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艾叶)-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不知道从战场的哪个角落里钻出来的,一把抓住公孙瓒的马辔头,气喘吁吁的向公孙瓒谏言。在公孙瓒的前方,张飞正奋力施展出重重的矛影,抵挡冀州军的凶猛进攻。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兄无恙,兄弟们就有前途。跟袁绍相争,也不光在此一时啊!”
如果是在之前,刘备敢于这样劝说公孙瓒,公孙瓒不管接不接受,肯定会先给刘备一鞭子。可是此时,在刘备预期当中的马鞭,却终究没有落下来。刘备抬头看了公孙瓒一眼,却发现这位向来在人前表现得意气风发的学长,如今居然满面落寞萧瑟之情。
“小心!”
刘备的惊呼声中,一支冷箭射过来,直扑公孙瓒的面门。公孙瓒虽然及时举矛一架,却依然被箭头擦过头盔。看到两边的幽州军都开始溃退,自己的所在变成孤立的突出部,再不走多半就会被包围了,公孙瓒长叹一声,终于还是调转马头,开始向后撤退。
“万胜!”
冀州军的欢呼声,在公孙瓒的身后追赶。此刻公孙瓒只觉得脑袋里浑浑噩噩,都不清楚是怎么回到大营的。然而,大营如今也变得不安全起来。乘胜追杀的冀州军蜂拥而至,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很快攻破了公孙军的简陋营防。
因为战败而士气低落,因为断粮而心生退意的幽州军,在冀州军如潮的攻击下,完全守不住己方的营地,很快开始自发的成群向北方溃逃。
“逃啊!”
“完了!”
军势彻底崩溃之后,成千上万的幽州军败兵。在逃亡的路上纷纷丢盔弃甲,狼奔豸突。但是,此刻的幽州军中,依然有一支部队,在一片片的溃散败兵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阵型。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
——白马义从!
作为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虽然在之前的“武垣之战”中损失惨重,大伤元气,就连主将严纲也差点儿丢了性命。不过,这支精锐底气仍在,可不会就此沉沦。有着公孙瓒大力补充,白马义从的实力,很快恢复了大半。而且,由于吸取了一些过去的战斗经验和教训,白马义从在战斗风格上。变得更加具有威胁性了。
在最早的时候,白马义从的战术源自北疆的胡人游骑,是以骑射为主。自从公孙瓒参与在广宗城下围剿黄巾军的那一战,向凉州董卓所部学到了双边马镫的使用方法之后,白马义从除了骑射以外,也开始经常进行突击战术。
此后,并州张狂在草原上的辉煌战绩传到幽州,让公孙瓒在忌惮之余。也别有目的的打探了一番。于是,一些并州骑兵的有效战术。也开始在白马义从当中进行试验。
幽州军的全线溃败,对白马义从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冀州军为了更有效的追击幽州败兵,主动散开大军阵型之后,白马义从的机会就来了。
严纲把面甲放下,只露出两只幽深的眼睛。他将手中长枪一举。身后的白马义从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刀枪。
在白马义从面前,所有胆敢不结成密集阵形的步兵,都是死有余辜的白痴!
“白马义从!”
“山摇地动!”
雄浑的战号,让附近的败兵一个个自动的降低了逃跑的速度。有胆大些的幽州军士卒,甚至敢于停下脚步。再次握起手中的兵器,心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一道白色的洪流,突然快捷无比的插入战场,就如一道闪电。冲在最前面进行追击的冀州兵,顿时倒了大霉。虽然白马义从只是轻装的骑兵,可是依靠战马的速度所带来的冲击力,骑士们依然极为轻松的将失去了阵型的追兵们,像踩死蚂蚁那样一一碾碎。
被吓了一跳的追兵们,急忙自发的聚成一团,以抵御骑兵的冲锋。实战证明,步兵只要聚集成团,就不会太害怕骑兵的突击。但是,白马义从对敌人的这种反应,也是早有预案的。
“难知如阴!”
一声呼啸的战号中,一片箭雨撒过,给凑拢在一起的冀州兵以沉重的一击。当冀州兵被呼啸而来的箭雨射得狼狈不堪,阵型大乱之际,白马义从的冲锋再次发起。
“动如雷震!”
对在箭雨下变得稀疏起来的步兵阵型碾压过后,经历过战术改革的白马义从,再一次向天下人宣布,他们又回来了!
完成了对追兵的沉重打击,白马义从并没有再次出动。因为,先登营出现了。
此时的先登营,只剩下不足三百人。可是,就是这区区三百人,却让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白马义从自动退避!
这等威风,让所有目睹到的冀州兵一个个惊叹无比。
只有麹义才明白,白马义从的撤退,肯定不会是怕了久战力疲的先登营。白马义从的目的在于为幽州军断后。经过他们这一次凌厉的反击,没有哪一支冀州军追兵敢于追得太豪放了。此刻既然目的达成,白马义从自然没有必要继续与冀州军纠缠不休。
当然,先登营上一战大破白马义从的威风,也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因素。对上先登营,哪怕是一个残缺不全,而且久战疲惫的先登营,白马义从依然如临大敌。
目送白马义从从容离去,战斗算是结束了,麹义却觉得自己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麹义开始计点损失。这一仗,麹义的部曲,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些。
由于低估了公孙瓒军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先登死士为了扳回主动权,不得不承受了巨大的伤亡。而若非当重装骑兵的突击结束后,麹义趁公孙军措不及防之际,果断发动亡命一击,此战的胜负还真是难料。
白马义从的最后一击。让麹义损失了不下六百人。好在这些冲的快的家伙,多半是缺少作战经验,又不怎么谨守规矩的新兵。对这些家伙,就算死掉了,麹义也不怎么心痛。
然而,此战中麹义部下的老兵。也足足死伤了五百以上。这些伤亡,多是在突破公孙军阵型时所承受的。如此伤亡,已经让麹义部伤筋动骨了。
但是,最让麹义心痛的,却是先登营的伤亡。被重装骑兵突击,死伤一百四十余人;强袭公孙瓒大军,阵亡受伤两百三十余人;为了追杀公孙瓒,被幽州军猛将张飞和刘备在断后时,杀死杀伤了五十余人。林林总总的算下来。战后依然大体完好的先登死士,居然不足三百!
能够顶住六成以上的伤亡,还可以继续作战,先登营的战斗力之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些还不是让麹义最心痛的。麹义最心痛的事情,是“麹氏九子”在此役之中,居然一下子战死了四人!
“麹氏九子”中的麹高。阵亡于对抗重装骑兵的第一波冲击中;“麹氏九子”中的罗许,在强袭公孙瓒大军时。被流矢射中面门,战死;“麹氏九子”中的何可,一口气斩杀了十九名行动不便的重装骑士,却被一匹断腿倒地的战马一蹄子踢中大腿,死于重装骑兵的马蹄践踏之下;最后一名死者麹功,却是由于在之前的战斗中多处受伤。失血过多,在战斗结束后躺倒休息,就此一睡不起。
冀州军的核心是先登营,先登营的核心则是“麹氏九子”。这份损失,让从不流泪的额麹义。也有了泪流满面的时刻。
张郃从侧翼赶过来的时候,正好就看到了这么一幕。
虽然对麹义的伤心有着充分的理解,张郃还是焦急的打断了麹义难得的情绪发泄。
一封从后方的下博城紧急传来的军报,经由张郃的手交到麹义面前。张郃一边递过文书,一边面带焦虑的对麹义说道:
“都督,张狂出兵邺城了!”
这个消息,惊得麹义一呆,连伸出来的手都停住了。
“当真?”
“当真!车骑将军【袁绍】亲自手书,我认得袁车骑的字。”
翻开急报,粗粗的看了两眼,麹义长出了一口气,按捺下心中的震惊,喃喃的说道:
“此僚好算计啊!”
不得不说,张狂此时出兵,正是挑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对于冀州西方的并州军,袁绍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提防。当年袁绍入主冀州之时,便专门派麾下战力最强的曹操部屯兵朝歌,防范太行山中的并州军出动。后来曹操进入兖州,袁绍便让大将麹义屯兵高邑,以备张狂。
只是,当袁绍满怀戒心的时候,张狂却始终不动。久而久之,几年下来,张狂虽然威胁不减,可是在冀州的存在感却越来越淡薄了。
后来,公孙瓒大举进攻袁绍,袁绍为了安全,将冀州的州治从高邑迁到了南方的大城邺城。即使在这时候,袁绍依然没有忘记来自西边的威胁。为了防备并州军,袁绍特地从紧张的兵力当中,抽调了两千步卒,驻扎在邺城以西的涉县,以作万一的准备。
当公孙瓒的攻势越发凶悍,袁绍不得不陆续从各地抽调军队北上作战的时候,涉县的两千人却从来没有被调动过。而张狂也像是睡着了似的,坐观公孙瓒与袁绍打得天翻地覆,自己就是不动手。
一年多的仗打下来,袁绍的部下们渐渐都养成了忽略张狂存在的习惯。可是偏偏就在此时,张狂却动手了。而且,他一动,就是最凶残的手段:
——奇袭邺城!(未完待续。。)
ps:多谢沈杨兄的月票。
第10节冀土奇袭谐【二】
此时的冀州,袁绍一方已经全线发动起来。淳于导从观津出发,攻入了渤海郡,威胁南皮城的安危;麹义大战于饶阳,死伤惨重;颜良、文丑呆在下曲阳,防备公孙瓒和太行山两个方向的威胁;袁绍则坐镇下博,为三方后援。如此一来,冀州的腹地难免空虚起来。
虽然冀州军的主力,几乎全都出动在外,可在后方郡县里,也就是邺城作为治所,还能够收罗出五千郡兵用于守备。如果是其他兵员空虚的郡县失守,麹义是丝毫不会奇怪。但是,偏偏张狂一出手就拿下了邺城,这难免让麹义心里产生了不小的疑惑。
——邺城好歹也有五千守军,怎么一转眼,就被张狂小贼干净利落的给拿下了呢?
麹义的疑惑,也是袁绍的疑惑。
接到邺城失陷的消息时,袁绍正在下博城里举办一个规模不小的宴会,宴请安平国中的知名士人,共商击退公孙瓒以后,对冀州的治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事项。
作为天下敬仰的士人领袖,倾心于袁绍的士人不要太多了。即使是在堪称苦寒之地、士人稀少的幽州,也有不少地方豪强乐意与袁绍暗通曲款。所以,袁绍非常清楚一点,刘虞已经断了公孙瓒军的军粮供给。没了刘虞的粮草供应,公孙瓒军即使再能打,半月之内,也必须撤回幽州。
——冀州已定!
怀着这份轻松的心情,袁绍才会有心情趁机宴请领地中的士人赴宴。要是前线的战况紧急,鬼才会有心思,去做这些风雅之事呢!
话说,袁绍打算拥立刘虞为汉帝的主意,乃是谋士辛评所出。袁绍这么做。当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刘虞登上帝位。在他对未来的规划中,天下应当是属于袁氏一族的。说白了,袁绍这么做,只不过是一个离间计,离间的就是刘虞和公孙瓒的关系。
哪怕刘虞与公孙瓒不和,但在名义上。公孙瓒依然是刘虞这个州牧的部下。至于实际上,刘虞虽然指挥的比较艰难,却还是勉强可以调动公孙瓒的。
刘虞想要做天子,就必须先理清楚部下。而公孙瓒作为幽州最知名的大将,天生与刘虞性情不合。刘虞若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幽州牧,凭借刘虞在整个北地的威望,公孙瓒就没有理由,也没有实力反抗刘虞。可刘虞若是真的动了心,痴心的想要当上天子。公孙瓒必然会借着这个理由对刘虞翻脸——他忍刘虞其实也忍得很辛苦的。
辛评向袁绍提出这个计谋,赌的就是刘虞在幼天子刘协被凉州叛贼控制以后,对至高无上的天子之位,心里多多少少有着那么一丝想念。
而事情的发展,也一如辛评的预料。面对从法理上开始变得合理的皇位诱惑,袁绍倾尽全力在战场上都没能击败的公孙瓒,如今却因为刘虞的贪心,将自动的从河北争霸战中退出。
可是袁绍没有料到。自己刚刚好不容易出奇谋,将一匹来自北疆的恶狼赶走。突然间却又从西方蹿出一只更加难缠的恶狼!
在宴会当中,听到邺城失陷的消息时,袁绍面对如云的宾客,只是脸色略变,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就好像他听到的,不是自己家眷所在的邺城失陷的消息。而是仆役不小心打破了几个杯子之类琐事。
直到最后一个士人宾客被送走,宴会圆满结束之后,压抑了许久的袁绍才狂怒的发作起来。他阴沉的拔出腰间佩剑,一剑狠狠劈下去,将一个摆放在案几上的银质酒壶劈成两片。仿佛要发泄全身的怒气。然后,他才招过休息了一阵的报信者,大声叱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主公的暴怒,报信者虽然想要摆脱这种恐怖的经历,可是由于所知不多,终究没能说出更多的有用消息。不过,这个坏消息里有一个不幸中的大幸,就是留在邺城的袁绍高层家眷,似乎并没有落入并州人的手里。
好在袁绍毕竟养气有成,不会随便迁怒于人。袁绍也知道自己的愤怒是不应该的,在得知家眷已经成功的从邺城撤退,正在前往斥丘县的路上,袁绍重新平静了下来,对报信者和颜悦色的说道:
“你做的很好。等会儿去管家那里,领五金赏赐。”
得到这份意料之外的厚赏,报信者脸上大喜过望,一叠声的称颂“主公英明”,小步倒退着离开了庭院。不过,等此人一离开,袁绍的脸色立刻再次阴沉下来。
看着因为收到消息而自动聚拢到袁绍府邸的文武众臣,袁绍只是说了一句:
“郭图,将消息打听清楚,派个得力的人去,别再像上次那个郭嘉那样,只会发牢骚!”
“诺,主公,我亲自去查!”
直呼人的姓名,可是很不客气的行为。听到如此不留情面的训斥,郭图紧张的满头都是大汗。但这也怪不得袁绍。按照袁绍手下众多幕僚的分工,对太行山的情报刺探,属于郭图的负责范围。在并州人突然间的入侵以后,袁绍没有将郭图当众夺去官位,已经算是手下很留情了。
当然,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郭图在袁绍心中分量不轻。而郭图对袁绍,向来也是兢兢业业的全力效劳。看在这一点上,袁绍的呵斥,其实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至于袁绍口中提到的郭嘉,那是郭图的一个远房族人,从小以机敏过人闻名,也曾经在袁绍手下出仕过。
只是这个郭嘉生性放荡,好饮酒亵妓。不久前,郭嘉那厮一时手紧,居然将归他掌管的公帑悄悄拿出来,用以请客私用。这件事情被田丰发现,郭嘉那厮立刻被袁绍斥退,随后去向不明而郭图也因此而吃了好些挂落。
“诸位的家眷当无大碍,正退往斥丘。诸君若是无事,镇之以静便可。”
说完这句话。袁绍便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众人听到家眷无碍的消息,表情各不相同。有松了一口气的,有喜极而泣的,还有简单念叨几句便表情如故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心情都得到了成功的放松。
不过,邺城毕竟陷落了。这座冀州的有数大城,府库中储存有足够五万大军使用半年的钱粮。它的陷落,让袁绍在河北的基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裂隙。一个不好,冀州就可能不姓袁了
当夜,下博城里不少高官,家中的灯火整夜未息。车骑将军的临时府邸,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座。
面对当头而来的大麻烦。袁绍一方的谍报力量全力动员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袁绍一方终于在两天后,将邺城陷落的情形大致还原了出来。
邺城陷落的原因,依然是老掉牙的里应外合。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计策却能够屡屡生效,足以说明它的有效性。
当袁绍一方全力应对公孙瓒的最后攻势时,负责守卫邺城的人,是魏郡太守栗成。此人又是一位天下知名之士。可惜军事能力不足。袁绍当然知道栗成的军事能力不足,所以特地在后方留下了别驾田丰。负责主持邺城及周边的防御事项。
田丰虽然同样是天下知名士人,可是对兵法和权谋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由他主持的防卫,按理来说不会有多少漏洞。然而,他毕竟不是魏郡的正主儿。魏郡太守栗成自然不会甘心权柄被田丰侵夺,在交出邺城的防御权力的同时,却依然保留了魏郡郡兵的人事任命权。
后面的事情坏就坏在。栗成所作出的一项重要任命上。
在栗成的部下,有一个叫做陶升的家伙。此人原本属于太行山诸部之一,自称“平汉将军”。后来,由于不满张狂对太行山诸部的强力整合,数年之前。陶升带着心腹部曲五百人脱离太行山,投奔前任魏郡太守。
前任魏郡太守对陶升的投奔,表现得不冷不热,只给了陶升一个县尉的吏职。现任太守继任时,陶升的地位依然只是个二百石。不过,陶升此人颇有眼色,而且胆量也足。在栗成上任以后,他第一个向新太守栗成表示了忠心。
栗成当时新任太守,正好也需要一个熟悉郡中事物的小吏辅助自己。在看到陶升献上的价值五十金的重礼之后,栗成便很大度的将陶升纳入亲信的行列。经过随后的一番努力,陶升这厮居然成功的在陶升部下,爬到了“假郡司马”的位置,手中掌握郡兵六百,并负责了一座城门的守备任务。
可是,谁能料到,这个陶升,居然是太行军暗中埋伏下来的棋子呢?
安定元年【193年】二月初八夜晚,陶升打开城门,将来自太行山的三千并州精兵放入邺城。邺城守军猝不及防之下,毫无还手之力,城池遂告陷落。魏郡太守栗成被杀,五千守军大多非死即降。
好在刺史府别驾田丰行事警觉,一发现敌人入侵,立刻调动刺史府亲卫军两百人,接管了附近的一处郡兵兵营。
凭借中手中的千人杂牌军,田丰成功的保护着冀州刺史袁绍和诸位重臣的家眷,逃出邺城的城墙范围。而入侵的并州军由于人数不够,又急于控制邺城城防,没有精力分兵对田丰一行进行追击。如此状况下,田丰一行人遂成功抵达位于后方的斥丘城,稳住阵脚,并即刻向袁绍求援。
不过,这还不是邺城陷落的全部内幕。比如说,涉县驻扎的两千步卒,为何会对并州军的入侵毫无预警?这等事情,可不是区区一个魏郡“假司马”可以做到的。
郭图无法回答这个疑问。可是很快的,答案,出现在第二天的谍报当中。(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nightsmk3的月票。你的关注让我很是开心。
第11节冀土奇袭谐【三】
“居然会是董公仁?!”
袁绍看着郭图献上的谍报,抬头看了郭图一眼。
“是。”
郭图终于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沉稳自若的模样,态度恭谨的回答道。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此人虽然出身寒门,却在年轻时便于郡中有了不小的名声。据说在使用了某些暗地里的手段以后,董昭成功的挤下同郡的几位名士,被郡守举为孝廉。
在朝廷中担任了好几年侍郎1以后,董昭在两年前选官,出任巨鹿郡瘿陶县令。虽然只是一介县令,可瘿陶却是巨鹿郡治所在。担任这等要地的县令,虽然上头有个现管在,行事碍手碍脚,却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郡中的消息。而袁绍进入冀州以后,此人是第一批向袁绍表示服从的冀州官吏。由此董昭便入了袁绍的眼帘。
后来公孙瓒与袁绍交战,巨鹿郡原本的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要投奔公孙瓒。董昭在参与完李邵和郡中豪强的反袁聚会之后,立刻写信揭发李邵的行动,从而得到了袁绍的赏识。随后,袁绍果断派出大将颜良拿下李邵,以私通外贼的罪名将其斩杀,而董昭则被任命为新的巨鹿太守。
董昭初上任,便在郡中士绅面前,大胆的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以袁绍的名义,斩杀郡中孝廉孙伉等十余名知名士人。由于有李邵被杀之事在前,郡中居然没有几个人怀疑这是假的。当全郡士人因为袁绍的檄文而惊惶恐慌之际,董昭又挨个予以安慰。如此软硬兼施之下,他于是顺利将全郡都安定下来。
对于董昭这种假借自己的名声来杀伐果断的行为,袁绍心中极为不喜,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表示嘉许。毕竟。董昭的行为也是在为袁绍做事。哪怕他做的有些出格,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如果袁绍因此而处罚董昭,怕是他的手下以后遇到为难之事,就不敢大胆的去干了。
所以,不喜归不喜,袁绍不但不会处罚董昭。还打算将他加以重用。不过,等董昭惹上了足够多的怨气以后,袁绍也不介意借他的人头,去平息冀州士绅们的怨气。
在得知魏郡太守栗成被杀之后,袁绍挑选栗成的继任者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董昭这个胆大能干的手下。可是谁能料到,策划了此次并州军东侵事件,并一举攻克邺城的幕后谋主。居然就是这位看起来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
当袁绍因为得知董昭居然是并州军入侵的策划者,而大感震动的时候,身为罪魁祸首的董昭,正悠闲的与张狂闲聊。
董昭是巨鹿太守,巨鹿与并州之间隔着一个常山,本来张狂是没那么容易见到董昭的。不过,董昭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为并州军提供了不少军力调动文书。有了相应的文书作为证明。在动荡不安的冀州,各地对路过的这些客军也不会特地去阻拦。
更夸张的是。董昭还将在镇压巨鹿豪强时从袁绍那儿要来的虎符,送到张狂手中,让张狂可以让其派出的并州先锋军,都冒充成袁绍军的旗号。
如此一来,不管是南线的臧霸攻略涉县也好,中线的周仓攻略上艾也好。抑或北线的于禁攻略井陉也好,居然都成功的做到了兵不血刃,一鼓而下。袁绍小心翼翼的在涉县和邺城留下的防御力量,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董昭和陶升这两个“叛徒”给废掉了。不少郡县所属的小吏都还没有明白过来,半个魏郡和大半个常山。就已经易主了。
当然,开局良好,并不意味着张狂的冀州攻略,最后一定能够成功实现。
比如说,张狂若是想要顺利的将常山、巨鹿二郡拿到手中,光凭董昭的内应还不行,必须要用自身的实力击败袁绍,才能够真正震慑住冀州的一干大大小小心向袁绍的豪强。而对张狂来说,目前势态下,最好的一个作战目标,就是屯驻在下曲阳的颜良、文丑所部。
张狂带着中军六千人,在汇合了前锋于禁所部五千人和董昭带来的巨鹿郡兵四千以后,兵力一跃达到了一万五千之多。如果等后继的张燕带着部下四千人赶到,那可就差不多是整整两万大军了。
这两万大军,可都是战兵和辅兵组成,还没有包含为数达到三千的并州民夫和四千巨鹿民夫在内呢!
光是从兵力的总人数来看,这次出征的动员兵力,已经成功刷新了张狂的统兵上限。
在下曲阳城外西南五十里处,张狂与董昭两人终于第一次见面了。
“仁大师!你的大名,张狂闻名已久,却始终不得一见。如今一见,足慰平生啦!”
面对张狂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董昭丝毫不敢托大,极为恭谨的行了一个臣下对主公的大礼,高声叫道:
“董昭拜见天师!”
“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多礼!”
张狂急忙向前赶上几步,一把扶起董昭,与他把臂言欢。
“若非仁大师,我军何来如此顺利的局面?仁大师功莫大焉,功莫大焉!”
董昭在大军面前向张狂摆出臣服的姿态,让张狂极为满意。既然董昭如此上道,张狂也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当即封董昭为并州刺史,而自己则接过了冀州刺史的头衔。如此一来,此时的冀州,居然有了三个冀州刺史,也算是体现出冀州的战略重要性。
当然,张狂这个冀州刺史的头衔,比起严纲和袁绍的冀州刺史头衔,在法理上还是更有根据的。
严纲的冀州刺史来自公孙瓒的自封,刘虞的默许;袁绍的冀州刺史来自韩馥的推让和天下士人的认可;然而张狂的冀州刺史,却是来自长安城内的天子诏书,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名正言顺。
占据了大半个司隶以后,韩遂还没有切实掌控住半个司隶,立刻就要面对袁术号称二十万。实则为十万的讨伐大军。如此棘手的形势,也是韩遂事先所预料不及的。
谁能想到本来已经要攻打兖州的袁术,都到了箭在弦上的程度,居然愣是停下来,果断改变进攻的方向呢?
袁术的大举进犯,让韩遂和马腾等人在关中的局势大大危险起来。此时。司隶北方并州刺史张狂的态度,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如果张狂来一个乘火打劫,韩遂的西凉羌汉大军在关中立足未稳,很有可能被张狂和袁术联手打回苦寒的凉州。
韩遂与张狂两方的势力,曾经在白波谷的争夺中略有小怨。不过,在事关天下的大事面前,韩遂是不会去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怨。他同样相信,张狂若不是个傻子,就不会对这些细节耿耿于怀。
不过。以韩遂的老谋深算,当然不会看不出张狂此时南下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就算韩遂被击败,张狂想要占据司隶,也必须正面对上有孙坚指挥的十万袁术大军。
根据韩遂对张狂这些年的研究,他认为张狂此时的心思,应当是放在东部的冀州。在那里,有袁绍和公孙瓒拼了个两败俱伤。可是大把的便宜在等着张狂去捡呢!
猜想归猜想,老辣的韩遂是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可能性的猜想上。所以。他一控制长安城的天子,立刻向并州下达了天子诏书,封张狂为冀州刺史,以期待祸水东引。
为了表示对并州的重视,担任使节的,是韩遂极为倚重的心腹谋士——成公英。
成公英虽然智谋出众。却长得五大三粗,一副赳赳武夫的雄伟模样。他来到并州之时,张狂正忙于东征事物,只是略略与成公英交谈了几句。在双方都无心对抗的前提下,两人三言两语就达成了君子协定。
根据约定。张狂保证不参与到三辅之地的战事当中,而成公英也代替韩遂答应,三年之内,不会试图攻略三河地区2。
不过,在这些条件之外,张狂还代表太平道诸多道众,向成公英提出了一个额外条件。那就是:
引渡皇甫嵩。
作为当年镇压太平道起义的主要将领,皇甫嵩在冀州和颍川等地,向黄巾军犯下了累累血债。别的不说,皇甫嵩当年在击破张梁和张宝统帅的冀州黄巾军主力以后,将俘获了十多万黄巾军,不分老幼妇孺,统统杀害,筑成京观,以夸耀武功。这等行径,让残余的太平道道众,无不对皇甫嵩恨之入骨!
如今的并州军中,有不少中低级官兵的亲人,是在当年皇甫嵩杀害的十数万老弱妇孺中。故此,张狂对别的大汉官吏都可以放过,甚至是握手言欢,却偏偏不可能放过满手血腥的皇甫嵩。可以说,皇甫嵩在大汉军人当中的威信有多高,太平道对他的痛恨就有多深!
对张狂的这个要求,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