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支使你带着3支队的一个排私自闯进牡丹酒店,要杀害冀司令的?”

    “这……这……”王金祥有些张口结舌,本来这个事是他和李树椿,齐子修,姜鸿元商量好的。但是,这些话儿没法说,只得低下了头。

    “我再问你,”范筑先还是不慌不忙地说,“姜鸿元把冀司令请到了牡丹酒店,而你和3支队却进入了鄄城,占领了所有的交通要道。姜鸿元还把冀司令带来的12个人分成了两帮,冀司令的这边只有2个警卫员,酒喝到一半的时候,你却带着一排人进入了牡丹酒店,并要冀司令的13支队,改编成濮县的县武装,你这是奉了谁的命令。”

    王金祥心话,谁的命令也不是,这只是个借口,知道冀司令这个人硬的很,决不会答应,那就只有动枪啦!但是这些话,绝不能在这个公审场合说出来。他看了看李树椿,无力地低下了头。

    范筑先给他个机会,让他考虑一下,等了一会儿,王金祥仍然低着头不说话。范筑先又问了他一句:“说呀,你倒是说呀!”

    王金祥还是不说话。

    “不说是吧,那好!”范筑先大喊一声:“来人!”

    两个警卫立刻就出现在范筑先的身边,范筑先对警卫说:“把王金祥拉出去枪毙!”

    王金祥刚松开绑还没有个屁时辰,这会儿又要被绑上,两个警卫拿出了绳子,三下五除二又把王金祥绑上了,一人摁着王金祥的一支胳膊,就要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这会儿,王金祥没咒念了,看着李树椿,也只有李树椿能救他,凄惨地喊着:“李主任,你倒是说句话呀——”

    李树椿不是不想救他,只是在考虑着怎样救他,这时候歪脑筋一转,计上心头,就对范筑先说:“范专员啊,王金祥做得是不对,可是他是沈鸿烈举荐的人,怎么着,也得给沈主席打个招呼呀!等沈主席同意了,再处置他也不迟呀!”

    事到如今,李树椿也只能搬出沈鸿烈来吓唬人了。范筑先也早知道,枪毙王金祥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他上有李树椿、沈鸿烈,下有齐子修,他们都是一串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还不想和沈鸿烈的人公开闹顶了。

    “那就先把他押下监,等沈主席来了批文,立即枪毙,上一回就差点儿把32支队毁了,这一会儿,又差点儿把13支队也毁了。这阵子也不能让他舒服了,先打30皮鞭再说,狠狠地打,绝不能客气。”

    范筑先咬牙切齿地说。

    处理完了王金祥,范筑先又对齐子修说:“你知罪吗?”

    

 第110回 穿越的制药设备

    齐子修一脸冤枉地说:“我有什么罪呀,一切都是王参谋长指使的呀!他是我的上峰,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

    齐子修想到,反正王金祥是完了,先把责任推到他身上再说。

    范筑先鼻子哼了一下说:“就算你到鄄城拉练没错,可是你不应该给王金祥一排人,让王金祥干坏事,这是其罪一也;二是鄄城事变的主要部队是你3支队惹起来的,你要负主要责任,这是其罪二也;三是不管3支队也好,13支队也好,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叫许多战士遭受了无辜的伤亡,你更是逃脱不了责任,这是其罪三也。你说你没罪,谁信啊,就是枪毙你10回,也应该。不过看在王金祥是背后指使的份上,死罪免了,活罪难逃,先关上它10天禁闭,好好写写检查,看看认识错误的程度如何,再做处理。”

    齐子修看着李树椿,希望李树椿再给自己说好话。

    可是这时候,范筑先已果断地处理了两个坏蛋,也给李树椿敲响了警钟。李树椿此时已是自身难保,哪敢再给齐子修说好话,很快,齐子修就被两个警卫推搡着拉下去了。

    至此,鄄城事变已算告一段落。聊城的工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聊城田家庄制药厂的厂房建起来了。所谓厂房,也就是圈起了一块平地,垒上院墙,筑上碉堡,挖上水沟,布上铁丝网,从外面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军事堡垒。

    这也是没有办法,一旦抗菌素生产出来了,不能不引起各方人士的注意和破坏,这样有利于保卫工作。这和兵工厂的保卫规模是一样的,也是比着兵工厂比着葫芦画瓢造出来的。

    里面的厂房造得再简单不过,也就是一排排的平房,里面铺上水泥地。这也是应战争之需,一切从简,建的再好,一发炮弹打进去了,还得重修。

    真可谓大纲好列,细节难求,项松茂又找来了,非常焦急的样子,对韩行说:“韩局长啊,所有的技术资料已经完备,原料也好说,就是青霉菌加粮食,我们这里的玉米有的是,也倒不愁,厂房也建起来了,只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是什么呢,就是设备,我们真是制造不出来,几乎每个罐都离不开不锈钢,也就是耐酸钢。据我所知,这种钢材奇缺,或者还没有制造出来?”

    韩行陷入了沉思,聊城的经济,制药工业是一切之源,如果青霉素造不出来,就没法产生滚滚的财源,没有了财源,上哪里去补偿亏本的军火工业。再说,汽车制造业一时还见不到太大的效益,开发大油田却需要大量的金钱,没有了钱,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韩行只好对项松茂说:“项经理,给我一点儿时间,容我想想办法?”

    项松茂又催促道:“韩局长,时间不等人啊,现在我们是光投入不产出,人力、技术、基础建设都投进去了。要是没有设备,生产不现青霉素,我们就成了放空炮了,可是要破产的啊!”

    尽管韩行心里着急,表面上仍然笑着说:“项经理呀,不用愁,设备很快就会有的。”

    韩行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绞尽脑汁地想着办法,自己的同学是有一个,在新华制药厂当厂长,那里也生产青霉素,可是他能不能转让生产青霉素的设备呢?就是转让的话,怎么能穿越时空,运到这里呢?

    难题真是一个接着一个,好不愁刹人……

    韩行拨通了发小刘厂长的电话:“刘厂长啊,你好,近来过得怎么样啊?一定挺好吧!”

    “好什么呀,不好!”从电话里听出,刘厂长是一脸的懊恼。

    “总比我过得好吧!”

    “不如你,虽说我的待遇比你高点儿,可是心情不好啊——厂里的工人发不出工资来,成天来闹,哪里还有心情。”

    “你那里不是生产青霉素吗?日子还能不好过吗!”

    “嗨,嗨,别提青霉素了,大路货,药房里0支一盒的才卖到80万单位的16元,160万单位的29元,你说说我们厂里生产的药品才能卖多少钱。”

    “你能给我造一套制造青霉素的设备吧?”

    “还造什么,我这一套卖给你就是了。青霉素我们不想生产了,想转产新药。哎,你要这赔钱货干什么,是不是拿着我耍戏着玩啊!”

    “是这样,我下乡插队村里的一个哥们,要生产药品,我就想起你来了。帮一下忙吗,你把你的这套设备转给他吧,到时候,我请你喝酒。”

    “酒不酒倒是小事儿,这药品可不是随便生产的,他能弄到批文吗,他能搞到执照吗?”

    “我就管着给他搞设备,至于批文的事,执照的事,那是他的事儿,我就不管了。”

    “那好,亲兄弟明算账,你打算给多少钱呢?”

    “你的设备,当然是你当家了,出个价吧?”

    “这套设备吗,也就是你吧,照顾点儿,怎么着也下不来20万。”

    “那好,成交。”

    “我这设备可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欠。说实话吧,工人们还指望它发工资呢,希望你也体谅一下我的难处,不是不给你面子。”

    “那是自然了,”可是一想到结算,韩行的心里就犯了愁,自己可没有人民币啊,只得说:“我那哥们没有人民币,只有袁大头。”

    “你不是开玩笑吧,他哪有这么多的袁大头?”

    “这么着吧,我给你2000块袁大头吧!”

    “什么,你知道不知道现在的行式呀?”

    韩行心里一惊,是不是自己说少了,让发小吃亏了,“我不知道行式呀,现在什么行情啊!”

    “咱是发小,所以我才告诉你,要不,过年见了面不好说,别人还以为我坑你。现在一个袁大头可以兑换300人民币,有的地方还可以兑换00百,你给我2000个袁大头,要是算起来的话,值60万,我岂不是沾了大光了。”

    韩行这才放了心,宽心地说:“兑了钱,那就多给工人发工资吧!算我的。”

    刘厂长也有些豪爽地说:“那我就多给你派上几个技术工人,到时候指导着你们生产出来产品才算完事。”

    “派技术人员的事儿,先不必了,等我们有了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再说吧。五天之内发货行不行?”

    “时间是有点儿紧了,我争取吧,到时候往哪里发货呀,我也好有个准备。”

    “你先包装吧,这几天我就给你地址。”

    放下了电话,韩行又在沉思着,货是有了,怎么打开这道时空之门呢?自己是穿越了,j…20战机也穿越了,100门迫击炮也穿越了,就连时差相隔六七十年的手机通迅也穿越了,那么,这套当代过剩而抗日时期根本就没有的设备能不能穿越呢?

    雨果说过,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也可以说是人的思想,很多解释不了的事儿,只是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管它能实现不能实现,先试试再说吧!

    于是韩行给发小刘厂长拨打了一个电话,叫他把货送到了孙司令给100门迫击炮同样的地方,齐河县王家村外二里地的小树林,接货暂时没人,钱早已放在那里了。

    当项松茂听说韩行用2000块袁大头就搞定了这套设备时,惊奇得瞪大了眼睛:“什么,2000块,为了搞这套设备,我已经准备了20万袁大头,如果不够,再从上海调来100万袁大头,你不是糊弄我吧。我都快六十的人了,你好意思耍戏一个老头子吗?”

    韩行心情沉重地说:“设备是有了,但是能不能运来,沿途要经过日本人的重重关卡,就是设备装上了,能不能生产出青霉素,这里头也有一道道的难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啊!如果哪一道做不好,也是前功尽弃啊。”

    项松茂点了点头,心想,韩行说得也是,就是设备运来了,也是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啊!

    五天之后,也算幸运,韩行叫警卫部队开着拉100门迫击炮的那三辆汽车,果然把设备拉来了。拉来了设备,抓紧在制药厂里进行了紧张的安装,调试。接着是严格按照生产工艺,配料、发酵、过滤、提取、结晶、干燥、包装。光丝状菌三级发酵流程就得二十多天,球状菌二级发酵流程也得二十多天,精心的操作,漫长的等待,项茂松和一些技术人员真是熬红了眼睛,掉了不少的肉,最先的一批针剂终于制造出来了。

    范筑先、张维翰、韩行,项松茂拿着这一盒针剂到了聊城医院。重症室里有一些快要死的病人,他们也有得肺痨的,也有得败血症的,也有得性病晚期的,本来医院是不收的,但是病人家属死乞白赖地把他们留在医院,为的是让他们苟延残喘能多活几日。

    其实医院里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按照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身上的细菌太多了,没有抗菌素,一切治疗都是白瞎。

    给一个肺痨病上注射上青霉素,几小时以后,奇迹出现了,病情减轻,又注射了几天,病人病情大为好转。接着又扩大试验面,给更多的病上注射上青霉素,使这一批病人也算生的逢时,从死神的手里又夺回了本来就要丢掉的生命。

    小小的聊城医院,就因为有了青霉素,使它的名声大振,许多病人听说这里有了神药,千里而来,求得治疗,求得神药。一传十,十传百,聊城制药厂能生产青霉素的消息,比传销还传得厉害,迅速在中国的大地上传播开来。

    这使无数频临死亡的病人,前线的伤员看到了生的希望。

    到了应该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了,也就是青霉素的定价。为此,范筑先特意准备了一些酒菜,请到了张维翰、韩行和项松茂。

    

 第111回 青霉素的定价

    酒过三巡,寒暄了一番,范筑先说:“大喜呀,大喜呀,我们的制药厂能生产了青霉素,这多亏了项经理呀,是你日夜操劳,才使制药厂有了今天的成绩。”

    项松茂急忙推辞说:“哪里呀,哪里呀,要是没有韩局长的技术,要是没有韩局长的设备,我上哪里生产青霉素去呀,要说有功,那还得指望韩局长呀。”

    韩行笑了笑说:“项经理不要谦虚,要是没有你这个西药大王的经验,这个青霉素也是生产不出来的。我虽然名义上是占着60%的股份,其实老大是范专员,只有他才代表着真正的大股东。”

    范筑先一捋胡子笑了笑说:“我都六七老十了,要这么钱干什么?还不都是抗日的钱,青霉素挣的所有的钱,都要为抗日服务。”

    张维翰也笑了:“青霉素生产成功了,我的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里挣了钱,再把钱投到军火上去。这样,我们全盘皆活了。”

    又喝了三杯酒后,范筑先捋了捋胡子,又说:“我们互相吹捧了一伙,什么事也不当,那也就是心里高兴高兴。也该进入正题了,大家说说吧,这青霉素到底应该多少钱一支?”

    张维翰说:“反正世界上也没有青霉素,干脆就定得高一点,要以我说,三毛钱一支吧!”

    范筑先瞪了张维翰一眼说:“你真是牵着个狼狗瞎转悠,玩狠的了。”

    韩行心里好笑,也知道青霉素当时卖到多少钱一支,但是在诚实的鲁西人看来,三毛钱一支,那就是和明着抢人家钱财一样,心里实在是难以承受,也只好逗趣地说:“三毛钱一支,太坑人了,粮食才多少钱一斤呀,也就是几分钱,中央军的津贴才多少钱呀,也就是才七八块钱。我看,一毛钱一支算啦!”

    范筑先听到韩行说这句话,又觉得有点儿舍不得:“一毛钱,少点了吧,我们造这个药也不容易,干脆,就二毛钱一支吧!”

    三个人觉得自己的价格定得都符合于自己的心理,就一齐看项松茂,希望这个商人能说出自己的心里价。

    项松茂并不直接说出价格的事儿,而是笑了一笑,先说出了定价的基本原理:“什么是垄断,我们的青霉素就是垄断,现在各国都没有青霉素,我们定价可以高一点儿。再过上一年半载的,可能外国人就生产出来了,我们就不是垄断了,就要和他们比质量比价格,定价要低。再过上一个时期,各国都能生产了,而且供过于求,我们的价格一低再低,几乎要赔本了,就要考虑到改产了,再也不能生产青霉素了。”

    范筑先打断了他的话说:“你就别啰嗦了,啰嗦这么一大套我也听不懂。干脆你就说多少钱一支吧?”

    项松茂不亏为奸商,搞经营的,伸出了一个巴掌,五个手指头。

    范筑先吓了一跳:“五毛钱,你……你……你想坑死人家啊!”

    张维翰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说:“五毛钱一支,太贵了吧,穷人怎么能看得起病,打得起针。”

    韩行心里好笑,这个项松茂,终于露出他的奸商本质了。

    项松茂笑了一笑,继续晃着五个手指头说:“不是五毛钱一支,而是五块钱一支。”

    范筑先几乎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吼着说:“你这个项经理,简直就没有人味儿,五块钱一支,那就没人能打得起针,这么贵,谁还买我们的药,不行……不行……”

    张维翰也反对说:“简直太离谱了,五毛钱一支就太贵了,你还要卖五块钱一支,比黄金还贵啊!别说穷人了,就是一般的有钱人,光肺痨、花柳病,需要打上几十支,这几十支多少钱啊,就足够倾家荡产的了。”

    韩行也凑热闹说:“五块钱一支太贵了,人家还不骂死我们啊。嫌我们嫌钱都嫌疯了,根本就不管别人的死活!”

    项松茂一时成了三人批判、攻击的对象。

    待大家又大批判了一阵子,项松茂才继续据理力争地说:“现在的社会,医院就从来不是给穷人开的。如果青霉素是外国生产的,它的价格也不会少于这个价,这是高科技商品,不是救济所。如果一个士兵,一个有钱人需要这种药,他是要钱还是要命。我们的产品不光是在中国销售,还要在外国销售,这个价格,就是要由我们中国人来决定,这就是垄断。如果外国人也生产出了这种药,两家竞争,价格就不是我们说了算了。要珍惜这个千金难买的机会,青霉素就是比黄金还要贵呀!”

    韩行从资料上得知,自从有了青霉素,它的价格一直就是五块钱左右一支,而且很长时间供不应求。这就是残酷的现实,物以稀为贵吗!

    于是韩行话头一转,支持项松茂说:“外国需要青霉素,中国的**和敌人日军同样也需要青霉素,我们的产量又有限,只能卖这个价了。我们的军火生产需要大量的金钱,我们的战争需要金钱,开发新的产品也需要金钱,处处需要钱,也只能是从青霉素的利润里往外拿钱再补充到别的地方了。至于穷人和我们的军队需要药,那还不好说吗,灵活点就是了。”

    这一个灵活就包含了很多的意思,范筑先和张维翰想了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价格的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

    项松茂表态说:“青霉素生产出来了,实际上就是挖到了一个大金娃娃,好话我就不多说了。我表个态吧,我的股份利润里,只要是抗日用钱,有多少钱,我就往外拿多少钱。人这一辈子啊,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是一个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了,能为中国人争口气,能为中国人挣回一个面子,在我心里,就什么都有了,比那些看见的黄金要值钱的多。”

    范筑先带头鼓掌,张维翰也鼓起掌来,当然韩行也鼓掌了。项松茂能有这样的思想,四个人心里的距离更拉近了。

    项松茂又说:“几个领导都在这里,我还有一事相求?”

    范筑先看了看张维翰和韩行一眼,笑着说:“有什么要求,你就说吧!只要是我们能解决的。”

    项松茂叹了一口气说:“公司员工来电话说,上海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日本人欺负得太厉害了,大家想想啊,亡国奴是这么好当的吗?成天在鬼子的刺刀下钻过来钻过去的,日本特务成天在你的药房里找事,气也气死了。所以,我想在上海只留个空架子,把资金和骨干人员都抽到这里来,不知你们是否能接受。”

    范筑先一听大喜,立刻表态:“好呀,项经理能有这样的爱国之心,实在是让我心里感动呀!你开好了你的药厂,开好了你的五洲药房,可以说是能顶一个军,不,比一个军还要厉害。老百姓也好,军队也好,医院也好,没有药哪能行啊!就连**和日本人也得用药啊,真是的,真是的,那对我们聊城军民是大有帮助呀!”

    张维翰说得更直接:“八路军、**需要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华北、东北、延安的根据地需要大量的药品,以前我们没有药房,那就得上敌占区去买,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多少困难啊!五洲大药房一来,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韩行又补充道:“项经理是经营有方,管理有道,他的企业产权明晰,管理严格、制度完善。在董事会、总经理之下,有店务、厂务、店厂联席会议和技术会议,又按生产、营业、财务、管理四个系统设置层级部门。另外,他的公司还拨出资金0万元另组银产公司(类似今天集团公司里的投资部门)附设于公司内,收支独立,自负盈亏,使公司资本总额增至10万元。另外,他在许多化工公司也有股份和投资,使得原料互补和协调起来更加方便。企业交给这位的人管理,我们应该放心。”

    韩行的话,又得到了范筑先和张维翰的赞赏。

    于是,制药厂开足马力生产,虽然价钱定得高点儿,但是因为战争、疾病、人们还是照样需要青霉素,产品供不应求,金钱滚滚而来。制药赚得的金钱,迅速地往军火上投,也加快了新式武器、弹药的生产,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

    韩行在工业局里,发小刘厂长又打来了电话,高兴地说:“韩行啊,你好幽默呀,咱们的供货方式独一无二,我的车队到了那里,那里就摆着2000块袁大头,卸下货,拉上袁大头就走了。谢谢你呀,虽说是20万,但是不客气地说,我们并没有吃亏,而是大大地赚了便宜。”

    韩行也得了便宜卖乖地说:“我韩行天生的就是幽默,而且从来不坑朋友。你还想再来点儿幽默吧?”

    那边,刘厂长也来了兴致:“和你干买卖,我放心,还有好事没有?”

    “你那里有没有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设备呀?”

    “有是有呀,不过,我还不想卖,把设备都卖了,要挨骂的。”

    “你是真傻呀,还是假傻呀,再造一套或者定购一套不就行了。”

    “还是你小子脑子好使,看来,我这个厂长让给你干算了。你打算给多少钱啊?”

    “还是20万一套怎么样?”

    “行啊,吃亏占光就这样了。不过,我提个要求,还是以袁大头结算怎么样。”

    韩行笑了,嘲讽他说:“你这个人呀,真是看着好吃,就是不松筷了是不是呀?”

    刘厂长哈哈地笑起来了,笑了一阵子,说:“你要体谅我的难处哟,一个厂子,300多人,要吃饭哟!”

    韩行又说:“另外,你那里生产的青霉素给我运一车来,质量一定要好,就是不要写上生产日期。”

    “是不是打上你厂的生产日期就往外卖了,这我管不着,可是这赔钱货不好卖,价格也不高,你打算出价多少啊。”

    “还是那句话,我韩行从来不坑朋友,一块袁大头100支,价格还行吧!”

    刘厂长的脑子马上计算开了,厂里生产的青霉素,也就是1毛钱1支,一个袁大头能卖300元,也就是能买3000支。不对,哪有这么算账的,刘厂长马上电话里就骂开了:“不是你脑子里有毛病吧!你这是耍戏着我玩来是不是,不想干就不想干,别尽出这些洋相。”

    韩行稳重地说:“我说过,和我干买卖的人,绝不能让他吃亏。”

    刘厂长高兴了,笑着说:“真的吗,吃亏上当也就这么着了。不过,我有个条件……”

    “还是用袁大头结算是不是?”韩行替他说。

    刘厂长哈哈地笑起来了,笑了一阵子才说:“知吾莫若兄啊!过年我请你喝酒啊,到时候上最好的酒店,干脆你点名,你说上哪咱就上哪。还有啊,我总不能光沾光啊,也得吃点儿亏呀,我这里还有一些药品,不过声明,绝不是过期的,就送给你了,你能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那都是你的。”

    “你还能吃了亏!”韩行骂了一句。

    韩行心里的账也算得明明白白的,青霉素进来的时候是1块钱100支,再卖到块钱一支,就是傻瓜也赔不了,这就是年代与科技的差别啊!

    日本人的耳朵灵,青霉素刚试制成功了,田原二就找上门来了。他知道给韩行贿赂是行不通的,所以也就没有提银票的事儿,而是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韩局长忙,所以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这才知道你们生产出了青霉素,真是了不起啊,了不起啊,所以我特来道喜。”

    韩行心里骂道,黄鼠狼给鸡拜年,能有什么好事儿,但是表面上还是笑着说:“同喜,同喜,是不是来买药啊?”

    田原二一听,哈哈地笑了:“韩局长真是个聪明人,不用说你就知道我来干什么了。中国话讲,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也算老朋友,老朋友见了老朋友,自然要照顾一下哟!”

    韩行心里骂道,谁和你是老朋友啊!真是吊死鬼抹胭脂——死不要脸。但是表面上应付着说:“那是噢——那是噢——”

    田原二恬不知耻地说:“韩局长的事多,其实做人也不必要这么操劳,我看啊,你就光管着生产,我来做你们的全权外国代理商怎么样?”

    韩行也针锋相对地说:“我知道田原二先生也很忙,外国代理商我们就不麻烦你了,你就专门忙你的事儿去吧!”

    田原二弄了个没趣儿,也就只好说:“韩局长啊,我就不和你开玩笑了,我是代表日本国来的,你们生产的青霉素,说什么也要给我们日本国一点儿。”

    “一点儿,一点儿是多少,请你说明白点儿?”

    “中国话讲,见见面,分一半,就把你们生产的一半儿卖给我们吧?”

    韩行心里骂道,真是狮子大开口,也不嫌说话闪了舌头,可是表面上还是不疼不痒地说:“田原二先生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交战国,我们国家的产品要是卖给你们,上级是不会批准的。”

    田原二又吃了个窝鸡,但还是不死心,讨好地说:“韩局长,中国不是还有个风俗吗,现官不如现管,卖不卖给我们,政府又不知道。韩局长是个好人,看着我们的邻居那么多的病人需要青霉素,需要青霉素来救命,你不会见死不救吧!”

    “那当然,”韩行仍然客气地说:“中国是个宽厚包容的国家,尽管你们对我们并不友好,但是我们对那些等待着青霉素活命的病人,还是要讲究仁道的,多少,总会给你们一些的。”

    “那你能给我们多少呢?”田原二紧追不放。

    “这个事情吗!”韩行卖了一个关子,“等我和我的上级研究好了,再告诉你吧。”

    刚搁下了这桩买卖,美国人华尔又找上门来了,而且脸上还气呼呼的。

    

 第112回 华尔的纠缠

    韩行热情地给他打着招呼:“尊敬的华尔先生,你好!什么人惹你生气了。”说着,热情地邀请华尔坐到了上座上,还给他新沏上了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

    华尔说:“这个惹我生气的人就是你呀?”

    “为什么!”韩行一脸的不明白。

    “你说,咱俩是不是朋友?”

    “当然是朋友了。”

    “你说,我生产的零件好不好,你说,我给你保密了没有。”

    “当然吗,你们生产的零件质量很好,你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

    “那就奇怪了,”华尔还是一脸的不满意,“青霉素这么好的大事,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一声,我要做你们全球的代销商,你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