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野怒不可遏地吼了一声:“八嘎,中国人的,军人的不是,良心大大地坏了坏了的。”虽然劲是使了不少,可是声音却小得可怜,就连自己也听不清了,接着是身上的热量淌完了,还要往处淌,这样就使大野的身子不住地抽搐着,鼓着劲地往外流淌着热量,眼睛也老想着往上翻,白眼珠子就显得特别地大。
大野死了,剩下的日军小队更是群龙无首,范筑先的卫队营也上来了,日本鬼子再凶悍,也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呀!人是越战越少,还剩下十几个人,被四五十个中**人围打着,看来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木村一看,仗打到这个份上,输赢已经定了,为了保存住大野小队的最后几个人,木村指挥刀一挥,大吼一声:“兔子给给,掩护大野小队,撤退!”
日本兵像一群疯狗似地逼过来,抢过了大野的尸体,掩护着大野小队的最后五六个人,往后就退。范筑先一看,命令道:“火力追击,人就不要追了。”
小鬼子的机枪断后,“嘎嘎嘎……”地叫唤了一阵,剩下的鬼子兵互相掩护着,向齐河县城方向退去。
韩行的心里这才稍微轻松了一会儿,看着激战后的战场,真是惨不忍睹。在月亮的余辉下,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骷髅帮的尸体,军统小特务的尸体还有日军士兵的尸体,真是你压着我,我抱着你,有的失去了胳膊,有的浑身被捅得稀烂,有的被榴弹炸没了脑袋。
这一仗虽然胜了,但也是惨胜,日军付出了四五十人的代价,这边也死了将近六七十人,甭管怎样说,总算是把日本人打跑了,也算是给中国人涨了脸。
范筑先领着卫队营过来了,范老脸上的长胡子一撅一撅的,气也喘不匀和,呼哧呼哧的光喘大粗气。韩行心里一惊,看到是卫队营的士兵,但是绝没有想到是范筑先亲自带兵来的。韩行赶紧迎上去,拉着范筑先的手说:“范专员啊,你怎么来了,聊城的首脑以身犯险,太不值得?”
范筑先气哼哼地说:“还不是因为你,我的韩大局长,谁走,你也不能走呀!你要是走了,你这个摊子,谁整呀?”
这是对韩行的最大褒奖,说得韩行的心里热乎乎的,当然了,也免不了恭维范筑先两句:“我小兵一个,死了不要紧,你要是有了什么三长两短,聊城可就塌了天了。”
范筑先看到玉石女就在韩行的身边,悄悄地问韩行:“这个玉石女不是失踪了吗,怎么就在你的身边,这是怎么回事啊?”
韩行想了想,对范筑先不能说实话,要是实话实说,那就真也说不清了,只好说:“玉石女偷偷地跑了出来,我就跟她到了这里,其实也没有什么,他就是想到外面转转。凑巧,又碰到了鬼子的木村中队,这就打起来了。”
对于韩行的这些难于自圆其说的谎话,范筑先是老油条了,当然是不信了。范筑先琢磨了一会儿,又小声问韩行:“我怎么听说,玉石女和一宗黄金大案有牵扯啊!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韩行听了心里一惊,看来是什么也瞒不过范老头啊,只好含糊不清地说:“我也听说是她有这么一回事,可是,她就是不承认啊!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过几天,容我再好好地劝劝她,如果有个什么好消息,我一定告诉你。”
范筑先听了,也认为韩行说得有理,一场大战刚过,况且她又受过重伤,那就让她好好地喘几天气,休息一下子再说,于是,范筑先悄悄对韩行说:“你就给我好好地看着她,攻心为上,慢慢地探出那批黄金的事儿。如果她再有什么失踪的事情,我就找你是问。”
韩行只好回答说:“范专员啊,你就放心吧!只要有我在,就不能让她跑了。”
范筑先又看了看参战的这十几位好汉,那也是胖得威武,瘦得精神,个个有英雄之气,不禁又问道:“请问这几位都是谁?我怎么没有见过啊。”
韩行想,这几位更是不能够给范筑先露实底了,要是露了实底,那也是麻烦大了,赶紧说:“这几位都是民间人士,我的朋友,也凑巧赶到了,帮着我打了日本人。”
范筑先一听,心里更高兴了,对赵洪武、潘小安和倪时迁热情说:“诸位英雄,如果没有地方去,愿意不愿意跟着我范筑先干。”
赵洪武看了看韩行,潘小安和倪时迁也看了看韩行,不知道怎样回答范筑先的这些话,这是在等待着韩行发话。韩行赶紧替他们说:“这位赵义士干着买卖,实在是离不开。这位潘义士和倪义士倒是有空儿,只要你不嫌,就跟着你干吧!”
范筑先大为高兴,说:“正好,你的工业局这么重要,我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就让这两位弟兄加强工业局保卫的力量。至于这位赵义士,什么时候愿意到我这里来打日本,我举双手欢迎。”
潘小安和倪时迁自然是高兴得了不的,赶紧对范筑先一拱手说:“那就谢谢范专员了,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保护好聊城的工业局。”
范筑先走后,韩行还是对潘小安和倪时迁说:“守着范专员,我不得不那么说就是了,是走是留,你们还要想清楚,如果你们想要回骷髅帮,我也绝不强留。”
潘小安和倪时迁商量了一下,然后由潘小安对韩行说:“韩秘书呀,你不是嫌我们吧!要不是你带着这些人救了我们,我们骷髅帮早就全军覆灭了。我们那样对待你,你却这样对待我们,这叫什么,这叫包容,这叫宽恕,跟着你这样的人,我们心里放心。我们就是想回骷髅帮,如今骷髅帮退到哪里了,我们也不知道了。再说就是回去了,骷髅帮里已经几乎打没有人了,什么时候恢复过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哩!如果你还信得过我们,我们就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自凡他俩说出了口,哪能让他们再收回去啊!韩行只好说:“如若不嫌弃我,那我还哪能嫌弃你们啊!结拜就结拜。”
赵洪武一听不乐意了,对韩行说:“我和你认识这么长时间了,生死之仗也打过几回了,他们能和你结拜为异姓兄弟,我怎么就不行了,我也要结拜。”
韩行笑了笑说:“哪能舍下你啊!刚才你知道为什么不让你跟着我为范专员干吗?”
赵洪武小声对韩行说:“这点儿事我哪能不明白,我们军统责任重大,如果陷在工业局里,就限制了我们军统的活动范围。”
韩行说道:“明白就好。”其实韩行心里另有打算,兄弟感情虽好,但你是军统的人,只要是军统的人,绝不能让你们染指工业局,否则,后患无穷。
玉石女早在旁边对他们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这时候也不满地过来,对韩行说:“你这个人啊,太拿着我不当回事了。虽然我和你恩恩怨怨,但是你们都结拜兄弟了,请不要拉下我。”
韩行哈哈一笑说:“刚才你还骂我,恨得我要死,恨不能要整死我,这会儿又要和我们结拜为兄妹,不是我的耳朵听错了吧!”
玉石女打了韩行一拳,笑着说:“你不要狗黑子坐轿子,不识抬举啊!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要不是刚才我帮助你,你早就被那个小鬼子杀了,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卖嘴。这会儿又得了便宜卖乖,什么人啊,你……”
韩行自嘲地说:“看来,我真是贱骨头了。”
说办就办,当即五位英雄借着月亮,摆上了香案,对天发誓,结拜为异姓兄妹,按年纪而论主次,大哥赵洪武、二哥潘小安,三哥倪时迁,四哥韩行,五妹王秀峨。
看着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妹,范筑先的心里汹涌澎湃,引起了一阵阵的躁动,自己也不是不想和他们一块儿跪下结拜,在这乱世之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道,多一个仇人就多一堵墙,但是现在不行,自己是聊城之主,国民党、**、军统,土匪的各种派系都在看着自己呢?自己也就是一个站在平衡器上的一个法码。
如果哪一个派系做得太大,自己就可以用另一派系去制约它,这也就是平衡之说。如果一旦这个平衡被打乱,聊城的形势说不定会多乱,或者说是根本不可收拾,那得利的只能是日本人了。
凭着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达到这种政治上的平衡,范筑先心里还真是没有底……
当时,范筑先是收容了不少土匪部队,可是要说**真正掌握的部队,还没有一支。鲁西特委研究决定后,决定要创建一支由**真正领导的部队,部队的成员就以平津流亡学生为主,老红军洪涛为队长。
第2回 困难重重十支队
队伍中有一个叫解彭年的,是一个30年入党的老同志,他的家乡就在堂邑县凤凰集,他的家庭就是凤凰集上一个有名的大地主。解彭年就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家庭的社会地位,向堂邑县政府要了十几条破枪,以流亡学生都是上尉服务员的身份,每人都有20元的津贴费为经费,又向范筑先要了一个山东第六区游击第十支队的番号,这支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就算发展起来了。
为了便于扩大队伍,这支队伍便向当地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一些知识青年和流散在农村的旧军人参加到第一支队里来。人是多了,可是没有枪支和子弹,只好向当地的地主“借”枪。
而解彭年家就是一个大地主,他的家里有四杆长枪,一把匣枪,解彭年就决定先从自己家里“借”枪。
枪是由解彭年的二叔保管着,解彭年先是围着二叔打转悠,来个攻心为上,他见二叔经常挎着匣子枪,围着自家的土围子巡逻,就跟在二叔后面笑着说:“二叔呀,要是鬼子来了,就凭着你的这把匣子枪,能抗住鬼子吗?”
二叔看了解彭年一眼,警觉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抗不住也得抗,总不能不打鬼子吧!”
解彭年笑着说:“二叔呀,你知道如今你侄都干了什么呀?”
“我怎么不知道,你不就是个服务员,又组织了个队伍,也扛枪了吗?”
“二叔呀,这支队伍和别的队伍可不一样,可是专门打鬼子的。如今我们人是不少了,就是缺枪,你能不能把枪献出来,让我们来打鬼子呀!”
“真是做梦娶媳妇,想得倒美。枪都让你们扛跑了,我们呢?”
这句话把解彭年将住了,想了想又说:“二叔呀,我看你们也跑不动擦不动的,枪还是由我们来扛吧,你们好好守着家就行。”
“那不行!”二叔斩钉截铁地说,“那不行,你以为这枪光打鬼子啊,还有土匪,来了土匪,是用牙咬呀还是用脚踹呀,还是手里有枪心里敦壮。”
解彭年急了,对二叔吼道:“二叔呀,你要是真不借给我们枪,我们可要抢了。”
二叔也大吼一声:“你敢!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长大了,翅膀硬了,竟然算计到自己家的头上来了。再来胡搅蛮缠,非打断了你的狗腿不行。”
借枪失败,解彭年回去把这个事儿一说,说什么的也有。有的说:“这里的地主们太可恶了,他真不借啊,我们就真抢了,把家一围,拿枪逼着他,看看他是往外拿枪不拿枪。”
有的说:“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说好商量不行,那也就只能动硬的了。”
队长洪涛到底是老红军,政策性强,他对大家说:“地主们不借枪,也有他们的原因,这是对我们这支队伍还不了解,哪能轻易借枪。再说,如果土匪来了,他们确实也能拿着枪抵挡一阵。如果真借不到枪,我们只能从鬼子的手里夺了。”
不管怎么说,枪是没有借到,大家的心里不免有些情绪低落,再加上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呼地吹,好不容易借到的一个大空屋子里,屋里是既没有门也没有窗户,温度和外面也差不了许多。别说没有被子了,同志们连棉衣也没有一件,只能燃起了一堆火,大家彼此烤火取暖,实在困极了,才躺在火堆边睡一会儿,不一会儿醒来了,不是被冻醒了,就是发现单衣服被烧了一块儿。
由于常年不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脱下来挤虱子吧,太冷,不挤吧,又浑身痒痒得难受,再加上长时间光吃窝窝头、地瓜干和老咸菜,不少人患上了营养不良症。
许多人都是上尉服务员,大部分又都是些富家子弟,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啊,有几个人牢骚就来了:“咱这算什么队伍呀,简直太受罪了。”“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棉衣棉裤也没有,别说打鬼子了,冻也把我们冻死了。”
大部分人却是信心坚定,服务员周乐亭说:“目前是艰苦点儿,可是打鬼子哪里能不艰苦呢!大家忍着点儿,情况总会越来越好!”
解彭年也自责地说:“都怨我,在我的家门口,却让大家吃不上,穿不上,枪也没有,到明天,我再去一趟,借不来枪,借几床被子也好啊!”
洪涛给大家说:“大家猜个谜语怎么样?谁猜准了我这里有奖!”
一听说猜谜语,不少人来了情绪,有人就刺激洪涛说:“你还能有什么奖品呀,不是糊弄我们吧!”
洪涛从怀里掏出了五粒花生米说:“今天我捡到了五粒花生米,猜准了谜语的前五名有奖。”
大家哄堂大笑。解彭年嘲讽地说:“就五粒呀,还一人一粒?那好吧,你就说吧,我们猜,有奖品总比没有奖品好。”
洪涛就说道:“生在肉州,长在衣州,病在眼州,死在牙州和挤州。大家说是个什么东西呀?”
“那不就是虱子吗。”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洪涛为难了,张着两手说:“大家都猜到了,可是我这里的奖品就只有五颗,大家说,这可怎么办呀!”
“那就只能抢了!”解彭年大呼一声,众人一拥而上,抓手的,掰手指头的,乱成一团。在这种玩笑中,大家暂时忘掉了寒冷,忘掉了艰苦,带来了一片欢声笑语。
第二天,解彭年又找到了二叔,一见面,先打了几个喷嚏,鼻涕也淌出了老长。二叔笑了,说:“傻小子,冻感冒了吧,我看你还是回家吧,别在那个队伍里受洋罪了。”
解彭年说:“打日本就得拉队伍,光呆在家里能打得了日本?受罪我们愿意,只要愿意心里也高兴。二叔呀,枪你不借,被子总得借给我们几床吧,还有棉花和布,我们冬天还没有棉衣,好歹做上几件,也暖和暖和呀!”
二叔想了想说:“别人我是肯定不借,可是你吗,也总不能看着你冻着啊!你到家里看看,不能用的破被子,还有暂时不用的棉花,你就弄一些吧!”
解彭年回到了家里,弄到了一些被子,棉花和布,挺高兴的,男人动手,做了一些棉衣、棉裤先给体弱的穿上,总算解决了一部分困难。
队伍已有五六十个人了,可是只有十几条破枪的队伍也不算个胡琴呀!大家都非常地着急。解彭年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对大家说:“我看,我们不能再等了,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周乐亭也说:“对呀,我看借是借不到枪了,就抢他娘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对呀,借不到就抢呀,光有队伍没有枪这算是咋回事呀!”
一天,解彭年和周乐亭到梁水镇一带宣传抗日救亡,当走到梁水镇西北河口时,看见了远处过来了一个人,背着一个布袋,布袋里像是装着几个长长的东西。那个人走过去时,解彭年就顺手摸了一下子,感觉到了像是三支长枪。
解彭年对周乐亭使了一个眼色,二人就把这个人给截住了。解彭年大声喝问道:“干什么的?”
那个人还是低着头要往前走,解彭年一下子拿着枪顶住了他,大声喝问道:“干什么的,怎么还走啊!问你话了?”
那人只好站住了,怯懦地说:“我也就是刘老三的一个长工,这不,刘老三让我帮着他运一样东西,我这不就给他送去。”
解彭年对他说道:“把布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个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打开,死死护住布袋口说:“没什么好东西,没什么好东西,也就是干活用的几根棍子。”
他这一说,解彭年和周乐亭更怀疑了,一把拉住了他的布袋扯下来。周乐亭打开一看,果然是三支马枪,还是新的呢!二人不禁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到处找枪找不到,原来枪就在这里啊!
可把那个人吓坏了,哭咧咧地说:“我这也是给刘老三运的货,要是货没了,刘老三能饶了我吗!”
解彭年对他说:“这么着吧,你光说给刘老三运的货,谁知道是真是假,我们还以为你是给土匪运的枪呢。你回去开信去吧,如果真是刘老三的货,那你就到凤凰集东边的大空屋子把枪领回去,我们绝不强留。”
那个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可就在当天晚上,麻烦事来了,一千多人的地主武装,突围包围了十支队的屋子,当时是喊声震天,火把明亮,几百条快枪逼着十支队的队员们,其余是大刀、红缨枪,看那阵势,就要把十支队吃了似的。
十支队的队员们排好了战斗队形,几十支步枪顶上了子弹,没有步枪的也是手拿着大刀、红缨枪,看来一场敌强我弱的残酷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上午留他枪的那个人,指着解彭年和周乐亭对一个胖胖的,穿着马褂的中个男人大声吼道:“就是他们抢的枪,就是他们!”
他们的队伍大声吼道:“还我们的枪!还我们的枪!”
解彭年对洪涛说:“上午我们以为这个人是土匪,就留下了他的枪,没想到他领着刘老三的民团来了。看来是非打不行了,打吧!?”
洪涛对十支队的队员们说:“大家不要开枪,千万不要开枪,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老百姓,谁要是打死一个老百姓,我就和他没完。”
洪涛马上又对地主武装们大声喊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有什么话好好说,我们是抗日的队伍,我们不打老百姓,也希望你们不要打抗日的队伍。”
那边七嘴八舌地喊:“什么抗日的队伍呀,就是一帮土匪。”“他们抢了我们的枪,分明就是一帮土匪。”“冲啊!杀啊!杀尽这些**。”
地主武装的这些队伍渐渐地向这边逼近,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这几十个人,大刀片子明光光地晃着,红缨枪的枪尖也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着寒光,一场大屠杀马上就要开始了。
突然,就在这个时候,解彭年的二叔提着匣子枪领着几十个人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着:“不许开枪!不许开枪!谁也不许开枪!!”
一些人听到了他的喊声,纷纷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解彭年的二叔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大家说:“好歹他们也是范筑先的人,他们的支队长也是范筑先任命的,出了人命,对范筑先不好交待!”
一个地主疯狂地叫嚣道:“可他们是**,对待**,就得杀!”
解彭年的二叔赶紧对他们解释说:“如今,国民党和**早已经联合了,**也成了合法的了,再杀**,有些说不过去了。”
解彭年二叔的观点也得到了几个开明地主的认同,地主武装停止了进攻。
十支队队长洪涛赶紧对他们喊道:“如今日本鬼子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我们要一致对外,共同打日本才是。如果我们之间有什么分歧的话,可以派个代表谈判吗。中国人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地商量一下吗?”
那边的几个地主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出代表和十支队谈判。
解彭年的二叔和另外的刘老三和王老四三个地主,被推荐当上了谈判的代表。这三个人气势汹汹地提着匣子枪来到了十支队的屋里,匣子枪都张着机头。十支队也针锋相对,手榴弹都挂在胸口上,右手中指头都套着拉火环,几个队员都拿着武器,对准了他们这几个人,步枪上有刺刀的都上了刺刀,剩下其余的队员都把枪对准了外面的地主武装,一旦动起武来,就拼个鱼死网破。
第3回 四面受困
解彭年对二叔说:“二叔呀,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是抗日的武装,一家人不打一家人。”
二叔对他使了一个眼色,没有说话。解彭年知道这是二叔向着自己的侄子,也就心领神会,默默地点了点头,先不乱说话。
地主刘老三大声地哼哼说:“什么他妈的抗日的队伍,分明就是土匪,凭什么抢我的枪,要是不把我的枪交出来,今晚上就把你们杀个片甲不留。”
洪涛对他耐心地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了抗日,我们的政策是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力的出力。不就是借了你们几条枪吗,等我们有了枪,立刻就把你们的枪还回去。”
“不行!不行!”王老四也大声地嚷嚷着说,“这叫借枪吗,这就是抢枪,噢,趁着我们的人不在,拿着枪逼着我们,缴了我们的枪,然后扬长而去,这和土匪什么区别?他妈的,不把枪还回来,什么也不用说,我们就武力进攻。”
解彭年的二叔说:“我们这里的民团可是很粗野的,要是不退回枪支,万一发生误会,我们可是阻止不了的。”
洪涛和解彭年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牺牲,只能还给他们的枪支。于是,洪涛对刘老三和王老四说:“好了,我们同意了,把你们的枪还给你们。”
当时就把几把好点儿的枪还给了他们。刘老三和王老四背上了自己的枪,还得寸进尺,刘老三继续要求说:“你们再也不能在这里待了,还是抓紧回聊城吧!”
解彭年不愿意了,说:“凭什么呀,这是我的家,在自己的家乡凭什么不让住?你有什么权力不让我们住?”
王老四大声吼道:“凭什么,就凭着你小子好抢。你今天抢了枪,明天还不知道抢什么,你们在这里,我们不放心。”
解彭年的二叔说:“小年啊,我看你们还是走吧,家乡的情况你还是不了解,谁的势力大谁就是老大,有枪就是草头王。就凭你们这点儿人马,这几条破枪,能保住命就不错啦!常言说,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怎么这点儿事还看不出来啊!”
解彭年听出来二叔的话里有话,洪涛也听出弦外之音来了,几个人又商量了一番,在目前的情况下,往后退一步也好,等准备好了,再回来也不迟。洪涛又对刘老三和王老四说:“我们走是可以,但你们要保证我们的安全!走也不能今晚上走,怎么着也得等到明天。”
洪涛是怕晚上受到民团的袭击,在这乱哄哄的情况下,谁也保证不了晚上的安全。民团是本地人,十分熟悉地形,而十支队是外地人,两眼一摸黑,一旦受到了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刘老三、王老四和解彭年的二叔商量了一下,点头同意。
第二天早晨,十支队整理好队伍后,准备撤回聊城。一千多人的民团继续堵在路上,只留下二个人行走的小空间,说是保护,其实就是示威。真气得十支队的队员们个个心里鼓鼓的,真是到堂邑凤凰集来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情绪是低落到了极点。
出了凤凰集,洪涛鼓励大家说:“这没有什么,不就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吗!干革命哪里没有困难的。跌倒了再爬起来,我们中央红军也不是没有遇到困难过,长征前有十多万人,长征过后只剩下了一万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不又恢复过来了。”
洪涛这一说,大家的信心又鼓起来了,开始了有说有笑。
十支队经过的村庄,站满了手持步枪和红缨枪的民团团丁。这是地主武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在严密地监视着十支队。
解彭年大骂道:“你们有什么神气的,我们早晚还要打回来。”
洪涛说:“为什么民团敢这样欺负我们,这说明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还说明什么呢?也就是斗争十分复杂,我们要好好地掌握好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好好地开展工作。”
当十队退到了大觉寺时,突然遭到了几百名武装民团的进攻,他们呐喊着,纷纷端着步枪朝着十支队就冲了过来。洪涛指挥着十支队迅速地退到了大觉寺里,关上了大门,两个班上了房,居高临下占领了有利地形。
民团高声大叫着,冲了过来,洪涛命令道:“先朝天开枪,不要打人。”
一阵排子枪朝天打去。民团停止了进攻,冲锋的队伍停了下来。
洪涛朝着民团大喊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抗日军不打抗日军,民团的弟兄们,我们是十支队。找你们当官的来说话,我们是路过的,从这里返回聊城。”
一个民团头子过来喊道:“如果你们真回聊城,我们就不打了,如果你们不回聊城,在这里住下去,我们绝不允许。”
洪涛对他喊道:“你们听谁说的,我们要在这里住下去了。”
那民团头子喊道:“反正是有人说,没有人说,我们还打你们干什么。”
“那请你们散开,我们回我们的聊城,你们不应该阻止。”
民团散开了,十支队绕开了这支民团,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撤回了聊城。回到了聊城后,就驻扎在聊城师范里,在那里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
鲁西特委又派人来送信说,王金祥要以十支队强索民枪和与当地民团发生冲突为借口,打算取消第十支队的番号,解除第十支队的武装,把人员遣散。大家听了十分气愤,都表示决不能把这些不易得来的枪支交出去,更不能把这支队伍分散,于是纷纷在研究对策。
过了几天,王金祥通知十支队去听他训话。大家估计,王金祥可能要以训话为名,解除十支队的武装。于是,洪涛安排大家,有枪的枪里装足子弹,没有枪的拿一个木柄手榴弹,藏在袖子里,并把盖子揭开,他若是下命令缴枪,就要坚决反击。
听训话的这一天上午,十支队按时进入了指定的一个院子里,在院子中间,面朝北站好队等候王金祥前来讲话。解彭年的袖子里装着手榴弹,稍息立正,不时地向周围观看。他看到东西厢房的走廊里各有两个背短枪的卫士慢慢地走动,大厅前廊也不时有几个背枪的人出来进去。
过了一会儿,王金祥出来了,他的后面跟着十几个手拿短枪的卫士,大家的心情更是格外紧张。真要是打起来,短枪拿出来就打,长枪却比较麻烦,十支队的这几十条破枪未必能占了什么便宜。但是大家的决心早就下好了,就是一死,也要拼个你死我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