崇祯皇帝的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打算的!
一个皇帝,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多生儿子,保证自己死了之后有一个能继承自己的皇位。
但是皇位只有一个,生的儿子太多怎么办?封亲王呗,然后亲王的儿子封郡王呗。
大明朝立国之初到现在就一直在这么干。
问题是,崇祯皇帝对于这一点倒不是太在意——如果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只想着混吃等死,自己要他们干什么?
等着他们搞的天下大乱,百姓起义之后把自己从坟里刨出来鞭尸?
算逑吧!自己儿子辣么多,怎么可能让他们个个都混吃等死,还是跟其他的宗室一样去打拼吧!
如果说在自己创造出这么好的局面下还混不出个人样儿来,死了也是活该!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具体的事情还要到时候具体看待……
但是最起码,自己用不着担心在自己活着之前会有什么封地不够用的情况——不够了就去打呗,天下这么大,蛮子那么多!
……
一场皇帝和宗室之间的所谓家宴,最后被搞的有些不欢而散,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人心惶惶。
宗室们也总算是搞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就是把自己这些人赶的远远的,最好一个个的都跑到天涯海角去当藩王,省得留在大明的国内碍皇帝他老人家的眼。
但是出海这种事儿,是那么好出的?风险有多大?需要准备什么?
不过,自己这些人不清楚,有人清楚啊!
作为在家宴上唯三被崇祯皇帝夸赞过的唐王朱聿键,庆王朱倬纮还有秦王朱存机,他们三个可能就是最清楚也最有经验的了!
沈王朱效镛和韩王朱亶塉牵头,一众宗室们在第二天就找到了朱聿键三人,打着设宴接风洗尘的名头,看看能不能从这三个家伙的嘴里掏出点儿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朱聿键等三人其实是懵逼的——在众多的藩王和宗室里面,自己三个是最早到达京城的,就算是要接风洗尘,也应该是自己三个给其他的藩王和宗室设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儿,完全反了过来。
不过,对于其他藩王和宗室的打算,朱聿键等三人也早就得了崇祯皇帝的吩咐,自然也早早的就有了应对方案——就算是其他的宗室们今天不设宴,朱聿键他们三个也打算宴请其他的宗室了。
酒过三巡之后,沈王朱效镛才放下了酒杯,笑眯眯的道:“本王虽然年长一些,却是空活了几十载,远不如唐王啊!”
朱聿键心中暗骂一声,却同样笑眯眯的道:“沈王兄这是说的哪里话?小弟不过是先行出海了几年,可是在其他的事情上,一样要多多的向沈王兄学习才是啊。”
其他几个藩王顿时都放下了筷子,听着沈王朱效镛和唐王朱聿键之间的言语机锋。
朱效镛笑道:“这次请唐王过来饮宴,却是有事相求?”
朱聿键懒得跟这种话里话外都总想着给人挖坑的老阴逼闲扯,当下便开口道:“沈王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小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朱聿键的话,朱效镛也干脆把话给挑明了来说:“唐王出海的时间比较早,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跟我等分享一些?”
唐王朱聿键却是笑了笑,伸出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一盘袋鼠肉,笑道:“沈王兄可知此物价值几何?”
沈王朱效镛捋着胡须笑道:“所传闻,此物售价为五两银子一斤,不知对不对?”
朱聿键道:“对,也不对。”
见其他人都好奇的望向自己,朱聿键才慢慢悠悠地说道:“此物有壮阳之功效,偏我大明本土没有,故而售价五两银子一斤。但是新明岛上,此物却多的是,只是因为杀伐过度,已经需要人工来养殖,卖到大明的海关时,也不过是五十文一斤罢了。至于新明岛上,百姓们家中不少都养殖着这东西,便跟那鸡鸭一般,根本不值什么银子,十文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也是有的。”
听到朱聿键的这些说法,其他的藩王们顿时都有些眼红了起来。
五十文一斤转手一下就卖五两银子,这他娘的哪儿是成本价格后面加个零啊,这是加了两个零!
听说在更偏远的地方,这玩意都能卖到了五十两银子一斤,那就不是加零的问题了,而是加一个零还顺手换了一个计价单位!
这狗皇帝的心都黑了!
但是,不管崇祯皇帝怎么加价搂钱,那是人家的本事,唐王朱聿键中间落下多少好处?
第599章 蛮子好说,大明百姓才更让人头疼!
面对其他亲王郡王们的疑问,朱聿键笑眯眯的道:“这东西在最初发现之时,满岛上全是,本王还需要不断的派人去清理这种大牲口。只是后来我大明迁往新明岛的百姓越来越多,渐渐的就有人发现此物有壮阳之功效,于是此物被吃的渐渐少了,再加上往大明卖的又多,故而又有人养了起来。如今本王在岛上以每斤十五文到二十文的价格收购,然后卖到大明海关是五十文,转手一半的利润。”
至于具体的数量有多少,朱聿键没有说,其他的宗室们也没有问。
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像朱聿键这种通过舰队转运的形式,装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少——福船那恐怖的装载量了解一下?
再说了,就算是装不了多少,一次只能赚个几万两银子,那可也不少了。
毕竟这玩意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吃食能赚个几万两都是白得的!
但是很可惜,朱聿键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放过这些番王的打算,而是笑眯眯的道:“这些吃食,自然是上不得台面的,也赚不了几个银子,每年顶多也就是百十万两。”
上不得台面,每年,顶多,百十万两……
你这么装逼,很容易被人打的你知道不?
朱聿键却没有理会脸色各异的宗室们,反而接着道:“新明岛极大,上面的好东西多的是,像这种大牲口是最不值钱的,真正值钱的是上面的矿。什么煤矿铁矿啊,什么金矿银矿啊,这些玩意都有。像那个已经开采的煤矿,根本就不用打什么矿洞,只要安排百姓过去捡煤,然后再用小车送到海边等着装船就行了,这才是最值钱的。”
沈王朱效镛有眼睛有些红:“唐王弟说的都是些好的,那不好的呢?总不能一点儿没有吧?”
朱聿键叹了口气道:“当初出海之时,本王原本是奉命远征莫卧儿,然后再立国的,只是不想因为一场飓风,意外的发现了新明岛。”
指了指额头上的一道小伤口,朱聿键叹道:“看到了么,海上风浪给留下的,去不掉了,太医想尽了办法也就是这样儿了。”
朱聿键有些低沉的语气,还有额头上的小伤口,无一不证明了他说的海上风险确实是极大,再加上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让众多的宗室之人也是心有戚戚焉。
过了一会儿后,朱聿键才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重重的放下酒杯之后,又成了那个豪情万丈的大明藩王:“当初岛上有不少的土人蛮子,还有一些红毛夷人,听他们的说法应该也是无意中流落到岛上的。
当时本王就决定,先收拢岛上的土人蛮子,把那些红毛夷人给剿杀干净。
那些红毛夷人的数量不多,又在不停的跟土人蛮子们交战,所以很快就被剿杀干净了。
但是那些土人蛮子却又不满足了,他们的首领还妄图得到我大明皇帝的册封!
本王一怒之下,便令人屠光了岛上的蛮子,尸首全都扔进了海里喂鱼,一个没剩下!”
这个好!这个可以有!
大明的宗室虽然渣渣了一些,可是对于朱聿键这种在海外作威作福,一言不合就屠光土人的举动还是向往的很——这才是真正的一国之主,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朱效镛也有些向往了。
端起酒杯向着朱聿键致意之后一饮而尽,任凭着酒水从嘴角滴落,朱效镛哈哈笑道:“唐王一怒,土人蛮子伏尸授首,快哉!快哉!”
朱聿键却笑道:“当初也是奏请了陛下的,否则单凭小王自己,也没有胆子下这个决断。”
朱效镛斜眯着眼睛没有说话,过了半晌后才开口道:“除了这些呢?唐王在岛上便是如此的顺风顺水?”
朱聿键摊了摊手道:“还能怎么样?蛮子们连上好的刀剑都没有,更是没有见识过我大明火器的精妙,想要杀光蛮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倒是大明的百姓,更令本王头疼一些。”
韩王朱亶塉这回没等朱效镛开口,便急忙插话道:“怎么回事儿?王叔祖好好说说呗?”
朱聿键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开口道:“太他娘的过分了啊!”
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脸色已经出离了愤怒,朱聿键连粗口都爆出来了:“一个个都他娘的有毛病啊!看到什么都想吃啊!有毒没毒的都不放过,死了好几百个了啊!就这还死性不改啊!他娘的!”
朱聿键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这些货色见到什么都想研究一下怎么吃,然后吃死了很多人。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死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些货。
听着朱聿键的控诉,韩王朱亶塉觉得有点儿跑题了:“王叔祖,小子想听听别的,比如怎么样儿才能让百姓跟着咱们去海外?怎么才能训练好士卒?怎么样对付蛮子?”
听着朱亶塉的话,其他的亲王郡王们也是止不住的点头,表示我们都想听听这些关键的,不关心百姓死了多少的问题。
自己吃死的这事儿根本就没办法管,死就死了吧!正好本王也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多好的事儿!
朱聿键缓了缓脸色道:“本王最近也没闲着,对于我大明的情况也算是有一些了解,今儿个就跟各位一起分享一下本王的心得。
本王招募百姓的时候,跟如今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
时逢陕西大旱,流民四起,当时招募百姓别说是给十两的安家银子了,就算是能保证让流民吃上一口饱饭,就有的是人愿意跟着出海去打拼。
但是现在这情况不成了,皇帝陛下对于百姓受灾的事儿看的有多重,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官府现在的赈济力度有多大,各位同样知道。
而最坏的情况就是,哪怕是官府不赈济,靠着预备仓和常平仓,百姓们也能撑过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像当初一样招募百姓,只怕是难的很了。”
朱效镛冷哼一声道:“你知道的太少了,现在别说是咱们招募百姓了,就连朝廷想要招募百姓都不容易!以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要提前好几年的时间就大造黄册,把那些隐户、逃户都给上了籍?还不是想要把这些人弄去奴尔干都司那些地方!”
朱效镛虽然刚才一直在明里暗里的给朱聿键挖坑,但是更多的也是出于朱聿键早出海,占了大便宜的一种嫉妒心理作祟。
现在朱聿键把关键的事儿都开始一点点儿的分享给大家伙儿了,朱效镛自然也就失了继续挖坑的心思,毕竟关系着自己以后的好处。
朱聿键听完朱效镛的话后,却笑道:“那不是更好?陛下想要弄百姓去守边,在座的诸位也想招募百姓,那就看谁的手段更高,谁开出的价码更多了。”
朱亶塉有些好奇的道:“王叔祖莫不是在开玩笑?我等有几个胆子敢跟陛下抢百姓?”
朱聿键呵呵笑道:“尽管抢,这种百姓受利的事儿,陛下根本就不会管,就算你们能全部抢走,只要负担的起,陛下肯定不会过问!陛下征召百姓去奴尔干都司也好,去乌思藏也好,能给的也不过是每人十两安家银子,你们可以给二十两,陛下给牛一头和家具,你们还可以送房子嘛。”
神他妈送房子!王八蛋傻了才给二十两!
在座的亲王郡王们心里顿时就开始了无限吐槽模式——按照之前朱聿键出海的模式,自己这些人的封地肯定是要交回到少府的,然后在大明的产业也归了少府。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还得给那狗皇帝送上一大笔的银子,然后才能正式出海划地盘。
现在你跟我们说还要多出银子来招募百姓?跟那个狗皇帝抢百姓的代价这么大?
一时之间,众人心里都有些心疼。
朱聿键却又接着道:“只要百姓足够了,卫所的事儿便不用担心了,陛下会替你们安排。”
一时之间,朱聿键却又有些唏嘘:“当初本王与庆王、秦王出海之前,百姓是自己招募的,卫所士卒也是自己招募的,远不如各位现在这么方便,有陛下替你们操心卫所的事儿。”
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朱效镛等人这才来了些精神。
沉吟了一番后,朱效镛开口问道:“那出海之后呢?”
朱聿键笑道:“最难的便是招募到足够的百姓,至于出海之后便简单的多了。先招募百姓,然后找陛下看看哪里能够直接移封或者是自己去剿了蛮子们开拓,然后出海就行了。”
又饮了一杯酒后,朱聿键才接着道:“本王自己的看法就是,尽量自己去剿子们开疆拓土,要比选择直接移封要好。”
朱效镛拱手道:“愿闻其详?”
朱聿键道:“本王与秦王、庆王出海之前,陛下曾有言在先,莫卧儿之地随我等三人攻伐,打下多少的土地,封国便有多大。虽说我等因为飓风的原因到了新明岛,其实上也是一样,能探索到多大的地方,封国便有多大。而后来的鲁王他们这些被移封到爪哇和吕宋的藩王,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些吧?封地直接被限制住了大小,连封国卫所都没有多少,甚至于隐约中还要受制于总督府,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朱效镛哼了一声道:“这些事情,我等确实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不愿意出海的。只是不曾想,那……”
朱亶塉抢过了话头道:“那么按照王叔祖的说法,我等倒是直接选择去拓土更好一些?王叔祖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朱聿键摇了摇头道:“这个可就不好说的很了。本王原本以为这世上只有大明还有一些蛮子番国,真正的出海后才见识到了天地到底有多大。就说从大明到新明岛上这一路吧,岛屿无数,有的有土人,有的没有,有的上面已经被红毛夷人给占了。但是这些岛屿大小就在那里摆着,远不如新明岛那么大,有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不想以后的封地就局限在那么一点儿的小岛之上,本王还是建议你们远征莫卧儿国算了。”
朱亶塉道:“那莫卧儿也算得上是一个强国了吧?单凭我等,又如何能攻得下来?”
朱聿键摇头道:“什么强国不强国的,还能有大明更强?你等若是真有胆子自领先锋往莫卧儿去,陛下难道还能看着宗室吃亏不成?”
呵呵,他是没看着宗室吃亏,他是想直接逼着宗室去死啊!
朱效镛摇了摇头道:“眼下大明无年不战,哪里顾得上我等?到时候怕不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有时候本王真想留在大明算了,哪怕是隔代降等袭爵,也总好过死在大明之外吧?”
朱聿键讥笑道:“沈王兄当真是活得爱惜!大明无年不战是为了什么?陛下为何要我等藩王出海建国?沈王兄是当真不知还是故作不知?只怕更多的还是故作不知吧!”
话聊到这个份上,隐隐已经有了撕破脸的趋势了——这朱聿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话里话外都是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上,跟自己这些同为宗室的藩王作对!
朱聿键没看朱效镛已经涨红成猪肝色的脸,反而接着道:“我等藩王出海之时,有舰队和王府护卫保护,有卫所士卒随行,又不用自己亲自带兵上阵,哪儿来的那么多危险?不瞒各位,本王出海至今,除了因为飓风的原因让额头上撞了个小伤口之外,剩下的可是连半点儿油皮都不曾刮破!”
朱效镛强自忍下了想要掀桌子的冲动,问道:“然后呢?打下了封地便算完了么?”
朱聿键摆出一副好奇的样子反问道:“沈王兄还想怎么样?打下了土地自然就是你的封国之地,除了治理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剩下的自然是接着往前打啊!打下来的土地越多,封国越大,收到税就越多,发现什么金银铜铁矿的机率也就越大,沈王兄不知道?”
第600章 厂卫给礼,夜猫子上门
在海外当实权王爷当久了,朱聿键现在对于国内的藩王们也是各种瞧不上眼。
就像是野猪不可能瞧得起圈养的猪一样,朱聿键对于这些一心想要混吃等死的渣渣们也是鄙夷至极。
出海建国有没有风险?
肯定是有的,万有哪上海上的大风没注意到,这人可能就没了。
但是自己已经给他们趟过一遍路了,而且也证明了确实可行,后面还有崇祯皇帝手里一直举着屠刀比比划划,这些渣渣还是不想出海建国,可就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朱效镛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来回变幻数回之后才向着朱聿键拱手道:“倒是要多谢唐王指点了。”
朱聿键端起酒杯又饮了一口,正打算开口说话,却听着大堂外面突然有人朗声道:“提督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许大人到!提督东厂曹化淳曹公公到!”
朱效镛手中的酒杯险些落地。
崇祯皇帝手下最有名的两条恶犬,曹化淳和许显纯齐至,这是想要干什么?
朱效镛心中正自忐忑,曹化淳呵呵笑着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今儿个王爷们在此小酌,咱家和许指挥使前来搅扰,还望王爷们恕罪?”
曹化淳的声音显得有些阴恻恻的,话中的寒意更是让人从骨子里面发冷,浑不似往常那个颇有文采又爽朗大方的曹公公。
在场所有人中辈份最高,年龄也算是最大的朱效镛本身就是这场饮宴的发起人,当下便硬着头皮拱手道:“不知曹公公和许指挥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曹化淳阴恻恻的道:“有道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咱家这种鹰犬上门,自然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事儿。不过还好,今天咱家上门来,只是表示一下诚意,多少也能算是个好消息吧?”
说完之后,曹化淳便挥了挥手,吩咐道:“来呀,把东西给几位王爷送上来!”
跟在曹化淳身后的几个东厂番子闻言,便齐齐上前,将手中抬着的箱子放到地下之后,又退回到了曹化淳身后。
许显纯同样向着身后挥了挥手,吩咐道:“抬过去。”
朱效镛眯着眼睛没有话说,朱亶塉便硬着头皮问道:“不知这是?”
曹化淳笑的越发像反派了:“没什么,手底下的孩儿们不小心拿到一起东西,想着孝敬咱家,就给送了上来,咱家合计着诸位王爷都心忧国事,便送了过来。”
许显纯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表情,仿佛任何的表情都跟他没有关系一般:“一些小小的册子,不成敬意,还望诸位王爷笑纳。”
朱效镛慢慢踱步到箱子前,随手取出一册翻了起来。
只是越往后翻,朱效镛脸上的神色就越是凝重,慢慢的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
或许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有意为之,朱效镛面前的箱子里面装着的小册子,上面都写着《沈王·大明某某年》的字样。
里面一桩桩一件件的记载着自己沈王一系在封地干过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比如强占土地,比如强抢民女。
其中的记录从天启二年到崇祯十二年间的记录是最详细的,天启二年往之前的却是很多都语焉不详,甚至于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
但是朱效镛不敢赌,换成在场的藩王之中任何一个,估计同样不敢赌。
谁知道厂卫手里还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或者说,这些仅仅是崇祯皇帝命人整理出来的,没整理出来的更多?
一旦赌输了,后果可能就是所有人都不能承受之重。
慢慢的放下小册子,朱效镛脸色阴沉的道:“曹公公和许大人是什么意思?”
曹化淳呵呵笑道:“咱家一介奴婢,哪儿有什么意思?只不过是听说几位王爷都打算出海,这些东西放在东厂之中有些占地方,所以特地给几位王爷送来。”
许显纯也开口道:“其他诸位亲王、郡王、镇国将军们的礼物,也都送到了,许某这就告辞了。”
许显纯说完之后,曹化淳便再次呵呵一笑,跟许显纯一起转身退了出去,大步离开。
朱效镛回到座位上之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重重的将酒杯放下,冷哼道:“本王回头便上书陛下,请求置换封地。”
朱亶塉没有翻开小册子看,虽然眼光已经瞄到了小册子封皮上面的字眼,却不清楚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当下便好奇地问道:“王叔祖?”
朱效镛冷哼道:“自己去看!”
等朱亶塉开始翻看小册子,额头上同样开始冒冷汗了之后,朱效镛才开口道:“好狠!”
剩下的话,朱效镛没有说,但是其他一起开始翻看小册子的藩王们都知道朱效镛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可怕,但是好多本,甚至于是用小箱子来装,就很吓人了。
无孔不入的厂卫搜集到这么多亲王、郡王,甚至于是镇国将军到奉国将军们的黑材料,他们想干什么?
监视天下宗室和文武百官是厂卫的职责没错,可是如果没有那个狗皇帝的授权,这些鹰犬会公然把这些黑材料送到自己等人的面前?
那么,皇宫里的那头狗皇帝想要干什么?
从家宴开始,那狗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伙儿置换封地到海外,甚至于不惜以改变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宗室制度来威胁众人。
现在就更简单粗暴了,直接把大家伙儿的黑历史都给送来了!
朱效镛不相信眼前这些小册子真的就是原本,曹化淳所说的占用地方一类的说法更是扯蛋!
朱效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自己这些人不识相,那么崇祯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更多的黑材料来置自己这些人于死地——这些小册子里记载的才哪儿到哪儿,根本就不足以置一个亲王、郡王于死地,撑死了也不过是爵俸降爵除爵而已。
但是谁知道厂卫手里还有没有更过份的黑材料?福王的前车之鉴不远!
朱亶塉随手翻看了几页之后,便将册子放了回去,开口道:“既然如此,我等还是向陛下请求置换封地吧。”
朱效镛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朱聿键等人——自己刚才话里话外可是没少给朱聿键等人挖坑,也没少挤兑人家。
现在就得好好的向人家请教,果然是六月的债,还的快么?
端起酒杯向着朱聿键致意,一饮而尽后,朱效镛才有些讪讪的道:“至于治理封国,唐王可有什么建议么?”
朱聿键刚刚早就发现了这些藩王们的举动,对于这些人的神色也早已尽收眼底,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