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艾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说赵云这一行人,数量不多。偏偏带了那么多的马匹,一看就是一副肥羊像。一路上。跳出来试图打劫的团伙,就有三个之多。有了这些主动冒出头来的贼寇,可以让赵云发泄一下怒火,赵云的心情总算好转了不少。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许多年以后,这些被赵云杀死的贼寇。也荣幸的成为了赵云民间流传故事中的角色。还有说书人,据此编了什么“雁门盗贼横行,赵云怒闯三寨”之类的话本。

被张狂所任命,肩负留守太行山大任的将领,是千人长周仓。当赵云见过周仓以后。第一句话就是:

“周大哥,某家姐在哪里?”

“到真定去了。”

周仓苦笑一声,解释道:

“夫人执意要去为赵堡主主持丧事,某无法,也只得放行了。”

跟在赵云身后的史阿一惊。

史阿自从投奔到张狂部下担任刺奸从事之后,除了在街上巡逻,维持一下城中的治安外,也就是去过一次白波谷。

当时,史阿被上面吩咐,多熟悉白波谷的地形。史阿那时还以为,自己会被分配到什么艰巨的任务,比如说,刺杀韩暹,或者郭大贤什么的。

不料,后来峰回路转,并州太平道对太行军的态度变得极为亲近,史阿的利剑,也就失去了亮相的机会。

如今,史阿又接受到张狂亲自布置下来的任务,来到冀州。可是,若在这期间,张狂的夫人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史阿担心,自己难免被无辜受到牵连。

接下来,周仓的下一句话,让史阿的心,一下子悬在了空中。

“据线报回报,真定的贼曹吏,两天前,带上百十号人,直奔赵家堡而去!”

周仓所说的贼曹吏,是真定县令的亲信属下。此人自认武力出众,自一年前随真定县令上任以来,在县中纠合了一批轻侠亡命,对县里的大小盗匪,进行了严厉的打压。

当然,若是乡间有什么大户,被这贼曹吏发现了缝隙,也难免受些无妄之灾。此人手段酷烈,凡是被他瞄上的人家,不管是不是盗贼,多被弄得家破人亡。

这样的一个酷吏,自然不会受到真定居民的欢迎。但是,这贼曹吏又颇有眼色,对那些势力强大的乡间大豪和世家大族,通常不去招惹。这样一来,没实力的惹不起他,有实力的没必要惹他,居然让贼曹吏成了县里的一霸。

时间倒退回两天前,真定贼曹吏带着一帮手下,根据手下的线报,来到了赵家的坞堡门外。

贼曹吏拉起来的队伍,数量达到百多人,人人都有兵器,还有二十余副皮甲。单以战斗力来论,真定县城里,有能力与其对抗的土豪家族,不会超过五个。

有赵风带领的赵家,当然算其中的一个。只是,现在赵风突然横死,连带赵家堡的壮丁,也损失了二、三十人。这些赵家的精英被消灭,残余的赵氏武装力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无法与贼曹吏的队伍相比。

在贼曹吏的眼中,唯一对他这一行人构成阻碍的,只剩下赵家堡的堡墙。

所以,贼曹吏到了赵家堡门外,并没有直接动武,而是大声的叫门,声称是前来调查月前赵风被杀一案的。

只是,见到贼曹吏一伙人,一个个持刀弄枪的样子,赵家人也不是傻子,不会轻易的将门打开。对于贼曹吏这群不速之客,只能让赵氏目前的当家人,来决定如何对付。

赵氏宗族除了赵风之外,倒还有几个同一辈的男丁。不过,现在的赵家,真正的话事人,却是一个女子,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子。

——太行校尉张狂的正室,闺名“小雨”的张夫人,赵雨。

按照当地的风俗,一族之内,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一介女流之辈来说话的。可是,赵家这些年以来,通过帮助太行军从冀州高价购买粮食,分润了不少好处。外加上大汉堂堂“校尉”的官位,赵雨以张狂正妻的身份,要压制那些只能被称为“白丁”的赵氏族人,那真是绰绰有余。

赵雨身穿孝服,正与嫂子、小妹、侄子侄女,在灵堂守灵。听到堡外出现的恶客消息,赵雨问清楚了大致情形,凤目圆睁,低低的骂了一句:

“哪里来的狗才,敢来我赵氏撒野?!”

她从席子上立起,对身边的侍女说道:

“取我的长枪来!”

“小雨,你这是?”

赵风的未亡人有些不安。

“大嫂,小妹去去就回,别让人打扰了哥哥的灵堂!”

嫂子欲语还休。她性子有些软弱,却知道赵雨性子外柔内刚。想到丈夫若是在世,那个什么“贼曹吏”,决计不敢欺负到赵氏门前来,忍不住又是悲从中来,隐隐的落下泪来。

再看赵雨,提着长枪,来到堡中,对周围的人扫过一眼,淡淡的说道:

“亲卫跟上,其余人在后,开门,我去应战!”

“不可!”

发话的,是赵雨的一个叔父,赵氏一族里,目前辈分最大的那位。

“对方可是官府吏员,我们赵氏,往后还要在真定讨活,怎么能轻易就得罪了官府啊?”

听到这话,不少赵氏成员,都表示赞成。赵雨毕竟是一介女流,若说是治丧待客,大家听听她的吩咐,倒也无妨。但是,要带着赵氏一族,去与人打打杀杀,赵氏其他成员,未免就开始退缩了。

听到长辈们这样说,赵雨的脸涨得通红。然而,赵雨也无法因此去指责他人。毕竟,就算是大哥赵风做主的时候,赵氏也只是在暗中与太行军有联络。明面上,赵氏可是官府面前的标准顺民。

赵雨再有主见,终不能对自己的娘家人蛮不讲理。

就在赵氏成员之间,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从坞堡大门的方向,突然传出“吱呀”的声音。有人转头向那边一看,立刻大声的惊叫起来:

“门开了!门开了!有人开门了!”(未完待续。。)

第2节竖子安敢欺?【下】

开门的,是几个赵氏的徒附1。赵雨离开赵家堡的时间不短,瞧着这几个徒附,一个也不认识。想来是大哥赵风近来才收容的。

“是沈老七?”

“住手,你们要干什么!”

闹哄哄的惊讶中,有几个赵氏族人,冲上去想要阻止那些人的开门举动。但是,等在赵家堡门外,离堡门不过十步的贼曹吏一行人,来的比想象中还要快。在赵氏族人阻止开门以前,贼曹吏已经带着几个人,各持兵器,从大门的缝隙中冲了进来。

里应外合!

非常明显的里应外合!

贼曹吏一出现,赵氏族人就不敢上前了。这样一来,控制住大门的贼曹吏一方,便源源不断的从门口涌进来。不多时,整个堡中的空地,就变得拥挤无比。

“这个”

赵雨的叔父,还想出面说几句话,看看事情有没有调和的余地。不料,贼曹吏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一看己方的人都进来了,对着赵氏众人大喝一声:

“贼曹办案!闲杂人等,不得多嘴!”

将赵雨的叔父憋了一个气不顺之后,贼曹吏又上前一步,打量了赵雨一眼,笑眯眯的问道:

“请问,这位大姐,可是张太行的夫人?”

面对对方有些不合礼法的询问,赵雨反而镇定下来。

“足下何人?擅自闯入我赵家堡,有何居心?”

见到赵雨的反应,贼曹吏心中暗赞一声。在这么多人的威慑下,居然还能与人侃侃而谈。这样的女子,当世少见哪。连妻子都如此出色,却不知张狂本人。却又是如何的英雄?

——不过,若不是英雄,又怎么能让某家出人头地呢?

——某家的志向,便是要踩着这些所谓“英雄”的头,步步高升的啊!

“某是真定贼曹吏刘潇。据线人举报,赵氏丁男赵风遇贼被害一事。其中颇有些蹊跷。张夫人,你来的正好。某正要将赵氏内的几名可疑人带回去审讯,张夫人,你也可以与某去一趟县里,做个见证!”

贼曹吏刘潇这话一出口,赵氏全族一片哗然!

赵雨是何等身份?刘潇居然要将她带走,明显是无理要求。这根本是不把张狂放在眼里啊!

做出此等事情,立刻显露出对方来者不善。很明显,刘潇此人。是要将赵氏,往死里整!

但是,刘潇的心事,又岂是表面上透露出来的那一点儿?

动员上百人,不惜暴露暗藏在赵家堡的内线。值得刘潇如此行事的,整个赵氏一族里,除了死去的赵风,也就只有嫁给了太行“巨寇”张狂的赵家大姐儿——赵雨了。

虽然张狂被汉家天子下旨招安。可是在整个冀州的官场里,他依然被冀州的大小官员。目为黄巾余孽,山贼大盗。身为真定县令的亲信,贼曹吏刘潇,怎么会不明白恩主对“太行贼”的那种厌恶和痛恨?

所以,若是能抓住机会,将张狂的妻室软禁起来。别的不说,他刘潇的大名,只怕立刻就能轰动真定。若是运气好,冀州的大小官员,也将知道。在常山真定,有一个“强项令”2一流的贼曹吏,姓刘名潇!

拥有这份资历,以后州郡里若是有什么升迁的机会,他刘潇当然是最有资格被考虑的。至于张狂此僚可能发动的报复,刘潇觉得自己不需要太在意。难不成这位刚被招安的巨寇,还敢出兵攻略郡县?

带着这样的心思,刘潇话音刚落,手中的腰刀一挥,紧跟在他身后的四名健汉,立刻一拥而上,手持兵器,意图拿下赵雨!

但是,这四个人,仅仅向前走了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

有人拦路。

拦住四人去路的,只有一个人,一口刀。

人,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年轻人。刀,是一口看起来很普通的环首刀。

贼曹吏刘潇,在动手之前,早已经料到,堂堂太行校尉的夫人,身边必然有强手护卫。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四人毫不慌张,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那样,一齐挥动兵刃,果断发起攻击!

“朝廷公事,敢有阻拦者,死伤不论!”

伴随着刘潇在后面的叫嚣,一把刀,两支戟,还有一支铁链,劈头盖脸的向拦截者攻去。

拦截者看着攻来的兵器,眼神猛然抽搐。

这四人的兵器上,居然都隐隐的附上了一层淡淡的“战炁”!

四个人算不得什么。“战炁”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四个练出了“战炁”的好手,一齐向他发动进攻,而他因为职责,还不能够轻易后退,这样的局面,可就有些麻烦了。

面对这种局面,拦截者只有全力出刀。

刀锋上“战炁”闪耀,明显超越了对方四人中的任何一人。

“当当当!”

凭借着更为深厚的“战炁”修为,拦截者一刀荡开了两支戟,一把刀。但是,面对最后攻到的铁链,他终究没能拦住,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铁链呼啸而来,准备凭借身上的薄皮甲,硬吃这一下。

“哗啦!”

意料中的打击,并没有出现。那条铁链,就在最后一刻,突然改变了方向,掉头回卷。拦截者舒了一口气,不用看,也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对着身后的赵雨笑道:

“谢谢嫂子!”

“客气什么?”

赵雨收回长枪。不,准确的说,是赵雨一步迈到了长枪枪头所在的位置。

“想抓我?先试试你们的本事!”

赵雨的话音未落,长枪已经出手。

赵氏一脉的枪法,在附近的十里八乡,还是有些声望的。但是,听说过赵氏枪法名头的人,都吃惊的发现,赵雨的枪法,远在传闻之上!

十七枪。

这一轮抢攻,赵雨一共刺出了十七枪。

赵雨的枪,首先攻击使刀的人。

使刀的人,勉力磕开一枪,避开一枪,却在第三枪,被刺中了手腕。

手腕上的伤势不重,出血也很少,却让此人手中,再也握不住刀。

而且,他很有可能以后都握不住刀。因为,从枪头上传来的“战炁”,怕是将此人的手上经络,都给震伤了!

接下来,第二个遭受攻击的,是用铁链的那人。

铁链这种武器,使用的技巧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就会打到自己。而且,作为一种攻击力极高的软兵器,铁链的防御能力,未免有些低。

所以,使用铁链的那人,其实比赵雨先攻出了一招。

对付此人,赵雨第一枪,荡开他的铁链;第二枪,逼迫此人闪避;第三枪,依然精准无比的刺在了他的手腕上。

铁链脱手。

又败一人,赵雨的枪势丝毫没有停顿,一举将两名使用短戟的好手,全都卷了进去!

短戟这种兵器,用得好的人,堪称是“坐铁室”。只可惜,赵雨的武技,那是被张狂“点化”过的。即使强如典韦,在不与赵雨比拼“战炁”强度的情况下,对上赵雨的枪,也要花上一阵功夫。

那两人虽然也是用短戟的,可是,相比起典韦这样的绝世强者,自然是不可以道里计。更何况,赵雨的“战炁”修为,在典韦面前,自然是不够看的。但是,对上这两个勉强能用出“战炁”的“十人杀”级武者,赵雨的“战炁”,可以用深不可测来形容。

所以,两人合力,也只撑过了赵雨九枪。第十枪,一名短戟手,再次手腕中枪,短戟落地。第十一枪刚刚发出去,另一名短戟手,已经是肝胆俱裂,大叫一声,掉头就跑,完全丧失了战斗的勇气!

面对这样的一幕,贼曹吏刘潇的脸色,几乎变成了锅底!

一轮快攻,逼退了四人,赵雨的额头略微见汗。她携着连败四人的势头,对着刘潇大声喝道:

“还有不要命的吗?!”

“还有不要命的吗!”

跟随而来,负责保卫赵雨的亲卫们,一齐踏前一步,整齐的在赵雨身后排成一排,齐声大喝!

这十余名亲卫,虽然人数不多,却个个精悍,身披薄皮甲,手持利刃。以刘潇这些日子打击盗贼的经历,个个都是“十人杀”一级的精锐。他手下虽然人多,可是气势已经被打压下去。真要全面开打,刘潇自己就先泄了气。

别的不说,那个赵雨,身为一介女流,居然有如此可怕的武功。如果她冲上来,刘潇暗中思量,自己很难撑得住她的一轮攻击。

飞快的评估完双方的实力对比,刘潇的脸上,立刻挂上了一副笑容。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假。

“误会!都是误会!”(未完待续。。)

ps:1徒附,是东汉豪族地主田庄里的基本劳动者,由破产的编户齐民转化而来。他们被迫将土地和全家人口投靠地主,与地主结成封建依附关系,毫无人身自由,历代为奴,过着悲惨的生活,身份除不能买卖外,与农奴没有差别。

2强项令,指东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这位董宣,在执行公务时,连光武帝刘秀的姐姐都不在意,而且当众顶撞刘秀,绝不服软,可谓中华铁面无私第一人。从资历上来算,宋朝的包拯,也要叫董宣一声“前辈”。

第3节游侠探可疑【上】

刘潇将腰刀插回刀鞘,摊开两手,以示没有敌意。他一把扯过一个受伤的武者,戟指大骂道:

“你个猪脑子啊!某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冲上去,寻死啊!要不是张夫人手下留情,你有几条命啊!还不快给张夫人道谢!”

贼曹吏刘潇的这般做派,让赵氏一族,立刻无语。不过,刘潇见赵雨一行人,脸上似笑非笑,心中一个突兀,急忙接着解释道:

“这几个狗才,平时拿犯人拿得多了,脑子犯浑,张夫人千万别和这些狗才一般计较”

赵雨这两年为人父母,性子磨砺了不少,对刘潇这一套,虽然鄙夷,却也忍住了不显露出来。不过,她毕竟不屑于和此人谈话,掉转头,回到后方,将此人打发给侍卫去应付。

赵雨这一走,贼曹吏刘潇也感觉心头一松。面对刚才第一个冲出来阻挡四人的那名青年,刘潇笑眯眯的问道:

“兄弟贵姓?”

“某姓裴,足下贵姓?”

姓裴的这位亲卫首领,便是张狂的老熟人,当年在太平道一同学过艺的裴元绍。当然,现在的裴元绍,在太行军中,也算是个有身份的人。他嫌原本的双名不好听,请军师程昱,重新取了一个名字。1现在,他姓裴,名继,字元绍。

裴继、裴元绍身为张狂的发小,自然也接受过张狂的点化。只可惜,他的武学天赋的确不怎么样,充其量不过是个“百人斩”。倒是在文字上,裴元绍学得很快,他干脆弃武从文,学习起吏治的手段来。

如今。裴继官居太行军的度支从事,专门管理数千太行军的后勤供应。赵风遇害之后,裴继正好因为太行军大部出征,山上事物不多,于是就充当了一回侍卫,陪着赵雨下山。顺便祭奠一下老朋友赵风。

在山上管事多年,裴继对官府奸猾小吏的嘴脸,见得多了,此刻应付起贼曹吏刘潇来,那是游刃有余。

“既然是误会,吏目还是速速请回。”

与刘潇胡扯了几句,裴继不软不硬的开始撵对方走。

“正是这样,某还有事情呢,就不多打扰贵兄了。”

刘潇巴不得快走。立刻接口应道。

“不过,这几个人,乃是赵家的仆佣。吏目可不能让他们跑了。”

裴继刚才差点儿吃了亏,心气也不会太好。虽然介于对方拥有官吏的身份,不好随意打杀,但是,对于刚才打开大门,放这些家伙进来的叛徒。裴继可是丝毫没有留情的打算。

刘潇一见裴继指着刚才开门的那些人,眉头就皱了皱。

“这些人。某是要带走的!”

裴继见对方的笑意消失,也不多说,大喝一声:

“亲卫,备战!”

十余名侍卫,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听得裴继这一声大叫,齐刷刷的举起刀剑。大喝一声:

“纵。横太行,顺昌逆亡!”

虽然只有十多人,可是当他们用一个声音吼出来的时候,其威势,明显压倒了拥有上百人的刘潇一方!

但是。这次示威,并没有吓住刘潇。

知道了赵雨不好惹,刘潇可以退让一步。毕竟,这种行为,可以说成是,为了避免兄弟们有所伤亡。

那几个开门的徒附,明显是刘潇一方布下的暗子。如果刘潇一转眼,就把己方的功臣给卖了,那以后,他还怎么能管得住手下这些从人?

真要是做了这种事,刘潇的手下,说不得就会想,下一次如果轮到我,是不是也会被头领这样抛弃了?

所以,刘潇不打算在这里退让。毕竟,他目前,在人数上还有优势,没有到那种紧要关头,大可威胁一下对方。想来,对方也未必愿意与自己死磕。

听了刘潇的拒绝,裴继只是“嘿嘿”两声,然后,毫不犹豫的对刘潇发动了攻击!

刘潇怎么都没有预料到,裴继的攻击,会来的如此突然。好在他也是依靠手下的功夫,才压制得住上百号人。虽然躲避的时候很是狼狈,毕竟刘潇还是逃得了一条性命。

“区区斗食小吏,竟然敢攻击大汉校尉夫人!以下犯上,格杀勿论!”

见刘潇居然躲过了自己的突然袭击,裴继自然不会一人一刀,就往人堆里冲。那种事情,是要留给周仓来干的。

不过,面对上百号壮汉,裴继还是大义凌然的公布了刘潇的“罪状”,以削弱对方的斗志。然后,他这才带着十多名太行军悍卒,结成小阵,向着对方发起了决然冲锋!

“赵家儿郎,一起上!”

赵氏中人,总算也有明白的,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是没有回环的余地了。于是,几十号手持器械的丁壮,一窝蜂的向对方冲去。

还没等赵氏丁壮真正冲上去接敌,被侍卫们砍翻了七、八人的刘潇部下,见事情不妙,有人就开始向坞堡外逃去。一个人这样做,就会带动周围的人。这样一带十,十带百,转眼之间,刘潇的手下,就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地的伤员和尸体。

“这事情,到了这样,怎么收场啊?”

赵雨的叔父,有些担心的问道。

“没事。等某家写封信,质问一下真定县令,问他个纵容部下,骚扰上官的罪名。”

自从太行军被招安以来,裴继已经处理过好几件类似的事件了。冀州官吏,虽然还是将太行军当做盗贼一流,却忌惮太行军的战斗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与太行军发生接触。

xxxxxxxxx

“情形就是这样。”

周仓对赵云和史阿介绍完两天前发生在赵家堡内的冲突,终于让赵云和史阿放下心来。

史阿开口说道:

“周仟长,校尉下令,让仆来彻查赵堡主遇害之事。仆想先看一看,最近这些劫掠事的详细情形。”

“好,某家马上让人将那些卷宗送过来。”

周仓不通断狱。对这些劫掠事件,感觉头都大了。见张狂派人前来调查,虽然奇怪为什么不是派韦笑来做,却也高兴以后不用处理这事了。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件劫掠事件发生。不过,这些盗匪的行为。极为小心,以太行军在冀州暗中的眼线,居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或者说,暗中有人,帮助劫匪消除了痕迹。

史阿将十次遭劫的对象一一列出,想要看出其中有什么关联。只是,研究的结果,却是感觉,这些劫匪。做起案来,仿佛是随机选取的目标?

史阿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周仓在将调查任务交给自己时,会是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

简单的说,这些案子闹得那么大,不可能不留痕迹。但是,掩护那些劫匪的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势力。有这个未知的势力做掩护。以太行军在冀州的那点儿浅薄根基,根本无法找到足够的线索。

既然太行军的线报帮不上忙。史阿打算用自己的手段来试一试。江湖手段,经常是根本就不讲证据,只凭自由心证。史阿出身游侠之列,这些东西,完全就是本能。

——那么,先找谁下手呢?

史阿沉思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就是他了!

第二天一大早,史阿告别了留守太行山的周仓,只身一人,踏上了冀州的土地。

冀州,是大汉十三州里。人口排在前三的大州。即使数年前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民众死难以百万计,依然是处处人烟稠密。与并州草原上的空旷相比,史阿觉得冀州的大路,未免行人拥挤了些。

常山国真定县,是一个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大县。依据汉朝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所以,真定县的县令,俸禄甚至超过了张狂这个“校尉之耻”。

史阿虽然只是孤身一人,但是,看见他胯下骑着好马,腰间悬着宝剑的做派,等闲人等,根本就没有胆子去撩拨他。

要知道,天下间专门有一等游侠少年,游历天下。若是见人不顺眼,立刻拔刀相向。而且,这等人物往往家世不错,即使杀了人,也有办法免除罪责。

这样的少年,在游侠界有个称呼,叫做“气侠”。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便是当年的“路中悍鬼袁长水”。所以,在真定县城门口看门的士卒,根本不去招惹史阿,任由史阿随手扔下几文五铢钱,作为进城费。

真定县城固然比不得雒阳帝都的繁华,却也颇有些人气。史阿在城中晃荡了两天,熟悉了环境,顺便将目标人物的住处摸清楚。

等到天黑,夜深人静,史阿悄悄的从住宿的客栈里溜出来,借着一身黑衣的掩护,融入了夜色之中。

这些手段,是史阿在太行军中,跟着地师身边的“五行士”学的。在潜行这一方面,史阿明显颇有天赋,不知不觉中,就潜入了目标的住所。天空中圆圆的月亮,居然都没有给史阿的活动,增添什么困难。

目标抱着个女人,睡得正香。如果史阿是来杀他的,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如何破门而入,如何让敌人陷入昏睡,史阿都会。这些东西,有些是跟“五行士”学的,有些是跟师傅王越学的。毕竟,王越当年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大侠客,这些伎俩,就没有他不会的。

处理好目标身边的女人,史阿这才弄醒了目标,开始拷问。

目标看起来三十多岁,体格健壮,武力不差。可惜,他遇到了史阿这样的江湖大侠,就像是老鼠遇上了猫,半点儿蹦跶不得。

此人姓刘名潇,现为贼曹吏,正是几天前,刚刚找过赵雨麻烦的那位。(未完待续。。)

ps:1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

探究原因,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

二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王莽取消双名而主用单名的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后来东汉、三国等朝代取单名之风达300余年之久。

第4节游侠探可疑【下】

刘潇悠悠转醒,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惊慌之下,自然要全力挣扎。

但是,他很快就清醒过来,停止了无用的挣扎,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旁观的史阿。

“俺现在解了你的堵口,你要是敢大叫,俺立刻一剑捅死你!”

史阿换了一副青州口音,对刘潇警告道。

刘潇也是在江湖里混过的,哪里不知道,眼前这位,一定是杀人不眨眼的大侠。他急忙点点头,表示明白。

史阿取出塞住刘潇嘴巴的破布,不等对方开口,故意先问道:

“知道俺为啥来嘛?有人出二十金,托俺给一个人报仇。”

听到这句话,刘潇差点儿就没有忍住叫出声来。

报仇!

二十金!

这两个词,哪一个,都足以让刘潇心惊肉跳。

在真定的这一年内,刘潇为了收刮财物,与当地人所结下的死仇,何止十人?

而二十金的财富,在当前金价高涨的年头,足足可以换五十万钱。能够拿出五十万钱来寻仇的家族,绝不会是一般的小家族!

如果自己被人悬赏二十金复仇,小命一定是难保的。所以

绝对不要去结这样的仇家!

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刘潇的思路,从来就没有这么开阔过。短短一瞬间,他已经将自己接触过得人物,梳理了一遍,觉得只有一个家族,是最有这种可能的

“是赵家吗?”

史阿的神情一愣。他这次来,一半是想要在赵雨夫人面前讨个好,另一半才是怀着,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意外收获的心思。不料。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呢,眼前之人,居然就主动将话题转到了赵氏上面。

——心中有鬼吗?

——诈他一诈!

史阿是个反应很快,决断也很快的人。要不然,刀枪剑戟各种武艺,在王越门下都不算最出色的史阿。也不会被王越私下里评价为,最适合做刺客的那一个。

“赵氏也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不过,俺可没有这么多耐性,去查什么幕后之人。你这颗脑袋,要是割下来,应当也抵得过赵氏的二十金了”

“不要!某有话说!”

刘潇吓了一跳,急忙开口讨饶。

难得的是。在这种情形下,他居然还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