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伸手虚扶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平身罢。朕给谁的,就是谁的,朕不给,谁也不能抢。和硕汗国不敬天朝,自寻死路,一切就交给两位爱卿了。”
阿敏和莽古尔泰再次行礼之后才站了起来。
崇祯皇帝这番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和硕特汗国这下子算是彻底完犊子了。
而崇祯皇帝话里对于自己两人的敲打,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是心知肚明。
敲打归敲打,像自己两个这样儿先阴了原先的主子又投降过来的,换成谁都得好生敲打一番。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只要自己两个人心里不起什么其他的妖蛾子,像崇祯皇帝这样儿的雄主也不会对自己两个人下手。
无他,看不上眼而已。
等到阿敏和莽古尔泰回到了朱纯臣身后的队伍之中,崇祯皇帝又接着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么?”
温体仁出班道:“启奏陛下,如今我大明各地预备仓与常平仓皆已完备,然两京、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诸地,预备仓已空,常平仓中粮食消耗过半。”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没有直接理会温体仁的问题,反而问道:“新明岛那边,现在如何了?”
崇祯皇帝原本想的是新明岛那边会不会运了些粮食过来,自己再从别的地方划拉一些,这粮食总归是够用的。
但是事实很快打脸——崇祯皇帝早就把新明岛给忘到了一边,原本负责在新明岛与大明之间转运物资的南海舰队现在忙着在非洲跟黑叔叔们捉迷藏,根本就没什么顾得上新明岛。
如果不是这几年的时间里,朱聿键等人在新明岛上玩了命的开荒种地,又加大了对于农民的扶植力度,新明岛自己的粮食够不够吃都会是个问题。
而现在新明岛上堆积如山的煤炭已经成了朱聿键等人的心病——没有人转运,单靠新明岛上的那几艘破船,运到下辈子也别想运完。
至于崇祯皇帝后来搞出来的交通部,现在更是专注于陆地上面的问题,对于海上的交通运输根本就插不上手。
原因很简单,大明造船方面都在向着新式的福船战舰使劲,根本就顾不上运输船的建造。
交通部尚书张瑞图对此早就心生不满了——照这样儿下去,以后皇帝陛下怪罪下来,板子肯定会落在自己身上。
而几次上书给崇祯皇帝,却又如同石沉大海,根本就没有个回信。
听完张瑞图的抱怨,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既然如此,便于登莱择地再建船厂,一应事务与人员配置,皆归交通部自理。”
话说,自己这么才时间不管不问朱聿键那几个渣渣,他们是不是该乐的飞上天了?
还有上次在南京就决定了再找几个藩王出来坑一波,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第558章 接着坑藩王
一头被养了二百多年,将近三百年的猪是什么?
当然,猪还是猪,不会突变成为天篷元帅。
但是再蠢的猪,养上个三百年都会变得聪明起来,不信的话,可以找一头猪养上三百年试试。
大明的藩王们就是这些被养了三百年的猪。
对于崇祯皇帝一次性召见了十个藩王,代王,齐王,珉王,肃王,这四个开国之时就已经分封了的藩王为主,加上其他五个杂鱼的小王,就凑成了一支十个王爷组成的强大队伍。
或者说,十头肥猪。
在这些藩王走完正常的觐见流程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吩咐王承恩准备好一副巨大的地图,摊开在桌子上,笑道:“来,咱们都是一家人,各位王叔,王兄,都看着挑!”
代王朱彝显悄然看了刚刚被复了齐王爵的朱雅桐以及其他几个藩王,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愚昧,惟望陛下替臣择一地而封之。”
其他几个藩王一见代王朱彝显这般说法,一时间皆是躬身道:“惟望陛下替臣等做主!”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也不再推辞,而是直接走到了地图之前看了起来。
代王朱彝显这家伙是个聪明人啊,把这个问题推到了朕的头上来,选的好也就算了,若是随便指派一个封地给他,天下人说不定会怎么看待朕呢。
但是,任凭你再怎么聪明,却漏算了一个问题吧?
看了半天地图的崇祯皇帝指着巴达维亚以西靠海的一块地方道:“代王兄看这里,巴达维亚总督府治地以西,临海,当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朱彝显心中苦涩难当,知道自己这下子是得罪了这个小心眼的崇祯皇帝了,只得无奈的躬身道:“臣谢陛下天恩!”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又指着地图对其他藩王们道:“这里,巴达维亚以南,同样是块临海的好地方,归齐王;这里,巴达维亚西南,归珉王,东南之地归肃王。”
短短几句话的时间,十个藩王的地方都被崇祯皇帝给指派了出去。
除去代王外,其余九个藩王的封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临海。
其他九个藩王别管大小,都记恨上了代王朱彝显——让你丫作,你他娘的把锅甩给皇帝,现在落得个什么下场?
理论上来说,靠海的封地绝对是好地方,如果把这个地区换成大明来说的话就更是如此了。
甚至于朝鲜和琉球,甚至于台湾这些地方也是一样的,靠海的封地要比内陆的封地好处多。
最起码,光是海商税收还有数不尽的渔业资源就绝不是内陆封地能比的。
但是这一次的封地是什么地方?
爪哇,吕宋,巴达维亚,满者伯夷这些地方,但是凡是靠海的地方全部都当成封地,拿出来分封给大家伙儿了。
先不提这些地方就没有一个是正常的港口位置,光是要担心以后那些佛朗机蛮子们回来报复就足够让人恶心的了。
也就是说,大家伙儿到了新的封地之后第一件事情不用干别的,马上把沿海的海防弄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其次。
如果不是朱彝显这个混账东西刚才自做聪明想要让崇祯皇帝指个好的地方,大家伙儿还能自己选一个差不多的,这下子好了,全部都是这样儿的。
在场的藩王们心中一边暗骂朱彝显,一边合计着这皇帝也确实够可以的——让他帮忙指派封地的目的就是弄块儿好的,没曾想真就把这些恶心人的地方指给了自己。
无视了这十个藩王们带着无尽怨念的眼神,崇祯皇帝心中简直大笑不已。
别说朕没给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放弃了并且要求朕替你们指派的,这个可怪不得朕。
而且藩王嘛,依大明祖制,藩王的作用就是拱卫朝廷,这些海疆不封给你们,难道要朕自己花银子来搞海防?
朕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开口道:“几位王叔王兄要出海就藩,这国内的封地么,朕给留着,收益也如数送到几位王叔王兄的手里,可好?”
朱彝显闻言,心中一突,赶忙躬身道:“启奏陛下,臣出海就藩,对于国内的封地实在是有心无力,请陛下收回!”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代王兄这是怎么说的?区区一块封地而已,朕难道还能不舍得?”
朱彝显闻言,干脆跪地道:“启奏陛下,臣属实无心管理国内封地,愿依太祖高皇帝之制拱卫我大明,就藩于海外,请陛下收回臣国内封地!”
其他几个藩王见代王朱彝显这般作态,只是简单的一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了。
如果不是这狗皇帝盯上了大家伙儿的封地,还指望着他给大家置换到海外?
就算是置换了,不把国内的封地交出来,大家能落下个好儿?以后小鞋得穿多少?
对面十个一起跪倒在地的藩王,崇祯皇帝叹息道:“诸位王叔王兄这是干什么?区区一些封地而已,又何必如此?”
崇祯皇帝越是不收回国内的封地,朱彝显等人的心中就越是不安。
想到之前藩王们私下流传的那些关于朱聿键等人的传闻,朱彝显干脆咬咬牙,从怀中掏出一叠的崇祯宝钞,开口道:“启奏陛下,前番我大明东海舰队与南海平定爪哇与吕宋等地,臣无以为贺,愿献白银五百万两以劳军!”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代王兄心意如此厚重,朕怎么好意思拒绝?朕先替舰队的将士们谢过代王兄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就吩咐王承恩道:“承恩呐,记下来,把诸位王叔王兄们进的犒军银子如数发下去,让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亲自去办这事儿,中间不许有人上下其手,记下了?”
崇祯皇帝收银子收的很痛快,下面的十个藩王可就是心都在滴血了。
以代王为首的这四个开国之时就已经册封的藩王每人五百万两,剩下的六个杂鱼藩王每人一百万两,合计白银两千六百万两。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没了,还他娘的得对打劫了自己等人的崇祯皇帝千恩万谢。
上哪儿说理去!
等到十个藩王退去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去皇后那里。”
正在与其他几个妃子们闲聊的周皇后一见崇祯皇帝容光满面的样子,就笑道:“今儿个可是有什么开心的事儿?”
崇祯皇帝笑道:“当然,代王兄他们有感于舰队将士们远征海外,特地进献了两千六百万两白银以劳军,朕这心里高兴啊。”
挥挥手,让皇后与其他几个妃子都坐下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笑着道:“承恩呐,吩咐御膳房,朕今儿个在皇后这里用午膳,让御膳房多加几个菜。”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依着娘娘们的娘家之所在,各加一道当地的菜式吧。”
王承恩领命退下之后,崇祯皇帝才斜斜的靠在了榻子上,笑道:“朕这心里啊,舒坦。”
周皇后掩嘴笑道:“陛下心里是舒坦了,几位王叔王兄心里未必就舒坦了吧?”
崇祯皇帝笑道:“且随他们去吧,身为大明的藩王,不替大明尽心尽力,又凭什么享受大明给他们的好处?”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已经算是个终结了,再往下的话题也没办法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在那儿摆着呢,周皇后关心一下自家的叔伯兄弟没问题,再多也就有干政之嫌了。
崇祯皇帝眼尖,见周皇后等人身后各自有着一个刺绣绷子,便笑道:“绣着什么呢?且拿来给朕瞧瞧?”
周皇后呸了一声道:“都是些女儿家的东西,陛下何时对这些感兴趣了?”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朕也好奇啊,想看看皇后和几位爱妃都能绣出些什么花样儿来。”
周皇后无奈,只得使了个眼色,将几个绣花绷子递到了崇祯皇帝跟前。
“好,这上面的鸳鸯绣的好看,定然是皇后的手笔。嗯,这上面的两头小老虎虎头虎脑的,定然是田妃的手笔了?”
崇祯皇帝拿起来靠前面的两个绣花绷子点评了一番后,接着拿出来的绣花绷子让崇祯皇帝差点儿把肚皮笑道:“婉妃绣的这两只猫儿还挺可爱的嘛!”
两只龇牙咧嘴的奇怪生物说老虎不像老虎,说猫也有些勉强,崇祯皇帝只得把这两个生物当成猫来评判了。
完颜玉卓闻言,哼了一声,跺脚道:“陛下偏心!明明是两只小老虎才对!”
崇祯皇帝笑道:“好,好,小老虎还不成么。”
等到完颜玉卓转嗔为喜了,崇祯皇帝才笑道:“燝儿今年已经七岁了吧?”
完颜玉卓心中一突,强笑道:“是,已经七岁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朕回头安排人,带燝儿去幼军就学吧。”
完颜玉卓没有开口说话,周皇后却开口道:“陛下,燝儿还小,现在就去幼军,未免太早了些?连教导燝儿的那些夫子也说燝儿天生陪慧,理应多读书才是。”
崇祯皇帝笑道:“朕的儿子,朕也心疼,可是正因为心疼,才让他去幼军中学习。”
顿了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这鲁哀公的话,皇后想必是知道的。天家子弟成长于深宫,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百姓生活,与蠡虫何异?燝儿是朕的孩子,钦定的辽王,不知如何为人,不知如何为君,如何为一国之主?国中丞相与太尉说什么便是什么?”
周皇后道:“妾身也知是为了燝儿好,只是燝儿尚且年幼,于宫中开蒙也就是了,不若再等上几年?若燝儿已经十二三岁,陛下此议,妾身定然遵从?”
崇祯皇帝却望着完颜玉卓道:“玉卓,你的想法如何?可以跟朕说说,今儿个没有旁人,都是一家人。”
完颜玉卓迟疑了半晌,才咬牙道:“妾身愿意听从陛下安排!”
完颜玉卓虽然性子娇憨,却不代表是个傻子——自己的娘家身份在那儿摆着,自己的儿子朱慈燝皇长子的身份也在那儿摆着,崇祯皇帝的安排可以说是真正的替孩子考虑。
身为皇长子,天生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哪怕是他的娘亲是一个外族——母以子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与其一直留在宫中,倒不如早早的出宫就学,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至于周皇后担心的燝儿还小这个问题,完颜玉卓倒是不太担心——辽东草原上,比这小的孩子也要开始学习牧羊跟骑射了。
崇祯皇帝看着气鼓鼓的周皇后还想再说些什么,就笑着摆了摆手道:“皇后莫急,朕的意思是先让孩子出宫跟着学习,可也没说出宫之后就不回来了吧?这样吧,以后凡是满了七岁的孩子,上午在宫中就学,下午去幼军之中学习骑射,这总可以了吧?再说了,就算是去了幼军,也有锦衣卫的暗中保护,出不了差子。”
周皇后怒冲冲的道:“信王当真心狠如斯!”
崇祯皇帝闻言,也是无语至极。
周皇后哪儿都好,就是一急眼就直呼信王——皇帝不能骂,信王还不能骂了?
讪讪的笑了一声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也不想如此,但是朕的儿子可以出些像刘据和李承乾那样儿的,却不能出李佑,李愔还有司马衷那样儿的。皇后能如此对待燝儿,朕的心里也高兴,说明朕的后宫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朕糟心。但是慈母多败儿的道理,皇后想必也是明白的。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燝儿以后是辽王,这些苦也是他该吃的,除非他愿意以后做一个庶人!”
崇祯皇帝斩钉截铁的话让坤宁宫里的气氛冷了下来。
道理谁都懂,可是真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愿意接受?
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会突然之间就冒出来这么一个举措,而且是针对自己的孩子。
第559章 谁愿意败家?
崇祯皇帝狠起来,不光是坑藩王,连自己的儿子都坑,也真下得去手。
就像是朱慈燝一般,未来的辽王,就藩的时候就有一大片的土地和百姓在等着他,甚至于整个锡伯族都是他的。
但是现在这个才刚刚七岁的孩子,放在后世应该是流着鼻涕上小学的娃儿就得一边接受之乎者也的教育,一边学习弓马骑射。
谁让他有个当皇帝的爹呢。
远在非洲的郑芝龙也很挂念自己家的娃儿。
郑福松,也就是朱成功已经十四岁了,正好比皇长子朱慈燝大了七岁,主要任务就是和后来被崇祯皇帝从张献忠那里要来的张定国一样,跟着崇祯皇帝的身边行走,学习。
至于学习些什么,郑芝龙不知道,但是想来也应该是有用的东西,要不然崇祯皇帝至于把这两个小屁孩儿带在身边?
当然,郑芝龙的心里也清楚,崇祯皇帝把郑福松带在身边未尝没有牵制自己的意思。
但是对于这样儿的机会,郑芝龙却不想放弃。
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为了什么?不还是图着给后世的儿孙们留下一份家业?
福松这孩子有机会跟在陛下的身边,就算是牵制自己又能如何?
只要自己不作死,不想着玩什么花样,难道皇帝还能无缘无故的把自己砍了去?
啪的一声,拍死一个正在努力吸着自己血液的蚊子后,郑芝龙突然间觉得可能不等崇祯皇帝把自己给砍了,自己可能就忍不住要砍了自己了。
哀嚎了一声后,郑芝龙对着旁边同样拍打不止的郑芝凤道:“老五,想想办法,再这么下去,咱们就得先被这些蚊虫给吸干了!”
郑芝凤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比哭还难看:“想什么办法,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这破地方居然有这么多的蚊子?还有,这块土地实在是太他娘的邪性了,兄弟们都搞不懂是怎么个情况啊!那满头白毛的小玩意是真他娘的记仇,你碰它一下,它就没完没了的追着你咬,不弄死它就追着咬,简直也是没谁了。还有那些长得跟狗一样的玩意儿,那招数是真他娘的下流,光向着下三路招呼,成群的野狗就敢从狮子嘴里抢食吃,还敢掏狮子的后门,这他娘的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
郑芝凤不角,郑芝龙同样不解:“那倒没什么,反正慢慢杀,总是能杀光的,该担心的是这些玩意而不是咱们。就像是唐王他们卖那个什么袋鼠肉一样,只要传出来这些玩意的肉能滋阴补肾,咱们该担心的是这些玩意够不够吃。现在真正让人头疼的是过了这么久了,别说是下雪了,连他娘的雨都没见着几滴,还一直是夏天,没完了!”
郑芝龙的话,让郑芝凤的脸色更加难看,过了半晌后才开口道:“要不然,咱们派一艘船回国,去请龙虎山的天师过来做法求雨?”
郑芝龙用关爱智障的眼神望着郑芝凤道:“求谁?这里归哪个龙王爷管?南海龙王还是西海龙王?”
郑芝凤一副你才是傻子的表情望着郑芝龙道:“你管这个干什么?南海龙王也好,西海龙王也罢,谁管这里不还是陛下说了算?先请陛下册封此处龙王,再让龙虎山的天师过来求雨,这才是办法,要不然咱们就这么一天天的干等下去?”
两人正说话间,薄薄的纱帘被人一把掀开,匆匆忙忙走进来的郑芝虎三下五除二的将身上披挂的甲胄脱掉,赤条条的跳进了水池之后才长叹一声道:“舒坦!”
被郑芝虎溅起的水花迸了满头满脸的郑芝龙随便抹了一把脸,笑骂道:“如果是在大明,就你这模样早晚得判个有伤风化,然后拉去浸猪笼!”
郑芝虎不以为意的道:“浸死在大明也比晒死在这里强!他娘的!”
郑芝龙正色道:“说说看,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儿了?”
郑芝虎颇为郁闷的道:“还能怎么样儿,那些该死的黑炭头跑的那么快,连火铳的弹丸都追不上他们!除了这些动不动就跑没影的昆仑奴,剩下的就是豺狼虎豹那些玩意儿,还有数不清的蛇,鹿,牛,马,反正什么玩意儿都有。”
郑芝龙道:“这些玩意儿咱们都知道,说重点!”
郑芝虎瞪眼道:“哪儿还有什么重点了?就只能一点点的向前推进,一个月的时间还没推进一百里地,这他娘的都什么事儿啊!”
郑芝龙闻言,也是颇感无奈。
一个月推进不到一百里,换算下来平均每天向前推进三里,想要把这块无垠的土地给堪探明白,照这个速度起码得有个几年甚至于十几年的时间。
自己这些人倒还好,毕竟还年轻,就算是花个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也无所谓。
但是皇帝陛下能等?会允许自己这些人慢吞吞的向前推进?
想了想,郑芝龙干脆开口问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还有上次进去堪探的小旗部回来了没有?”
郑芝虎叹了口气道:“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些个吃人的玩意,而是蚊蚁蛇虫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还有那些看不见的沼泽地。最操蛋也是最坑人的就是那些个森林,一眼望不到头不说,里面还危机重重,那个小旗部已经三天了还没有回来,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郑芝龙眯着眼睛道:“派人手去清理掉那些森林,挨棵树砍掉烧掉也得把那五个兄弟们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芝虎闻言一愣,道:“那一片森林根本就望不到边,挨棵树那么清理?那得到哪年?”
郑芝虎气极而笑,怒道:“那又如何?一个小旗部,五个兄弟,就这么着消失的无影无踪?我问你,你打算怎么跟陛下交待?怎么跟五军都督府交待?怎么向他们的家人交待?嗯?!”
郑芝虎的脸色也是极为难看:“若是清理下去,耽误的时间可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前头刚吩咐下去绕过这片森林,现在就回过头去清理?”
郑芝凤一见郑芝龙跟郑芝虎之间的气氛有点儿紧张,便打圆场道:“这样儿吧,二哥继续带兵向前清理推进,我带着手下的兄弟们去清理那片森林可好?”
郑芝龙闷哼道:“就这么着吧!”
午饭过后,郑芝凤就直接带着一群手下奔着之前那个小旗部消失的森林而去。
在此之前,郑芝凤不是没有看到过这片森林,但是再一次站到这片森林之前,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依然压的郑芝凤和手下的一众马仔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跟在郑芝凤身边的千户林镇胜喉节一动,开口道:“这片林子想要砍光,起码得三五个月的时间吧?”
郑芝凤眯着眼睛道:“别管是三五个月,还是三五年,只要那五个兄弟一天没找出来,就不能停下。还有,吩咐兄弟们聚在一起慢慢向前推进,咱们有的是时间,不着急,让后边的兄弟们做好准备,防着有什么东西冲出来伤着兄弟们。”
林镇胜却嘿嘿笑了一声道:“我就不信有什么东西是不怕火炮的!”
说完之后,林镇胜就直接喊道:“来人!把开花弹换成实心弹,对准这片破林子给老子轰!”
林镇胜的话音刚刚落下,脑袋上就被人抽了一巴掌:“你他娘的傻了?万一炸到那个小旗部的兄弟们怎么办?”
林镇胜道:“先炸边上!把一些在边上混饭吃的大家伙们给吓跑了再让兄弟们去砍树,要不然那个小旗部的兄弟们没找回来不说,中间还不知道会搭多少兄弟们进去!”
郑芝凤点了点头道:“你做决定吧,论起临阵应变,我不如你,就不瞎指挥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要注意蚊蛇虫蚁,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才是最要命的!”
林镇胜点了点头道:“放心吧!”
林镇胜的话音刚落,前面就传来一声惊呼:“娘哎!”
这下子林镇胜也顾不上跟郑芝凤客套了,匆忙的拱了拱手便向前面赶去。
入眼之处,一条金丝大蟒盘踞在树林的边上,扁铲一样的蛇头上一颗暗红略带紫色的信子正在来回伸缩着。
嘶的一声,林镇胜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一些的蛇,大家伙儿不是没有见过,但是最粗的也不过是小孩子手臂那么粗,长也不过丈许。
但是眼前这条大蟒,却是有着碗口粗细,盘踞在地上的身子看样子得有三四丈的长度,确实为生平仅见。
林镇胜低声喝道:“慢慢退后!”,同时拦住了身后的郑芝凤一起向后退去,生怕激怒了这条大蟒,再惹出什么事情来。
郑芝凤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道:“这怕不是要变化成蛟了?”
林镇胜道:“成什么都不管,这林子里有这东西,谁也别想讨了好儿去!”
郑芝凤点点头:“还是刚才那话,这里你指挥,你说了算!”
林镇胜也不再客套,而是慢慢的抬起手臂,低声喝道:“准备!”
唰的一声,周围的士卒们便已经举起手中的火铳瞄准了眼前的大蟒,靠后一些的士卒们也将腰间的腰刀抽了出来。
眼前的大蟒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倒不是变形,而是蛇头高高扬起,随时都在准备着发动攻击。
林镇胜的手臂猛的落下,口中也同时喝道:“开火!”
乒乒乓乓的一阵有如爆豆般的响声之后,刚刚随着林镇胜的动作而猛然向前冲出的巨蟒身形一顿,身上也冒出了一团团的血雾。
就以这种攻击的密度,换成一头野猪或者狮子老虎也只就死的透透了的,然而眼前的这条巨蟒却一时之间不死,反而因为吃痛而激发了凶性,径直向着林镇胜冲了过来。
林镇胜手中握着腰刀,胳膊却拦着郑芝凤一起疾步向后退去,附近的士卒将是将手中的腰刀向着巨蟒砍去。
事实证明,这条蟒蛇虽然巨大,可是根本就没有变成蛟龙,也没有成精——毕竟崇祯皇帝说过,除了他自己,这世间绝不许有什么精怪神仙的存在。
噗嗤噗嗤的刀子入肉声中,长约三四丈的金丝巨蟒身上顿时被砍中了二十多多刀,最重的一刀直接将其从中间断为两截。
但是生命力极强的巨蟒哪怕是断为两截,一时间却也未死,两截身子在地上不断的卷曲滚动着,惊的旁边众多士卒不断向后退去。
过了好半晌,巨蟒总算是死的透透的,林镇胜手中的腰刀也总算是放了下来。
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后,林镇胜才对郑芝凤道:“必须得先用火炮轰击外围!轰一层砍一层的树,就这么层层推进!这要不是刚才发现了这个家伙,估计今天的伤亡小不了!说不得咱们两个刚才都得交待进去!”
郑芝凤同样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道:“刚才我就说过了,这里你指挥,你说了算!”
林镇胜点了点头,大声喝道:“兄弟们,准备一下,先炮轰这片树林的外围,然后砍一些树就接着再轰,保证安全!”
林镇胜的吩咐很快就被落实了下去——郑芝龙舰队之中带着的大炮和一些实心炮弹被拉了过来,开始准备轰击这片森林。
回到了郑芝龙所在的中军大帐后,郑芝凤神色阴翳的道:“大哥,这么下去绝对不行,再多的兄弟们也不够这里的森林祸害的!”
郑芝龙眯着眼睛道:“那你的意思呢?”
郑芝凤咬牙道:“干脆,挖出隔火带,然后放火烧林!”
郑芝龙呵呵笑道:“这个大岛上有多少林子?全烧了?你知道不知道那些木头究竟代表了什么?”
点了点头,郑芝凤道:“当然知道,那些都是上好的造船木料,哪怕是不造船,弄回来当劈材也够烧上许多年的。”
郑芝龙嗯了一声道:“知道你还想烧了这片林子?败家也没有你这么个败法吧?”
郑芝凤苦笑道:“谁愿意败家?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么?”
第560章 由不得他拒绝!
望着海上穿梭不停的船只,德川家光语气中略带苦涩的对仙台藩藩主伊达政宗道:“看到了吧,国家不够强大,往来的海上船只皆是明国所有,而没有一艘是我日本的战舰!”
独着一只眼的伊达政宗也是心有戚戚焉:“大将军说的是,我等当为了国家而努力!只是,单凭我日本的造船之术,可比得过大明?那些西夷?”
摇了摇头,德川家光道:“那些西夷若是有本事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