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问题在于,萨摩家并没有德川家那般雄厚的实力,一旦提出还政于天皇的口号,结果必然是被德川家视为死敌。
那么后果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尽管这个提议很诱人,但是萨摩犬二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就算是自己和那些支持天皇的人加在一起,也怼不过德川家。
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万一德川家和明国的军队一起南北夹攻自己,那萨摩家除了彻底没落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想了想,萨摩犬二便开口道:“叔父大人的提议很好,可是就算是我们和支持天皇的人联合起来,也比不得德川家的势力,更何况还有明国水师。”
萨摩卫次郎赞同道:“不错,确实比不得。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既然德川家要把我萨摩家的势力范围给置换掉,那么就必须给我们平等的条件和好处,而不是之前这种忽悠着我们去送死的条件。”
萨摩犬二不得不承认自己叔叔说的有道理,既然想要怼德川家的事儿不现实,那还不如同意置换,以博取更大的好处和利益。
想到这儿,萨摩犬二便开口道:“请继续说下去。”
萨摩卫次郎应了,开口道:“如果我萨摩家在置换了幡国之所在后想要再次发展起来,那么就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人口问题。那些贱民们虽然都是些垃圾,但是却也是这些垃圾种植粮食并且向我们缴税。
所以在幡国置换之时,我们萨摩家所管着的贱民,都要带走,一个都不能给明国人留下。
还有就是钱财,这个没什么好说了的。
最后就是我们到了新的幡国之后的策略,这个一定要注意。
汉人的书里写过,那个叫大秦的国家就是联合几个比较远的国家而攻打离着秦国比较近的国家,这个叫做远交近攻。
我们到了新幡国之后,完全可以学习那些汉人的作法,先默默的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清理掉那些离我们太近或者与我们观念不一致的幡主大名之后,就可以一步步的积累资本,以待天时了。
最后,就是遣明使的名额,一定要向替我们萨摩家多多的争取几个——毕竟明国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日本需要的。”
“吆西!”
萨摩犬二也不得不为自己叔父想出来的这些问题竖起大拇指,果然是应了汉人说的那句话——人老奸,狗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然而在萨摩犬二拜见了德川秀忠之后,却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或者说,把德川家想的太坏了。
最起码,德川家还是给自己留了一块肉的。
德川秀忠望着面前的萨摩犬二,在听完了萨摩犬二所提出的要求之后,便微笑道:“萨摩家主来的正好,哪怕是你不来,我也正好要派人去找你。”
先是哈依了一声后,萨摩犬二便顿首道:“请大人吩咐!”
德川秀忠笑道:“哪里称得上是吩咐呢?我们都是天皇陛下的臣子,为天皇效力是应该的。”
虽然不屑于德川秀忠的这种屁话,萨摩犬二还是顿首道:“哈依!”
德川秀忠很满意萨摩犬二的态度,因此对于自己的决定,也是感到满意——等萨摩家到了北海道之后,就把烈酒和福寿膏的生意交给萨摩家一些。
等萨摩家吸引了北海道原本的那些个大名幡主们注意后,北海道估计要乱起来一阵子。
但是这种乱是不可能不存在的,毕竟原本的那些个大名也是互相不合,总是会搞出许多事情来——再多一个萨摩家不多,再少一个不少。
在德川秀忠看来,只要不影响自己闭关锁国的大业,他们这些个大名愿意怎么闹就怎么闹——最好是全都死绝了。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日本的战乱时代也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到时候自己挟平定日本战乱之威,万世一系的天皇?呵呵!
收起了心中的遐思,德川秀忠开口道:“本将军从大明那里得到了烈酒还有福寿膏,这两样儿对于整个日本来说,都是好东西,尤其是北海道。北海道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若是能在冬天时喝上几口烧酒,只怕不穿衣服也不会觉得冷。而福寿膏,在大明都是皇帝才能享用的贡品,如今本将军却能够大量获得这种能解除一切病痛的神药。”
萨摩犬二顿首道:“恭喜将军大人!”
德川秀忠心中更是高兴。
这种被西方的医生证实了能解除一切病痛的神药,居然被明国的皇帝当成了助兴的药物,当真是暴殄天物。
而西方的医生也都是一些蠢蛋,这种吸食起来无比美妙的好东西居然被当成了止痛的药物?
统统都是些蠢货!
感觉相当良好的德川秀忠微笑道:“这两样儿东西,本将军打算每个月定额给你提供一些,你可以在北海道之地售卖,售卖价格完全由你来定便可以。”
萨摩犬二,一个东瀛倭国的大名幡主,虽然说地位不算太低,但是烧酒和福寿膏这种好东西,却不是他能享用的起的。
如今德川秀忠居然把这两样东西拿出来让自己售卖,那其中的好处可就给的大了。
萨摩犬二心中不禁暗自庆幸自己跑来拜见德川秀忠。
如果自己不来拜见实际上的幕府大将军德川秀忠的话,那这两样好东西很可能就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而更值得庆幸的,则是自己虽然先提出了一些要求,却没有直接就把自己与萨摩卫次郎还有家臣们商量的那些个招数拿来威胁德川秀忠。
如今这两样天大的好处就这么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当今是想吃饭团的时候,天上就落下来了一堆的铜锣烧。
德川秀忠也知道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萨摩犬二能享用的起的,干脆吩咐手下人去取了一些过来,送给了萨摩犬二。
而且,德川秀忠还好心的教给了萨摩犬二如何吸食福寿膏。
比如要忍住刚开始吸食之时的恶心感,后面就会有天堂一般的感受,不愧为能解除一切病痛的神药!
真正体验了福寿膏吸食后那种飘然欲仙感觉的萨摩犬二现在觉得德川秀忠大将军当真是个大大的好人!
等喝了一口烧酒之后,哪怕是被呛的直接咳嗽,眼泪都咳出来的萨摩犬二更是认为这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家在北海道开创基业的。
北海道那个破地方,在整个日本来说都能称得上是苦寒之地——虽然能获得的渔获不少,但是一旦到了冬天,那可就真的难挨的很了。
这种来自于明国的烈酒,只要喝上那么区区的几口,就会浑身发热。
等到了冬天的时候,不管多冷的天气,喝一些之后还怕天气寒冷?那不是搞笑么?
第364章 这是唯一的办法
萨摩犬二很开心。
有了烈酒和福寿膏这两样东西在手里,自己去北海道混的时候,帮助可就大大滴有了。
唯一头疼的,就是萨摩卫次郎所说的什么远交近攻的策略要修改一番了。
这两样东西卖给远的,自己赚了钱再去打近的,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也仅仅是理论上。
日本的面积总共就这么大,北海道的面积就更小了。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想要绕过离着自己近的大名去跟离的远的大名们交好做生意,基本上就不太现实了。
这些东西一旦在运输过程中被人破坏了,那损失想想都蛋疼的一逼。
回去后还是得商量商量,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干脆就把这玩意卖到整个北海道。
然后再联合北海道的那些个大名们,共同去攻打那些个虾夷人,把整个虾夷都打下来之后,就用德川秀忠将军所提议的名字——北海道。
总之心情美的很。
崇祯皇帝心情也美的很。
在南京的大杀特杀,把贪起来天都得高三尺还不顾百姓死活的东西们还有东林党的那些个混账统统都献祭给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念头都无比通达了。
尤其是在把那个改名叫李岩的家伙赶到了京城去找施凤来准备去倭国九州岛之后,崇祯皇帝的心情就更爽了。
你丫的读书多了不起啊!时不时的就跟朕扯什么公羊谷梁还有什么荀子孟子,朕他娘的哪儿懂那么多?
就知道一个韩非子是荀子一派的学生,剩下的你问朕,朕问谁?
百度吗?
朕穿越的时候没带啊混蛋!
如果不是前身的底子打的好,自己又热爱学习,穿越前又是混过穿越者培训基地的,朕早他娘的就抓瞎了好不好?
从来就没有想到这个跟著名反贼同一个名字的家伙居然是他喵的一个话痨!
人设崩塌!
原本一副文武双全,浊世佳公子的形象就是扯蛋!
还是朕比较帅!
南京的官场被清洗过一遍,东林党也凉的差不多,烦人的李岩也被赶跑了,崇祯皇帝开始觉得南京没啥意思了。
既然南京没意思,那就换个地方继续浪。
崇祯皇帝把目光盯向了松江府。
现在秦王朱存枢和庆王朱倬纮这两个渣渣,加上一个比渣渣们要强一些的渣渣唐王朱聿键,此时就在松江府。
只是等崇祯皇帝跑到了松江府之后,却发现麻烦大了。
朱存枢这个渣渣病了,而且很可能一病不起,就此挂掉。
麻卖批,这个货现在多大?
三十七,按理说正是壮年的时候,加上怎么着都是个王爷,民间再怎么粮食欠收也跟他没关系,吃的好喝的好,身体应该很好才对。
可是偏偏这货就病了!而且早不病晚不病,到了松江准备出海了他病了。
更操蛋的是,整个松江府的医生都已经请了个遍,结果丫的还是没什么好转,现在秦王朱聿键和庆王朱倬纮两个人都急的满嘴是泡。
妈了个巴子的,这不是给老子找不痛快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确实是感叹武侯一生壮志未酬,可是实际上,不管怎么说都是出师未捷。
而且人家是未捷,但是好歹已经出师好几回,跟老曹斗了好几回。
你朱存枢根本就没有出师呢就先要挂了!
到时候整个大明怎么看?整个“远征军”又该怎么看?
好嘛,你崇祯皇帝折腾着什么置换封地,这还没换呢就先死了一个,这事儿到底有谱没谱?
其他的藩王会不会害怕?置换封地之事会不会就此流产?
正常情况下,死一个藩王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儿。
大明的藩王多了去了,死上一个两个的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可是在这种准备出海的时候死上一个打算出海的藩王,那乐子可就大了,而且还是在出海打天下的这么个紧要关头。
这种事儿又不是能封锁的住的。
藩王死了,那不就死,那叫薨。
到时候藩王的葬礼,远征军的情绪,天下间藩王和百姓们的议论,崇祯皇帝简直想都不敢想。
再加上自己登基以来砍了多少人?
不算外敌,光是贪官污吏加上东林党的那些个混账东西,再加上被他们牵连的三族九族什么的,多多少少的也得有几万人了。
大明朝除了开国的太祖高皇帝还有永乐皇帝之外,剩下的全加一起也没有自己杀的多。
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虽然这哥四个都在岳王庙前跪着。
但是人这种社交性的生物,注定了每个人都会有几个朋友,别管这个人有多渣。
被自己一道道旨意砍了头的这几万人谁没有一些好朋友?
就算每个人都只有三个好朋友,被自己砍了的人按照十万来算的话,那可就是三十万人。
三十万人众口相传之下,这事儿就会变成一个大笑话。
但是自己能怎么办?学习周厉王那个家伙杀人以止谤,最后逼得百姓们道路以目?
虽然说自己有点儿不要脸,但是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干不出来。
当然,不许生员议政什么的那是祖制,跟朕没有什么关系,朕不过是遵祖制而行罢了。
最让崇祯皇帝头疼的,则是秦王一系原本答应的好好的出海建国一事怎么办?原本的封地怎么办?
秦王一系在西安府的封地可是交给了户部的,难道还要退还给秦王一系不成?
可是就算是自己愿意退还,那已经安置在秦王封地上面的那些流民怎么办?再度变成流民?
麻卖批,谁知道里面会不会再出一个快递李小哥?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自己不怕出个李小哥,也有其他的地方安置流民,户部尚书郭允厚能同意?
那老家伙现在就跟个貔貅一般光吃不拉,到了他手里的东西还能强逼着他给吐出来?
那把秦王一系给除爵了呢?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这是朱元璋建国之时就定下的调子,秦王一系还没有死绝,朱存枢没有儿子可是还有个弟弟,秦王的爵就除不得。
秦王系又是先响应了自己置换封地这事儿的藩王,自己说除就给除了?
自己可是要脸的。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秦王朱存枢这个渣渣病的不是时候,起码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病,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死。
崇祯皇帝怎么想怎么头疼,但是自己又不是扁鹊和华佗那种大佬,就算是现在的大明随便哪个医生都比自己更懂得如何治病救人。
就连正在给金尼阁调理身体的御医都被唐王朱聿键和庆王朱倬纮这两个家伙给请到了松江病,现在连御医都没有办法,自己能怎么办?
自己也很绝望啊。
暗恨自己前世没有学习过医学的崇祯皇帝盯着陈太医,不死心的道:“就再没其他的办法了?”
陈太医虽然往日里很希望能得见天颜,最好被皇帝看重,到时候简在帝心,平步青云什么的可就是妥妥的了。
但是陈太医绝对不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见到皇帝——在没有希望治好自己病人的情况下。
那样儿的话,自己成了什么?庸医?
真要是被崇祯皇帝给当成了庸医,别说是什么平步青云了,不掉了脑袋就算是好事儿。
但是现在崇祯皇帝发问,自己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治好秦王殿下吗?
很明显不敢,万一自己下了保证而秦王却死了,那自己就是欺君之罪。
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无奈之下,陈太医只得低着脑袋回道:“启奏陛下,若是再早上一两个月发现就好了。现在秦王殿下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阶段,臣无能为力。”
崇祯皇帝闻言,失望的挥了挥手,命陈太医退了下去。
大明不是后世,消息传递远远不如后世那么发达,远在松江府就可以和京城的御医大佬们开个会会诊一番。
而且这种关头也不是可以让陈太医放手一搏的时候。
崇祯皇帝决定自己去看一看朱存枢。
只是等崇祯皇帝看到了那个躺在床上眼窝深陷,脸色蜡黄的秦王朱存枢时,仍然不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个估计没多长时间好活的家伙就是以前在陕西时兴致勃勃的跟着朱聿键去招募流民的秦王。
止住了挣扎着要给自己行礼的朱存枢,崇祯皇帝问道:“王兄感觉如何?”
朱存枢苦笑一声,叹息道:“劳烦陛下挂念,臣惶恐不安。只是臣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
崇祯皇帝也是叹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现在自己再问一些什么王兄是怎么得的病,都干了些什么,试试什么方法这一类的民间常见的礼貌性问候,也不过是扯蛋罢了。
朱存枢突然间恨恨的道:“臣不甘心!”
崇祯皇帝还以为朱存枢这是后悔玩什么置换封地以至于操劳过度下导致自己的小命要玩完,却不曾想,朱存枢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朱存枢恨恨的道:“臣此前碌碌无为三十七载,无功于社稷,无功于朱家,不过是个混吃等死的米虫罢了。如今陛下给了臣这等扬名的好机会,却被臣这不成气的身体给毁于一旦,更是会给陛下添无数的麻烦,臣不甘心!”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劝道:“罢了,王兄好好的将养身体,早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朕还等着看看王兄打下一片何等大的江山呢。”
朱存枢却叹道:“陛下不用安慰臣了,臣的身体如今已经是油尽灯枯,撑不住了。只是必然会影响陛下的大事,臣之罪孽何其之重也。”
崇祯皇帝心道老子还不如当初在陕西之时寻个由头把你丫砍了算了,现在你说这些还有个屁用。
朱存枢见崇祯皇帝脸色戚然,却开口道:“陛下,此事未必没有解决的办法。”
崇祯皇帝闻言,登时来了精神:“王兄请说,是需要什么药物?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朱存枢道:“启奏陛下,臣的身体连太医都没有办法,臣又怎么知道要什么药物?臣也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崇祯皇帝闻言,心中不禁失望之极。
朱存枢却像是没看到崇祯皇帝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一般,接着道:“臣所说的,乃是臣死之后对于置换封地一事的影响,却也不是没有办法消了去,最差的结果也要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
崇祯皇帝好奇的看着朱存枢道:“王兄请说。”
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想不出来朱存枢这个渣渣能有什么好办法。
朱存枢道:“启奏陛下,臣此前行为浪荡,游猎无度又沉迷于女色之间,至今无所出,以至于死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臣请陛下现在就削去臣的王爵,废为庶人幽禁,由臣弟存机继爵,继续出海扩土之事。”
听到朱存枢的办法之后,崇祯皇帝也是一愣。
这家伙够狠的!
把自己的爵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担着个骂名去死,但是对于秦王一系来说,这就是给自己崇祯皇帝一个面子。
大家出来混不就是靠着互相给面子?今天秦王一系能为了崇祯皇帝的大事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以后你崇祯皇帝能亏待了秦王一系?
也不怕天下人指着你的脊梁骨骂?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是目前唯一比较靠谱的办法了。
最起码,崇祯皇帝的脸面算是算住了——不用一道旨意强行把秦王系的爵除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除了极少数一些明眼人之外,剩下的无论是那些个读书人还是百姓会因为被舆论误导而把无数的脏水都泼在朱存枢的身上。
而天下间的明眼人毕竟是少数。
复又叹息了一声,崇祯皇帝才安慰道:“王兄且先好好休息,你的要求,朕知道了,回头再说罢。”
用眼神示意了朱聿键和朱倬纮之后,三个便离开了朱存枢的屋子。
看了看身边耳观鼻鼻观心却掩盖不住焦虑之色的朱聿键还有朱倬纮,崇祯皇帝开口道:“王叔祖和王叔有什么看法?”
第365章 朕绝不让人背黑锅
朱聿键和朱倬纮对视了一眼,心道怎么看?
没瞎就得用眼睛看,然后用心想。
要不然还能怎么看?
想了想,朱聿键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秦王所说有理。此事牵连太广,为陛下大计,为天下百姓民生计,确实应当寻个理由去了存枢的爵位,另立存机为秦王,以竟存枢未成之业。”
朱倬纮也躬身道:“陛下,此事确实不应当心软。若是真个等秦王兄去了之后再立存机,只怕那些个腐儒之辈又要开始饶舌了。”
崇祯皇帝却是颇为意外的看了一眼朱倬纮。
朱倬纮这个渣渣虽然说是以前有些不着调,或者说满脑门子的享受主义,成天的游猎无度醉生梦死,但是那毕竟是以前的事儿了。
自从在陕西开始忙活着招募流民的事儿之后,这家伙的进步就是一日千里,就连崇祯皇帝都不得不高看这家伙一眼。
只是不曾想,崇祯皇帝所谓的高看,还是小瞧了这家伙。
这大半年没见的时间,这家伙的进步实在是太明显了。
这么一个被当成猪来养的家伙居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关节?
朱倬纮被崇祯皇帝的目光给弄的有些挂不住,也看出来了崇祯皇帝眼中那一丝戏谑的神情,当下便讪讪的道:“启奏陛下,臣往里不学无术,让陛下笑话了。”
崇祯皇帝却是哈哈一笑,起身道:“想不到,朕是真的想不到。
当初建奴兵围京城,天下诸藩只有唐王叔一人起兵勤王,当时朕都以为我大明各个宗亲藩王之中,除了王叔祖外,剩下的都真个成了酒囊饭袋。
王叔祖和王叔知道朕的心中是何等的悲哀?
想想我大明历代天子,除开国的太祖高皇帝和永乐皇帝以外,哪个是真得了善终的?
彼时城外就是建奴,城头上的将士们在浴血拼杀,说是血染片袍也不为过。
谁没有爹娘?谁没有父母妻儿?谁就不怕死?
战死和重伤的将士们一批批的抬下去,又一批批的补充上来,可是没有人后退,都是在死战!
可是那些个官老爷们呢?该怎么贪的还是怎么贪,丝毫没有收敛。
而那些腐儒,还一再的想要握着军权,驱使大明的将士为他们自己谋私利!
王叔祖和王兄可知道朕的心中是何等的愤怒?”
朱聿键和朱倬纮齐齐躬身道:“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请陛下责罚!”
崇祯皇帝并不愿意理会这番话里有几分真情又有几分假意,姑且就当成是真的好了,当下就笑着摆手道:“都过去了,过去了。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天启七年的大明喽。
如今不管是王叔祖,还是两位王兄,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开国于海外。
而且看样子,也能识得清那些个腐儒的真面目,不至于被他们给带到沟里去,朕这心里,高兴!
朕今天给二位王兄透个底,成吉思汗算什么?朕要这日月所至,皆为大明!哪怕是子孙后代不争气,也不至于被蛮子们欺负了去。
这肉啊,还是得烂在锅里!”
说完之后,不等朱存枢和朱倬纮弄明白这个锅到底是老朱家还是汉家儿郎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接着道:“刚才秦王兄提出来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办法。
可是,这样儿对秦王兄公平吗?
朕当初提出置换封地之时,就只有唐王叔响应了,后来在陕西时又是秦王兄和庆王兄响应。
你们的好,朕都记着,虽然朕平日里不说,那也是因为咱们是一家人,朕觉得根本就用不着说太多虚的。
今天秦王兄这一番提议,可以说是为了大明,为了朕,才出此下策,不惜自己背上一身的骂名。
可是,朕的心里于心何忍?王叔祖与王兄还是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罢。”
朱倬纮却反对道:“启奏陛下,臣鲁钝,并无其他太好的办法,请陛下依秦王之计行之。”
朱聿键也劝道:“陛下,自古慈不掌兵,若是一时心软而坏了移封大计,那这些流民又当如何?
存枢如今病成这般模样,臣的心里也不好受,毕竟从陕西一路走到现在,怎么着都是有些感情的。
只是存枢一个人与数十万流民比之,孰轻?孰重?
陛下不忍存枢一时之骂名,却又如何忍心数十万流民的哀鸣?
再者说,存枢既然身为天家之人,就应该为大明做出自己的牺牲,葡萄名声又何足道哉?
臣亦请陛下依存枢之计行事。”
朱聿键与朱倬纮想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朱由检这个狗皇帝又开始不要脸了。
别看这狗皇帝净干些不要脸的事儿,但是偏偏这些事儿还都让他占上了一个大义名份,换谁来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现在这种情况估计就是这狗皇帝心中早就千万个同意朱存枢提出的意见了,但是这黑锅却是要自己两个人来背的。
以后的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肯定就是自己两个人一力要求这狗皇帝应允了秦王之议,另立朱存机为秦王。
至于其他的,那些个混账东西还不是会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
然后,自己两个人就成了为求能开国海外,所以不顾宗室藩王,甚至不惜同族相残。
反正就是那种幸进小人,要多坏就有多坏,最好弄到岳王庙前和秦桧他们一起做伴去。
只是这一回,倒真个是两人冤枉了崇祯皇帝了。
如果说这个办法朱存枢没有提出来,崇祯皇帝估计早晚也能想到——其实不行,还可以一路飞鸽传书或者几百里加急,让远在京师的温体仁和施凤来那些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们想办法。
但是现在却是朱存枢先提出来的,那崇祯皇帝可就不想这么办了——崇祯皇帝虽然不要脸,却是个讲良心的。
既然讲良心,就不能让朱存枢这种可以称之为自己忠实龙腿子的藩王寒了心。
最主要的是,后面还有的是其他藩王,以后都是要慢慢的置换出去的,这一次让朱存枢背了黑锅,以后还有谁愿意响应自己?
至于说那些个士林议论什么的,看看后世起点的作者们就知道了。
要脸什么的,不存在的,崇祯皇帝也不在乎这玩意——毕竟不能拿来当饭吃,更不可以在自己挂到歪脖子老槐树上的时候救自己一命。
再说了,现在趁着自己手里刀子够硬够锋利,掌握了江南之地大部分话语权的东林党已经砍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臭鱼烂虾就算是心有不满,估计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既然这样儿,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打定主意之后,崇祯皇帝就笑着让朱聿键和朱倬纮两个坐下,自己也坐下后,笑着道:“立存机王兄为下一任的秦王,是肯定的事儿,毕竟肃王叔膝下以秦王兄为长,存机王兄次之。”
两人心中当下就是一喜,以为崇祯皇帝又改变了心意。
只是崇祯皇帝一开口,却是让两人大失所望:“但是,朕却不会让秦王兄背上这般大的骂名。朕的脾气就是这般,一是一,二是二,凡是为朕和大明效力的人,无论出身,朕都绝不会让他们受了委屈,更别说秦王兄还是朕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崇祯皇帝的话掷地有声,其中不容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甚至于让朱聿键和朱倬纮开始怀疑眼前的崇祯皇帝是不是冒牌的?或者是这两天吃错药了?
打断骨头连着筋?福王朱常洵跟你是什么关系,你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
还不是灭门就给灭门,说除爵就给除爵了?
现在在这里扯什么亲情?扯什么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糊弄鬼去吧!
估计也是看着朱存枢这般模样,引动了你那黑到狗都不吃的良心作痛了罢!
当然,崇祯皇帝的良心狗吃不吃的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眼前这事儿。
在朱聿键和朱倬纮看来,崇祯皇帝确实牛逼,牛逼到自从永乐皇帝之后,老朱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牛逼的皇帝。
但是你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