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团长虽然不注重个人享受,但对于兵卒与百姓,可是很舍得花钱。据王猛所知,定北守备团那平地架起三丈多高,宏伟壮观的引水渠,蜿蜒几十里地,从深山中引终年不干的湖水出来,灌溉田地,供人引用。单这一项的花费,就足足上千万枚银钱。

    在夜晚,王猛常常翻来覆去感慨,如此勤俭爱民的雄主,为何偏偏不想统一天下?若是有如此明君为帝,天下何愁不能大安,何愁不能大治?

    可惜,王猛不知道。一旦当了皇帝,就不得不搞帝王平衡那一套,在巨大的权势诱惑下,人绝难控制住个人享乐的**。王猛更想不到,几十年前,狄大帅用自己的死,震醒一位年轻人,让他透皇权肮脏下流的本质。十几年前,李泉庄一对平凡无奇的夫妻、满村百姓、一位坚毅顽强的老汉,用他们的命,震醒一位年轻人,让他透世间权势富贵的无耻贪婪。

    李得一负责新兵冬训的同时,刘团长也没闲着。他一面大力督造板甲,一面试图改进兵卒手中的金砖。

    长久以来,定北守备团压制敌军远程攻击的手段,就只有金砖绝技,以及太阳强烈时,还能用金砖来一招“晃瞎你的狗眼”。虽然金砖绝技一直以来效果不,甚至面对金狼骑兵天下无双的骑射,定北守备团也从未吃过大亏。

    然而随着战事进行,这金砖绝技的缺点,也渐渐凸显出来。最大问题是每次临战,就只有一发之威,最多两发,再多就得增加兵卒负重,得不偿失。

    这金砖绝技虽然比骑射练起来容易,而且开蒙修原气的强壮兵卒用这金砖绝技,威力更胜弓箭,但攻击次数太少,始终是个大问题。

    刘团长最近正琢磨着设计一种重量较,而且更方便兵卒抛掷的金砖出来。想了几天,刘团长还是没想出更好的金砖样式。毕竟他不是设计专业出身,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他又不会像师弟一样,晚上做个梦,第二天就有了稀奇古怪的解决办法。

    无奈,最后刘团长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钢铁学堂,让那上千学员帮他设计一个出来。

    不得不说,集思广益就是厉害,没多久,十几种金砖改进方案就被送到刘团长案前。

    刘团长着桌前这一堆改进方案,不由得挑花了眼,根本不知道该选哪一种。

    刚好此时李得一已将新兵解散,来找师哥汇报冬训的情况。

    “你来得正好,来来,帮我,哪个合适?”刘团长伸手招呼师弟。

    了几眼,李得一开口问道:“师哥这是啥?”

    “咱们那金砖绝技的改进方案。我想让兵卒多带几块金砖,原先那种太沉,兵卒最多带两块。所以我让钢铁学堂的学员们设计改进方案,你从里头挑几种我,我实在难以抉择。”刘团长解释道。

    李得一大略了几眼,就挑出三种,递给师哥。

    刘团长一,道:“我怎么瞅着跟你那铁锤类似?”

    “正是。俺那铁锤丢出去砸人,格外顺手。有锤柄在,就能丢得更远。这都是俺这些年仗打下来,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师哥你放心,用这三种方案,保准不了。而且咱们还可以给兵卒设计一种盘在腰间的武装带,上面用厚布缝出空兜,正可装这锤柄。如此一来,每个兵卒都能带五发金砖!”李得一信心满满道。

    刘团长最后选定一种,决定先做一百这种新式金砖出来,试试效果再说。这种改进型金砖,其实已经完全不是一块砖头,更像李得一的铁锤。唯一与原本那金砖的联系,就是上面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印记,以及正面那光滑似境,专门用来反光的镀金面。

    三天后,一百新型金砖做出来。由老兵罗浩带着一干兵卒进行试验,这金锤效果挺好。这种带把的金砖,比着原先,更容易丢远,也更有准头。虽然模样与金砖实在不像,更像个锤子。

    随后,这种新式金砖就开始大规模铸造,列装到所有兵卒。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定北守备团已有步卒六万,三万一等战兵,一万二等战兵,两万新兵。骑兵则发展较慢,只有一万三千余骑。

    新式的板甲也在慢慢列装,新一批更换的制式军刀也将兵卒手中的旧刀淘换下来。如今的定北守备团,就是一台开足马力运转的战争机器,实力每天都在飞速扩张。

    凌冽的北风渐渐从北往南,越刮越猛。这片苍茫的大地,也渐渐紧张起来。

    统万城。在范国师与阿史那·豁耳联手之下,这一年多来,他俩已经将自立为帝的那些伪帝剿灭大半,仅剩几个逃到偏远之地,苟延残喘尔。

    范国师平定国内之后,为了应对定北守备团将来的进攻,决定抢先出手!他迫不及待将手往南面伸出,派阿史那·豁耳带着五万金狼骑兵,十万擒生军先行南下,囤兵在燕云十六州外围。

    刚安稳不久的平汉国与平唐国听到这个消息,直接炸了窝。

    两国皇帝连夜召集群臣议事,并立即下令兵马集结,开赴燕云十六州。同时,两国皇帝密旨燕云十六州一代的边军,不得擅自挑衅,若是突辽国来攻,只许据城死守,严禁擅自出战,违令者斩!

    范国师屯兵边境之后,却并未进一步发动攻击。他心知此时突辽国国内初定,还不是大举南下的时候,他必须将朝政弄成铁板一块,才能放心南下。

    更何况范国师很清楚,若自己此时强行起兵南下,虽说两国也是大乱初安,很有可能会被自己打个措手不及,但两家缓过一口气之后,必然会如先前一般,联手与对敌突辽国。

    范国师这次举大兵压境,就是为了打破平汉与平唐两国之间的联系。

    十几万大军张牙舞爪,时不时派出股骑兵,冲入燕云十六州扬武扬威一番。通过这种种举措,范国师已经成功将平汉国与平唐国两国吓住。

    现在,两国皇帝皆已相信,不久之后,突辽国就会重新大举南侵。

    两国皇帝抓紧行动起来,一面秘密派使节火速赶往定北守备团,一面尽起大军北上,抢先一步,大力修筑堡寨,构筑防线,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

    正当两国紧张备战的同时,范国师忽然公开派出使节,一路打着狼尾金旗,晃晃悠悠朝着平汉国进发。范国师的二儿子范中举,正是这使团的正使。

    平汉国皇帝刘赖弄不懂范国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赶紧秘密派人去接洽。

    这一问不要紧,石破天惊!

    范国师居然打算和亲!为他家皇帝阿史那·呼延,求娶平汉国鲁元公主,也就是皇后吕氏的女儿。

    吕氏听到消息,当着众臣与皇帝的面,嚎啕大哭,绝不肯让女儿去北面草原吃沙子。

    刘赖则颇为意动,因为范国师许了他大量好处!

 五百七十四章 安邦定国无丈夫,却是女儿胡笳泪

    范国师是人精中的人精,这天下人合在一起,比比聪明,恐怕他至少也得排在前三位。这次范国师先派出使团去平汉国,要求和亲之事,乃是因为他有十分的把握,平汉国皇帝刘赖会答应此事。

    范国师手里掌握着目前整个天下最大的情报系统,他的细作无孔不入,每时每刻都在为他收集着海量的信息。这其中,平唐国,平汉国,平明国三国的开国皇帝,自然是他重点照顾对象。

    对于这些细作的运用,范国师又别出心裁。他不光注重往三国皇宫渗透,搜集情报,同时还派大量情报人员,去三位皇帝的家乡,去他们家乡的街头巷尾,探听消息。

    平周人,尤其是平周朝的老人,都有这么个爱好。某地要是出了某位名人,此地的老百姓在言谈间,都喜欢这么说:“xxx,年轻时我见过!我跟他光着屁股一起张起来。他年轻时,如何如何……这些事儿都是我亲眼所见。”“xxx就是我隔壁那老刘头家的三小子,我打小就看出这小子不是一般人,光着屁股左腿有七十二个黑痣,将来要有大出息……”诸如此类种种,好似吹嘘几句名人的过往趣事,就能显出自己也多么牛必。

    范国师所要搜集的,正是这类情报!

    他知道平唐国皇帝,李势銮,乃是上晋大族李家出身,从小就有勇有谋,素有大志,更知道他与兄弟们之间那些小时候闹的别扭。

    范国师也知道平明国皇帝朱禄臣是八辈贫农,小时候时散家逃荒,年轻时要过饭,放过牛,最后走投无路,抽刀子打天下。

    范国师更知道平汉国皇帝刘赖,是家中老三,打小调皮捣蛋就喜欢惹事,长大了更是成了社会混混,整天带着一帮兄弟不务正业,到处惹是生非混社会。

    这类社会混子,最是喜欢贪便宜,而且从不把子女放在心上,只要能为自己换来好处,卖儿卖女眼都不眨。因此范国师心中断定,他提出的条件,平汉国皇帝刘赖一定会心动,用不了多久就会答应。

    范国师许诺,若是刘赖答应和亲,将鲁元公主嫁与突辽国皇帝阿史那·呼延,并附带大量嫁妆,那么他就不会派突辽骑兵入寇平汉国,也不再攻打平汉国。

    范国师现在是稳坐钓鱼台,等着刘赖这条大皇鱼上钩。

    为了稳稳钓起这条大鱼,范国师还说,突辽国可以与平汉国效仿上古之国,永结秦晋之好。

    不光如此,范国师还会开放与平汉国的马市,允许平汉国得到上等的突辽战马。

    面对这些条件,饶是刘赖这个混社会的老油条见惯了风浪,也有些按耐不住,差点当场一口答应下来。

    幸亏他手底下还有明白人。萧成败,张子房等谋臣皆不同意与突辽国和亲之举。

    萧成败趁着范中举走神的工夫,猛给刘赖使眼色。张子房直接解下腰间玉玦,数次举起晃动,示意陛下不要当场决定。

    刘赖就是这点好,肯听臣子的意见。他看到两位重臣有话说,借口更衣,暗派内侍示意两位重臣如厕。

    跟着内侍来到侧殿里屋,刘赖正坐在榻上等着。

    萧成败直言劝谏皇帝:“突辽国,虎狼也。范国师,狡诈多变之士也。其意久在吞并天下,岂会信守和亲之诺?陛下万万不可轻信其言。”

    张子房也劝道:“陛下,向者突辽国强盛之时,铁蹄所过,皆成焦土。此诚虎狼之国也。若陛下与之和亲,无异与虎谋皮。臣素未曾闻有虎狼不食肉者,到时必然趁机入寇侵掠,视和亲如废约。”

    刘赖听后,犹疑不能决。安排下突辽使节,刘赖立即召集诸臣议事。

    有不同意和亲的,当然也有同意和亲的。

    刘赖手下有一名武将,娄敬,他虽然官职不高,但素来颇有谋略。刘赖当初定都进城,就是这位娄敬极力劝谏所致。

    娄敬劝谏道:“臣闻突辽国主至今尚未立后。今陛下嫁公主与之,多携嫁妆。那突辽国主素贪鄙,必因钱财而立公主为后。其后若生子,则为太子。久后太子即位,则突辽国主为陛下外孙,彼时陛下为突辽国主祖父。臣未闻天下有外孙敢与祖父分庭抗礼者。”

    其实娄敬这话说的没,平周人讲究人伦父子,确实可以讲得通这套道理。但是,他完全没考虑到,突辽国乃是草原蛮族所建,只讲弱肉强食,从不讲什么人伦礼法。他这套理论听着似乎很有道理,但在突辽国那里,根本狗屁不是。

    刘赖听完这番话,极为高兴,旋即又道:“朕唯此一女,颇有不舍……”

    刘赖这是睁着眼说瞎话,当初他为了逃命,连儿子都能踹下车,何况这个女儿。他所担忧的,不过是皇后吕氏舍不得女儿,哭闹着不许。

    若单一个皇后,刘赖根本不会犯愁。问题是皇后吕氏的儿子,他长子刘盈如今已经是铁打的太子,无可替换的下一任皇帝。刘赖如今已经四十多,由于常年征战,身体也不大好。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干不长,太子刘盈必将统治这个帝国多年。刘赖自忖若是此时将太子唯一的妹妹远嫁,将来太子自定北守备团归来继位之后,恐怕不会对自己这死鬼老爹客气,连带自己留下的那些小儿子,恐怕也不会太好过。

    刘赖是个老油条,混了一辈子社会,虽然有种种毛病,但他看人看事眼光极准。他那长子刘盈虽说在家时颇为懦弱唯唯,但如今已经拜定北守备团那个天杀星为师。什么样的师父教什么样的徒弟,这点儿刘赖很清楚。

    定北守备团那位副团长,可是天杀星降世,挥手间十几万人头落地,流出的血没过脚背,他连眼睛都不带眨的。长子刘盈跟这位师父学习过后,将来必然也是一代雄主,恐怕处事手段会极为强硬。

    刘赖当然希望自己的继任者是位强势的皇帝,如此方能维持自家皇位稳固,江山万代。但刘赖同时也很清楚,强势的皇帝,必然不会对自己留下的那些小儿子客气。

    故此,刘赖看着皇后吕氏哭闹着不肯将女儿嫁与突辽皇帝,心里就犯了难。他实在是不想冒着得罪自己那个太子的风险,将他的嫡亲妹妹嫁到草原上吃沙子。刘赖心里明白,自己现在若是真狠心这么干,自己的那些小儿子恐怕将来都得吃沙子。

    娄敬当然知道自家皇帝在为什么犯难,他早就备下另一套说辞。

    随即娄敬又说道:“若陛下不舍公主,可于宫中挑一年轻美貌女子,将其封为公主,嫁与突辽皇帝。如此,虽久后必然事败,但也可保一时之平安。”

    刘赖闻言大喜,立即准备照做。同时为了保密起见,不被突辽国使节察觉异样,刘赖对外仍宣称,将择吉日与突辽国和亲。

    皇后吕氏自然不知道皇帝已经有了虚与委蛇的解决办法,她还以为皇帝依然坚持将自己这个女儿嫁给突辽国主。

    女人的心思大抵如此。

    既然丈夫靠不住,就只能靠儿子,最关键是,他儿子的那位师父可不是一般人。吕氏将身边一位心腹内侍秘密派出,怀揣血书(当然是鸡血),连夜赶往定北县。

    范国师此计,狡猾诡诈,一环扣一环。他其实不光派使节与平汉国商议和亲,不久之后,他又派使节前往平唐国,同样要求和亲!

    范国师心里算盘打的叮当响。他这是打算拉一家打一家,打破平汉国和平唐国结盟的可能,为将来再次攻占平周天下铺路。只要能顺利与平唐国和平汉国其中之一和亲,到时突辽铁骑南下,只需攻打未和亲的一国,突辽国的亲家必然不会派出援军。

    等到攻下一国之后,反手将江南平明国攻略,到那时,三国中仅剩下的一国不过是案上鱼肉,任己宰割尔。

    通过分析细作送回来的大量情报,范国师深知自己将来若是强行举兵南侵,必然会引起平唐国与平汉国同仇敌忾。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他明着是要和亲,实际上暗中真实目的却是想要引得平唐国与平汉国两国隔阂闹僵,不能再合力与突辽国对敌,方便将来逐个击破。

    不久之后,平唐国皇帝李势銮听到突辽国使节的要求之后,同样颇为心动。他李家是上晋世家大族,家里亲戚多得是。随手找一个边远旁支的宗室女子,封为公主,嫁给突辽国,想必范国师也不会觉察。

    到时候,自己仅仅付出一些钱财与一个女子,就能凭白换得几十年太平,何乐而不为?

    李势銮到底是精明,不愧是世家大族出身,玩起联姻这套把戏,比刘赖这老流氓可熟练多了。

    同时李势銮心里也很清楚,突辽国乃是虎狼之国,虽然现在退守塞外,但必然依旧时时垂涎关内繁华,想要重新夺取天下。

    他知道这和亲之举,绝不会如范国师保证的那样,换来两国永远和平,最多能维持十数年,就算不。

    但李势銮是个有雄心的皇帝,他坚信,只要给自己十年时间,到时国必大治,府库充盈,兵精粮足。到那时,即便突辽国不来,他也要兴兵一统天下,扫平塞外蛮族,与六百年前平周开国太祖皇帝比肩齐平,一较高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李势銮想到做到,手一挥,立即开始在自家宗室之中挑选女子。

    李势銮的近亲都知道这回挑李家女儿是为了和亲突辽国,远嫁草原吃沙子,都舍不得自家女儿吃这份苦,纷纷将女儿告病,不参与挑选。

    挑来挑去,最后挑来一名远支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准备挑吉日,送与突辽国。

    然而未等两国皇帝将预备和亲的“公主”送出,定北守备团的快马急信已到。

    定北守备团给两国皇帝的信函内容一模一样。

    打开来,映入眼帘头一行大字:“和你妈币的亲!谁他马敢跟突辽狼畜生和亲,俺就发兵打谁!灭他全族,毁其宗庙,绝其子孙!”

 五百七十五章 但使定北英雄在,不教汉女渡阴山

    这信的头一行看完,两国皇帝几乎同一个反应。又惊又怒,随即一股大恐惧涌向两位皇帝心头,刺激的两人几欲昏厥。

    恁酿啊。这个天杀星,可从不说空话,他说得出,可就做得到。突辽国的例子活生生在那儿摆着,大家刚刚亲身经历过。突辽国小皇帝的尸体,现在还在石灰里头腌着呢。

    刘赖看完这头一样字,硬撑着没让自己倒下,随即他愤怒欲狂,劈手就打算将这信撕成粉碎。

    然而下一刻,刘赖额头就冒了冷汗,浑身都忍不住开始打哆嗦,忽然间他失去全身力气,直接瘫坐在龙椅上。双手一松,定北守备团的信就这么飘落在地上。

    李得一在下一行写着:“谁敢撕了这封信,谁就是俺定北守备团的头号大敌!必先灭之,再灭突辽国!”

    刘赖坐在龙椅上朝后一仰头,发出长长一声叹息“唉……”

    一干内侍瞅着皇帝这样,全都屏住呼吸,悄悄将自己的身形藏在阴影里,希望皇帝不要拿自己撒气。

    许久,许久。两位皇帝才艰难缓过这口气,用颤抖的声音,竭力喊出一句。

    “来人,速召诸臣前来议事。”

    洛都城皇宫内,皇帝李是銮,东洛城皇宫内,皇帝刘赖,两位皇帝虽然相隔万里之遥,却异口同声道。

    过了一阵,一干重臣终于全部到齐。

    刘赖仍在闭着眼睛生闷气儿,刚才那下实在将他气的不轻,加上心中惊恐,他不得不仰头在龙椅上闭目歇息,完全没注意麾下一干重臣已经聚齐。

    萧成败见陛下似是在小睡,扭头拿眼神问旁边一位年纪大的内侍,“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老内侍奓着胆子往地上那封信瞟了一眼。

    萧成败会意,轻声道:“陛下?陛下?”见刘赖毫无反应,他上前走几步,伸手捡起地上的这封信,看了起来。

    萧成败如今身为宰相,自然是够资格看这封信。

    看过几眼,萧成败就点点头,心说:无怪自家陛下会气成这样。

    万里外的洛都城,魏直言同样点点头,心说:无怪自家陛下会如此失当。这封信,还真不是恐吓,那位李副团长,他说得出,可就做得到。

    信里面接下来就写道:

    苍生何罪,竟为尔民!

    尔如今贵为天子,建国称帝,国号顶冠“平”这一字。

    六百年前,平周朝开国太祖曾有言:后世之君,若欲与吾比肩,当记此训。

    一统天下,混一宇内,方可称平。征伐蛮夷,安定边疆,方可称平。国泰民安,繁荣强盛,放可称平。如今你这皇帝,与这三条一条也不沾边,建国也敢妄用“平”字?!汝何德何能?

    尔今已妄僭“平”字,自诩功比平周开国太祖,也就罢了。既然自诩与之比肩,就该遵其告诫。

    当年平周开国太祖曾留遗训给后世儿孙: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前平周朝虽亡,但终其一朝,也不曾违背这一祖训。

    今尔贵为皇帝,却厚颜无耻,为自家之苟安,就要与突辽狼畜生和亲,还要拱手送上丰厚嫁妆,这与称臣纳贡何异?汝今贵为天子,既然不能守御国门,反倒要与突辽狼畜生结亲,何不早早逊位,让与贤能儿孙?

    如今趁大尚未铸成,劝汝早早将突辽使节赶将出去,也免得俺定北守备团费那力气,将汝灭族。

    李得一肚子里墨水不多,信也就写到这个水平了。

    这封信,无异于明说两位皇帝不配称帝,应该早早滚蛋下台。

    这让素来自高自傲两国皇帝哪能受得了。要是换个人这么写信明着骂两国皇帝,他俩非得将其族灭不可。

    然而这封信,偏偏是那位李杀星写的,他俩皇帝非但没本事将其治罪族诛,还得谨防被这李杀星灭族。

    够资格的几名顶级文武群臣将信传阅一圈,心说:皇帝啊,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赶紧取消和亲吧。即便突辽国来攻,定北守备团必然会出兵来援,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何惧突辽国哉?若是不顾警告一意孤行与突辽国和亲,定北守备团恐怕立即就要出兵,再灭一国。我们现在远不如当年突辽国强大,也就不要干这种傻事了。不需要再商议,赶紧停止和亲吧。

    这会儿两位皇帝终于缓醒过来,看着下面一圈文武重臣,以目光询问对策。

    接下来,两国的文武群臣,全部默契地进入看戏状态,就没一个真的忧君所忧,主辱臣死的。就连魏直言,都不再多说一句,成了没嘴的葫芦。

    两位皇帝气急,大声询问群臣。

    然而诸臣明知道自家皇帝为啥气成这样,被迫开口,可就是闭过不谈。一个个张开嘴,全是在为江山社稷着想,建议皇帝以大局为重,取消和亲。

    就没一个文武大臣敢跳出来,先高声怒骂定北守备团王八蛋不是东西,藐视皇上,犯上作乱。然后大声高喊,陛下,给臣几万兵,待臣为你灭此朝食!

    大家都不是傻子,你这么骂两句突辽国也就罢了,大家就当你为君分忧。你要是敢这么骂定北守备团,其他同僚恐怕会立即离你远远地,生怕惹祸上身。

    定北守备团未逢一败的骇人战绩在那儿摆着,千里突袭,一日杀死突辽皇帝的事儿刚过去不久。此时放眼天下,谁敢口出这种狂言?!你死不要紧,你的家族上千上万口子也不活了?

    此时此刻,两国文武重臣纷纷化身国之栋梁,力谏皇帝三思,为了江山社稷,决不可与突辽国和亲。

    两国皇帝看着手下一干文武像猴子一样挨个跳出来演一番大同小异的戏,心里别提多腻歪。两位皇帝在心中愤怒的呐喊:“废话,朕还没糊涂,分得清轻重。朕是想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为朕讨回此辱?!你们平时不都吆喝着主辱臣死么?这咋真来事儿了,反倒没人提起这茬儿?”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时此刻,两位皇帝正用愤怒的眼神,传达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文武群臣一接触皇帝这眼神,纷纷低下头,心中暗想:“皇帝你寺不寺傻?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的,为的不过是混个功名富贵。即便把脑袋别裤腰带里跟着你玩命打天下,那也要有得打,才能打啊!让我们去跟定北守备团作战,嫌命长?如今好歹已经天下安定,赶紧享受两天富贵再说!谁肯在这时候陪你玩命,不,送命?”

    两国皇帝高高在上端坐,下面一干文武群臣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不提这茬。

    最后,两国皇帝只能意兴阑珊地表示,停止和亲,将大军开赴燕云十六州一代,严防突辽国再次入寇。

    群臣一面山呼万岁,一面心说:“唉呀妈呀,可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功名富贵。不然这个皇帝被定北守备团推翻,我又得忙乱一阵,才能再抱上下一个皇帝的大腿。放着眼下的好日子不过,谁愿意折腾呢?你说是吧。”

    随后,两国八百里加急送往定北县,告知定北守备团。已经彻底放弃与突辽国和亲,并派出大军北上燕云十六州,谨慎防备。

    定北守备团营寨,李得一收到两国的急报之后,点点头,随即派出快马,通告两国,定北守备团不日就会出兵东征统万城,让两国不必担忧。

    小刘团长调侃师弟道:“这下高兴了?那天收到两国想要和亲的消息,你何必气成那样。”

    李得一正色道:“师哥,弟兄们浴血奋战才打退突辽国。俺可不能让这大好局面再被两国目光短浅的皇帝破坏。这两国皇帝,内战真是内行,一提到与突辽国对阵,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外行。”

    三叔在旁边忽然帮腔道:“这话说得好。小李子,三叔我真爱听你先前说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嘿,真有气势!还别说,这俩皇帝,这回要不是有你管着,说不定真就把和亲纳贡这种丑事做出。”

    “三叔,俺可没管这俩皇帝。他们要是敢和亲,俺就发兵,灭了这俩皇帝。”李得一道。

    “嘿,小李子,好!是个爷们。”三叔一伸双大拇指,与李得一调笑道。

    耐心等了半月,范国师见两国突然没了动静,使节也没再派来,就知道自己这次恐怕已经失策。不久之后,他接到探子来报,说是定北守备团横插一手,搅了他的好局。

    范国师当场抓起案上的田黄笔洗,重重摔在地上。

    他还没来得及破口大骂,新的紧急军情就送到了案头。是阿史那·豁耳亲自动手写的。阿史那·豁耳会写平周文字,因此与范国师紧急通信时,就不再让人口口相传,以免误漏,直接用密信传递消息。

    定北守备团忽然出动三万精锐,五千骑兵,进入草原之后,往东突进一百里,正在择地修建堡寨。

    范国师看到阿史那·豁耳传来的紧急军情,再也顾不得生气,赶紧开始分析定北守备团此举目的何在。

    小刘团长与师父师弟商议过,将来若想攻打统万城,这后勤粮道必须保证通畅。然而草原上一马平川,肯本无险可守,想要保证粮道安全,就必须沿途修建堡寨,以作为临时抵御突辽骑兵之所。

    有堡寨作为依靠,突辽国骑兵来袭粮道时,也能及时退回坚守,等待援军来救,从而避免粮草损失。

    这是小刘团长最近想出的策略。

    正好现在师弟要起兵往东走一段,借此威慑突辽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南下入侵平汉国与平唐国。

    干脆,定北守备团起兵东进的同时,小刘团长就下令工兵营开始修建第一座堡寨。

 五百七十六章 磨刀不误砍柴,大战还需谨慎

    刘团长定下这种用沿途修堡寨护卫后方粮道的方法,虽然听着蠢笨,但却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而且对定北守备团来说,也是很容易办到的一种办法。

    因为定北守备团在这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