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难择路-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得一现在哪有心思吃酒席,这仗打完,他的骑兵伤亡太大,整天心疼都来不及。
二百八十九章 走狗的反应
突辽金狼骑兵是真狠,尤其是最后三声凄厉狼号过后,那种不要命的拼杀,直接给定北守备团骑兵造成巨大损失。这一仗,一多半守备团兵士都是在最后阶段受伤,战死。
李得一有“悍马”帮着,自然不怕。他的二十四个学生结阵杀敌,又是气壮境,突辽金狼骑兵纵然搏命,也难伤到他们。但普通奇兵可就不行了,死得太惨。好在李得一战前留了一批精锐兵士在山里,战后把他们带出来,李得一心中这才略感安慰。
定北守备团的骑兵,在骑术上本就比突辽金狼骑兵差不少,又吃突辽金狼骑兵这搏命一击,可是给打惨了。要不是守备团平日训练严酷,军法森严,这些骑兵又是精挑细选的一等战兵,换天下任何一支并马来,早就溃不成军。
饶是如此,最后幸亏王壮彪及时赶来,然后师哥小刘团长带着守备团步卒及时来支援,步骑两下合力,这才顶住了金狼骑兵的濒死反扑。
这一战,守备团骑兵损伤三千多,若是步卒再晚来片刻,说不得骑兵就要全军尽殁。战后,李得一看着所剩无几的守备团骑兵,心情简直差到了极点。小刘团长一来,李得一在师哥面前,忍不住就掉了泪。
小刘团长伸手拍拍师弟的肩膀,安慰道:“金狼骑兵素来彪悍,这回又是搏命一击,拼死求活。咱们骑兵本就不如他们,伤亡惨重,也在预料当中。你不必太过介怀,还是先安抚住活着的骑兵最为重要,经此一战,他们将成为天下一等一的精锐骑兵。”是啊,能跟金狼骑兵交手幸存下来,当然是这天下少有的精锐。
李得一抬起头,瞅着师哥,双眼含泪,一字一句说道:“师哥,这么打下去,可不行。这一仗咱们损失太大,回去没个一年工夫,骑兵休想缓醒过来。俺得想个办法,想个办法,不能再让骑兵损失。”
如此大胜,在天下人眼中了不起的胜仗,打败金狼骑兵无敌天下神话的一场旷世大战。居然丝毫不能让李得一感到高兴,他此刻一心想的,是那战死的三千昔日袍泽;是下次再对上金狼骑兵时,该如何减少损失。
然而在刘败夷眼中,定北守备团能击败两万金狼骑兵,八万撞令军,这是了不得的大胜。
可对于小刘团长和李得一来说,接下来还有真正的恶仗要打,突辽皇帝正在后头等着呢。更别提还有驰名天下多年的范大国师。
定北守备团这半个月在邺城下休整恢复,也让刘败夷彻底绝了心思,再不敢对定北守备团动什么想法。定北守备团虽然大军休整,但照样天天出操,训练依旧是天天坚持不断。
刘败夷麾下将领原来还不服不忿,这回每天天不亮就听到邺城外传来的震天喊杀声,气焰直接全熄了。无他,刘败夷麾下最精锐的兵马,也不过才五日一小训,十日一大训。
“这定北守备团,居然每日都要训练,他们的兵卒受得了么?别是故意给做咱看的吧?”刚开始五天,不少刘败夷的将领都这么寻思,甚至连刘败夷心中也存此念。
第十天,这些将领就不敢再这么想了。半个月过去之后,整个邺城上下,彻底服气。怪不得人家步卒都敢正面跟突辽金狼骑兵硬拼,有这个底气啊。
低级军官也就能看出这些,刘败夷看到的,却更加惊心。他分明看到,整个定北守备团的兵卒,顿顿有肉吃!而且每人每餐分量十足,保证吃饱。这定北守备团一万多兵马半个月吃的,顶他十万兵卒吃一个月还要多!
在半个月内供给这么多的军粮,整个定北守备团的后勤,居然一次问题都未出现过!甚至天天都是准时到达,从未迟到哪怕半刻!这其中所包含的东西,背后所蕴藏的不可知的东西,才是让刘败夷真正感到畏惧的所在。
这强大后勤粮草供应背后所涉及到的东西,简直叫刘败夷难以想象。
他当然不知道,为了保证大军粮草供给,孙老医官提前一年多,就开始着手准备。但年威北营还在坑洛都王松城时,孙老医官就料定突辽人早晚要来,已经在着手准备将来的大战。孙老医官早就派人在附近山谷暗中勘察地势,找出隐秘的天然溶洞,作为将来的秘密军粮中转站。小刘团长决定大军驻扎谷城县后,孙老医官接到消息,就连夜修改运粮路线,保证粮食总能走最短的路,最快最安全运抵。孙老医官付出的心血,实在难以言说。
定北守备团有自己专门的后勤营,那些后勤上的运粮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二等兵士。更有三位久经沙场的把总,全程负责此事,保证粮草能从后方及时调运到大营当中。
定北守备团这次大胜,与后勤营的鼎力支持息息相关。三位把总别看从未亲临前线作战,全都居功至伟。
半月休整过后,小刘团长看着兵士们已经恢复的差不多,立即启程返回。带着兵马一路撤回谷城县,汇合后勤营,然后一块儿撤回定北县。
刘败夷在定北守备团走后,立即发两路兵马,分头攻占上河省土地,忙活着自己的扩张大业。
定北守备团回到定北县两月之后,这场大战的消息,终于彻底传遍天下。
“什么?!突辽两万金狼骑兵全军尽殁!这定北守备团是哪里冒出来的?难不成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有那个消息灵通的,知道这是定北守备团的来历,因为他当年曾经参与打压过威北大营,也在狄大帅背后下过黑手。现在这些无耻之辈为了自家利益,又投靠了突辽人的怀中。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可吓坏了,立即动用手段,给范大国师的二儿子送上重礼,希望他能进言几句。最好是能劝突辽皇帝立即发兵,灭了这定北守备团。
当天下晌,这位范中举,范大国师的二儿子,就跟他爹说起此事。范大国师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也常拿这些天下事来说,为的就是防止儿子读书读成傻子。所以范中举现在才敢应承那些世家大族的请托,跟父亲说起这些军国大事。
“父亲,今日听说有个定北守备团,很是厉害?居然能一仗打垮两万金狼骑兵。这样的对手,不得不防啊。还请父亲早日给皇帝陛下上书,言说厉害。”范中举对着自己父亲,一板一眼说道。
要么说知子莫若父,自己这个二儿子是个什么德行,范大国师心里门清。一听他说这话,范国师心知准是有人找他说了什么。范大国师心里叹口气,面上也不点破,只是淡淡道:“哦。此事为父早已知晓,难为你关心这些大事,我儿终于长大了。”
“臭小子,在你老子面前装什么老成。你爹我从小看你光腚长大,你一撅起腚,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这位范中举根本没尝出他爹这话的味道,继续进言道:“父亲,这定北守备团如此厉害,父亲当警惕才是,不要被其坏了大事。”
“算了,我这儿子能往家里划拉钱,也算没白养他一场。”范国师是谁,在整个突辽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那几家人的礼物前脚送到范中举屋里,后脚就有人报给他知晓。
“此事为父自有区处,你不必担忧。我儿还当好好进学,努力修习原气,以报效国家。”范国师一面答应了,一面告诫他要好好长长本事,不要整天没多大能耐,还到处充好汉。不然以后给人当了马前卒炮灰,还要被人卖了。
范中举听父亲这么说,只当父亲接纳了自己的意见,美滋滋起身告辞,得得瑟瑟出门去了。范大国师看着二儿子远去的身影,一时百般惆怅俱在心头。
好在过了一会儿,大儿子范继品走了进来,低声道:“父亲,陛下来人传召,说是有急事相商。”
范国师看着自己这个大儿子,心里顿时宽慰不少,还好长子足够像自己,能够顶起家业。
范国师在大儿子的帮助下,换好朝服,不慌不忙与前来传召的人一起,向着皇帝的大帐走去。
范国师这不慌不忙其实是故意做给外人看的。曾有一次,那是范大国师刚刚当上国师不久,突辽大汗(当时草原尚未统一)半夜急召他去议事。
范国师则推说已经睡下,直到天亮,才在众人瞩目下,慢慢走近突辽大汗的金帐里头。一进门,突辽大汗就怒问他为什么现在才来。范国师不慌不忙道:“臣为陛下军心稳固之大计,故意为之。”突辽大汗天纵英姿,听了这话顿时就明白过来,当即就与范大国师道歉,并赏赐许多珍宝。
现在,突辽皇帝虽说已经称帝建国,但依然不喜欢住在宫殿里。他在草原上,一年大多时间都住在帐篷里,只有冬日天冷,寒风凌冽,这才返回统万城皇宫居住。如今南下,气候温暖,突辽皇帝直接天天在自己的大帐居住。
范大国师毕竟原本是平周人,还是喜欢高广大宅。突辽皇帝知道他这个爱好,攻下江左省的首府临江城后,就把城中最大一处宅院,赏赐给了他。
范大国师从城中出来,一路骑马来到突辽大军所在的营寨,进营之后来到皇帝的金帐之外。不等范国师走上前,在门外值守的太监早已远远看见,抢先撩开帐帘,进去禀报皇帝。
不一时,突辽皇帝屏退左右,安排自己的亲卫守住金帐,任何人不许靠近二十步以内,违令者可当场处死。然后宣召范国师一人进账。
两人在帐内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第二天,突辽大军立即就有了动作。
二百九十章 哭英灵兮
李得一与小刘团长此时都不知道突辽皇帝已经做出应对,他俩仍旧按照原计划,带守备团兵马撤回定北县。
回到定北县城,虽说一战全歼两万金狼骑兵是目前整个天下一等一的大胜。但出人意料,小刘团长并未按照以往,摆开庆祝大胜的流水席,李得一则只是让人给定北县百姓发了些枚银钱。
把兵马安置好,伤兵都送到伤兵营救治之后,师兄弟二人一起赶来见师父。进了门,孙老医官正端坐在四方桌后头,静等着大胜归来的两个徒弟。
进屋之后,孙老医官发现俩徒弟脸上并无大胜的欣喜,反倒有些悲伤。孙老医官心中稳了稳,并未急着说话,依旧坐那儿静等着两个好徒弟先开口。孙老医官此时尚不知道这次的战损,小刘团长拍回来报捷的兵士只报了大胜,全灭两万金狼骑兵这些消息。三位把总虽然运粮上过前线,但这几个月鞍马劳顿,着实把他三人累得不轻。三位把总仗一打完,直接就歇歇了,孙老医官也没去打扰。所以孙老医官此时并不知道两位爱徒为何会面带悲恸。
李得一与师哥两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小刘团长开了口。
“师父,咱们这次虽然灭掉两万金狼骑兵,但咱们的兵马也损伤过半。光战死的兵士就有七千三百二十九人,重伤者两千有余,轻伤不计其数……”小刘团长越说,语气越沉重,到最后,只能停下,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
这些战死的兵士,一等战兵居多。这些一等战兵,都是小刘团长手把手从新兵训出来的,一路把他们教成优秀兵士,感情非比寻常。在邺城脚下,包括回来的一路上,小刘团长都是有说有笑,不停跟兵士们说着这场胜利是多么厉害,是天下第一。但他那么做是为了维持大军的军心士气。如今一到师父面前,内心隐藏的悲恸再也抑制不住,直接就红了眼圈,哽了咽喉。
定北守备团成立这么久,还是头一次战死这么多袍泽。这些兵士,都是小刘团长手把手从新兵慢慢培养出来,眼瞅着他们渐渐成长为精锐一等战兵。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如今却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战死,小刘团长的内心,真是犹如刀刮一般难受。
李得一同样不好受,这一仗他的骑兵战殁超过一半,整个建制几乎都被摧毁,纵然最后获胜,他哪里高兴得起来。
孙老医官看着两个垂头丧气的徒弟,缓缓端起面前的青瓷茶壶,给俩徒弟摆上两个茶杯,缓缓倒满茶水。把茶壶放下,孙老医官端起自己那杯,举到嘴边,缓缓喝了一口,长出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怎么?这就受不了了?”
李得一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小刘团长径直道:“师父,这仗打完,咱们守备团可是伤筋动骨,没有一年半载,休想恢复战力。师父,你当初为什么要……”
孙老医官不急不慢把手中茶杯放下,抬头看着自己的大徒弟说道:“怎么?想不通?自古以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可自打定北守备团成立以来,有了你师弟弄的那个铁蛋,咱们攻城拔寨,如履平地。就连洛都城下对阵突辽西路六万精锐骑兵,也是有惊无险。如今你师弟更是别出心裁,用这铁蛋成功克制突辽人的‘爆箭’。”
说到这儿,孙老医官故意停顿一下,想要看看两个徒弟的反应,但他发现两个徒弟对此丝毫不以为然。
心中叹了口,孙老医官接着说道:“自从有了这铁蛋,数次大战,咱们定北守备团几乎都是兵不血刃,轻松获胜。洛都城下,这铁蛋炸伤过万突辽战马,使得突辽骑兵实力大损,短时间内无法集中全部兵力作战,这才给你俩可趁之机,能够将其大败。甚至后来你们率兵攻打邺城,都大得铁蛋之便。这种大城若搁在以前,不经历一番惨烈的攻城厮杀,如何能攻得下。可你们有这铁蛋之助,居然一日而下。你俩有没有想过,长此以往下去,咱们兵士会由于缺乏血火磨练,而变得柔弱?咱们定北守备团的战力会因此而消磨?”
孙老医官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担忧两个小徒弟过度使用铁蛋,使原本需要兵士竭力厮杀,付出大量伤亡的战事变得简单,长此以往,会导致定北守备团兵士战力下降。
小刘团长听出了师父话里的门道,坐那里不言语,心里不停思索着说辞。
李得一则根本没明白师父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他不假思索张嘴就道:“师父,突辽人当初发明‘爆箭’之后,立即想方设法扩大产量,现在凡是突辽人攻城、野战,必然用‘爆箭’打头阵。更别提他们最近做出的那种巨石砲,更是攻城利器。突辽人频繁使用这两样利器攻城,俺也没见他们骑兵的战力衰弱多少。那金狼骑兵随军携带大量爆箭和巨石砲工匠,战力照旧天下难敌。这回在邺城,俺把能使的手段都使上了,结果突辽金狼骑兵临死反扑,还是杀伤了俺们近万弟兄。这一仗要是没俺手里的铁蛋,突辽人放手对咱射‘爆箭’,弄不好俺也得战死在那儿。”
孙老医官闻言一愣,他却忘了,如今突辽人已经大规模使用“爆箭”和巨石砲这两样利器。无论攻城还是野战,都在使用,并且因之极大提高了突辽人的整体战力。
听李得一这么一说,孙老医官凝神思索起来。他虽然人老了,但并不是冥顽不化的老顽固,只是思维一时有些慢,没意识到,这战争的模式,已经渐渐变了样子。但他毕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人,经小徒弟这么一提醒,思索一阵,立即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是的,是突辽人率先使用威力更大,并且难以抵御的“爆箭”,定北守备团若是没有铁蛋,根本无法与拥有“爆箭”的突辽骑兵相抗衡。现在突辽人又做出那种巨石砲,用于攻城简直无往不利。若是定北守备团依旧默守陈规,不肯做出应对,最终下场,只会败在突辽人手中,毫无翻盘可能。
想到此处,孙老医官缓缓站起身,缓缓说道:“此次作战,咱们守备团损失巨大,责任全在为师身上。为师战前不该硬给你二人定下与突辽金狼骑兵正面对攻的策略,最终导致这一仗损失如此多的弟兄。罢了,等明日的安魂大祭,就由为师亲自主持,也好安慰那些逝去袍泽的英灵。为师会在大祭上刺血认,以安慰战死弟兄的在天之灵。”
邺城这一战,李得一之所以没有再用铁蛋去炸突辽人的战马,就是战前得师父叮嘱,不要过分使用铁蛋,要好好锻炼锻炼兵士打硬仗,与金狼骑兵硬碰硬的能力。孙老医官想的并没,定北守备团未来将要面对的,是十万金狼骑兵,不能总靠李得一使这些投机取巧的办法获胜。
然而这一仗打下来,定北守备团虽然获胜,却损失惨重,仅仅惨胜而已。这一仗,将定北守备团两年来的努力发展,全部打没了踪影。精锐一等战兵损失过半,新兵短时间内又难以撑起大梁。
若是再这么硬拼下去,定北守备团,甚至威北营,早晚要自己把自己活活耗死。想通此节,孙老医官双眼一闭,默不再言。
而且现在,突辽人已经率先在战事采用新式兵器。定北守备团也必须跟进,不然以后的仗,更加没法打。
小刘团长与李得一面面相觑,不知师父为何不再言语。
许久,小刘团长轻声试探道:“师父,突辽人本就兵强马壮,兼之如今又多了巨石砲这一攻城利器,我们若是想胜,必须就得有什么手段就使出什么手段。我如今也想通了,只要这仗能打赢,不管使什么手段,都不要紧。要是一旦败了,咱们这定北县百万黎民,咱们威北营最后这点香火,恐怕立时就要灰飞烟灭。”
孙老医官依旧没睁开眼睛,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轻轻挥挥手,示意自己需要安静一阵。孙老医官这时想起在这一仗损失的弟兄,巨大的悲痛瞬间就击垮了老人的心理。在两位徒弟面前,为了维持师道尊严,这才强忍着。等俩徒弟把门关上,孙老医官两行浊泪,唰就流了出来。
“师哥,俺刚才瞅着师父有些不大对头,他老人家不会有事吧?”李得一边走边担忧道。
“别说师父,这一战死伤如此多的袍泽,就是我现在,心里也是难受的紧。回头你跟三位把总说说,这次咱们得拿出钱来,好好抚恤那些战死袍泽的遗孀,幼子,父母,兄弟。若是无力抚养孩子的,你可把这些孩子接进咱们守备团,让他们上学,教他们读书识字。”小刘团长语带哀伤,缓缓说着自己对这次战死兄弟的后事安排。
“师哥,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俺。平周朝早就垮了,也就没了朝廷公试,定北县仅有的一个学堂也早就散了。俺瞅着不如借此机会成立一个新的书坊,专门教授小孩子读书认字。这头一批,正该是咱们定北守备团兵士的孩子,只要到了年龄都该来这书坊读书。”李得一听了师哥的话,双眼一亮,忽然有了想法。
二百九十一章 新的枝叶在萌发
听到师弟要正式办学,招收孩子来读书识字。小刘团长也不由认真起来,这确实是个大事。战死弟兄留下的遗孤,必须照顾好,才能让活着的弟兄没有后顾之忧。而让他们的遗孤上学识字,正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只有识字,以后才能开蒙修原气,修原气之后,普通人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现在虽然天下大乱,但那些权贵大将,高官,依旧都是修原气的。
小刘团长略一思索,问道:“你上哪儿找那么多识字的夫子?光咱们守备团兵士的孩子,适龄的,少说也得有二三百个。”
李得一大声道:“师哥你忘啦!俺那些学生可都是识字的。二十四个气壮境的要训练,要作战,不能长留在家。其余那二十九个学生还是和合境而已,每日只是训练,并不用他们上阵杀敌,正可在家教孩子读书。他们每日里给孩子上半头晌课,正合适!”
小刘团长一想,对呀。师弟那些孩子如今可都是修原气的,教人读书识字,还不是手到擒来。二十九个学生,足够办个大学堂,教二三百孩子也刚刚足够。
“行!这事可行,就按你说的办。如今咱们定北守备团一战损失这么多袍泽,不少都是定北县的坐地户。等明日这些战死袍泽的消息公布出去,到时全县肯定是人心惶惶,你这个消息在明日要一并说出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民心。”小刘团长想到师弟这个主意的一个好处,直接就说了出来。
“师哥,俺还没说完。这些年来,俺发现个事情。俺发现,县城里好些种地为生的老实人家,并不愿让自家娃娃念书。因为家里太穷,咱们这里土地贫瘠,又干旱少雨。这些年多亏咱们不断开挖河渠,引小清河水来灌溉,情况才得到改善。但好多人家穷日子过惯了,依旧难改当年的习惯。”说到这儿,李得一停住了脚步,对着师哥认真起来。小刘团长随之停下,认真听着。
李得一接着说道:“以前咱们定北县百姓日子过得穷,为了糊口,不得不让孩子五六岁就帮着干活。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这些人家孩子,四五岁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从土里刨食吃,就这样还时不时要饿上一顿。若是这些孩子读书,就根本没法干活。一来家里少了人帮着种地,本就不够吃的粮食,就会更加短缺。二来,念书的孩子还要消耗纸笔,这些钱看着不多,但对一个贫苦人家来说,确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所以俺瞅着很多人家宁愿让孩子去学徒,给人做工,挣一点枚铜钱补贴家用,也不愿让孩子读书识字。”
说到这儿,李得一又想起了自己那累死的娘亲。“俺娘当年决不让俺下地干活,说俺爹种了一辈子地,可种地再好有什么用?最后也是个没本事的,说死就死了。抛下老婆孩子,一点儿反抗的本事都没有。俺娘当年一个人拉扯俺,家里能吃饱饭就不了,俺也没捞着念书。可就这样,俺娘宁愿让俺去跟村里的三爷爷拉呱,听他当兵打仗的故事,也不让俺下地干活。如今俺是有了点本事,可又上哪去孝敬俺娘?”
瞅着师弟又悲从心起,小刘团长赶紧岔开话题。“若依你,又该如何才能让这些孩子来上学?”小刘团长径直问道。
“师哥,你看这样如何。咱们招孩子来上学,每人每月给发半个枚银钱,而且每天管一顿饭。这个条件就相当于咱们在帮着那些人家养孩子,他们肯定会一口答应。”李得一大嘴一张,就说出了这优厚异常的条件。
“这事可没那么简单,先不说这花销巨大。单说人若是读多了书,心里就会不安分,长大了总想着那些功名富贵之类。咱定北县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将来可没法给他们这么多的功名富贵。”小刘团长直接抓住问题的要害,提了出来。
哪知李得一似乎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张嘴就说道:“师哥,现在是乱世,外头到处都在打仗,文人且难有什么作为。如今正是武人的天下,等教会了这些孩子识字,咱们正可以让他们参加定北守备团,保卫家园为条件。若答应,就顺势给他们开蒙。到时候,咱们守备团就可平添许多实力,这岂不是好事!”
小刘团长道:“说是这么说,但你这计划若要见效,少说也得十年以后。这是个长久的打算,你可以先把书坊的架子搭起来,以后的事,可以徐徐图之。眼下,咱们定北守备团战力大损,还是得先想办法把战力抓紧恢复起来才是。突辽皇帝的金狼骑兵被咱灭掉两万,难保他不会因怒兴兵,马上尽起大军来报复咱们。”
李得一高兴道:“师哥,没事。俺马上就组织给一等兵士们开蒙,头一批就是那些上过俺思想统一课的。到时候咱们多了这些修原气的兵士,只要熬过这三五个月,突辽人纵然再来他两三万,咱们也不怕他!除非那突辽皇帝昏了头,把十万金狼骑兵一伙全都派来!”
定北守备团如今可是有丰富经验,如何把修原气的好手组织成一支精兵,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出以一当十,当百的巨大作用。李得一的二十四个气壮境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突辽金狼骑兵如此凶悍,濒死反扑更是悍勇绝伦,纵然如此,这一场大战下来,二十四个学生,只有五人受了轻伤,其他人什么事都没有。不光如此,据李得一说,死在这二十四个气壮境学生骑兵手下的金狼骑兵,没有五百,也差不多少。
小刘团长对师弟搞得那个骑兵密集墙式冲锋战法的巨大威力,经这一仗,也有了直观的认识。若是定北守备团能再多出一支这样的骑兵,两下掩护,那效果,小刘团长简直难以想象。到时纵然金狼骑兵来的再多,小刘团长也有信心一战。
“对,这才是当务之急,明日给战死的袍泽安魂完毕,把他们送入英烈祠之后。你立即就着手准备此事,我帮你做好其他准备工作,包括与师父分说此事,都交给我来办。你只管全心全意做好开蒙的准备事宜即可。”小刘团长当即决定全力配合师弟,先做好这箭事。
商量完毕,师兄弟俩分别,各自回去准备,当夜无话。
第二天,定北守备团全体将士,早早起身全都来到大校场上,为死去的袍泽举行安魂仪式。孙老医官穿上最隆重的礼服,亲自登台,为此次战死的七千三百二十九名袍泽念诵了祭文。然后亲自刺血,用原气把血在指间燃起一股业火,将这祭文焚烧。
之后,就是隆重的骨灰抬入英烈祠的仪式。这些战死袍泽的亲属,忍不住在外围嚎啕大哭。
这一刻,全体守备团将士都红了眼,逝者已去,生者必将牢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更加珍惜他们付出自己生命所保卫的家园,为止奋斗不息,为止前仆后继,勇敢牺牲。
在安魂仪式的最后,李得一亲自登台,宣布定北守备团对死去英烈的遗孀,遗孤的特别照顾。这样,好歹安抚住了部分民众。
这次阵亡如此多的兵士,还能顺利安抚住定北县百姓,没有闹出动荡,还要多亏威北营当初招兵时那繁琐细致的要求。威北营在定北县招兵,只要忠厚老实的良家子,而且必须是家中有兄弟二人以上的,这才可以。那些从流民中招募来的兵卒,也都是孤身逃亡到此的,并没有家人。
有不少人,在加入定北守备团后,由于作战勇敢,成为一等战兵,得以娶妻生子。对这部分一等战兵留下的遗孤,遗孀,定北守备团更是不遗余力地照顾。李得一站在台上亲自宣布,他将把这些遗孤召集起来,亲自给予教导,让他们修原气。女孩子,则会送入伤兵营,接受教导,将来成为一名女医士。遗孀发给死去丈夫的乌木牌,照样按月领饷,定北守备团奉养到老。
如今整个定北守备团都知道,自家副团长教出五十三个孩子,个个都成功开蒙,其中二十四个更是迈入气壮境。因此众兵士一听副团长要招收这些遗孤,并亲自教导,原本因为朝夕相处的袍泽战死而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又高涨起来。
战死也没什么!守备团一定会把后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