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难择路-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刘医官满意地走了,不光是因为师弟长本事了,更高兴的是,他觉得师弟终于长大了,学会动脑子为威北营办正事儿了。李得一送走了师哥,自己就接着去刀甲营抡铁锤去了。等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得一刚要带着孩子们去火头营,就听见李无敌吆喝着:“大家伙!”
第七十三章 少年强
听到李无敌这声吆喝,顾不得吃饭,李得一慌忙抓起一大张猪肉馅儿饼,给孩子们扔下句:“你们吃完饭就自己回去歇息,不要吵闹。俺先去瞅瞅怎么回事。”冲出门,远远奔着着李无敌的身影就撵过去。
等李得一跑到营门口的时候,“四眼”和“悍马”两兄弟刚好拖着他俩这趟打的猎物回到营门口。他俩也累得够呛,正在门口那块地儿歇息呢。沿途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和威北营兵士,把这一狼一骡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李得一费了大劲扒拉开人群,挤到中间一瞅,也傻了眼,他俩居然打死一头黑熊,就这么搁地上硬拖着弄回来了。这头黑熊明显是头成年黑熊,体型硕大,熊爪子大的惊人。“四眼”虽说已经长大了,可体型跟这头狗熊一比,还是差了一号,亏得有“悍马”帮着他,他两兄弟,‘四眼’在前面拖,一个在后面不时拿蹄子帮着推推,就这么一路把头黑熊弄了回来。
李得一四下瞅了瞅,赶紧招呼过几个兵士来帮忙抬,“四眼”看到是李得一来了,这才松了口,也不护着地上的猎物了,坐那伸长了舌头开始呼呼直喘,“悍马”显然也累得够呛,出了一身汗。这头狗熊一进营门,威北营的兵士就议论开了。这么些年,威北营也就王壮彪曾经弄回一头熊来,可他本人一身力气比狗熊都大,再加上原气修为,猎头熊回来那是绰绰有余。小小医官养的狼和那头异种骡子也能打头狗熊来家,这可就不得了了。等把这头狗熊弄到火头营,王大胖子看见了,那更是美得直拍自己露在外头的大肚皮。
王大胖子也是个实在人,听说这头熊是“四眼”和“悍马”合伙弄来家的,二话不说,当即进屋拿出一整个烀熟的猪头,抽出那把大厨刀一劈两半,各分给他俩一半,又端出一大盆子烀熟的猪骨头,还有一小盆的油炸里脊肉。李得一瞅着那小盆炸里脊都傻了眼,威北营现在还没富裕到能用猪油炸里脊肉吃,这肯定是王壮彪背地后偷着整治出来的。李得一刚要开口询问,王壮彪就嘿嘿笑道:“这炸里脊是俺特意弄出来给孙老军师和三位把总下酒的。哈哈,可不是洒家自己吃的。”李得一根本没理他这话,说你要没偷吃,谁信?这好东西就搁在嘴边上,你能忍得住?张嘴突然就是一句:“好吃不?”王壮彪随口答道:“那当然是好吃,刚炸出来的时候,洒家就着酒可是吃了不少。”光说不算,王壮彪还张嘴打出一个酒嗝。王壮彪惊觉自己失言,嘿嘿笑道:“小小医官莫要声张,这些里脊你先吃了去。孙老医官那儿,洒家再弄一份便是。”李得一抬眼看着他那张“血盆大口”,动了动嘴儿,还是把后面的话硬生生咽了进去,抓起一块炸里脊就往嘴里塞。好东西谁不爱吃?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只用粮食喂养(想用饲料也没有),整整养了一年的猪,那里脊味儿,甭提了。现在的猪三四个月就出栏,纯是高效饲料和瘦肉精味的,那猪肉味儿根本不对头,不吃也罢。
累了一天的“四眼”和“悍马”,这工夫看到王壮彪端出来的这些美味的熟肉,再也忍不住了,凑过来就想痛快大吃一番。李得一赶紧伸手把盆里的骨头捞了出来分给他俩,“在林子里钻了一天身上都脏乎乎的,也没洗洗,先别使这盆吃饭。”然后又拿起一把菜刀把猪头肉分别给他俩片了下来。到了这时候,李得一才注意到“四眼”头上有几道血口子,估摸着是让那黑熊给抓出来的,由于天冷,现在已经不往外淌血了。“四眼”吃饭的工夫,李得一心疼地瞅了好几眼,又拉过“悍马”来好好查看了一番,发现“悍马”身上并没有伤,这才放了心。
王壮彪在一旁掏出家伙,准备把这头倒霉的狗熊退毛清洗拾掇出来,发现这头狗熊的脑袋被什么东西硬生生砸塌了,脑壳都陷进去好大一块,伤口呈马蹄状,再就是肚子上、腿上有些小血窟窿,一看就是牙咬得。“哈哈,小小医官你这两兄弟不得了,居然还会配合打猎。你看看这狗熊腿上的伤,多半是“四眼”先撕咬这狗熊的后腿,吸引住它的注意力,然后这骡子抓住机会照着这狗熊的脑袋狠狠踹了一蹄子,直接踹塌了半个脑子,完成致命一击。”李得一恍然大悟道:“俺说“四眼”脑袋上怎么有血口子呢,原来是下口咬这熊的时候,被熊抓的。”
“悍马”是开过蒙的,而且已经修到了气壮境,王壮彪是知道的,今天见“四眼”居然能跟“悍马”合作狩猎,王壮彪心里也就明白了,这头狼多半也开了蒙,修上了原气。可孙军师从没说这事儿,他就不能多嘴,是以,虽然他心里明白,嘴上却只是夸“四眼”能干。王壮彪看着傻大憨粗的一个人,其实心里明白着呢。这些日子他瞅着李得一带来吃饭的那帮孩子里,有八个明显不一样,那八个孩子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强出一截来,后来他趁着李得一不注意,借着递饭的机会,偷摸着试过那八个孩子,从那天起,他每天看到那些孩子来吃饭,都是乐呵呵地偷着给他们添一块肉。心里装着这些事儿,再看李得一,王壮彪眼里就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李得一被王大胖子这眼神瞅的直发毛,心说:今天王大哥是怎么了,老瞅俺,俺脸上开花了?这时候还得感谢穿越大神,平周朝开国太祖,他老人家没有把肥皂做出来。
正好这时候“四眼”已经吃饱了,急匆匆叼起两大块骨头,就想往家里跑。李得一赶紧把片下来的猪头肉随手找个破碗一装,嘴里喊着:“给你媳妇捎点肉家去。”也追了出去。李得一走了,王壮彪在后面摸着自己日益光滑的大脑袋嘿嘿憨笑了一番,一扭头继续拾掇那头狗熊去了。
“四眼”这两个月,天天都出去猎食。自从那天弄回来那头熊,吃了王壮彪奖励的那些炸里脊之后,尝着甜头的“悍马”终于也有了事儿干,每天都跟“四眼”一起去山里狩猎。他俩天天钻山林子,可苦了李得一,本来隔着五六天给他俩刷刷毛就算了,现在两天就得一刷。当然李得一也不全是白忙活,“四眼”他俩打回来的猎物,李得一也跟着蹭了不少,眼瞅着脸都大了一圈。李得一有口吃的,跟着他一起的那些孩子自然也都吃上了,现在整个威北营的伙食,就数李得一这帮孩子最好,普通兵士对此也没多少意见。那些猎物都是小医官的狼打来了,人家多占点也是应该的。再说最近训练中表现好的兵士,也都奖励了些野味,要不是那头狼天天出去猎食,兵士们现在哪能捞着野味吃。
经过这些天坚持不懈的苦练,李得一终于粗通了点打铁的手艺,亲自给“悍马”打了几个铁钩子,用长长的绳子连着,绑在他的脊背上,“悍马”只要一扭头,刚好能用嘴把背上的钩子摘下来。并且跟“悍马”反复演练,进山打猎,逮到小的直接挂钩子上,逮到大个的,就把几个钩子使嘴摘下来,勾住猎物,然后拖回来。凭着“悍马”那气壮境的本事,寻常的猎物根本毫不费力就能给拖回来。给“悍马”换上了好使的家伙,李得一当然也没忘了“四眼”,他这些天继续锤着之前锻打失败的那块铁板,终于锻打出了个的样子,找老铁头亲自指导着进行了数次淬火锻打之后,使刀砍了砍,就留下个刀印子,没砍透,成了!李得一当即使凿子在边上凿出几个洞,再使绳子一穿,也不管四眼乐意不乐意,强行就把这块铁板给他戴头上了。边戴还边摸着“四眼”那一身日渐浓密发青的毛发,哄道:“老实带着,你本事还差点,万一遇上了林子里的猛兽,打不过他们,带着这个好歹能帮你挡挡。”“四眼”最近已经能听懂人言了,因此尽管别扭难受得紧,还是老实带着出门了。
“四眼”:“从现在起,请叫我金刚狼,哼哼。”别这么臭不要脸,兄弟。你只有头上一块钢(其实是铁、钢都含的杂钢,不是现代纯钢)而已,人家金刚狼浑身骨头都是钢的啊。
最近这俩月的功夫,小刘医官经常带着新兵们去外面剿匪,一出去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把这帮新兵着实训练了一番,确保他们人人都见过了血。李无敌也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回回必然跟着上阵。虽说那些草匪流寇实在用不着他这样的高手,打起来也是一招就倒,没劲得很,可李无敌还是屁颠屁颠地每次都跟着去,乐此不疲。李得一这俩月又要教孩子们,还要照顾“四眼”的幼崽,自己还得抽时间学习打铁的技艺,一早一晚的功夫仍然用在修原气上,也是忙得很。
五月初三的这天晚上,月明星稀,清冽的月光照亮了屋外的黑夜。李得一把那四十五个上次没能开蒙的孩子又叫到了一起,再次来到城外那小山丘上。至于那已经起修原气的八个孩子,李得一把他们留在了家里,让他们自己练习运转原气,锻炼识海。
来到山丘顶上,等孩子们都站好之后,李得一走到孩子们面前站定,环视了一圈,沉声把这些孩子经历过的那段家破人亡的惨剧又重提了一次。然后再次告诉这帮孩子,若是不想再被突辽人像猪狗一样随意宰杀,就必须变强,变得比突辽人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现在这每天都有肉吃,有学上,能读书识字的日子。说完这些话,李得一瞅着孩子们都露出了认真肃穆的神情,觉得气氛也搞的差不多了,再次重复了一遍感知原气的方法,然后就开始再度尝试给这帮孩子开蒙。他这次开蒙,事先根本没通知师父孙老医官,完全是自作主张。在李得一心里,开蒙这种事,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还有三次,四次。多来几次,总会成功的。自己十岁才起修原气,这帮孩子都比自己小五六岁,还有的是机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总是最勇敢。
这一次,居然有五个孩子成功的开蒙了。第二天上午,李得一领着孩子们去迎接剿匪得胜归来的师哥,顺便看看那些草匪俘虏。小刘医官带着一众新兵进了城门,一看师弟居然带着孩子来迎接自己,也挺高兴的,把新兵队伍交给一个老兵带回营,自己走到路边李得一这儿,就留下了。小刘医官一过来,就看到了那五个昨晚刚开蒙的孩子,起修原气的人由于识海受到冲击,因此初修原气时与普通人很好分别,精气神明显就不一样。
李得一本想与师哥多说几句话,没想到小刘医官一看到那五个孩子,面色立即大变,好似见着了什么怪物一样,然后丢下一句:“今天吃了晌饭马上去师父那儿,就是天大的事儿也必须去!我先回去卸下这身罩甲。”交待完,小刘医官急匆匆走了,倒把李得一弄得莫名其妙,只当是师哥这些天连续带兵作战,有些疲乏,情绪才这么激动。
吃了晌饭,李得一就来到了师父那儿。一进门,就发现师哥和师父早就在屋里等着自己了,桌子上却没有饭菜,师父甚至连每顿必喝的酒都没摆出来。师徒俩打从李得一进门开始,就不停地上下拿眼打量着他,仿佛第一次见到他一样。李得一被瞅得有点受不了,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嗯……师父,师哥,唔……,好。”李得一认真行了个大礼,借此提醒师父有点过了。孙老医官看到小徒弟行了个礼,好似才反应过来一般:“好徒儿,来来,快到为师这儿来。”说着话,扭回身掏出一盘酱鸡杂,一盘花生米,还有一盘里脊肉,然后又拿出一壶早已烫好的小酒。
小刘医官忍不住说道:“师父,不是说好不喝酒的么?!”孙老医官给徒弟使了个眼色,嘴上说道:“喝了酒才好说话,有气氛。”说着又冲李得一努了努嘴,示意他别光看着了,赶紧坐下吃。小刘医官这才反应过来师父的意思,伸手拿过酒壶,给师父,师弟和自己都倒了一盅酒。嗯,好多事儿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因为酒这东西,能麻醉人的神经,喝了酒之后,原本的警惕心就会放下,一些不好意思说的话,也就能说出口了。孙老医官跟自己的小徒弟都来这招,还真不怕把好好一个徒弟教歪了。孙老医官:“你这写书的懂什么。现在是乱世,不教些歪招,徒弟将来出去了,容易吃亏!”
酒一倒上,孙老医官就端起酒盅,领着头喝了一个,师父都干了,当徒弟的只能陪着了,就这么着李得一稀里糊涂就陪着连喝了三盅。三盅酒一下肚,李得一的小脸开始变得通红,孙老医官看着也差不多了,再灌多了酒就该醉了,那就问不出话来了,把酒盅放下,便开始劝李得一吃菜。
这仨小菜李得一最爱吃的就是那炸里脊,这可是轻易捞不着的美味,平时也只有师父才有资格吃,一头三四百斤的猪,总共也就不到二斤的里脊肉。既然师父都拿出来了,李得一更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奔着炸里脊就去了。瞅着李得一吃的美着呢,孙老医官趁机问道:“好吃不?”李得一边拿手捂着不让嘴里的里脊肉调出来,边使鼻音发着声,瓮声瓮气回道:“嗯,嗯。真好吃。”小刘医官更是破天荒的没骂李得一没出息,反倒跟着劝道:“好吃就多吃点,吃了这顿,下次杀猪不知要等什么时候了。”
酒也喝了,美味的炸里脊也吃了,李得一也觉出今天这事儿有点不大对头,抬头问道:“师父,你是不是有啥不好的事儿要告诉俺,所以才……”孙老医官对着大徒弟使个眼色,小刘医官会意,开口问道:“你又给孩子们开蒙了?”
“嗯。昨晚上俺带着他们去那个小山丘上,又试了一次。这次有五个孩子成功开蒙了,他们五个状态都不,就是识海初次受到冲击,有些不适,没啥大问题。”李得一听到师哥问话,就停了筷子,随口答道。
小刘医官听了这话,冲着师父得意地一点头,“怎么样,我说是五个吧,师父你还死活不相信。”孙老医官似是仍不相信一般,冲着李得一又问了一遍:“真的是五个?你是怎么弄的?”
“啊?就跟师父带着俺开蒙那次一样,不过俺事前跟他们说了些鼓励的话,告诉他们只有修了原气,变强了,才能不受突辽人的欺负。”李得一答道。
“就这么简单?再没别的了?”
“啊,再没别的了。”
“你知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的孩子若是头一次开蒙不成,第二次给他们开蒙感知原气要准备多久?投入的人力财力又有多少?而且只有嫡子嫡孙才有第二次机会,旁系子弟一次不成,终生就只能当个寻常人。而且这天下间教导人修习原气的名师多了,却很少有人肯接二次给人开蒙的活。那些名师在接受邀请给大族子弟开蒙前,往往都会先打听一番,若是这家的孩子是二次开蒙,十有**都会婉拒。原因就是这人第一次若是开蒙不成,第二次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绝难成功。这些名师不肯接手给这些大族子弟二次开蒙,就是怕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为师活了几十年,听说过肯给家中子弟进行二次开蒙的,也只有清河崔家,世禄王家,上晋李家这三家世间的顶级大族。就是这三家豪门,也仅仅肯给嫡长子孙进行二次开蒙,其他子弟那是门都没有。而且开蒙之前,为了养好孩子的识海,都要精心用最好的药物调养一年。那些名贵药物中,光是那每个月一粒的天清丹,就价值上万枚金钱,还是有价无市。不光如此,二次开蒙前,还要请出族中修为最高的长老亲自耗费原气,为孩子修复识海创伤。就这样,二次开蒙的成功率都不足三成。”孙老医官忍不住就说了这么一大秃噜话。
小刘医官拦道:“甭管那么多,反正师弟这次又成功给五个孩子开蒙了,这下咱威北营可是赚大发了。以后就算师弟再也不给孩子们开蒙,有了这十三个孩子,咱威北营的前途那是一片光明。”
李得一听到这儿,忍不住说道:“师哥你说啥呢,那些孩子俺可是一个都舍不得落下。俺打算以后每隔段时间就带着孩子们去试一次,直到他们都能修原气为止。”李得一说完这话,孙老医官和师哥俩人立马把眼珠子瞪得老大,盯着他看,就像看见了怪物一样。
孙老医官原本被小刘医官稳住了,听了小徒弟这番话,再也坐不住了,张嘴说道:“这天下间豪门大族倾尽物力人力都难以做到的事儿,让你跟玩儿一样就办成了。你居然还想给这帮孩子第三次,第四次开蒙,让他们全都修原气?修原气这买卖时你家开的啊?!说修就修。你这话让那些世家大族听到了,他们都该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你听好了,今天这番话只有咱们师徒三人知道,那帮孩子修原气,也只能在伤兵营里头,绝不许拉到外面进行。你这给人开蒙的本事若是流传出去,为师恐怕那些豪门大族会立即联合起来,到咱威北营抢人。”
李得一咋舌道:“弄半天,现在俺也成了香饽饽啦!”恩,我亲自给你开的金手指,能不香么?!
坐那儿瞪着自己这个小徒弟好半天,最后孙老医官无奈道:“说说你给这些孩子开蒙成功的要诀。为师要整理记录下来,以利后人。”
第七十四章 刀兵四起
“俺也没啥秘诀,就是觉得这些孩子都该学会修原气,不然他们永远都报不了父母亲人的血仇。”李得一先把嘴里的肉咽下去,摸了把油乎乎的嘴,答道。
孙老医官本以为李得一会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诀窍,却没想到就这一句简单的话。旁边小刘医官不敢置信道:“下边呢?”李得一摇摇头:“下边没了。”孙老医官摸着颌下花白的胡须沉吟半响,点头道:“也罢,你居然能给这些孩子第二次开蒙,还成功了五个,为师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换当今天下任何一位名师前来,恐怕也难以做到如你这般。咱们先说说另外一件事,你师哥已经跟我说了你提的,关于咱们治下的流民细分工与奖惩制度的事儿。为师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已经想了些章程出来。这事儿既然是你提的,你也来一块研究研究。”
说罢,孙老医官拿出一张薄薄的白纸,上面一条条写着这些日子孙老医官想出来的章程。李得一接过来仔细看了一番,抬头说道:“这些天俺回去之后又细想了一番,若是按照俺说的章程办,还是有不少毛病。就如这厘定每亩地每年需要上交的粮食这一节,若是定的低了,咱们威北营恐怕不够吃的,可若是定的高了,有些贫瘠之地是出产不了这么多粮食的。这就需要咱们去细分出那些田地的厚薄,好赖。就拿地来说,咱们定北县靠着北面小清河附近,有一小片水浇地,那可是旱涝保收的上田,年年打的粮,都是咱们县里最高的。咱们还在山里有不少地,由于山路崎岖难行,若遇天旱,则全靠人力挑水浇地,每年地里打多少粮食,全得靠天。这些都得一一区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一一划清。”李得一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师父一眼。
孙老医官没料到小徒弟会想这么多,一时听得有些出神,等回过神来,发现李得一用询问的眼神正看着自己,便点头示意他接着说。“这县里原也有各处土地的黄册,可那东西完全做不得数,里面的虚假之处太多。俺小时候在庄里,曾见县里的小吏下来厘定田地的厚薄。好坏全在那小吏的一张嘴上,你若是给他足够的枚银钱,他便把你家的上田记成下田,每年需要上交的粮食便可大大减少。若是不能给够钱,便要把你家统统记成上田,哪怕是最下等的劣地,也要记成上田,每年光多收的粮食就能要了你的命。庄里的乡亲是苦不堪言,却又求告无门,只能任他们捏扁搓圆。如今咱们要重新厘定这定北县的土地田亩,便万万不能再任用这些小吏,不能再把这权柄交到他们手里,免得他们借机欺上瞒下,鱼肉百姓。俺见够了这帮贱吏的丑态。”
孙老医官皱眉道:“为师也知道贱吏残民。这些衙门里的小吏、帮办,最是能借着在黄册上动手的机会,上下其手,鱼肉百姓,危害极大。可如今若是不用这些贱吏,咱们威北营实在找不出那么多即识字,又通晓这些事宜的人。勉强找到一两个,一两年也理清不完全县的田地。”李得一接话道:“师父,俺觉得这事儿不能草率。这是关系到将来咱们威北营能不能在定北县这块地儿立足,将来能不能扩大局面,在这刀兵四起的乱世中存活下来的关键。若是咱们威北营也任用这些鱼肉乡里的贱吏,岂不是在走那覆灭的平周朝廷的老路?”
孙老医官刚开始听到李得一的话,只是感觉徒弟长大了,终于开始懂事儿了,知道为师父分忧了。可等听完了小徒弟这一番话,却猛然发现,他这徒儿不仅仅是长大了,居然还表现出了几分治世之才,老人家心里开始由衷感到欣慰。
心里这么想着,孙老医官面上不显,只是淡淡问道:“若依你,又应当如何?”李得一显然是考虑过这个事情的,张嘴答道:“俺打算选几个精通农事的老实庄户带上,然后再带着俺那些学生,一起去办理此事,这个事儿交给别人,俺实在不放心。如今俺那些学生也都识字了,当个文案书办还是凑付的。再者说了,咱们控制的土地虽然多,但咱们治下的流民太少,还不足以耕种这么多土地。所以俺可以先把那些水浇地和大块的平地记录下来,那些山地和零碎的小地,可以等以后再慢慢拾掇。师父,如今乱世来临,咱们威北营若是想长久发展,必须得占住块地,自己组织人耕种,到时候有了咱们威北营自己的根据地,才有足够的本钱在乱世立足。若是像那些草寇乱军一样四处流窜,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早晚是要覆灭的。”孙老医官赞同地说道:“‘根据地’这三个字说得好!为师也是打算就此占住这定北县,在此地扎下根来。定北小县虽然贫瘠偏远,可这在乱世反到是好处。那些繁华大城到了乱世,皆乃兵家必争之地。咱们威北营如今兵不满万,能战之将亦不过数人,完全不能与人相争。只有这别人瞧不上眼的定北小县,西北偏远之地,才是咱们的安身立命之所。”
李得一接着说道:“若要在定北县扎根,首先咱们必须掌握此地的民心。之前咱们威北营虽说也杀了不少县中为富不仁的大户,可百姓对咱们多是畏惧,少有归附之心。如今平周朝廷已经覆灭,这乱世中刀兵四起,粮食便是民心。只要咱们能掐住粮,让百姓吃得饱,便不愁民心不能归附。这粮食如今就是咱威北营的重中之重,所以俺便打算亲自去办理此事,顺便也带着那些学生长长见识,免得他们整日在营中不接触世事,都学成了呆子。”
这番话一说完,孙老医官再看自己这个小徒弟,忽然有种老怀大慰的感觉,忍不住就笑道:“好哇,好哇,你既想的如此周全,那就放手去处理此事,一切有为师给你撑腰。”
小刘医官也是笑眯眯的看着李得一,直把他瞧得脸腮都发红了,这才开口说道:“好啊,师弟,今年真的长大了,有出息了。这些事儿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嗯,了不得,没想到俺师弟还有几分治世能臣的样子,哈哈哈……”
被师哥和师父当面夸奖了一番,李得一心中也很有些高兴,可又有点心虚。他今天说的这番话,也不全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贱吏害民这事儿是他小时候在庄里亲眼所见。至于根据地和紧紧抓住粮食这点,都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他在梦里学来的。他自从识海受创之后,晚上就会常常做梦,梦中总会梦到一些奇怪的人和事儿,虽然光怪陆离,但李得一总感觉他曾经在那梦中生活过。梦中好多事情太超乎人的想象,是以李得一根本不敢对别人提起,比如梦中的朝廷规定孩子到了年龄就都要去上学,一个学堂有成千上万孩童。梦里的景象,即便是李得一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平周朝廷统御天下六百多载,送孩子上学堂对平民百姓来说,依然是个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一个上学的孩子往往需要平民之家一家人倾力供给,才能勉强求学。稍差一点的人家,孩子就捞不着念书,不是不想,而是念不起。他们整个李泉庄,就没一个上过学堂的孩子。
这天下午,李得一没去刀甲营抡铁锤,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宣布接下来几天要上实践课,具体的内容到时再公布。跟孩子们宣布完这个消息,也不给他们解释这课是什么名堂,李得一就匆匆赶到威北营临时安置流民的草屋营,这里的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为了赶在冬天到来之前完工,屋顶都是茅草盖的,所以就叫草屋营。
李得一赶到时,已经有师父安排的人手开始给流民分类登记,让他们报上各自的手艺,姓名,然后按上手指印,先做个统计,记录在册,方便以后安排活计。如今威北营控制的流民已经有五万之数,都是从受突辽人糟蹋最重的东面和东南面来的。李得一按着登记的人群,很快就挑中两个四十多岁老实巴交的庄户人,略一询问,这俩人果然是种老了地的老庄户,说起地里的庄稼把式,都熟的很。询问过后,李得一满意地点点头,告诉他俩人,明后天跟自己出一趟门,办个差事,若是办的好,到时候就给他俩威北营民夫正式的编制,天天都能吃饱饭不说,还有枚银钱的赏。这俩老庄户万万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可见周围的大兵都很敬服这个少年郎,也就信了,俩人忙不迭点头答应了,还问是不是马上就走,另一个则当场表态自己每天只要吃一顿饭就行,干起活来绝不偷懒。李得一领着他俩先去吃了顿饱饭,然后把他俩找了个小帐篷安顿好,嘱咐他俩明天一早就要准备好,天亮就出发,到时候再来找他俩。
挑好了人,李得一又把明天需要带的东西拾掇了一番,还特意去火头营让王壮彪给烙了三天量的光饼①。这饼中间有个圆洞,用绳子从中间的洞一穿即可背在身上带走,非常方便。据军中口口相传,这饼也是当年平周朝开国太祖发明的,有了此物,兵士便可自带三五天的口粮,于大军出动很是方便。
第二天天一亮,李得一就带着孩子们,去叫上那俩老庄户,背着光饼,带着必须得应用之物,就出了定北县的城门,开始绕着定北县城,考察起威北营所控制的田地。
这一个月的工夫,李得一天天都是天一亮就带着孩子们出门,天黑透了才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