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致远也说:“军分区也可以抽调一部分人员,来参加这个工程。”

    白瑞玺高兴地说:“有县委,有军区的大力支持,这个工程就好办多了。不过,具体地来说,在开工之前,是不是也得有一张图纸呀!”

    一说到了图纸,刘致远就韩行。

    韩行说:“画图纸找我呀,连机械图纸我都是个专家,更别说是一张草图了。反正你们也不会,有个马马虎虎的草图也就行了。”

    刘致远不失时机地挖苦韩行说:“哟哟哟,说你胖你就喘,画图纸也不是你一个人会画呀!?”

    韩行马上攻击刘致远说:“要不你画,这个画图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刘致远撇了撇嘴说:“俺娘没有教给俺画图的本事。”

    韩行又教训他说:“画图只是个皮,重要的是怎样发挥我们民兵的火力,怎样控制全局,怎样把敌人憋住,怎样保持住全局,怎样夺取最后的胜利,你得懂呀?你得懂得战争呀,要不,还画个什么劲呀!”

    刘致远马上反唇相讥说:“我纵队就你能,仗你是越打越大,官是越做越小。”

    对于这个问题,韩行的脸皮早就厚了,反正是这一堆了,也就把脸一抹说:“我就是吊死鬼抹胭脂——死不要脸了,你怎么着吧?”

    接着是,大家又商量了村庄之间的联防问题,总的原则是,一村有难,八方支援。各个村陆续建立民兵基干队伍。

    大白村首先按照韩行所画的图纸,开展了全民动员,全民上阵,一齐改造旧村落。县大队,军分区也派人支持基础工程。

    大白村的民兵自卫队也成立起来了,全队共有五十人,分为六个班,自卫队长为白瑞峰,指导员为白瑞玺。上级也陆续拨下来枪支,先上来七八支,后来增加到三十来支,有快枪有抬枪,还有“九连灯”等等。

    九连灯就是德国1/84式步枪。手机请访问:

 第30回 创建茌南根据地(五)

    基干民兵是一边训练,一边搞工程。

    与此同时,县委还对大白村以南,茌阿边区的各个村庄进行了统战工作。原来赵牛河七村的一些群众,曾一度被某些**的坏人利用,参加过红枪会,还打死过我们的人。

    三区的抗日区长多次去做工作,讲明既往不咎,抗日救国不分先后的道理,深得群众的拥护,各村的年青人都由红枪会变为民兵,加入到联防。

    在各村成立民兵自卫队组织的基础上,县委就请赵河乡乡长白连先生和东阿迟桥的新丰乡乡长迟开建出面组织茌阿民兵自卫联防大队,实际负责任的是**员大队长刘允龙指导员迟会吾和白瑞玺。

    茌阿联防大队的建立,标志着以大白迟桥为心的茌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在这一片,每个村庄的庄稼汉在**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这时候,大白村的工程也建得差不多了。那就是村子有村墙,可以上人对外射击,村子的四角有炮楼,可以控制住村墙,村子有寨门,只能从寨门通过,寨门外有水沟,水沟里放满了水。

    村内也进行了改造,使村内家家户户都通气,有暗门,胡同虽独留一头,但也安装了小门。主要街道四通八达,从东门到西门畅行无阻,但是家家户户都有枪眼。街心有制高点,从制高点上可以控制住街的四周。

    村与村之间的大路挖成了三尺多深的路沟,群众称之为救命沟,在敌人扫荡的时候,群众便于转移,也有利于我们打击敌人。大白村出了村墙就是交通沟,可以串通周围的各个村庄。

    大白村的改造纷纷为各村所仿效。

    大白村里定有公约,在情况紧张时期,大白村的媳妇不准走娘家,闺女也不准去婆婆家,更不准生人随便进村。这些公约都是由民兵严格监督执行,坏人进了大白村,真是寸步难行。

    平时民兵主要参加生产,村里还组织了农会互助组民兵是这些工作的骨干力量,晚上他们还要站岗放哨,有时还要在路上拴上铁索,不远就是一道,这叫“绊马索”,专门防止坏人黑夜摸进村子。

    大白村的民兵武器除了上级发给的枪支认外,还有大刀长矛土枪。土枪的炸药是自己配制的,村里规定,每五家为一单位,轧一定数量的炸药。群众用柳木炭火硝硫磺等,再掺上碎铁锅,配制好交给民兵自卫队。

    民兵把这些炸药装在小瓷罐里,晚上装上雷管埋在各个路口当地雷。如果晚上敌人没有来送死,第二天一早还要把这些地雷扒出来晒晒,以免炸药受潮。

    民兵还把这些土炸药装进群众敛来凑来的酒瓶玻璃瓶里,就成了土制手榴弹,这种土制手榴弹造得不少,足以叫小鬼子喝一壶的。

    其实,八路军的炸药厂就在大白村附近,但是大白庄的民兵从来没有麻烦过他们。当然,自卫队的队员们也免不了嘟囔几句:“我们还造什么炸药啊,从八路军的炸药厂里扫一点儿沫沫,也够我们用的。”“我们的质量也不行啊,八路军造的炸药多好啊!”

    队长白瑞峰就做工作说:“八路军的炸药有八路军的用处,他们是打大鬼子的,我们的炸药呢,有我们炸药的用处,是打小鬼子和小汉奸的,这就叫各有各的用处。”

    县长吴亚屋带头创新,在大白迟桥一带,亲自带领民兵试制土炸药,还有土坦克,土坦克就是用独轮车做成的坦克。

    用独轮车做的土坦克,不光是只蒙棉被,在前边也搭有沙包的。独轮车底盘低,正常推车都得猫着腰,所以再刻意弯着腰推,在车上边搭个向后的头盔型的沙包掩体,足能挡住正面打过来的子弹。

    而在独轮车上蒙湿棉被,主要并不是为了防子弹,用来防子弹的是在车上边搭上的沙包,蒙湿棉被的目的是防止车被打着火了,因为独轮车是木头做的。

    推车的战士可以高奔跑,鬼子掷弹筒手榴弹一般来不及瞄准,而推车战士一般都蒙上湿棉被,只要不直接被炸爆炸弹片伤不到,子弹又拿这种土坦克毫无办法,所以在进攻鬼子炮楼时,土坦克近乎是让鬼子无解的装备。

    抗战时土八路的土坦克,一般冲上去都是扔手榴弹,扔完了手榴弹再倒拉着车跑回来,正规八路也用这种武器,上边装得太多就换成了炸药,而且一次能推上百公斤炸药,直接能炸塌了一大片城墙。

    在抗战,对缺枪少炮的平原八路来说,土坦克一度是重要的武器,不光是在打炮楼的时候,在其他战斗也用。比如打鬼子伏击,冲在最前边的往往就是十多辆挨着的独轮车,用土坦克为后边的构成个装甲群,后面的战士则猫在装甲群后扔手榴弹, 能冲上去就跟鬼子拼刺刀,冲不上去独轮车就地一扔,当掩体还能掩护更多人及时撤出战斗。

    吴亚屋还帮着大白村铸造出了一尊土炮,取名就叫“华夷”炮。

    那时候,八路军一到大白村,不用号房子,战士们各归原家居住,打水扫院子,与群众打成一片,分不出兵和民,如同一家人。八路军虽有流动医院,但轻伤员都住养在群众家里,大白村几乎就没断过八路军的伤病员。多的时候,到过二十多位,住养在谁家,谁家就象亲人一样伺候子弟兵伤病员。

    大白村的群众争相给八路军做军衣,村干部把从邢庄兴隆商行买来的布匹分给各家,不几天,群众就把做好的军衣鞋袜交给村干部,转交八路军。

    大白村的农民几乎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经商的人很少,地主富农也很少,大都种地种园,安分为农。全村平均每人二三亩地,但为了抗日,群众勒紧裤腰过日子。那时计地折算,向抗日政府交纳公粮,大白的土地一亩拿过三倍的公粮。

    部队一到大白,司务长就拿着村公所开的条子找到户家提粮食,每到春秋,村干部都帮着征集公粮,封存在8位可靠的群众家。

    当时,在敌占区征了公粮要送根据地存放,大白村就是根据地存放粮食的心,常有敌占区的群众,部队,带着政府开的条子,黑夜来到大白村送粮食,提粮食。

    大白村的群众与党没有二心,村里埋放着那么多的粮食布匹和其它物资,尽管敌人多次破坏,但是从未受过损失。

    日寇和三支队把大白村钉,肉刺,每月一次扫荡,以后增加到每半月一次,每次扫荡都以大白为目标,每次扫荡都是不到大白不回头。敌人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没有吓倒大白的人民,相反,党与人民的关系更近了。

    行署和县政府的情报站常住在大白联防传送情报,准确无误。敌人一有风吹草动,村干部就带领群众空室清野,埋放粮食布匹物资,疏散群众躲避。由于情报准确和民兵联防的作用,大白村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这一次,教场铺的鬼子队长平井,又称大胡子,刚刚扫荡完了大白村。刘致远就带着一个连来了。这是刘致远司令刚刚从敌占区赶回到了茌南根据地,长途奔袭而来的。

    快到大白的时候,由于长途行军,战士们都走不动了,一个个恨不能趴在地上,忽忽地光喘粗气。刘致远跳下了马,扒下褂子,提着驳壳枪,光着脊梁走在了最前面。

    司令员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立刻精神振奋,跟在刘致远的后面,小跑步前进。

    刘致远的这个连刚刚进入到大白村,韩行领着吴小明的一个连也来到了大白。

    刘致远见到了韩行,故意奇怪地问:“咦,小鬼子刚走,你们怎么就来到到了大白,怎么早不来呢?”

    韩行也反唇相讥:“我也奇怪啊,你刘致远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小鬼子刚走你就来了呢?”

    刘致远嘿嘿一笑说:“我会算,小鬼子走了,顽军就要来了,进行第二次扫荡。我在这里等着他们,岂不正好。”

    韩行也针锋相对地说:“你会算,我更会算。早就知道三支队会来,我们就是要歼灭这支顽军的。”

    刘致远只好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那也就只有见见面,分一半了。”

    原来,先遣纵队也好,筑先纵队也好,早就摸清了敌人的活动规律,知道鬼子在扫荡之后,顽军三支队以为此地八路军空虚,正好是个机会,所以来了个二次扫荡,妄图旱地里拾鱼,仰着头接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那好吧,这一次,先遣纵队的一个连和筑先纵队的一个连,就在大白等着他呢。两个连队合兵一处,大白村的民兵自卫队也很快顺着邻村的交通沟,回到了自己的村庄。

    果然不出所料,鬼子的平井队刚刚扫荡完了大白村,顽军三支队的路兆明,领着一个营就来了。手机请访问:

 第31回 创建茌南根据地(六)

    鬼子驻在教场铺,也就是在大白村的东北五里地,在大白村的东北十多里地三十里铺,就住着三支队的路兆明部。 所以说,根据地顽军鬼子几乎是犬牙交错,鸡犬之声相闻,但就是志不同道也不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韩行刘致远白瑞玺白瑞峰凑在一起商量敌情。

    刘致远对这三个人说:“这一仗,怎么打?”

    韩行眼白瑞玺说:“我们只是客人,要问怎么打,还得问主人。白村长啊,你说怎么打吧?”

    白瑞玺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把三支队引进来打为好,也发挥一下我们堡垒战的特点。”

    韩行点了点头说:“白村长说得对,那就是必须把三支队引进来打。我们正规部队埋伏在村子里和心制高点上,把敌人引进来,然后关门打狗。”

    刘致远对韩行说:“我同意这个打法。韩司令啊,就请你分分工吧!”

    刘致远改不了嘴啦,老把韩科长叫成了韩司令。

    韩行也不和他一般见识,就安排说:“是不是可以这样。民兵自卫队的枪支杂七杂八的,三支队一听就听出来了,不是正规部队,正好吸引敌人。你们就在村子的围墙上角楼里和三支队叮当一阵子,注意,别太假了,打得认真一点儿。吴小明的这个连,分散开,以班为单位,每个班里派上一个民兵,好领路,这些**阵别把自己的人给弄迷糊了,那就麻烦了。吴小明的这个连,那就埋伏在村子里,街道两旁。刘司令的连队就布置在街心的制高点上,好好地守住这个地方。等三支队全部进来,由吴小明的这个连和民兵配合,就封锁住三支队的退路,刘司令的人从村子心往外打,吴小明的这个连和民兵就从村里的各个地方往街道上打,你们行不行?”

    刘致远首先说:“坚决服从韩司令的指挥。”

    白瑞玺和自卫队长白瑞峰说:“这样布阵挺好啊!”“这样行啊,挺周全的啊。”

    既然大家都同意,各自按照自己的分工,抓紧准备布置。

    路兆明领着三支队的一个营就来到了大白村外。

    要说这个三支队,真是又可恶又狡猾,可恶的是,明着为国民党军队,暗地里却和日伪军勾结一起,日本人从来不打他们,他们也不打日本人。打谁呢,就是打**八路军,这不,日伪军刚刚扫荡完了,他们再来一次二次扫荡。

    你说说,这是国人干得活吗,这不明明就是和鬼子穿一条裤子吗!

    要说他狡猾呢,自从范筑先专员殉难后,王金祥被国民党封为专员保安司令,齐子修又被王金祥封为保安副司令。齐子修就在茌平博平聊城一带招兵买马,他们利用这一带原先国民党的势力,发展很快,号称3万人,实际上1万多人。

    这1万多人,连吃带喝,连抢带骗,还处处打着国部队的旗号,行勾结日伪军,专门打**八路军之实,你说他们狡猾不狡猾。

    路兆明领着这一个营,顺着一条土路,大摇大摆地来到大白村的村东口,白村新近垒起了一道墙,也就是有两米来高,四个角上还有一个角楼,比村墙还高出一米多,村门的大木门紧紧地关闭着,村门外有了条沟,沟里灌满了水。

    大白村的村墙上一个人,村里也安静的很,就像是没人居住一样。

    一连长问:“怎么村里也一个人啊,路营长,我们进是不进。?”

    路兆明大声地吼叫着说:“进啊,怎么不进呢!没有才好呢,日本人刚扫荡完了,村里早就没人了。听说大白村里埋着不少的粮食布匹和物资,正好挖出来,我们拉回去充为军用。一连长,上。”

    路兆明还算聪明,只叫一连上,自己带着二连三连和营部先在外面压着阵脚。

    一连长就招呼着一连的士兵:“弟兄们上,打进村里去,村里有的是好东西,我们可着劲地拿,可着劲地装。”

    一连长虽然是这样喊着,他可是躲在后边,叫士兵们往前冲。

    听说有利可图,前面的士兵一拥而上,扑到了离村墙大约有三十来米的时候,突然从村墙上响起了激烈的枪声,随即手榴弹了砸了下来。

    “叭,叭叭……”“轰轰——”其,还有2杆抬枪也响了,这个台枪最烦人了,就是一个大型的鸟枪,吐出来一片铁砂子,糊在了脸上身上,抠也抠不下来。

    整个一连被笼罩在一片弹片横飞,烟雾弥漫之。一连长一,大声地喊着说:“撤,撤,先撤出来。”

    不用喊,士兵们全都跑出来了。一连长一二三十个士兵倒下去了,回来的这些人,还有几个士兵了抬枪上的铁砂子,一个劲地捂着脸:“哎哟!哎哟!我的眼瞎了。”“我那娘哎,我那娘哎,铁砂子打进鼻子里去了,我那娘哎——”

    一没有打进村子,路兆明就骂开了:“娘的一连长,怂包!软蛋!几个民兵都对付不了,还怎么打八路。你们的机关枪呢,火力压制呀,火力压制!”

    一连长也是恨得牙吱吱的,怎么吃了老百姓的亏了,这些人连土八路也不是,纯粹就是一些老百姓,光使用的这些枪吧,也有老套筒,也有正式,这些枪还算不错的,就连**早就不用的九连灯都用上了。而且最可恶的是这些抬枪,清朝时候的枪都搬出来了,一吐就是一串铁砂子,虽然喷不死人,可是喷在身上也是挺难受的。

    “机枪,给我狠狠地打——”一连有三挺捷克式轻机枪,一架马克沁重机枪,朝着村墙上就招呼了过去。

    村墙上的这些民兵根本就不堪一击,这边机枪一响,那边就不发言了,全被压制在村墙上,根本就听不到枪声还击了。

    一连长大吼一声:“冲啊,杀呀——”一连的弟兄们就冲上去了。冲到村墙上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正在这时候,村墙上的角楼枪声又响了,这角楼比村墙高出一米多,也算居高临下,一阵枪响,一连又倒下了五六个,等一连的士兵冲到了角楼上的时候,角楼里又没有人了。

    气得一连长就大骂:“这些老百姓,真可恶,你不打他的时候,他打你,等你打他的时候,他跑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一连占领了东大门,大门一开,把路兆荣的一个营全放了进来。

    路兆明还算挺鬼的,他在后在躲着,还是叫一连在前面冲,他在后边坐享其成。一连顺着东西大街往前进攻,这就不好受了。只听到这里一枪,那里一枪,枪声响处,就有士兵倒了下去,不是死就是伤。

    一连长,从户家里到处有枪眼通向街上,平时这些枪眼都是封死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枪眼就打开了,伸出了一支枪,朝着外面就开火。手榴弹不时地也扔到了街上,这里一颗,那里一颗,轰轰乱响。

    可是街上躲没地方躲啊,哪里也藏不住人,不是挨枪,就是挨炸。

    一连长一打下去不行,等冲到了前面的心街口上,一连早就打没人了。一连长大叫一声:“弟兄们,先别往前攻了,先钻进户里,把他们一个院一个院地夺下,然后再往前进攻。”

    一连的士兵就开始了砸门。没想到,这门还顶得挺结实的,怎么砸也砸不开,有的就急了,跳墙而进,刚进了院,踩到了土地雷,“轰——”地一声,地雷爆炸了,进院的弟兄也被炸死了。

    路兆明也一处处剧烈的爆炸声,拾起一个弹片一哪里是铁的啊,分明就是一个陶瓷片儿。路兆荣骂了一声:“***,这玩艺儿也能炸死人。奶奶个熊!”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了一个酒瓶子,“轰——”地一声,也响了,居然也炸伤了一个弟兄。路兆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个酒瓶子里装满了炸药铁片子,再装上雷管,雷管一被触发,引着了里头的炸药。炸药再把铁片子炸得到处乱飞,当然也能炸伤人了。

    铁片子能伤人,这些玻璃块飞到人身上,钻进人的肉里,那也叫人受不了的。只疼得那些伤兵是忍不住地吱呀怪叫。

    路兆明一指望一连是不行了,又对二连长说:“二连也上,继续进攻。”

    二连长答应一声:“是!”急忙领着二连也参加了进攻的行列。路兆明也算聪明,对三连长说:“三连守住东大门,防止八路军的大部队上来。”

    三连长立刻带领着三连上了东大门的南北村墙,两个角楼也上去了士兵,这也算是前面进攻后面防守,万一有个情况,也好有个退路。

    一连二连同时向前进攻,不时地遭到街道两旁的骚扰和枪击,手榴弹也不时地扔出来。整个街道上是烟雾弥漫,弹片横飞,伤兵一大堆。手机请访问:

 第32回 创建茌南根据地(七)

    好不容易钻进户里的士兵们也遭了殃。进了屋里就好像进了死胡同了。找不到了北。要想从这个院子里再向那个院子里前进。谈何容易。不是挨黑枪。就是土地雷。真是损失惨重。到处挨打。还不知道黑枪是从哪里打过來的。

    一连和二连好不容易攻到了胡同口。麻烦事又來了。这个胡同口还有一个小门。小门旁边是矮墙。墙上有枪眼。一排排的子弹从枪眼里打出來。一连二连的士兵又是死伤不少。等好不容易攻克了这个小门。离村中心的制高点。也就是二层小楼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有四五十米。

    这个二层小楼。是村里的制高点。自凡决定在这里打上一仗。是说什么也不能丢的。

    韩行刘致远白瑞玺白瑞峰。都在这个小楼上看着外面的动静呢。

    韩行对白瑞玺说:“还有最后一道菜。只有这个菜上完了。这个席才算完事了呢。”

    韩行说的最后一道菜。就是这门土炮了。是吴亚屋帮着铸的。它的大名就叫“华夷”炮。土炮和现代炮相比。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一个死口的圆筒子。里面装上了火药铁砂子。破铁锅之类的。只要点着了火药。火药一炸。把这些铁器炸了出去。砸到谁的身上。谁也受不了。

    村长白瑞玺看了一眼自卫队长白瑞峰。白瑞峰喊着:“早就准备好了。就看我们的了。”

    三支队的一连二连大声地喊叫着冲了上來。他们喊着:“冲啊。”“杀啊。”“逮着大姑娘随便日啊。”“粮食物资随便拿啊。”

    就凭士兵喊得这些口号。一听就不是什么好玩艺儿。那都是一个个该死的货。

    韩行看了一眼刘致远。刘致远点了点头说:“那就开始吧。点炮。”

    白瑞玺对众人说道:“大家都闪远着点儿。弄不好火炮要爆炸的。”

    大家都尽量地闪开。对于这个粗糙的大家伙。真是叫人不放心。炸膛的事情也不是洠в小U嬉峭僚谡ㄌ帕恕'有炸到敌人。自己倒遭殃了。

    白瑞峰早就点好了一个小火把。一下子就把土炮的火捻子点着了。这个土炮后座上有一个小口。里面伸出了一个火捻子。火捻子“呲呲啦啦”地开始燃烧了。火捻子烧到了底。也把火药点着了。

    只听得“轰。。”地一声响。恨不能把二层小楼都震塌了。一溜火光。一片弹雨。就朝着三支队砸了过去。

    三支队一连二连的士兵刚刚冲到了二层楼下。突然一炮飞來。顿时就倒下一片。也不是土炮多么厉害。实在是太巧了。土炮也就是能打五六十米。而三支队的士兵正好冲到了四五十米。正好在射程之内。芝麻掉到针眼里。。巧了。

    这些铁片子铁弹子飞來。谁受得了啊。接着是刘致远连队的机关枪也响了。步枪也响了。手榴弹也砸下來了。“哒哒哒……”“轰轰轰……”“叭叭叭……”

    三支队的官兵们。这才知道是遇到正儿八经的八路军了。根本就不是什么民兵自卫队。一连长一看不好。大喊一声:“撤退。撤退。抓紧撤退。”

    其实。不用他下命令。一连早都往后跑了。跑不了的。那都是一些伤兵和死了的了。一连跑了。二连也不能傻呆着。也赶紧往后跑。

    就是跑的话。也不是这么容易跑的。

    吴小明的连队在民兵的配合下。从各个农户的家里冲出來。他们的突击步枪可不是吃素的。也是连发。也能单发。“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漫天的手榴弹也飞了出來。也有正规的手榴弹。也有土制的手榴弹。直炸得三支队是叫苦连天。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跑不了的。抓紧举枪投降。

    一连长二连长毕竟是兵头。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路得最快。他们很快地跑到了村东墙底下。三连还在这里守着呢。毕竟是洠苁裁此鹗АK曰厍共角咕统虐寺肪泻羝饋怼F笸佳诨ぷ耪庑┤Ф映吠恕

    如果八路军明着朝三支队进攻。三支队在村墙上和角楼里居高临下。肯定是会受到损失。吴小明手一挥。命令连队躲到户家里闪开敌人的子弹。把重机枪轻机枪架到了房顶上。对三支队进行着火力压制。

    吴小明连队的三挺12毫米重机枪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冰雹似的子弹。朝着三支队飞去。只打得角楼上是砖石乱飞。有的子弹从枪眼里直接就钻进了角楼里。一下子就把三支队的士兵身上打了个大窟窿。

    村墙上的三支队了受到了强大的压力。重机枪子弹大。冲击力强。把村墙上打得是土块乱飞。扬起了一片片的尘土。有的尘土把三支队的眼都给迷上了。

    很快的。八路军的火力压制住了三支了人的火力。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大白村的土坦克又冲上來了。土坦克就是一个轮子的独轮车。上面放上沙包和湿棉被。尽管三支队的不少枪子打上了它。但是它无动于衷。一点儿也不碍事。一辆冲上來不算。后面还跟着好几辆。

    这些土坦克冲到了村墙底下。后面跟着一些战士就往村墙上投手榴弹。

    “轰轰。。”“轰轰轰。。”

    三支队终于是受不了了。开始从村墙上往后撤退。往來的路上快速地撤去。他们逃跑了。八路军也洠в凶坊鳌V皇怯梅杩竦淖拥端土怂且徽笞印S职阉谴蛩懒瞬簧偃恕

    这一仗。八路军和民兵是大获全胜。打死了三支队七八十人。俘获了五六十个俘虏。吓得路兆明是好一阵子洠Ц以俚酱蟀状鍋砩ǖ础9晁踉谖诠昕抢铩@鲜盗撕靡徽笞印

    茌南的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是开展起來了。县委又把重点放到了茌北。

    县长吴亚屋带着一个通讯员和一个警卫员。來到了茌平北部的大吕庄。

    韩行也不愿意呆在纵队机关里坐办公室。也要來茌平北部看一看。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十多年后。韩行将要在这里下乡当一名知青。怎么能不到这个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有机会做一做抗日工作呢。

    张维翰为了韩行的安全。特叫吴小明的一个连和韩行一块儿去。

    大吕庄当时是一个10來户。600余人的小村庄。地处茌平长清禹城边沿。是茌北隐蔽根据地的主要村庄之一。它北临郭吕庄王官屯东靠小栾庄。济聊公路从村南8华里的地方东西通过。

    当时整个茌平北部处在三支队的黑暗统治之下。三支队的参谋长薄光三盘踞在茌北的刘马村小桑坊等村。冯官屯设伪区乡公所。并驻有一股地方杂牌军。他们的所作的为。和日寇汉奸洠в惺裁辞稹

    这帮匪徒对我抗日军政人员和抗日群众的残忍程度在某些方面甚于日寇。他们经常派武装人员夜间袭击包围大吕庄郭吕店一带的村庄。进村就牵牛架户。抢东西奸污妇女。并且将抓去的群众施以酷刑。用杠子压皮鞭打灌辣椒水。当群众喊叫时。还往嘴里撒石灰面。

    他们用种种手段逼迫群众提供我抗日人员的线索和群众的钱财。他们的要求一旦不能满足便将群众活埋枪毙。

    因此。茌北边沿村庄的群众。每到夜晚便逃往村外的树林坟地。弄得婴儿不敢啼哭。大人不敢喊叫。即使白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