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魔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夹击过来的李世绩、李道宗、阿史那杜尔、执失思力等击败西突厥十大部中的厥越失、拔悉弥、触木昆,也到了这里和苏定方汇合。

    他们有合兵一处又长驱200余里,直抵金牙山沙钵罗牙帐。此时沙钵罗果然没有防备,还优哉游哉的带着手下去打猎。

    苏定方和李道宗乘其将去打猎、毫无戒备之际,突然发起攻击,斩获数万人。沙钵罗与其子咥远、婿阎啜等逃往石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

    秦琼和阚棱在后面息兵安民,令西突厥诸部各归所居,修复道路,设置驿站,划定区域,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各归原主,西突厥十姓安居如故。

    他又给苏定方和李世绩传令让他们率兵继续追歼沙钵罗,同时命人压着沙钵罗可汗的御用之物,以及十大部落的首领到牧羊城给程知节报捷。

    苏定方和李世绩带领大军追到了石国,石国首领石涅诱擒沙钵罗,送交苏定方,西突厥遂亡。石涅看到唐军势大有奉献出国内盛产的宝马数匹送给苏定方;苏定方和他们签订和平通商协议,然后帅兵回到了牧羊城。

    程知节围困牧羊城数月,左车轮很是纳闷怎么自己的粮草都快要吃完了敌人的粮草还没有告罄?就在他感到万分纳闷的时候,突然唐军中爆发出一阵阵将天动地的喊声。

    左车轮和袁慕爵不知道唐军发什么疯,他赶紧带着大军到城楼上观看。只见唐营中鼓乐喧天,人流穿梭不定,好像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正在他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的时候,唐营大门开放,一队队的唐军从里面开了出来,列好了阵型。

    左车轮和袁慕爵暗暗纳闷,这几个月唐军都一直没有动静,怎么现在突然要出兵了。他们亦不敢大意,赶紧把城中的大军都调上了城楼。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战争结束了

    一程知节等人策马从唐营中出来,接着人押着一队突厥人走到了阵前。左车轮探头看了一眼差点没有晕倒过去。这些人都是西突厥的十大部落的首领,除了被杀的都搭达干,其他的一个不剩都到了。

    而且他们的手中还拿着沙钵罗大大汗的御用之物,看来唐军已经攻破西突厥,西突厥彻底完蛋了。

    袁慕爵也是感觉天塌地陷一样,自己想依仗着西突厥报仇雪恨,没想到一场大战下来仇没有报了,自己两位义弟也命丧黄泉;现在连靠山西突厥也完蛋了。

    大唐怎么这么好的运气,不仅大魔国无条件投降,就连实力如此强大的东突厥、西突厥也一个个灰飞烟灭。

    这些西突厥的士兵很多都是十大部落的人,看到部族已经投降,哪里还有心思抵抗,都暗暗的思索准备弃城投降。

    左车轮看到有人骚动,勃然大怒命人杀死了几个想投降的士兵,这才稍微的稳定住了局面。

    程知节看到敌人没有投降的意思,大手一挥唐军列阵而出,准备对牧羊城进行第一次攻击。

    首先出现的是巨盾兵,他们几乎就是擦着敌人的弓箭射程范围开始构建防线,巨大的铁盾被狠狠的钉在草地上,让人觉着就是重骑兵也不能将他们冲破。

    接着各种攻城器械被推了上来,不过他们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反而开始迅速的搭起了架子。时间不长在西突厥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一个个巨大的羊皮气球带着唐军冲天而起。

    “射!把他们射下来!”左车轮吓得脸色苍白,他知道敌人想干什么,大声吼叫。西突厥人吓得几乎连射箭都不会了,稀稀落落的箭支根本就射不到唐军的气球便坠落下来。

    左车轮赶紧拿出自己的强弓,可是还没有等他把箭射出去,“轰隆!”一声巨响,吓得他手一哆嗦利箭也飞上了半天空。

    “轰隆!”牧羊城都抖了三抖,城头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西突厥的士兵吓得脸色苍白,扭头就要逃走。

    执法队虽然一样吓得脸色苍白,可还是冲了上来,将逃跑的士兵就地正法才算是稳定住了局势。

    “轰隆,轰隆,轰隆!”一发发炮弹不停地砸在牧羊城上,也砸在西突厥军队的心上;这些本来就没有战意的士兵的勇气被一点点磨灭。

    西北风气,吹散了城头上的硝烟和尘土,该死的唐军终于不再放妖法了。左车轮长长得出了一口气,刚要指挥军队抵抗冲锋上来的唐军;结果他看到一个可怕的事情。

    数个巨大的羊皮气球已经停在牧羊城的上方,一个个唐军顺着垂下来的绳索飞快的滑下,成功的登上了牧羊城。

    第一个冲上来的正是挑飞了他耳朵的那位白袍小将。薛仁贵也看到了远处的左车轮,然后狠狠的握紧了手中的方天画戟。

    “杀!”薛仁贵和左车轮大喝一声,他们杀出一条血路,然后狠狠的撞在一起。方天画戟和开山斧迸伴随着巨响,迸射出一溜火花。

    秦怀玉和伍登看到袁慕爵在杀戮自己的手下,大喝一声冲力上来,两人将他抵住。

    尚山等人则带着特战精英追着敌人到处跑,顺利的占领了城门。可是城门已经本沙土堵死了,一时之间根本打不开。

    “杀回去占领城墙!”尚山一声大喝,唐军又冲了回来;顺利的占领了一段城墙。程知节一看到城楼的形势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他大手一挥,唐军搬着云梯顺着尚山他们占领的城墙就杀了进去。

    城墙的缺口一被突破,本来心无战意的西突厥士兵扭头就跑,左车轮的执法队还想阻拦,却被急于逃跑的大军杀死无数;牧羊城乱作一团。

    袁慕爵看到西突厥大势已去,长叹一声逼退了秦怀玉和伍登,随着人群扭头就往城里跑。

    蜂拥的唐军冲入城中,从左车轮的身边一掠而过。正在战斗的左车轮受到影响,心急如焚;他有看到袁慕爵已经跑了,更是慌乱,转身就想跟着逃跑。

    哪想到慌不择路,被地上的死尸绊了一下,身子不由打了一个踉跄。薛仁贵看的便宜,猛地往前一纵大喝一声:“你给我在这吧!”说着手中的大戟猛地刺了下去。

    这一下狠狠的刺透了左车轮的后心,左车轮惨叫一声,跌倒在地上绝气身亡。

    “左车轮已死,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薛仁贵一戟砍下了左车轮的脑袋,将他举在空中大喝断喝。

    唐军一看欢声雷动,大声喝道:“放下刀枪,饶你们不死!”西突厥的军队看的胆战心惊,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可是很快发现城门已经被封死了,只好乖乖的举手投降。

    程知节带领着大军进城,然后命人将城门口的沙土清理干净,然后实行戒严。接着大军出榜安民,并到处搜捕还在反抗的敌人。

    袁慕爵一路逃窜,不过还快的被唐军发现;他虽然杀死了几波唐军,不过后面的人越追越多,很快地被堵在了一条死胡同之内。

    唐军忌惮他的身手,只是远远地围住,用手中的弓弩进行攻击,却不敢进去捉拿。时间不长秦怀玉得到了消息飞速的带人赶了过来。

    他让军兵闪开一条道路冲进了胡同中,这时的袁慕爵已将身中数箭,虽然并不致命;但鲜血将半边身子都染红了。

    秦怀玉有些怜悯的看了袁慕爵一眼道:“袁慕爵,你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此时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袁慕爵突然哈哈大笑,他的面目有些跟疯了一样的癫狂,大喝道:“秦怀玉,休要再多说了。我与大唐不共戴天,今天是他李世民好运!死有什么可怕的!我这就要到地下和家人相聚了,有本事你就来取我的性命。”

    秦怀玉冷哼一声道:“既然你一心求死,我就成全你!”说着他手中的大枪一摇,像一条巨龙一样就刺向了袁慕爵。

    袁慕爵手中的雁翎十三曲大镗一摆,当的一声将他的大枪格开,不过袁慕爵手上有伤,没有能力更进一步抢夺先机。秦怀玉看到便宜,再次进步欺身,大枪舞的漫天飞舞,刺向了袁慕爵。

    袁慕爵只好忍着伤痛拼命招架,可这一下却让伤口崩裂,血流如注,打的时间不长就渐渐力不从心。

    秦怀玉心中暗喜,手中的大枪舞动的越发神妙,不过十几回合袁慕爵就被逼推到了墙边。

    “给我死吧!”秦怀玉大喜手中的大枪,呜的一声就刺了过去。哪知道袁慕爵突然神秘的一笑,身子微微一挪,鲜血在墙上划出一片殷红的血迹。

    “砰!”秦怀玉狠狠的刺在后面的墙上,大枪将土墙刺了一个对穿。袁慕爵睚眦具裂大喝一声:“你给我陪葬吧!”说着抡起雁翎十三曲大镗就砸向了秦怀玉。

    秦怀玉的心猛然收紧,他撒手扔了大枪;猛地抽出了腰间的熟铜双锏。右手锏狠狠的砸在打来的雁翎十三曲大镗上,接着左手锏呜的呜的一声就扔了过去。

    袁慕爵看到秦怀玉挡住了自己的一镗,心中微微叹息,接着眼前金光一闪,一把熟铜锏已经到了眼前。

    “啪!”这一锏正打在袁慕爵的额头,直打了一个万朵桃花开。袁慕爵的死尸噗通一声载落在尘埃。

    秦怀玉在鬼门关前转悠了一趟,只吓得浑身无力,肌肉突突突之颤。歇了半晌秦怀玉才缓过神来,他拔出自己的虎头錾金枪,捡起熟铜双锏,然后让士兵抬着袁慕爵的尸体回去交令。

    这一次唐军平定了西突厥、薛延陀、高昌这西域最大的几个国家,其他的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石国等也都纷纷遣使送上了降书顺表表示诚服。

    程知节一边派人接管三国的人口,地盘;一边像李世民建议成立安西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域的事情。

    很快李世民的书信回来,同意了程知节的建议,命令在西州成立安西都护府,苏定方为第一任都护府大都护;受北庭都护府柴绍的节制。接着他命令程知节压着沙钵罗可汗和多弥可汗回长安居住。

    程知节接道命令,给苏定方留下1万大军,然后率领着其他人班师回朝。

    李世民再次道城外迎接,现在的太宗皇帝志得意满;这才短短几年,东西突厥、吐蕃、薛延陀、高昌、吐谷浑、南召这些异族首领纷纷到了长安。

    大唐的国土之大亘古未有,加上国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都有些飘飘然了。

    再次向太庙献俘,然后告祭天地;长安又是一片欢腾。大唐的百姓已经有些习惯于自己的国家一直这么胜利下去,自信心也跟着爆棚,他们一个个高呼着大唐万岁,一直欢庆到深夜才回去休息。

    皇宫中也在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李世民举行御宴招待这次出征的有功之臣;这一夜宾主尽性而归。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恩负义

    一第二天李世民来到了太极殿还是一脸的兴奋,不过接下来魏征突然出班跪倒,检举揭发西征功臣王文度在牧羊城纵兵抢劫,杀死平民百姓,夺其财物。

    而且在驻守牧羊城时更加变本加厉,将牧羊城的大户抢夺一空。他为了一己私欲致使生灵涂炭,其后更是民心大失,丢失了牧羊城,差点让这次出征失败。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是逼迫我们大唐的军队再次面对高大的牧羊城,军兵死伤无数。

    臣请陛下严惩王文度,以正军规!”

    王文度也在大殿之上,他已经被吓得脸色苍白就差没有摊到地上了。他频频以眼神目视程知节,希望老程能出面帮忙化解这场灾难,

    哪知程知节闭目养神就想睡着了一样,根本没有搭理他的样子。王文度心中恨道:“我如果被处斩,你也好不了!大不了咱们一起完蛋。”

    魏征刚刚说完王文度突然话锋一转道:“臣还要参出征的行军大总管,大魔郡王程知节!他识人不明信任王文度这样的奸人导致大唐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而且臣有确切的证据,程知节在明知道王文度纵兵抢劫的情况下,收受他的贿赂,贪赃枉法,包庇王文度!致使损失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继续增大!请陛下严惩程知节,以儆效尤!”

    “轰隆!”太极殿上好像响了一个闷雷,将李世民和众文武大臣都吓傻了。那些原大魔国的文臣武将,像不认识魏征一样,瞪大眼睛愤怒的盯着他。

    其他的大臣也都一脸的惊愕,咱们大魔国的人自己开始咬了?他们有的错愕,有的愤怒,有的悲伤,当然也有人暗暗高兴幸灾乐祸。

    李世民的脸色很不好看,他恶狠狠的等着魏征道:“你说你有证据,你的证据是哪里来的!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了,我必杀汝!”

    就在这时程知节突然上前两步跪倒在地道:“陛下,请不要再为难玄成了。这却真有其事。是臣老糊涂了,顾念王文度的老交情,还收受了他的贿赂。臣死罪!”

    程知节这一认罪,不仅满朝文武都愣住了,就连王文度都吓了一跳。他一直以为程知节会帮助自己,没有想到他倒是先认罪了。

    李世民气的手都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魏征不知悔改接着道:“臣认为程知节是明知故犯,请陛下将他抓起来审问清楚以正典刑!”

    秦琼连忙站起身道:“陛下,知节是一时糊涂,请您念在他为国操劳,功高日月的份上,饶恕他的的罪行。”他刚说完,后面呼啦跪倒一片:“请陛下开恩。”

    这是那些世家的官员终于看到了打击程知节的曙光,赶忙上前道:“陛下,大唐律法,高于一切。天子犯法尚与民同罪,他一个郡王就能免罪吗?再说他立功的时候,大唐已经给了他奖赏,犯罪的时候自当接受惩罚!”

    这些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争吵起来。李世民脸黑的像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都不要吵了,这件事谁也不要说了,我自会处理!退朝!”

    说着他二话不说气呼呼的离开了太极殿回到后宫。在后宫中他见到皇后长孙无垢气呼呼的道:“我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那个忘恩负义的乡巴佬!不然难解我心头之狠。”

    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李世民回答说:“魏征今天在朝堂上参了程知节一本,说他贪赃枉法,让我处置他。他就不想一想,他是谁提拔起来的,简直是忘恩负义!”

    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丈夫。既没有顺水推舟出言煽动,也没有唯唯诺诺,默不敢言。她做了一个奇特的举动,暂时不理会丈夫,退到里间,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贺。

    李世民十分惊奇,询问妻子的用意。长孙皇后则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一心为公,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怎能不祝贺呢!”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观音婢,你说的我怎么会不明白。不过程知节与国有功,我怎么会舍得处置他?”

    长孙无垢笑着拿出一本奏章递给了李世民道:“陛下,你是当局者迷;被他们给骗了。如果不是五哥授意,魏征会为了这点事抓住五哥不放?再说五哥什么奇珍异宝没有见过?他会贪图王文度的那点财物?”

    李世民一愣,拿起手中的奏章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与其说是奏章,还不如说是辞职书。这本辞职信通篇都是白话文,一看就是程知节的风格。不过上面写的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李世民看了不住的摇头叹息道:“我与五哥相识于毫末,他于我像兄长又像老师。没有想到我们曾经同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真是然人遗憾。”

    长孙无垢也叹了口气道:“陛下不必叹息,五哥志不在此,咱们还是依了他的要求吧!这样以后相见也好好说话!”

    李世民叹息不止,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魏征感觉自己现在就是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心思沉重的回到家中,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恶臭味。魏征找手下仆人一问才知道,今天有一群人突然冲了冲过来,像家中喷洒粪水,他们刚刚将这些人驱散,正要去京兆尹报案。

    魏征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算了,你们打扫完了就好,不要再去惹事了。”说着十分落魄的回了家中。仆人们暗暗惊讶,不过还是答应了一声,赶紧去清洗家门。

    魏征的妻子裴氏是闻喜裴家的女子,很是贤惠,他看到丈夫心思不佳赶紧前来宽慰。

    魏征道:“夫人你给我弄一壶酒,我今天突然想要好好的大醉一场。”裴氏一愣自己的丈夫一向不怎么乐意喝酒,怎么今天竟然要喝酒买醉,赶紧问道:“老爷,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今天……”

    “夫人不用多想,朝堂上很好,是我自己找的。你快去吧!我静一静!”

    裴氏听丈夫这么说答应一声扭头出了,结果刚出去就看到自己的三儿子魏淑婉哭哭啼啼的回到家中。

    裴氏见到儿子浑身泥土,鼻青脸肿的赶忙将他抱住道:“淑婉,你不是到郡王家,崔瑜婶婶那上学去了,怎么这么回来了?你跟人家打架了?”

    魏淑婉不住地哭道:“母亲,他们都说父亲忘恩负义,还是说他在陛下面前告郡王的状,让陛下惩罚郡王。同学们都不搭理我了。”

    “啊!”裴氏脸色一下子就变白了,本能上他是不愿意相信的,可是想到丈夫今天的表现,还有家里发生的事情又让她预感到儿子说的可能是真的。

    “咱们不去他们家上学了!”裴氏知道儿子受了委屈,抱着他好好地安慰。

    “不,我就要去!我要告诉他们,我父亲才不是忘恩负义!是不是娘亲?”

    裴氏的泪水瞬间流了下来,她点点头道:“是!你的父亲是好人,他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害人。”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魏征身形落寞的从里面探出了头道:“淑婉,明天不要去了,我在请人到家里来教你。”

    “为什么?”裴氏和儿子魏淑婉一起扭头看着他。魏征愣了半晌道:“大魔郡王程知节贪赃枉法,已经被我告到陛下的面前;他很快就会离京,你们的学校也就不存在了。”

    裴氏和儿子魏淑婉都愣住了,裴氏道:“老爷,难道,难道真的是你?”

    看到魏征默默点头,她眼中的泪水唰的滚落道:“老爷,这是为什么?不要忘了你是怎么在大魔国扬名天下,怎么当上这个御史大夫的。怪不得人家要往咱们家泼粪,这让我们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真是没脸在活下去了。”

    说完裴氏拉着儿子要走,声称要回闻喜裴氏。魏征本来瘦小的身躯,好像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微微有些佝偻。

    “玄成,为了我让我受委屈了。”一声爽朗的声音响起,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踏进了魏征的家门。

    “郡王!”魏征赶紧施礼,裴氏行了一礼,泪水连连低头不语。

    崔瑜跟在程知节的身后,赶紧上前宽慰裴氏和魏淑婉。程知节扶起魏征道:“玄成,是我考虑欠妥当,让你的名誉受损,家庭不和;真是让你为难了。嫂子,请不要错怪玄成,这件事是我让他做的。”

    裴氏有些诧异的看着他,魏征这时才稍微的松了一口气道:“郡王,咱们都到屋里说吧!”

    程知节点了点头道:“好!咱们屋里说,正好我把老杜,景仁,二哥,和三哥都请来了。咱们都到屋里说吧!”

    魏征再向后一看发现杜如晦,岑文本,秦琼,李靖都在;不由得心中郁闷之气尽消大笑道:“我今天有了兴致正要喝杯酒;难得众位兄弟都来了,今天咱们一醉方休!”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开拓进取

    一第二天李世民传下圣旨,王文度在牧羊城纵兵抢劫,违反军纪被斩首示众。程知节贪赃枉法,包庇纵容,削去一切官职,发回老家山东济州东阿县养老。不过圣旨上虽然罢了程知节的官职,却没有动他的爵位,让程知节成了养老的白身郡王。

    三日后程知节奉旨出京,在城门口秦琼和李靖等人都来相送,程知节和大家各喝了一杯酒,就有些晕乎乎的。他把酒碗往地下一摔,冲着众人一抱拳道:“众位,相送之情我心领了,咱们后会有期!”

    众人连忙还礼,老程拱拱手扭头要走,突然他的身子顿了一下。他看到在长安的城楼上,李世民、长孙无垢和杨吉儿夫妻三人正垂手站立。

    “走了!咱们后会有期!”程知节大吼一声,声震云霄,然后催动虹光战马向东面而去。

    城楼上李世民静静的看着,直到程知节消失在视野中;长孙无垢和杨吉儿泪水连连已经哭成了泪人。

    老程一路上妙语连珠,逗得崔瑜等人笑声不断;没有以往的威严,那些跟着他一起到山东学习的孩子们也都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问道:“郡王,你快给我们说说,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子后来怎么样了?”

    程知节笑道:“这可不行,咱们说好了,一天讲一回。你们的作业都做完了吗?”

    “做完了,做完了,我们今天还都得了优呢?郡王说了,如果我们都得了优就给我们加一回!”

    “好!既然如此,我就在给你们讲一回。说好了,以后你们如果乖乖的,每次作业都得优,我就每天加一回!”

    “好!我们一定乖乖的。”孩子们的童声清脆的响起。

    崔瑜等人听说程知节又要讲故事了,赶紧凑了过来;现在的程知节满身都是兴奋的光芒,让她们有些着迷。

    车队走了一个月才来到山东济州东阿县,他们一进入斑鸠店就被这里的情况吓了一跳。整个斑鸠店都已经被围墙围了起来,里面有一大堆人正在施工。

    “这是怎么回事?大壮你去看看!”程知节一愣,对着侍卫首领董大壮一挥手。

    董大壮催马进了斑鸠店,时间不长就带出来一位绿衣官员。此人到了程知节面前噗通跪倒在地道:“下官工部少府监丞宇文盛参见大魔郡王。”

    “宇文盛,你在这里干什么?我问你,斑鸠店的人呢?”

    “回禀郡王,下官奉了万岁的御令,在此筹建郡王府邸。整个斑鸠店都要重新规划建造,所以斑鸠店的百姓都迁到了东阿居住。”

    程知节这才释然又问了问他们搬迁的经过和工程进度。宇文盛道:“郡王在斑鸠店威望甚高,我们一说要建郡王府,斑鸠店的百姓都主动配合,一天就都搬完了。这里的驻军听说了也主动联系我们,前来帮忙建造,我们有把握在几个月内完成任务。”

    程知节通说勉励他们几句,只好带着人先上了梁山居住。

    程知节虽然离开了大唐的中心,不过唐朝的发展和对外征战并没有停止,在贞观二十二年,苏定方命令阿史那杜尔和薛仁贵率领唐军攻焉耆,龟兹与焉耆连兵相拒。唐兵进击龟兹。翌年擒其国王、权相,苏定方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平定了这两个国家之后,大唐就直接面对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大食。此时的大食正处于四大哈里发的第二任奥马尔的统治之下。

    一山难容二虎,两只庞然大物初次相见当然谁也不会放过谁。大食的大将加拉赫突然对唐军的附属国拔汗那(大宛)。拔汗那抵挡不住向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苏定方求救。

    苏定方派遣薛仁贵和高侃率领1万大军出击,二人长驱直入,杀的敌人大败,连加拉赫也被俘虏。

    这时奥马尔才知道害怕,赶紧和天竺联系,得到了天竺的帮助,这才稳定住局面,抵挡住了大唐的攻击。

    苏定方大怒和后方的柴绍联系,再次发大军来攻击大食国;同时命令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前去天竺问罪。

    天竺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和蒋师仁也被擒扣押。

    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在拉迦室利公主帮助下寻机逃脱,他们发誓要灭绝天竺,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泥婆罗。

    在泥婆罗,王玄策与泥婆罗王谈判,以大唐西南大都护牛进达的名义,向泥婆罗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牛进达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

    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天竺数万骑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并发誓要尽灭天竺。而天竺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得东天竺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

    王玄策、蒋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

    由于东天竺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天竺。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安西都护府。苏定方大喜,押这他来到前敌去见奥马尔。

    奥马尔此时亲自担任着穆斯林军队的总司令,这两年来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灭国无数。这一次和唐军作战,他纠集了全国所有的军队想要一举歼灭大唐,进入中原。

    不过大唐的战斗和他们完全不一样,首先发动攻击的是漫天炮火。大食的骆驼骑兵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当时就被吓得四散逃窜。

    一发炮弹在奥马尔不远处爆炸,飞射的弹片让奥马尔身受重伤,跌落下马背。接着被人抬着灰溜溜的跑回大马士革。

    当天晚上奥马尔不治身亡,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继位,不过此时国内的反对者对他的继承权有所怀疑,大食帝国几乎分裂,再也没有实力和大唐争夺西域。

    李世民得到捷报大喜,封赏各位功臣,并且将安西都护府上升为安西大都护府和柴绍的北庭都护府平级。

    同样是这一年,张鼎的海军将南海的岛国都收入囊中之后也并没有停止。他们在八九月趁着季风过去从番禺城出发,一路向南而去,在蒲罗中(今新加坡)和从波斯来的商队相遇。

    蒲罗中是南海通往天竺洋的必经之地,两只大军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