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本应该在上次的早朝就解决,只是朕的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拖了下来,今天就解决了吧!”天启皇帝对着下面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到了御史冯三元的身上。

“冯爱卿,那日你参劾熊廷弼,不知道这几天可有什么新的证据吗?”天启皇帝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脸上的表情也是丝毫不变,摆明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陛下,臣有罪。”冯三元此时已经是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昨天晚上他去见兵部尚书姚宗文被拒之门外,他就知道自己被抛弃了,他们要抽手了,而自己就成了弃子。在痛恨这些人的同时,冯三元心里就是害怕,他可不认为以自己的能力能搞倒熊廷弼。那些人收手了,就证明事不可为,辽东的杨家都未见得能够保得住,更何况自己。内阁大学士都是说罢免就罢免,自己不过是一个御史。

冯三元也曾想过在大殿之上,来一次死谏,就算被打一次廷杖,自己也能名扬天下了。可是冯三元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熊廷弼本就没有什么罪责,这纯属栽赃嫁祸,一旦朝堂上有人拿出证据,自己肯定会遗臭万年的。

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冯三元,天启皇帝微微一笑,这个时候就不能太光明正大了,还是弄一些小手段的好。

“冯爱卿,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经管说来,朕自当为爱卿做主!”天启皇帝的语气似是颇为关心,又像是有些好笑,总之是让人捉摸不透。

“陛下,臣有罪啊!臣失察,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就参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请陛下治罪。”冯三元此时跪在地上,身子不断的发抖,看起来很是可怜。只是他的心里却带着几分希望,暗暗的道:“希望你不要骗我,只要我倒戈,你们就保住我。”想着昨天晚上来见自己的人,冯三元把自己的心一横,自己这次豁出去了。

小高氵朝!求票票!求推荐啊!

第一百零八章大朝会二

整个朝堂上此时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想到冯三元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御史是出了名的难缠,没有什么人能让屈服,廷杖只能让他们更加嚣张。

只有兵部尚书姚宗文脸色变得很难看,心里也是一沉,昨天晚上他接到了一封信,知道自己这边要放弃冯三元了。这个冯三元搞出这么一手,事情看来又变的复杂了,心里顿时无比的忐忑。

在一阵安静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此时能够做主的只有这位了。很多人看向冯三元的眼光都充满了怜悯,和他站的近的大臣甚至都微微挪了挪身子,生怕天启皇帝大发雷霆时溅到自己。在大明朝的官场上,御史风闻奏事,很少有受到牵连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辽东的形势在场的大臣都明白,这个时候参劾边关大将,往小了说是私人恩怨,不顾大局。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通敌卖国了。

感受着朝堂里的气氛,冯三元的心不断的往下沉,不禁对那些人也产生了怀疑,他们真的会帮自己吗?看向兵部尚书姚宗文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恨意。

“参劾熊廷弼的人不止冯爱卿一个,只不过冯爱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参劾,那就可是说是诬陷了,构陷边关大将,冯爱卿你可知道是什么罪名?”天启皇帝的声音很冷,似乎在努力的压制着自己心里的怒气,没有破口大骂。

大臣们都是噤若寒蝉,只说是构陷边关大将其实已经是很小的罪名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出通敌卖国,冯三元也只能认着。就算是构陷边关大将,皇帝一个不高兴也是抄家灭门的罪名,冯三元这次真的完蛋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大殿里想起,声音很是低沉,不带丝毫的感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大臣们心里也是明白,冯三元参劾熊廷弼,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就是姚宗文,这个时候他站出来保护冯三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跪在地上的冯三元身子猛地一颤,看向姚宗文的眼光越发的阴狠起来。

“爱卿有本经管奏。”看到姚宗文天启皇帝的脸色顿时含难看,似乎对他这个时候站出来很是不满。

“陛下,御史冯三元涉嫌构陷边关重臣,臣怀疑他通敌卖国,包藏祸心,希望陛下下旨严查。”姚宗文也没看冯三元,声音低沉而阴冷,说出的话也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原本的队友姚宗文会狠狠的踩一脚。

站在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此时也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冯三元居然就这样被抛弃了,再看想冯三元的眼光中就多了很多的怜悯。很多人的心里都是微微一寒,这会不会就是自己将来的下场?

天启皇帝的脸色则是年越发的阴沉,嘴唇也在不住的颤抖,显然是相信了姚宗文的话。

“冯爱卿,你可有什么话说?”将目光转向冯三元,天启皇帝的目光阴沉的可怕,只要冯三元一个答对不上来,恐怕就会被直接拉出去。

很多东林党的官员此时站不住了,冯三元在东林党之中的人员还不错,尤其是都察院之中的一些御史,受过他恩情的人不在少数。冯三元虽然贪钱,可是对同僚还算大方,那些生活困苦的御史很多都受过他的接济,此时看到冯三元可怜的样子,顿时就有人忍不住了。

只是还没等这些人出来,内阁大学士韩旷的目光便扫了过来,眼神中满含着深意。很多人刚抬起的腿就被这一眼顿住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们此时明白这不是姚宗文和冯三元之间的矛盾,而是整个东林党都将冯三元抛弃了。

这个时候唯一无所谓的就是那些世袭勋贵了,对于这些来说,这些文官斗的越是热闹,他们就与高兴。那些武官也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锦衣卫的指挥使骆思恭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此时朝堂上的明白人不多,他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陛下,臣,臣”冯三元的心里充满了绝望,说起话来也有些语无伦次了,这些人实在太狠了,不单单的是抛弃了自己,还想将自己弄死啊!眼中的疯狂之色一眼,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定。

天启皇帝没有在说话,目光在下面的大臣之中不断的闪过,意味深长。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天启皇帝的决定的时候,大殿里再次响起了一个声音,中正平和,很是威严。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再次让所有人没有想到,这次开口的是左都御史杨鹤。这位杨大人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才朝中的地位很高,很多人都称呼他为孙党的二号人物。一号人物自然就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太保孙承宗。

“杨爱卿,你最好想好了再说!”看到杨鹤站了出来,天启皇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向杨鹤的目光也是充满了不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天启皇帝很生气,这位杨大人恐怕要有麻烦。

“陛下,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上书谏言本就是为臣的本份,臣时刻不敢忘。”杨鹤此时目光直视着身后的御史,这些人大部分属于都察院,很多都是自己的下属。看到杨鹤的目光,这些人大部分都低下了头。

天启皇帝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一些,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鹤,才缓缓的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没有阻塞言路之事,朕自然不会做。君有过可以直谏,臣有过可以明参,可是杨爱卿你可要想好你要说的话!”

所有大臣的心里都是微微一禀,天启皇帝看样子是真的生气了,很多人都不明白杨鹤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被东林党抛弃的人,值得吗?

跪在地上的冯三元身子微微一震,看向杨鹤的眼中则是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决然。站在前面的内阁大学士韩旷,脸色则是变得很难看,心里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求票票哦!

第一百零九章大朝会四

“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陛下信任微臣,臣自然不敢信口雌黄!一定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杨鹤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冯三元,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可是说起话来却是掷地有声。

天启皇帝的脸sè依旧不是很好看,yin沉的可怕,半晌才缓声道:“熊廷弼乃是辽东经略,现在辽东是个什么样子,朕不说你们也知道。萨尔浒之战之后,熊廷弼保住了辽东,那是对朝廷有大功的,朕不能寒了边关将士的心,不能寒了众臣的心。”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鹤,天启皇帝道:“杨爱卿,你有什么话说吧!”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所有的大臣都明白,这位少年天子对熊廷弼的印象非常的不错,想要扳倒熊廷弼的人怕是要倒霉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冯三元。刚刚那些想要站出来为冯三元鸣不平的人,此时也全部收住了脚,为了冯三元得罪内阁大学士韩旷,还得罪了天启皇帝,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些齐浙楚党的官员和刚刚加入孙党的官员,此时则是满脸担心的看着杨鹤,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杨大人这是怎么了。这样一个人值得吗?千万别触怒了天启皇帝,那可就麻烦了。

“臣斗胆问一句,不知陛下想要怎么处置冯御史?”杨鹤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呆住了,这位大人的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不过他的话问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

“参奏失实,交付有司衙门查处,至于有没有构陷大臣,通敌卖国,那就要查过之后才知道了。”天启皇帝似乎也没有生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下面的大臣一听,果然自己没猜错,进了三法司还能出得来?这可是天启皇帝钦定的罪名,没有人敢轻易的推翻。况且这个冯三元不过是东林党的弃子,谁敢冒着得罪皇帝还得罪的东林党的风险救他啊!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杨鹤的身上,所有人的都看着他,有担心,有幸灾乐祸。也有人将目光落到了站在最前面的人孙承宗身上,毕竟在他们看来孙承宗是因为杨鹤才又的今天,这个时候孙承宗怎么也应该站出来啊!

“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可是今ri臣有些话却不得不说了,陛下既然以国士带臣,臣自当以国士报之!”杨鹤却是上前一步,缓缓的撩起自己的官服跪了下去,轻轻的将自己的官帽摘了下来,放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这朝会刚刚开始,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就摘了自己的官帽。跪在地上的冯三元此时双眼通红,眼中泪水不断的流了下来,自己在官场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的尔虞我诈,太多的落井下石。此时杨鹤这样对自己,真的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天启皇帝此时也很诧异,心中暗道:“好你个杨鹤啊!让你演个戏你也太投入了,等这件事情完了,看朕怎么收拾你。”

心里虽然不高兴,可是天启皇帝的脸sè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将看向杨鹤的目光放到了一边,似乎对于杨鹤的动作无动于衷。

“陛下,自古一来御史就有监察百官的责任,风闻奏之本就是御史的职责,至于审狱断案乃是三法司的事情。冯御史参奏辽东经略熊廷弼,乃是一个御史的本分,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至于陛下说的有没有证据的事情,那是应该交给三法司去查的,如果御史将这些事情都做就是越权了。大明从无阻塞言路之说,陛下乃是盛世明君,更不应该有这样的决定。臣今ri在这大殿之上,力保冯御史。”杨鹤的话可谓震耳发聩,震得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这可是批龙鳞,犯颜直谏啊!

很多人都激动了起来,这次的事情过去,无论结果如何让,这位左都御史杨鹤在清流之中的地位一定会再升一个台阶,这天下恐怕在也无人能望其项背了。杨鹤身为左都御史,在清流之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要不然也不会在东林党和齐浙楚党争斗那么激烈的情况下,保住都察院的位子。此时更是犯颜直谏,这声明想必就是如ri中天了,很多站在杨鹤身边的御史顿时也有些跃跃yu试了。

天启皇帝此时心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总觉得好像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里了,这些人啊!没一个好对付的。

“杨爱卿,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天启皇帝脸sèyin沉的可怕,脸sè也变得铁青,站起身子对着杨鹤大声的喝问道。

“陛下,冯御史参劾辽东经略熊廷弼乃是本分,因为这件事情陛下处置了他,今后让我等御史如何自处?臣深受皇恩,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这个时候如果不站出来,上对不起陛下知遇之恩,下对不起属下的拥戴之义。这是为臣的本分,如果陛下要处置冯御史,身为冯御史的上官,臣请带之受罚!”杨鹤此时居然也站了起来,回头看着看站在自己身后的几位御史,眼神十分的锐利,说出的话却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一样了,这位杨大人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上对得起皇上,对得起下属。为了心中的一股正气,批龙鳞,犯颜直谏。如果皇帝一意孤行,愿意为了自己属下顶罪,这样的上官到哪里去找?

那些投靠过来的人,此时心中一片火热,站在杨鹤身后的御史们,东林党的人或许还有些犹豫,那些无党派的人此时也不再观望,有这样的上官一定要好好的逢迎一下。

天启皇帝缓缓的做了下来,看向杨鹤的眼光中充满了威慑,似乎想要将他一口吞下去!

“陛下,臣觉得杨大人说的有道理,请陛下收回成命!”这次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周嘉谟。

“请陛下收回成命!”有人一带头,顿时大殿里的大臣跪下来一大半,齐浙楚党,孙党,中立的文官,包括一些世袭勋贵。

第一百一十章大朝会五

见这件事情定了下来,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扫视了一圈,缓缓的道:“这里有一份折子,杨爱卿,念给众位爱卿听一听!”

听到天启皇帝的话,这些大臣都有些茫然,那些敏感的人此时已经明白过来了。这次天启皇帝召集大朝会,并不是为了熊廷弼,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正题。

“这份奏折是辽东监军太监上的,里边的建议朕觉得值得商量,众位爱卿听听吧!”将奏折交给了陈洪,天启皇帝缓声道。

还是辽东的事情,很多大臣都在心里感慨,这些人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天启爷是一定要将辽东弄个水落石出的。很多在辽东有着利益纠葛的大臣,此时已经有了退意,皇帝如此关注,以后的事情怕是不好办了!

杨鹤则是微微一愣,这本是太监的活,怎么交给自己了?看来天启皇帝是对自己不满了,这是在报复自己,心里虽然腹诽,脸上却是一脸高兴的接了过来。

“臣,辽东监军太监崔福,叩请圣安!臣得陛下信任,监军辽东,时刻不敢懈怠,今有一事,臣觉不妥,恭请陛下圣裁!”杨鹤接过陈洪递过来的奏折,大声的念了起来,“辽东战事频繁,各军将领实心用命,辽东局势倒也稳妥。近日臣却觉有一事不妥,辽东之地将领繁复,悍将无数。辽东督师杨渊,治军虽然有方,可辽东土地广袤,展示颇多,臣奏请陛下派一威服中军之人,提督辽东。”

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啊,这份奏折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对辽东的将士也多为夸奖之词。只是明白人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在参劾辽东督师杨渊啊!罪名也不小,明着是说辽东地域广袤,战事颇多,杨渊一个人忙不过来,其实就是在说杨渊没有能力统领辽东,希望皇帝派遣有能力的人到辽东去。

杨鹤的奏折虽然念完了,可是大殿里顿时陷入了安静之中,此时能够摸到脉的也就是东林党的这些人。其中看到的最明白的要数兵部尚书姚宗文,他明白天启皇帝是要对杨渊动手了,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不是自己。这位少年的天子的心机不是一般的深啊!不明着说是因为杨渊参劾了熊廷弼,而是弄出了这么一手。

那辽东的监军太监是什么人?那是天启皇帝的家奴,没有天启皇帝的允许他敢说这样的话?况且姚宗文可不相信,杨渊没有打点好这位监军太监,崔福上书参劾杨渊,是谁在背后授意不言自明了。

轻轻的喝了一口茶,天启皇帝淡淡的道:“众位爱卿有什么想法,经管说来,朕不会治罪的。”天启皇帝笑容看在东林党人的眼里,那就是魔鬼的微笑。

“陛下,臣有本奏!”半晌,大殿里想起了一个声音,所有人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次站出来的很特殊,因为他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时候姚宗文多还躲不及呢,怎么会自己跳出来?

“哦,姚爱卿,有什么意见经管说!”天启皇帝轻轻的一笑,和颜悦色的道。

“臣觉得这件事情很很重要,辽东乃是大明重地,辽东一旦有失则威胁京师,不可不重视。既然三法司要派人前往辽东查察熊廷弼一案,那朝廷也可派一大员前往辽东,查察吏治,整肃边军。如果事情真如崔公公所言,那也好早做打算。如果没有,也可是陛下放心!”姚宗文的话说的中规中矩,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只是姚宗文有些忐忑的看着天启皇帝,这也算是他递给天启皇帝的一份诚意。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缓声道:“姚爱卿不愧为兵部尚书,这个意见提的好,有真知灼见!不知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陛下,臣觉的姚尚书的建议非常好,臣附议!”第一个站出来的左都御史杨鹤,接着便是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户科给事中左光斗。再加上齐浙楚党的大部分官员,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既然这样,那就这么定了吧!既然事情定了,那就要选拔一位能臣干吏,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站在大殿之上的这些人都明白,重头戏终于来了,这才是争夺的重点。东林党能都拿到,那么辽东的事情自然万无一失,这次的损失不但全部回来,还占了很大的便宜。

“陛下,臣推举一人!”第一个站出来的依旧是兵部尚书姚宗文,这次他的目光没有在接触天启皇帝,而是有意无意的看向站在前面的韩旷。

“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经管说来?”天启皇帝似乎很高想,看着姚宗文,迫不及待的道。

姚宗文将心一横,大声的道:“辽东之事乃重中之重,这次前往的人也当为声望与才干兼备的人选。内阁大学士韩旷,威望足够,且精通兵事,臣以为是不二人选。”

天启皇帝的眼睛微微一缩,笑着看了一眼站在前面韩旷,若有所思。

“陛下,臣觉的姚尚书言之有理,这次的事情却非韩大学士莫属,臣附议!”这次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王林光,这位决定辞官的老狐狸,此时还是决定在做一件事情。

“臣附议!”随着他的站出来,朝堂上东林党的人无论官职大小,全都站了出来。

轻轻的眯着眼睛,天启皇帝将这些人的行为看在眼里,心中却是不住的冷笑。

“杨爱卿,你怎么看?”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原本很好说话的天启皇帝这次却没有答应,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杨鹤,那些没有站出来的官员,此时也将目光看向了杨鹤。

“陛下,臣以为辽东之事既然为重中之重,那这次朝廷派往辽东之人必将是老成持重,且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韩大学士虽然在朝威望很高,可是说道统御辽东驻军,恐怕不太合适,臣有一合适人选。”没有理会东林党人吃人的目光,杨鹤大声的道。

求推荐啊!有票票的给点啊!满地打滚求票票!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完

看到杨鹤的模样,东林党人的心都是一沉,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上一次也是这样,这位一张嘴,东林党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位置就没有了。

“哦,不知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天启皇帝倒是没有理会大臣们复杂的表情,而是满脸感兴趣的看着杨鹤,显然对他口中的合适人选非常的感兴趣!

看了一眼身后的大臣,杨鹤缓声道:“臣举荐内阁首辅大学士孙大人,孙大人历任地方,在军队中也曾任过职。此时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更是陛下的老师,也是当朝的太保。论声望无人能出其右,论能力虽没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能力,可是整肃辽东还是十拿九稳的!”

杨鹤的话是越说越顺,简直可以用口若悬河来形容,只是站在前面的孙承宗却是满脸的黑气。

“陛下,臣觉得杨大人说的有道理,这次的事情确实非孙大人莫属!”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御史冯三元,这个刚刚倒戈的人,此时便十分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臣附议!”这次跪下的人就更多了,齐浙楚党,孙党,文臣武将一大堆!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东林党人都没有站出来反对,似乎就默认了这样的事情!

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缓声道:“既然众位爱卿都推举孙爱卿,不知道孙爱卿自己怎么看?”一边说着,天启皇帝便将目光落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孙承宗也没有拖沓,撩衣服跪倒在地,大声道:“臣深受皇恩,誓死报答陛下!”

用力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缓声道:“先生忠君为国之心,朕心明了,朕就将辽东托付于爱卿了。”

“臣粉身碎骨,难报万一!”孙承宗对着天启皇帝拜了拜,这位老大人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这一天,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等到孙承宗站回去之后,一个人却站了出来,大声的道:“陛下,臣有本奏!”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在一次集中,一起落到了这个人的身上,只是让人没有想到,这次站出来的人很多都熟悉,但是却都没有在意过,因为这个人被提拔的时间非常短,这个人就是现任的大理寺卿邹元标。

“爱卿,有什么事?”天启皇帝似乎有些累了,轻轻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缓声的道。

“陛下,内阁首辅大学士孙大人出任辽东,内阁不可一日无首辅,臣推举内阁大学士韩旷暂代内阁首辅大学士!”邹元标的话不多,可是说出来却让人震惊非常。此时这些人也明白了,为什么东林党人不在争夺辽东的职位了,原来是为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天启皇帝似乎也愣住了,深深的看了一眼邹元标,缓声道:“今天已经决定了很多事情,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众位爱卿回去之后上折子吧!退朝!”挥了挥手,天启皇帝居然抬起身子走了。

这下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这位陛下到底是什么脾气?谁也摸不准脉了,只是有心人都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皇上。

等到天启皇帝离开之后,大臣们也都向外走,和来的时候不同,此时这些大臣心情都非常的不错。很多人都围在杨鹤的身边,恭喜之声不绝于耳,拍马屁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回到自己的寝宫,天启皇帝连忙招呼太监宫女为自己脱衣服,这衣服穿着实在太累!将头上的平天冠拿了下来,脱下身上的冕服,天启皇帝轻轻的舒了口气。本来一位穿上这个会很帅,此时才发现,实在是太累了。

“陛下,午膳吃些什么?奴才去传膳。”天启皇帝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时候,陈洪小声的道。

“朕现在没什么心情,你让小太监去吧!告诉御膳房,清淡些!”天启皇帝似乎真的累了,有气无力的道。

“是陛下!”陈洪答应了一声,便挥手招了一个小太监,耳语了几句便将小太监打发走了。

似乎有些无聊,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陈洪的身上,天启皇帝道:“陈洪,今天的事情朕办的怎么样?”

“陛下自然是英明无比,只是臣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保住冯三元?那个人不但能力低下,且人品太过恶劣,这样的人不要也罢!”陈洪知道这个时候,天启皇帝最需要的是一个人捧一捧,当然不能太明显。

天启皇帝伸手指了指陈洪,笑着笑,缓声道:“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装傻了?拍朕马屁的人太多了,不差你一个!”

见自己的计量被拆穿,陈洪的脸上也没有不好意思,依旧笑呵呵的道:“臣虽然猜到一些,可是还有很多的地方不明白。”

“好吧!那朕就说给你听听。冯三元自然是不算什么,一个小小的御史,东林党抛弃的棋子而已。正如你说的,能力地下,人品低劣,本来就不应该留着。可是你要知道,朕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朝会?为的不过是将杨鹤树立成文臣楷模。”看了一眼陈洪,见他若有所思,天启皇帝便没有在说话。

半晌,天启皇帝才接着道:“那些清流最敬佩什么?那就是诤臣,敢谏之臣,朕就是要树立一个这样的人,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崇敬他!那些清流掌握着言论,朕要把言论抓在手里,就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天启皇帝的此时目光不断的闪烁,他自然明白言论的重要性,这个是一定要抓到自己的手里的。

“在有朕最担心就是辽东了,想要消弭熊廷弼的事情,就只能从参劾熊廷弼的人下手。杨渊太远,姚宗文会有很多人保,只有冯三元是最合适的人选。官不大,而且被东林党抛弃了,这样的人最适合震慑大臣。这样做,不但可以震慑百官,树立杨鹤,而且还能得到一个能让东林党人头疼的人。要知道,在严密的组组织,只要内部出了问题,那么很快就会土崩瓦解。虽然冯三元不过是一只蚂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冯三元就是那第一只蚂蚁!”天启皇帝说这段话的时候,双眼中闪烁着一种莫名的目光。

谢谢各位书友的打赏,池塘感激不尽!谢谢!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票票!

厚颜无耻的在要点票票!嘿嘿!

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发

天启元年,一月二十三。这一天本是天启皇帝早朝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天启皇帝却没有上朝,而是一早就来到京城城东的城门口。

天启皇帝来到这里的时候,城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周围早就被锦衣卫和禁卫围上了,普通人根本就不能接近这里。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尖利的喊声,天启皇帝缓步的走下龙辇,走向了站在中间的那个人。

“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口中高呼着万岁。

看着周围跪着的大臣,天启皇帝却仿佛无动于衷,缓步的走到一个人的面前,将他轻轻的搀扶了起来。等到这个人站起来,天启皇帝才缓声道:“众位爱卿平身!”

将目光转向面前的人,天启皇帝勉强的笑了笑,沉声道:“先生,朕对不住您!”天启皇帝的语气很是诚恳,眼中的神色也是颇为复杂。

看到天启皇帝的模样,孙承宗的眼中一阵欣慰,自己这一生得遇这样的皇帝,真是三生有幸啊!用力的握了握天启皇帝的手,孙承宗大声的道:“陛下,臣今生只希望能看到大明如日中天,此生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