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明(知白)-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李渊将他归入张公谨的军中,他的玄武卫也就脱了禁军的管制约束。兵备府衙门里的大门可是要比玄武门好进出多了,柳暗花明的感觉让人爽的一塌糊涂。笑够了之后万玉楼起身,将自己的部下全都召集起来,然后带着数百人浩浩荡荡的往玄武门那边走了过去,高莲生知道皇帝让他彻查长安城中燕云军细作的事,所以立刻开了城门放他出去。
借着稽查城中细作的机会,万玉楼联系王启年和吴不善,告诉他们两个明天晚上他就会想办法在西内苑城门放火,让他们两个做好准备接应燕王进城。
万玉楼说完这话的时候,坐在王启年不远处的一个人说道:“上次在皇城放的那把火没起什么作用,这次我要在太极宫里点一把火。”
听到这句话,王启年,吴不善和万玉楼三人脸色顿时变得精彩起来。
“我的姑奶奶,好不容易把您从太极宫里偷出来的,您就别想着再进去了行不行?”
王启年带着哭腔哀求道。
万玉楼也是一脸可怜的说道:“姑奶奶啊,您就踏实踏实吧,说起来您老人家非得在桌子上留一封信,李渊的脸都被气绿了。万一连累了那人,咱们的计划还得起变化。他可是有大作用的,到时候朝中百官还指望着他去盯着呢。”
“行了行了!”
一身男装打扮的张婉承摆了摆手道:“这些都是早就算计好了的事,那家伙既然敢放我出来就算定了李渊不会把他怎么样。要不是因为这样,万胖子你有机会出太极宫?”
“说起来……”
万玉楼忍不住叹了口气道:“那家伙的算计当真了不得,竟是把自己也算计进去,真不知道他哪儿来的那么大胆子,万一李渊暴怒之下派人杀了他,主公要是知道了,咱们也得跟着受牵连。”
“是个狠人!”
王启年也点头道:“所以咱们更不能出一点漏子,人家费那么大劲争取来的机会,咱们若是不能把握住,显出咱们废物来了!”
“明夜子时玄武门!”
万玉楼站起来挥舞了一下拳头,器宇轩昂的说道:“某要建不世之功!”
兵备府衙门
张公谨看着面前的心腹大将韦天垂叮嘱到:“今晚子时,我让人将南门打开,你带一千精骑杀出去,只管向前冲不要计较死伤多少人马。只要杀出重围,用最快的速度赶往荆襄,请郡王李孝恭立刻回军救援长安。”
“末将明白!”
身材魁梧的韦天垂拍了拍胸脯说道:“陛下的信任,大将军的信任,末将必不辱使命!”
张公谨点了点头道:“宁可死战,不可败退,你记住了么!”
西内苑城门
刘弘基将自己的佩刀解下来递给徐盛怒道:“今夜厮杀,万般凶险,若是实在难以冲出去就回来,陛下面前自然有我为你解释。东城那边看起来燕云军戒备松散,可李闲用兵向来谨慎,哪里会给人留下机会?看起来简单轻易之处,九成是他故意留下来的陷阱。”
“末将……”
徐盛怒眼圈一红,接过横刀道:“末将不能回来,若是冲不出去便应战死,不然连累了大将军您,末将于心何忍?当初我家逢巨变是大将军您收留了我,今日正是末将报恩之时!”
刘弘基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予你之恩是我予你的,你不必将这事和朝廷混为一谈……好好活着,说一句掉脑袋的话……秦王造反之际我便想明白了一件事,大唐终究是李家的,谁坐上那把椅子也是李家的……何苦让那么多人去送死?”
“大将军!”
徐盛怒不可思议的看了刘弘基一眼,实在没有想到刘弘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刘弘基扫视了一圈城墙上当值的士兵,忍不住感慨道:“你看看这士兵,年长者不过四十岁,年幼者不过十四五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于这一战,皇帝赢了,他们的家人能领到一点薄凉抚恤,城外的人赢了,他们甚至连抚恤都没有!”
他猛的拍了一下城墙垛子:“若是与外敌厮杀,杀高句丽人,杀突厥人,甚至杀窦建德人,萧铣的人都没什么,可偏偏现在是大唐的人在自相残杀!我心里……不痛快!”
……
子时
长安南城明德门,东城通化门同时打开,徐盛怒率军一千出通化门,韦天垂率军一千出明德门,不打火把,战马也勒住了嘴巴,趁着夜色缓缓出城,待快到燕云军大营的时候才骤然加速,笔直的朝着营盘冲了过去。
率军堵住长安南城各城门的是牛进达,他已经睡下,猛然听到营中号角声想起来立刻翻身爬起来,这几日他都没有卸甲,伸手抓了身边长槊快步走了出去。营前面已经有几处起了火,不少人都在往营门方向跑。
“弓箭手都退下来,巨盾结阵顶上去!弓箭手在后,长矛手次之!”
牛进达一边大步往前走一边吩咐道:“夜晚突袭必然是轻骑突进,弓箭手挡不住,让骑兵全都上马,若是唐军闯营而出就杀过去,一个也不要走了!”
“喏!”
众人应了一声,大步而行。
牛进达冷笑了一声,心说等了这几日,终于等来了。
东城外
听到号角声想起,裴行俨哈哈大笑,抓起一对铜锤冲出大帐,一边跑一边喊道:“来几个杀几个,老子这几日憋的手都痒了!”
第六百六十章殒命
徐盛怒祖籍霍邑,他父亲本来是霍邑守军一别将,他也在隋军中任职。唐军攻打霍邑,宋老生派他父亲诱敌,却只给一千人马,败于秦王李世民之后,逃回霍邑城中,宋老生以军法处置,斩了他的父亲,将他也下于牢狱。
太李建成攻破霍邑,刘弘基阵斩宋老生。他便投在刘弘基军中,一直视刘弘基为恩人。
出兵之前,刘弘基对他说的那番话让他感触极深。城外的燕王李闲,几乎人人都知道也是当今皇帝的儿,只不过皇帝为了保存颜面不肯相认。如今燕王兵临城下,皇帝派兵马出城去求援,说来说去,打来打去还是他们李家人自己的事。死的却是那么多无辜兵士,无论如何这件事确实都让人觉着有些憋屈窝囊。
诚如刘弘基所说,这一战若是陛下赢了,战死的袍泽家眷或许还能领到一些抚恤,可若是燕王胜了,怎么可能会给唐军阵亡的将士们发抚恤?唐军守城,燕云军攻城,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燕云军士兵死于唐军之手,若是再给唐军发抚恤,难道燕王就不怕寒了燕云军将士们的心?
所以这一战无论谁胜了,对于士兵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朝廷发些抚恤又能怎么样?
士兵们战死,不是与外敌作战而死,死的何其憋屈窝囊?
李家自己人之间的争斗,却要牵连这么多无辜百姓。
而张公谨在叮嘱韦天垂的时候,说的话却截然相反。他告诉韦天垂,宁可死战也不要退却。陛下这段日心情极差,谁知道会不会引起雷霆之怒?韦天垂是张公谨的亲兵出身,对张公谨也是忠心耿耿。他能从一个亲兵升任为鹰扬郎将,全靠张公谨的提拔。
如今张公谨用到他,他自然也要以死效力。
时一到,城南的明德门,城东的通化门同时打开。两员虎将各带一千精骑杀出了城门,不管是徐盛怒还是韦天垂其实心里都明白,这次突袭燕云军大营就算能杀出去,只怕手下兵士也剩不下几个人。燕云军乃是天下间一等一的精锐之师,这些年未尝一败,与这样的对手作战,无论是谁都会心生忐忑。
徐盛怒一马当先冲向燕云军大营,距离还有一百二十步的时候羽箭就带着破空之风激射而来。弓箭手临阵不过三矢,指的便是对骑兵作战而言。轻骑速度太快,一百多步的距离瞬息而至,便是最优秀的弓箭手也很难射出第四箭。
徐盛怒骑兵出身,射术自然不可小觑。听着弓弦响动便将身伏低藏于战马一侧,耳边羽箭呼啸而过,身后的骑兵哀嚎着落马,这些声音不断的传进徐盛怒的耳朵里。从燕云军开始发箭他就知道,这次突袭只怕很难成功了。
燕云军早有准备,轻骑踏阵,对方的弓箭手竟然能这么快集结起来并且列阵拒敌,突袭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突袭,只能称为硬闯。以一千轻骑硬闯早就有所准备的敌军连营……这不是神话故事,燕云军也不是流寇难民,所以这一战注定了血腥惨烈。
羽箭擦着徐盛怒的身飞过去,这种距离死亡近在咫尺的感觉他并不陌生。
距离燕云军大营还有三四十步的时候,他猛的坐直了身将手里的长槊端平。
“杀穿敌营!”
他大声喊了一句,然后提马从鹿角上跃了过去。
后面的骑兵有骑术不精者直接撞在了拒马上,削尖了的木头狠狠的刺进战马的身体里,腿粗细的木头在战马身上留下巨大狰狞的伤口,战马穿在上面一时间还倒不下去,发出一声一声绝望的嘶鸣。
士兵们从马背上跌落下来,运气好的还能站起来往前冲,运气不好的直接被袍泽的战马撞倒,来不及站起来就被接踵而至的马蹄踩得血肉模糊。
燕云军弓箭手在三箭之后便开始迅速回撤,顺着后面长矛手方阵特意留下来的通道撤到军阵后面,弓箭手后撤,长矛手随即将通道关闭。
随着指挥军官的命令,长矛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顶了四五步将阵型展开,第一排长矛手下蹲,双手握紧矛杆,将矛锋上扬,矛杆顶在地面上。
第二排士兵半蹲,手里长矛同样顶在地上,矛锋扬起。第三排士兵直立而战,长矛搭在前面士兵的肩膀上,第四排也是如此,长矛一排一排向外面伸着,就如同一只巨大的刺猬,在火把的照耀下,密林一样的矛锋上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幽寒光彩。
“杀!”
徐盛怒大吼了一声,用长槊向前一指。
但他却将战马勒住减速,让自己身后的骑兵们超越过去狠狠的撞进了枪阵中。
……
高高跃起的战马狠狠的从半空砸落下来撞进枪阵中,马背上的骑士其实在还没落地的时候就已经身死。跃起的战马身上最少有六七条长矛狠狠的戳了进去。马背上的骑士如果运气好的话,双腿被刺短但还能有一口气活着。运气不好的,直接被数不清的长矛在身上戳出密集的血洞来。
长矛穿过战马的身躯,骨骼和矛锋摩擦而过的时候那种声音令人牙酸。沉重的战马砸下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而被砸倒下的燕云军长矛手也很难再有站起来的机会。轻骑踏阵,要想冲破已经结阵以待的长枪兵,除了靠最前面的骑兵用人命开路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
如林般长矛太密集,密集到撞上来的唐军士兵身上伤口最少的一个也有六七处。而战马在撞翻了一片长矛手之后随即殒命,它们最后的使命便是以身躯为后面的骑兵开路。最前面几排长矛手的阵型被撞得有些凌乱,但唐军骑兵的伤亡同样巨大。
轻骑兵的防御力极低,身上薄薄的皮甲根本就挡不住矛锋刺入。随着骑兵和长矛手撞在一起,人的哀嚎和战马的嘶鸣声随即响彻天际。
徐盛怒故意放慢了几分,有一百多名唐军骑兵超越他冲了过去。骑兵的长槊比燕云军士兵手里的长矛杀伤力要大的多,也要长一些,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根本就没有机会第二次举起长槊,因为他们每个人面对的都不止一条长矛。
血肉飞溅,杀气激荡。
最前面的一百多名唐军骑兵没有一个人活下来,最强悍的一个也只冲进去不足十步便被刺成了肉泥。但燕云军的枪阵也被唐军骑兵撞开了一个豁口,这豁口虽然不大,但却为后面的骑兵打开了一扇有可能生存下去的大门。
“杀!”
徐盛怒一声暴喝,挺槊冲进了枪阵之中。
随着唐军骑兵发了狠,被撞开的豁口被逐渐撕开。口越来越大,涌入枪阵的骑兵也越来越多。
若是唐军骑兵的数量再多一些的话,极有可能将枪阵彻底撕开。但徐盛怒只有一千骑兵,而枪阵的厚度又太大,如果不能尽快杀出去的话,他麾下精骑都会如陷入泥潭一般被枪阵困死。一旦轻骑失去了速度上的优势,被困于枪阵之中的话,那么马背上的骑兵将变得毫无还手之力,草靶一样顷刻间就会被长矛手戳死。
徐盛怒连戳带削接连杀了四五个燕云军士兵,他杀人的速度已经快极,但枪阵实在太厚重了,至少有二十排横列,之前自杀式撞进来的骑兵只冲开三排,冲进来之后他就感觉战马的四蹄像是被绊住了似的,速度越来越慢。
他一槊将一名燕云军士兵的心口刺穿,抽出槊锋顺势横扫又切开另一名士兵的咽喉。可就在他准备再刺一槊的时候,战马忽然哀嚎了一声向一边歪倒了下去。徐盛怒大惊,这才发现护在自己左右的亲兵都已经被长矛从马背上戳了下去。
一条白蜡杆铁锋头的长枪狠狠的刺进了他坐骑的肚里,战马身颤抖了一下,随着那长枪抽出来,一股血瀑布一样喷了出来。这一条长枪才抽出去,六七条长枪随即而来,噗噗的声音不绝于耳,战马立刻就被戳成了筛。
徐盛怒连忙将脚从马镫中抽了出来,长槊横扫逼退了涌过来的燕云军士兵,纵身一跃从马背上跳了下去,身就地一滚躲开两条长矛,槊锋一扫,斩断了三条小腿。他趁机站起来向后急退,面前立刻就补满了杀气腾腾的燕云军长矛手。
“将军速退!”
唐军骑兵如坠泥潭一般已经被彻底困住,长龙一样的阵型逐渐被燕云军斩断分割,后面跟不上来的骑兵大声呼喊着,拼了命的往这边冲试图将徐盛怒接应回去。
“若是不能冲出便退回来,陛下面前我自然会为你说话。”
“这场厮杀,杀的不是突厥人,不是高句丽人,而是自相残杀,就算杀的人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不管是谁赢了,终究是天家的人。”
刘弘基的话在徐盛怒耳边回响,他抹了一把嘴角上的血迹忽然放生大笑:“大将军,请恕末将违命不尊!今日死战,以报大将军为末将报了杀父之仇!”
“杀!”
徐盛怒一声暴喝,挺槊杀进了人群。
……
“都闪开!”
一声大喝从燕云军枪阵后面响起,随即一个身材敦实的战将手持一对铜锤分开士兵朝着徐盛怒冲了过来。一看到那对铜锤,徐盛怒便知道对方是谁。燕云军双锤将裴行俨,人称武痴,还是个战场上的疯。
“来的好!”
已经中了两处枪伤的徐盛怒眼神骤然一亮,一槊刺向裴行俨的咽喉,裴行俨也不躲闪,左手锤猛的迎了上去,当的一声脆响,那槊锋立刻就被锤头上巨大的力度震开。徐盛怒长槊险些脱手,才稳住槊杆,裴行俨一个箭步冲过来,右手锤高高举起直接奔着徐盛怒的额头砸了下来。
徐盛怒举槊迎了上去,当的一声,巨大的力度之下他的两手虎口同时崩裂,长槊握不住被一锤砸落在地,裴行俨跨步向前,一脚踹在徐盛怒的心口上。徐盛怒的身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向后倒飞了出去,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你不是我对手,跪下投降饶你不死。”
裴行俨缓步走到徐盛怒身前说道。
“若怕死,我又何必来厮杀?!”
徐盛怒艰难的爬了起来,从腰畔将横刀抽出来指向裴行俨。他嘴里不断有血溢出来,显然受了不轻的内伤。
“是条汉!”
裴行俨肃然说了一句,然后一锤砸了过去:“我成全你的名声!”
血……绽放在碎裂头颅之上。
第六百六十一章逃命
徐盛怒的横刀挡不住裴行俨的铜锤,横刀才来得及举起来那锤就已经到了他的头顶,铜锤砸在横刀的刀背上,当的一声将横刀狠狠的夯进徐盛怒的铁盔中,几乎与此同时,铜锤紧跟着横刀砸在他的头颅上。
铁盔被直接砸瘪了进去,一颗大好头颅如碎裂的西瓜一般四散。脑壳崩碎,红色的血液和白色的脑浆混合在一起激荡了出去。因为距离太近,有几块碎肉粘在了裴行俨的脸上。他向后退了一步,抬手将脸上的血肉抹去,没有再多看一眼缓缓倒下去的徐盛怒,阔步朝着被困住的唐军骑兵走了过去。
“大将军有令,尔等投降不杀!”
裴行俨的亲兵大声呼喊了一句,随即包围住唐军骑兵的燕云军士兵整齐呐喊起来。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被困在枪阵里唐军骑兵犹在死战,随着呼喊声响起,燕云军士兵向后退了出去留出来一片空地,虽然厮杀从开始到现在才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但战死的唐军骑兵已经超过半数,剩下的人也几乎个个带伤,还骑在战马上的人不足一成,还能站着的连三百人都不足。毫无疑问,如果燕云军士兵不后撤的话,他们这些人最多再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就会被屠戮殆尽。
裴行俨阔步走到阵前,看着面前那些浑身是血的唐军骑兵朗声道:“燕王殿下旨意,你们也是汉家儿郎,与我燕云军兄弟们都是一般的出身,这场厮杀全因城中那个皇帝而起,燕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若是肯降,燕王待你们如待我燕云军兄弟们一般无二。”
“投降?”
一个唐军校尉抹去额头上的血水,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到众人面前。他先是抱拳对裴行俨行了一礼,肃然道:“谢过大将军不杀之恩,但……”
他回头看了那些同袍,声音嘶哑悲凉的说道:“这次挑选出来冲阵的弟兄们,家都在长安城,这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旨意,为的是什么大家自然也都明白。若是投降,我们家中妻儿父母只怕也落不得一个好下场。从选了我们出城冲阵那一天开始,我们早就没有了退路。”
“我们投降,祸连家人。”
他看着裴行俨声音微微颤抖着说道:“所以谢过大将军的恩义,谢过燕王的恩义,我等却不能遵命!”
“我们不想死!”
有个年纪只有十六七岁的唐军士兵哀嚎了一声跌坐在地上,他看着那校尉哭嚎道:“我不想死……我还没活够,我还没有娶妻生子,我还没有为我刘家传宗接代啊!我不想死……”
“谁想死?”
那校尉惨笑着问:“你问问弟兄们,谁想死?”
“可我们不死,家中父母怎么办?”
他看向手下士兵们,大声道:“我不强求你们,愿意投降的就丢下兵器,燕王断然不会欺骗咱们,你们也知道今日本是必死的,燕云军没必要放咱们一条生路。若是还顾忌家中亲人的,就跟我站到一起来,也不劳燕云军的弟兄们动手,我们自己了断!”
听到这番话,唐军骑兵中有人忍不住将横刀丢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有人脸色木然的走到那校尉身边,眼神中哪里还有一丝神采。
“白痴!”
裴行俨骂了一句道:“若是你们不死,归入我燕云军中,明日一早到城外叫阵的时候将实情说出来,难道李渊还敢下令杀了你们的家人?若是真这样做的话,他必将失去民心!”
“对啊!”
有人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一条生路:“只要咱们在阵前将这事说出来,皇帝必然是不敢下令杀人的!”
那校尉一怔,随即颓然的将横刀丢在地上,忍不住叹了一声,在心里忍不住想到,咱们这些人只要将这事说出来,皇帝迫于无奈或许不会对咱们家人下手,可皇帝的名誉也会跟着一落千丈,燕王……好算计!
他出身世家,所想到的事自然比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兵要深的多。在这种时候,竟是还想到了燕王这样做的目的。可是谁又能忍受得住活下来的诱惑?视死如归这种事哪有那么多,被传颂的多半都是谎言,谁都不愿意死,哪怕能多活几天也好过血肉模糊的死去,连一具全尸都留不下。
“降了……”
他看向裴行俨,缓缓的跪了下去。
……
城东的厮杀很快结束,从徐盛怒率领轻骑踏进燕云军连营,到残兵四百余人投降也不足半个时辰,而城南这边的战斗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韦天垂是郯国公张公谨麾下大将,此人以武艺精湛闻名,军中比武,少有人是他的对手。此人在数次厮杀中也立过不少功劳,手里的人命算起来也已经有几十条。杀人太多之后对生命也就没有了敬畏之心,但不代表对自己的生命不会珍惜。
从冲阵一开始,韦天垂就知道今日绝不会成功了。
不同于裴行俨的战术,从一开始牛进达就没有让弓箭手列阵顶上去,而是让弓箭手后撤,数千名手持盾牌的步兵结成了一个凹形的阵型,将唐军骑兵放进了大营。而冲进大营的唐军骑兵还来不及高兴,就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围之中。
手持一人高巨盾的燕云军步兵人挨着人站着,密密麻麻的盾牌组成了一道一道的城墙。冲进大营的唐军骑兵骤然惊醒,再勒住战马打算退出去已经晚了。四周的盾阵开始合拢,厚重的阵型缓缓的压了上来。
躲在那些巨盾后面的士兵完全被遮挡住,唐军骑兵手里的长槊就算再锋利竟是找不到目标!他们的面前是整齐连绵的盾阵,长槊胡乱捅过去根本就伤不到燕云军士兵!
而就在盾阵合围之后,躲在巨盾后面的唐军士兵开始发威,每一排巨盾手后面是一排手持投枪的士兵,当盾阵合围逼近唐军骑兵二十步之内,随着牛进达一声令下,数不清的投枪从巨盾后面飞了出来,暴雨一样狠狠的砸进唐军骑兵的军阵中。
一时间哀嚎声响彻天际,唐军士兵躲无可躲,后路被同袍堵死根本无法转身,向前冲的话同样是死路一条。
“撞开他们!”
处在最后队的韦天垂大声命令着:“向前冲,只有将盾阵撞开才有活路,别停下当靶子,往前冲!”
他一边大喊,却偷偷调转战马往回冲了出去。趁着燕云军还没有反击,他有时间冲到明德门外。只要城门打开自己回到城中,以郯国公对自己的器重,想来也不会太为难自己。他不知道城东的徐盛怒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如果他知道的话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
这根本就是一个陷阱!
韦天垂心里骂着,燕云军早就做好了准备,别说突袭,就算郯国公调集上万大军硬闯也未必能将燕云军连营冲开。
所以他干脆利落的选择了逃命。
密集的投枪无穷无尽一般投了过来,聚集在一起的唐军骑兵一层一层的被投枪从马背上撕下来。就如同巨大而密集的冰雹砸进池塘里一样,在水面上激荡起一片血花。轻骑身上的皮甲根本挡不住沉重且锋利的投枪,而停下来是他们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无法想象这种惨烈,密密麻麻的投枪覆盖过去,骑兵和战马根本就无法躲闪,而随着盾阵逐渐合拢看起来他们最后的生路也即将被断绝。
……
韦天垂带着十几个亲兵返身逃了出去,随着他的临阵脱逃,唐军骑兵后队也随即崩溃,士兵们纷纷拨转马头跟在韦天垂后面往回跑,后面淤积的人群散开,前面的骑兵也有了一条生路,溃败一开始就以一种无法阻止的速度蔓延了出去。
唐军竟是才一冲杀就立刻逃了,便是连牛进达都没有想到。他本来以为既然来冲阵,那唐军必然抱着决死之心。来的骑兵并不多,显然是打算冲出去求援的。既然如此,万万没有才一开始就溃败的道理。
可这种事就这样发生了,是个笑话,是个很冷的笑话。
韦天垂一路狂奔,仗着他的战马好一路领先的往明德门外冲。他疯了一样的打马,告诉自己只要冲到城门就能活下来。
明德门城楼前,手扶着城垛看着外面的郯国公张公谨脸色铁青,他的手抓着城砖,因为用力手背上的青筋条条隆起。
“放箭!”
他从嘴角里挤出两个字,随即拂袖而去。
箭雨从城墙上覆盖了下去,其中还夹杂着小腿粗细的重弩。逃回来的唐军骑兵没有死在燕云军手中,而是死在了同袍手中。韦天垂运气极差,被一支重弩直接轰碎了半边身子,落在地上的尸体看起来就好像半截蛆虫一样恶心。而让人唏嘘的是,他的战马竟是完好无损,身上一处伤都没有。
战马孤零零的站在韦天垂的尸体旁边,不断的用嘴巴拱着主人的身子试图将他唤醒。它的嘴里发出轻声的呼唤,只是已经冰冷的尸体怎么能给它回应?
在战马身后不远处,白羽覆盖了一层,数百名大唐精锐骑兵全都被射死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活着触碰到已经触手可及的城门。
想死的死了,想活下来的也死了。
张公谨没有多看一眼外面,嘴唇抽搐,脸色阴寒。
西内苑城门上,刘弘基饮尽壶中酒,流下一行清泪。
第六百六十二章布置
两支突围求援的人马全军覆没,这件事李渊得知的时候他甚至脸色都没有变一下,也不知道今天皇帝是怎么了,竟是一点怒意都没有。他只是面如表情的吩咐兵部尚书将抚恤加倍发下去,无论是逃回来被张公谨下令射死的,还是投降了燕云军的,一律按战死论,抚恤必须在两日之内发到那些士兵家中。
吩咐完了之后他起身走出御书房,一路缓步走出太极宫,出了玄武门直接登上了西内苑城门,已经三四天没有下过城墙的刘弘基连忙来迎。李渊看到头发凌乱衣衫满是脏污的刘弘基显然怔了一下,随即拍了拍刘弘基的肩膀走到城墙边上。
他看着城外燕云军连绵不尽的营帐,沉默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刘弘基不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什么,也只是站在一边不言不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渊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回头看了刘弘基一眼问道:“弘基,如果要你来看,李闲什么时候会开始攻城?”
“不会太久,臣推测,三五日之内。”
刘弘基想了想回答道。
“是啊……”
李渊有些感慨的说道:“他总是要忍几天的,得做个样子给城中百姓看,给满朝文武看,甚至是给天下臣民看……他是来清君侧的,不是来造反夺位的。他提了条件,虽然明知道朕不会答应但还是要等上几日,因为他要彰显他师出有名。”
“朕听说……”
李渊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燕云军中有一种威力极大的火器,投入人群中可在瞬间杀死数十人,若是投到城门前,便是厚重城门也挡不住几次焚烧。朕没有见过,弘基……你可见过?”
“臣也不曾见过。”
刘弘基如实回答道。
“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又是谁想出来的这逆天手段。”
“据说是李闲自己想出来的。”
听到这个回答李渊明显怔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朕有二十三个儿子。”
他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刘弘基心里已经咯噔一下震颤起来。皇帝说他有二十三个儿子,但谁都知道,皇帝陛下只有二十二个儿子。
“陛下!”
他试图阻止皇帝不要再说下去,但李渊却摆了摆手道:“此间又没有外人,弘基,当初你到辽西怀远镇投靠朕的时候,朕就把你当自家人看待。你与建成世民关系都极好,便是宁儿也把你当大哥看待。今日这话朕只是对你说,便是裴寂刘政会也没机会听到朕唠叨这些。”
他看着外面的燕云军连营继续说道:“朕有二十三个儿子,四个嫡子。”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顿了一下,留给了刘弘基一段反应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