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艾叶)-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酋未斩,岂可轻易受伤?
关羽心念一动,做出了决断。他只是手腕略微调动刀柄,沉重大刀的刃口,已经对准了半路杀出的死士,迎头斩下。
这样暴烈的一刀下去,仿佛如行云流水,毫无停滞。然而,在一些武道高手的眼中,关羽的刀锋,其实略微停滞了三下。
戟刃与刀锋相遇,戟刃干脆的断落!
戟杆与刀锋相遇,戟杆中分为两段!
死士与刀锋相遇,死士被斩成三截!
表面上看,关羽这一刀,威风无比,尽展神威。然而,张狂却清楚的感觉到,对方刀上的威胁,已经消散了大半。
关羽的刀势已泄。在短时间中,关羽不可能再次使出,像刚才那样神威凛凛的一刀来了!
原来,无意之中,那名黄巾死士,已经暗合了“兵法杀道”之中的一条破敌绝招:
祭刀!
以身为祭,破敌刀势!
敌人刀势既破,突击的威力也随之而大减。
欣喜之余,一眼瞥过那名死士的张狂,心中也突然沉重的感慨起来。
这名死士的身份,完全是出人意料。张狂之前,想到过很多人的名字。可是,当他认出这名死士是谁的时候,竟然难得的愣了一下神。
为救张狂,不惜以身祭刀者,却是数天前收容的“卜己帅”溃兵中的郭大目!
——郭大目,你何至于此?
然而,不等张狂仔细思索,关羽的刀锋,再次对准了他。
危机还没有结束呢!
由于郭大目的舍命出击,张狂又得以多后退了两步。但是,激战到此时,关羽已经突破了天平军的临时战阵,两人之间,没有了他人的阻碍。
虽然张狂麾下,还有多员可以与关羽一战的猛将,可是他们都不在附近啊!
就这样,兔起鹘落之间,关羽终于逼迫着张狂,不得不陷入了单挑的境地。
张狂的手,在剑柄上紧了又紧。
虽然据他猜测,如今的关羽,由于年纪还轻,与那个传说中“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武圣人,只怕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单独面对这位强人的时候,张狂才能充分的感受到,这几千年的演绎传说,到底能给人造成多大的压力。
人的名,树的影。
虽然关羽目前依然籍籍无名,张狂却必须在心中,先与千年传说的积威交战。至于关羽刀势中带来的那种压迫和束缚,由于有了郭大目的“祭刀”,反而对张狂没了多大影响。
——战,还是逃?
张狂必须立刻做出决定。
“干·他·妈·的,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在郭大目无畏赴死的勇气激励下,张狂一时血气上涌,心中暗吼一声,终于发飙了。
“老天爷既然让我来到这里,就不会这样让我退场!”
——赌一把,死就死!
张狂不再狂退,身体向一侧闪去。
关羽双目微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但是,他可不是会在战场上分神的人。胯下战马迈过两步,手中大刀一抖,关羽的出招,就在此刻!
然后
关羽的战马,突然发出一阵哀鸣。它身体一斜,竟是一头栽倒在粗糙的地面上!
——马失前蹄?
张狂来不及奇怪,手中的剑已经出击。
——该死的暗箭!
关羽的骑术何其精湛,居然在这样突然的情势下,也能及时的反应过来。他将手中的大刀大力向地面一插,身体借助沉重大刀的支撑,一个翻身,已经从重重仆倒的战马上飞跃下来。
导致关羽如此狼狈的,是一只羽箭,一只普普通通的羽箭。
这只羽箭,牢牢的钉在那匹战马的前肢上。箭头上携带的力量,居然将这匹战马的腿骨,生生的击断了!
关羽人在空中,眼神却愤愤的向这只暗箭射来的方向望去。视线的尽头,是一个少年,一个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
虽然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少年手中握着的那张弓,已经清清楚楚的标明,那只精准而强力的暗箭,正是这位少年所发出的。
天平军中的不少人都认识他,这位少年的姓名,叫做太史慈。
太史慈射出这一箭,就不准备再出手了。
——虽然张狂在这一路行军当中,一直极为客气的厚待了太史慈母子,可是他毕竟曾经用不光彩的手段,将母子二人骗过来。太史慈射出这一箭,自觉已经抵得过张狂的厚待了!
太史慈不再出手,可是张狂却已经出手。
张狂先前与刘备交手数十招,“太平真气”消耗过半。不过,面对失去了马匹,人又在空中的关羽,张狂自然是占尽了优势。
第一剑,他刺中关羽的腰间。由于关羽身上铁甲的保护,只入肉三分。
第二剑,他刺中关羽的手臂。同样因为铁甲的保护,关羽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硬接下这一剑,依然犹有战力。
第三剑,他刺中关羽的胸口。可是,还没等张狂的宝剑深入,关羽已经拔剑招架。
关羽弃刀,拔剑。
身上连中三剑,关羽终于有机会拔剑。
关羽的武技,多在那柄大长刀上。不过,他小时候,也曾经练习过剑术。但是,略一交手,关羽的剑,就被对手成功的压制住了。
张狂一个人,是压制不住关羽的。但是,当他身边多出两名手持长矛的战士,结成阵型,共同向手中只剩下佩剑的关羽出击之后,关羽在片刻之间,就中了两剑一矛。
虽然有铁甲护身,关羽还是多处受伤。深知这样下去后果不妙,关羽全力劈出一剑,“咔嚓”一声,将两只长矛从中间斩断,想要撤回刘备军阵营中。
只是,关羽这全力出手的一剑,却成为了一个败招。由于用力过猛,伴随着两个矛头落地的,还有一截断剑。作为一个一身功夫多在刀上的猛将,关羽对佩剑的要求不高。在此时,那柄要求不高的佩剑,因为关羽的用力过猛,已然折断在地。
惊诧错愕间,关羽脚下连退三步,避开了张狂的七记剑招,却由于一具死尸的阻挡,脚下绊了一绊,终于被张狂一剑刺中大腿。
关羽脸色一变,却依然不肯束手就擒,他忍着伤处传来的疼痛,一拳挥出,想要击倒张狂。
但是,就在这时,一个张狂心中期盼了许久的声音,终于出现在战场之中。
“贼子休走!”
第100章张亦难躲过
就在这时,一个张狂心中期盼了许久的声音,终于出现在战场之中。
“贼子休走!”
拥有如此粗犷声线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平军第一战将,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典韦、典子韧!
由于身躯粗重,行动不够快捷,今夜对刘备军的夜袭,典韦没能入选。心中郁闷的典韦,解气似的吃下了一整条羊腿,吞下整整一“斗”的小米饭,很早就倒下埋头大睡。
结果,当刘关张三人对天平军大营,发动第一轮进攻时,典韦居然还在睡梦之中。
但是,嘈杂的喊杀声,终于还是将熟睡的典韦惊醒了。弄清楚情况后,顾不得披甲,使劲揉了揉眼睛的典韦,操起两支心爱的大铁戟,就向着敌人出现的地方,狂吼着冲了上去!
虽然典韦势如疯虎,不过,经常见识关二爷惊人气势的刘备义兵,倒也不太害怕这样的架势。可是,一经交手,双方的斤两就出来了。
凡阻挡者,皆为螳臂!
典韦手起戟过,呼啸着攻出八戟。一群不知死活的刘备义兵,转眼之间,就被斩杀了六人。
有被断头者,有被腰斩者,有被开膛者。最惨的一人,身中典韦两戟,双腿被活活斩落,兀自未死。此人用双手抱住断肢处,在地上翻滚号哭,溅起满地的血污,其状惨不可睹!
这样的惨状,明显震慑住刘备手下的义兵们。已经突入营地的三、四十名义兵纷纷心惊胆颤,完全丧失了斗志。典韦作势又要发动一次冲锋,这些跟随刘备战斗了数月的义兵们,居然就丢下还在敌营中的首领们,连滚带爬的向营地外逃去!
“不!回来”
被典韦的凶悍所吸引,回头查看战况的刘备,惊讶的见自己手下义兵狼奔猪突,纷纷溃败,心中的惊骇,简直就要将他自己淹没!
——这些无胆鬼
但是,现在的情形,容不得刘备多骂。只是一瞬间,刘备就意识到,从战术来讲,己方还剩下的十余人,已经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前方,奋战多时的关羽,在失去了马匹和长柄大刀之后,终于被数十名反应过来的天平军士卒一拥而上,生擒活捉了。
后方,一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丑恶巨汉,带领十多名兵甲不全的天平军,堵住了刘备撤退的道路。
左方,张飞被一名敌军悍将缠住,无法脱身。
右方,却是天平军用辎重车,临时搭成的大营营墙!
——前后左右,都没有出路,如何是好?
刘备虽然向来以“喜怒不形于色”而自豪,在当下的这种情况中,也难免脸色大变。他心中开始后悔:
——要是不那么贪心,只是拖住这些黄巾军。等到陶议郎手下的大军出现,再堂堂正正的进攻敌人,那该有多好啊!
只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卖的。
刘备也是心智坚定的人。后悔的思绪,只是在脑中闪过一下,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他再次环视了一圈四周,心中略微镇定,对周围人大叫一声:
“起兵,紧滑!”
天平军听不懂这话,可是刘备的老班底,却听得明明白白。刘备这是让大家赶紧撤退呢!
然而,怎么撤?
张飞蛇矛一刺,在激战六十回合之后,终于将感到招架不住的韩当逼退。但是,当刘备看到被俘的关羽时,就知道,即使张飞回到身边,突围也变得不太可能。
这样短短的片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天平军战士,从营地的睡帐里爬起来,加入了战斗的行列。看到这里,刘备心中又羡又愁。败在训练如此有素的强军手中,还真是一点儿也不冤枉啊!
但是,刘备是不会放弃的!
作为一个拥有越挫越勇性格的强者,刘备就算跌倒了一百次,也会想方设法的爬起来,去尝试第一百零一次!
“刘头儿!往哪里突围?”
呼吸急促的张飞,凑到刘备身边,大声的询问着。
张飞这时候,与刘备交往还不算太久,关系还没有密切到足以称兄道弟的地步。而且,作为与刘备同乡的涿县土著大户,张飞对刘备过去的那些底细,完全是一清二楚。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对一个人知根知底,有了那些细琐的糗事做垫底,就很难对这个人崇拜得起来。
因此,张飞与刘备之间,其实算不得太过于亲密。
反而是张飞对关羽,由于佩服这个解良巨汉的武力,所以两人的关系密切程度,其实超过了刘备与两人的关系。关羽对张飞这个小兄弟的武力潜力,也有很大的期望,经常与张飞切磋武艺,多有教导。
结果,张飞干脆将关羽当做兄长一样,处处跟从。若不是关羽为了洗刷掉自己过去的杀人罪行,主动加入了刘备军,张飞作为大户人家的长子,又怎么会愿意呆在一个破落户出身的人手下?
当然,由于经历了数月征战,刘备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不错的军事领袖。所以,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张飞自己觉得无法可想,自然而然的就靠到了刘备身边,希望能找到一个脱困的方法。
不过,这样的困境,刘备又能想出什么脱困的方法呢?
刘备的心中,倒是在思量一条出路。只是,这样一条出路,很难让大家一起逃走。
——确切的说,其实只有个别人,能用上这条出路。
于是,刘备看了张飞一眼,无奈的说道:
“只能冲出去了!”
虽然与敌人大战良久,张飞目前的体力,却依然不错。这就是修习水系的“战炁”所带来的好处:耐力强。但是,相对应的,张飞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瞬间爆发的招式。这样一来,面对密密麻麻的天平军士卒,张飞的突围行动,完全就没有效果。
这时候,刘备开始有些后悔。
——敌营的外面,可是还有好己方几百精兵啊!可是己方的三个头领,全都陷在敌营中,结果让营地外的义兵们,失去了指挥。
——要是能够将外面的义兵组织一下,发起冲击,里应外合之下,至少可以将己方被围困的人,给救出去?
虽然从来没有正正经经的研究过什么兵法书,但是,刘备是一个善于总结自己失败之处的人。在被上百名强敌团团包围的情况下,听着营地外渐渐远去的厮杀声,刘备心头滴着血,记住了这样一个教训:
——作为一军的主将,千万不要随意脱离己方的主力部队!
天平军战士们,已经逼上来了。
张飞将丈余长的铁矛,使得如同一条灵活的蟒蛇,却也无力破开对方严密的军阵。毕竟,实际年龄还不到二十的张飞,在战斗力上,距离他的巅峰状态,还差的太远。
以一人之力,却需要同时对付四、五支刺过来的长矛,张飞一时间,也只得自保而已。面临这样的困境,他在心中暗自决定:
——以后,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各种阵型的战斗方式!
“让开!某家来收拾这些狗腿子!”
一个粗狂无比的声音,从人堆里传出来。借着还算明亮的月光,刘备看见一个雄壮得不像是个人的壮汉,从天平军士卒们让开的道路中,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当张飞与这个巨汉面对面的相视而立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后槽牙,开始隐隐作痛。
ps:心情不佳中。
第一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
当张飞与这个巨汉面对面的相视而立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后槽牙,开始隐隐作痛。
一座山会走路吗?
其他人怎么回答,张飞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他只是知道,自己会回答:
“会!”
这,就是典韦带给张飞的第一印象。
——却不知,能否与关大哥相比?
张飞视关羽为兄长,以为这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几个能够在武力上超过关羽的人了。他看着典韦虽然气势迫人,比起关羽来,却又差了一些,心中便有了这样的想法。
一边转动脑筋,张飞一边手上不停,对着典韦连刺三矛。
张飞的矛,由于自身的特点,被队伍里的简四头领,戏称为“丈八蛇矛”。
“丈”,是指的张飞所用之铁矛,长度达到一丈有余。
“八”,是说张飞出矛的速度快,虚虚实实,满眼都是矛头的影子。一矛刺出,却像有八个矛头似的。
“蛇”,本意是张飞用矛的灵活度,宛若一条灵活跃动的蟒蛇。
这样三个特点,集合在一根长矛上,就是所谓的“丈八蛇矛”!
面对漫天的“丈八蛇矛”,典韦脸上毫无紧张之色。
典韦出戟。
只是一戟,张飞的铁矛就再也刺不下去了。
一股巨大的力量,重重的击中铁矛。张飞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依然被对方力量之强所撼动。他只觉得手心急剧震荡,从大铁戟上传过来的那道“战炁”,简直要将铁矛从中间硬生生砸成两段!
一招之间,张飞那被戏称为“丈八蛇矛”的矛势,就已经完全散乱!
一力破十会!
惊骇之中,张飞心中,却并不服气。
——如果不是苦战良久
——如果用出卸力的矛法
——如果是骑在马上
——俺张飞,岂会一招落败!
虽然虎口被震破,血流不止,张飞的手掌,依然死死的捏住有些变形的长矛。
——俺,绝不认输!
典韦一击得手,并不停止,大步向前踏去。不过,这一步踏下去,典韦也吃了一惊。
就在这一步将要落地,却还未曾落地的时候,一柄突如其来的长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典韦的喉头!
如果不是身具神秘莫测的野兽直觉,只怕这一下,典韦就要被这宛若“天外飞仙”般的一剑击中!
还好,有着野兽直觉的提醒,这快若闪电的一剑,最终只是刺在了大铁戟的护手上。
然后,典韦反击。
典韦的反击非常直接。反手一挥,大铁戟自下而上,挥出一道棕黄的弯月!
戟尖在一件铁甲上擦过,溅出点点火花。敢于偷袭典韦的人,必须付出某些代价!
刘备狼狈不堪的向后猛退几步,差点儿撞到了自己人的怀里。他身上的那副铁甲,被典韦含怒发出的一戟,斩得是七零八落。还好,由于刘备躲避的够快,身上并没有受伤。
偷袭典韦不成,这一刻,刘备才算是断绝了正面突围的所有希望。
——事情已经不可为,需要早作打算了!
刘备心中惭愧,对张飞叫了一句:
“张兄弟,保重!”
张飞此时,也没了突围的指望,只想着拼掉一个是一个。他看了看脸色阴晦的刘备,大声的叫道:
“死战到底!有断头张飞,无投降张飞!”
这一句,声若天雷,居然比典韦的咆哮更有气势。被张飞这样一叫,四周围上来的天平军战士,居然纷纷向外一散,将整个包围圈,骤然间扩展了不少。
就在周围的人群被张飞的吼叫所震慑,以至于全场为之一静的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悠悠然的响起。
“张飞,你以为,战场之上,是在比谁的嗓门大吗?”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狂。在擒住关羽之后,他对于将刘关张三人一网打尽这件事,有了不小的兴趣。听到张飞视死如归的宣言,张狂心中虽然为之一振,却也不能坐视这个敌人,将己方的气势削弱。
不等张飞接口,张狂赶紧放声高叫起来:
“射人先射马!”
这首军歌,在天平军中极为流行,几乎人人都能嚎上两句。有了张狂的起头,所有的天平军将士一呼百应,激起浩大的声势,一下子就将张飞的大叫,埋到了地底深处!
“擒贼先擒王!”
见到己方的气势已经高涨,张狂趁热打铁,大吼一声:
“上!”
无数的天平军士卒随之响应:
“冲啊!”
“万胜!”
这一刻,刘备麾下这区区十多名义兵士卒,就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会倾覆!
好个刘备,临危不惧。面对这样的情形,他将身上破碎的铁甲扯落在地,向着营寨的壁垒猛冲两步,手中长剑连连点在辎重车的木板上,作为借力。在车墙上“噔噔噔”几下,刘备竟然如同一只飞鸟,凌空翻过辎重车的顶部,利索的落在了营地之外!
这一幕,让在后面督战的张狂,小小的吃了一惊。
——果然是剑侠一流的人物
——若是这大营,不是用辎重车临时搭建的,量这厮也翻不出去!
“可惜了”
张狂暗暗感慨着。
“可惜了!”
典韦暗暗感慨着。他看着张飞,虽然两手满是鲜血,根本握不紧长矛,却依然勉力挥动武器,大呼酣战。只可惜,手掌受伤的张飞,战斗力下降了至少八成。在一群精壮战士的合击之下,不过数回合,便被击倒在地。
“可惜了一条硬汉子!”
典韦自己也是个宁折不弯的好汉。见到张飞这样的落场,他免不得心生感慨。他走上前去,正想吩咐士卒们不要糟蹋张飞的尸身,将其好好安葬。入眼处,却是一对怒睁的圆眼。
张飞还没死呢。
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却是进攻张飞的士卒,对这个宁死不降的猛将,多有怜惜敬佩之意。再加上张飞一番力战下来,已经没了什么战斗力,这些士卒无需痛下杀手,便成功制服了这位不屈的猛将。
ps:卷末语。
第一卷·会群英,总算是发表完了。在这一卷里,三国最重要的三方势力,曹、刘、孙,纷纷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在此,再解释一下对刘、关、张三兄弟的形象定位。
刘备在黄巾起义之前,家境并不好,曾经窘迫到需要自己动手编制草席、草鞋之类出售来谋生。但是,当黄巾起义开始时,他却能一下子就从家乡拉出一支队伍,参加官府的军事行动。如此行为,绝非一个编草席的小贩所能做到。
所以,从事编制业生产,应当只是刘备早年生涯中极为短暂的行为。想要将一个县里的游侠【张飞】、亡命【关羽】纠合起来,刘备必然在之前就在这群人中间享有不错的声望。那么,一无家世,二无钱财的刘备,凭什么压服如同关羽张飞这样的豪杰呢?
个人的魅力当然重要,个人的武力也应当极为关键。所以,刘备的武力决计不差。
如同世界上任何集团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和机缘一样,刘关张集团的形成,也应当有一个过程。桀骜如关羽、张飞这样的猛人,要说刘备能够“王霸之气”一亮,就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似乎太过夸张。
因此,在剿灭黄巾之乱时期,三人的地位差异应当还不太明显,更类似于同伴而非君臣。直到战后封赏,刘备以老师卢植的关系得到了朝廷的正式官位,这才让关羽、张飞正式的成为自己的部下。
这些虽然只是我的脑补,可是我个人坚持认为,这种推测虽然不见得正确,却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本书中的刘备,无论以后他能成长到什么样的地步,出场时就是一个游侠首领。
下一卷,将有在汉末曹、刘、孙三方独立登场前,相比比三方,在当时显得更加强力的人杰登场,为各位读者展示黄巾起义的背后内幕。
好,我承认,这个背后内幕是我编的。可是,这本小说本就是立足于历史,却又不限于历史。如果历史只是简单的对某些事情进行记载,而没有明确说明其中的原因,那笔者就有借口对此进行自由发挥。
请各位读者放心的是,笔者作为一个伪合理党,将绞尽脑汁的让编纂的历史看起来合情合理。在历史的大框架内调戏历史,这是笔者写书的最大趣味之一。尤其在目前写本书还是处于负收入的情形下。
另外,请各位书友帮忙,多多宣传,多多支持本书。作为一个业余的写手,我还是多多少少残留着一些好胜之心的。眼看着一本本点击超过本书,但收藏不如本书的同类新书纷纷签约甚至是上架,而笔者的劳动成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笔者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郁闷的。
好,牢骚不能太多。到此为止。
在这里,再次恳求大家的帮助了。只要是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总是愿意看到更多写法新颖的小说。至少在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哪本三国类小说是以本书的视角和风格展开叙述的。如果能够将一部题材新颖的好书推荐给同好,各位不会觉得快乐吗?
唠叨就到这里,以解被拒签之郁闷。谢谢各位的捧场。明天,就是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的标题,就叫做:解太平。
又ps:由于成绩不理想,个人认为后面的草稿需要一次大修,所以更新变为一日一更,特此通知。标题居然被和谐了,我晕。不就“风【和谐】流”两个字吗?
第1节纵败无降意【上】
月光西斜,天色渐黑。但军营中点燃起的一束束火把,驱散了蔓延的夜色。
战后的打扫战场,清点战损,花费了大半个时辰。这样一来,大半夜没有得到休息的天平军,不得不原地再呆了一天。
张狂跪坐在大帐中,听着泰大师报上来的战损,面色阴沉无比。
昨天夜晚的激战,天平军一共战死四十余人,重伤三十余人,轻伤上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伤亡,是因为夜色之中,不辨敌我的误伤和相互踩踏所造成的。
至于折损的将领,则包括了跟随张狂多时的元老,斥候队副百人长何迁,和其余五、六名五十人长、十人长。
何迁的死,悄无声息。他是在警戒敌人的夜袭时,与两名暗哨,被人从身后偷袭而死。根据对何迁身上伤口的检查,张狂认定,杀人者十有**,就是侥幸跳出营墙,逃得一命的涿郡义兵首领——刘备、刘玄德!
这样的损失,相比在反击敌人时斩获的三十六颗首级,实在是亏大了。
不过,那位在危急时刻,英勇的挺身而出,阻挡关羽突击的郭大目,居然幸运的没有当场身死。关羽那沛莫能敌的一刀,由于意不在郭大目身上,只是将郭大目的一只手和一条腿砍下,并未真正将他断为三截。
只是,就算这样,由于失血过多,以汉时的医疗水平,郭大目也很难撑过几天。
想到这里,张狂就觉得,自己应该多去看看这位有救命恩情的部下。虽然说张狂知道,郭大目自己也知道,这样的伤势,基本上已经活不成了。
天平军的伤兵营,与一般军中的伤兵营有很大不同。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所有东西都整理的井井有条,绝无什么肮脏杂乱的垃圾存在。
这种情形,是作为一个懂得基本卫生学的现代人,为军中特地制定的卫生安全营规。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作为最怕遭受感染的伤兵营,张狂可是专门派出身边的亲兵,每天前来检查卫生状况。
正是依靠军中良好的卫生保持,和将水烧开了才能饮用的饮食条例,天平军两次千里奔袭,才能避免这个时代极为常见的大规模瘟疫和水土不服。对于这一点,普通士卒可能还不觉得,只是嫌那些卫生条例太过于麻烦。但出身“将门”【姑且算】的谢逊,心里却极为惊讶,越发确定张狂的确得到了神人的指点,对张狂的态度也越发的恭顺。
郭大目的身边,目前有两个伴当。一个,是向来紧跟着他的十多岁少年。另一个,却是曾经与他有过冲突的肖大嘴。
由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当着张狂在场,郭大目说出了他的遗言。
郭大目的遗言,并非是要求什么,只是希望张狂这个一军主将,能够看顾一下那名一直跟随他的少年。对于这个大约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家伙,张狂的记忆里还有些印象。他对特地守在一边,安慰郭大目的肖大嘴问道:
“这位小兄弟,莫非就是当初在长社之战时,突袭大嘴你的那位小兄弟?”
肖大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上的黄巾,勉强咧嘴一笑,说道:
“渠帅好记性。就是这个小子。”
数月之前长社之败时,肖大嘴与郭大目同为颍川黄巾军的败兵,在逃到天平军营地中之后,发生了一次冲突。当时,就是守在郭大目身边的这名少年,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以弱敌强,成功的将肖大嘴一举擒拿。
不过,所谓“不打不相识”,在郭大目第二次投奔天平军之后,两个人反而因为这件事情,成了一对好友。
“这个小廖子跟了某家几年,某家别的没有,只记着这件事情了”
听着郭大目艰难的托付,张狂心中也深深的感动了。他只不过是在当年长社之战时,以郭大目作战英勇为理由,奖励了郭大目一大块肉。可是,郭大目的回报,却是他自己的一条命!
“你叫什么名字?以后就在我身边,做我的亲兵!”
看着一旁咬着嘴唇,强忍着不哭,却将嘴唇都咬破了的少年,张狂柔声的问道。
“某家叫廖化渠帅,求求你救救郭大哥”
断断续续答话的少年,却让张狂心中猛然一动。
廖化?
廖化!
——必然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里的那一个廖化!
张狂脑中的历史知识迅速翻动,将《三国演义》里对廖化的记载翻了出来。
“初为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