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逄玖丝谄档馈

    “怨不得如今这些入圣的人,都是隐士,或藏在深山,或藏在闹市,轻易不肯现于人前。他们怕是被这红尘一累,也要寸步难行。”李得一点点头,表示同意三叔这观点。

 五百八十七章 一老一少,纵古论今话短长

    “可是唻。Ωヤノ仯讥帷。!!#馐郎系娜耍猿磷碚夂斐局校崂喟嗌保纷只兀牢扌葜埂5玫焦γ还笳撸喊汉醺吖谝陆酰鋈肴浩拖嗨妫貌坏靡狻Jб庹哕滠滏萘ⅲ斡跋嗟酰久径噔叮鞫袷赖啦还!比逅底潘底牛朴兴校鋈灰皇帜闷鸫赏耄皇帜每曜忧米磐氡撸艘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嘿还真别说,三叔唱完这一曲,还真有几分破红尘,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不对啊,三叔。您老年轻时可是在世上那滚滚红尘里打滚的游侠儿。俺瞅着您现在这样,琢磨着年轻时,在风流帐里面,您老也准是金枪不倒急先锋,夜战百美仍不疲的狠角色。你是怎么超凡入圣的?”李得一猛然想起,眼前这就有个例外。

    按照三叔方才所说,若是迷堕在这滚滚红尘中,沉迷钱权色名不能自拔,绝难以集中精力,超凡入圣。

    “三叔我年轻时是在世间风光过,后来一时失足,铸成大,决定靠这张脸混饭吃,结果差点饿死,最后无奈只能要饭。结果落魄街头之后,过上了无牵挂的极简单乞食日子,反倒在修原气上大有进步,一举超凡入圣。”三叔这瞎话是张嘴就来。

    三叔这么说,似是不想提起当年旧事。李得一明知道三叔又开始说瞎话,也不戳破。他觉着,三叔身为堂堂圣人,居然肯隐姓埋名在街头乞讨,既无家宅产业,也无妻子亲眷,必然是有难言苦衷。

    超凡入圣之时,方圆百里都会有天地异象出现,与圣人相感应。三叔要是真在大街上要饭时超凡入圣,怎么会无人知晓?

    不说别的,当初师父孙老医官与范国师拼斗,都能引发天地异象。那场面,除了又瞎又聋,谁不见?超凡境都能如此,何况超凡入圣。那时所引发的天地异象,必然是宏大壮魄,震撼非常。

    李得一拿眼瞅着三叔,明显不肯轻信这番话。他如今断定,三叔来历不一般。你想,能跟白眉叟和黄石公这样的隐士圣人交朋友,怎么会是一般人。要是圣人就跟寻常百姓一样走街上随手就能遇到,俺咋遇不到一个呢?

    傻子,你面前这个不就是,你这不就随手遇上一个?他还亲口教你一部完整的入圣经典哩。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李得一眼珠子转转,忽然又提出一个问题:“三叔,你方才说,世上修原气之人想要超凡入圣,就不能为这滚滚红尘所累,须得集中全部精力,才能超凡入圣?”

    三叔点点头,“不,方才老汉是这么说的。”

    “三叔,那你说平周朝开国太祖当年他是咋入圣的?还有那些古圣先贤,又是如何入圣?俺也读过些,上古那些圣人,一生可都没闲着。著立说,开宗立派,甚至还有当官的。他们也都在这滚滚红尘里翻腾,为何却能成功超凡入圣,今人为何又不行咯?”李得一问道。

    “嗯?你子有点意思。三叔我活了一辈子,还从未有听到人问过这个问题,你是头一个。”三叔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李得一问的这个事儿,乍一听简单,但要是细究起来,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这个问题有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前平周朝那位开国太祖,千百年来,公认的世上第一圣人。

    平周开国太祖此人,一生简直就是一场惊世骇俗的传奇故事。

    平周开国太祖少时,就素有大志。幼时,居然就无师自通,自行开蒙修原气。与此同时,他老人家还拉上一伙儿时的玩伴,每天拿着竹竿,开始练习长枪军阵。这时候,大部分人家的孩子,还都流着两条鼻涕,蹲地上撒尿和泥玩呢。

    后来天下大乱,流民四起。十二岁的平周开国太祖,就毅然带着一干弟兄们亲自上阵,用削尖的竹枪,列起军阵,打退一次流民来袭,保护整个县城于大难。这一战,平周开国太祖独自一人追杀出去二里多远,吓退上千乱民。战后,在进城一带名声大噪,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豪侠。

    此后不久,平周开国太祖就接连搞出玻璃,肥皂,白纸,海盐,白酒,等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大生意,每天开始挣着如山如海般的财富。

    这泼天的财富,当然引起不少人觊觎。这些人,有乱匪流民,有恶霸豪强,有官兵将校。对这些贪婪的豺狼,平周开国太祖浑然不惧,用挣下的钱财武装起一干伙伴,拉出自己暗中训练的兵卒,凭着甲坚兵强,一次次将敌人杀退。

    慢慢的,平周开国太祖场面越做越大。到十八岁那年,无论是江湖上,还是官面上,又或是经过进城附近的乱兵,都得来拜一拜这位窦爷。

    这些事情,都是《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中所记述。

    很奇怪,平周开国太祖年轻时这些事情,正史未见记载,只有一句:“高祖,进城中官前巷人。少聪慧过人,好武事。人见之皆奇。”

    再后来的事情,就如史记载,乱世中平周开国太祖拔剑而起,逐鹿群雄,击败各路豪强之后,顺利平定天下,建立传承六百余年的平周王朝。

    在平周开国太祖二十岁那年,就已是超凡境大成的能人。那时候,天下尚未评定,平周开国太祖每天除了指挥作战,还要管理管理庞大的产业,还要忙着到处搞对象。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平周开国太祖,搞对象的本事,一如他打天下的本事和挣钱的本事,修原气的本事那样厉害,那样无人能及。而且平周开国太祖搞对象也不论岁数,只要女子肤白貌美,即便五十多岁的寡妇,也是照纳不误。

    天知道平周开国太祖是如何在处理好滚滚红尘恁多俗务的同时,还能顺利超凡入圣,甚至超越圣境,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成就。

    要是按照眼前三叔这位圣人所说,平周开国太祖同时办这么多大事,心神必然难以集中,那他应该无法超凡入圣才是。可事实上,平周开国太祖不到三十岁,就已经迈入圣境,成为圣人。

    李得一安静在那儿站着,等着三叔答话。里屋厨房传来炒菜的声音,很显然,王壮彪正在忙着重新给三叔做一道扒羊脸。

    三叔思索许久,方才缓缓说道:“此事确实蹊跷。平周开国太祖乃天降伟人,不可以常理度之,姑且不论。上古之时,前贤往圣,确实各有伟业流传下来。就如儒门先圣,孔圣人,他先为鲁国官,后又周游列国,年老后,就在家开宗立派教授弟子,编写《春秋入圣典》。这位孔圣人也是多才多艺,给后世儒士传下君艺‘礼、乐、射、御、、数’。这位先圣既然传下六艺,想必也是样样精通。”

    李得一道:“就是。先圣能将如此多的技艺练得精熟,还能有富裕的精力超凡入圣。俺这样的后辈实难学得先贤一二。”

    三叔道:“你所问之事,大概是先贤生来智慧过人所致。如今世上这些隐士圣人,皆是因循先圣传下之学,才得以超凡入圣,从未有人再能别开天地,独创一道。千万年前,世上本没有什么入圣之道,皆是往圣先贤自行证道,这才传与后人。这无中生有,可是世上头一等难事。若没有大智慧,大毅力,绝办不到此事。”

    李得一跟着胡乱点头,他到现在还是个俱五通境,三叔这些话,他只听懂一半,几乎听不大懂,只能先记在心里,留待日后慢慢揣摩。

    “三叔,咱先别说超凡入圣的事儿。您老接着给俺说那一对对数字到底是啥意思?”李得一接着问道。

    “哦,你子是不是没把那数字抄全?”三叔忽然张嘴来了这么一句。

    “啊?!”李得一明显有些惊愕,他没想到,三叔居然能仅仅从这张纸上,就猜出这个。

    “这数字每个后面还有个鬼画符。俺瞅着那东西啥也不像,以为是字,就没抄下来。”李得一实话实说。

    “这两个数字,代表一个地点。你去把原来那个拿来我,少了那俩鬼画符,老汉我也不知道这俩数字到底说的是哪儿。”三叔把纸条递还给李得一。

    李得一听罢,眨了眨眼,伸手去衣裳里,摸出一个扁扁的锦囊,打开来,从里面心翼翼用两个手指头夹出那页泛黄的笔记。

    三叔一到这页笔记,眼珠子突然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

    “三叔,你见多识广,可认得这个?”李得一把笔记递给三叔,问道。

    “据传闻,这是一页平周开国太祖留下的笔记。”三叔接过来,了一眼。

    “哈!你果然知道此事。那你可知,上面这些鬼画符是什么意思?”李得一追问道。

    三叔仰头寻思一下,说道:“记不得咯,太过久远。当年三叔我游历天下时,机缘巧合,曾见过几页太祖笔记。当时每一页太祖笔记现世,都会引起一片腥风血雨。各大世家豪门如同闻到血腥气的苍蝇般,蜂拥而至,厮杀争抢。三叔倒是还记得,当时曾有人说过,这些数字,就是标明平周开国太祖龙**所在。”

 五百八十八章 雁来雁去,花开花谢,逝者如斯

    瞅了一眼笔记上的那一对数字(112°e,38°n),再略一寻思从三叔嘴里听到的答案,李得一心说,“果然如此,传闻居然是真的。”

    “三叔,那平周开国太祖墓里都有啥?为何后世之人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将这笔记争抢的七零八落。俺搜集这几页,都是从那些世家大族中得来。据说,他们的先祖为了这一张薄薄的笔记,也是费尽周折。”李得一好奇问道。

    三叔摇摇头,道:“嗨,这是上人,还能为了啥这么玩命?无非就是稀世珍宝,入圣经典,又或者是诸如‘造玻璃’这类能发大财的秘术。这百多年来,世上也不知有多少盗墓的行家,金牌摸金校尉,扒丘倒斗的能人,都想找到平周太祖的龙穴所在。但这百多年,却总共只发现三个假墓。那位的真龙穴至今尚未发现……”

    “三个假的?有假就有真。三叔,你的意思是平周开国太祖还修了真假坟地?”李得一打断三叔的话。

    “这事儿也没有确切证据,都是传说。据说,平周开国太祖这位能人,不知怎么,对盗墓扒坟这类事儿极为忌惮。据后人谣传,当年平周开国太祖登临大宝之后,专门制定法律,严查严惩盗墓扒坟之人,甚至曾无辜牵连两个写这类的书生。据说当年平周开国太祖还曾下令,严禁厚葬,大力提倡薄葬。他在生前,为自己修了七十二处疑塚和一处真墓。但几百年后,尤其是窦家最后这几位皇帝,可都是大修坟茔,陪葬丰厚。”三叔话说到后面,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这么说来,平周开国太祖的真墓,到现在也没被人找到?”李得一又问道。

    “这事儿可难说,不过我估摸着,即便谁找着了,多半也会秘而不宣。前平周朝时,毕竟是窦家天下,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寻找太祖墓地。如今虽说天下大乱,但盗挖帝王坟可不是小事,一旦泄露,必然惹来天下有识之士不齿。故此即便有豪雄将那真墓找到,也不会大肆宣扬。故此,我也不知此事。“三叔道。

    “嘿,弄半天这世上,还有三叔您老不知道的事儿。”李得一笑眯眯道。

    “多新鲜。老汉我不知道的事儿,多了。”三叔明显不吃这套。

    不大会儿工夫,王壮彪端了一盘新的扒羊脸出来,还摸出一个温酒壶,咧开虎口般的大嘴,尽量温柔地笑道:“三叔,这是洒家给你烫的一壶杏花村,您老尝尝。”

    王壮彪是个实在人,他在三叔这儿得了天大的好处,自然就要投桃报李。

    三叔接过酒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乐道:“不,果然是六百年前平周开国太祖亲自开创酿制的杏花村。如今这杏花村,只在洛都城有一家小小分号。小王,可以啊,这种好酒你都有。”

    王壮彪憨憨一笑:“这是上回作战,洒家从一个夷人酋长身上摸来的。本打算什么时候孝敬孙老医官,如今可就便宜三叔咯。”

    三叔倒了一盅,一饮而尽,发出一声干爽的长叹,“好酒!”

    李得一殷勤地给三叔又倒满一盅,笑眯眯道:“三叔,喝酒,喝酒。”

    三叔眯着一双小眼睛,嘿嘿笑道:“小李子,你少来这套。你这殷勤,三叔我可受不起。有话你就直说!”

    “三叔不愧是老眼昏花,额不,老眼贼精。一眼就把俺给看穿了。嘿嘿……”李得一拿手摸着自己后脑勺,尴尬笑笑。

    “嘿,我要是连你小子都看不透,这辈子算是白活咯。说句不好听的,你一撅腚,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三叔把嘴一撇,不屑道。

    李得一闻言,赶紧把腚撅起来,问道:“三叔,你猜俺要拉什么屎?”

    三叔气得拿起筷子,照着李得一脑门就是一下,“混小子,三叔我正吃酒哩。”

    李得一双手抱头,故意弄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道:“俺这不是想看看三叔你猜的准不准么?”

    三叔作势又要打,李得一赶紧闪到一边。

    “三叔,你实话跟俺说。关于这平周开国太祖的笔记,你是不是还知道点儿啥?”李得一又提起正事儿。

    三叔显然不想告诉李得一太多,摇头道:“没有,决计没有。”

    李得一幽幽道:“俺可是听说,那平周开国太祖墓地中埋了不少宝贝,甚至还有完本的入圣经典。”

    三叔把筷子搁下,说道:“小李子,你素来对金银财宝不大贪爱,为何今天却来追问三叔。”

    “俺这不是好奇么?几百年来,都没人找到这平周开国太祖的墓地。俺就是想知道,当年平周开国太祖在墓地里埋了什么,引得后人如此想要得到。”李得一说道。

    三叔道:“小李子,说你傻吧,你精明的吓人。说你精明吧,你咋又这么蠢?平周开国太祖他老人家墓地里有什么,这还用问?”

    李得一不明白三叔为何会这么说,老实站那儿,等着下文。

    “我刚才不是说了么。那位平周开国太祖,一生除了留下数不清的巨大财富,再就是他自己的入圣经典,或许还有一些其他挣钱的玩意,诸如玻璃之类。这些东西,世上的人自然是拼命想要得到,为此不惜用尽手段。”三叔说道。

    “哦,就这些?三叔,难道没有什么吃了就能长生不死的金丹,或者增加一个甲子修为的大补丸之类?”李得一问道。

    “你从哪儿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长生不死?长生不死有什么好?”三叔很显然对这个事儿不屑一顾。

    李得一道:“俺瞅着好些皇帝都想长生不死。以为平周开国太祖那样了不起的人物,能够弄出不死仙丹之类。”

    “仙丹没有。老汉我倒是知道,咸鸭蛋确实是平周开国太祖首创。再者说,长生不死有什么好的。那些当皇帝的,基本只要当过几年皇帝之后,吃饭就不大爱吃。一顿饭几十个菜,皇帝也就吃面前的两道菜。老汉我甚至见过两位窦家皇帝,宫廷里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够了,就喜欢吃宫外的烤地瓜。放着宫里的如花美眷不要,专喜欢找四十多岁的老寡妇。还有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天天斗蛐蛐玩。”三叔道。

    “还有这事儿?俺可是瞅着那些富贵人家,顿顿山珍海味。拼了命的想要当官,已经当官的拼命往上爬,想要当大官。年轻媳妇一房一房纳,不行了就吃药丸,甚至……”李得一说出自己所见过的事。

    “你哪只眼睛看到的?不过是抄过几家富户而已。那些真正富贵人家平时吃饭,也简单的很,讲究荤素搭配,口味精致,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想长生不死者,无非就是一些‘钱,权,色,名’这四样没享受够的愚痴贪欲之人,想要继续活着享受下去。穷人没有想长生不死的,天天肚子饿得难受,长生不就是长遭罪么?”三叔明显对李得一这肤浅的看法颇为不屑。

    “如此说来,人活着,若是就是为这四样活着,也没大意思。”李得一道。

    “是不大有意思。再者说来,其实死,也不是你想的那样,万事皆休。”三叔点点头,听话里意思,还别有所指。

    与三叔这一番谈话,李得一对平周开国太祖留下的笔记兴趣大减,寻思也没别的事儿了,转身就想走。

    走到门口,李得一扭头问道:“三叔,今儿这事儿俺得告诉师父一声,毕竟不是小事。”

    三叔知道李得一这是要告诉孙老医官自己的身份。

    “行啊,告诉小孙知道也无妨,去吧。”三叔开始忙着喝酒吃菜,再没理会李得一。

    出门之后,李得一立即去把事情先告诉师父。孙老医官听完,起身去身后摸出一坛子酒,让李得一给三叔送去。

    “权作为师替王壮彪给的谢礼。三叔他老人家如今看破红尘,也不喜金银美色这些俗物,就饮此美酒,聊表敬意。”孙老医官吩咐道。

    李得一绕路去师哥办公室,把消息告诉师哥。

    小刘团长听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点了点头说道:“我一直觉着三叔不一般,想不到他居然是位圣人。”

    守着师哥,不比刚才在师父眼前那样拘束,李得一就彻底放开了,说道:“师哥你说,谁能想到三叔居然是个圣人。俺瞅着三叔整天喜欢与人戏谑,开口闭口就是老相好,大姑娘小媳妇的。没事儿还总喜欢吹嘘年轻时的风光。俺实在没到,圣人居然是这幅模样。”

    “慢说是你,便是我与师父,也不曾看出来。看来这圣人行事,果然如天上游龙般,让人琢磨不透。”小刘团长摸摸自己有些胡茬的下巴,感慨道。

    “师哥,你就别吹捧三叔咯。就他还天上游龙?整个一糟老头子,放大街上,都没人愿意看他一眼。”李得一明显不服道。

    “你懂什么,这不正是大隐隐于市?”小刘团长提高声音道。

    李得一伸了一下舌头,弄个鬼脸,转头走了。

    如今已是腊月,马上又是一年。

    经过一年扩军,如今定北守备团兵力已经扩充一倍有余。已拥有精锐一等战兵两万三千,二等战兵三万二千,新兵三万八千。骑兵经过这一年大力训练,也增长至一万五千余骑。

    小刘团长估计,到明年秋,就可尽起大军,东讨突辽国统万城。

    在年前,小刘团长打算再进行最后一次冬训,利用最后这半个月时间,往东行进到新修的那座堡寨,然后再带大军返回。

 五百八十九章 上阵师兄弟,冰雪交锋过两招

    半个月的时间,在冰天雪地中来回上千里路程,这对守备团的新兵们,是个极为严酷的考验。

    此时行军,不同往日。那时不时挂起的暴风雪,以及地上没过膝盖的厚厚积雪,对定北守备团的兵卒,是个极大的考验。

    而且这次训练,不光将所有三万八千步卒新兵一起拉出去,还要配合骑兵,在冰天雪地中,演练半天步骑配合作战。

    在训练开始前一天,李得一忽然别出心裁,提出由自己带着三千骑兵,在野外模仿突辽骑兵,对自家军阵发起冲击。藉此机会,检验自家步骑配合作战的熟练程度。

    这个方法不,李得一提出来,小刘团长立即采纳。

    有了李得一假扮突辽骑兵,就能更好的模拟真实战场。这样一来,新兵们演练配合作战,也更加真实。

    李得一带着三千精锐骑兵,胳膊上带着蓝袖标,装作突辽骑兵,提前出发,消失在茫茫北面的雪原之中。

    第二天晌午,小刘团长带着步骑大军,浩浩荡荡往东进发。李无敌暂任骑兵统领,王猛则被小刘团长提拔为第一传令兵,随时留在自己身边,方便与其商讨军务。

    为了这次演练,小刘团长也是做足了功夫。除了全套御寒衣物外,这次定北守备团兵卒所穿的鞋子,都是特制的雪地鞋。这种鞋子的鞋底,经过特别加宽,如此一来,兵卒一脚踩在奇膝深的积雪中,整个小腿不会全部陷入雪中,从而能够较为轻松拔起腿,继续前进。

    穿这样的靴子在雪原上行军,能节省步卒力气,加快雪地中行进速度。

    而且为了应对在雪原上行军,定北守备团还专门改装了四轮马车,使马车的四个轮子能更方便地拆卸下来,直接换上滑雪板,变为雪橇车。

    尽管雪橇车负重不如四轮马车,但在雪原上有驮马拉着,比在旱地中四轮马车行进速度还要快上一些,也算是稍有所弥补。

    兵卒们的兵器,也都是专门应对草原严寒气候所特制。枪柄与刀柄都加装木制把手,方便兵卒拿握。而且所有兵卒还配发一双羊皮手套。

    给兵卒配发羊皮手套这一举动,再次让王猛感慨连连。

    “莫道守备团兵卒战必勇,战必克,攻必取,天下莫能当之。只观两位团长爱兵如此,兵必竭力奋战,以死报之。”王猛走遍天下,真是头次见到定北守备团这么爱护兵卒的。与定北守备团想必,天下那些号称爱惜兵卒的将军们,皆应当羞愧的无地自容。

    孙老医官站在城头,目送大徒弟带兵出发,渐渐消失在风雪之中。

    三叔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城头。“小孙啊,你这俩徒弟,真是不。这眼瞅就要过年咯,也不愿多歇,还要带着兵卒出去遭一趟罪。”三叔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赏。

    孙老医官拱手道:“老前辈过奖。还未曾谢过老前辈为劣徒开讲白虎入圣经典之恩。”说着话,孙老医官对三叔郑重躬身施礼,道:“多谢老前辈。”

    “行了,行了!老前辈,这三个字就到此为止。你还是叫我三叔顺耳些。”三叔掏掏耳朵,明显有些不习惯孙老医官这种恭敬法儿。

    “小孙啊,咱上屋里说话,外头冷的慌,冻得三叔我直打哆嗦。”三叔其实根本不避寒暑,只是看孙老医官为表对自己的恭敬,站在寒风里受冻,才故意这么说。

    来到孙老医官屋里,围着火炉一座,一个老老头,一个老头,俩人拉开了话匣子。

    “小孙啊,你将来有啥打算?”三叔开口问道。

    “待两个徒弟将突辽国攻灭,提回那范国师的项上人头之后。狄大帅的血仇就已经得报。到时我每日只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尔。”孙老医官如今说起这报仇之事,已经不似从前那样。

    十多年前,虽然孙老医官铭记大帅的血仇时时不忘,但提起报仇之事,他却只觉遥遥无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一天还能在自己活着时见到。

    没想到,一朝风云变,地覆天也翻。

    原本强大无比的突辽国,硬生生被他俩徒弟带着数万兵马给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突辽国那个小皇帝,更是成了腌在石灰里的定北守备团战利品之一。

    “到明年,把那范国师也腌上,就算齐了!”孙老医官心中一乐,美滋滋想到。

    听了这话,三叔点点头,心说:“怨不得两个徒弟都没什么野心。什么样的师父教什么徒弟,小孙就是个没野心的。这一门师徒也是有意思的紧。”

    俩老头说闲话的工夫,雪原上的演习已经发生了状况。

    原来李得一扮演突辽骑兵,提前一天出发之后,并未走多远,就借着外面的大风雪,偷偷隐藏起来。

    小刘团长带着新兵出发之后,虽然一切按照章程来。但毕竟新兵们还是手生。

    负责探路的游骑,并未能第一时间发现早已埋伏多时的李副团长。

    李得一待前面大队兵马走过之后,从后面忽然发起突袭,一击即走。仅这一次“冲锋”,就将新兵“杀伤”三千有余。

    也不恋战,不等前面新兵反应过来,李得一已经带着骑兵扬长而去,重新消失在茫茫暴雪之中。

    小刘团长看着麾下新兵一个个懊丧的模样,心说:“到底是新手,就是嫩些。这要是那些老兵,非得嗷嗷叫着杀回来不可。”

    守备团的新兵们在这趟演习开始之前,一个个皆是昂首挺胸,颇为自傲。这也是应该的,定北守备团的新兵,拿出任何一个,放到天下去,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确实应该骄傲。

    但现在,不少新兵头一次“作战”,就吃了这样的大亏,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小刘团长决定今天提前半个时辰安营扎寨,他必须抓紧时间重新整顿这些新兵有些低落的军心。

    “都打起精神,你们这样像什么。李副团长所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乃是这天下一等一的强兵。你们猝不及防之下,被他突袭,才‘死伤’三千余,该高兴才是。要知道,当年与金狼骑兵交手时,李副团长这招,往往能一击击溃数万金狼骑兵。”小刘团长骑在马上,对着新兵们高声喊话。

    小刘团长费了一番口舌,总算将新兵们有些低落的士气从新提起。

    安营扎寨时,小刘团长也多加小心起来,除了亲自指挥,更是加排兵卒来回巡视。

    吃过亏的新兵们,巡视起来更加用心,也更小心。

    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位李副团长,偷营摸寨,那是一把好手。谁也不想成为第一个被李副团长摸掉的岗哨。

    但这晚,李得一并未选择偷营摸寨。他身为副团长,很清楚这次演习,是为了让新兵得到进一步锻炼,而不是彻底打垮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李得一给了新兵们当头一棒之后,就没再采取行动,重新按部就班起来。

    天黑时分,李得一在一群精锐老兵中来回巡视,不时开口问一些问题。

    定北守备团精锐骑兵在暴雪这种恶劣天气下作战的经验很丰富,但这次,李得一仍像个啰嗦的老媪一样,不停问这问那。

    甚至还细心地挨匹战马检查一番,看它们能否熬得住这种恶劣天气。

    不是李得一有意啰嗦,而是将来的那场东征,必然不会轻松。

    对定北守备团精锐来说,最危险的不是统万城高大雄浑的城墙,也不是范国师和阿史那·豁耳手下的二十多万精锐骑兵,更不是孤军深入。

    而是将来千里行军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