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林,还有多远?”此时天启皇帝的身边只带着一个太监,那就是陈林,至于王承恩则是被天启皇帝留在了宫里。
“回公子,前面转过去就是了!公子如果累了,小的去找个骄子来吧!”说着陈林回头看了一眼,在人群中一顶四人抬着的骄子不紧不慢的跟着,
那是专门为天启皇帝准备的骄子,只要陈林一招手,马上就会走过来的。
看了一眼陈林,天启皇帝也没说话,陈林的安排自然瞒不过天启皇帝。对着卖糖葫芦路的招了招手,天启皇帝脸上忽然有了几分怀念的神情。
扮作卖糖葫芦的禁卫笑眯眯的跑过来,脸上挂着小贩才有的市侩,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献媚的笑着道:“公子,吃糖葫芦吗?小的的糖葫芦可是这条街上最好的!”
伸手拿过一串糖葫芦,天启皇帝轻轻的咬了一口,味道真不错。回头看了一眼陈林,吩咐道:“都拿着吧!你扛着!”
陈林自然不敢说什么,将糖葫芦接过来便抗在了肩膀上,笑呵呵的跟上天启皇帝的脚步。
走出去不远,天启皇帝终于看到了自己参加聚会的地方,不过在天启皇帝身边的陈林却是皱起了眉头。三层小楼看起来很素雅,可是他却知道这是京城最高等的ji院。
饶有兴趣的看着那巨大的匾额,迎春楼三个字特别的显眼,天启皇帝也猜出这是什么地方了。天启皇帝也没觉得诧异,这个时代士人常常自允风流,流连青楼楚馆也是雅致的事情。
天启皇帝刚要走近去,一边的陈林忽然了过来,脸色涨得通红,一脸为难的道:“公子,这里不是公子去的地方啊!一旦消息走漏了出去,恐怕会有麻烦啊!”
听了陈林的话,天启皇帝也是一愣,心思开始不断的转动。现在周围跟了这么多人,这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宋徽宗迷恋一个ji女,传了这么多年都还被人津津乐道,自己可不能不要这个名声啊!
低着头沉吟了半晌,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看着陈琳道:“你的话不错,是个忠心的奴婢,回去以后记得领赏!”
“小的谢过公子!”陈林顿时面露喜色,悬着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见天启皇帝转身要走,陈林连忙道:“公子,既然已经前来赴约了,那就让人进去见一见几位公子。把他们约到一边的酒楼里,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回头看了一眼,天启皇帝慢慢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既然有这个兴致,怎么能扫了他们的兴致。我们到处逛一逛,走累了就回宫!”
“是,公子!”陈林的脸上露出了喜色,恭敬的施了一礼,弯着腰在前面带路。
兴冲冲而来,败兴而归,或许就是天启皇帝现在这个样子。自从这天之后,天启皇帝也没有出宫,朝廷上下也没有事情,会试开始了考核,武试也拉开了眉目。
朝廷上下的官员暂时没人找天启皇帝的麻烦,天启皇帝也乐的清闲。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三月份,正是春围的时间。明代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头年秋天八月间,各府州县的秀才到本省省城去,应乡试、考举人,称为秋闱;第二年春天二月间,各省举人和国子监监生进京应会试,取中称贡士,紧接着三月份应殿试,考中就是进士,这就叫春闱。
三月十五曰,乃是殿试之期,天启皇帝御皇极殿,贡士们则在皇极殿东西两庑应试,礼部尚书、侍郎充提调,内阁辅臣及各部大员、翰林学士充读卷官,锦衣卫监考。
所有的贡士脸上都带着激动,多年的寒窗苦读,今日终于能站在这皇极殿上了。很多人甚至眼含热泪,沉着脸看着天启皇帝的龙椅,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
天启皇帝升殿,净鞭、礼炮齐鸣,执事官举策题入内,将题目放在皇帝面前的大案上,贡士朝大案行五拜三叩礼,然后除殿试读卷官、提调官之外的文武百官鱼贯而退,贡士到皇极殿东西两边设好的座位答题应考。
考试很快便开始了,天启皇帝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目光在人群中来回的扫着。很快便找到了那三张熟悉的面孔,文震孟、倪元璐还有卢象升。不过三个人可没敢抬头,就算抬头也是一闪而过,并没有认出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觉得实在是枯燥,大殿里也没人说话,只能听到刷刷的书写声。百无聊赖的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发现每个人都是一脸认真的坐着,不得不换了一个姿势做好。
终于熬到了结束,天启皇帝也没搭理谁,在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反正放榜是在三天后,自己想做什么都有的是时间。
殿试翌曰,京城的各大茶社、酒楼就轰的一下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新科贡士三五成群、呼朋引伴,正是春风得意。
难怪他们有如蒙大赦的感觉,单单是考个秀才,就有县试、府试、院试三场,然后乡试考举人,接着礼部会试,最后皇帝亲自殿试,这一场场考下来真是不死也脱层皮。
至于殿试的结果,贡士们倒是不怎么担心的,因为会试录取的贡士一般在三百人左右,而殿试取一甲三名为进士及第,二甲五十多人进士出身,三家两百多人同进士出身,加起来和会试的总数差不多。
也就是说通过会试的贡士,基本上都能金榜题名考上进士,从此成为大明朝文官体系中最金贵的一群人。仿佛游戏中有了力量光环、智慧光环、恢复光环,至于不是进士出身的,则是带着各种负面状态,还没开打就已经输了。
殿试后的第三天,望江楼里面早已全是人了,不少新科贡士们齐聚一堂,格外的热闹。望江楼每一层都不在唱词,全都改成了说评书的,讲的是一段吕蒙正状元拜相,正合着诸位贡士的心思,讨得彩头也比平时多了几倍。
在二楼角落的一张桌子前,三个人带着笑容坐在那里,虽然都显得很从容,不是还是能在眼中看到几分焦急。
“文兄,这次肯定能够金榜题名,一展宏图!”坐在南面的青年一脸的笑容,显然心情非常的不错,除了及特殊情况,他们最差也是个三甲。
被称为文兄的人正是文震孟,此时他已经四十有六,考了十次会试,花费了整整三十年!听到倪元璐的安慰之语,文震孟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笑容,颇为无奈的说道:“为兄这是最后一搏,如果在不成,为兄便回家著书立说,在也不踏入这仕途了!”
“文兄,小弟敢断言,文兄此次必中!”一边的卢象升漏出了一脸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睛微眯着看着文震孟,显然是成竹在胸。
两个人顿时一愣,文震孟颤声道:“贤弟何以如此笃定?”
“贡生本就不会被拿下几个,文兄考了这么多次,可有有一次是从贡生落榜的?最差也是个三甲,文兄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卢象升笑着看着文震孟,一脸笑容的说道。
“那也不一定,殿试不过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未免口气大了些。我看还是做好回家的准备吧!生活困顿了,写点字卖一卖,养家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说话的人声音里充满了嘲讽,正是孙之獬。
第三百七十六章大喜
……
八卦是人的天性,在做的人忽然见到有热闹看,顿时没有刚刚的交谈声。原本说书的先生也闭上了嘴,显然他知道这些人对那边的事情更有兴趣。
很多热都认识这几个人,文震孟本就是非常出名的人物,参加过会试的人很少有不认识文震孟的。一边的孙之獬也是非常的有名,家资丰厚,又非常的有才名。虽然未见得能够进一甲,可是二甲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家全都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思,现在考试的名次还没有出来,有这样的事情自然全当消遣了!
看着一脸挑衅的孙之獬,倪元璐几人全都皱了皱眉头,脸上闪过弄弄的厌恶之色。对于这个人几个人都没有好感,实在是厌烦到了极点。
“这位兄台言之有理,朝廷抡才大典,自然是选贤任能。在没有公布结果之前,那可是谁也说不准的。”几个人还没说话,一边一个瘦弱的青年已经走了过来,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不过眼中却不断的闪着精光。
只见他脸上挂着笑容,来到孙之獬的身边,微微一抱拳,恭敬的说道:“在下王铎,草字觉斯。刚刚听兄台言论,简介颇深,实乃我辈之楷模啊!”
上下打量了一下来人,孙之獬也跟着笑了起来,眯着眼睛道:“兄台仪表堂堂,乃是人中龙凤啊!在下孙之獬,草字龙拂。今日得遇兄台,真乃是三生有幸啊!”
见两个人互相客气,卢象升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怎么到哪里都有这样的人。此时他的心里不禁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的八股文章做的不错,可是真的能够做好官吗?他们真的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甚至入朝秉政?
卢象升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或许这科举制度该改一改了,不过他马上就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连忙将这种想法压了下去,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这不是倪兄吗?怎么还在京城,已经娶到了娇妻,那就你该回家转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啊!”似乎是刚看到倪元璐一样,孙之獬笑着看着倪元璐,脸上带浓重的嘲讽。
慢慢的站起身子,倪元璐脸上怒气一闪而过,不过还是对着孙之獬一抱拳,笑着道:“这不是孙兄吗?今天没有带着小妾吗?小弟可是听说这次孙兄进京,已经纳了六房小妾,实乃是我辈楷模。小弟倒是觉得孙兄应该高中,毕竟这么多小妾,怎么也能种一个。明年办满月酒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通知小弟一声,小弟自当捧场!”
倪元璐的话音不大,可是此时大厅里安静的很,话语就这样传到了在场的每个人耳朵里。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后便是满脸揶揄的看着孙之獬,全都笑着低语了起来。
“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孙之獬恶狠狠的看着倪元璐,大声的呵斥道。
“有些人也不知道是到京城干嘛来了!想我辈十年寒窗苦,历尽千辛万苦,读圣贤书所谓何事?我们不是为了功名利绿,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乃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上对的皇上知遇之恩,下对的起百姓拥戴,也不妨我们到这个世界上走一朝!”站出来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着周围的人一拱手,和煦的笑了笑。
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卢象升这一桌,恭敬的施了一礼,面容严肃的说道:“在下汪乔年,这位可是卢象升卢公子?”
卢象升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认识自己,连忙站起来回礼道:“正是卢某,不知道这位小兄弟有何见教?”
“卢兄误会了,小弟听闻令尊令堂之事,心中无比感佩。今日得见卢兄,便迫不及待想结识一下!令尊令堂才是我辈楷模,自然会名垂青史。”说着汪乔年的看了一眼孙之獬,嘴角微翘着说道:“有些人虽然读的是圣贤书,可是贪恋美色,进京赶到日日笙歌,姬妾成群,如果让这样的人做了官,肯定又是一个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
孙之獬顿时面色一变,目光冰冷的打量着汪乔年,张口就要说什么。
“这位兄台,小弟奉劝你一句,当今皇上英明神武,圣明无双。自登基以来,亲民勤政,查察官吏,整肃官场。如果没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我劝你还是不要进去的好,官场很可能会是你的断头台!”说着汪乔年的眼中冷光一闪,居然带着几分肃杀。
站在一边的卢象升顿时一皱眉头,看样子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可能也是家学渊源,不过看他的样子也不会武,不知道家里是做什么的。
伸手点指着几个人,孙之獬脸上顿时狰狞了起来,狠狠的一甩袖子,大声的说道:“上高水长,咱们走着瞧!”说完便大步的走了下去,楼上顿时响起了嘘声。
风波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说书的便继续说,贡士们互相猜测,有的某某人文采斐然,必定夺取状元,有的说另外一个人是会试的会元,连捷得到状元的可能姓不低。
通过会试的贡士数目基本上和三甲进士相等,贡士们考取进士是没问题的,关键在名次高低。
一甲进士及第,前三名称鼎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予翰林编修,英宗朝之后惯例“非翰林不入内阁”,授了翰林编修,将来做到内阁大学士的可能姓就很大,算是半只脚踏进内阁了。
二甲进士出身,选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三年之后考核,称为“散馆”,成绩优异者点翰林编修,称“留馆”,也就和三鼎甲一样具备了将来入内阁的资格,但时间上就多了三年。另外的庶吉士,或者到六部任主事,都察院做御史,或者到地方做知县,比留馆的就差了许多。
三甲同进士出身,这就又差了一层,除了个别出众的,基本上当不了庶吉士,只能做行人、太常、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当朝首辅帝师孙承宗当年那是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做了十年的翰林编修。现如今乃是大明朝的当朝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
见贤思齐,这里许许多多的贡士,谁不想成为大明朝的第二个孙承宗,也做到首辅的位置上去?将来成为首辅帝师,不但能够名留青史,而且还能够权倾朝野。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将由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等朝廷大员组成的考官班子选定三甲名次,然后才是各读卷官将把他们的考卷读给皇帝听,由天启皇帝亲自选定天子门生。如果天启皇帝不满意,可以将卷子打回,重新挑选。
大家虽然恢复了刚刚的样子,也都在交谈着彼此的事情,不过依旧有很多人的目光像卢象升这一桌看过来。毕竟这里刚刚出了风头,有好信者甚至已经在开始打探几个人的身份了。
不过卢象升几个人却显然不在乎这些,互相介绍一些之后便坐下来聊天。
“卢兄,小弟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问?”看着卢象升,汪乔年脸上带着些许的不好意思,语气带着几分忐忑的道。
“汪兄客气,有什么话但讲无妨!”卢象升对这个人也很好奇,心里也有几分亲近之意,不由沉声问道。
汪乔年沉吟了一下,沉声道:“卢兄家学渊源,不知道以后是否有志兵事?当朝首辅孙大人乃是以兵事见长,如果卢兄有这个心思,可以在殿试之后,上门求学!”
听了汪乔年的话,卢象升微微一愣,他自然是想好好的做些事情,能够到边镇自然是最好了。对于汪乔年的说法,卢象升也有心动心,能够拜在孙承宗的门下,自然是求之不得事情。
不过卢象升心里清楚,孙承宗可是泰昌皇帝和天启皇帝两位皇帝的老师,没有人不想拜在他的门下。可是那又谈何容易,苦笑着摇了摇头,卢象升语气中带着无奈道:“这件事情容后在说吧!现在我们是在等消息啊!”
看着卢象升一脸的落寞,汪乔年也有些尴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语气中带着歉意的道:“卢兄,小弟一时唐突,希望卢兄不要见怪!”
“汪兄客气了!”卢象升也报了抱拳,不过神色还是有些黯然。
几个人各自想着心事,谁也没有在说话,慢慢的陷入了安静。
不过很快楼下便有声音传了上来,现实铜锣的响声,接着便是人的喊声:“报喜了!”
众人全都安静了下来,有的人跑到楼梯下面去看了,内心的急切可想而知。
时间不长,报喜的人就跑了上来,脸上挂着笑容,大声的喊道:“哪位是浙江上虞倪元璐倪老爷?”
颤抖着站起身子,倪元璐的胡子都在不住的颤抖,嘴角晃动了半晌,才发出声音道:“我就是!”
报喜之人连忙跑了过来,对着倪元璐施了一礼,大声的道:“恭喜倪老爷,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第三百七十七章四人传奇
……
所有人全都愣住了,脸上带着不敢置信的看着倪元璐,有的人眼中是喜悦,有的眼中则是嫉妒。不过在短暂的安静之后,整个楼上都沸腾了起来。楼上的跑到楼下来看,楼下的跑到楼上来看。
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倪元璐的身上,看着这个嘴巴张得大大的,满脸吃惊的男人。
“倪兄,快点个喜钱啊!”一边的汪乔年推了倪元璐一把,似乎想要提醒倪元璐,其实不过是想把倪元璐从痴愣中叫出来。
“啊!你说什么?”愣愣的看着汪乔年,倪元璐脸上满是茫然,显然他已经忘记了刚刚的事情。
一边的卢象升看到这一幕,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了一块大大的银子,一边递给报喜的人,一边笑着道:“这是倪老爷赏的!拿回去喝茶!”
“谢倪老爷赏赐!”在手里掂了掂,报喜的就知道这是二十两银锭子,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这个赏赐可真是不小啊!
刚刚走下楼的孙之獬此时正站在楼梯口,见到倪元璐中了探花,顿时就像吃了苍蝇一样。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仿佛开了染布坊,色彩缤纷的。
倪元璐此时也反映了过来,面带喜色的看着卢象升和文震孟,声音颤抖着道:“我中了,我中了!我是探花啊!”
“恭喜倪兄,今日金榜题名,他日定当名扬天下!”几个人全都对着倪元璐抱拳,大声的笑着,显然这些人都是为倪元璐感到高兴。
楼层里面的人此时也反映了过来,对着倪元璐抱拳大声的说着恭喜,大家都是同年,以后在官场上少不得相互照应。探花虽然是一甲第三,可是那时也直接授予翰林编修的,将来入阁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
楼上的全都在大声的吵闹着,楼下却再一次传来了铜锣响,所有人都面带期盼看着。时间不长,下面又走上来一队报喜的,身上穿着大红色的衣服,一脸喜气洋洋的。
这些人刚走上楼层,领头的人便大声的喊道:“哪位是常州宜兴卢象升?”
“我就是卢象升!”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卢象升的脸上一愣,不过马上便露出了压抑不住的喜悦。说话的声音中都带着颤抖,脸上的肌肉都在跳动。
“恭喜卢老爷,卢老爷高中三甲第二名榜眼!”报喜之人把喜报高高的举了起来,口中大声的喊道,生怕周围的人听不见。
这下轮到卢象升痴愣了,不过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脸上的喜色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伸手拿出一个银锭子递给为首的人,又拿出一大把银子打赏给后面的人。
此时这层楼已经沸腾了,刚刚出了一甲第三名探花,现在又是一甲第二名榜眼。有的人甚至在想,如果这里再出一个一甲第一名状元,这里就真的能过名扬天下了。以后这望江楼肯定是名气大增,每逢春围肯定也是一座难求。这三个人做过的桌子,一定是抢破头的。
一时间恭喜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人已经上来结识了,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羡慕,有的人也看到站在楼梯口的孙之獬,很多人的脸上都带着嘲讽。
现在孙之獬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丑,站在他身边的人都尽量的躲得远远的,生怕他被人传染了霉运一样。看向卢象升几个人眼光却不同,已经满是热切了。
楼上开始变得更加嘈杂,大家的脸上的都挂着笑容,很多人的眼中都带着深深的期盼。
整个望江楼开始陷入了巨大的欢喜中,随着报喜之人一批批的赶到,得到消息的人顿时欣喜若狂。无论是一甲二甲或者三甲,得到消息的人全都是面带喜色,或者有的人心里觉得没达到自己的希望,可是这个时候说其他也没有什么用了。
巨大的喜悦包裹着望江楼,所有人都在不住的打听,本届的一甲第一名状元究竟是谁。当听到那个名字之后,大部分人都愣住了。
在这个时候,望江楼外在一次来了一对报喜的队伍,和刚刚不同,这一队要隆重的很多。前面两面铜锣开道,后面唢呐手吹吹打打的。在队伍的中间,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报喜之人将喜报高高的举着,脸上全是喜悦之情。
“少爷,你的名次出来了!”一个仆人来到汪乔年的身边,在汪乔年的耳边笑着道,老仆人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皱纹都散开了不少。
看了一眼身边的卢象升和倪元璐,汪乔年的脸上带着几分苦笑,自己能中早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虽然自己没想过一甲,可是现在被这么一比,汪乔年难免觉得有一丝失落。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脸上自然带上了几分抑郁。
一边的卢象升看到汪乔年的表情,轻轻的皱了皱眉头,脸上带着真诚的道:“怎么汪兄?考的不理想吗?”
老仆人见卢象升这样问,脸上顿时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把眼睛一瞪,很是不满的道:“我家公子可是二甲的第一名,怎么可能考的不好?”
卢象升先是一愣,又看了一眼自己和倪元璐,他已经明白了汪乔年为何会是那种表情了。对着汪乔年一抱拳,脸上异常真诚的说道:“汪兄,你曾有言,考功名为了天下苍生,千万不要如此啊!”
用力点了点头,对着卢象升一抱拳,汪乔年脸上带着一丝愧色,道:“卢兄,是小弟着像了。”见跟在身边的老仆人还要在说什么,汪乔年顿时苦笑着道:“城叔,这是这次一甲第二名榜眼,那是我的至交好友!”
虽然知道汪乔年是为了不让老仆人在说什么,汪乔年一声至交好友让卢象升心里微微一暖,对着老仆人一抱拳,笑着道:“城叔!”
这次可怕老仆人吓到了,一脸震惊的看着卢象升,语气中带着哭声道:“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公子不要怪罪!”
“城叔切莫如此,我与汪年兄乃是至交好友,称呼一声城叔是应该的。”卢象升一把搀扶着老仆人,笑着说道。
汪乔年二甲第一的身份迅速的传开,这些真的是沸腾了,这张桌子坐着四个人。一个二甲第一名传胪,一个一甲第三名探花,一个一甲第二名榜眼,现在就差一个一甲第一名状元了。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一边的文震孟,这一张桌就剩下这一个人了。所有人都希望文震孟能够高中状元,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可真的是千古文坛一大佳话了!
此时的文震孟脸上早没了以往的淡然,额头上全是汗水,对着卢象升等人笑了笑,抬起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想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望江楼的掌柜挤了上来,来到文震孟的身边,一脸笑容的说道:“文公子,恭喜高中状元!外面的喜报来了,不过他们上不来,能不能请公子移驾?”
听了掌柜的话,整层楼全都发出了巨大的喊声,仿佛所有人都中了状元。四十六岁的文震孟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十次会试,三十年之功,今日终于得到了回报。
撩起衣服向前走去,在文震孟的身后是卢象升和倪元璐,二人的身后则是二甲头名传胪的汪乔年。几个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让开路,大家全都议论纷纷,等到得知真相后,所有人都吃惊的张开了嘴巴!
原本想跟着下楼的掌柜,带着几个小二转了回来,将四个人坐过的桌椅抬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几个人用过的茶壶茶碗,全都没有留下,显然这都是宝物。
几个人走出楼梯口,外面顿时吹打了起来,鞭炮齐鸣,欢声雷动。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今日这里的人全都赶上了!”不远处的一个茶楼里,天启皇帝看着这一切,语气中带着感慨的说道。
“陛下,这里实在太嘈杂了,我们还是回去吧!”跟在天启皇帝身后的王承恩一脸的担忧,有些迟疑的说道。
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真不知道怎么说他了,责罚他吧,他是一片好心。缓缓的摇了摇头,天启皇帝对一边的陈林吩咐道:“去,告诉望江楼的掌柜,就说本公子为三位老友贺喜。望江楼这里摆上三日流水席,所有的花费全都算在本公子的账上。”
跟在天启皇帝身后的王承恩和陈林都是一愣,不过陈林笑着答应一声便大步的离开了。
京城这一天欢声雷动,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一来这是大明朝立国两百年所未有,二来是因为望江楼的流水席。很多人都在猜测,究竟是谁有这样的手笔?
文震孟三个人倒是苦笑不得,看到帖子的时候,他么自然知道这是天启皇帝的手笔。想起那个衣着华贵,财大气粗的少年公子,三个人都只能无奈的摇头。
这件事情恐怕要在京城流传一段时间了,或许很多年以后都会有人讲给自己的子孙听。
第三百七十八章入贵州
……
在殿试的三天后,朝廷举办了传胪大典,所有的新科进士全都要参加的。之后天启皇帝赐宴,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琼林宴,不过那是宋朝的称呼,明朝叫做恩荣宴。京城依旧在传送了一桌四进士的事情,一时间传为美谈,无论是士林还是百姓,所有人都在高谈阔论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的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散去,京城里面的人也都在关心着这件事情。不过紫禁城里,天启皇帝却已经将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思考。
在天启皇帝面前是一副地图,那是四川云贵的地图,看起来崭新的,绘制的时间并不长。此时天启皇帝的目光不断的在上面寻找,不时的对比一下手里的奏折。
将手指指向一个位置,天启皇帝脸色变得很凝重,语气严肃的说道:“这里就是龙场,大概就是这里,这地图实在不够精确!”
一边的王承恩则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天启皇帝说话他也不敢搭茬,他也不知道天启皇帝是不是在和自己说话。原本在这里伺候的是陈林,被轰出去之后才换的自己,王承恩心里明白,天启皇帝的心情不好。
“这里已经是贵州的地界了,现在孙传庭已经进入了贵州作战了。不过贵州可没有粮食,后勤的补给还是要靠四川。按照奏折上的说反,袁可立已经带着人去驰援贵阳了,也不知道补给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天启皇帝依旧是一边看着一边嘀咕,时而皱眉,时而低着头沉思。
许久,天启皇帝将奏折仍在一边,又把地图卷起来扔掉,语气中带着嘲讽的说道:“真是杞人忧天,在这里想这些有什么用?真是无聊的可以。”说完便大声的笑了起来。
看着大笑的天启皇帝,王承恩连忙跪倒在地,口中带着哭腔的道:“皇上,有什么事情和奴婢说啊!需要什么人奴婢去找,要不奴婢传太医来吧!”
靠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承恩,此时他已经是满头大汗,脸色也苍白的可怕。一个劲的在地上磕头,额头上已经出血了都没感觉,还在那里磕,仿佛感觉不到疼一样。
伸手将王承恩搀扶了起来,天启皇帝为王承恩正了正头上的无翅乌纱,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动,道:“朕没疯,你不必如此,只是朝廷的事情太多,朕有些累了!”说完天启皇帝便向着大殿门口走了出去。
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了,虽然比每年都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