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艾叶)-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の澜欤簿褪乔鬃粤毂ハ掳茁淼呐礴隹梢阅玫贸鍪帧5比唬笃鹨槐仓心芰Τ隼喟屋偷墓矗衷谝苍谡趴裆肀吖拔馈V皇恰9馐且缘湮ぁ⑴礴龊凸慈鋈说氖盗Γ匀徊豢赡芏愿兜昧瞬懿偾鬃酝乘У馁鹬菥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吩咐下去,谨守营寨,小心戒备,看曹操敢不敢来攻。”

如今的对手,与张狂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截然不同。所以,张狂的对敌态度。也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曹操和曹豹虽然都姓曹,差距却有如奥迪和奥拓之间。既然曹操胆敢大举出兵挑战。也就说明他心中至少有八成把握,认为张狂是在虚张声势。因此,张狂若是率兵出战,不出意料的会被曹操狠狠的攻击一番。

至于是不是搞些什么计中计、谜中谜什么的,来和曹操玩一玩智力游戏?

好,张狂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没有一位第一流谋士的辅佐。却敢去与曹操这等计略高手斗智,那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张狂意料之外的直接选择坚守不出,虽然让曹操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却并没有让曹操放下心来。很明显,张狂不会没事浪费军队。而赵**的主力不在张狂身边。却意味着他们可以出现在好几个地方。

是徐州?是司隶?还是豫州?

在曹操紧急抽调一万人马,让曹仁带着返回兖州南部,好支援可能遭遇赵**主力攻击的地方时,战局终于明朗起来。只是这种明朗,却让曹操高兴不起来。

且将视线转移到陈留城下。

在曹操的请求下,孙坚为了顾全“抗张”大局,不得不亲自统帅一万五千人的大军,来到这座被赵国【】军奇袭得手的城池下,准备发动攻城战。

此时的陈留城中,只有四千余守军存在。骑兵大将太史慈带着殷罡,引着本部兵马三千余人,在攻克陈留城不久以后,便快速出城北上,去袭扰兖州黄河防线的后方了。

若非如此,孙坚也未必敢于强攻有着坚固城墙的陈留。毕竟,一万五比四千,与一万五比八千,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攻方比守方只多一倍的兵力,基本上没有强攻下城的可能。

不过,徐晃既然胆敢任由太史慈、殷罡离开,只带着高顺和本部人马,就据守陈留城,显然也是有恃无恐的。

且不说陈留城防坚固,物资储备充足,就算有四倍数量的敌军围攻,依然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光说一条,孙坚军由于地处南方,军中缺少战马,故而骑兵的数量不多。如果徐晃觉得这城守不住了,大可通知在外围游荡的太史慈负责接应,然后率军直接撤退,量孙坚也追不上来。

再说了,徐晃对本部兵马和高顺的陷阵营,都有着足够的信心。哪怕孙坚再强悍,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休想踏上陈留城头一步。

孙坚到底没能踏上陈留城头一步。

这并不是说孙坚攻城不利,被徐晃给打得大败。事实上,孙坚的攻城行动只持续了一天,就草草结束了。而那试探性的一天攻城,双方的死伤人数都没有上百。

让孙坚放弃攻城的原因,来自于两封情报。

一封是曹操快马送出的,张狂虚张声势,主力所在方向并不明确的消息。另一封情报,则来自守备酸枣的曹操部将史涣。在那封染着血迹的情报中,史涣通知孙坚,有为数众多的赵国骑兵利用北贼太史慈袭扰防线的机会,两面夹击,蜂拥般的突破黄河防线,正在大举南下。

酸枣守将史涣是曹操部下的老人,从曹操刚起兵反董的时候,便追随在曹操身边。他在遭到敌人大举突袭的时候,还能够想到通知作为盟军的孙坚,显然也是个临危不乱,心思慎密的人。好在史涣的情报中,告诉孙坚他固然挡不住南下的赵国突骑,可酸枣短期之内应该无恙,让孙坚心中的担忧略微减少了一分。

只要酸枣还在史涣的手中,赵**就不能给突破黄河防线的大队骑兵建立一条稳定的补给线,为消耗巨大的骑兵提供充足的后勤辎重。在没有后勤辎重的情况下,那些赵国骑兵只能速战速决。若是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让自己陷入粮尽的困境。

对于敌方大队骑兵的即将到来,孙坚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他见识过董卓的凉州骑兵,也见识过韩遂和马腾的西凉羌汉贼骑,对骑兵的战斗力有着很高的评价。

事实上,若非董卓的骑兵数量也不是太多,而韩遂和马腾的部下训练不足,在过去的几次交手中,孙坚是很难顶住这两支强军的。

那么,张狂的赵国骑兵,战斗力又会如何呢?

如果从行军的速度来看,孙坚会将赵国骑兵当做前所未有的大敌。史涣的情报是用快马送出的,骑兵渡过黄河也需要不少时间。可是孙坚收到警告消息后仅仅两天,赵国骑兵的前锋,就出现在孙坚大营的附近。

要知道,在酸枣到陈留之间,可是有封丘、小黄等县城,依然被兖州军控制住的。在必须绕过敌军控制住的县城的情况下,赵国骑兵居然在三、四天里,就杀到陈留城下。赵国骑兵这等进兵的速度,比起很多在自家地盘上行军的步兵都要快捷呢!

不过,在派出长子孙策统御的豫州骑兵,与敌人的先锋进行一番较量以后,孙坚又对赵国骑兵的战力表示了相当的怀疑。

孙策带着的骑兵约为八百之数,敌方的骑兵约有千人。八百对一千,在经过两次正面对冲以后,孙策手下还剩下七百人,而敌方骑兵却只有约八百人了。也就是说,双方的战损比,接近一比二,孙策军明显占优。

得到这个战报,孙坚一开始还有些不太相信。而接下来更加确切的消息传来后,这个消息让孙坚和他麾下的诸将都松了一口气。

要是赵国骑兵只有这样一点儿本事,那还真是不足为惧!

那么,赵国骑兵是否真就如同与孙策一战时,表现出来的那么差呢?

第一次与孙策的交锋失利,其实也是应有之意。机动骑兵为了保持强大的机动能力,自然要使用轻便的武器和盔甲。更有甚者,很多机动骑兵甚至直接就不披甲上阵。

而在四天之内渡过黄河,再长途奔袭数百里的行为,显然也足以让机动骑兵们耗尽体力,变成所谓的“强弩之末”。再加上他们又遇到了孙策这个江东难得的猛将,不战败才是怪事。

参与此次突袭行动的机动骑兵,为数达到一万一千,是在主将李傕的统御下南下的,副将则是郭汜和赵云二人。在前军担任先锋的将领,正是张狂的小舅子赵云。孙策与机动骑兵的第一次交锋,赵云正在后方督促部下前进。

不过,当前线吃了一个亏的消息传到赵云耳朵里之后,赵云二话不说,带着亲卫队就冲到了第一线,要让得意中的豫州军好好冷静一下。(未完待续。。)

ps:多谢书友沈杨兄的月票,让八月不至于变成月票光杆。

第45节孙袁皆受挫

机动骑兵这次南下的目的,便是为了击溃孙坚的豫州救援军。而想要给孙坚制造出足够的压力来,第一步便需要先击垮孙坚军的骑兵,让孙坚失去机动力和战场情报的优势。

至于孙坚军,若是不想将战场上的主导权拱手让给敌人,势必要与赵国【】军的优势骑兵进行一番争斗。只要孙坚的骑兵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实力,不被赵国的骑兵完全压制,就能够保证一定程度上的战场机动力和情报获取能力。

于是,双方的骑兵不可避免的再次发生了接触战。而在接下来的第二场大规模骑兵交锋中,孙策尝到了很大的苦头。因为这一次,他的对手是:

“白马将军”赵云。

张狂的小舅子赵云作为一员统兵大将,指挥能力一直都不算出色。但是,作为一员沙场猛将,当今这个世上,就算加上吕布在内,赵云的武力也足以排进天下前五。相比之下,年纪不过二十多岁,也没有被张狂点化过的孙策,可比赵云要逊色不止一筹了。

其实孙策的武力也相当不俗,就在不久前,他成功的突破了“千人破”的极限,晋升成为一位新生的“万人敌”。可是遇上赵云这等老牌强力“万人敌”,孙策的武力就有些不够看了。

正因为如此,孙策带着败兵逃回孙坚军大营的时候,身上带着五处伤口。哪怕这些伤口都不致命,可是没有两三个月的将养,孙策是别想再上战场了。这还是孙策见事态不妙,及早奔逃的结果。

孙策大败逃回,让孙坚在大怒之余,也意识到敌方机动骑兵的战斗力果然不能小视。而在对手得到了机动骑兵的增援之后。陈留城已经是完全不可能被打下来了。

光是突然来袭的上万骑兵,便有足够的实力对付孙坚军。再加上坚固的城防和强硬的守军,傻子才会在这等局面下,试图继续强攻陈留城呢!

以孙坚的战场经验,当然看得出,眼下处境最危险的人。其实并非曹操,而是他的豫州军。一不小心,豫州军就有可能被赵国的骑兵发动突袭,出现大乱子。

若是一般的将领,面对这种情形,只怕就开始想着要撤退了。可孙坚却一声令下,带着主力步卒万人,向刚刚到达的机动骑兵发动了强力逆袭。

孙坚的用兵极为高明,挑选的时机也极为让人意外。机动骑兵的统帅李傕。不意孙坚居然胆敢如此冒险,立足未稳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防守的确不是骑兵的长项。于是,被孙坚亲自引兵一阵大杀,机动骑兵吃了一个大亏,伤亡千人之多。

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不是太大,却是机动骑兵自成立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一笔损失。若非机动骑兵的机动力果然了得,挨打的时候逃跑飞快的话。伤亡只怕还要增加一、两倍。

击败了赵**的骑兵,当豫州军还在庆贺胜利的时候,孙坚的命令再次出乎意料的颁布下来。这一次,孙坚是让全军全速撤退!

好在孙坚带兵十多年,战绩惊人,威名深厚。手下将士对他信服无比。哪怕想不通,豫州军也乖乖的执行了孙坚的命令。

这样一来,当李傕好不容易收拢完四散的败兵,再次回头找孙坚作战的时候,孙坚已经后撤了六十里。来到西边的开封城外,与开封城的守军形成了掎角之势。

此时的开封,还不是后世大宋朝那个人口百万的汴梁城。不过,城防这种东西,对骑兵来说,向来是最大的一种障碍。有了城池的掩护,机动骑兵的很多种战法就施展不出来。而利用开封城囤积的资粮,孙坚在一个月之内,都不需要考虑什么补给问题。

就这样,依靠孙坚的勇武和老辣指挥,张狂精心设计的围猎豫州援军计划算是破产了。机动骑兵固然可以继续南下,将战火烧到豫州去,却有可能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太过于深入敌后,而陷入被人反包围的状态。

好在跟随在李傕军中充任监军的可是天下第一等谋士郭嘉,他对不能顺利的一战歼灭或者重创孙坚的结果,事先也是有着预料的。一计不成,郭嘉果断使用了下一步预备作战计划。那就是:

——转向南下,攻略陈国。

陈国属于豫州,但向来被陈王刘宠牢牢把握,与孙坚这个豫州牧并无统属关系。刘宠善射,是天下刘氏诸侯国中,唯一的一个有实力能打的诸侯王。自中平元年天下出现动荡以来,陈国由于刘宠的强力镇压,外加国相骆俊的施政得当,一直保持着稳定和繁荣。

所以,别看陈国不过是一郡之地,却能够拥有超过两万人的常备大军,并且训练充足,装备良好。这等实力,已经相当于某些人口稀少的大州的兵力总和了。

不过,陈王刘宠纵然拥有强大的军力,一直以来,却始终没有参与过诸侯间的什么大战。而他治下的地盘,十多年间也同样没有任何变动。因为,刘宠是汉室藩王,这个身份决定了其他诸侯不敢无故找他的麻烦,却也让刘宠不能随心的去攻击其他诸侯,以便扩充自身地盘。

当然,陈国旁边的诸侯实力都太强了,也是陈王刘宠一直不曾大举动兵的主要原因。除了两年前与曹操、孙策合伙攻击过一回冀州,陈王刘宠还真没有正儿八经的与敌人厮杀过。

如此一个兵强马壮的诸侯王,郭嘉是傻了不成,居然主动去进攻?

这里面自然有其内在原因。

当郭嘉让李傕带着主力骑兵南下陈国的时候,忽然从东边传来一个好消息:

袁术势力居然崩溃了!

其实张狂这次南下作战,并没有对袁术大举进攻的打算。原因很简单,袁术自己作死,其余的诸侯对其都可谓是虎视眈眈,态度很不友好。这种能够帮助张狂吸引仇恨的极品货色,天下间可没有几个呢!

归根到底,这些都缘由自袁术自称“淮南王”的举动,毕竟与其他只是称公的诸侯不同。

要说刘表、刘备、刘璋他们称王,好歹是有一个姓刘的借口。曹操、孙坚和马腾称公,也没有直接挑衅汉室朝廷的底线。

可是袁术就不同了。他公然违背高皇帝的白马之盟,打破非刘不王的传统,摆明了下一步是要称帝的。在这一点上,天下士人公认,就连北边的逆贼张狂,都比袁术要懂得分寸。

这个无形的隔阂,其实已经断绝了袁术与其他诸侯间的盟友关系。在东边的刘备,更是直接派人到袁术的地盘上去劝诱军将离开袁术。而在四面皆敌的情形下,袁术当然不会傻傻的还派人北上支援曹操——他自保还来不及呢!

就是这么一个张狂只是在用兵之初,略微用来转移一下诸侯们注意力的袁术,却在张狂主力都没有出动的情况下,被徐州刺史谢逊统帅的一支偏师给彻底击溃了!

谢逊那一路人马,本来是用于牵制曹操的注意力的。在攻克了原本就属于徐州管辖的东城以后,谢逊其实已经勒兵不动,准备加入对兖州和豫州的袭扰当中。

可是,谁知道袁术在失去了一座小县城之后,仿佛受了什么刺激,居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

在汝南依然被刘辟、龚都一伙儿肆虐的情形下,崖岸自高的袁术悍然动员九江郡和庐江郡的主力郡兵两万人,号称八万大军,分成三路,由大将张勋、纪灵和袁术自己分别统领,气势汹汹的对谢逊发动进攻。

好,袁术其实是看到了谢逊此时手中只有四千步卒和八百骑兵,想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在谢逊身上扳回一局,好重振他淮南王袁术的威望,进而有利于袁术下一步称帝的举动。

结果呢

谢逊的兵力确实比袁术少很多,大约只相当于纪灵和张勋某一路的兵马数量。但是,军队的战斗力除了人数,还要看很多方面的。无论是从训练,还是士气,亦或将领和装备上,谢逊的徐州州师都在袁术军之上。

当袁术三路大军来袭的时候,谢逊怡然不惧,充分利用了袁术分兵三路的机会,以悍将孙观和尹礼为先锋,全力一击,首先击破了张勋的左路军。接着,挟左路胜利的威势,谢逊不顾右路纪灵的威胁,一鼓作气,直接对中路的袁术主力发动强袭。

按说袁术的中军,光是计算兵力,可是谢逊的两倍。拥有两倍的兵力优势,袁术没道理被兵少的谢逊轻轻松松的就击败的。只要战场的情形稍微正常一些,袁术军挫败谢逊的攻势,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偏偏袁术自认为此战必胜,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居然将他的妃子们也带上了战场。可那些女人们常年深居后宫,哪里经历过这等血淋淋的战事?

看到徐州军势如疯虎的杀过来,她们一个个花容失色,惶恐万分

被这些女人一阵大呼小叫的乱嚷,袁术军本就不高的士气再次下降了一截。泰山悍将孙观和尹礼只是一个突击,便击溃了袁术中军的先头部队。(未完待续。。)

ps:多谢书友“麒麟777”的月票。这年头,沉默着看盗贴的书友,只怕还是主流。每一个愿意坚定支持笔者的书友,都是笔者感念的宝贝啊!

第46节淮陈已被夺

袁军的先头部队被挫动,袁术的爱妃们立刻强烈要求袁术带着她们,赶紧撤退到安全的后方去。而妃子们的撤退,引发了袁术主将旗帜的后退。将旗一后退,意味着袁术全军的军心不宁。

袁术军中所发生的这一切,显然都会被谢逊看在眼里。在后方指挥本部兵马的谢逊,如何会放过这等良机?

于是,谢逊果断出动主力,对袁军发起凶猛的一击。袁术军本就军心动摇,被徐州军这么毫无余地的一冲,顿时阵型崩溃了一片。接下来,徐州军驱赶着的袁术败兵,就成为破坏袁术军阵型的最大功臣。

中军一乱,局势遂变得不可收拾。发现徐州军居然势如破竹的向自己杀过来,大惊之下的袁术,急忙带着几个心爱的宠妃先一步逃走了。

而主公袁术一逃,全军的士气立刻跌到了谷底。在谢逊四千人的打击下,袁术手下的一万大军,仅仅坚持了一个时辰,便全军崩溃了!

袁术中军一崩溃,纪灵的右路也不战自溃。见到战局的发展如此有利,谢逊果断挥军猛追,一直追着袁术冲到寿春城下。等袁术狼狈的逃入寿春城里,他这次用于出征的两万大军,跟着他成功逃回寿春的,只有两千左右。其余的近两万人马,一半被徐州军俘获和斩杀,一半溃逃到四周的乡野中,算是完全没有了再战的能力。

袁术大败而逃,被谢逊兵临寿春城下的消息,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投进一个小水塘里。由此所掀起的波浪,立即搅动了整个袁术治下。

还记得那个倒霉的雷薄吗?

对,就是那个只带了五千老弱。就被袁术派出去,被要求平定汝南刘辟、龚都之乱的家伙。

雷薄的兵力数量远远低于刘辟和龚都,在训练和装备水平上也只是略强。至于军中的士气情形,由于士卒们的待遇低下,整个袁术军都好不到哪里去。

在如此局势下,雷薄又不是什么能力过人的名将。理所当然的接连在龚都手下吃了败仗。好在他所面对的龚都,部下的实力倒也强不到哪里去,多为纠合不久的饥民,这才让雷薄在屡败之下,手中依然得以保留下了三千人马。

吃了败仗,完不成袁术布置的任务,雷薄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才能避免来自袁术的责罚。好在他的运气不坏,袁术还没有对他进行处分。便被谢逊打得全军崩溃,狼狈逃窜。

当袁术大败之下逃回寿春的消息传来以后,原本还对袁术有几分惧意的雷薄,终于放下了对袁术所剩不多的忠心。在袁术紧急派出使者,下令让他赶紧带兵前往寿春勤王的时候,雷薄对着来使的面一拍案几,大吼一声:

“老子不干了!”

伴随着一声怒吼,雷薄很干脆的带着三千残部逃回庐江一带。潜入灊山【又叫潜山;也叫天柱山】自立了。不光如此,在向东撤离的过程。他还拉拢了好友陈简,带着本部兵马千人一起入山。哪怕袁术日后成功解围而出,凭借着灊山一带的险要地势,雷薄也有信心在治军无方的袁术眼皮子底下坚持下来。

雷薄和陈简对袁术的果断背弃,犹如一个信号,拉开了袁术作为一方势力的崩溃过程。

困守孤城的袁术。可没有了几天前带着宠妃出征时的从容。他在寿春城中担惊受怕,疯狂的派出传令使者,让属下的各地郡国赶紧起兵勤王。

袁术为人骄奢无度,需索甚多,各地郡国多有为其所苦者。因此。各地大吏接到袁术的使者传令以后,对前往寿春救援之事都不太热心。

此时,雷薄公然带人入山自立,立刻给了郡国大吏们一个榜样。他们也许还不敢像雷薄那样公然背叛袁术,但是据地自守的心思还是有的。如此一来,袁术得到的回报当中,居然都是各种推脱字眼,不是这里闹山贼,就是那里被刘备军威胁,甚至有被大火烧掉辎重而无法出兵的说法。袁术困守寿春一个月,居然连一个积极起兵来援的家伙都没有等到。

这样的悲催结果,将袁术直接气了个半死。本来袁术的年纪就不算小了,此前又一直夜夜笙歌,荒淫无度,身子骨已经虚了。大军惨败的消息,便将袁术弄得病恹恹的腻在床上,再来一大堆属地纷纷自立,或拒绝来援的消息,直接就将袁术给打垮了。

带兵一直杀到寿春城下的谢逊,本来并没有攻城的打算。他的兵力有限,又要维持后路的通畅,可用之兵居然只有千余人,使得寿春城中的守军数量,其实还在徐州军之上。不过,就在谢逊挟大胜的威风,大胆的屯兵寿春城下,将前一战中俘获的俘虏和辎重收罗完毕,打算返回徐州的时候,寿春城内居然传出袁术暴病的消息

袁术一重病,整个寿春都失去了主心骨。一些本来就立场不坚定的寿春守军,为了自己的退路考虑,干脆联系上了城外的谢逊,悄悄的打开城门,把寿春城给献了出去。

而袁术得知有人献城,徐州军已经杀入寿春城中的消息之后,惶恐羞愤交加,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就这样,曾经搅动整个大汉的风云起伏的汝南袁氏一族,伴随着袁术的病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挟着逼死袁术的威风,谢逊抓住时机,果断派兵南下西进,及时的将九江、庐江二郡收入怀中。而没有了袁术的抵挡,原本留守汝南,没能按约定北上的龚都,突然间也势力大涨,将大半个汝南都打了下来。

当郭嘉督促李傕南下的时候,东边就传来了袁术死去的消息。这让郭嘉所定下击破陈国的计划,又多出了几分胜算。

李傕虽然按着郭嘉的要求领兵南下了,心中却一直存着几分疑虑。陈国可不是软柿子,号称“兵精弩强”。他们这伙子骑兵,此时贸贸然的去进攻城防坚固的陈国,未免有些不合适。

机动骑兵毕竟只是骑兵,攻城并不在行。对上擅长使用强弩的陈王刘宠,李傕并不觉得己方能够打赢对方。但是,当李傕带着大队骑兵进入陈国地界的时候,迎面扑来的消息,却让他目瞪口呆。

那个消息便是:

陈王刘宠和陈国国相骆俊,居然一下子都死掉了!

这两个人是怎么死掉的呢?

当时由于时局混乱,陈国在国王和国相同时暴毙之后,又遭到北方赵**的入侵,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之中。而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的亲近人,也多死于这次兵乱。所以,两人的死因,就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团。

直到二十年以后,骆俊的儿子骆统在开封城中公然当街杀人复仇,世人才从被官府审讯的骆统口中,得知了刘宠和骆俊的真正死因。

刘宠和骆俊二人,是被当年曾任太平道密谍,因功被封为男爵的张开阳所毒杀!

张开阳是任城人,却很早就加入了太平道。初平二年【191年】,张开阳以流亡士人的身份来到陈国,接受了国相骆俊的救济。张开阳以此为契机,假意报恩,顺利的加入骆俊的属下,成为一名小吏。

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张开阳都兢兢业业的供职陈国国相府,为骆俊效力。这段时间里,他虽然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却凭借着老实肯干的性子,渐渐博得了骆俊和刘宠二人的信任。

就在郭嘉让李傕带兵南下的时候,张开阳也得到了潜伏多年后的第一个指令。于是,对太平道忠心不二的张开阳,在一次郡中的酒宴上,将赵国密谍送来的毒药下在酒里,献给刘宠和骆俊。对张开阳毫无半分怀疑的刘宠和骆俊,欣然接受张开阳的献酒,当众将毒酒一饮而尽,随后,就在当那天晚上,两人便都毒发身亡。

同时失去了两位首脑人物,陈国空有精兵两万余人,强弩数千张,却没有了能够指挥他们战斗的主将。一片惶恐和混乱当中,陈国的抵抗力量各行其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的敌人狂潮来袭时,充分展现了一番,什么叫做一盘散沙

李傕事后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占领实力强大的陈国,简直是他这一生中最轻易获得的战果。而除掉两万多精兵之外,陈国府库中丰盈的粮草辎重,也让南下的机动骑兵,彻底放下了补给不足的顾虑,可以更加活跃的决定己方下一步攻击方向。

陈国的失陷,让整个战局骤然巨变。

袁术已死,九江、庐江还有汝南的大半都落入赵国【】军手中。再加上一个陈国,赵国【】军占领的地盘就成功的连成了一线,将整个兖州和小半个豫州都包围了起来。

也就是说,此时的曹操,将不得不面临腹背受敌的严峻考验。曹操此时唯一可以指望得上的援军,便是来自荆州的刘表军团能够尽快北上。

不过,人称一代奸雄的曹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千里之外的刘表身上吗?

求人不如求己。这个道理,曹操自是不会不明白。(未完待续。。)

第47节越河袭粮道

张狂此时亲自统帅的“主力军团”,其实是一个空架子。曹操在发现张狂的主力大多是民夫在充数的时候,便可以自由调动己方的主力。张狂的主力军团已不足为惧,若非其依靠白马县城进行据守,曹操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击破张狂军的大营。

不过,一道城墙,让民夫与战兵之间的差距被拉小了很多。曹操哪怕再自信,也不可能强攻下人数占据优势,又有城墙依靠的张狂主力。

除去了张狂冒牌主力的威胁之后,曹操手中一下子便拥有一万大军,能够被抽掉出来自由使用。那么这支万人大军,是用于向东击退臧霸的袭扰,还是南下收复陈留比较好呢?

与荀攸好好的计较过一番以后,曹操发现这两条道路都行不通。

臧霸部不过是赵国【】军的一路偏师。哪怕能将其全歼,对兵力庞大的赵国【】军来说,都算不上是伤筋动骨。而且,击败臧霸不难,难的是消灭此僚。以臧霸十多年游击战打出来的经验,此僚跑路的功夫,堪称天下第一流。臧霸只需往某处山区一躲,曹操手下再多出一万人来,也未必捉得住他。

至于收复陈留?

这个提议差不多可以当做一个笑话。

之前孙坚一万多大军的强攻,都被赵国【】军从陈留城下逼退。曹操如果决定进攻陈留,哪怕算上之前由曹仁带出去的一万人,可用的总兵力也不过两万左右。面对敌方上万骑兵和数千精锐步兵的严阵以待。攻击难度只怕还在打下张狂的主营之上。

曹操如今需要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处处需要兵力支援,却又处处都难以一举扳回战局的情形。

就在这种一筹莫展的情形下。从袁谭那儿逃过来的谋士逢纪,给曹操献上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要说逢纪也是郁闷。他在袁绍手下颇受器重,可谓如鱼得水。可是张狂一个突袭,便将袁绍逼到败亡的边缘。当袁绍伤重而死之后,权柄皆归于田丰,逢纪这个颍川系的外人,自然便被排挤到一旁。

好在逢纪虽然失意。毕竟智略还在。张狂击灭袁谭的时候,逢纪见机不妙,果断逃离青州淄博。投奔曹操去了。而曹操正好也需要不少帮手,见逢纪来投,很高兴的接收了他的投效,任命他为一郡长吏。逢纪也由此再次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在郡中干的风生水起。

逢纪既对张狂怀着刻骨的痛恨。自身的发展又取决于曹操的兴亡,对付起张狂来,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