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崇祯皇帝才会让许显纯通知锦衣卫,不要再管这些蛮子们携带宝钞回国。
  至于银行小吏们的态度,崇祯皇帝却是没怎么在乎。
  自己已经捞到了最大的好处,民间的百姓和商人们捞好处怎么了?不就是会因此而漏掉一部分的税?
  蛮子们高价用银子换宝钞,且随他们换去,让百姓和商人们也落得一些好处,自己也不会亏到哪儿去。
  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也是不行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郭爱卿回头也通知一下,凡是没有我大明户籍的蛮子们兑换宝钞也可以,与民间汇率同样,十贯宝钞需要十二两银子。”
  头发已经全白的郭允厚躬身应了,却又好奇地问道:“陛下,崇祯宝钞如今发行虽多,也堪堪够民间所需,为何还要放开给那些蛮子们兑换?”
  不知道吧?不知道是因为你们不知道后世的鹰酱为什么牛逼!
  因为鹰酱家里的武器和大兵?
  崇祯皇帝承认,这两样东西确实牛逼,但是这也是相对来说的,要看鹰酱对面的是谁。
  五大流氓是一个等级的,其他的国家又是一个等级的——汉斯猫的军工再牛逼,在五大流氓看来,也不会比骆驼和黑叔叔们强到哪儿去。
  那为什么鹰酱还能压制着全世界?还不是因为鹰酱手里的绿币!
  为什么兔子一直在计划着玩什么人民币结算?还不是想着自己家的钞票能世界通用,然后好等到自己强大的时候取代鹰酱?
  绿币在手,天下我有,靠着华尔街的精英们,鹰酱一直在吸着全世界的血来给自己续命——每次小钱钱不够用了,就剪一波世界的羊毛,尤其是像脚盆鸡那几个儿子,更是大剪特剪。
  广场协定了解一下?脚盆鸡当初叫嚣买下鹰酱却出现了房地产泡沫了解一下?
  如果不是有着世界货币在手里,每次都能吸血延寿,以鹰酱家那操蛋的情况,早就凉透了!
  鹰酱身为五大流氓之一都可以这么玩,身为全世界爸爸的大明凭什么不能?
  至于说鹰酱的套路,崇祯皇帝大概知道但是不会玩,但是也什么没关系——大明朝这么多人,有的是会玩的,自己一个皇帝只要提供思路,剩下的自然就有人去搞定。
  而且,当宝钞真正的通行了全球之后,大明就会真正的成为全世界的爸爸!
  当然,也有可能是猪圈管理员。
  崇祯皇帝的嘴角挂起一抹冷笑,开口道:“宝钞就是纸,想印多少没有?我大明承认这东西是银子,那它就比银子好使,我大明不承认,宝钞拿来擦,额……它就是废纸!等到蛮子们全部用上宝钞之后,我大明只要把百姓手里的宝钞换成新的,蛮子们的不予承认,那蛮子们手里还剩下什么?”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一齐打了个寒颤,连许显纯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些,蛮子们用上了宝钞,其实就意味着蛮子们手里的金银流入了大明。
  而大明不承认他们手里宝钞的时候,再想要金银,上哪里去弄?手里握着废纸是能吃还是能喝?
  拿来擦屁股都嫌硬!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仅靠民间推行宝钞,未免还是太慢了些,倒不如让鸿胪寺去召见那些番国使节,将用于购买他们粮食的金银换成宝钞?”
  郭允厚也点了点头:“启奏陛下,臣以为金银携带不便,而我大明与诸番之间的交易又比较大,用金银不如换成宝钞?”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这个是自然,金银哪儿有宝钞方便?朕上体天心,下顺民意,虽诸番蛮夷,朕亦视之为子民。”
  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说完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内阁、户部与鸿胪寺相商,看看以后与蛮子们的交易是不是可以用宝钞来进行结算。当然,可以自由选择嘛,番国之人喜欢用银子还是喜欢用宝钞,让他们自己决定便是,朕决不勉强!”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躬身应了,便向崇祯皇帝告辞,退出了宫中。
  崇祯皇帝却又转头向王承恩道:“吩咐下去,凡福寿膏等物的结算,我大明一概只收宝钞,不收金银!”
  蛮子们很有可能会在大宗交易的时候选择金银——哪怕是大明的信誉再怎么好,也改变不了金银才是当世最坚挺货币的事实。
  但是大明的手里却有着福寿膏一类的东西。
  当福寿膏一类的东西只接受崇祯宝钞的交易时,那些手里握着金银的蛮子们却买不到福寿膏,会出现什么局面?
  后世无数的瘾君子们用事实告诉崇祯皇帝,凡是犯了瘾的,为了那一口福寿膏,让他们吃屎都没有问题。
  大明的瘾君子会比后世的瘾君子们强到哪儿去?反正崇祯皇帝是不相信的。
  当瘾头犯了的时候,这些家伙们就会自己想办法去弄崇祯宝钞,别管是不是溢价,也别管溢价多少,只要能搞到崇祯宝钞换福寿膏就行。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而催生出那些蛮子们制造假的崇祯宝钞,崇祯皇帝就更不关心了。
  大明的防伪印记虽然达不到后世那么牛逼,但是在这个时代也是处于一种无解的状态。
  而且造假的成本不光是物力上面的,还涉及到了脑袋和九族的脑袋,任何一个想要造假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别以为这些蛮子们在境外,大明就没有办法了。
  实际上,身为整个世界的爸爸,不管是大明朝廷知会一声那些番国还是派出锦衣卫这种专业干黑活的出去搞事情,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565章 宁死不食此物!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的傻子,起码在崇祯皇帝穿越过来后并没有遇见太多的傻子。
  崇祯皇帝所设想的玩什么金融战争的想法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困难重重。
  其他番邦的商人们并不是傻子,兑换崇祯宝钞的目的在于跟大明的商人做生意,哪怕是想要带回自己的国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一旦发现崇祯宝钞可以带回到自己的国家了,而且兑换也略微放开了一些,这些商人的兑换到手里的宝钞仅仅够自己用就完事儿了,并没有大规模的兑换。
  而且与大明的百姓和商人们相信崇祯皇帝的信誉不同,番国的商人们心里始终存有一定的顾虑——突然之间就可以带宝钞回国,而且可以通过所谓的银行进行兑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虽然商人们并不知道崇祯皇帝在计算着的这些问题,但是出于商人的本能,还是进行了一定的风险规避——宝钞够用就好,绝对不多换。
  就算是带回国内的那一部分,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带回国内之后完全不够用,也绝不多带。
  接到锦衣卫回报的崇祯皇帝也是一脸懵逼。
  朕给你们放开了口子,你们倒他娘的不玩命兑换了?玩谁呢这是?
  但是很快,崇祯皇帝就把这些商人给扔到了脑袋后面。
  商人兑换的再多,能有国家层面使用的量更大?
  这些商人们不愿意,那就通过鸿胪寺去跟这些番国谈关于使用大明崇祯宝钞进行结算的事情——不光是与大明之间的交易可以使用,尔等之间也可以互相使用嘛。
  忘记在穿越者培训基地哪本教材上看过了,据说宋朝的铜板在周边的这些番国几乎是处于通用状态的。
  而在翻看了宫中的藏书之后,崇祯皇帝发现不光是宋朝的铜板在周边通用,大明的也是一样。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崇祯皇帝还特意调读了锦衣卫的存档——大明朝这些年发行的各代通宝,包括新发行不久的崇祯通宝,都有不少是流入了这些番国之中的。
  而且经历了正德皇帝之前那种宝钞疯狂贬值的情况后,这些国家对于宝钞始终持有保留态度,更认可银子和铜板。
  但是对于让这些番国接受崇祯宝钞这一点,崇祯皇帝倒是比较有信心。
  既然要下棋,就得下一盘大的,甚至于大到自己在前半辈子可能都看不到,临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都是另外一回事儿。
  现在就跟这些个番国先谈一谈使用宝钞结算的问题,愿意接受的自然没有问题,不愿意接受的也绝不强求。
  有句老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把番国们都逼反了,对于大明来说也没什么好处。
  不过崇祯皇帝相信,只要这些番国在尝到了使用崇祯宝钞进行结算的好处之后,肯定会有人愿意大力跟进,自己只要扶持好这些人就行了。
  至于那些实在是冥顽不灵的,以后再找个理由灭国也就是了。
  崇祯皇帝在算计着怎么把崇祯宝钞在大明时期就玩出后世美元的效果来,手下的马仔则是在算计着对于朵甘思宣慰司该怎么处理。
  按照阿敏的想法,靠着自己和莽古尔泰手底下的两旗兵力,直接把整个朵甘思宣慰司给平推了都没问题。
  但是莽古尔泰却不赞同阿敏的想法。
  望着眼前愈发显得急躁的阿敏,莽古尔泰开口道:“依你的想法,直接一路平推过去自然没有问题,就算是有什么意外也可以回头找自己的主子爷寻求帮助。但是找主子出面,不是显得咱们两个和手下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士卒们太过于无能?两个指挥使带着一万多被整编后的骑兵却没能打得过和硕特蛮子却被人打的找主子爷求救?主子爷丢不起那人!”
  阿敏冷哼一声道:“那你说怎么办?想想五军都督府暗中交待给咱们的事情,倘若完不成这事儿,咱们怎么向主子交待?”
  莽古尔泰闻言,神情便是一窒。
  五军都督府从上到下都是坏到头顶流脓脚底生疮的货色,他们交待的事情还能有什么好事儿?
  整个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包括葱岭以内的地区,不能再看到任何一个所谓的什么法王和土王一类的,必须得改土归流,实现官府直接统治。
  理论上来说,这个要求不算是太高——只要把人杀干净了,自然就实现了五军都督府的要求。
  但是五军都督府这个既想当窑姐又想立牌坊的货,还要求不能对民间造成太大的影响。
  开什么玩笑,就算是能让这几个法王和土王什么的悄无声息的死去,那些黄衣喇嘛们就不会再要求选出新的法王和土王?
  除非是把这些人也一起杀光才有可能。
  想要杀光这些人也没什么问题——阿敏和莽古尔泰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把这人杀的精光。
  但是这些人虽然出家了,但是跟中原的那些秃驴不一样,他们跟家人的联系还十分紧密——难道把他们的家人也一起给杀光?
  更何况,这里又不仅仅只有这些黄衣喇嘛,其他乱七八糟的问题也很多——乱子都不止出了一回两回了。
  依照大明祖制,诸回只能穿猪皮靴子。
  在大明内部,这个问题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凡是违反了这条祖制的诸回,被大明百姓杀了也没有人去过问。
  但是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这两个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条祖制几乎就没有人执行。
  如果真的依照阿敏的想法直接从赞善王驻地开始,一直到护教王驻地,凡是这些黄衣喇嘛和诸回通通都杀光,逼着他们站到对立面去,然后一次性的解决掉,民间不出乱子才怪!
  但是,莽古尔泰现在就算是有不同的意见,却也想不出来什么太好的办法。
  毕竟要解决问题,还要不引起动乱,这事儿怎么看都是个无解的难题。
  如果要在这些为难的事情中挑选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办,毫无疑问的只能选择崇祯皇帝交待下来的事情。
  五军都督府那边的问题还好说,崇祯皇帝交待的事情要是不办明白,大家伙儿谁也别想好过。
  愣了半晌之后,莽古尔泰才开口道:“那就先请赞善王?还是把护教王一起算上?”
  阿敏阴鸷的脸上露出一股狞笑:“当然是先请赞善王和那些色目人的头领,请他们吃肉,喝酒!”
  莽古尔泰闻言,顿时吓了一跳:“你疯了!”
  阿敏之前的计划就已经够疯狂的了,但是现在阿敏提出来的这个计划,就不仅仅只是疯狂的问题了。
  这两个地方,大部分人的信仰都是不吃猪肉,更不能喝酒,阿敏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要把整个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都给搅乱的节奏!
  被一同调任过来的锦衣卫同知楼诚却嘿嘿笑道:“吃肉喝酒是好事儿!”
  阿敏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楼同知说的不错,请那些色目人吃肉喝酒,是瞧的起他们!”
  二比一,阿敏提出的计划,得到了锦衣卫同知的赞同,莽古尔泰就算是心里再有意见也只能憋了回去。
  阿敏的动作很快,商议完毕后就直接派人去请了赞善王和当地的色目人头领过来,话题是商议如何对付和硕特汗。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和色目人头领阿哈买提并没有怀疑阿敏请两人过来的目的。
  大明皇帝都下旨要帮助大家赶走和硕特汗了,也证明了阿敏的身份,想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甫一进入阿敏的中军大帐,阿哈买提的脸色就变了——满桌子的酒肉,这不清真!
  强压下了心头的不满,阿哈买提和赞善王思巴儿监藏一起向阿敏行礼。
  落座之后,阿哈买提便打定了主意,今天不喝一口酒,菜也专挑一些素菜吃。
  阿敏与两人寒喧了几句之后,便开口道:“两位,如今本指挥使与莽古尔泰指挥使大人一起率兵前来,便是要解决掉和硕特汗国。为了预祝此行顺利,来,我等共饮一杯!”
  思巴儿监藏和阿哈买提的脸色一样难看,气氛也尴尬了起来。
  思巴儿监藏是赞善王,算是出家受戒之人,而阿哈买提的身份也在那儿明摆着,不吃猪肉等东西,更不能饮酒。
  阿敏现在却举起了酒杯,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他不知道这里的规矩?
  不可能,不事先了解一番这里,怎么可能直接就带兵来这里攻打和硕特汗?
  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是想逼两人破戒,还是想要试探两人?或者别有目的?
  过了半晌之后,阿哈买提的脸上才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向着阿敏躬身道:“请大人谅解,我与赞善王都是出家之人,并不能吃肉饮酒?”
  阿敏佯做一愣,呵呵笑道:“既然如此,那便算了,本指挥使事先不知,还望两位莫怪?”
  阿哈买提和思巴儿监藏自然是连声道不敢,然后顺势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阿敏心中的杀意愈发的重,脸上却又笑的灿烂无比:“两位,本指挥使心中还有一事不解,望两位能有所教我?”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道:“指挥使大人请讲?”
  阿敏笑道:“本指挥使亲率大军来此攻打和硕特汗,因为路程赶的急了,一应粮草等物未能来得及备全,两位?”
  思巴儿监藏双手合十,躬身道:“指挥使大人率兵不远万里而来,一应粮草等物,本王可以代其他人答应供给。”
  阿敏点了点头,却又将目光投向了阿哈买提:“那不知道你们色目人怎么说?”
  阿哈买提强挤出一丝笑意道:“我等与赞善王一般,愿意替大军提供粮草。”
  阿敏哈哈大笑道:“两位果然爽快,既然如此,本指挥使就先行谢过了。”
  说完之后,阿敏便对旁边的莽古尔泰道:“既然此处粮草由赞善王等和色目人提供,莽古尔泰哥哥便可以修书给五军都督府,告诉他们后边不必再运粮草过来,多运些弹药也就是了。另外,还要请莽古尔泰哥哥上书给天子,替赞善王和阿哈买提一起向陛下请功?”
  待莽古尔泰笑着应了后,阿敏拿起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菜,开口道:“赞善王和阿哈买提可以尝尝这几道素菜。虽然都是全都是由果蔬所制,但是经过了大厨的精心烹制,却是与肉味别无二致。”
  思巴儿监藏心中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之后,便拿起了筷子,夹起一筷子的素菜放入了口中,赞道:“好手艺!”
  阿敏一副极为高兴的样子,将目光投向了阿哈买提:“怎么,这也不合你的口味?”
  阿哈买提心中有如吃了苍蝇一般,强忍着恶心道:“此物与那大肉看起来有何区别?纵为素菜,阿哈买提也不愿吃,望指挥使大人勿怪!”
  一张老脸在刚才还笑的有如菊花,听到阿哈买提的说法之后,阿敏的脸色便冷了下来:“这是素菜!非是由大肉所制,何来破戒之说?”
  阿哈买提心中咯噔一声,却强忍着惧意道:“指挥使大人何必强人所难?虽不是大肉所制,但是食之与肉无异,阿哈买提唯恐自己心中破戒!”
  阿敏冷笑道:“你既识得与大肉所制无异,那便是你吃过大肉!否则,你如何会识得?既然吃过,这戒便早就破了,今天食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帐中诸位之外,便再无一人知晓!”
  阿哈买提噌的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怒道:“指挥使大人血口喷人!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阿敏干脆没有再说话,而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踱步到了阿哈买提的面前,脸上挤出一丝冷笑,死死的盯着阿哈买提的眼睛道:“本指挥使没有听清?你再说一遍?”
  阿哈买提只觉得双眼被刺得一痛,心中暗恨自己被阿敏吓到,当即便怒喝道:“再说多少遍也是一般!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第566章 那就去死!
  “那你就去死吧!”
  随着话音落下,阿敏手中的短刀也从阿哈买提的腹中抽了回来又刺了回去。
  反复几刀之后,阿哈买提的眼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光泽,有如死鱼一般倒在地上抽搐。
  这,和说好的剧本不一样?
  无视了吓的站起来的思巴儿监藏,阿敏的脸上透出一股子狰狞无比的笑容:“宁死不食是吧?不吃就去死!”
  将还插在阿哈买提身上的刀子抽回,在阿哈买提的尸首上擦了擦之后,阿敏直接吩咐道:“来人,拖出去喂狗!不是不吃大肉和狗肉么?喂狗好了!”
  跟在阿敏身边的包衣阿哈将阿哈买提的尸体拖了出去,很快就在人将一片狼藉的地上收拾干净,仿佛阿哈买提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般。
  回到座位上,阿敏又端起了酒杯,笑着对思巴儿监藏道:“赞善王,请?”
  思巴儿监藏心中一突,连忙端起酒杯道:“指挥使大人请!”
  两人一齐将杯中的酒饮尽之后,思巴儿监藏赞道:“好酒!”
  阿敏心中暗骂一声贱胚子。
  不喝酒不吃肉?现在不也是酒真好肉真香?一切臭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治了就好!
  放下酒杯之后,阿敏便笑着对思巴儿监藏和莽古尔泰等人道:“我倒是有个想法,请大家替我参详一番?”
  莽古尔泰笑着道:“说来听听?”
  阿敏道:“咱们这回带着大军出征,五军都督府的命令下的忒急了些,粮草上面未免有些不足。而赞善王这里又只能提供些普通的粮食,对于肉食却是没办法提供太多。当然,咱们理解赞善王的情况,可是也要替我大明的士卒们考虑不是?”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赶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挥使大人,小王这里一定尽可能的提供粮食和牛羊给大军食用,断不敢耽搁。”
  阿敏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赞善王对于万岁爷的忠诚,本指挥使已经知道了,自然会回报给主子爷。羊肉也就算了,这牛么,还是少吃一些的好。而且本指挥使麾下的士卒不喜食羊肉,倒是对于猪肉颇为喜欢。所以本指挥使想着,让那些色目人去养些猪,以供大军食用,也能让他们赚些银子养家糊口。”
  思巴儿监藏斟酌着道:“这朵甘思宣尉司,并没有多少猪仔,一时之间只怕难以凑齐吧?除此之外,那些色目人家中也未必能养得下这许多的猪?就算能养得下,这些色目人又岂会老老实实的去养?”
  阿敏狞笑道:“这个倒是无妨,本指挥使是命人去山陕等地收购猪仔,保证让每家每户都能养上。至于说家中养不下,就养到他们的圆顶庙里面去!至于不愿意老老实实养的,就让他们跟阿哈买提去做伴!”
  思巴儿监藏心中打了个突,却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眼前这个人就是疯子,跟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指挥使完全不是一类人!
  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的指挥使虽然也是荤腥不忌,但是在表面上却还过得去,起码不会如同眼前的这人一般,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
  但是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当思巴儿监藏以为自己能躲过一劫的时候,就听阿敏接着道:“当然,为了能改善朵甘思宣慰司百姓们家中的生活状况,本指挥使有意让百姓们家家养猪,长成后由宣慰司进行回购,不知道赞善王以为如何?”
  思巴儿监藏双手合十躬身道:“指挥使大人心系百姓,自然是大大的善举,便是佛祖也一定会保佑大人公侯万代!”
  阿敏笑着挥了挥手道:“公侯万代是不敢想了,强占他老人家的寺庙养猪,佛祖不让我下地狱就算是好的了!”
  思巴儿监藏大怒却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感觉——明知道佛祖怪罪还敢胡来?
  送走了心中忐忑不安的思巴儿监藏之后,莽古尔泰瞪着阿敏道:“你这么干,不怕激起他们的反叛?下一步怎么办?”
  阿敏颇为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摊手道:“还能怎么办?等呗,等着有人跳出来之后就屠光了他们,剩下的还敢再跳出来?”
  莽古尔泰道:“若是他们选择了逃走呢?”
  阿敏一愣,开口说道:“逃了不更好?这大片的地空出来,不正合了五军都督府那边的意?”
  对于阿敏所说的屠光所有反抗者的事儿,不光是阿敏不在意,莽古尔泰也没有放在心上。
  莽古尔泰担心的是阿敏这般肆意屠杀胡来,最后没办法跟五军都督府那边交差,甚至于没办法向崇祯皇帝交差。
  对于莽古尔泰的担心,阿敏丝毫没有避讳楼诚的意思,而是直接把话给挑明:“我等是万岁爷的奴才,万岁爷的意思就是我等的使命,至于说这些又脏又臭的蛮子,屠了也就屠了,万岁爷怪罪下来,我自一力承担便是!”
  莽古尔泰横了阿敏一眼道:“谁说让你独自承担了?主子怪罪下来,咱们两个一起承担也就是了。只是你这么一来,这朵甘思宣慰司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彻底平定下来,更不要提还有乌思藏宣慰司?再者说了,那些蛮子倘若彻底倒向了和硕特汗,又该怎么办?朵甘思和乌思藏若是乱了起来又该怎么办?”
  阿敏冷笑道:“不破不立!想要这些蛮子们彻底老实下来,就得杀到他们怕才行!更何况,我大明自有祖制在此,不遵祖制的蛮子留着何用?”
  不待莽古尔泰反驳自己,阿敏就接着道:“传本指挥使的将令,朵甘思宣慰司自今日起要严格执行我大明祖制,一应色目人等,皆穿猪皮靴子,违者格杀勿论!”
  事情已经被阿敏搞到了这般地步,莽古尔泰也是颇为蛋疼——原来说好的剧本被阿敏给改的一塌糊涂,朵甘思和乌思藏不乱才是怪事儿!
  事实证明,阿敏的胡来确实让朵甘思乱了起来,很多不甘心就此执行宣慰司命令或者说不愿意遵从大明祖制的色目人,对于阿敏率领的大军和各地的卫所无可奈何,于是干脆把怒火发向了普通的大明百姓。
  烧,杀,抢,砸,各种冲突事件一时之间在朵甘思各地上演。
  收到这些情报之后,阿敏干脆对各地的卫所下了一道指令:谁闹事,杀全家,鸡犬不留!
  传令兵转身去传达阿敏的命令,莽古尔泰有些头疼的道:“你打算一直这么下去?那些蛮子固然该死,可是我大明百姓该怎么办?蛮子死的再多都无所谓,可是大明百姓的伤亡若是大了,你打算怎么向主子爷交待?”
  阿敏神色狰狞的道:“要不然,干脆直接把这里的色目蛮子们给杀光算了!”
  莽古尔泰吓了一跳,怒道:“你要知道,闹事的可不光是那些色目蛮子,很多被他们给蒙蔽了的大明百姓也有参与!”
  阿敏闻言,也是有些犯愁——这些跟着闹事的大明百姓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根源之所在。
  杀不得,砍不得,就算是卫所士卒把这些抓了也只是打一顿之后放回去,这些家伙回头还会跟着闹腾。
  但是阿敏却又没有那个胆子下令对这些人进行屠杀。
  正在头疼,一直就在旁边充当隐形人的楼诚冷笑道:“第一次,放回去,第二次打断腿,第三次直接杀了!”
  阿敏道:“楼同知,若是我等在这里这么干,万岁爷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楼诚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本同知会上书陛下分说此间之事,另外,看看那些现在修铁道的大明百姓就能知道,只要咱们在这里不搞什么诛连之政,陛下便不会怪罪我等。”
  楼诚这么一说,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想起来之前辽东未定时,被抓走的那些大明百姓了。
  虽然口口声声的说这些人只要干好了苦力就能赎罪免死,但是实际上呢?
  铁路两旁的累累白骨里面,也不是没有这些大明百姓的,就是因为这些人当时死心塌地的跟着建奴!
  阿敏点了点头,应道:“如此也好,总算是个解决办法。只是那些没有闹事却被牵连的大明百姓们该怎么办?”
  楼诚阴恻恻的道:“行保甲之法便是!九户色目人与一户大明百姓编为一甲,大明百姓死,则九户全死!”
  阿敏和莽古尔泰互相看了一眼,暗道一声大清亡的不冤!
  就楼诚这股子狠劲和这些招数,阿敏和莽古尔泰就自认想不出来——屠城什么的就简单的很了。
  阿敏原本的打算就是把这些不听话的给逼反,然后进行一场大屠杀,杀到没有人敢跳出来为止。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中间还有一部分大明百姓的参与,让阿敏迟迟不敢下令进行屠杀。
  虽然也知道自己比较蠢,但是阿敏觉得自己还没有蠢到家——屠杀蛮子这种事儿,五军都督府的文书里见的多了,大明两支舰队在海外没少干过。
  但是事涉大明百姓,除了小道消息传言崇祯皇帝曾经亲自下旨屠光一城外,就再没有这样儿的消息了。
  就算是崇祯皇帝下旨屠城的消息是真的又能怎么样?
  崇祯皇帝屠得,其他任何人都屠不得,敢下令就得做好被崇祯皇帝找后账的心理准备。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
  针对于楼诚所提出来的保甲法,阿敏干脆又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汉人死,九户蛮子皆死且诛连亲眷!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户或者一个大明百姓死了,这同一甲的九户色目人不光要全部偿命,连带着他们的亲戚也要一起去死,没有上限!
  两个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整个朵甘思宣慰司的蛮子们就被杀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