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魔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卫将军为密副。去河南招降旧部。

    李密走后裴寂上来启奏道:“陛下怎么把李密放走了?这不是放过虎归山吗?”李渊这才清醒,连忙让人去追赶李密。

    李密刚刚向东至稠桑驿,有诏复召密。李密大惧,就想谋叛。王伯当吃了一惊连忙劝阻;奈何李密致意不从。

    王伯当见劝说不住乃曰:“士立义,不以存亡易虑。公顾伯当厚,愿毕命以报。今可同往,死生以之,然无益也!”

    于是二人带着心腹骁勇数十人,衣妇人服,戴幕釭,藏刀裙下,诈为家婢妾者,入桃林农舍,须臾变服出,带着抢夺来的东西继续逃跑。

    可是这一下却暴露了行踪,李元吉带领着大军闻讯赶来,在熊州将他们团团围住,然后开始搜捕。

    李密听说李元吉带领着大军围杀了过来,心中后悔不跌;不应该再桃林犯下血案暴露踪迹,又没有及时离开被敌人追了上来。

    他们不敢在进城池乡镇,昼伏夜出,想要通过熊耳山进伊州寻自己的部将张善相。

    李元吉也猜到了他的目的,在山南布置了重兵阻拦;将李密等人困在了熊耳山中。

    程知节等人接到了眼线汇报,第二就偷偷的出城,来到了熊耳山旁边的桃林县。他们伪装成客商,驻进了客栈中,继续打探李密的消息。

    李密躲了没有几天就粮草耗尽,不得不在想办法再补充物资。他们一商量一边让人去通知张善相前来接应;一边带人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袭击桃林县,占领了这里。

    李密命令王伯当将城中的所有青壮都抓了起来,编成了一支3000人的队伍,准备死守桃林,等待张善相的接应。

    程知节等人也被抓了起来充实到队伍中,几人都化了妆,而且隐藏了自己的实力。王伯当又只顾着保护李密,想对策死守城池;只是安排自己的手下训练新兵,所以他们并没有被人识破。

    李元吉得到了桃林被偷袭的消息,气的哇哇暴叫,带上史万岁的大军,和自己的军队,一共两万人将桃林团团围住。

    桃林只是一个小县,人口不多,而且城池矮小;连守城用的弓箭都没有多少。李密没有办法,只好让人拆除房屋,用砖石木料守城。

    百姓本来就对李密不满,只是迫于武力不得不屈服,这一下更是怨声载道;都盼着唐军赶紧杀进来。

    李元吉带领大军缓缓的压上,黑压压的大军,寒光闪闪的刀锋让这些新兵们一阵心悸,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却。

    王伯当知道现在不是心软的时候,他命令自己手下的精锐作为执法队,看到那个敢后退就地格杀。

    这些新兵看到明晃晃的刀锋,不得已又跑到了城头上。王伯当一举手中的素缨枪喝道:“众位兄弟!大家不要害怕!咱们占着城池之便,你们只要把滚木礌石推下去就能杀死敌人;而敌人却够不到咱们。

    还有,魏王纵横河洛手下还有数十万的老部队,这些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开来!只要咱们守上几天,就可以大败城外的唐军,

    到时候魏王东山再起,得了天下,咱们就都是开国的功臣。吃珍馐、穿绫罗,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岂不是比现在苟活强上千万倍!

    大家跟着我;看我怎么做,你们也就怎么做;很轻松的就能杀死敌人!杀敌!杀敌!”

    王伯当一声大喝,他手下的精锐也跟着大喊;那些新兵面面相觑,也跟着稀稀落落的喊了起来。

    李元吉冷哼一声,命令大军向前压上,然后弓弩手开弓放箭。李唐的弓弩虽然比不上大魔国,但是却也犀利无比;随着李元吉一声两下,密集的箭支射向了城头。

    王伯当早就注意着敌人的动作,一看弓弩手弯弓搭箭,他就大喝一声:“竖门板!”“轰!”的一声一片门板竖了起来。

    “砰!砰!砰!”一阵雨打芭蕉样的响声,除了出手慢,门板没有立起来;还有正好处在缝隙里的倒霉鬼。李唐的第一轮弓弩,基本都被挡了下来,没有想成打的伤亡。

    王伯当狠狠的一握拳头喝道:“看到了吗?敌人不过如此!就这样狠狠的打!必胜!”

    “必胜!”这一次的喊声响亮了很多。

    李元吉气的鼻子都歪了,他命令弓弩手不间断的用弓箭压制,手下的大军也开始扛着云梯攻城。

    “砸死他们!”王伯当一边开弓放箭,一边大声的命令。新兵们在执法队的带领下抬着滚木和石头就开始往下砸。

    不过他们一露头也被射死不少,两方的损失都在急剧的增加。

    李元吉看大自己的大军被一群农民挡住,气的哇哇暴叫,亲自披甲执盾;带着亲兵冲了上去。大将袁慕爵一见不能让齐王受伤,赶紧跟上。

    这一队精兵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守军的压力,城上的新兵们被杀的哭爹喊娘,王伯当一见不好,不得不亲自上前来帮忙。

    李元吉大骂一声:“无耻的叛徒!着枪!”他拿起手中的马槊分心便刺;王伯当用素缨枪接架相还。

    王伯当一直认为李元吉一个纨绔子弟,只要杀了他唐军不战自乱。哪知李元吉槊法出众并不比他差多少;加上悍不畏死,和王伯当打了一个旗鼓相当。

    这时袁慕爵也跟着来到了城边,他双目圆睁,用力就要跳上城头。如果让这位大虫跳了上来,李密的新军肯定溃不成军。

    “把他砸下去!”王伯当偷眼一看吓得亡魂皆冒,他在唐朝这一段时间可是见识过袁慕爵的厉害,自己万万不是敌人的对手。

    “呜!”一片石头砸了下去;袁慕爵手中的雁翎十三曲大镗一挥,将这些石头扫飞了一片。新军们被他的勇猛吓得一哆嗦,微微迟疑了一下;此时他的前面在无障碍,袁慕爵大笑一声腾身而起。

    “呜!”一块儿人头大小大石头猛地砸了过来。袁慕爵赶紧用大镗一刺。可是这块儿石头却奇迹般地拐了一个弯,“咚!”的一声砸在袁慕爵的头上。

    袁慕爵觉着脑袋“嗡!”的一声,瞬间失去了知觉,呜的从城上摔了下去。

    “轰隆!”袁慕爵将攀登的云梯都砸断了,不过也幸好有云梯挡了一下,加上桃林城墙不高;袁慕爵虽然摔得龇牙咧嘴;可并不致命。

    李元吉趁着王伯当分心指挥军队抵挡袁慕爵的时候,手中的马槊像毒蛇一样刺出,杀的王伯当不住后退。结果一不留神被脚下的死尸绊了一下,翻身跌倒。

    “好小子,你给我在这吧!”李元吉一见大喜,向前一纵,举槊就刺。王伯当双目一闭,在哪等死。

    “嗖!”一支利剑划破长空,出现在了李元吉面前。李元吉吓得面如土色,赶紧一扭身,这一箭噗的一声钉在了他的肩头上。

    李元吉一阵吃痛,连手中的马槊都扔了,他飞快的退到城边;想要顺着云梯退回去。这时身后破空之声再次响起,李元吉知道不妙,一纵身就跳了下去;三支利箭射向了半空。

    王伯当心中一动,赶紧四下寻找,看到的都是一张张陌生而恐惧的脸。他哀叹一声放弃了继续寻找的打算,趁着唐军的一阵慌乱,再次把局势稳定下来。

    “当朗朗!”一阵铜锣响亮,唐军被迫撤军,停止了进攻。

    王伯当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命人查点损失发现这一仗就死了数百人。这些新兵一边收敛尸体,一边轻轻的哭泣;哪里还有半点战力。

    王伯当万般无奈只好去见李密。李密现在已经不复以前英明神武的样子,进退失据;一直拿不定主意应该怎么办?

    “魏王!我们必须撤退!咱们的这点人马根本挡不住李元吉的大军,今天如果不是李元吉和袁慕爵意外受伤,咱们一下子就被突破了。二人只是受了伤,唐军的援军还在不住地赶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密脸色一变道:“没想到事情竟然糜烂至此,伯当,你认为咱们应该怎么突围?”

    王伯当暗暗叹气道:“魏王,现在桃园四面被围,咱们也可以把军队分成4队,然后从四门突围。李元吉为了防止咱们向南和张善相汇合,肯定在南面布下重兵。

    咱们且不妨先向东突围进入熊耳山中,然后再想办法突出重围,到宜州和张善相将军会合。”

    李密然其言,然后让王伯当下去准备。王伯当出了县衙将军队集合在一起道:“众位,李元吉残暴,最喜将人剥了人皮,填充枯草已做标本。

    咱们身陷重围,又伤了李元吉,他肯定不会饶恕我们,所以大家只有图为一条路。我准备兵分四路向外突围,大家务必尽力,冲出一路活一路,冲出一人活一人。”


………………………………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之将死

    此时李元吉已经包扎好了伤口,他咬牙切齿的骂道:“王伯当竟然敢如此欺我,我必斩之!还有桃林的百姓竟然敢从贼抵抗天军,等打破了城池,我一定将他们斩尽杀绝。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和我作对的下场。”

    众人听了一阵胆寒;史万宝连忙启奏道:“齐王息怒!百姓只不过是被迫从贼,还请齐王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手下留情。”

    袁慕爵头上缠着白布,现在还一阵阵的疼痛,他赶紧道:“史将军不要着急,齐王殿下也是说说气话。桃林毕竟是咱们大唐的属地,子民也是咱们大唐的子民;殿下怎么会怪罪他们?咱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攻破桃源县吧!”

    史万宝点了点头道:“要攻破桃园不难,殿下和袁将军威武;如果不是今日中了敌人的奸计,桃园早就到手。我认为咱们明日一鼓作气,一定能拿下桃园。我所担心这就是敌人会突围逃走。”

    李元吉的气稍微小了些;他听了史万宝的话眼睛一亮道:“对!对!李密和王伯当都不是傻子,肯定会逃跑,而且我认为就在今夜!哈哈哈,这一次看你们往哪里跑!”

    袁慕爵和史万宝想了想,都点头称赞道:“齐王英明,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元吉哈哈大笑道:“军法尚诈,不可为尔等说之。命令大军守住四门,不可让敌人轻易突围。你们两个随我前去捉拿李密。”

    说完李元吉领3千精锐进了熊耳山,傍道而止,令弓弩者在道理两侧的山坡中埋伏,刀楯者伏于溪谷。

    他对大家道:“众位听我号令,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击杀李密。”

    袁慕爵问道:“齐王,我听说李密欲向宜州,而殿下入山,何也?”李元吉哈哈大笑道:“李密、王伯当奸诈狡猾之辈,说是就张善相,必定以他人为诱饵,他们却出人不意从我们防守薄弱的地方逃走。

    若咱们中计追赶,贼先入谷口,我自后追之,山路险隘,无所展力,李密安排一夫殿后,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

    众人听了心悦诚服,依着李元吉的命令行事做好了准备。

    当天夜半三更,王伯当一声令下,四路大军拼命的冲出了桃林县;李密和王伯当带领着亲兵卫队,悄悄地出了东门跟在新兵的后面冲到了敌阵的前面。

    唐军早就做好了准备,看到敌人突围而出。“呼”的一声点燃了火把,将夜空照的分毫毕现。

    “杀!”一声令下这些新兵被射的死伤无数,然后再也不敢冲阵,四散奔逃。王伯当顺着纷乱的人群悄悄地接近敌人,然后突然暴起杀入敌阵。

    唐军一时不备,被他冲开了一个缺口,李密等人赶紧随着冲了出去;临时征召的新兵一看,也赶紧随着往外跑;他们谁都没有注意,这里面还混这几位身高马大的骑士。

    冲出重围之后,王伯当用眼一扫,发现竟然还跟来了将近有二三百人,不由大喜过望;连忙带领大家进了熊耳山。

    因为深更半夜,道路幽暗;他们又认为已经骗过了唐军,所以慢腾腾的向前行进,到了第二天早晨,才算是走出熊耳山。

    王伯当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魏王,出了前面这段山路,咱们算是出了熊耳山,就能进入伊州和张善相将军会合。”

    李密看到山外喷薄而出的太阳,心情大好;他大吼一声:“好!今日当再续我青云志之!走!”大军好像受了鼓舞跟着他进了山路。

    他们走了没有多远,两道两旁突然喊杀声四起,道路两边的草丛里冲出一队刀斧手,嘁哩喀喳抡刀就砍;山顶上的神箭手也开始开弓放箭。

    李密的队伍一下子被杀死无数,他也被吓得脸色苍白,催马就要逃走,王伯当在旁边紧紧相随。

    “李密!休要走了!今天就把性命留下吧!”一声大喝,李元吉带着袁慕爵在前面拦住了去路。

    李密吓得勒住战马,回头向后一看,大将史万宝已经带领大军从后面冲了上来,见人就杀;无人能挡。

    王伯当一咬牙道:“魏王,事到如今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且随我往前冲!”说着一催战马向着李元吉冲了过去。

    李元吉虽然受了伤,但是他的眼中满是嗜血的光芒,根本不管不顾舞动马槊直取王伯当。袁慕爵当然不能齐王吃亏,赶紧催动坐骑上去帮忙。

    王伯当也是豁出了性命大喊道:“魏王先走,我来挡住他们!”李密一咬牙打马如飞就想逃跑。

    袁慕爵笑道:“齐王请去斩杀李密,我来收拾王伯当!”李元吉哈哈大笑道:“好!有劳袁将军了!”说着崔马去追李密。

    李密没有李元吉马快,很快就被他赶上,不得不抽出宝剑接架相还。李密虽然武艺不俗,可是跟李元吉一比还差的很远;没有五六个照面,被李元吉一枪刺透了胸膛。

    “啊!”李密的一声惨叫,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王伯当更是连战斗都忘了,怒喝一声:“魏王!”

    袁慕爵恶狠狠的冷哼道:“魏王?哼!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说着大堂当头就砸了下来。

    眼看着王伯当危在旦夕;“嗖!”的一声响,一支利箭恶狠狠地射向了袁慕爵的哽嗓咽喉。袁慕爵大惊,赶紧闪身一躲,躲开了这支利箭。他手中的大镗一偏,正好砸在了王伯当的背上。

    袁慕爵虽然是仓促之下砸了一下,不过200多斤的雁翎十三曲大镗重重的砸一下,也让王伯当吐血不止。

    程知节和谢映登等人为了防止被李密发现,一直跟在队伍的后面;中伏后程知节挡住了史万岁的纠缠,再杀过纷乱的战场去往前追,李密已经被李元吉刺杀。

    谢映登一箭虽然救了王伯当一命,可也是为时已晚,王伯当被大镗扫了一下,翻身从马上摔了下来。

    袁慕爵大喝一声:“谁?”扭头一看只见飞一样冲过来几名骑士,虽然猛一看并不认识。不过那身材,马匹,兵刃,不就是活脱脱的混世魔王程知节吗?

    这一下袁慕爵吓得亡魂皆冒,他不敢和程知节交战,一催战马追上了李元吉,大喝一声:“齐王快走!是程知节!”

    李元吉也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发现程知节舞动大斧子横冲直撞就冲了上来;他暗骂一声:“这个家伙是专门与我作对吗?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

    李元吉知道程知节对自己是恨之入骨,不敢多想,跟着袁慕爵打马就跑。

    程知节也顾不得追杀李元吉和袁慕爵,带上王伯当和谢映登等人打了一个招呼,扭头就跑。

    几人一口气跑出数十里,看到没有追兵,才停了下来。程知节将王伯当放在地上,连呼带喊忙乎了半天;王伯当才清醒过来。

    “五哥,映登,国远,如珪。是你们,你们怎么来了?我莫不是在做梦不成?”

    谢映登冷哼一声道:“卢明星被人打伤,身中剧毒,我们是到关中请医生的;救你却是适逢其会。为了救你还耽误了我们的行程,有可能让卢明星罹难。”

    王伯当脸一红,他吐出一口血块儿道:“五哥,真是对不起,都是我不好,耽误了你们的大事。”

    程知节叹了一口气道:“别说了,咱们一个头磕在地上,就都是兄弟;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分彼此。”

    王伯当热泪滚滚,泣不成声道:“真后悔当初辜负五哥。今天才知道真正义薄云天的还是五哥。”

    程知节叹了一口气道:“伯当,不要说了;当年咱们在少华山相遇,一起大闹长安;后来我在南阳落难,又是你和映登率先前来前来帮助。这些我都记得。伯当,不要说了;我们正要去拜望一位名医,你坚持住,他一定会医治好你的。”

    王伯当微微一笑道:“五哥记人小恩,忘人大过,是真英雄!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的情况自己明白;我的五脏六腑已经震裂;活不了了。这也是我罪有应得,真希望还有来生,一定好好地跟着五哥建功立业。”

    他看了看旁边的谢映登和齐国远、李如珪道:“几位兄弟,你们比我幸运;好好地辅佐五哥;一定能青史留名。我好悔啊!好悔!好悔!”王伯当大叫三声,喷血而亡。

    程知节等人伏尸痛哭,最终将王伯当找了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安葬。程知节削石为碑,给王伯当刻上了“忠义勇三郎王将军勇之墓。”他们拜祭了一翻,然后继续启程进入关中。

    李元吉等人逃了一段,发现程知节没有追来,他暗暗咬牙:“程知节,又是你坏我的好事;我一定不与你善罢甘休!”他们收拢军队,然后仗着人多势众又回了山谷。

    此时程知节已经走得远了,他们发现李密的尸首,可是找遍山谷也没有找到王伯当的踪迹。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拜访神医

    袁慕爵道:“殿下放心,那王伯当中了我一镗,已经生机断绝,绝没有生还的可能。程知节就是将他救走,也是白忙活一场。”

    李元吉点了点头道:“让程知节吃一次亏,也算是稍稍解了我心头只恨。走!咱们拿着李密的人头回去领赏。”说着他们割下了李密的人头,返回长安。

    李渊见到李密的人头,祛除了一项心头大患,非常高兴。他让人拿着李密的人头,传于瓦岗降将观看,以断其心。

    徐世绩带兵驻守黎阳,见到李密的首级,放声痛哭。接着徐世绩表请收葬。李渊同意他的要求,将李密的尸体也给了他。

    徐世绩将李密的尸体和首级缝合好后发丧,具威仪,三军缟素,以君礼葬黎阳山西南五里,坟高七仞。徐世绩在坟前痛哭,以至于呕血数次。

    程知节等人已将暴露行踪,更是不敢大意,他们每天晓行夜宿,避开热闹的城市,多走偏僻山林乡野;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不过总算是平安的到达了铜川。

    “众位,前面就是华原县,咱们在此休息一晚。在华原县东面有一座大山名叫五台山,又叫做北五台山。我听天听说过,这座山上有一位生死人、肉白骨的绝世神医,咱们就去拜访一下。”

    众人谁然没有听过天听传回来这个消息,不过听他说的笃定,也都是深信不疑,答应一声,跟着他进了华原县。

    华原县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而且关中是隋朝的京畿,底蕴深厚,李唐也算是政治清明,所以这里虽然比不上山东,可也非常的繁华。

    县内买卖铺户随处可见,人流如织;倒也是一片盛世景象。程知节等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老程安排大家收拾房间,然后把伙计留了下来。

    “伙计,我们是东方的客商;这次是到华原县来做生意,没有想到有一位伙计病倒了;现在他命在旦夕;不知道华原县有什么好的大夫?”

    伙计一下道:“客官你可是问着了,要说我们华原县的名医可真不少。要说最好的却是不息堂的肖大夫。这肖大夫最擅长的就是治疗伤寒病症。你们去找他肯定没有错。”

    程知节问问一皱眉道:“伙计。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姓孙的大夫?我听说此人能够生死人,肉白骨,是大大的有名。”

    伙计思索一下道:“对不起客官,要说别处我不知道,这华原县我是从小长大,从没有听说过姓孙的大夫。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您记错了;真是抱歉。”

    “哦!不妨事,也许是我记错了。伙计,你把肖大夫的地址给我;我们一会儿去登门拜访。”

    “好嘞!肖大夫家很好找,你们顺着大街一直向东走,将到城门口的地方有一家大药铺;叫做不息堂,那里就是了。每天到不息堂看病的人很多,一般都会排出好长的一条队伍,你们去了一看就知道。”

    “好的,多谢!多谢!伙计这是一点儿散碎的银两;小哥儿拿去买点茶喝。”

    伙计在手中一攥,觉着得有二三两,乐得眉开眼笑;一连声的道谢,然后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第二天程知节带上众人,买好了礼物去求见不息堂的肖大夫。他们以为自己出来的很早,可是到了不息堂外才发现,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程知节哀叹一声,只好和大家乖乖的排队;将近中午才轮到他们进去;结果进门一问,坐堂的都是肖大夫的弟子;而肖大夫刚刚被郡守接去为自己的儿子诊治去了。

    齐国远气的破口大骂,抄家伙就要去郡守府把肖大夫抢回来。程知节微微摆手制止了他的行动,问坐堂的大夫道:“请问一下,肖大夫几时能够回来?”

    哪位大夫轻蔑的瞥了他一眼道:“这我们可不敢说,肖大夫名震关中,接触的都是一些大人物,就是长安的大豪也都来此相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见到的。”

    齐国远一伸胳膊将坐堂大夫拎了起来,喝道:“知道老子是谁吗?就是李渊见了我也不敢这么说话;信不信老子一拳打死你!”

    程知节瞪了他一眼道:“放开人家。就知道胡说八道。”齐国远冷哼一声,将大夫扔在了椅子上。

    程知节的心情也不太好,冷哼一声转身就走。谢映登等人恶狠狠的瞪了坐堂大夫一眼转身就走。

    坐堂大夫刚要大叫,却被他们凶狠的眼神一等,噗通一下子坐在椅子上,愣了半天不敢说话。

    谢映登快步跑了出来,追上程知节问:“五哥,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程知节笑道:“走!去五台山。咱们本来就是为了找孙真人。只不过听说有个肖神医才来碰碰运气,想多一条路子。既然是不凑巧,就还去寻找孙真人吧!”

    谢映登等人然其言,飞身上马跟着程知节直接出了东门。

    他们刚走不久,肖大夫就匆匆忙忙的回到家中,他暗暗着急不停地念叨:“真是怪哉!付郡守的儿子怎么就得了这种怪病?看来还得求师父他老人家出手了!”

    “来人!备马!我要去五台山。”

    五台山并不是特别高,最高峰也不足千刃。程知节印象中在孙思邈去世之后,人们将这五台山改成了药王山。孙思邈曾将再次隐居了很长时间。

    到了山中,老程等人在乡邻中重金雇佣了一名向导,让他带着自己带山中游览寻找。

    这位向导是一位樵夫,对这一代都非常熟悉。听说他们要寻找一位医术高明的孙大夫;不由一皱眉道:“善于治病的孙大夫我们真不知道;不过北峰住着一位叫做孙十常的道人,我们附近的人倒是经常去求他治病,而且不论什么疑难杂症,没有治不好的。”

    程知节大喜道:“不错,就是这位妙应真人!请快带我们去!”谢映登等人也没有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没有不高兴地。

    “妙应真人?这个称呼倒是没有听说过。”樵夫咕哝一声,带着他们翻山越岭直奔北峰而去。他们一路疾行不到半日就到了北峰前面。

    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他们刚来到北峰下就看到一处数百亩的杏林,影影绰绰,枝繁叶茂。

    樵夫慨叹道:“这位孙十常人给穷人治病不收钱,不受谢,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树百亩,郁然成林,杏熟以杏还易谷赈贫。周围的人对他都十分的尊重。”

    程知节等人默默点头,穿过杏林,登上北峰。这五台山的山顶地势平坦,就像高台一样。高台上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在树林中隐隐约约有一座古道观。

    “几位,看到那道观了吗?那就是孙十常居住的南庵。就是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在家?”

    “走!看看就知道了!”齐国远和李如珪眼见着大功要告成,兴奋地大叫一声,催马就往前跑。

    “嗷——”的一声巨吼,在南庵的前面突然窜出一只斑斓猛虎,将众人吓了一跳。齐国远大叫一声:“不好!孙真人被老虎吃了!”

    程知节等人也下了一跳,赶紧催马上来,他手中的兵刃也举了起来。

    樵夫一见连忙劝道:“且慢,且慢,各位这是虎卫,是孙十常的看门护身之灵兽;他从来不伤人的。”

    程知节等人一愣道:“什么?还有这等奇事?”

    樵夫道:“我也是听说:孙十常有一次下山向民从施药义诊。返回时,忽见那道灌木丛中猛地蹿出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

    当时就吓的孙十常一身的冷汗;那猛虎也仿佛知道孙思邈误会它,到得距离孙思邈三尺远处,即收拢两只前爪,叭伏于地,似在模仿人叩首状。

    孙十常看得奇怪,心中暗道:“难道这山大王要求治病不成?”于是问道:“你这老虎难道身上有什么毛病,要求我治疗吗?”

    只见那虎将头在地上连叩三下。这孙思邈心中犯开了嘀咕:“这兽王可是残忍之类啊!所谓“虎狼之心”人人均愿手刃之而后快,我岂能救之以治成助纣之实?”

    因此孙十常说道:“我生平有三不治,恶棍不治,妖邪不治,残害人群者不治。你是山中凶兽,我为治好病,不就是帮助你去害人吃人吗?”

    说完即昂首挺胸向前走,那虎紧紧跟着他,用嘴轻咬他的衣角,口中“呜呜”有声,眼中竟也有泪水“哗哗“流下。

    孙十常是修道之人,慈悲无量,见这虎也能伤感落泪之举,心中不忍。即止步说道:“你定要我为治病亦可,但要保证今后决不伤生害命!”

    那虎即放下他的衣角,依羊一样趴伏地下,点头应许。孙真人即用手中的串铃作为虎撑,撑在虎口中,伸入手臂取出了砸卡在老虎喉咙中的金簪,救了这只老虎的性命。”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给他导出来

    樵夫看他们认真听着,捋捋胡子接着道:“孙十常又说:“人类亦多有言而无信者,为防你亦有此毛病,你每天均需要到面前张嘴将牙龄给我检查?”那虎亦点头应许。

    孙思邈为那虎治好了病。这虎也真重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