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坚赞闻言,气势顿时一泻,郁闷的道:“那该怎么办?刚才还以为你们有什么办法,结果你们两个也没有。”
  得银协巴突然开口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昆泽思巴好奇的瞧了一眼得银协巴:“有什么办法?”
  得银协巴咬牙道:“如果我说这个办法用出来会下地狱呢?”
  巴坚赞道:“你可以不说,然后咱们很快就会下地狱!”
  昆泽思巴赞同的点了点头:“巴坚赞说的没错,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要么现在就下地狱,要么以后下地狱。”
  得银协巴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接道:“咱们佛教扎根这里已经千年,那些色目人才几百年?有道是无毒不丈夫,不如直接暗中挑动朵甘思和乌思藏的信徒和那些汉人们跟色目人斗起来!”
  巴坚赞惊道:“你疯了!这么斗起来,确实有可能解决掉那么色目人,可是信徒是那么好挑动的?你有没有想过后果?”
  得银协巴冷笑道:“想过如何?没想过又如何?最坏的后果无非就是以后被朝廷找个由头给撸掉法王之位,或者干脆杀掉以平民愤而已。但是那些都是以后的事儿,阿敏指挥使的刀子可就在你我眼前晃着呢!孰轻孰重,你自己考虑罢!”
  说完之后,得银协巴干脆不再理会巴坚赞和昆泽思巴,闭上眼睛摇起了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竟是直接颂起了佛经。
  巴坚赞望向了昆泽思巴,皱眉道:“你怎么说?”
  昆泽思巴干脆摇起了转经筒,却没有口颂佛经,而是大义凛然的道:“佛有怒目之时!那些色目人把朵甘思和乌思藏两地弄的乌烟疾瘴气,便是佛祖亲至只怕也难忍怒火,得银协巴说的对!”
  巴坚赞见两人已经达成了协议,愣了一会儿后便开口道:“若是如此,不若把其他的那些上师上人什么的一起牵扯进来,多个人便多一分的力量!”
  得银协巴手中的转经筒不停,却睁开了眼睛:“正是如此,很多时候,有舍才有得,我等舍得自身,才能得了佛法大兴。佛曰,我不认地狱谁入地狱?”
  巴坚赞道:“那我们回去之后,应该怎么向朵甘思和乌思藏的百姓们解释护教王他们的事儿?”
  昆泽思巴道:“阿敏指挥使不是说了么,他们都是战死疆场的,会向朝廷请求抚恤,我等如实告知他们的家人也就是了。别管他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他们五个就是战死的,身后的哀荣不会少。”
  得银协巴也赞同道:“就算是不信又能如何?之前阿敏指挥使便说要迁汉人百姓来此,第一批由陕西征发的已经到了赞善王驻地,他们肯定是信的。至于区区的赞善王家人,你觉得他们有胆子不信吗?或者说,阿敏指挥使会在乎他们信不信?”
  三人又互相对视一眼,各自明了了对方眼中的意思之后,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面,摇起了转经筒。
  自今天开始,以后在朵甘思和乌思藏地区的传教也就只能维持目前的状况了,甚至于以后怎么传教都不好说,更多的还要受制于朵甘思宣慰司指挥使阿敏。
  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形式比人强,阿敏手里掌握着两个旗的大军,又有大明皇帝在背后撑腰,没直接说出改土归流实行汉制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要什么?
  当然,三个法王其实心里都清楚,改土归流和全面实行汉制的事儿只是早晚的问题,或者在明天,或者在后天,仅此而已。
  五个土王全死掉了,大明朝廷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而放任这两个地方再选出新的五大土王出来。
  甚至于三个法王都能猜到下面的剧情——就算是选出土王来,朝廷册封的旨意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过来的。
  等到朝廷册封的旨意到了朵甘思宣慰使司,只怕整个朵甘思和乌思藏都已经满是汉民了,到时候就算是册封了五个土王还有什么意义?
  五个土王去指挥谁?
  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汉人天生就会亲近宣慰使司而不是土王。
  事实上,现在在朵甘思和乌思藏就已经是这样儿的情况了,除了那些被色目人给骗成了二傻子一般的汉人,剩下的谁不是听从宣慰使司的安排在耕种?
  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阿敏指挥使的安排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那些色目人传教简直就是胡来,死了也是活该。
  只是,一个本身就可以称得上是胡来的网编织再如何严密,依然有漏洞可以找到。
  在色目人的那一套理论中,自杀是被禁止的,殉教却得到了普遍的赞扬、欢迎和鼓励:“先知说,没有任何上了天堂的人愿意再返回这个世界,即便给他所有东西,除了那些烈士。他们愿意为了赐给他们的无上光荣而回到这个世界死上十次。”
  这种理论在有脑子的人看来是很可笑的,最起码巴坚赞就知道这种理论有多可笑——被阿敏杀了不知道多少的信徒,有哪个复活了?哪怕一次也行?
  但是实际上呢?
  对于生活在底层,连生活都是问题的百姓们来说,这种似是而非,甚至于前后错误百出的理论却是一种人生的信仰——包括自己家佛祖的理论其实也差不多。
  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之事了解一下?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抓住根本就没有人复活过来这一点进行攻击,就能完美的解决掉这朵甘思和乌思藏的色目人。
  心里大致的有了主意之后,巴坚赞再一次慢慢摇起了转经筒,嘴里也念念有词的颂起了佛经。
  ……
  再怎么哭,再怎么闹,从两京和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强制迁移过来的百姓们还是慢慢的到了朵甘思宣慰司。
  按照每地强制一万户的标准来看,这一次的迁移一共有六万户,差不多三十万人左右。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三十多万人最后都平安的到达了朵甘思,路上没有一个死掉的。
  这三十万人不是一次性达到的,而是有先有后,一共分了六批,阿敏和莽古尔泰还有楼诚也出现了六次。
  目的就一个,告诉这三十万人在朵甘思该注意什么——别人瞎说什么玩意都不要听不要信,没有官府的告示,其他的事儿都用不着操心。
  “被人欺负了不用担心,不要动怒,只要找里长找官府就行!你们的身后,有锦衣卫,还有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士卒,谁敢欺负你们,他们会用手里的刀子替你们找回公道,不管是谁!在蛮子面前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身份再高的蛮子也没有你们高贵!谁敢招惹你们,放心的打,打死了有本同知给你们背着!”
  一身飞鱼服加上绣春刀的标准锦衣卫打扮,楼诚大大咧咧的在人群面前喊话,丝毫没有顾忌这些话传出去会引起什么样儿的麻烦。
  以天子奴才自居而又心里明白自己在百姓心中不会有好形象的阿敏和莽古尔泰干脆选择了咧着嘴傻笑,把喊话的机会让给了楼诚。
  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于不是一年两年,或者十年八年也不一定。
  总之,这是一个水磨工夫,之前在建奴那边时的形象太差,顶风凑三里,这些大明百姓看自己不顺眼是正常的。
  人群之中,一个精壮的汉子戳了戳身边的彪形大汉,问道:“王四哥,你说这位同知大人后面的那两个家伙是不是建奴?”
  王四哥瞪着眼睛瞧了一会儿,还开口道:“有些拿不准,建奴的打扮跟我大明边军的打扮差不多,看不出什么来。只是刚才这位同知大人说了,有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士卒为咱们撑腰?这正蓝旗和镶蓝旗不是建奴是什么?”
  精壮汉子嗯了一声道:“这么说来,以后咱们就跟建奴混一块儿了?”
  王四哥呵呵冷笑道:“那又怎么样?这里有锦衣卫!你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吧?”
  精壮汉子颇为不满的道:“咱大明有谁不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那不就是监察百官的吗?”
  王四哥道:“倒也不止,锦衣卫还管着巡查缉捕之事呢。如今咱们来朵甘思这里,估计是因为这里蛮子太多的原因,所以锦衣卫直接出面了。有他们撑腰,别说是建奴,就是什么土王来了也没有用,谁敢动大明百姓一根毫毛,就等着大军找上门去吧!”
  精壮汉子撇了撇嘴道:“哪儿有那么邪乎?还动百姓一根寒毛就会有大军找上门去?”
  王四哥道:“不信是吧?吕宋的佛朗机蛮子也不信,现在他们在哪儿呢?”
  精壮汉子道:“还不是陛下看上了吕宋的土地,这才寻了借口?”
  王四哥闻言大怒,一巴掌便拍向了这精壮汉子的脑袋:“吕宋之地距我大明多远?朵甘思可就是在我大明!吕宋的土地再好,能比得上这朵甘思的土地?老子知道你被强迁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心有不满,但是你也不能胡咧咧!再让老子听到你胡说八道,老子先打死你!”
  精壮汉子缩了缩头,讪笑道:“是,是,王四哥说的对。”
  王四哥这才冷哼了一声道:“别想着抱怨了,被选中就是咱们的命,抱怨也没有用。有这个工夫,你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陕西老家去看看呢!”
  精壮汉子摇了摇头,叹息道:“还回得去么?此去陕西,何止万里之遥?买不起马匹,如何回去?就算是能买得起马,难道还能买得起马车不成?家中婆娘还有娃子,怎么带回去?”
  王四哥却不似这精壮汉子一般悲观,反而笑道:“你可记得从那条从汉中府到太原府的甚么铁路?”
  听到王四哥这么一说,精壮汉子顿时来了精神:“王四哥,你是说那铁路会修到这里来?”
  王四哥摇头道:“这是肯定的,就算是一年两年不成,十年八年还不成?二十年三十年?咱们现在都正当壮年,还有足够的时间等着铁路修过来,说不定到时候真个有机会回去看看。”
  精壮汉子闻言,正想点头附和,突然间又想起来一事,郁闷的道:“就算是修到了又如何?路引的问题呢?”
  王四哥大大咧咧的道:“找官府呗!锦衣卫的同知大人都说了替咱们撑腰,而且官府也没说不让咱们回去看看不是?”
  两人一直在低着头小声交谈,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已经走到两人身前的楼诚,更没有注意到楼诚的脸色已经黑成了锅底一般:“你们两个,有什么话大声说!”
  王四哥当即便躬身道:“回大人的话,小人一时嘴快,该打,该打!”
  说完,王四哥又甩手向着自己的嘴巴抽去。
  随着啪啪两声耳光声响起,楼诚的嘴色抽了抽,开口道:“本同知在问你们刚才说了些什么?”
  王四哥的脸色一变再变,心中暗自叫苦,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刚才与李兄弟说以后或许有机会回老家去看看?”
  楼诚点了点头,没有再理会王四哥,而是转身回到了人群的前面。


第570章 把蛮子清理掉
  楼诚的心里跟明镜一样。
  眼前的这些人有没有回老家去看一看的希望?毕竟中原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个落叶归根。
  明确的说,有。
  只是这个时间可能会很漫长,漫长到这些人老了之后也未必能看到,只能说是有生之年系列。
  大明朝的铁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修建,哪怕是冬天再怎么冷,地再怎么冻也是一样,因为崇祯皇帝和铁道部对于铁路修改是不惜任何成本的,哪怕是人命也是一样。
  就楼诚通过锦衣卫渠道所知道的消息,铁道部尚书洪承畴,很有希望进入内阁的大佬天天没研究别的,就研究怎么弄来更多的蛮子。
  如果不是说崇祯皇帝把文武系统给弄的两不相干,文臣方面除了兵部以外跟五军都督府都没有任何的关系,想必洪承畴自己就会想办法去挑动五军都督府对外征战。
  没别的原因,就是蛮子们不够用,死的太快,补充的太慢。
  哪怕是到了眼下,崇祯十一年冬的时候,铁路的仅仅是修建完了那么仅有的几条线路。
  至于朵甘思和乌思藏这种相对来说算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几乎不会有多少人在意这里,更不会忙着修建到这里的铁路了。
  想了半天之后,楼诚才朗声道:“尔等尽可放心,有朝一日这里修通了铁路,再想回到老家就不需要再从马上颠簸了,区区数日的时间就能打个来回!”
  楼诚的话里几分真几分假,在场的众人都不知道,连楼诚自己也觉得假的成分比较大,只能说是给人一定的安慰罢了。
  但是出乎楼诚和阿敏等人的预料,仅仅是在第二波由山西征发过来的百姓们达到朵甘思之后,铁道部右侍郎娄智岚跟锦衣卫里面某个不可描述的百户朱刚也就跟着到了朵甘思宣慰司。
  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是一脸懵逼的陪着楼诚接见了这位官职不算大,但是也不能说小的铁道部右侍郎。
  当然,接见娄智岚只能说是顺手而为之,因为铁道部怎么算也跟宣慰司搭不上什么关系。
  真正的大人物是官职仅仅是个百户,但是到了哪里都见官高一级的朱刚。
  像他们这种本身就是锦衣卫,但是在锦衣卫里面也属于不可描述不可探察的神奇存在,别说是面对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个宣慰司指挥使了,就算是面对着温体仁和朱纯臣这样的文武官员扛把子也是高一级的存在。
  主要还是他们身后站着的那个更加不可描述的存在,一言不合就喜欢诛人九族的崇祯皇帝。
  几人寒喧一番,分开落座之后,楼诚才呵呵笑着道:“外边儿天冷,今天咱们烤个全羊,暖和暖和!”
  朱刚笑道:“我无所谓,你们怎么弄我就怎么吃。”
  客套完了之后,朱刚才站了起来,望着阿敏和莽古尔泰道:“两位侯爷,下官今天来此,是受陛下所命,问两位一句话?”
  受封为归义侯的阿敏和受封为顺化侯的莽古尔泰闻言,噌的一声便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躬身拱手道:“奴才听凭万岁爷吩咐!”
  朱刚此时代表着的是崇祯皇帝,大咧咧的受了阿敏和莽古尔泰一礼,笑道:“有个黑锅,背起来有些大,能不能背得动?”
  阿敏和莽古尔泰拱手道:“奴才愿为主子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刚这才笑着摆了摆手,道:“二位侯爷请坐,陛下的话已经问完了,也知道了二位侯爷的答复,想必陛下也是开心的。”
  阿敏小心的向着朱刚拱了拱手道:“朱百户,不知道万岁爷有什么吩咐?”
  朱刚笑道:“万岁爷命铁道部修建由西安府至临洮府,再至朵甘思、乌思藏,乃至叶尔羌、葱岭、亦力把里、吉利吉思等地的铁路。”
  阿敏一脸懵逼,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此事与方才陛下所问?”
  朱刚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笑眯眯的道:“修铁路,尤其是在这近冬的时候修,可是会死很多人的。大明的百姓死不得,都是陛下的心头肉,谁敢让他们拿命去填?铁道部不敢,内阁不敢,五军都督府也不敢。但是这事儿总得死人,那么该让什么人去死?”
  阿敏和莽古尔泰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让蛮子去死!”
  楼诚一脸便秘的表情望着这两个之前还是蛮子,现在以皇帝陛下奴才自居的家伙,心中暗道一声当真是两个好奴才!
  朱刚笑眯眯的道:“自然如此。陛下吩咐了,这里的色目蛮子不少,让他们去死总好过让我大明百姓去死,不知二位侯爷以为如何?”
  阿敏道:“万岁爷圣明,这里的色目蛮子总是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死光了才好!”
  朱刚点了点头:“说的是,但是这事儿却没办法明旨下发,毕竟那些色目人也算得上是陛下的子民,一旦明旨,将置陛下于何地?”
  阿敏了然,点头道:“朱百户放心,万岁爷爱民如子,此间事皆是阿敏与莽古尔泰私自做主,与万岁爷无关。”
  朱刚笑着道:“阿敏侯爷和莽古尔泰侯爷一片赤胆忠心,陛下是知道的。”
  阿敏笑着道:“有劳朱百户多多美言了。”
  说完,阿敏便朗声问道:“去看一看,那羊烤好了没有?”
  朱刚转头对着楼诚道:“锦衣卫在朵甘思和乌思藏的人手如何?”
  楼诚道:“你想干什么?”
  朱刚笑道:“把那些该清理的家伙都清理掉,凡是什么小头目一类的,统统送去见他们的真神,一个不留!”
  楼诚不以为意的道:“我道是多大的事儿,若是只清理掉他们的头目,只要安排得当,最多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朱刚道:“那就有劳楼同知了。”
  阿敏道:“既然如此,倒不如挑个时间,先由锦衣卫的兄弟们把那些头目们清理掉,我和莽古尔泰调集大军直接抓捕那些蛮子?”
  朱刚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来只是通知二位侯爷和楼同知,剩下的事儿你们做主便是。”
  楼诚向着阿敏和莽古尔泰点了点头道:“从这里到最远的普兰那里,快马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再将各地卫所等通知到,怎么着也得十天左右的时间。”
  阿敏在辽东之时便是带惯了兵的,对于这些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即答道:“那就劳烦楼同知,让锦衣卫的兄弟受累,帮我把军令一起传过去,十五天后,由锦衣卫擒拿那些头目,卫所士卒同时抓捕那些蛮子!”
  楼诚点了点头道:“可以。”
  锦衣卫缇骑由赞善王驻地四出各地,让不管是原本就居住在朵甘思和乌思藏的百姓还是后来迁移过来的百姓们都想起了崇祯元年时缇骑四出的情况。
  崇祯元年,随着缇骑四出,整个大明各地动人头滚滚,动辄灭门,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踏上黄泉路。
  这种情况直到崇祯五年以后才算是好了一些——崇祯皇帝手里的钱已经捞的差不多了,缇骑四出捉拿贪腐官员的情况才少了起来。
  即便是这些锦衣卫缇骑捉拿的都是些犯了事的官员,在民间也依旧称得上是凶焰滔天,几可以止小儿夜啼。
  如今在朵甘思和乌思藏各地,这些沉默了许久的锦衣卫缇骑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出动,令所有人的心底都埋上了一层阴影。
  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想要干什么,会杀多少人。
  哈米尔自从记事起,就已经生活在朵甘思这片土地上,说的语言跟信仰,和周边的小伙伴们完全不同。
  而在自己无所不能的父亲口中,他们都是应该下火狱的卡非勒,生来有罪。
  哈米尔相信这一点,并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盼着真神能够降下火狱,净化那些卡非勒的灵魂。
  因为这个世界很不公平——那些卡非勒看向自己的眼光中带着不信任和鄙夷,仿佛他们生来就高人一等。
  而且他们的官府也充满了黑暗,不管什么情况总会偏向于那些卡非勒,而对于真神的信徒们则是各种欺压。
  很遗憾的是,哈米尔心中的真神并没有如愿降下火狱来净化这个污浊的世界,任由他的代言人阿哈买提被人杀掉喂狗,任由他的信徒们被那些卡非勒欺压到养猪。
  但是没有关系,哈米尔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神对于信徒的考验,只有这样儿,才能证明自己是真神真正的信徒。
  就是不知道真神什么时候才会净化这个充满了黑暗与不公的世界?
  正在想着,屋子中就传来了妻子阿里娅的声音:“哈米尔,该为那两头狠宰惹准备食物了!”
  妻子阿里娅的声音很动听,就好像那百灵鸟儿一般好听,但是每当妻子提到要为那两头肮脏该死的狠宰惹准备食物,哈米尔心中就是一肚子的火气。
  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该准备的食物还是要准备,该喂的还是要喂,否则就会因为自己这个首领的固执而让这一片的信徒们都会活不下去的。
  哈米尔觉得自己不怕死,但是不能死的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不能牵连到其他的信徒,还有亲人们——自己可以替真神战死之后复活十次,亲人们不行,他们不应该上战场。
  哈米尔刚刚应了,就听着大门口处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好好的大门就些倒在了地上,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门口也扬起了一股尘烟。
  哈米尔大怒,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还有没有王法了?”
  进来院子的五个人一副飞鱼服的打扮,腰间挎着绣春刀,手里拿着火铳,为首之人一进院子,便冷笑道:“哈米尔,你的事发了!”
  哈米尔怒道:“我干了什么事,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哈米尔的妻子阿里娅也从屋子中冲了出来,死死的护在哈米尔身前,怒视着五名锦衣卫道:“他一直没有出过家门,你们让养猪,我们也养了,你们还想怎么样!”
  为首的锦衣卫呵呵冷笑一声,喝道:“让开!”
  哈米尔此时也已经将挂在院里棚子上面的弯刀拔了出来,一把推开了阿里娅,死死的盯着为首的锦衣卫道:“回到屋子里面去!这里没你的事儿!”
  阿里娅的声音再不复往昔的动听,而是带上了哭腔:“你会死的!他们都是魔鬼!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哈米尔伸出舌头舔了舔嘴角,声音也有些嘶哑:“回去!这是男人的事情,跟你一个女人没有关系!”
  为首的锦衣卫小旗呵呵笑道:“我敬你是条汉子,你妻子的安全不会有问题,我保证她会活的好好的。”
  哈米尔闻言,向着小旗点了点头道:“我愿意相信你,否则,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说完,哈米尔便举起弯刀,向着锦衣卫小旗冲了过去。
  锦衣卫小旗没有理会冲过来的哈米尔,而是抬起手,又用力的挥了下去。
  随着几声砰砰的火铳响声,哈米尔高大的身子爆出了几个血洞,晃了几晃便轰然倒在了地上。
  锦衣卫小旗抬腿向外走去,口中却吩咐道:“把他妻子带走!”
  阿里娅正伏在哈米尔的尸体上面痛哭不已,听到锦衣卫小旗的声音之后,抬起了泪眼朦胧的脸道:“为什么?你刚刚明明答应了他的!”
  锦衣卫小旗沉默了半晌才道:“因为他该死!而且,带你走也是为了你好。”
  阿里娅心中已经完全的绝望了。
  她想象不到,到底得多厚的脸皮,到底得多无耻才能让这些人在转眼之间就出尔反尔,连刚刚答应了一个将死之人的话都能眨眼之间推翻。
  心底已经完全绝望的阿里娅也不再反抗,任由两个走上前来的锦衣卫把自己从哈米尔的尸体上拉了起来,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随着两个锦衣卫向外走去。
  一路走去,往日熟悉的家园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儿,大人的惨叫声,孩子的哭喊声,一切的一切,如同末日来临了一般。
  很多自己熟悉的人已经被捆了起来,双手缚在身后,任由绳子串成了一条长龙,随着那些恶魔走向了未知的地方。


第571章 真香!
  阿里娅没有被绑起来,也没有人推搡她,在看到了其他人都是被倒缚双手,还有村子里不时升起的黑烟,阿里娅就很自觉的随着这一个小旗部的锦衣卫走了。
  阿里娅是幸运的,因为哈米尔在锦衣卫面前那大义凛然的一幕替他加了分,让他临死之前不用再挂念自己的妻子。
  阿里娅也是不幸的,因为落入了这些锦衣卫的手里,迎接她的命运其实也是未知数,可能也就是比其他人要强一些而已。
  阿里娅胡乱的想着,想哈米尔,想那个院子,想那个家,甚至于想自己家养的两头狠宰惹。
  走了一路,阿里娅就想了一路,也只有这样儿才能让自己不去想路上见过的那些庄子里升起的黑烟,还有路边被捆起来哭泣的人群。
  阿里娅认命了,顺从的随着锦衣卫小旗来到了他的院子,也老老实实的听从着锦衣卫小旗的安排,没有抗议,没有反抗。
  不认命又能怎么样?
  心爱的哈米尔就那样死在了自己的眼前,院子里养着两头狠宰惹,吃的油也是大油,真神呢?
  如果说自己还不够虔诚,那哈米尔呢?阿哈买提呢?他们也不够虔诚?
  真神呢?
  真神一样没有出现,一样任由他虔诚的信徒被不信教的卡非勒肆意屠杀,阿哈买提这个真神的代言人干脆被人拖去喂了狗。
  真神呢?
  阿里娅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既然真神根本就不曾出现,也没有拯救他的信徒,他算哪门子的真神?
  对于锦衣卫小旗安排的饭菜,阿里娅干脆选择了来者不拒,不管是大肉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能吃就吃,能喝就喝。
  至于真神,让他显出了神迹再说吧!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阿里娅一样选择了破罐子破摔,哪所是屈从于明军的刀下,哪怕是从事着修筑铁路的苦力活,这些没有屈从的人一样不吃一点儿的大肉。
  没有牛羊肉,吃素就是了!
  但是这种虔诚,让从山海关调到赞善王驻地监工的朝仓景澄神色很是阴沉。
  这些该死的贱奴,有那么好吃的肉还不吃,光知道挑着青菜吃,一个个的都该死!
  眼睛子转了几转之后,朝仓景澄对着在工地视察的楼诚等人道:“大人,小人倒是有一个主意?”
  娄智岚笑着问道:“什么主意?”
  朝仓景澄道:“他们不是不吃肉么?那就全给他们换成肉,不吃的就让他们饿死!”
  娄智岚道:“饿死了谁来修路?你?还是本官?”
  朝仓景澄心中打了个突,赶忙躬身道:“哈依,小人该死!小人的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把他们分开,让他们谁也看不到谁,一点点的再把他们吃肉的人给聚起来。对于那些实在是固执着宁肯饿死也不肯吃的人,留着也是祸患,小人以为大可以杀掉!”
  娄智岚将目光投向了阿敏和楼诚等人,笑道:“怎么样儿?”
  阿敏瞧了瞧朝仓景澄,冷笑道:“哪儿有这么麻烦?想要让他们吃肉还不是容易的很?”
  楼诚也将目光投向了阿敏,笑道:“归义侯有什么好办法?”
  阿敏道:“等着到了晚饭的时候瞧好吧。”
  冬天的朵甘思黑的比较早,寒风也早早的刮了起来,冻的有些硬的土地让人根本就用不上力,这么多的色目人一起干活,进度也没能快起来。
  这也让阿敏的脸色更黑了些——就这么点儿进度,什么时候才能把铁路修完?如果这么慢悠悠的干,直接让大明百姓来干就是了,还用你们这些蛮子?
  晚饭的时候,阿敏特意带着人,大马金刀的坐在了领取食物的地方,身边蹲着一头有如小牛犊子一般的巨犬,巨犬旁边的狗奴死死的抓住绳子,生怕巨犬会突然间冲出去。
  等到色目人都被倭奴监工给聚集起来之后,阿敏便随手向着人群中一指,吩咐道:“就从他开始。”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