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凤来好奇道:“魏公公此话怎讲?”
  魏忠贤道:“莫急,想必其他的阁老与尚书们也该到了,一会儿再说。”
  约莫过了半炷香的时间,便有侍卫引着其他的内阁辅臣和各部尚书、侍郎们一起过来了。
  见人齐了,魏忠贤便清了清嗓子道:“今儿个叫诸位过来,乃是皇爷的意思。此前不是有人私窥宫禁,沟通内外么,宫外的周阁老甚么的,都已经定下了罪责,不日要往菜市口走上一遭,这宫中涉案之人,便宫中解决罢。只是皇爷心善啊,想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所以命咱家请了各位大人来起观刑,免得以后有人记不住了再犯。”
  说完,便对西厂一众番子道:“来人啊,将那些吃里扒外的狗才们带上来。”
  言毕,便有一众西厂番子押着十余个锦衣卫的侍卫以及二十几个太监宫女走了过来,随即便将之踢倒,命这些人跪好。
  魏忠贤看着这些人,踱步行至跟前,阴恻恻地道:“各位好本事啊,甚么事情做得,甚么事情做不得,各位心里当真没点数儿么?今日说不得送各位上路了,到了地下,莫要怨恨咱家,要恨,就恨你们自个儿不争气罢!”
  说完,又对西厂番子道:“请家法刑具。”
  西厂番子们齐声应了,便有人抬了张桌子出来,上面却是一张关二爷的画像。说来好笑,东厂敬的是岳武穆,西厂敬的关二爷,都是取其忠义忠君之义,只是这东西二厂的督公,却都是太监。
  待得西厂番子们布置完毕,魏忠贤先去给关二爷上了香,回身对着那些站在一旁的宫女太监们说道:“咱们宫中的太监宫女,本就是皇爷的家奴。自古以来,民间这家奴背主,都是打死勿论的,便是官府也不会去管。更何况,你我都是皇爷的家奴,若真是犯了事儿,你们也不要想着会有人能救你们,今日这些小太监们,就是你们的榜样。”
  说完,又对田尔耕和许显纯道:“二位,你们锦衣卫的门户,还得你们锦衣卫自己来清理,咱家却是不便插手。不过,今儿个咱家便先送这些奴才们上路,如何?”
  要说这魏忠贤的确不枉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两代帝王看重,如今见崇祯皇帝不愿意看到自己一家独大,便是对之前任由自己呼来喝去的田尔耕、许显纯也是客气有加。见二人并无异议,便对西厂番子道:“行刑,送这些狗才们上路。”
  说完,便有西厂番子提了五个太监过来,按在关二爷画像前的长板凳上捆好,提起立在一帝的长棍便用力打了下去。
  不一会儿,板凳上的五个太监便就此毙命,魏忠贤挥手示意,当下又是换了五个过来,如是再三,二十几个太监宫女便全数杖毙。只有宫女行刑时麻烦了些,吃不住痛,一时间屎尿齐流,搞的秽臭不堪。
  待得行刑完毕,魏忠贤看着其余瑟瑟发抖的众太监宫女们开口道:“都看到了罢?以后谁要是再敢学这些狗才们吃里扒外,今日这二十余人就是最好的榜样!”接着又对田尔耕和许显纯道:“二位,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咱家处理过了,剩下的,便交给二位了。”
  此时锦衣卫拆分尚未完成,因此田尔耕便上前一步,对着众侍卫们道:“刚才的事情都看到了吧?某也不多说别的,咱们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今日之事也全是这些杀才们咎由自取,尔等也好好看着,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若是以后有人再敢沟通内外,咱们也少不得要清理门户。”
  说完,又对旁边的大汉将军们说道:“行刑,送他们上路,然后枭首,传讯各地锦衣卫,为后来者诫!”
  那些大汉将军听了,当即拖了一个跪在地上的涉案侍卫过来,也不用甚么板凳捆绑,直接掼倒在地后,挥起手中军棍便打了下去。却是不同于方才魏忠贤杖毙太监宫女之时的打法,用的却是军中的乱棍打死之法。
  待没头没脑的百余棍过后,地上的那个侍卫也是眼看着有出气没进气,就此毙命。田尔耕却是面色不变,连眼皮也未曾翻一下,直接道:“下一个。”
  十余个锦衣卫犯事儿的侍卫,打的时间却是比那些宫女太监的时间还要长些,足足打了近一个时辰,才尽数打死。
  等到这些宫女太监以及侍卫们被尽数打死,魏忠贤才又来到众人之前说道:“今日之事都给咱家放在心里。皇爷心善,咱家眼里可容不得沙子,以后再敢做下背主之事,莫要让咱家发现,否则,尔待受到的就不是杖毙这么简单了。”
  警告一番之后,这才说了句:“都回去罢,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宫中的太监宫女们闻言,如蒙大赦,急忙散了去。
  田尔耕也是如法炮制,告诫一番后,命锦衣卫众人散去。
  走到这时,魏忠贤才回到朝臣们这里,询问施凤来与郭允厚进宫所为何事。


第054章 银行
  崇祯觉得很伤心。
  大家都是做皇帝的,你看看人家螨清的那几个皇帝。
  康麻子,那个出了天花满脸坑的家伙,天天特么微服私访,也没看这货干了什么正事儿,一路私访一路撩妹。
  乾隆,那个据有汉人血统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有的家伙,也是天天瞎特么浪,动不动就下下江南。先是有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后来还有个九岁的儿子,借着这儿子会对对子的名头就给封了个县令。
  当然,人家是螨清的皇帝,再怎么胡闹,那都是一代明君,咱们崇祯皇帝是比不了的,但是比比同样是大明皇帝的正德皇帝总行了吧?
  结果还特么比不了。人家正德皇帝的爹给力啊,留下的家产丰厚,大臣给力。所以人家正德也能下江南去浪一浪。
  再看看崇祯呢?爹是不给力,一个月就挂了。皇兄也掉链子,才七年,还没混明白呢,也挂了。扔下这个烂摊子给崇祯。
  算上崇祯他爹和崇祯他哥一起,国库就留下了几百万两的银子,留下的大臣除了用坑货来形容,崇祯也找不到什么更合适的词了——还不如太监靠谱呢。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大明文官靠的住,母猪都上树?
  现在崇祯的心里很是不平衡,人家当皇帝能浪,轮到他当皇帝,为了不用把自己挂在老歪脖子树上,他就得勤政!不能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这不,崇祯看着眼前的施凤来与郭允厚,又是一阵阵的头疼。
  这两人是来问有关于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民生银行的问题的。
  问题在于,穿越前的崇祯皇帝只是个野生的程序猿,根本就不懂得银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连银行的业务系统,也不是他这种野生程序猿能接触到的,据说都是跨平台的高级货。
  不过还好,虽然没见过猪跑,但是崇祯皇帝吃过猪肉啊,自己穿越前,跟银行借的房贷还没还完呢。
  崇祯开口道:“这银行一事,首先是吸收民间银两,其次是放贷。所谓吸引民间银两,便是吸引百姓将银两存入银行之中。银行不光不能收取保管费,还需按月支付利息给百姓,若百姓不予取胜,则利息计入所存银两,化为本金,继续计算利息。”
  郭允厚却是好奇道:“陛下,如此一来,百姓倘若都不支取银两,则利息越积越多,化所本金也越来越多,银行又如何支付得起?便是放贷,又如何能收回这许多利息?倘若有人借了贷不还,又当如何?”
  崇祯心里却是不屑地笑了,还他娘的有人敢欠朕的钱不还?当老子的锦衣卫是摆设不成?当下便对郭允厚道:“百姓存一两银子,假设月息为一文钱,放贷给那些急用钱之人,比如商人们要搞大生意或者急需银两周转,每两银子可收取他们的月息三文钱到五文钱不等,如此一来,既有了支付百姓们利息的银子,中间有了银行的利润。
  至于有人借贷不还,一则,借贷需要有人担保或者有抵押,比如铺面,田地,古玩等值钱的东西。
  二来,不是还有锦衣卫么?反正百姓轻易不会向银行借贷,便是借贷,也不会借得许多。
  倘若有商人借了贷到期之后无力偿还,则将其抵押之物收归银行所有,不至于坏了账。
  若是能偿还而不还,不管他们背后站着的是谁,让锦衣卫去找他们讨要。”
  施凤来却道:“陛下,毕竟这大明之中,藩王勋贵众多,倘若是?”
  崇祯道:“让他们借,朕倒要看看谁敢欠着皇家的银子不还。敢赖账的,藩王削藩,勋贵去爵!”
  郭允厚接着道:“陛下,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只是还有两个更棘手的问题,还望陛下指点。”
  崇祯却是很好奇,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便对郭允厚道:“爱卿说来听听。”
  郭允厚道:“其一,便是如何吸引民间将银两存入银行?毕竟这大明之前从未有过,便是票号,也只是商人们为了自己方便才搞出来的。至于其二,便是无人借贷,又该如何是好?”
  崇祯略一沉吟,说道:“吸引民间存入银两之事,便由朕带头罢。等银行成立之后,朕命宫内将银两存入其中。想必百姓之中也会有人效仿。只是一点,无论如何,首先要保证百姓们可以随时支取存款,不论是宝钞还是银两,必须做好储备。万万不能出现百姓想要支取,但是柜门上却没有银两的情况。至于没有人借贷,可于银行之中另设一个衙门,专门去寻找可以生财之事去投资。另外,朕有意将长芦盐场搞大,再令登莱那边多晒海盐,把盐收归官营。只这两处盐场之所需,便由银行去投资,盐场利润分一层与银行,如何?”
  郭允厚闻言大喜,赶忙道:“多谢陛下指点。那养老银子呢?又该如何处理?藩王与勋贵们是否也有?”
  崇祯道:“他们有什么?他们还想有什么?堂堂藩王勋贵,都是世袭罔替,都有自己的封地,这养老银子与那养廉银子,却是没有他们的。”
  施凤来却是突然想起来一事,又问道:“陛下此前说大明皇家银行专司宝钞印制,大明民生银行专门运作,何不两者并为一体?却是更好管理?”
  崇祯心想,后世虽然有银行既能发行钞票,又办理金融业务,但是这大明的官员们节操早就掉了一地,朕敢放心地让你们既做裁判又当运动员?
  心中想着,崇祯便对施凤来说道:“在朕的构想之中,大明皇家银行乃是根本之所在。一则印制宝钞,二则,以后将会有更多的银行出现,譬如大明建设银行,便由其专司大明各地桥梁、道路、城墙之建设性投资,同时也可以吸收民间银两,也可以放贷。还有大明工商银行,便在针对工匠作坊、商号铺子等放贷之余,也吸收民间存银,也可放贷。总之,以后银行不会只有一家,各个银行之间既要合作,也是竞争关系。这大明皇家银行,便是这些银行的顶头上司,要对他们做出指导。此前锦衣卫不是抓了许多票号的人么,把他们从诏狱里提出来,跟他们一起研究下此事该如何去办。”
  废了半天的口舌,崇祯终于将自己里的那点儿关于后世银行的东西都倒腾干净了。
  待得施凤来与郭允厚走后,崇祯便对伺候在一帝的王承恩道:“去,派人通知下,明日罢朝一日。命文武百官到菜市口去观刑。另外,让人去菜市口给朕找个好些的位置,要能看到百官的,朕明日要微服去看。”


第055章 观刑
  第二天一早,白龙鱼服的崇祯便又带着王承恩等出了宫门,先是绕到承天门之前,看了下热火朝天的忠烈祠打地基的进度,估摸着差不多能在降雪之前完成忠烈祠的建造。接着一行人便朝菜市口而去。
  到了菜市口,时间还早,崇祯便到了王承恩早已安排好的酒楼。一进酒楼,那酒楼的掌柜便过来跪下行礼道:“臣锦衣卫西城千户所菜市街百户陈报国,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这才真正的意识到在原本历史止被那个正牌的蠢蛋崇祯给废掉的锦衣卫势力究竟达到了什么地步。光看眼前这胖胖的掌柜,一脸人畜无害的模样,谁又能想到这掌柜的便是锦衣卫的百户?如此看来,利用好了锦衣卫去刺探收集情报,估计可以知道一切自己想要知道的情报。
  待崇祯上了二楼,那掌柜的便将今日歇业的牌子挂了出去。至于酒楼之中,坐着的尽是些锦衣卫校尉与东西两厂的番子。
  二楼的崇祯皇帝,坐着一个靠窗的喝着茶水,眼看着茶楼对面的制高点都有锦衣卫控制,心下顿时感到安定。
  只是一边儿喝茶,一边儿却又想到另外的事儿:原本大明的法场在西四牌楼,也不知道被朕给改到这菜市口,会不会影响这里卖菜的老百姓?这该死的螨清辫子戏害人,让朕误以为大明也是在菜市口杀人呢。
  随即又觉得操这心纯属自己无聊,老百姓不在此处卖菜也可以去别处,一条街而已,在京城这么大的地儿,当不得甚么要紧。念及于此,崇祯便不再多想,只是专心等着。
  等到了辰时过半,菜市口这里便被京城中起来看热闹的百姓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此时便有机灵的小贩,挎着篮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有卖鸡蛋的,也有卖瓜果蔬菜的,很是小赚了一笔。
  也有小偷小摸的想趁着人多之时开开张,摸上一笔,只是有的被人发现,少不得一通毒打,再被人交给五城兵马司派来维持循序的兵丁手里。
  崇祯坐在二楼,看着楼下叫声鸡蛋的小贩,也看着偷摸不成反被揍的小偷,只觉得这才是生活,这才是自己每天想看到的画面,而不是在朝堂上跟那些老油条们互相算计——太特么为难人了,老子只是一个智商八十的程序猿好吗?既然玩心眼不行,老子也只好举起屠刀了!
  街到了己时将至,远处便来了一队囚车,囚车上装着被囚的男女老幼,打头的便是周延儒九族上下五十余口,随后便是原兵部侍郎侯恂、原锦衣卫大都督骆养性、原礼部侍郎钱益谦、太医院御医陈仁忠等人的九族老幼,外加已故的前内阁阁老叶向高的九族老幼,以及原国子监监生王某的十族老幼。所有人加一起共计七百余口,都被大枷锁着,站丰囚车里,被囚车带吱呀前行。
  囚车之中,一个个的全然不见平日里的儒雅,一个个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崇祯看着,心中也是颇为解气。
  只是等崇祯看到数辆囚车之中,还有花信少妇怀抱婴儿,也不顾大庭广众之下,强忍着羞耻感,掀开衣服,露出白花花的胸脯就喂孩子吃奶,想来是想要孩子在临死前也能吃饱,便是死了也不至于做个饿死的小鬼。
  崇祯却是心中感叹母爱的伟大之处,连忙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吩咐了几句,待王承恩领命而去后,这才接着往下看。
  囚车前面由顺天府的衙役开路,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则在其后组成人墙,防止有人冲撞了囚车。
  紧随其后的,则是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们,只是脸色都不怎么好看罢了。周延儒几个已经被锦衣卫给凌迟了,现在这些人的九族亲眷都难逃一死,一时间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意。
  百姓们见囚车过来,购才向那些机灵小贩们购买的鸡蛋和瓜果蔬菜便派上了用场。
  在老百姓那纯朴到简单甚至于天真的逻辑里,免赋减税去除边饷摊派的皇帝绝对是明君,和明君作对的一定是该死的坏官、贪官,都是些死不足惜的坏种,其家属亲眷肯定也属于那种死了都该下地狱的家伙。
  于是乎这些囚犯可就倒了霉了,鸡蛋与菜叶子甚么的砸过来还好一些,那些拿着萝卜砸人的又是怎么回事儿?这玩意儿砸到脑袋上可就是一个大包,临死之前都落不下消停。
  崇祯见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只是组成人墙,但是对百姓都还算客气,便是被百姓们扔偏了的鸡蛋和瓜果蔬菜砸到也不恼怒,不禁暗自高兴,只觉得此前自己一番子弟兵的言论没有白费,还是有些效果的。
  待见到那些朝臣们黑着的一张脸,心里则更加爽快——让你们丫挺的作死!现在都把自己和全家老小都作进去了吧?!
  直等到己时三刻已过,囚车方才吱吱嘎嘎的过完,朝臣们才上到刑台之上。内阁首辅温体仁,大理寺寺卿和新鲜出炉的锦衣卫提督许显纯端坐于前,其余百官则坐于其后。
  眼见午时将至,大理寺寺卿便喝道:“验明人犯正身!”
  当下便有人前去查验,不一会儿便回报:“禀告大人,人犯皆已验明正身无误。共计七百六十九口。”
  大理寺卿闻言,便又喝道:“带人犯!”
  接着人犯们便被带下囚车,先是从周延儒的九族亲眷之中挑了十个男的,被差役拉了过来强制按着跪倒在刑台之上。
  见人犯就位,大理寺寺卿又喝道:“刽子手就位!”
  此时已经是十月近底,天气转凉,若是早上,哈口气都能成白雾,便是中午,亦是觉得凉嗖嗖的。只是那些膀大腰圆的刽子手们却恍若未觉,一个个赤着膀子,手上倒持一口鬼头刀,刀上蒙着红布,不使刀口见光。一共十个刽子手走到十人身后一溜烟儿的排开。
  眼见午时已到,大理寺卿便又喝道:“鸣炮!擂鼓!”
  当即便是轰轰轰三声炮响,伴着炮声,又是三通鼓响。
  待得炮声鼓声一停,大理寺卿接着喝道:“午时已到,行刑!”


第056章 特赦
  众刽子手听到命令,一齐揭去了鬼头刀上蒙着的红布,接着又接过旁边差役递过来的烈酒,先鲸吸了一口喷在刀身上,剩下的便一饮而尽,旋即便将酒碗摔在地上。
  等到大理寺卿手中的令箭扔落在地,刽子手便抽出囚犯脖子后面写着“囚”字的木牌,“嘿”的一声,手起刀落。
  台下的众百姓见了,便齐声叫好,只觉得这等贪官污吏的家眷们被斩,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只是台上的众多朝臣们脸色愈发难看了。除了许显纯,其他都是担心自己也有这么一天。只是担心归担心,这官还是得做,否则按照这位崇祯皇帝的杀性来看,敢辞官不做,估计就会有锦衣卫的人先找上门来。
  十人行刑完毕,当即便有人清理了刑台上的尸首,然后以先年长男子到年幼男子,后年长女子后年幼女子的顺序,接着又拖过来十人继续行刑。
  此时台上,却是哭成了一片。
  刑场远去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显然是马上的骑士催着马儿快跑。
  马蹄声起来越近,渐渐地显出了马上骑士的身影。却见来人一身宫中内监打扮,再细看时,却正是平日里寸步不离崇祯的王承恩。
  马儿全速奔跑之下何等的快速,转眼就来到刑场外面,王承恩一边打马快跑,一面不断地大声喊道:“陛下有旨,暂缓行刑!”
  外围警戒的五城兵马司众兵丁不敢怠慢,赶忙将人群隔离出一条通道,以便王承恩能骑马过去。
  王承恩见隔离出了通道,也不勒马停缰,直接一路狂奔而过,直到刑台之下,这才一勒马绳,长呼了一声“吁!”
  见台上众多朝臣望向自己,刽子手们也停下了手中的鬼头刀,崇祯这才下马,快速上台后,朗声道“陛下有旨,众人跪听!”却是崇祯命王承恩火速回宫拟了圣旨回来。
  见朝臣、刽子手等台上的人以及靠近刑台的人都跪下,远处不明所以的人便都跟着跪下。
  王承恩这才对着众刽子手道:“呆会儿咱家宣读皇爷旨意,尔等听一句,便跟着用力喊出来,务必要让台下无处的百姓听见,明白了么?”
  见一众刽子手齐声应是,王承恩这才展开手中的圣旨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犯官周、钱、侯、骆、陈等家眷,按律当一体斩决,然则婴儿何辜?朕悯其情,故特赦之。其令,凡年未满十岁之男女,皆特赦其罪,念其年幼,亦特赦其母。凡有身孕者,亦特赦之。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锦衣卫予以收监看管,等候处置。余者原判不变,着一体斩绝为宜。钦此。”
  王承恩大声宣读完,十个刽子手亦是跟着一句一喊,声音远远传了出去,使得众犯与刑台之下的百姓都能听得清楚。
  台下有经了三朝的老童生,抚着花白的胡子笑道:“仁君,仁君呐。我大明有望矣。”
  有好事者故意逗趣道:“嘿,老爷子,这些家伙们贪脏枉法,死绝了不更好?”
  老童生却是个不识逗的,眼睛一瞪,便是胡子也是气得翘了起来,怒道:“你懂甚么。上古圣王围猎,尚且围三阙一,不伤怀胎母兽,此乃仁恕之道也。当今陛下行事,颇有圣王遗风,三代之治可期矣。便是换了你在台上受刑,又忍心见得那幼孩与孕妇赴死?若其中有你亲眷,又当如何?”
  旁边逗趣之人闻言,蓦地打了个寒颤,讪笑道:“您老说的是,说的是。”
  老童生这才抚须笑道:“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此理。台上之人自寻死路,便是当真诛连了九族,于理法上也无不妥。如今其幼儿等得陛下特赦,便是禽兽之人,亦当感念天子隆恩。”
  此时台上的女眷们闻言,刹时间有如从地狱到了天堂一般,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幼孩的母亲,皆是偎着自己的孩儿痛哭,至于那些尚能抱着婴儿的花信少妇,更是抱着自家孩子亲个不停,心中直念皇天保佑,陛下隆恩。有将孩子亲得烦了的,那孩子还伸出小手儿,试图推开母亲。
  王承恩眼见众人反应,心下也是感佩崇祯仁德,便对监斩台上的大理寺卿等朝臣道:“陛下旨意宣读完毕,众位大人,接旨罢,咱家也好回去复命。”
  群臣皆是跪地山呼万岁,大理寺卿接了旨,便命衙役前去打开了那些孩童及其母亲身上的大枷,与一众抱着婴孩的少妇并那些怀有身孕的,一并带出了法场,送交锦衣卫带走。
  待得这些得到特赦之人离去,刑台之上继续行刑,仍是一批十人这么砍了下去。
  崇祯在酒楼的二楼之上,看完眼前这一幕,又见台子上继续行刑,却是大感意兴阑珊。
  崇祯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了。从法律上来说,这些人统统该死。从私心上来说,这些放掉的孩子及女犯,便是以后的隐患。万一其中出了个聂四娘一般的人物,自己还能睡得好觉么?
  只是无论如何,自己却是过不去心头上的那一关。罢了罢了,由他去,且走一步看一步罢。念及于此,便欲回宫去。


第057章 处置
  建奴被灭,四海升平,八方宾服,万国来朝。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很满意,登基不过短短十余年,便达到了岳武穆梦想中的“收拾旧山河”,如今各边军正在向外推进,力求扩大大明疆域。便是大明皇家海军,也已经出发前往美洲,寻找传说中流浪海外的殷商遗民,准备让他们重归华夏。
  至于国内,几种高产作物铺开了种植,老百姓再也不愁吃不上饭,甚至于好好的粮食因为产量太多,有的已经拿去喂猪,真是享福享的都造孽。如今的大明,已经完全再现了盛唐时“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盛景。
  当皇帝做到崇祯这样,基本上也不用再追求什么了,论文治武功,皆称得上是远迈汉唐。因此上崇祯皇帝也决定在京城的北海湖上寻寻乐子,叫了几家京城有名的杂耍班子前来表演,供自己和皇后等人取乐。
  只见眼前的杂耍班子使出浑身解数,如口中喷火,口吞宝剑,种种表演,各擅胜场。远处的夜空之中,烟花绽放,为自己这个天子贺,自己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正当崇祯和皇后全心观看前面的表演时,却是异变陡生。
  前面的杂耍班子中,突然有人抽出隐藏好的刀剑,径直扑向崇祯,口中喊道:“狗皇帝,拿命来!”
  崇祯一惊,赶忙拉着皇后快速后退,随侍一侧的方正化赶忙上前拦住刺客。
  此时远处戒备的锦衣卫也发现了不对,皆是抽出绣春刀便扑过来护驾,只是不曾想又被一伙儿突然冲出来的人拦住,两方人马就在崇祯眼前厮杀起来。
  暴怒的崇祯对着面前正杀得方正化节节败退的刺客们喝问道:“尔等何人?不怕诛九族吗?!”
  为首的刺客却是一精壮男子,约摸二十余岁,却是呸了一口,怒道:“九族?!老子的九族早就被你个狗皇帝杀光了!你可还记得十二年前被你诛了九族的周氏、侯氏满门?今日我便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越战越勇的刺客竟是将方正化格杀当场。
  由于崇祯身边只有方正化护卫,离得近的却又被其他人给拉住,一时间竟是再无抵挡刺客,崇祯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刺客手中的利剑刺向自己心窝,只惊得崇祯大叫一声“啊!”
  蓦然醒来的崇祯,待擦掉了额头上的冷汗,却发现不过是大梦一场,其实情景,倒是与自己前世所看过的一部电影方世玉极为接近。想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被崇祯的喊声惊醒的皇后赶忙起身,将被子给崇祯披上,生怕崇祯着了凉。
  门外值守的方正化与锦衣卫校尉们也慌忙推门而进,手中兵刃早已抽出,准备厮杀。只是见崇祯已经穿了小衣下地,寝宫之中并无刺客,一众人慌忙跪倒在地,齐声道:“臣等有罪,惊扰陛下,臣等万死!”
  被噩梦惊醒的崇祯怒道:“诏锦衣卫许显纯、东厂提督曹化淳,西厂提督魏忠贤,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前来见朕!”
  待几人匆忙赶到崇祯寝宫之时,崇祯已经换上了衣服,正在喝着茶水,只是脸上的惊怒之色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作为最受崇祯信任的王承恩壮着胆子问题:“陛下,深夜诏奴婢等前来,不知是发生了什么?”
  崇祯召唤这些人前来,本想直接斩草除根,将今日特赦的年龄大些的直接除掉,只是话到嘴边,终究是后世普通人的心态占了上风,却又说不出口。
  叹了口气,崇祯道:“朕刚才作了一个噩梦。梦中,今日特赦的那些孩童长大成人后,前来刺杀于朕。朕唤你们来,本想是让你们去斩草除根。只是,朕终究狠不下心。罢了,尔等下去吧,此事就此作罢。”
  几人对视了一眼,却是没走。魏忠贤向前了半步,躬身道:“皇爷,却实应当斩草除根。那些孩童之中,最大的已经十岁,长大之后必然记得今日之事。若是其心怀感恩,倒了罢了,倘若其心术不正,只怕,便真要如陛下梦中一般了。”
  崇祯却是道:“罢了,终究是一些孩子,杀了又能如何?谅他们也没有本事能行刺于朕。”
  许显纯也说道:“陛下,臣也以为留不得。既然陛下仁慈,不愿多造杀戮,不妨将那些女子并五岁及以上孩童发配东江毛文龙处的罪囚营,命其随军效力赎罪便是。至于年小的,可由厂卫加以训练。由于五岁五岁之下的孩童并无甚么记忆,只要能熬得过来,便是厂卫之中最为忠心的刀剑。原本厂卫便要于今年补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