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老鱼)-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兴奋中的李愔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皱着眉头再次说道:“父皇,这条计策虽好,但对方也不傻子,万一看出我们的意图,两方保持相安无事怎么办?”
“呵呵,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根本就不了解新罗与百济之间的关系!”李世民一脸运筹帷幄的表情,得意满满的说道。李愔一听,急忙请李世民指点,他对新罗倒是有点了解,但百济却知道的不多。
李世民看李愔虚心求教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讲解道:“新罗和百济之间的恩怨,已经绵延了数百年,当初高句丽向东面扩张,新罗与百济不得不结盟对抗,后来新罗还帮百济夺回被高句丽占领的汉江流域,可惜后来新罗眼馋汉江流域的富饶,又背信弃义自出兵夺了过来,这才结束两国一百多年的结盟关系,之后两国为汉江流域的争夺,发生了无数次战争,可惜百济失去最富饶的汉江流域后,国力大损,一直被新罗压制,甚至为了报仇,他们还不惜与老对头高句丽结盟,一直到现在。”
李愔听到这里,对新罗大为鄙夷,怪不得新罗一直紧抱着大唐的粗腿不放,除了想借大唐之手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外,估计最大的原因就是想要自保,毕竟光一个高句丽就不是他们能抵挡的,更别说还有个半死不活的百济了。
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现在我把平壤以东的土地丢了出去,新罗和百济各占了一半,那片土地虽然不及汉江流域那么肥美,但对于百济来说,却也是难得的好地方,只要他们苦心经营数年,绝对会实力大涨,而新罗做为世仇,绝对不会坐视百济这个老对手恢复实力,因此为父断定,两国为了东边的高句丽土地,必定会再次爆发一场大战,而德曼这次的到来,也正好印证了为父的猜测!”
这下李愔终于明白了,以前只知道百济是个穷地方,人少地少油水更薄,连捕奴队都不怎么愿意去,没想到是被新罗压制成这副熊样的。
“父皇,那新罗女王那里,您是……”李世民说了这么多,却还是没有说怎么回复的新罗女王,同时李愔也很好奇,自己这个皇帝老爹是怎么在温柔乡里保持清醒的?
“嘿嘿,其实很简单,新罗女王让我大唐出兵对付百济,但却被我以劳师远征,兵将困乏为由给拒绝了,不过为父却答应她,会暗中提供军马器械,让新罗大胆的放手去做,若是倭国敢帮百济,那我大唐也绝对会插手!”
“好办法!”李愔一听立刻意会,兴奋的拍案而起,虽然李世民说的好听,在倭国帮助百济时会插手,但这个插手却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到时可能大唐只做出一种插手的姿态,也可能是在三国打到三败俱伤的时候再插手。反正到时主动权都在大唐的手中,怎么有利就怎么做。而新罗那里则别无选择,要么坐视百济恢复实力,成长为一个强劲的对手,要么就趁着现在,将百济打入深渊,当然了,这却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哎呦~”李愔实在太兴奋了,拍桌子时没注意到手臂上的咬伤,结果一下子牵扯到伤口,疼的他惨叫一声,五官都扭在一起了。
第九十三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
看到李愔捂着手臂叫痛,李世民也是一愣,伸手将他的拉了过来,挽起李愔的袖子,立刻就看到包扎好的伤口。当下他的脸色一沉,道:“六郎,这也是从树上摔伤的吗?”
李愔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大唐的皇子,身份尊贵无比,若只是受点轻伤,看在新罗女王的面子上也就算了,可若是伤到筋骨的话,那他可不会轻易放过那个金胜曼,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准备拉开包扎的纱布查看。
李愔觉得丢人,急忙阻拦:“父皇,别别~,一点小伤,不碍事的!”
可惜李世民根本不听他的,拉开纱布看到两排月牙般的咬伤,先是一下子愣住了,双眼怔怔的盯着李愔手臂上的咬伤,脸上闪过几分奇怪的神色,似乎是在回忆,而在回忆之中,又带着几分难言的伤感。
“父皇!父皇!”李愔发现李世民看到自己手臂上的咬伤后,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大笑,反而露出那种奇怪的神色,而且盯着伤口不出声,好像是被人定住一般,当下感觉奇怪,这才开口叫道。
听到李愔的叫声,李世民一惊,这才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不过在清醒的同时,他的左手十分不自然的抚上自己的右小臂,脸上也露出一丝伤痛的表情,同时眼前又闪过那个早已经埋藏在心底的倩影。
“父皇,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李愔有些关心的问道,李世民都快四十了,前几天又和新罗女王没日没夜的缠绵,估计身子早就亏了,现在可别因为这件事而病倒,否则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没事~没事,你先坐下,为父想到一些事情,容我仔细想一下!”李世民脸色转为一种惆怅之色,先让李愔坐下后,自己大睁着双眼,想起当年那个让他一生难忘的倩影。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今天打算要和李愔谈的事,正好也和那个人有莫大的关联。
想到这里,李世民长叹一声,苦笑着说道:“天意啊天意!六郎,你的伤口是被那个胜曼公主所咬吧?”
李愔看李世民的脸色不对,再也顾不得什么丢脸不丢脸,将受伤的经过讲了一遍。本来听到儿子的这种糗事,以李世民的性格,估计很可能会哈哈大笑,但事实上他的反应十分奇怪,不但脸上的伤感越来越浓,甚至连眼睛都有些湿润,这种情况却是李愔第一次见。
“唉~”听到李愔讲完后,李世民又长唉一声,过了好一会才将自己激动的情绪控制住,然后看了李愔一眼,同时左手缓缓的将右手的袖子挽起。
“父皇,这……”李愔看到李世民的手臂是瞠目结舌,因为他发现,在李世民皮肤粗糙的手臂上,赫然也有一个咬伤,只是这个伤疤很旧,看上去应该是很多年前的旧伤了。同时这个伤疤牙印清晰,看起来应该也是个女子所咬,而且和他一样,都是在右手小臂上,唯一不同的是,他伤在手臂内侧,而李世民则伤在手臂外侧。
“是不是感觉很巧?”李世民苦笑一声,“还有更巧的,咬伤我的,也是一个女子,而且身份也同样是一国公主!”
“呃~”李愔一愣,心想没这么巧吧?难道他们父子两人都是命犯桃花,注定要被一个女人咬伤,而且连伤口的位置都差不多?
李世民看着李愔惊愕的样子,脸上的苦笑更盛,他之所以对李愔提起那个自己一直没办法忘记的女子,除了想引出他准备的话题,另外也有想找人倾诉一下的打算,毕竟这件事除了自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再加上他的身份,根本找不到倾诉的人。皇后和杨妃倒是可以,但那个女子的事若是对她们说的话,恐怕后果十分严重。
“六郎,你想不想知道咬伤我的女子是谁,我和她之间又有什么瓜葛?”李世民看都没看李愔,自顾自的说道。
不想!李愔心中大叫,虽然他也有一颗八卦之心,对李世民的风流韵事很感兴趣,但现在这种情形却很诡异,一个做父亲的和儿子讲自己当年的桃花运,这若放在开放的后世,那可能还没什么,但是在大唐这个年代,李愔却总觉得有点别扭。
不过李世民既然决定要讲,就没有李愔反对的余地,只见他完全沉浸在回忆之中,缓缓的讲道:“那个女子名叫萧月仙,是南梁萧铣的女儿……”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立刻就让李愔全身一震,萧铣的女儿,那不就是文心的亲姐姐?本来李世民和自己讲这件事就已经够奇怪了,现在又事关萧铣,难不成眼前的皇帝老爹知道了什么,所以才会和自己说这些?想到这里,李愔立刻收起懒散的神态,开始认真听李世民讲的当年旧事,同时暗暗猜测他的用心。
随着李世民的讲解,当年的一件旧事慢慢的被揭开。原来十六年前,梁国被灭,萧铣家小都被擒到长安,李渊一意孤行要杀萧铣,李世民虽然觉得不妥,但当时他和大哥李建成已经有了争位的苗头,都争相讨好李渊,根本不敢劝诫。
当时李世民战功赫赫,李渊也对他十分宠爱,因此身边自然有无数人争相讨好,其中就有人对他说,萧铣唯一的女儿月仙公主有天人之姿,年青时的李世民比现在更加好色,一听自然按压不住,带人去囚禁萧铣一家的府邸里去找人,因为按照当时不成文的规定,若是敌国女子肯屈身于大唐贵族,是可以免除一死的。
两人那次见面的情形,李世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月仙公主才十五岁,身穿一袭白衣,虽然因为亡国之痛显得有几分憔悴,但是其美貌与风姿,竟然比杨妃还要美貌几分,简直是李世民生凭仅见,当时一见到月仙公主,李世民就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个女子我要定了!
本来李世民以为,一个女子为了活命,绝对不会拒绝自己将其纳为姬妾的要求,但他显然太小看天下女子了,特别是这位风华绝代的月仙公主,她不但严辞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而且还指责他们李氏不尊承诺,自己父亲主动投降,却还要毫无理由的杀他们全家,如此作为实在是寒了天下人之心,也让她这个小女子感到齿冷。
同时月仙公主还表示,自己将与父亲一起赶赴刑场,若是李世民想要纳她为姬妾,除非是将他们全家都一起救下。
李世民虽然爱极了月仙公主,但想要他忤逆父皇李渊的意见,为萧铣一家求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事关皇位,一代雄主的李世民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女子,而放弃整个天下。
不过对于李世民这种占有欲极强的男人,他自然也不希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喜欢的女人赴死,于是左右为难之下,李世民做出一个十分野蛮的决定,那就是用强。当时他亲手将月仙公主抢在怀里,准备带回府中来个霸王硬上弓。
不过月仙公主也十分刚烈,趁机咬伤了李世民的手臂,暂时摆脱他之后,立刻用一根尖利的发簪指着自己的喉咙,威胁李世民若是再敢有所不轨,她立刻自尽身亡。这才使得李世民不敢有所举动。
“秦王殿下,您乃当世少有的少年英雄,小女子在梁国之时,时常听人说起您在战场上的风姿,心中也是倾慕不已,也曾幻想过有您这样一个英伟的夫君,可是现在大势如此,月仙不过是个不祥的亡国之人,心中已存死志,就算殿下能暂时占据月仙又如何,若有机会,月仙还是会自寻一死,到时您岂不是更加伤心?”
当时月仙公主一袭白裙飘然若仙,决然而然的对李世民说出这么一翻话,虽然没能完全打动李世民,但却也使得他心中惭愧,心中更是佩服月仙公主的风骨,不好意思再用强。
事后李世民虽然动用关系,支持朝中大臣为萧铣求情,但无奈李渊心意已决,最后萧铣还是被处斩,而月仙公主也随父慷慨赶死,只是临死之时,与人群中的李世民四目相对,露出一个洒脱的笑容,自此香消玉殒。而这个即使在刑场上,也保持着飘然若仙之姿的月仙公主,也成为李世民一生的遗憾。
说到月仙公主赴死之时,李世民虎目含泪,他一生纵横沙场,性格也极为豪放,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牵挂于心,月仙公主这件事,却是少有能让他每次想起,都为之心痛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得他对于皇位也更加渴望,因为他已经为此失去了一个心爱的女子,无论如何也要将皇位拿到手,而日后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囚父、弑兄、杀弟,之所以下手那么果决,也未尝没有月仙公主这件事对他的刺激。
李愔听完后默然无语,虽然没有见到那位文心的亲姐姐,但是从李世民的描述中,他也能感觉到月仙公主的那种淡然飘逸之姿,心中对于这位奇女子也是充满了敬佩。只是在敬佩之余,李愔更多的还是感到一种惶恐,李世民可不会无缘无故的讲起当年关于萧铣的旧事,恐怕虎力他们的身份,已经没办法再保密下去了,甚至连文心的身世,也很可能会暴露出来。
第九十四章 萧瑀是大唐第一号反贼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可以说道尽了人的本性。李世民虽然贵为帝王,但说白也是一介凡人,自然也逃不过这个规律。他之所以对月仙公主念念不忘,除了月仙公主本身风华绝代,个性更是让人敬佩的女子外,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对方是他唯一无法得到的女子,同时对于她的死,心中也带着份愧疚,这几种感情纠结在一起,才使得月仙公主在李世民心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做为一个局外人,李愔对这点看的十分清楚,不过却没傻到说出来,那绝对是吃力不讨好,而且月仙公主即是文心的亲姐姐,同时又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让她在李世民心中保持一个无比高洁的形象,也正符合李愔接下来的打算。
李世民将心中郁结十几年的旧事一吐为快,立刻感觉轻松了许多,想起当年月仙公主飘然若仙之姿,脸上也露出几分神往之色。不过他毕竟是一代帝王,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极强,不过片刻功夫,李世民的脸色就恢复成常态,变成那个冷酷无情的铁血帝王。
“六郎,月仙公主的事一直是为父的心结,今日能对你说出来,总算舒服了许多,不过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若是有第三人,特别是皇宫中的人知道,那就等着为父好好收拾你一顿吧!”李世民恶狠狠的威胁道。所谓的皇宫中人,其实就是指的杨妃,毕竟杨妃与李愔是亲母子,李世民怕李愔一时嘴快,把这件事告诉杨妃,那到时他的后宫可就不平静了。
“父皇放心,儿臣绝对不会外传,连母妃那里也一定只字不提!”李愔自然明白李世民话中的意思,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不错!”李世民对李愔也很了解,知道他是个懂轻重的人,听到他的保证后,放心的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脸色一变,眯着眼睛瞟了李愔一眼,然后缓缓的问道:“六郎,为父和月仙公主当年的旧事你听完了,可有何感想啊?”
李愔一听,心中咯噔一下,看来自己刚才的猜测是对的,眼前这个皇帝老爹果然不是无的放矢,提起月仙公主,其实就是给自己提个醒,好让他自己老老实实的把事情交待出来。
“启禀父皇,儿臣……”李愔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还是决定先拖一下,于是说道,“儿臣觉得,月仙公主能做到随父从容赴死,这种大义连须眉男儿都很少能做到,因此月仙公主真乃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儿臣心中也甚是佩服!”
“就这些?”李世民听后冷哼一声,斜着眼瞪了他一眼,看样子十分的不满。
“嗯,这个……”李愔一看再也隐瞒不下去了,无奈只好站起来,屈膝跪倒在地道,“父皇,儿臣有罪!”
“你有何罪?”李世民端起酒杯,品了一口笑道。
“儿臣擅自将萧铣手下的虎头军收罗在王府,而且没有向父皇禀报!”李愔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起来吧!”李世民等的就是李愔这句话,看他回答的还算老实,于是就伸手将他拉了起来,毕竟他对这件事本来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心中有些不舒服罢了。
“六郎,萧铣手下的虎头军可是一只精锐,当年只凭两千人,就在我数万大唐精兵中来去自如,可以说让我大唐的颜面扫地,当初我听说后,心中一直不服,想让我手中的玄甲军与虎头军一决高下,可惜自从梁国一灭,世间再无虎头军的传闻,这让我遗憾了好久。”
李世民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玄甲军和虎头军竟然同时出现在战场上,而且还携手作战,虽然虎头军只剩下不过千余,而且大都到了不惑之年,但威风不减当年,在数万敌军中纵横驰骋,还将渊盖苏文生擒,如此一来,连玄甲军都要被他们压下一头,果然不愧是当年萧铣的最后依仗!”
李愔听到这里,立刻明白李世民说这些话的含义,当下再次躬身施礼道:“谢父皇教诲,得到虎头军如此精锐,儿臣一定会小心使用,同时也会加强对虎头军的管理,让其真正的掌握在我的手中!”
看到李愔的表现,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之所以喜欢和李愔谈话,就是因为这个儿子够聪明,往往他只是提个了开头,李愔就已经猜到结果,虽然少了些调教儿女的乐趣,但却极为轻松。
不过李世民的脸色也仅仅缓和了不一会,很快就又变成一种阴霾之色,转而对李愔又道:“六郎,你将虎头军收为已用这件事,为父其实是很支持的,毕竟多了一个强力的帮手,你也能少许多麻烦,不过你要和我交待清楚,那些虎头军是怎么找上你的?萧瑀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别告诉我你和他们只是巧遇上的?”
李世民越说越气,最后更是一连问出三个问题,而且语气也变的极为严厉。他倒不是在生李愔的气,而是在生萧瑀的气,因为在他的猜想中,李愔之所以和虎头军牵扯在一起,萧瑀肯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他很可能就是两方的介绍人。李世民之所以如此猜疑萧瑀,其实这主要是萧瑀本身就有前科,当初萧皇后还在突厥时,萧瑀就让人给萧皇后带信,结果被人告发后贬官。
若真的如李世民所猜的那样,那么萧瑀身为唐臣,却与梁国余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甚至虎头军这些年之所以遍寻不到,很可能就是因为有着萧瑀的包庇,这才是让李世民最难以忍受的事。毕竟无论哪个帝王,都不会容忍臣子与敌方势力勾勾搭搭,哪怕对方已经被自己灭掉。
李愔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特别是听到李世民竟然将萧瑀也猜测在内,心中更是着急,他已经问过陆青和虎婶,当初萧瑀之所以收留文心母女,最主要还是看到和萧铣的叔侄之情,他并不知道在文心母亲身后,还有虎头军这支势力的存在。
看到李愔脸色踌躇,李世民冷哼一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当下厉声自语道:“萧瑀啊萧瑀,朕一直以为你是我大唐的忠臣,虽然性格古板,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你,没想到你竟然隐藏的这么深?所做所为简直与谋逆无异,简直是我大唐的第一号反贼!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
李愔虽然知道李世民说这些话,很可能是诈自己讲出实话,但这也只是他的猜测,而且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知道他狠起来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再加上萧瑀一向又不受李世民待见,若是真的让他认为萧瑀和虎头军有联系,那么萧府上下很可能会遭到一场大劫。
“启禀父皇,萧老国公与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虎头军的存在,请父皇千万不可冤枉了他!”李愔万般无奈之下,最后还是决定将实情讲出来。虽然他很想将文心的身世保密,但萧瑀不但几次三番帮自己,而且对于文心母女也是恩重如山,若是为了保护文心,而让萧瑀一家受难,别的不说,恐怕光是文心就不会答应。
“哼,我就知道你小子心眼多,还不快给老子把实情全都讲出来?”李世民气的上前踹了李愔一脚,刚才果然是在使诈,不过若是李愔硬撑着不说,那么他的话就会变成现实。
虽然踹的不重,不过李愔还是装成很痛苦的样子揉了半晌,看李世民都快等的不耐烦了,这才急忙站起来回道:“启禀父皇,这件事的确和萧老国公关系不大,儿臣之所以和虎头军接上头,关键就是因为……因为……”
“快说!”李世民吼道。
“是!”李愔哭丧着脸,“那是因为,儿臣的王妃并不是萧老国公的亲生孙女,她的母亲虽然名义上是萧错小妾,但真正身份却是当年萧铣的贤德妃,而文心就是萧铣的遗腹女,也就是那位月仙公主的亲妹妹。”
李愔说到最后时,还是耍了个小心眼,特意点明文心是月仙公主的妹妹,希望李世民可以看在月仙公主的面子上,不要太过为难文心,以及文心的母亲。
“竟然还有这种事?”李世民听后也是无比震惊,任他百般猜测,也没想到整个事情的核心,竟然是在李愔的王妃身上,更加没想到的是,李愔的王妃竟然还会是萧铣的女儿?这让李世民有些措手不及,在厅中来回走动几圈,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显然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父皇,儿臣和文心的婚事可是您当初亲自订下的,而且也是在您的催促下办理的,本来母妃和兄长都对这桩婚事不太满意,觉得文心出身有些卑微,可是慑于父皇您的意愿,反对也是无效。可以说虎头军之所以加入到儿臣的手下,其实最应该感谢的,还是父皇您啊!”李愔趁机反咬一口,而且他说的也在理,要不是当初李世民给他和文心订下婚事,又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虎头军的事?
第九十五章 军校!好名字!好办法!
听到李愔的反咬一口,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虽然明知道李愔是在强词夺理,却也有几分歪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萧家一个庶出之女,竟然有如此惊人的身世?
不过紧接着他脸色一沉,忽然惊疑道:“不对,既然你妻子是萧铣之女,怎么会同意嫁给你为妻,毕竟当初她的父亲,可是死在你祖父的手中,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李世民见惯了朝堂上的阴谋诡计,想到这一点后,立刻就不由自主的往事情的阴暗面想。
“父皇,您误会了,文心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庶出之女的身份,一直都是她心中的一根刺,就算是做了王妃后也没能忘怀,直到后来随儿臣去了登州,虎头军这些人找到我府上,这才明白了自己真正身份,为此还差点大病一场。”李愔急忙为文心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李世民虚惊一场,缓缓的坐下来说道,若这真的是场阴谋,那对方的布局就太可怕了,不但将李愔算计在内,甚至连他也被对方给利用了。
接着李世民又问了一些关于虎头军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虎力这几个头领的情况,李愔也没有隐瞒,不但将虎头军的事讲了一遍,连陆青他们这几年在海外发展的情况也都说了,同时对他们进到王府后,自己给他们的安排也都讲了出来,顺便还帮他们求情,请李世民饶恕他们以前犯下的罪行。
李世民听后沉默了一会,这才缓缓说道:“他们的罪行倒不算什么,只是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对他们的安排有很大的错误吗?”
李愔听后有些奇怪,仔细想了想对陆青他们的安排,发现自己都是应对他们的才能做的安排,每人在自己的职位上,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好像没什么不妥啊?
看到儿子一脸不解的表情,李世民叹了口气,李愔虽然聪慧,但毕竟阅历太浅,对事情考虑的也不太周全,于是开口点明道:“六郎,你将府中护卫都交给虎云、虎力和那个周龙掌管,同时又将招募的水军仍然让陆青担任首领,而那个陆洪又身为咨议参军事,对军政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此一来,你手中的军事大权都被他们这些梁国旧臣把持,就算他们忠心于你,可是你的王妃却算是他们的旧主,而他们也就是外戚一系势力,若是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以后你的子嗣之中,恐怕只有王妃的儿子才能安全继承你的位子,否则必有大乱!”
李世民的一番话,虽然赤裸裸充满血腥气,但却是中原大地数千年历史的经验之谈,外戚专权一事,以汉代最为严重,甚至连皇帝的任免,都会受到一些外戚的操控,后来的几个朝代虽然对外戚极为警惕,但却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李愔听后心中也是大为警醒,以前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一来手中无人,二人陆洪等人都是一时之人杰,若是不用大为可惜,再加上他和文心感情极好,因此一直没有想那么远。但现在李世民也一眼看出这个问题的不妥,这让李愔也忽然想到,若是放任陆洪陆青他们的发展,以后就算是再有其它的人才,但到时他们羽翼已成,再想将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不但变得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引发内乱。
想到这里,李愔吓的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恭恭敬敬的向李愔施了一礼道:“儿臣明白了,谢父皇指点!”
“你明白就好,现在你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还来的及。”李世民大笑着上前将李愔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另外你要记住,私情与公事一定要分开,我知道你和齐王妃感情甚笃,不过对于她的那些旧臣,却不要因为她而手下留情。想当初我刚即位时,和皇后的感情不比你们现在差,无忌的才能更不用说,又和我从小到大的玩伴,可我最后还是狠心不给他安排重要的职务,为的就是抑制外戚专权!”
李世民怕李愔心软,还将他小舅子长孙无忌事讲出来当例子,说起来长孙无忌也真是倒霉,本来他无论文才还是武略,在大唐都是少有的人才,又是李世民的发小,感情无比深厚,可就是因为有外戚的身份,一直无法被重用,后来还是在房玄龄死后,李世民暂时找不到宰相之才,这才让他上位。
“启禀父皇,这些儿臣明白了,只是现在儿臣手中实在没有什么人才,因此陆洪那些人肯定还要用,不过为了防止他们独大,我会先插进一些自己信的过的人,不过现在却有一个问题,希望父皇您能帮儿臣一下!”李愔前面还说的一本正经,后面却变得有些笑嘻嘻的,明摆着是想占李世民的便宜,向他要一些人才撑场子。
“混帐小子,上次你要走的那个苏定方就已经是个不错的人才了,这次在对高句丽作战中,也是屡立奇功,不过此人为父并没有打算要,论功行赏后,无论他是多高的品阶,都还会到你府中听令,同时我还有一份奇特的奖赏给他!”李世民笑骂道。
若说灭突厥是苏定方的发迹的一战,那么高句丽这一战就是苏定方这颗将星大放光彩的一战,虽然苏定方出身草莽,读的兵书不多,但此人作战极其勇猛,而且战法灵活多变,屡次以自身的一千骑兵大破数倍于已的敌军,而且还亲手擒拿了数位高句丽的主将,成为继张俭之后,第二位在高句丽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年青将领。
“太好了,谢父皇!”李愔一听大喜,他虽然大度的放苏定方他们到战场上立功,但心中却极为不舍这个大将之才,现在听到李世民还会将他派到自己府中效力,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父皇,您还给苏定方准备了什么奇特的奖赏,能不能先让儿臣听听?”李愔兴奋过后,忽然又想起李世民最后的话,立刻又着急的问道。
“呵呵,其实这个奖赏对别人来说,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过对于苏定方这种武将,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李世民神秘的一笑,接着这才又道,“其实对于苏定方此人,为父早在灭突厥时,就已经发现他的不凡,不过此人虽勇,脑子也灵活,但却缺少一个系统的用兵之法,虽然仗着天生对战场的敏锐,时常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却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只能称的上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但与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