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艾叶)-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年河北得到丰收,可是江淮一带却由于连年征战,水渠大都失修,只闹了一场不算大的旱灾,江淮一带便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流民。

当青黄不接的春季来临,吃掉最后一点儿存粮的饥民,已经别无选择了。为了填饱饿了一个冬天的肚皮,成千上万隐匿在大别山区的山贼和流民不得不联合起来,向袁术的根基之地——汝南。发起了蝗虫般的扫荡。

汝南在袁术的治理之下,本就变得一片萧条。连年的横征暴敛,让大批的农民破产,挣扎在死亡线上。如此危险的局势。再被成千上万的山贼出头一挑动,立刻如同落入了火星的炸药桶那般,轰的一下,一发而不可收拾起来。

这些山贼的首领,多半是原来的黄巾余孽。为首的两个大首领,正是当年在葛陂兵败却侥幸逃得性命的刘辟、龚都二人。借助遍地的流民,刘辟、龚都二人在短短的一个月之中,便聚拢了不下十万饥民,其声势之浩大,不在当年的张曼成黄巾军之下。让整个天下都为之而震动。

刘辟和龚都既然出身黄巾余孽,肯定与北方的张狂是一丘之貉。要说这两个贼子发起的变民大军,背后没有张狂的支持,那是傻子都不会相信的事情。

由于这份背景,天下诸侯都对汝南之乱极为关注。将其视为张狂将要南下,进攻袁术的先兆。

袁术如今的地盘虽然还算庞大,分布却有些散乱,西起荆州的南阳,冬至扬州的九江,南边还在与刘表和刘备争夺豫章。

只要能够看得懂地图,就可以发现。汝南一郡不但是袁术的起家之基,也是连接荆州重郡南阳的关键地点。若是汝南有失,则西边的南阳郡便成为了一块孤零零的飞地,迟早是要被人夺去的。

南阳郡是光武帝的家乡,名门大豪极多,向来是大汉重臣的重要出产地。若是从富庶程度和人口数量来看。南阳郡仅仅次于百年帝乡河南尹。虽然历经多年战乱,南阳的繁华衰败了不少,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南阳郡,差不多还是足够抵得上三分之一个冀州。

南阳既然如此重要。因此,袁术不可能容忍汝南的失陷。而且,刘辟龚都之流的饥民军虽然声势浩大,兵力众多,在袁术的眼里却是一群土鸡瓦狗,乌合之众。

袁术相信,自己只要派出两万大军,就可以轻松的击败这些连武器都严重缺乏,只能用削尖的木棒充数的乱民。

只是在平乱中唯一让袁术担心的,就是北方的张狂趁机出兵。因此,袁术在发兵之时,反复叮嘱大军的主将张勋,要他速战速决,不可拖延。一旦平定了汝南乱民,就立刻带兵返回九江郡,以防备北边的张狂军。

不过,张勋的两万大军刚一开动,袁术派往徐州的探子立刻就传回了不好的消息。徐州刺史谢逊亲自带领五千精兵,南下淮陵,看架势是要对九江发动进攻了!

得到这个消息,袁术大惊之下,立刻派出使节,让张勋暂停出发,等待北边进一步消息的传来。

然后,正如袁术担心的那样,两日后,消息传来,整个徐州都开始大规模的动员,准备进行战争。而被袁术趁年前徐州战乱时占据的下邳国东城县,也传来了有大队骑兵出没的消息。

联想到张狂惯用的突袭手段,袁术紧张了。

他生怕张狂趁自己派出大军前往汝南平乱的时候,对九江发动大规模进攻,赶紧召回了张勋大军主力。

不过,汝南之乱也不能不管。要不然不光汝南会完蛋,南阳也将守不住。所以,袁术命令张勋派出他的副将雷薄,带着五千人前去平乱。

按照袁术的想法,虽然雷薄手中的五千人兵力是少了点,可保守住那些还没有沦陷的城池,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他并不指望雷薄能够一举平定汝南乱贼。

张勋的回军显然颇为及时。不过十日时间,兵力不足的东城,便被谢逊带兵收复。而大群来自北方的赵国军骑兵,也频繁的在九江郡境内活动起来。

更有消息传言,张狂将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从徐州南下,先攻克不善治军的袁术,再回头吞并兖州曹操。

袁术虽然自大,可是在对上张狂的时候,却不敢有半分大意。十多年前,他就曾经与张狂交过手。那时候,虽然袁术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却被张狂以精锐部队快速移动,各个击破。自那以后,袁术就记住了张狂这个名字。

后来,张狂在北方的战绩不断传来,在让袁术惊讶之余,也使得袁术心中不知不觉的对张狂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之意。

原本双方的地盘并不相邻,袁术还不怎么觉察得到。可是自从年前张狂攻占徐州以后,袁术就开始觉得自己很没有安全感。

要不然,袁术也不至于大量抽调汝南郡兵到九江来。原本驻扎在汝南的上万郡兵,都被安置在对北方防线上,弄得汝南变得相当空虚,以至于让刘辟、龚都等黄巾余孽有机可乘。

就在天下诸侯的视线,纷纷关注在袁术与张狂的战斗时,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四月中,一支规模大约六千人的赵国军从河内渡过黄河,进入了河南地界。就在河南尹朱晧对入侵者大为紧张之时,这支动作奇快的赵国军,却并未在河南停留,直接拐了一个弯,杀奔兖州的陈留郡去了。

曹操在兖州建立的防线,大致沿着黄河一带布置。由于来自北方的压力很大,曹操不得不将七成以上的兵力,用于对黄河防线的守备。

陈留并非是对抗张狂的第一线,郡中的兵力也大部分位于酸枣和封丘一带,用以准备第二道防线。如此一来陈留城的防御,便显得相当空虚。

那支从河内渡河的赵国军,利用朱晧与曹操双方防线的结合部所存在的一个漏洞,成功的、不受阻挡的溜进陈留郡腹地,对陈留郡治——陈留城,发动了强力的进攻。

虽然守城的曹军将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无奈事发突然,各种守城措施都没有来得及发动,更兼兵力太弱,这种抵抗也仅仅是形式上的。赵国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成功的攻克了兖州重镇陈留城。

消息传开之后,天下诸侯再次为之震动。

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来了,赵国在徐州方向上对袁术的进攻,其实是佯攻。张狂的真正目标,依然是梗在他南下道路最前方的兖州曹操!

陈留陷落的同时,曹操终于从被控制的极为严密的河北地区,得到了张狂早就悄悄动员兵力,准备南下作战的消息。

只是,得到消息的曹操,却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了。就在四月下旬,一支据说规模达到了三、四万人的大军,开始从濮阳、白马一带附近渡过黄河,展开了对东郡的全面进攻。

与此同时,来自泰山一带的急报也出现了。臧霸带着他的本部近三千人,直接从侧翼发动了对兖州的袭扰。而且,就连本来装出样子要进攻袁术的谢逊,居然也调转方向,带着上万大军发动西征。

这还不算全部的麻烦。

几天以后,在茬平和临邑方向上,曹操也收到了赵国军侦骑四出的消息。与此同时,来自南方的线报传来,就连汝南境内的刘辟、龚都一伙儿流民大军,居然也在向着北方移动,看样子想要通过沛国地界,从济阴和山阳交界处进入兖州。

一时间,曹操可谓四面受敌,不得不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强大挑战。

第42节曹操试应敌

面对如此不利的处境,曹操虽然一开始惶恐了一阵子,却很快镇静下来。哪怕目前的形势再不利,他依然充分利用自己手头现有的力量,顽强的抵御着赵国军的四面围攻。

在临邑城中,驻扎着两年前投奔过来的淳于琼所部。虽然淳于琼曾经败在过张狂军手中,但那是“非战之罪”,淳于琼本人的能力还是极为强大的。曹操相信,有淳于琼呆在茬平一带,只要那个方向上的来敌不超过两万,淳于琼就能稳守不退。

当然,在传达坚守茬平的命令时,曹操没有忘记提醒淳于琼一声,要求他这段时间少喝些酒。淳于琼这些年里,为了压制被雷电劈中所带来的后遗症,可是彻底的成了一只酒坛子。

对于臧霸和谢逊两部敌军从兖州东方发动的攻击,曹操派出了心腹大将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前往应对。

夏侯惇行事稳重善守,夏侯渊用兵机变善攻,凭借两人手中的一万军马,击退臧霸和谢逊的可能性不大,但将其挡住倒是不难。毕竟,臧霸和谢逊都是偏师,并非进攻兖州的主力。

至于濮阳和白马一带,乃是冀州的敌人南下进攻最方便的渡口之一。在那里出现的敌人,打出了张狂的旗号,显然是赵国军的主力。

因此,面对赵国军的主力,曹操必须亲自出马,带领兖州军的主力前往抵抗。虽然兖州军兵少一些,可是占据了防御的地利优势,曹操并不觉得自己会抵挡不住对方。

还有从汝南过来的刘辟、龚都一伙儿流民军,哪怕声势浩大,却被曹操嗤之以鼻。别的不说,前几天有消息传来,号称二十万人的刘辟军,围攻只有两千余郡县兵守御的城父城,结果数日下来。死伤数千而不得攻克,只好绕道而行。

这等战力水准的流民军,曹操只要一封书信,请求陈国王刘宠出兵。便能够轻松击溃敌人。所以,这一路人马其实不用曹操多虑。

现在还剩下不好对付的,便是那支突然攻克了陈留城的赵国军。也许这支军队看起来人数不多,但从这支军队的行军速度来看,他们绝对是张狂手中的一支精锐主力。

要知道,曹操任命留守陈留的王必,跟随曹操多年,能力可能不算太强,但行事谨慎,绝非玩忽职守的庸才。能够在王必手中夺下陈留。不惟兵要精,将也要强。

由于陈留城的意外失守,曹操的处境变得相当麻烦。无论这支精锐赵国军是固守陈留城,还是向西、或者向北突进,都会给兖州腹地造成巨大的威胁。

偏偏曹操由于手头兵力数量的限制。又必须面对其他几个方向上的敌军猛攻,完全拿不出一支足以对付这支敌军的军队来。曹操能够做到的,最多也只能从各地兵马中勉强抽调出几千人,稍稍阻拦一下这支敌军的行动。

好在豫州的孙坚正与曹操盟好,其领地紧接着陈留。虽然忌惮孙坚会乘机进入兖州,曹操依然果断的写信向孙坚求援,请孙坚至少派出一万精兵。前往陈留一带剿灭城中敌军,以避免这支敌军给整条黄河防线造成更大的危害。

做出了以上布置之后,曹操心中虽然依旧不安,却也只能等待势态的下一步发展。谁让他的兵力更少,只能处于被动当中呢?

面对曹操做出的飞快应对,准备屯兵白马。正面威压曹操兖州军主力的张狂,表示曹操果然是个难缠的大敌。

这次赵国军的大举出动,张狂已经做好了一举吞下兖州,甚至乘胜进攻豫州的打算。为了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张狂在战前并没有大规模动员兵力。收罗粮草。参与行动的好几只部队,也是从远离边境的地方突然南下。

为了掩饰己方大军马粮秣调动,张狂可是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来进行筹谋。好在通过一年多以来,冀州各郡不断在靠近边境地带囤积的粮草,算是让赵国军有能力维持十万人,进行持续三个月的战事。要不然,张狂这次南下,根本没有可能发动起来。

不但如此,就连刘辟、龚都二人的起兵和北上,其实也是张狂让程昱、郭嘉、陈宫等智囊团制定的整个计划的一部分。

刘辟和龚都二人,当年是“神上使”张曼成的部下。除了二人之外,张曼成的残部里,比较出名的首脑人物,本来还有一个黄邵的。

在张曼成死后的数年后,这三人共同发起了起义,组成葛陂黄巾军,也曾经在天下震动一时。当时黄邵等人还给张狂写信,要求张狂听从他们的号令,起兵响应,口气颇为自大。

不过,葛陂黄巾军的好景不长,先胜后败,很快就被汉军击溃。战败的三人逃入大别山区,成为了山贼一流,凭借着险要的地形勉强支持着。

由于过去和张狂有些过节,这些老黄巾始终坚定的拒绝承认,张狂在太平道中的地位。直到连青州黄巾大帅管亥都向张狂表示顺服,黄邵、刘辟和龚都三人才扭扭捏捏的表示,愿意奉张狂为主。

数年前,黄邵在袭扰地方时,被地方豪强的私兵给斩杀。据说,那个豪强私兵首领叫做许褚,凭借着这份不小的功绩,得到豫州牧孙坚的看中,成为豫州军里的一员猛将。

剩下来的刘辟和龚都,在孙坚的兵锋威压下,处境越发艰难起来。无奈之下,两人只得主动将自己的家眷送到徐州一带,表示诚心向张狂降服。而张狂也看中了大别山一带的位置颇为关键,便支援了二人一笔财货粮草,让二人接着呆在大别山一带活动,以为伏兵。

年初的时候,刘辟和龚都奉张狂的军令,在汝南郡公开起兵,本意只是想要拖住袁术的一部分兵力,为后续的赵国军行动分担一些压力。岂料袁术治国无方,将领地弄得是流民遍地。于是,刘辟和龚都出乎意料的裹胁起十数万人,闹出了好大一番声势。这对张狂的计划,显然更加有利。

刘辟和龚都只能算是张狂下的一手闲棋,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无大碍。倒是至于那支从河内突然渡过黄河,插入陈留的精兵,却是张狂苦心孤诣的安排下,才得以成功达成目标的重要棋子。

别的不看,光凭这支军队的统帅将领,就能够看出这支精兵被张狂的重视程度。要知道,这支八千人的中等规模军队,可是由徐晃为主将,太史慈为副将,外加高顺和殷罡二部人马所组成的。

徐晃在赵国军中,虽然还没有立下耀眼的战功,却以长于治军而闻名。太史慈骑射高明,部下的骑兵虽然不适合正面突破,却善于袭扰游击。高顺自从随着吕布投降张狂后,得到张狂的另眼相待,手中的陷阵营也第一次突破了七百人的编制,战斗力比起在徐州时只强不弱。而殷罡作为还活着的“并州雄鹰”之首,人称“白眉鹰王”,显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这四员大将被张狂大胆的派到曹操势力后方,对陈留发动突袭,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不让孙坚出兵增援曹操!

话说,张狂的部下不是有乐进、李傕、郭汜等人统领的大队机动骑兵吗?

为什么这次大战,他没有派出这些数目上万的骑兵大军呢?

关于这一点,张狂自有他的计划和安排。

总而言之,这次出兵,张狂是打算依靠自己兵力上的优势,将曹操给强行碾压掉。至于用计什么的,主要也是针对曹操可能得到的外援发动。想要对付曹操,以曹操对兖州的小心防守程度,郭嘉评估过最有可能的计策,成功率也不足五成。这让张狂觉得,对付曹操,还是得以大势碾压。

要知道,计谋本就是辅佐所用,不能以之为主。大半情况下,双方的较量,还是得看实力对比。

为了保证这次出兵的突然性,掩护徐晃插入敌后的行动,赵公国的总动员,是在徐晃军发动以后,才公开开始的。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张狂统帅的主力,在强行渡过黄河,并以一定的伤亡占据白马城之后,为了建立一条稳固的补给线,在当地滞留了大约半个月。

这半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早有准备的曹操在白马城的正对面,建立起一条坚固的防线来。不过到了此时,张狂倒也不急于进攻了。他一边安心的等待后方动员的军队陆续南下,一边命令部下不慌不忙的展开对曹操的小规模持续性试探攻击。

让张狂如此悠闲的原因,是徐晃所部顺利拿下陈留的消息传来。陈留作为曹操的后方地带,囤积了不少从荆州一带支援过来的军粮和军械。以徐晃所部的兵力数量,在粮草无忧的情形下,就算敌人使用五万大军强行围攻,也未必能够打得下来。

至于徐晃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的攻克,位于曹操主力后方的重镇陈留,还要感谢一个人的巨大贡献。

这个关键人物,便是陈宫、陈公台。

第43节虚实需暗探

早在黄巾起义发生之前,陈宫便已经在兖州出仕,还曾经与路经兖州的张狂交过一回手。既然陈宫在兖州当了这么多年的州郡掾吏,对兖州上下自然极为熟悉,特别是陈留这种重要的大城。

后来由于边让之死,陈宫跟着张邈起兵反对曹操。张邈兵败后,与陈宫等人一起逃离兖州,南下投奔刘表。刘表对同为党人名士之一的张邈倒是极为热情,将他奉为坐上常客。但对于陈宫这个“籍籍无名之辈”,刘表可就没有什么好待遇了。

自负高才的陈宫,只在刘表手下得到一个县尉之职,心中的不满由此可知。于是,当张狂通过科举的方法,大量录用人才的消息传到荆州之后,陈登考虑再三,终究毅然打点起行装,与一批荆州的寒门士子结伴前往冀州,想要去碰碰运气。

也是陈宫走运,来自后世的张狂对《三国演义》里的那个陈宫形象,可是印象深刻的紧。在陈宫顺利通过了科举试之后,从授官名册上发现“陈宫字公台”的张狂,一时起意,居然特别召见了陈宫一面。

当年曹操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能够成功的继任兖州刺史,虽然是借了袁绍的光,陈宫对兖州大吏们的游说,也是功不可没的。拥有这等能力的陈宫,口才当然相当不错。张狂与其接触之后,对陈宫的评价可是不低。

经过一番面对面的详谈,张狂认为这个陈宫的能力不俗,可堪大用,便将他安置到郭嘉身边,做了郭嘉的助手。郭嘉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军师祭酒,兼着正六品的侍御史。一入仕便被张狂特别简拔为从七品的陈宫,从郭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自然做事极为卖力。奇袭陈留的计策,便是陈宫利用自己对陈留的熟悉。向张狂所特别献上的。

按照几位强力谋士的策划,张狂在曹操的正面聚集大军,其实只是一个虚招。于天下诸侯的瞩目当中,张狂想要成功的攻克其他州郡。关键在于一个“快”字。青州和徐州的占领过程,便说明了这一点。

若是战事延绵日久,等到其他诸侯们反应过来,所派出的增援陆续到达,接下来的战事便会陷入僵持消耗当中,很难达成张狂在计划中要求达成的战略目的。

不过,以曹操对兖州的经营,还有兖州豪强对赵公国的敌视态度,想要如同对付发生内讧的袁谭,根基不稳的吕布那样。快速拿下兖州,可能性实在是有点儿小。惟其如此,张狂干脆就不去直接强攻曹操,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来对付南方诸侯。那就是:

——围点打援。

别看张狂在曹操的正面,做出一副不断聚兵的架势。其实在张狂身边的四、五万大军里,,除了不到七千人算得上是正规的战兵,其余多是用县兵和民夫充数。

说白了,张狂这是在虚张声势,好吸引曹操的主力,为其他战线的突破创造条件。

此外。茬平和临邑方向上的万余赵国大军,军中的构成也大致是如此。别看那支大军打着猛将吕布的旗号,其实精锐部队只有三千多人,其余全是训练不足的县兵和民夫。

不过,有吕布带着他那支天下无双的骑射亲卫在,哪怕临邑的淳于琼发现了什么。也不可能在野战中讨得什么好处。千人左右的战斗,可是吕布胜率最高的战场。

那么,吕布会不会乘机反叛张狂呢?

对此,张狂可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只要吕布重视的那些妻妾和女儿还乖乖的呆在巨鹿城中,吕布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反叛行动。张狂算是将他看透了。这厮又不是刘大耳,他对女人的兴趣,可比对权势的兴趣要大。

更何况,张狂也没有在名位上亏待他。并且茬平方向上的区区三千战兵,让吕布即便发动反叛,也只是无关大局的小乱子。

用数量不多的精锐作为掩护,再以为数不少的县兵和民夫扩张声势,张狂便成功的牵制住了曹操的主力精兵。当天下其余诸侯纷纷北上救援曹操的时候,张狂便会使用出他精心隐藏起来的主力军团,于突然间发动致命一击,将那些南方诸侯的援军一网打尽!

曹操在张狂大军发动之时所作出的种种举措,其实尽在郭嘉和陈宫的预料之中。以曹操一州之力,是完全不可能对抗兵多将广的张狂的。

所以,曹操的盟友们肯定会快速出兵,帮助曹操坚守兖州,以免曹操步上袁谭和吕布的后尘,成为第三个陷落的大州。真要闹到曹操也被击败的地步,那天下就不再有谁能够抵挡,占据了半壁天下的张狂了。

不过,反过来想的话,若是曹操的援军全都被击败了,那曹操还有实力,有信心继续坚守兖州吗?

其实,要击败曹操的援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

有可能援助曹操的诸侯中,首先是孙坚肯定会出兵。陈王刘宠虽然对曹操、刘表等人私自称公称王很是不满,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肯定会出动。荆州的刘表已经平定了持续多年的荆南四郡“张羡之乱”,出兵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至于袁术,鉴于这家伙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出不出兵都不是太重要。还有远在益州的刘璋和被打残了的马腾,显然不太可能出兵。最后那位占据了半个江东的刘备嘛,听说这厮与严白虎、祖郎等地方宗帅正在交战,短期内很难脱离南方战局,差不多也可以排除在外。

如此算下来,天下与曹操同盟的诸侯看似不少,可是真正有实力、有兴趣支援曹操的,不过孙坚、刘宠和刘表三人。

而且,对于救援别人的举动,总不会将自家的主力都完全派出去。所以,张狂计划中需要消灭的援军,数量还真不见得会太多。

当然,三家的援军若是加起来,至少也有四、五万人。不过,三家毕竟不是同一个势力,出兵的时间肯定是有早有晚,不可能同时出动。如此一来,赵国军便有了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更何况,拥有韦笑、郭嘉、陈宫这等谍报和谋略高手的赵国一方,自然还有些暗中的手段可以用。

只不过,在赵国军的后手还没有出动的情况下,张狂却不得不先面对曹操的主动进攻。

本来按理来说,以张狂本部所拉开来的架势,那总共五万多人的兵马,看起来足足有近十万大军。而曹操固然成功集结了他的主力军团,兵力不过是三万左右。两者之间的巨大兵力差距,显得曹操出兵挑战之事,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

但是,曹操偏偏就拥有主动出战的勇气。哪怕他面前的,是张狂这个号称“百战百胜”的“天师”。

勇气不等于莽撞。曹操也不是那种一头撞去,死了拉倒的莽夫。他之所以胆敢在张狂的优势兵力面前主动出战,一是对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军团,有着足够的信任;二是对张狂大军的底细,有着很大的怀疑。

曹操多疑,这一点后世对三国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张狂统帅主力渡过黄河之后,并没有立刻进军,而是反常的在白马一带逗留下来。这在研究过张狂多次出兵过程的曹操眼里,显然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虽然由于张狂的插手,曹操麾下的谋士中,少掉了程昱和郭嘉这两位第一流的谋士,却依然有毫不逊色于前两位的荀彧和荀攸在。荀彧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内政上,可荀攸却是一心扑在军事上的第一流谋士,号称有“良平之才”的。

在智者荀攸和已经病死的前任谋臣戏衷、戏志才的发展下,曹操手下的谍报系统虽然比不得赵公国,却也不是吃素的。两年前曹操对冀州的成功奇袭,便是有着荀攸等人的大量心血在内。

张狂手下那么多的人,难免会有被曹操收买的。哪怕张狂修炼《遁甲天书》已经接近大成,只要花费些精力,便能够看出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忠心。可是他部下那么多的人,张狂岂能一个一个都去检查一遍?

支持曹操这次大举出动的一个重要理由,便是一个潜伏在张狂军中,担任计粮吏的暗谍,发现在领取粮草的记录当中,支出的粮草标准,基本上都是低等级的辅兵口粮和民夫口粮。而需要支付出去的精锐战兵口粮,数量却只有数千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呢?

又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张狂制定下的军中惯例,地位不同的兵将,后勤需要供应的补给也是不一样的。

具体来说,如民夫这种最低级的存在,只需要粗粮管饱便可,连蔬菜都很少配给。辅兵的地位高一些,除了粮食,还要定期提供大量的蔬菜,不时还需要少量的肉食。

至于战兵,那是战斗的主力,自然要吃的更好,至少每天都要沾点儿荤腥。要不然,天天吃着猪食狗粮,谁会愿意去主动给人卖命厮杀?

那名计粮吏间谍所发现的破绽,便在于肉食的供应分量上。

第44节胜负难明言

按照赵**定下的标准来计算,每天从后方运往前线的肉食,包括香肠、熏肉、活禽、活畜在内,也只够五千人份的战兵标准。而考虑到张狂就在军中,以张狂对军队的控制力,显然不会有哪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胆敢在张狂的眼皮子底下,克扣前线军士的口粮补给。

在确定过这份谍报的可靠性以后,荀攸果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屯兵白马一带,迟迟没有动静的张狂,这是在虚张声势。此僚以民夫充数,来制造大军云集的假象,好在正面拖住曹操军的主力。而赵**的真正精锐,则会在其他地点出现,给予缺少防备的诸侯联军以重重的一击。

虽然荀攸的推测并不保险,曹操却很有几分相信。但是,他也不能就此贸贸然的将兵力抽调到其他方向上去。于是,曹操干脆来一个直接的,调集全军主力,直接向张狂挑战。他有这等自信,即使张狂用出了比己方更加庞大的军队,自己也能带着部下全身而退。

听到曹操大举出动的消息,张狂捻着颌下的长须,喃喃自语道:

“看来是被识破了”

按照后世人的习惯,张狂本来是不喜欢蓄须的。毕竟,那些长长的胡须,会让人的很多活动,比如吃饭、喝水之类,变得不太方便。

可惜考虑到所谓的入乡随俗,张狂若不蓄须,在汉时人的眼中,便会显得跳脱而缺乏威严。为此,张狂不得不忍受着长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在入主冀州之后,再也没有剪过胡须了。

被曹操识破了己方的虚张声势。张狂却没有什么惊慌的意思。识破便识破,反正张狂的大营里,战兵固然不多,辅兵加民夫却足足有四、五万人。这些战斗力不强的辅兵和民夫,用于野战或者进攻,也许没什么作用。可是在防御的状态下。张狂可不相信己方拥有两倍的人数,还会守不住大营。

“那主公,是否出战?”

一名部将跃跃欲试的询问着张狂,看起来对出战很感兴趣。

由于这次战役的涉及范围极广,张狂将自己部下能够抽调的将领几乎都派出去了。如今在张狂麾下直辖的部将里,除了典韦这个铁杆护卫将领,也就是亲自领兵攻下白马的彭琏可以拿得出手。当然,后起一辈中能力出类拔萃的郭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