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暗骂几声之后,朱纯臣将目光投向了战场。
  张之极已经策马到了阵前,低声吩咐几句之后,便抬头望向了对面的鞑靼人军阵。
  二百年,足足二百年,大明这些该死的鞑子们终于再一次的面对面交锋。
  只是不同于土木堡之役,这一次轮到大明把这些该死的鞑靼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最前方的盾牌手开始向前缓缓移动,盾牌手之后的长枪手与火铳手还有跳荡兵也依次跟上,最后的炮营部分则是在分梯次的整理火炮弹药,随着前方的士卒们一起前进。
  鞑靼的中军,莫思巴图尔死死的盯着明军的中军大阵向着自己这个方向缓缓移动,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左路大军呢?谁能告诉本汗,左路大军到哪儿去了!”
  刚刚右路大军扬起的烟尘,莫思巴图尔可以通过望远镜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些,但是左路大军那边却是诡异的平静,甚至于发生了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一幕。
  巴尔思博罗特同样看到了这一切,听到莫思巴图尔的声音后,巴尔思博罗特便沉声道:“只怕如同大汗所想的那样儿,巴图孟克只怕已经……”
  莫思巴图尔有些崩溃,自己那么相信巴图孟克,特意把大军之中的精锐拨付了五万给他,让他负责两翼,现在就落得这么个结果?
  定了定神之后,莫思巴图尔将目光投向了巴尔思博罗特,问道:“眼下这种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巴尔思博罗特沉声道:“眼下这种情况,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或者说也只有一条路能选择。”
  定了定神,又深深的呼吸了几下之后,巴尔思博罗特才开口道:“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了。如果我们把全部的家底都压上,趁着明军现在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突袭,倒也有可能重创明军。但是看眼前这些明军,根本就不是我们以往所见过的乌合之众,像这种精锐之师,不可能没有丝毫的防备!”
  莫思巴图尔冷声道:“那就是说,我们只剩下撤退一条路可以走了?”
  巴尔思博罗特道:“差不多,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所有的精锐士卒们离开这里,把一切都留给明军,让他们屠杀,让他们占领!至于我们,大可以走匈奴人和突厥人曾经走过的路,西征!至于大汗所担心的没有后勤和补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手里还有这些控弦之士,想要灭掉几个没什么防备的部落和西域小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到时候不论是补给还是人口,就都有了。”
  舔了舔有些干渴的嘴唇,巴尔思博罗特接着道:“而且,带着精锐的士卒们离开这里,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单纯的骑兵对比起带着后面的牧民,还有牛羊,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扔下他们,还能起到迟滞明军的作用,方便我们摆脱他们的追击。”
  闻言,莫思巴图尔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巴尔思博罗特说的没错,扔下后方的牧民和牛羊逃跑,确实能提升自己这一方的速度。
  补给的问题,其实还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先不提这一路上的各个小部落,单纯依靠马奶作为补充,也能让自己这些人多撑上十天半个月的。
  而单纯的骑兵从这里跑到土鲁番那里,再想办法通过土鲁番得到补给,连半个月的时间都用不了。
  至于说扔下后面这些牧民和牛羊,莫思巴图尔的心理压力也没有多大——每年白灾的时候,部落里的老人们都会自觉的离开部族的地方,消失在茫茫的白雪之中,成为一具白骨。
  更有那些降生在冬天的娃子们,很多都吃不上奶水,饿的饥嚎不已,甚至于有的就此饿死,都等不到春天来到的时候。
  在这种人不狠站不稳的部落和草原生活里面打磨出来的心性,绝不是中原的百姓们所能拥有的。
  很多时候,人的心里所差的就是一个想法,当有了某个念头之后,人会不自觉的替这个念头找到各种的理由,还有各种实现的方法。
  哪怕这个念头会让自己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
  此时的莫思巴图尔就是这样,打定了主意之后,莫思巴图尔便低声吩咐道:“你且去准备准备。”
  巴尔思博罗特领命去准备了,莫思巴图尔便低声吩咐身边的心腹小汗们道:“准备佯攻,先想办法迟滞一下明军的攻势,替巴尔思博罗特争取时间!”
  身边的小汗们纷纷领命去准备了,莫思巴图尔也再一次抬起望远镜,望向了远处的明军。
  随着鞑靼人这边呜呜的号角声响起,张之极眯了眯眼睛,心中暗自盘算开来。
  这些该死的鞑靼人的总兵力大概在二十万左右,又分出了左右两路大军策应两翼,总数为五万,那么就只剩下了十五万左右。
  而刚才的两次冲阵,第一次是一个万骑,第二次是五个万骑,两次都被绞杀干净,根本就没有人能活着退回去。
  如此说来,对面的鞑靼人现在能动用的兵力也只有九万左右。
  而自己这方的总兵力加一起大约在四十万左右,光是中路大军就足足有二十余万。
  二十万对九万,怎么算都是赢的面更大一些——就算自己这一面是二十万头猪,也足够让对面九万鞑靼人头疼的!
  更何况,二十万京营和新军和其他各路精锐卫所的士卒们还不是猪那种光知道吃了睡的东西,足够干死对面二十万鞑靼人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面的鞑靼人还有胆子吹响进攻的号角?谁给他们的底气?
  反正不可能是陛下总说的那个姓梁的小娘们儿!
  想了想,张之极还是本着稳妥起见的想法,传下了军令。
  随着张之极的军令传达下去,靠前一些的炮兵们顿时准备好了炮击,只等着鞑靼人冲出来之后就给他们好看!
  但是让张之极和大明的炮兵们失望的是,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鞑靼人冲阵,反而是摆出了一副冲阵架势的鞑靼大军调转了马头,向着西面调头而去。
  这下子,别说是张之至会一脸懵逼了,剩下的朱纯臣等人也是一脸懵逼的望着对面的鞑靼大军。
  主力大军,像征着鞑靼汗至高无上权威的中路大军,就这么着跑了?
  这些孙子到底是有什么打算?还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还在御辇之上沉浸在书中不可自拔的崇祯皇帝也被王承恩不自觉发生的声音惊醒了过来,伸手抄起望远镜,望向了对面的鞑靼大军。
  他娘的,这些蛮子们在想什么?打不过就跑?把后面的人马都扔下不管了?
  彼其娘之,这些鞑靼人也太坑了,连建奴都比不上!
  蛋疼不已的崇祯皇帝赶忙把手里的书扔到一旁,吩咐道:“快,给朕备马,蛮子们要跑!”
  王承恩闻言,赶忙吩咐人去给崇祯皇帝备马,接着又躬身道:“皇爷,对面的鞑靼人是不是有什么诡计?”
  摇了摇头,崇祯皇帝一边检查着身上那套华贵无比又堪称当世防御无敌的装备,一边开口道:“那些个鞑靼蛮子,让他们死战是不可能的,形势不对就跑才是他们骨子里传下来的东西,他们肯定是想要逃跑!”
  检查完装备,跨上了战马之后,崇祯皇帝便直接策马到了张之极等人的阵前,喝道:“两百年前,大明在土木堡遭受了什么样的损失,你们都知道!今天,朕带着你们,用鞑靼人的血,洗干净两百多年的耻辱!是我汉家好儿郎的,跟朕来!杀!”
  调转马头,崇祯皇帝就在锦衣卫和内厂番子们的护卫下向着鞑靼人的方向追击了过去。
  张之极环顾了一圈在场的明军士卒,一言不发的跟了上去。
  没什么好说的,连堂堂天子都亲自带头冲锋了,自己这个世受大明国恩的公爷又有什么理由不跟上!
  至于说什么一个时辰之内踏平对面鞑靼人的营帐这种事儿,自然也不用去关心了——连鞑靼人的大汗都跑路了,还去踏谁?
  早就已经列队完比的京营和新军士卒们皆是如同张之极一般,一言不发的跟在了崇祯皇帝身后,向着鞑靼人的方向追去。
  步卒和炮兵们面面相觑的望着远去的骑兵,心中皆是暗恨不已——他娘的,骑马了不起啊!
  关键是,自己这些没有马的该怎么办?去杀谁?跟着谁去砍人?
  彼其娘之!


第581章 请陛下赐教
  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小,不对,是带着他的大军跑了,追着鞑靼人的方向而去,剩下了近十万之数的步卒和炮兵士卒们在后面吃灰。
  朱纯臣同样也是一脸懵逼的望着远去的崇祯皇帝,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今天子哪里都好,就是有两点不太那么完美。
  一是动不动就诛人九族,说灭门就灭门,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如何。
  第二点就是喜欢亲自操刀子砍人,一见血就冲动,比只存在于纸面记录的太祖高皇帝和永乐文皇帝都喜欢征战。
  如果把今上登基之后大大小小的战阵全部算上,十三年间打的仗比大明立国之后到天启七年间打的都多——堪称是无日不战。
  而这位爷亲自带兵的次数,已经直追永乐文皇帝,比正德皇帝可牛逼多了。
  可是说不出来是为什么,大明好像就需要一个这样的皇帝一般。
  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这大明的军伍是一天一变,从所有的士卒们都想着逃离卫所到天下人都削尖了脑袋往卫所里面钻,也堪称是奇迹了!
  身旁的张定国等人面面相觑了半晌之后,张定国才斟酌着问道:“公爷?”
  回过神来的朱纯臣把刚才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了脑海,吩咐道:“传本督将令,原定计划不变,步卒与炮营稳步压上,逼迫鞑靼人中路大军后面的那些鞑子。传令,命右路军左大寿部停止向中军靠拢,绕过鞑子前部直抄其后路!传令,命左路军巴特尔部向陛下靠拢,随时准备支援与策应!告诉巴特尔,如果陛下伤着了一点儿的油皮,本督要他的脑袋!”
  朱纯臣身边的传令兵们纷纷领命而去,将朱纯臣的命令传达给各路大军,朱纯臣自己则是眯起了眼睛。
  看起来,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跟着这样儿的皇帝打仗才是自己这些勋贵们应该干的事儿,痛快!
  张定国见朱纯臣已经分派完比,便问道:“公爷,小子有一事不明,望公爷不吝赐教?”
  朱纯臣嗯了一声道:“什么事儿?”
  张定国道:“公爷,这些鞑子说跑就这么跑了?他们身后的那些人不都是他们的亲眷?退一步讲,就算是这些鞑子不在乎自家人,可是补给总该在意些吧?没有了那些牧民,他们就算跑的再远又能怎么样?”
  朱纯臣嘿了一声道:“禽兽什么时候在乎过一个窝里的其他禽兽?眼下这般局面,舍弃了后面的这些鞑子牧民,他们的大军还有一线生的希望,若是继续斗下去,他们今天全都得死在这里,换你是鞑子大汗,你如何选择?至于说补给什么的,只要手里有兵,有战马,什么补给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首先就是马奶会让他们多残喘几日,其次就是沿落上的百姓和部落,他们会手下留情?”
  张定国和朱成功一起向朱纯臣躬身道:“谨受教!多谢公爷!”
  朱纯臣嗯了一声,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鞑靼人的方向。
  鞑靼人完了!
  最前面象征着鞑靼人大汗的羊毛大纛斜斜的离开了,剩下的牧民们也是懵逼的。
  跟崇祯皇帝和张之极等人依靠直觉判断出莫思巴图尔要跑路不一样,牧民们通过羊毛大纛的指向还有士卒们的动态就已经判断出自己家大汗要跑路。
  而这一次的跑路跟以往不同,自己家的大汗把自己这些人都扔下了,自己带着十万大军跑路!
  没有了大军的保护,自己这些人接下来的命运是什么,所有的鞑靼人都不知道,但是心里也隐隐有些猜测。
  依着草原上的传统,自己这些人里面,凡是高过车轮的男子都不会活下来,至于女人,战争中的女人什么时候有过好下场?
  铁木真大汗神一样的人物,他的妻子孛儿帖也曾被蔑儿乞惕部人抢走,再回被铁木真抢回来的时候,已经挺着大肚子了。
  孛儿帖肚子里的孩子究竟是谁的,这事儿不太好说也根本说不清楚——要说乱军没有先享用一番而是直接送给了部落首领,其实也不太可能。
  后来孛儿帖生下了个男孩,被铁木真起名为“术赤”,蒙古语中客人的意思,说明铁木真自己都不相信这个孩子是自己洒下了的种子。
  自己这些人落到明军的手里又能讨得了什么好儿去?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说话算话,不会按照草原上的“传统规矩”来办事儿。
  连朱纯臣也没有想到,对面的鞑靼人会投降的这么快——在莫思巴图尔带着自己手下精锐的骑兵还有各路小汗们跑路了以后,剩下的鞑靼牧民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意思。
  对于这么配合的鞑靼人,该怎么处理呢?
  这些牧民的人数可不是鞑靼人的士卒能比的,鞑靼人的骑兵加一起撑死了二十来万,这些牧民加一起可是将近四十万了!
  朱纯臣也暗自头疼。
  现在就把这些人给弄去修铁路,可以预见的是肯定会出路子——突然之间从牧民成为苦力,没有谁会愿意!
  但是就地把这些牧民给屠掉,那就更扯蛋了!
  先不提大明本身缺少苦力,抓蛮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现在这四十万的牧民加上牛羊,就算是不做任何的抵抗,杀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杀光的!
  要不然,集中起来炮击?
  想了想,朱纯臣还是把这个想法甩出了脑海——自己真要是这么丧心病狂,估计回头皇帝陛下就该炮决自己了。
  无奈之下,朱纯臣也只得吩咐人把这些鞑靼牧民分开看押,同时又急令关内的卫所和锡伯八部急速派兵向自己这里靠拢,以便于看管这些牧民。
  朱纯臣头疼,崇祯皇帝也有些头疼。
  他娘的,上一次操刀子砍人是什么时候来着?这么长时间不砍人,手艺会不会有些潮?怎么样才能装做一个老手的样子?
  在线等,挺急的。
  看了看前面远远的烟尘,崇祯皇帝呸了一声,再一次猛磕马腹,加快了速度。
  照眼前这些蛮子们这般跑法,搞不好还真会让他们成功的跑路!
  张之极加快马速,向着崇祯皇帝靠拢了一些,大声喊道:“陛下,不如由微臣带兵追击?”
  崇祯皇帝却喊道:“扯!你跟那鞑子有仇,朕也有!英宗皇帝的仇,朕可记着呢!”
  听到崇祯皇帝这般不要脸的说法,张之极也是无语了——不就是想要操刀子砍人吗?说的这么清新脱俗有个毛用!
  但是崇祯皇帝的话也没错,崇祯皇帝这一系确实是从朱祁镇开始传下来的,中间再怎么换也都是朱祁镇的后代,所以说崇祯皇帝跟鞑靼人有仇也确实是事实。
  一路奔驰,崇祯皇帝的思绪却又跑到了另外的地方——鞑靼这里到底该怎么处理?
  到底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像奴尔干都司和吕宋、爪哇那些地方一样实行总督制?
  郡县制有郡县制的好处,最起码统治起来极为牢固。
  但是总督制也有总督制的灵活性——尤其是鞑靼人占有的这片土地面积这么大,再加上鞑靼人又喜欢游牧,总督制看起来倒是更为合适一些?
  总之是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前面跑路的莫思巴图尔回头望了一眼,见自己后面远远的扬起另一股烟尘随着自己前进的方向在移动,再加上烟尘的大小,大概也就判断出了后面的追兵有多少人。
  愤怒不已的莫思巴图尔示意巴尔思博罗特向着自己靠拢,然后在马上喊道:“后面的追兵,你怎么看?”
  巴尔思博罗特同样喊道:“且不去管他!后面的追兵起码在十五万左右,咱们现在回去硬碰硬,不合适!”
  莫思巴图尔自然也知道现在不是回头与明军硬拼的时候,问巴尔思博罗特也只是想找一个人替自己把话说出来而已——这种打击己方士气的话从自己这个大汗嘴里说出来可就要命了。
  想了想,莫思巴图尔道:“再加快速度,看看前面哪里的地形比较合适!”
  巴尔思博罗特道:“大汗,前面一路上都是草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
  莫思巴图尔狠狠的抽了胯下的骏马一鞭子,再次加快了一些速度。
  老子也知道前面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更知道前面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连他娘的小山包都没有几个,用得着你这么大声喊出来!
  巴尔思博罗特却突然道:“大汗,不如咱们先改道向北?”
  莫思巴图尔道:“向西北?”
  巴尔思博罗特道:“不错,正是向西北方向去。咱们现在离着逸都不远,向正北是克鲁伦河和乔巴山,但是向西北却是肯特汗山。肯特汗山的西面是阿鲁土剌河和鄂尔浑河,东面是胪朐河,正好能挡住明军!”
  莫思巴图尔也来不及多想同,直接便大声道:“传令,折道西北,目标肯特汗山!”
  远远缀在鞑靼骑兵后面的崇祯皇帝眼见前面的鞑靼骑兵调转了方向,由开始的正西转为西北,慢慢的干脆转为了正北方向,一时之间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抬头看了看天,崇祯皇帝干脆减缓了马速,直到慢慢的停了下来。
  张之极驱马来到崇祯皇帝身边,拱手道:“陛下?”
  崇祯皇帝道:“休息,不追了!那些鞑靼蛮子们玩命,咱们犯不上跟他们玩命!再往里面深入追击,只怕鞑靼人还会有什么后手,到时候折了将士们划不来。”
  张之极闻言,应了之后便吩咐人去准备吃食,自己却向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要不然微臣带兵去探探情况?”
  崇祯皇帝抄起水袋喝了一口之后才道:“探什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眼下我大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大军缓缓推进,慢慢的就能把这些蛮子绞杀一空,何必急在这一时?”
  张之极急道:“可是那莫思巴图尔汗?”
  崇祯皇帝笑道:“你是觉得不如趁此机会,把那莫思巴图尔汗给杀了,然后让整个鞑靼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再各个击破?”
  张之极道:“是,臣唐突了。”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笑道:“朕也想杀了莫思巴图尔汗,而且一定要杀了他。
  但是眼下,却不是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候,是让他回去之后再聚起大军之时。
  整个鞑靼如果真的四分五裂了,固然是便于各个击破,可是这些蛮子们跑起来没个方向,到时候我大明该怎么办?四处分兵?
  别看我大明此次出去了五十余万大军,可是真分散到这片草原上,还当真显不出什么来。
  万一那些蛮子里面出个有脑子的,不时的袭扰一番,头疼的可就是我大明了。”
  张之极拱手道:“臣受教。”
  崇祯皇帝拍了拍旁边的草地,吩咐道:“来,坐下,一起吃点儿东西,然后咱们就准备回去,等着他莫思巴图尔汗整军再来!”
  张之极坐下后,颇为疑惑的道:“陛下就这么肯定那莫思巴图尔汗会再来?”
  崇祯皇帝点头道:“通过锦衣卫的情报,还有今天这一次的交手过程来看,莫思巴图尔汗此人野心不小,颇有些枭雄之姿。今日他大败回去,肯定不会甘心,说不定明天就会再一次点齐大军来找我们。当然,朕怀疑此人最后也不会跟我大明硬拼,反而会走上鞑子们西征的老路。”
  张之极闻言,便是一愣。
  之前在五军都督府推演的时候,对于莫思巴图尔此人确实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也确实如同崇祯皇帝所说,此人颇有些枭雄之姿。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五军都督府的判断是此人带兵死战的可能性比较大,西征的可能性反而很小。
  如今崇祯皇帝却说此人会带兵西征而不是死战?
  走上西征的老路意味着什么,其实很简单。
  当初的匈奴人和突厥人都走过这条路,蒙元就更不用提了,还没有败家的时候就已经先走了一趟了,对于西征路上的麻烦,这些鞑靼人应该也是一清二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西征?
  崇祯皇帝望张之极一脸不解的样子,笑道:“想不明白?”
  张之极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请陛下赐教?”


第582章 朕对他真是太好了!
  崇祯皇帝笑道:“枭雄有好几种,但是草原上的枭雄和我中原的枭雄可大大的不同。
  我中原枭雄,败后即死的不在少数,只是枭雄行事不择手断,只问本心,在世人看来难免有些乖张,所以才被称之为枭雄而不是英雄。
  但是这些草原的枭雄可不一样,他们失败了之后可不会顾忌什么面子,而是想着如何东山再起,把一切的一切都报复回来。
  这些人,不会在乎什么颜面,更不在乎什么妻儿家小,只在乎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权势。
  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自己的父亲,兄弟。
  而为了自己的性命,他们又能随时舍弃一切,包括亲人和财富,这些都是可以舍弃的一部分。”
  见周围坐着的将领挺多,崇祯皇帝也没有玩什么文绉绉的套路,而是直接用大白话在向周围的这些将领们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跟这些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以大老粗自居的家伙们讲什么子曰诗云纯属于给自己找不痛快,就算他们各个都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实际上真听懂的也没几个。
  倒不如用大白话来得简单粗暴,能让这些家伙好好的理解透彻。
  沉吟了半晌后,张之极道:“陛下的意思是说,莫思巴图尔汗会跑回去,然后整兵再来?但是当再一次失败之后,此人便极有可能放弃鞑靼这么大的地盘,转而西征?”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是极有可能,而是肯定会。那莫思巴图尔汗经此大败,甚至于不会再带着他手下的牧民们一起出征,而是把牧民们远远的放到其他地方,省得一次败家所有家底。”
  张之极道:“即便如此,那莫思巴图尔汗此次也要大伤元气了吧?还会再有余力来送死?”
  崇祯皇帝摇头道:“鞑靼这块地方太大了,而且因为他们喜欢游牧,以至于锦衣卫都没能弄清楚这些鞑子到底有多少牧民。但是经此一役,莫思巴图汗的实力也是必然大损,一旦我大明步步推进,是不是西征也由不得他了。朕之前看过地图,他放弃了鞑靼这里之后,要么西征,要么向北。但是向北会有毛奴还有多尔衮的残余建奴,以鞑靼人的实力都打不过,也就只剩下西征一条路比较好走了。”
  一边瞎扯一边吃着简单的干粮,远处已经再也看不见鞑靼人跑路所带起的烟尘,估计已经跑的差不多了。
  吃完后,崇祯皇帝干脆起身道:“都活动活动,两刻钟后回去找成国公他们。”
  追击莫思巴图汗的一路跑的比较快,追出来的路程远了一些,回去的时候因为不着急,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一些。
  等崇祯皇帝回到大军所在之处时,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整个营地之中已经点起了无数的篝火,巡逻的士卒不时穿梭其间,一道道影子被拉的长长的。
  刚刚回到营地的崇祯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御辇上休息,成国公朱纯臣就匆匆忙忙的跑来求见了。
  已经有些累的崇祯皇帝止住了想要行大礼的朱纯臣,笑眯眯地问道:“成国公此来,所为何事?”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此役俘虏鞑靼人四十万,牛羊无算!臣已经先通过五军都督府向辽东和国内调了二十万士卒来此,未经请示陛下,望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一听,就知道朱纯臣跑来的目的了——别说是俘虏四十万人,哪怕是四十万头猪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更别提牛羊无算了!
  牛羊无算代表了什么?代表着哪怕是清点到现在,都还没有大概的清点清楚到底有多少牛羊!
  羊还好一些,这东西除了吃肉之外的意义不是很大,羊毛衫这种东西还没有被弄出来。
  但是牛这东西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别说是此时的大明,就算是到了后世的种花家建国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牛都能称得上是战略性物资!
  因为牛除了吃肉之外,还可以用来耕种,不光是节省人力,耕种的速度也比人力要快得多。
  在大明,牛这种东西别说是像兔子家里一样随便吃了,就算是死了一头都得到官府报备,说明这头牛是怎么死的!
  而随着崇祯皇帝迁民实边政策的进行,牛这东西就更加的不够用了,以至于京城之中的酒楼,除了厂卫下属的那几家之外,剩下的都没有人敢再像以前一样跌死牛。
  至于朱纯臣所说的什么擅自调动了二十万士卒来鞑靼,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先不说五军都督府本身就有战时调动兵马的权力,就算是为了这四十万被俘虏的鞑靼牧民,调二十万人过来都是极有必要的,甚至于还不够用!
  朱纯臣所谓的请罪,也不是过在向自己表达他有多么开心而已!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再从奴尔干都司刘兴祚部调十万人,让他们星夜兼程赶到这里,等人齐全了之后,把这些蛮子都弄回到关内去修路!”
  突然之间来了兴致的崇祯皇帝也不回御辇了,反而带着朱纯臣一起来到了被俘虏的牧民之前。
  被俘虏的牧民不是傻子,光看崇祯皇帝这身打扮,还有身边那些护卫就知道是明国的皇帝到了,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也应该有个说法了,当下便有些骚动。
  没有跟着崇祯皇帝一起追击莫思巴图尔汗的士卒们手里握着明晃晃的刀枪,很快就连踢带打的将骚动给镇压了下去。
  崇祯皇帝望着一眼看不到边际的人群,心中也是暗暗吃惊。
  四十万被俘虏的牧民挤在一起,倒不像是四十万士卒那样能带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压迫感,但是无边无沿这句话用在眼前这四十万牧民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了清嗓子,崇祯皇帝才朗声道:“男人站左边!女人站右边!娘娘腔和喜欢男人的男人站中间!”
  崇祯皇帝可以恶搞,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胡闹,但是卫所的士卒们可不认为自己家的皇帝在胡闹,而是直接执行了崇祯皇帝的命令。
  整整四十万牧民被明军士卒强行分隔成两部分,没有什么娘娘腔的出现,也没有什么喜欢男人的男人出现——毕竟士卒们也没办法分辨。
  一阵骚动过后,崇祯皇帝满意的看着眼前分作两堆的人群,朗声道:“朕不喜欢杀人!更不想下旨杀掉你们!”
  崇祯皇帝的话再怎么大声,也只能传遍自己眼前这一点儿人,但是众人口口相传再加上有锦衣卫大汉将军的齐声高喝,整个俘虏的阵营却是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