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魔王-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有人上来汇报说有唐朝的使者求见。诺苏眼中凶光四射,恨不得将唐朝的使者剁碎了吃掉。

    “让他进来!”诺苏好半天才平定下心中的一口气,命令一声。在侍卫的带领下外面走进来一位年强的小伙子。此人只有二十岁上下,身材瘦高,双目炯炯有神,虽然是一身文士的打扮,不过身前身后威风凛凛。

    “唐朝使者,你是哪位,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来见我。”

    小伙子哈哈笑道:“某家王玄策,奉了我们家秦将军的命令前来命令你投降。”

    诺苏哇哇爆叫:“唐朝使者?哼哼!你竟然敢命令我投降?今天你能说出所以然来,我饶你不死;如果你说不出理由来?哈哈哈,我们正在为晚饭发愁,就把你煮着吃了”

    王玄策哈哈笑道:“可笑诺苏死到临头还敢猖狂。我们大唐地阔万里,雄兵数百万;而你们南诏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将不过百,兵不过数万,与大唐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可笑你们的诏王蒙罗阁不识时务,妄想对抗天兵,结果被我们薛将军踏平而来太和城,自己也成了俘虏;南诏国已经灭亡。

    诺苏你被困在这里就犹如井底之蛙,还敢大言不惭要烹我?我看你们还是留着力气自己烹自己吧!”

    “大胆唐使,竟然敢胡说八道!我们的太和城建立在巍宝山的山顶,易守难攻,就是十几万大军一年也攻不下来,你们这么点唐军竟然敢说攻破太和城,真是荒谬!”

    王玄策也没有多说从怀里取出蒙罗阁的降书递给了诺苏。诺苏展开一看就下了一跳。作为蒙罗阁的心腹大将,他当然认识诏王的笔记,也认识蒙舍诏王的印记。

    一看到这份降书,他就像被五雷轰顶一样,呆在了哪里。过了半晌诺苏缓缓的坐下,手中的降书飘然落下。他不住地嘟囔着降了吧!降了也好。


………………………………

第五百一十四章 麻烦来了

    说着诺苏向全军通报了诏王投降的命令,然后让全军放下武器投降。他自己却猛的拽出宝剑大喊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陛下被俘,都是我等之罪,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说完横剑自刎。

    王玄策点了点头道:“这个诺苏到是一位忠臣。”接着他让人把诺苏埋葬,然后带着投降的南诏士兵出了山谷。

    李世民听说程知节平定了六诏,稳定了益州的形势,大是高兴,册封程知节的儿子程怀默鲁国郡公,并且把年幼的清河公主许配给他为妻。

    同时李世民大力封赏了立功的薛礼、秦怀玉、高侃等人,他们也都得到了将军的封号。

    接着李世民将蒙帯奈艄现荩轿鲒奈轿鲋荩笋汾奈笋分荩傟孚奈偙钢荩├粟奈崂荩缮嶷奈馅荩卑才糯淌非叭ブ卫恚⑼骋还樵诮D辖诙仁拐讼隆

    平定益州之后,程知节开始进行大练兵,他将军队分拨带到高原上训练,为进攻吐蕃做好了准备。

    按照程知节的计划,唐军将从西吐谷浑,益州以及南诏三个方向进入吐蕃。西吐谷浑的道路最好走,可是敌人最多,将有侯君集,刘兰,执失思力为大将率领主力大军从这里突破。

    第二路以牛通为领兵大将,秦怀玉、伍登、王玄策、尚山等人为将军从剑南的松洲出发,这里虽然敌人少了很多,可是要经过十座大山,就是十座关隘,一样是困难重重。

    最后一路由程知节亲自率领,带领着薛礼、高侃、黑齿常之、王翼章等人为辅佐从南诏进去吐蕃。这里要跨过草地,东西大雪山等艰难险阻进入吐蕃。

    三路大军根据程知节的计划和自己路上的情况,一边练兵,一边打探消息,并进行到实战演练,积极备战。

    在大唐没有开战之前,大量的密探已经进入了吐蕃,他们化装成商人、僧侣等各式各样的人,带回来敌人的详细情报,并且在敌人内部进行破坏。

    他们进入吐蕃以后发现这里还是奴隶制度,奴隶主们随便的欺压甚至杀死奴隶,在这里奴隶甚至连一头牲口都不如。

    密探们将这个情况向程知节作了汇报。老程让他们秘密的挑动奴隶们的不满情绪,煽动奴们暴乱。

    这一段时间吐蕃的奴隶主们从中原的商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奢侈用品。汉人的东西让人喜爱的欲罢不能,不过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贵了,让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大肆的压榨奴隶们。

    他们定的税率越高,反而收上来的东西越少;贵族们发现这些奴隶越来越懒惰,一没人看着就偷懒;而且还经常偷偷的破坏劳动工具躲避劳动。

    这个发现让他们火冒三丈,然后更加不客气的开始压榨奴隶们;两方面的对峙越来越紧张,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

    经过两年的训练唐军的准备都已经十分充足,他们就等着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举进入吐蕃。

    却在此时李世民把一桩麻烦又丢给了程知节。原来他和杨吉儿的二儿子,也是李世民的六儿子李愔,今年11岁了。这个李愔是一个真正的纨绔子弟,他因游猎无度、殴打官员而被弹劾,李世民屡教,但其不思悔改。

    最后竟惹得李世民发怒斥责:“禽兽经过调训,可以被人驯服;铁石经过冶炼雕琢,可以做成方圆的器具。而像李愔这样的人,还不如禽兽铁石啊!”

    听了这件事杨吉儿很是伤心,想到了越来越成熟的李承乾,不由得止不住地偷偷掉眼泪;最后她灵机一动求李世民让程知节帮忙教育李愔。

    李世民对于杨吉儿的提议很感兴趣,他也想看一看程知节是怎么管教好自己这个禽兽不如的儿子的。

    于是李世民加封李愔为蜀王,益州都督,让他到益州赴任,并且拜剑南节度使程知节为老师,受其节制。

    同时李世民还给程知节下了一道密旨,让他代为管教李愔,生死存亡,打骂随便。同时杨吉儿也给程知节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托付程知节一定要好好地教育这个儿子。

    老程拿着书信,再看看满不在乎,一脸无所谓的李愔,自己也有点犹豫,这个李愔不过十一二岁,刚刚在叛逆的时候;轻了重了都不太合适。

    李愔仰着脸看着程知节道:“你就是程知节吗?见了本王因何不行礼。莫不是心中小看本王,来人给我将他绑起来。”

    有人上前就要捉拿程知节,老程的眼睛一瞪,吓的这些李愔的手下几乎魂飞魄散,赶紧向后退却。

    程知节再看向李愔嘿嘿一笑,躬身道:“臣程知节参见蜀王殿下。”李愔被他刚才的一瞪,吓得心惊肉跳。他外强中干的道:“好了,算你还懂礼数,免了吧!”

    程知节说了声:“谢殿下!”然后他抬起头道:“殿下,陛下嘱咐你拜我为师,你可知道?”

    李愔满不在乎的点点头道:“是,父皇是这么吩咐的。”程知节点了点头道:“很好!天地君亲师乃是人伦大理;师也是其中之一。李愔赶紧磕头拜师!”

    “什么?要我磕头拜你为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皇子!是金枝玉叶!你凭什么让我拜你?”

    “放肆!这是你对待老师的态度吗?”程知节猛地向前两步,眼中凶光四射。李愔觉得自己就是一条案板上待宰的鱼,他呼吸困难,满眼都是恐慌。

    跟着他的那些侍卫刚想冲上去帮忙,却被武士们冲了上来按倒在地牢牢地捆上。李愔觉得自己不能吃眼前亏,还是先认错,回去见了父皇再收拾他。于是学着程知节一躬身,不情不愿的道:“参见老师!”

    程知节冷哼一声道:“按我的规矩,你跪地三拜才算是入门。”

    “什么?”李愔一瞪眼,不过看到程知节的手已经按在刀柄上,身子一软跪倒在地上。

    程知节这才放过他拿出李世民的御令道:“奉了陛下的命令,李愔拜我为师,打骂随意,杀刮存留任由我意。来人呀!给我剥去李愔的王袍王冠,扔到军营里从一个兵丁做起。”

    李愔一下子愣住了,直到侍卫常来扒他的衣冠,他才清醒过来,一边挣扎一边大叫道:“程知节,你找死!你这是找死!我这就回去禀报父皇,让他将你碎尸万段。”

    程知节嘿嘿一笑摘下腰间的马鞭,啪的一下子就抽了过去。以老程的功夫,将力量掌握的妙到毫颠,一下子将他的衣服抽开了花,皮肉上出现一道红印,却绝不会伤到筋骨。

    李愔疼的向杀猪一样嚎叫,程知节来到他身边恶狠狠的道:“李愔!这里不是长安,这是剑南!你给我乖乖的听话,我还能饶你不死,如果你想要反抗?嘿嘿,陛下可是说了,杀剐存留任由我意;到时小心我杀人灭口。”

    李愔觉得程知节杀气腾腾,可能真会杀了自己;所以赶紧选择了闭嘴。

    程知节这才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这样!薛礼,在他没有死之前就归你管了。你要像对待普通士兵一样好好地管教他。我希望在进军吐蕃的时候,他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士兵。”

    薛礼微微一撇嘴暗道倒霉;不过不敢违抗军令,赶紧躬身答应;然后走到他身边伸手将他抓了起来;拎了出去。

    可是时间不长,薛礼又偷偷的跑了回来对程知节行了一礼问道:“郡王,咱们就真的这么对待这位皇子吗?您不怕陛下怪罪?”

    程知节笑道:“只要咱们把这家伙调教好了,就没有问题。李愔从小在家被娇惯坏了,让他吃点苦也好。不过你们可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一下子练坏了。

    还有你和高侃合计一下,一个人拌黑脸狠狠的操练他,刺激他,激起他的好胜心。另一个伴白脸,做做思想工作,偶尔还要夸奖他一下。”

    薛礼嘿嘿一笑道:“郡王放心,对付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有的是办法。这李愔在宫里每人敢惹他,在我们军队,有的是办法让他听话。”

    第二天一大早,李愔还在蒙头大睡,突然军号声响起,其他人都迅速的集结,只有李愔还一无所知。

    “砰!”房门被人一脚踹开,一位大汉冲了进来大声喝道:“李愔!集合!”

    李愔在睡梦中被吓了一跳,他猛然惊醒大声喝道:“谁啊!鬼叫什么?还让不让人活了?”

    话音未落有人冲了上来,唰的一下子掀开了他的被褥,然后拎着他就出了房门。李愔手刨脚蹬像要反抗,不过那只大手向钳子一样抓着他的手纹丝不动。

    “砰!”**裸的李愔被扔在了队伍的前面,唐军见了哄堂大笑。李愔赶紧蹲在下身子,护住要害,脸红的向煮熟的螃蟹。

    薛礼像标枪一样站立在队伍的前面大声喝道:“李愔,今天为什么迟到?”


………………………………

第五百一十五章 进军吐蕃

    李愔咆哮大骂:“我是大唐的皇子,我是你们的主人,你们这些奴才竟然敢侮辱我,我一定要禀报父皇杀你们全家。”

    薛仁贵冷哼一声道:“在我的眼里没有皇子,只有士兵!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还有,李愔你的皇子身份,不应该是你的骄傲,反而应该是你的责任。

    你应该做出符合自己王子身份的事情,而不是给皇室抹黑。再告诉你,这里都是浴血奋战保卫大唐的勇士,他们并不是谁的奴才,谁也不可以侮辱他们!今天你必须为自己的言行道歉,不然我就要执行军法!”

    李愔看到薛仁脸若冰霜,真的拽出了宝剑,张口结舌半天手不出话来。最终喏喏半晌才像蚊子叫唤一样,说了一句对不起。

    薛仁贵看他表态也就没有多说,让他随着队伍开始一天的训练。

    高侃偷偷的把李愔拉到一边,拿了一身衣服亲自帮他穿好道:“你怎么敢惹这个家伙。他在我们这里号称混世魔王第二,除了你还真就没有人敢招惹。”

    李愔穿好了衣服听了高看得话道:“混世魔王第二?我在长安还被人们称作混世魔王呢?他一个小小的中郎将算什么混世魔王?”

    “你可不能小看了他,此人叫做薛礼薛仁贵,是大魔郡王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而且此人武功出众,在益州城外当枪匹马挑了蒙帯驮轿鲒嘣贝蠼罄慈渌懒礁霾柯涞氖琢旌团劾匣岬氖琢臁1淮竽Эね踉尬航ㄚ绞砍じ杞颇希 

    李愔惊呼道:“他就是三箭定诏蛮的薛礼薛仁贵?听说他是军校的毕业生,今年才十九岁是不是?”

    高侃一愣随即哈哈笑道:“不错,真是这位薛礼谢仁贵!”

    “这薛礼在我们长安真是好大的名气,刚才确实是我失礼了。这可要怎么不久才好?”

    高侃道:“你呀!不要想那么多,好好地训练就行。”

    “好好好,我一定好好地训练。真是太谢谢你了,请问你是哪位?我想拜薛礼将军为师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

    “我叫高侃,和薛礼是同窗。拜师的事情我可以帮你问一下,不过成不成主要还得看你的表现。”

    “你再磨蹭什么?赶紧归队训练。”薛礼的大嗓门再次响起,李愔答应一声飞快的追上了队伍。

    结果刚开始没有半天,李愔就坚持不住,他的手上脚上磨出不少的水泡,他一瘸一拐叫苦连天。

    趁着中间休息的时候高侃又凑了过来,给他脱掉鞋子,用针轻轻的挑破水泡,然后上好药包扎好;他对着垂头丧气的李愔道:“你今天表现的不错,虽然他刚才不住地骂你,可是私底下还表扬你了,我看你再这么坚持下去,拜师的事情多半游戏。”

    李愔一听又来了精神道:“是吗?那可就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的表现。”

    这一天下来李愔累的几乎脱了几层皮,吹过饭之后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高侃看着薛礼轻轻的从李愔的房间里出来,上前笑道:“怎么样?这小子还可以吧?”

    薛仁贵冷哼一声道:“纨绔子弟一个,真要是招兵怎么都不能让他进来。”

    高侃笑道:“你呀!就是嘴硬,他才多大?11岁!这样的表现还算不错了。人家可是你的崇拜者,时时刻刻像要拜你为师呢?”

    薛礼笑道:“想要拜我为师?那得看看他能不能吃得下去苦。明天我再给他加点量试试。”

    高侃下了一跳道:“薛礼,你可不要胡乱来啊!李愔毕竟是皇子,就是魔王也得让着三分;你可不要搞出事情来没有办法收场。”

    薛礼笑道:“放心吧!我有分寸。高侃你可要注意了,这家伙对咱们军人影响不好,拿郡王的话说就是三观不正,你可得好好的给他上一课。”

    高侃深以为然不住地点头,于是李愔在平时训练的空暇,又被高侃匡了去,以薛礼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给李愔灌输了不少人生观,价值观。

    又过了大约半年,现在的李愔就像一只小老虎,浑身都是彪悍的气息,加上他眼中偶尔流露的邪邪的光芒让人看了有些不寒而栗。

    现在李愔已经成了伍长,手下带着五六个人作为薛仁贵的亲兵卫队。今天轮到他们休息,李愔酷爱打猎,正要带着手下去游猎缓缓口味,突然接到通知大军进入战斗状态,紧急戒备。

    李愔眼中光芒一闪道:“快,快点准备,这是要打仗了!他奶奶的老子受了半年的苦,终于该开开荤了。”

    他手下的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都够得上将军的身手。听李愔这么一说也都跳了起来,顾不得休息飞快的跑回了自己的大帐中准备。

    此时程知节已经到了军营中,薛礼、高侃、黑齿常之、王翼章等人也都系数就位。

    程知节指着地图道:“众位,据探报吐蕃目前发生了大面积的奴隶暴动。弃宗弄赞正在调集大军围剿,两方面打的难解难分。我们进攻吐蕃的条件已经成熟。

    目前侯君集已经和刘兰从西吐谷浑出发,牛通也从松州出发,我们则只带少量的精锐,每人背上100斤的物资,强渡大草地和雪山,出其不意突袭逻些城活捉弃宗弄赞。”

    薛礼等人听了眼睛直冒光道:“好!请郡王下令,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程知节点点头道:“薛礼,李愔表现的怎么样?”

    薛礼道:“启禀郡王,李愔这一段时间表现很出色,甚至可以说很优异。虽然因为年级小,身体素质还不能达到普通军人的程度;不过他的心理已经够一个精锐士兵的资格;而且这小子一肚子的坏水,谁不小心都得吃他的亏。”

    程知节赞了一声好,道:“既然这样,这次出征让他也跟着。我照顾他年幼可以免除他的负重。让他也感受一下大战的气氛。”

    薛礼和高侃都愣住了道:“郡王,这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长了?李愔再怎么成熟也还只是一个孩子,就是陛下也是17岁才上的战场。”

    “所以我只是让他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咱们这么多人还轮不到他去拼杀。雏鹰不经历风雨永远也不能展翅翱翔。就让他出去闯一闯把!”

    薛礼和高侃这才不再多说,开始去召集人马准备出征。一队队的人马被点名,然后去军需官哪里领取物资准备出发。看着离开的人员越来越多,李愔的心也在缓缓的下沉。

    眼瞅着规定的人数就要到了,还是没有他们的消息,李愔再也坐不住,就要去找薛仁贵申请一下。

    他刚站起身,就听点名的军官楞了一下,然后缓缓的道:“李愔!”

    李愔一愣随即大喜叫道:“有!我在这呢?”随即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对着几名手下道:“哥几个,我先走了,到军需处等你们。”

    这几位本来以为这次行动没自己什么事了,正在懊恼间,突然峰回路转听到了李愔的名字,一个个激动地不能自已,忙不迭的答应。

    就这样程知节选了5000精锐,他们除了李愔全部背着100斤以上的物资,从南诏出发前去吐蕃。

    第一个和吐蕃交战的就是侯君集的部队。程知节命令侯君集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刘兰为副领兵5万从西吐谷浑进攻吐蕃。

    侯君集对于自己受程知节的节制很是不满。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一下自己。所以接到命令以后,他亲自率领着3万大军为前部猛杀向吐蕃军队。同时命令刘兰率领两万大军押运辎重随后跟进。

    在西吐谷浑方向带兵抵挡的正是吐蕃名将赤多吉尊杰波。这位老将军足智多谋,他虽然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依然慢慢后撤引着唐军步步深入。

    侯君集连战连捷,一路突飞猛进,很快就到了吐蕃的深处大非川。他和后面押运粮草刘兰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侯君集还想趁敌不稳,直取吐蕃的重城乌海。

    手下参军郭师风建议道:“总管,咱们已经深入吐蕃内部,粮草不续。那吐蕃大将赤多吉尊杰波,也是一员能征惯战的老将,此人足智多谋,位列吐蕃七贤第三位;要小心敌人断我们的粮道!”

    侯君集点了点头道:“郭参军言之有理,我这就派人去通知刘兰让他小心戒备,不要中了敌人的埋伏。不过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

    郭师风认为有理自愿带领1万人马在大非岭上扎营守卫后路。侯君集则带领者剩下的部队继续向乌海冲了过去。

    侯君集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侯君集趁着敌人立足未稳,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唐军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败大非川

    结果还没有走到乌海城下,就接到了驻守大非玲郭师风的急报,大非川出现敌人的主力,他们正受到敌人猛烈攻击。

    侯君集闻言大惊,大非川非同小可;这是他们和刘兰联系的节点。如果大非川丢了,他们就将是一旅孤军,彻底被敌人围困生命难保。

    侯君集再也顾不到攻击乌海,赶紧率领大军回救大非川。可是等他们回到大非川的时候,赤多吉尊杰波已经攻破了郭师风的营寨,在这里驻守。

    侯君集辎重不续,再没有力量攻击大非岭;只好绕道而走,逃到后面和刘兰的辎重部队汇合。

    至此,赤多吉尊杰已经调集1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侯君集只好带着军队又回到了西吐谷浑;前期夺取的吐蕃土地也被人家夺了回去。

    侯君集回到营地仰天长叹:“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该到西方打仗,当年魏国的邓艾因此死在蜀国。我本来就知道必然失败,却逆天而行,果有此报。”说完上书像李世民请罪。

    赤多吉尊杰不肯善罢甘休,带领10万大军继续进攻,杀进了西吐谷浑的地界。

    就在赤多吉尊杰想要趁势夺取西吐谷浑,彻底将唐军赶出吐蕃范围之内的时候,突然弃宗弄赞的信使到了,说由两路唐军冲破重重阻碍已经进入吐蕃。

    而此时吐蕃的军队都在各地镇压奴隶起义,让赤多吉尊杰带领大军赶紧返回保卫逻些城。

    赤多吉尊杰听了大吃一惊,赶紧留下1万大军守住大斐岭,他自己则带着大军急急忙忙的往回跑。原来程知节和牛通终于突破突破重重的阻碍来到了吐蕃境内。

    牛从剑南的松州出发直取吐蕃,一路上他们要经过打箭炉,道坞、山岩、甘孜、德格、石渠、江达、客木等10道雄关。

    打箭炉在跑马山上,是进入吐蕃的门户,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吐蕃在这里驻有重兵把守。牛通到达之后,只带了少量人马上前讨敌骂阵。

    守卫打箭炉的是禄东赞的弟弟噶尔。钦棱统此人也是吐蕃的名将,被弃宗弄赞委以重任驻守打箭炉。

    牛进达大军到了城下,他让秦怀玉带领3000人上去挑战,自己却带领者大军在后面做好了埋伏。

    秦怀玉有些怀疑的问道:“牛叔,这噶尔。钦棱统也是吐蕃的名将,咱们这么简单的计谋,他会看不出来?他能上当吗?”

    牛进达笑道:“贤侄,你有所不知。这噶尔。钦棱统虽为名将,不过心高气傲。而且噶尔家族是吐蕃的最大贵族,实力并不次于赞普家族。所以他们对于家族的荣耀十分看重。

    你到了那里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就一定能将噶尔。钦棱统给引出来。”

    秦怀玉一听,一头的黑箱线道:“牛叔,这是不是有点太狠毒了。”

    王玄策笑道:“打仗没好手,骂人没有好口。秦大哥你如果不愿意,就把这第一场功劳让给我吧!”看到秦怀玉真的点头了,王玄策兴奋地欢呼一声,拍马出战。

    他来到了打箭炉城下冲着城上大声喊叫,口口声声让噶尔。钦棱统出来应战。噶尔。钦棱统得到信息,带着人马前来城头观看。

    看到唐军只有3千人,噶尔。钦棱统放声大笑道:“唐军这是诱我出战,在他们的身后一定藏有大军,如此拙劣的计谋安能骗我?”

    在噶尔。钦棱统的授意下吐蕃大军和唐军开始对骂。王玄策嘿嘿一笑,让手下开始大声的宣传禄东赞在长安的糗事;特别是对于他夜宿猪圈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还说母猪生了一窝猪头人身的怪物来举证。

    噶尔。钦棱统气的差点吐血,他觉着吐蕃人看自己的眼光都是怪怪的。他再也忍受不下去,大喝一声命人出城迎战。

    他的副将聂普多连忙提醒道:“将军可要小心敌人的诡计?”此时噶尔。钦棱统再也顾不得了中伏不中伏,他命令聂普多带着一半的人马留守,自己带领者10000大军出战要血洗这帮造谣生事的家伙。

    噶尔。钦棱统一出来,唐军果然停止了喝骂,不过他们也没有逃走,反而是一个个拿起弓箭开始进攻。

    大唐的弓箭射程比吐蕃的弓箭远了很多,噶尔。钦棱统看到手下被射的纷纷倒地,心中怒火更胜;命人拼命冲锋要给敌人一个厉害看看。

    眼瞅着吐蕃人越来越近,也已将开始摘弓搭箭,王玄策哈哈一笑,带着人扭头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反身射击,杀死吐蕃人无数。

    噶尔。钦棱统的怒气更胜,更加不要命的催着军队进攻,时间不长就进入了跑马山中。

    跑马山的山路纵横,不过却十分狭窄,只够一匹战马通行,周围都是陡峭的山坡。山坡山长满了矮小的杂草和树木;以及裸露的岩石。这里土质松软,平时就经常发生泥石流。

    噶尔。钦棱统追着王玄策进了跑马山,突然一声轰鸣,山头落石如雨,将他们和唐军完全隔离;接着弓箭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吐蕃人死伤一片。

    噶尔。钦棱统这时才冷静下来,赶紧带着向回跑;不过因为山路狭窄,他们刚刚调转马头,进山的吐蕃大军就倒下了足足一半。

    噶尔。钦棱统带着部队好不容易出了跑马山,结果刚出山口就看到前面有大队的唐军已经布好了防御阵型严阵以待。

    噶尔。钦棱统长叹一声道:“今日之败皆因我而起。我意与敌人同归于尽。尔等杀出重围与聂普多将军说,让他死守城池,休要在中了敌人的奸计。”

    众将闻声大哭道:“将军不要悲痛,我们愿意保着将军冲出重围。”说完大军发了一声喊,对着唐军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牛通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手中的令旗晃动,指挥军队做好防御,并且用弓箭还击。

    这帮吐蕃士兵也是真的豁出了性命,冒着唐军的密集箭矢冲到了跟前和唐军杀在了一处。

    唐军虽然精锐而且还占着人数上的优势,可是还是被他们杀出一条血路,噶尔。钦棱统带领着一百余人从这里逃了出去。

    牛通微微一笑,带着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瞅着打箭炉城已经看得见了,噶尔。钦棱统暗暗发誓这次回去就绝不会再上当,也绝不会再给敌人机会。可就在这时,他发现前面尘土飞扬,有一支大军迎面而来。

    噶尔。钦棱统刚要命令手下准备战斗,结果发现来的正是打箭炉守将聂普多。

    “聂普多!你为什么不在城中驻守,到这里来干什么?”

    聂普多一愣道:“不是将军说已经将敌人牢牢坠住,命令我来增援的吗?”

    噶尔。钦棱统脑袋嗡的一下子就知道不好,他大叫道:“胡说,是哪个给你传的命令?赶紧随我回城!”

    噶尔。钦棱统和聂普多有匆匆忙忙的往回跑,哪知到了城下打箭炉已经城门紧闭,吊桥高悬。聂普多带队上去叫门,城上大唐的黄龙旗旗帆招展,战鼓震天。

    一员年轻的黄面小将哈哈笑道:“噶尔。钦棱统,你中了我们将军之计,这打箭炉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