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0米。如果敌人掌握着制空权,还得扩大到100米。

    一般以连队或中队为1辆坦克的话,第一排辆坦克排成锲形阵形,为连队的主攻,第二排辆坦克在左边排成一路纵队,三排在右边排成一路纵队,中间为连队的指挥车,指挥着一排的进攻和二三排的侧面防御。

    这个锲形进攻队形,目前还是进攻步兵防御最好的战术。

    1团的一些战士一看小鬼子的坦克车冲过来了,机枪、步枪一块儿射击着,想阻止坦克车的进攻。

    无数的子弹打在了坦克车上的前钢板上。前钢板上虽然只有12毫米,但也足够了,落上的子弹发出了“啪!啪!啪!”的响声,在钢板上反射着,向四面飞去。

    1团的官兵们一看,有些慌了,这个铁家伙,真是刀枪不入呀!这时候要是有大炮该多么好啊,可是1团的武器不好,别说步兵炮了,就是连迫击炮也没有。

    战士们一着急,那就有点儿失去理智了,更多的子弹朝着坦克车上飞去,结果只会造成了更大的子弹浪费和心里恐慌。

    “都别打了!给我省着点儿子弹。”陈赓眼珠子都红了。他知道情况已是万分危急,虽然自己有整整一个团的兵力,但是对付小鬼子的几十辆坦克却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进攻敌人是愚蠢的,但是撤退也是不行的。如果在大平原上一但撤退,几十辆坦克车追着这一千多的步兵,那将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都给我准备好集束手榴弹,只要它开过来,就炸它个龟孙!”陈赓只好下了这样的命令。

    战士们不再盲目射击了,都在绑着集束手榴弹,有的是两颗手榴弹绑在一起,有的是三颗手榴弹绑在一起。布条有的是,有的是用绑腿,有的直接就用刺刀把裤子上的布拉下了一溜。

    陈赓心里明白,用手榴弹炸鬼子的坦克车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敌人的坦克车排成如此阵形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无论从哪个方面接近敌人,都会受到机关枪的扫射,多少条生命才能换回敌人的一辆坦克呢,那就真不好说了。

    敌人的坦克越来越近,坦克在行走的时候,不断地扫射着,不断地发射着3毫米榴弹炮弹,密集的子弹在1团的阵地上掀起了一层层的尘土串,不断地有中**人被炸得飞了起来。

    指挥着这两个坦克中队的正是日军号啕大佐,他的指挥车在日军两个中队的中心圈里,他正在歇斯底里地嚎叫着,向着所有的日军坦克发出了命令:“我的忠勇的皇军官兵们,我们为大日本帝国建立功勋的时候到了。都说八路军是多么的厉害,今天我们终于有幸和他们交手了。就叫他们在我们的炮火中悲哀吧!就叫他们在我们的炮火中**吧!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今天就要在莘县的大平原上展示一下我们伟大的武力。努力呀,官兵们,向着敌人冲击……”

    于是,这些坦克车的发动机发出了更大的轰鸣声,加大了马力,向着1团的阵地上发起了进攻。

    眼看着,一场大屠杀在所难免。

    就在此时,只听得晴天一阵霹雳响,半空里就和响起了炸雷一般。“轰,轰,轰轰——”1810毫米榴弹炮弹飞了过来。虽然这些炮弹一次落下来不多,也就是四发,可也把这些豆战车打得乱了阵形。

    这些豆战车的排列距离为0米,可是这些榴弹炮弹的杀伤半径为七十米,也就是说,每一发炮弹落下来,总有弹片飞到了这些豆战车上。有的弹片就贴到了坦克车上,有的弹片直接就把这12毫米的钢板炸毁了,弹片钻了进去。

    钢的弹片要是钻进了人的**,到底是个什么滋味,你去问问小鬼子去吧!

    。。。

 第0回 坦克小战 二

    有的炮弹离得坦克车近,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就把坦克车掀翻了。坦克车一翻,燃料直接就洒了出来,高温下,燃油迅速燃烧。燃烧的油料又把车内的弹药引着了,引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直接把炸碎的坦克抛上了半空。

    小鬼子的残渣碎肉,零乱的坦克车零件,破碎的武器弹药,一块儿在天空中奇形怪状地表演着。

    号啕大佐一下子被炸懵了,只看到到处是火光,到处是烟雾,到处是飞舞的弹片,什么也看不清了。他的嘴里还嘟囔着:“哪尼,**怎么会有重炮?他们哪里来的重炮?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啊?”

    1团的阵地上却是传来了一阵欢呼声,有的战士还要趁着鬼子的这个乱腾劲,想上去用手榴弹消灭敌人坦克。陈赓又及时地制止住他们:“守住自己的阵地,千万不要上去添乱,千万不要上去添乱!”

    就在号啕大佐惊惶不已的时候,更可怕的事情来到了,远处响起了巨大的马达轰鸣声,这是韩行领着的坦克营杀到了。

    m2坦克编队在快速行进中,采用的是一路纵队前进。

    第一辆坦克是一连的一排长,第二辆坦克是一连的一连长,而第三辆坦克就是韩行的指挥车了。车里还坐着新上任的坦克营营长游向前。

    首先在坦克营的编制上还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这个坦克营虽然嘴上说是属于10支队司令部管理,但是纵队首长都这么忙,单独管理,确实有难度。把这个坦克营放给谁呢?各个步兵团争来争去是谁也不能给,最后综合了一下各方面的意见,放给侯大山的重炮团吧。

    如今也别叫重炮团了,干脆就成了一个机械化团了。坦克营一露面就显示出了划给重炮团的好处,重炮掩护,然后是坦克营杀出,非常的流畅。

    再就是谁当这个营长呢?这可不是一般的步兵营长,这可是10支队刀锋中的刀刃。甭管谁当,也是大闺女坐轿头一回。张维翰和韩行研究了好一阵子,就叫游向前当这个坦克营长吧,虽然游向前没有开过坦克,但是他打炮打得好,坦克车里也有炮,也算靠上了一边。

    所以这个营长就是游向前的了。

    这时候的韩行,坐在了指挥车里,头戴着坦克帽(10支队里哪里有什么坦克帽啊,但是不戴又不行,不戴非得把头撞破了不行。韩行就想了一个土办法,帽子里夹上棉花和木屑,虽然不好看,但是缓冲一下子总还算可以的),身装坦克服,透着坦克上的小孔,正在观察着战场上的动向。

    坦克车上的标准成员为6人,一个驾驶员,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一个高射机枪手,一个无线电联络员,一个指挥员。指挥车上,游向前亲自操炮,韩行还担当着副炮手。人多了不行,挤得慌。

    其实人家游向前是坚决反对韩行上坦克的,张小三也是不愿意。最后韩行还是死赖白赖,非得当游向前的副炮手不行,还说是,第一次坦克战,不参加战斗,以后没法指挥坦克战。

    张小三指着游向前的鼻子说,要是韩司令出了半点儿问题,丢了一根毫毛,我就拿你是问。游向前笑着说,那得有个前提,就是我先挂了。

    m2坦克编队疯狂地向前行驶着,268马力星形发动机发出了巨大的响声,热量也是相当的惊人,烤得韩行是大汗淋漓,觉得坦克内的温度怎么着也得四十多度。但是这是在战斗状态,不允许打开顶盖散热。

    看看时机差不多了,韩行喊道:“各车注意,变阵。以各连为单位,变为锲形攻击队形。一连主攻,二连、三连在旁边给我压着阵脚。”

    各车接到命令,迅速从纵队前进阵形中,变成以连为单位的锲形攻击阵形。韩行所在的一连,一排四辆坦克立刻摆成了锲形,最先担任全营的箭头,二排在左,成纵队担任左翼的进攻和防守,三排在右,成纵队担任右翼的防守和进攻。

    每辆战车相隔0米,也就是说,这12辆坦克车形成了宽为10米,纵为200米的锲形攻击阵形。

    二连、三连也形成了这样的锲形攻击阵形,从一连的左右展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压住阵脚,在一连出现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增援,或在一连冲乱敌人阵形,敌人混乱的情况下,进行火力打击。

    一般的坦克连数量应在1辆或20辆坦克为好,韩行创造的四四四阵形,也算是一个发明吧!

    刚才侯大山重炮的一阵轰击,出现了较好的效果,豆战车有3辆被掀翻了,4辆车被炸趴下了。也就是说,号啕两个中队的坦克一下子损失了将近四分之一。

    号啕刚从硝烟和弹片纷飞中挣脱出来,韩行的一连坦克车,猛一下子又从呈啕的车队里冲了进去,把号啕的战车队一分为二。号啕大呼道:“停止攻击正面的步兵,转过身来,进攻后面的坦克车队。不是,要把冲进我们队形里敌人的坦克统统消灭。”

    m2坦克就有这么个好处,前面的装甲为2毫米,旁边的装甲也不薄。韩行还有个创举,就是把u国的机关枪统统撤去(当时来说,u国的机关枪还算先进的,但是和12毫米重机枪一比就落后了),而换上了威力巨大的两挺12毫米重机枪。

    再说,韩行的车阵冲进去,每辆坦克也就只负责一面的进攻或者防御。而日本豆战车就不一样了,它最起码得兼顾着两个方向的进攻或者防御。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日本豆战车的定员为2个人。一个人开车,一个人操作火炮或者是机关枪。而m2战车,宽敞的车内却是6个定员,开车的只管着开车,开炮的只管着开炮,操作机关枪的只管着操作机关枪,联络的只管着联络。

    谁优谁劣,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也有一些机关枪子弹打到了m2装甲上,但是m2就和无事一样,使那些弹头纷纷落下,m2是该怎么开还是怎么开。

    12毫米的重机枪子弹打到了豆战车上,那就不一样了,豆战车的装甲被打透了,子弹钻了进去,在车内乱碰乱撞,弄不巧,就把车内的人员伤着了。

    双方的3毫米主炮也在互相射击着,但是在飞快地跑动中,双方的命中率都不算高,还不如成片的机关枪子弹来得实在。

    韩行的坦克营,二连、三连也显示出了威力,他们以集体的力量,向着被冲散的落单的豆战车是不断地射击,发射着炮弹。

    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还真有几辆豆战车被打中了,薄薄的钢板一下子就被炸飞了起来,瞬间豆战车就成了废铁一堆。有的驾驶员从车内逃了出来,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很快被不知哪一方的子弹击中,到日本天皇那里报到去了。

    还有几辆豆战车在燃烧着,就像给号啕的车队烧纸一样。

    1团的阵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战士竟然激动得跳了起来,为m2坦克大声助威。气得陈赓就大叫道:“你给我老老实实地趴下。找死啊!你。”

    不一会儿,这个战士又激动得站起来叫好了。

    陈赓上去,一脚把他踹趴下了。

    指挥车里,韩行就刺激游向前说:“游营长啊游营长,你连打了炮了,怎么一炮也打不准呢?我都感到丢人啊!要是再打不准的话,你这个营长就别当了,能者为之。”

    游向前头上的汗早就出来了,着急地喊道:“这跑动的车,流动的目标,怎么就不好打呢?你有本事,要不你打。”

    “哼,”韩行火上浇油地说,“要是我是坦克营长,早就打了,这是给你个机会。机会把握不了,那就给别人吧!”

    韩行的话,把游向前的火给惹起来了,他集中了所有的精力,计算好了提前量,一炮打去。巧了,这一炮打中了,一辆豆战车被穿甲弹瞬间击毁,产生了大爆炸,驾驶员也没有出来,早被炸死了。

    激动得游向前跳了起来,一头撞在了头顶上的钢板上,只觉得金星乱冒。他捂着头,还嗷嗷地大叫着:“打中了,打中了,我打中了一辆!打中了一辆!”

    号啕一看这样打下去不行,这才十几分钟的时间,豆战车就被打毁了十几辆,好像,好像敌人的坦克车并没有怎么样的损失。

    号啕还算明白,这样打下去的话,两个中队的坦克车就全完了。他果断地下了命令:“撤退,向莘县撤退。一中队的掩护,二中队的撤退,然后交替掩护。”

    剩下的这些豆战车,本来就不愿意打了,赶紧纷纷撤出战斗。可是要想撤出战斗也不是这么容易的。要想跑,最起码你得比别人跑得快才行,这些豆战车的速度,比m2慢着将近10多里地呢,要想跑那也得动用战术才行。

    韩行一看,鬼子想跑,于是发出了命令:“追击敌人,痛打落水狗。”

    所以,号啕的一中队就惨了,死死地堵着韩行的坦克营不让过去。韩行的二连、三连就照着他们一顿炮弹招呼,很快的,这些不走动的死目标,就被打毁了。

    韩行的二连、三连是撵着屁股地追,呈啕剩下的这十多辆坦克是豁上命地跑。炮弹不断地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爆炸。

    。。。

 第1回 坦克小战 三

    陈赓一看,时候到了,站起来,匣子枪一挥:“一营跟在坦克车的后面,二营、三营去进攻汽车上的敌人,去救教导队的弟兄们。同志们,冲啊——”

    战场上的形势,瞬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来是鬼子的坦克车和汽车撵着教导大队到处跑,1团也阻止不了。这下子好,是韩行的m2坦克编队撵着小鬼子的坦克车往莘县县城跑,鬼子的汽车呢,还散在各地,就是想跑的话,一时半会儿也收拢不起来。

    而1团的战士们,在后面又大声地喊叫着:“杀呀,杀鬼子呀!”“冲呀,撵鬼子呀!”

    号啕一马当先,逃跑时冲在了最前面,照着城门就开了进去。后面的豆战车也是鱼贯而入,油门是加到了最大处,冒着黑黑的浓烟,呼啸着几乎就是飞着跑进了县城里。

    这个逃跑也是有技巧的,谁跑在了最前面,谁的车辆技术状态最好,谁卡住了中心车道,谁的活命机率就大。

    号啕进了城,看到活着的8辆坦克都进来了,就朝着城墙上喊着:“关门,关门,统统的关门,不能让八路的坦克开进来。”

    守城的伪军赶紧把大门关上了,至于后面的汽车能不能开进来,那就不管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不是不想让后面的汽车开进来,实在是八路的坦克车逼得太近了,得顾全大局啊。

    韩行的指挥车冲在了最前面,驾驶员一下子把战车停住了。游向前对韩行说:“韩司令怎么办,就这个破城门,几炮就轰烂了。要不,我们轰破城门,冲进去,把莘县拿下算了。”

    刚才,坦克车在行进中,韩行就在考虑着这个问题,这会儿,对游向前说:“坦克车进了城,就是个死物,耍不开。再说,步兵还远着呢,也配合不上。这根骨头,我看不啃也好,后面的肉还不少,我们还是先吃肉吧?”

    游向前想了想,觉得也对,放着肉不吃,专门啃这块骨头,那不是傻瓜吗!于是又问:“这个莘县县城怎么办?”

    韩行嘿嘿一笑,说:“这好办,一辆坦克堵着一个城门。只要是小鬼子想出来或者进去,那就甭想了。我们回去吃肉去。”

    游向前板着脸,对韩行说:“我说韩司令呀,你也忒狠了点儿。中国人说欺负人,什么算是欺负到家呢,就是堵在人家家门口骂人,而人家又不能出来还嘴。我看你就是太欺负人了,我都觉得良心上有点儿说不过去!”

    韩行大叫道:“哼!小鬼子欺负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也是跟他们学的,也欺负到他们家门口。没功夫说这些废话了,抓紧回去吃肉去。”

    于是,韩行安排好四辆坦克,一个坦克堵着一个城门,鬼子出进都甭想了。然后,坦克营一个回马枪,又杀回到大平原上。

    车队一边行进中,韩行一边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坦克车在大平原上行进速度太快,胜负又很快定局,所以让汽车上的鬼子也始料不及。等他们想回莘县县城,城门已经关了,要想撤回聊城,又被1团死死地缠住,脱不开身,甭说消灭十军团的教导总队了,就连自己的撤退都成了问题。

    1团虽然凶悍,但是要想打败汽车上的鬼子,那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鬼子坐的是汽车,前进后退自如。再就是鬼子从汽车上居高临下,发挥着优势的火力,他们一个班就有一挺歪把子机枪,一个小队就有一个掷弹筒班,班里三个掷弹筒一打,二百米之内就控制住了。

    1团虽然武器不如他们,但作风顽强,勇于贯彻作战精神,双方一时打成了平局。

    韩行在指挥车里,就下了命令:“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以排为单位。对付敌人汽车的办法,那就是前头一辆堵住它的头,后头一辆堵住它的尾,中间两辆车把它往沙窝里赶,暄土地里赶,只要是把它们赶进去,这个仗就好打了。”

    各车接到命令,心领神会,立刻以排为单位,实施起了韩行的战术。

    汽车之所以能开,那也是有条件的,就是汽车轮子底下,最起码得有能承载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各种土公路、小路或者是前面轮子压过了,比较结实的土地,它们才能开。

    而这些大平原上,本来就是些农田,冬季的农田里,有些地里长得是麦苗,有些农田在晒地,也就是暂时没有种上庄稼,等待春天播种的一些闲地。闲地里就是一些暄土,或者沙土,汽车轮子一但陷进去,那就甭想动弹了。

    m2坦克车的履带,却不怕这些,宽宽的接触面,就是在沙土里,也是奔跑如飞。它们又是直线行驶,根本就没有土公路上的那些弯弯曲曲,所以很快地就截住了这些汽车。

    前头截,后头堵,小鬼子一看没了办法,打又打不过,只能是逃。汽车往麦子地里开,车轮打滑,开也开不快。汽车往暄地里一开,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后车轮一打滑,车轮是越转越快,就是不能往前走了。

    如果没有坦克车的进攻,小鬼子完全可以凭借着汽车做为堡垒,叮当一阵子。可是一见坦克车,这个庞然大物开了过来,先慌了神。坦克车上又是“轰——轰——”几炮,就是打不着的话,那也吓毁了,只能是弃车逃跑。

    要是跑晚了的话,那就惨了,坦克打汽车,稍微有点儿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那就和老虎扑小羊,狼吃小鸡一样,无奈啊,真是无奈啊!威力再大的武士道,碰到了刀枪不入的m2坦克车,就是姜子牙在世,也没有办法了。

    一但小鬼子丢弃了汽车,靠两条腿逃跑,后面又是m2坦克的追杀,情势之悲惨,读者肯定也想到了。

    陈赓向着m2坦克车跑来了,韩行也赶紧钻出了坦克车,向着陈赓跑去。至于战场上的形势到底向何处发展,韩行也不管了,这就叫该撒手时就撒手,叫官兵们锻炼去吧!

    陈赓是满脸通红,一方面是跑的,另一方面是激动得,他跑过来,对着韩行就捶了两拳,兴奋地说:“我说韩行啊,你是真行啊,今天我算开了眼界啦!仗还有这么打的。”

    在陈赓面着,韩行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织盛不起来。他赶紧毕恭毕敬地说:“陈旅长呀,我也就是一个学生,在你跟前,学着呗!”

    陈赓又笑着拍了拍韩行的膀子说:“我看这些坦克挺好用的,那就送给我吧!”

    韩行一听就急了,但是在陈赓面前,又不能说不服从,只好拐着弯地说:“送给你行是行啊,那我也就当陪送了,一块儿送给你。”

    陈赓一听话里有刺,接着说:“看把你吓得,这么小气。要是把你也陪送给我,你那个张司令,非和我拼了老命不行。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我们的步兵对付小鬼子的坦克,真的不行,而小鬼子的坦克对付你们的坦克,又真的不行。还有这些汽车,一个个的都趴在那里,都成了废铁了。”

    放眼望去,暄土地里,小鬼子的汽车真是一辆一辆的,开是开不走了,要是想开走,那非得用牵引车来拉不行。

    而我们的坦克兵也很机智,对这些没人管的汽车还开炮打它干什么,它就是我们的战利品了。

    韩行对陈赓说道:“陈旅长,这些汽车我们也不要了,一块儿送给你了。”

    陈赓笑着对韩行说:“我说韩行啊,你真会拿着活人送礼啊。这些汽车本来就是我们的,叫你这么一说,倒像是你送给我们的。干脆吧,这些汽车我们也不要了,要是要的话,你把这些坦克都送给我们吧!”

    韩行吓得再也不敢说话了。

    战斗很快结束,大部分小鬼子扔下汽车,向远处逃去。陈赓下了命令,穷寇莫追了,赶紧打扫战场吧!

    这一仗,韩行的坦克营击毁了敌人的轻型坦克28辆,自己的坦克营只有2辆坦克受了轻伤,回到厂里修理一下还能用。1团受了损失,那是在韩行的坦克营没到之前,被小鬼子的轻型坦克打的。

    受损失最大的属十集团军的教导大队了。这支没有武器的教导大队,一百多人死在了鬼子的屠杀下,一个个年轻的面容,一张张稚嫩的脸,静静地躺在了黄土地上。血的教训再一次告诉了我们,时刻要握紧手中的枪,对于残暴的敌人,且不可存在任何侥幸的心理。

    反过头来再说莘县。

    韩行的坦克撤走后,日军的大部队也不能光留在莘县啊,于是大部队继续往南运动。县城里,只留下了一个日军中队和刘仙洲的部队,组建了日军司令部和伪县政府,刘仙洲为伪县长。

    刘仙洲,原名刘英伟,山东泰安西关人,从小就是一个泼皮无赖,经常聚众打架,抢人钱财,是泰安城里无人敢惹的一霸。

    长大成人,身材高大,又黑又胖,在租徕山聚众为匪,颇有势力,官兵几次围剿,却奈何不得,只得将其招安。刘仙洲先在省城当了警长,后因图谋上司职务,被解职,又到宁阳汶上一带拉杆,重操旧业。

    七七事变,刘仙洲摇身一变,将其土匪队伍变成抗日救国?军,自任团长。不久,便率部投敌,随日军四处扫荡,杀害中国同胞。刘仙洲阴险狡诈,善会看风使舵,笃信“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王”的流︶氓哲学,依靠日军的军事力量,迅速建立了莘县六个区的伪区部。

    刘仙洲借日军扫荡之机,抓兵拉夫,加紧扩充其汉奸队伍,实施反动的日伪统治。刘仙洲还善于运用“老乡”、“朋友”、“哥们义气”笼络人心,收买部下,维持其小汉奸内部的关系。

    。。。

 第2回 刘仙洲占据莘县

    吕世隆牺牲后,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将其遗体装棺入殓,暂放大东城门内的一间屋里,准备在形势好转后,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没想到刘仙洲这么快就占领了莘县,刘仙洲占领莘县后,他的情报人员把这条消息告诉了刘仙洲,并建议,把吕世隆的遗体抛出去,狗啃猫叼,以发泄对**的仇恨。

    刘仙洲想了想说:“人死不能复生,中国人的习惯,入土为安。不但不能抛出去,还要保护起来。不管他活着怎么样,死了,就叫他的灵魂得到安息吧!”

    我地下人员,要将吕世隆的遗体护送到老家泰安,好在老家让他和祖上人“团聚”。

    刘仙洲听说吕世隆的老家也是泰安人,而追随刘仙洲来莘县的汉奸,多是泰安、宁阳、汶上人,吕世隆和自己也算是个老乡。刘仙洲不但没有阻挠这个事,反而派兵护送着吕世隆的棺材送回吕世隆的老家。

    名义上是为死人,实际上这是给活人看的。刘仙洲的这番举动,得到了汉奸们的好感,他们认为刘仙洲“讲义气”、“够朋友”、“有老乡味儿”,从此更加地为刘仙洲卖命。

    但此举却给吕世隆的家人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家乡人对吕世隆的真实身份和在莘县的光辉业绩根本就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国民党委任的县长,又是由大汉奸刘仙洲送棺材回的家,还能不是个坏人。

    三十年后,王惠卿路过泰安,想回吕世隆的老家去,看看老战友的后代,日子过得到底怎么样?

    没想到,到了吕世隆的家里后,看到了吕世隆的老伴、儿子,孙子所处的环境,却让王惠卿是大吃一惊。

    生活上的贫困,倒不算什么,刚刚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都是一样,土坯房,粘土垒的院墙,破板子门,木棂子窗户。但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歧视,吕世隆的家属,被长期作为反革命家属对待。

    大家都知道,反革命家属那将意味着什么,不能入党,不能提干,不能参军,不能召工,上学也要受到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出生在吕世隆家,他这一辈子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王惠卿感到心里深深的痛,大政策自己无法改变,但是作为吕世隆的战友,一个小小的疏忽,却使他的家庭与后代遭受了这么多年的不白之冤。后悔呀,后悔呀。

    王惠卿向当地的政府说明原委,出具了相关的证明,才使当地政府恢复了吕世隆“革命烈士”的名誉。

    对于这段历史,作为后人的韩行是知道的。他说:“把这些冤屈,记在刘仙洲的头上吧?顽固派害了吕世隆,而刘仙洲又害了他的家人。”

    大批日军南下,无暇北顾。趁刘仙洲立足未稳,羽翼未丰,顽军王金祥受阻于朝城以南地区,我八路军先遣纵队、筑先纵队(10支队)频频出击,不断给外出扫荡抢粮的敌人以重大打击,为莘县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莘县县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工作,创建了莘北、莘西北抗日根据地。一是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联络党员,恢复了一批老支部,建立了一批新支部,建立了部分区委。

    二是建立政权,在二区的柴庄建立了莘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为郭澄之,接着建立各区抗日区公所。莘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标志着莘县的抗日根据地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是建立武装。他们收集民间枪支,扩大抗日队伍,使先遣纵队第一游击大队在原有一个中队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两个中队,县长郭澄之兼任大队长,蒋省三任副大队长,王陵为教导中,总兵力达120余人。

    后又建立了莘县游击营,王惠卿兼任营长,贾鲁锋任教导员,辖4个中队,二百五六十人。

    四是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多种形势的对敌斗争,撒传单、贴布告、锯电线、破公路、捉汉奸特务等等。

    这些工作的重点放在北部西北部的二、三、四区,因为这一带离县城和敌人的中心据点较远,与冠南、堂邑、朝北接壤,党的工作基础较好。

    二区区委书记杨立功,组织委员徐广文、宣传委员张玉书,昼伏夜出,积极工作,在不长的时间内新建了枣棵场、大杨家、楚家、郭家、贾庄等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