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好,这可是九哥你说的,我这就去求父皇,到时你可不要反悔!”兕子虽然年纪小,但却人小鬼大,知道这件事李治做不了主,所以她等的就是九哥李治的这句话。
“你九哥是那样的人吗?”李治亲昵的伸手敲了一下兕子的小脑袋道,“快点去求父皇吧,我还要回去规划接下来一年的行程,要是父皇答应你去的话,把你想去的地方告诉我,九哥帮你加上去!”
“谢谢九哥!”小丫头一听李治的话,高兴的立刻跳了起来,然后也不再管李治,提着裙角就向两仪殿的方向跑去。看着自己这个最宠爱的妹妹,李治却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虽然他很想帮兕子,但是身为大唐的公主,父皇应该不会同意让她随自己出游的。
只可惜李治显然还是太低估了兕子的能力,同时也低估了李世民对兕子的宠爱,就在当天晚上,李治正趴在地图上研究自己的行程时,兕子一蹦一跳的来到他的东宫,然后十分兴奋的告诉李治,他们的父皇已经同意了兕子的请求。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治却感觉有些愤愤不平,因为之前他想带采儿去,结果李世民都不让公开,而是让采儿以探望李愔的名义随行,可是现在倒好,兕子身为大唐待嫁的公主,按制是不能外出的,可是李世民却一口答应下来。这让李治最后长叹一声,都是同一个爹娘,怎么待遇的差别就这么大呢?
虽然心中叹息老爹不公,不过这却丝毫不影响李治的兴致,再加上他与兕子一起长大,又是一母同胞,感情自然比其它兄弟姐妹要深厚的多,所以对于带上兕子的事,倒也十分高兴。另外得到李治通知的采儿其实还有些犹豫,毕竟她和李治只是定婚,还没有正式成亲,若是这时就与李治外出一年的话,她也担心会有什么不好的传闻。不过后来听到兕子也一起去时,采儿这才同意一起去,毕竟她也有些想念表哥和表嫂他们了。
三个主要人选择都已经确定,而李治参考了采儿和兕子的意见,很快就把路线确定下来。因为这次是外出游历,所以李治决定先在大唐境内多走走,先是关中地区,再去太原附近的煤矿、皮毛交易市场等地转一下,然后回到洛阳,再到郑州乘船东去,到了魏州后,再北上沧州等地,那里是大唐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全国的棉布有三分之一都是沧州及附近几个州生产的。
接下来就要从沧州直接出海,同时也是他们此行的重头戏,那就是将李愔的属地走一遍,仔细考察一下李愔治下与大唐的区别,而李治也能从这种对比中,学习治理国家的策略,同时体察民姓,更好的了解民间的疾苦,以及普通百姓们的想法。这是成为一代明君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路线制定好了,李治立刻就向李世民辞行,而李世民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此行不但让太子六率之中的两千精锐随行,而且还特意调拨了两千大唐禁军,全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之士,有了这四千护卫,李治和兕子的安全是绝对没有问题,甚至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带着这四千虎贲之士屠城灭国了。
不过对于身为太子的李治要外出游历这件事,还是在朝堂上掀起不小的风浪,不但孔颖达这些守旧派的大臣反对,甚至连房玄龄这些核心大臣也对这件事持反对意见。不过李世民毕竟是开国帝王,身上带着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只要他觉得一件事对大唐的江山有益,哪怕是所有大臣都反对,他也能顶住所有压力,将这件事推选下去。其实也正是他的这种魄力,李愔在大唐兴起工商的举动才会那么顺利,在开始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
李世民虽然可以顶住朝堂上的压力,但却顶不住后宫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长孙皇后,身为一个母亲,长孙皇后自然不希望看着儿女离开自己,特别是在李承乾和李泰因罪被贬出长安后,留在长孙皇后身边的亲生儿女中,也就只有长乐公主、李治和兕子三人。但长乐公主已经嫁人,而且身体又不好,不能长侍在身边,所以平时只有李治和兕子两人承欢膝下,可是现在倒好,李治和兕子都要外出游历,而且一走就是一年,这让她这个当娘的自然是万分的不舍。
对于长孙皇后的埋怨,李世民也顶不住,最后还是让兕子出马,又是撒娇又是讨好,好不容易才让长孙皇后松了口风,只是叫过去李治叮嘱了半天,让他好好照顾妹妹。
贞观十八年七月,李治携晋阳公主外出游历。而李世民在给儿子女儿送行时,看着骑在马上,慢慢远行的李治,心中又想到远在海外的李愔,却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都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希望他们能将现在的关系保持的更加长久一些!

第五百一十四章 末罗游

贞观十八年七月,李治离开长安开始一年的游历,也同样是在这一年的七月,李治与李恽在李愔的安排下,带着手下的五万大军登船,然后从林邑出发,开始向天竺出发。
广阔无际的海面上,一支上百艘的巨型船只浩浩汤汤的前进,这支船队除了外围游弋着几艘战舰外,其它的船全都是李愔打造的运兵船和辎重船,这两种船的船型都差不多,船体巨大,吃水也比较深,船行驶起来十分的平稳,而且搞风浪姓也很强,一船只要不直接遭遇台风,就不会在有太大的风险,只是一种侧重运人,一种则偏重运各种物资。
李贞和越王号和李恽的蒋王号也在这支船队中,只不过这两艘私人船只上面也装满了各种物资,甚至连李贞和李恽两的住的船舱里,都放着他们向李愔购买的火枪。当然了,火药和手雷这种比较危险的东西,全都有专门的运输船,而且一般都是走在船队的尾部,与其它的船都拉开一段明显的距离,这主要是怕船上的火药万一爆炸,不会伤到其它的船。甚至连船上的船员们都写好了遗书才上船,而且他们的待遇也比其它船上的船员们要强上数倍,与外围战舰上的海军待遇相同,毕竟人家都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在行船。
经过几天的航行,这支船队很快就到达了去往天竺的交通要道,也就是正在李愔算计之中的马六甲海峡。这条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金洲之间,不过马来半岛上的土人不多,而且沿海岸沿线大都生长着红树林,环境十分的恶劣,所以在在马六甲海峡北侧的马来半岛沿线,一直都没有什么海港的存在。
而在南侧金洲就不同了,在这条狭长的海峡中,金洲海岸却有不少优良的港口,特别是在东段,港口更是集中,比如末罗游王国的首都末罗游城,就坐落在马六甲海峡的东段,与后世的新加坡隔海峡相望,正处于马六甲海峡的东侧出口,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李贞和李恽不但关注天竺各方面的情报,而且也对这处马六甲海峡也做过一番功课,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处海峡是他们的后勤生命线,关系着他们这次的成功与否,所以他们的船队在来到马六甲海峡时,李贞就来到李恽的船上,带着几个心腹之人观察马六甲沿岸的地形。
“两位殿下请看,那个海岛名叫林加岛,刚好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过受到面积所限,岛上没办法建立什么太大的港口,不过倒是可以驻扎一支舰队,随时都可以封锁海峡。”朱冲指着船队不远处的一处海岛说道。其实与其说是一片海岛,还不说是一片岛群,只是这片岛群都是紧挨着,而且面积也都不多,所以也算不上什么群岛。
朱冲的父亲名叫朱猛,以前是杨暕最信任的武将,后来跟了李愔后,朱猛就一直担任着台湾警察总长的职位,管理整个台湾的治安。而朱冲年纪小,又喜欢海上生活,所以后来就跟着陆青,担任陆青的助手,还参加过对倭国的战役,后来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可以单独领兵,这次就是由他负责外围的护航舰队,今天则被李贞拉来做解说。
听到朱冲的话,李贞和李恽等人都举起手中的望远镜,远远的观察着林加岛的地形,结果发现真的如朱冲所说,岛上的地形并不适合建立港口,但是驻扎一支舰队倒还没什么问题。
随着他们的船队离马六甲海峡越来越近,周围的来往的船只也越来越多,其实在他们离开林邑时,就遇到不少大唐来的船队,而且那些船队一见到他们这么庞大的船队,全都主动要求同行,毕竟这一路上并不安全,能与这么庞大的船队同行,就算是遇上海盗也不怕。
随着这些随行的船队外,李贞他们还遇到不少去往大唐或台湾的船队,这些船队中有不少汉人的商船,也有不少西方各国的胡商船队,而且越是离马六甲近,迎面而来的船队就越密集,甚至在还以林加岛为界,进海峡的走岛北水道,出海峡的则走岛南的水道。
船队从北边的水道绕过林加岛后,李贞和李恽立刻从望远镜中看到,在他们船队的左前方向,有一处繁华无比的港口,无数船只从这片港口中进出。
而这时朱冲也指着那处港口道:“两位殿下请看,那座港口就是马六甲最大的港口末罗游城,虽然这座城的管理有点乱,而且还很不安全,但是在这马六甲海峡中,却比其它的一些小港口要强多了,再加上来往的船只又多,所以大部分的船队都会在这里停泊,以补充一下船上的物资,也有商人在这里直接交易的。”
而这时李贞和李恽也从望远镜中看到,这座末罗游的港口外围,有不少船只在等待着进港,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进出港口的通道竟然出现了堵塞,里面的船出不来,外面的船也进不去,这让不少过往的船只望港兴叹。
一些出海峡的船队看到这种情况,估计是船队上的补给还能再坚持几天,所以干脆也不进港,直接绕过林加岛往林邑的方向而去。只是苦了那些进海峡的船队,他们船上的补给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出了海峡后,还需要航行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必须在海峡中补充完毕,但是在马六甲海峡中,除了末罗游港口,其它的小港口比这里的条件更差,甚至不小心的话,在港口内都有可能被人抢劫一空,所以他们权衡再三,只能在末罗游港口外等着。
李贞他们这支庞大的船队一出现,立刻引起末罗游港口的注意,港口中的官员对各国的船只都十分熟悉,自然能一眼看出来,这是从大唐那边来的船队,而且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在这支船队的外围,还有十几艘战舰游弋,一看就知道有着官方背景。
末罗游王国以前是马六甲海峡的霸主,对过往的船只不但征收重税,而且动不动就用武力威胁,甚至连大唐的海船也不例外,不过自从李愔在林邑驻扎了一支舰队,而且时不时的就拉到马六甲转一圈,结果末罗游人看到那些高大的战舰,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那些小战船,根本就不能同曰而语,所以他们很明智的做出种种让步,不但将汉人商船的税率降低了许多,而且态度也明显有了改善。
对于李贞他们这支庞大的船队,末罗游人一开始表现的十分警惕,先是派人前来交涉,甚至还提出登船的要求,但却被朱冲十分蛮横的拒绝了,而且还以命令的口吻告诉末罗游的官员,让他们赶快准备好食物与淡水,让他们船队中的补给船补充一下,至于其它船只,并不会进入港口!
其实朱冲也很无奈,因为他知道末罗游城的港口规模,现在港口中已经停满了各种船只,他们船队的这上百艘巨船,根本就进不去。再加上李贞和李恽这次的行动是保密的,若是船队进港的话,很可能会暴露船上的士卒,所以还不如呆在港口外面,只让补给船进去就行了。
虽然朱冲的态度十分强硬,但是末罗游的官员们听到对方的船队并不会进港,只是让几艘船补给一下就会离开,这让他们也都松了口气。他们之前已经被李愔手中的舰队吓怕了,今天在见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船,而且中间的那些大船吃水很深,偶尔还会有穿着铠甲的士卒走动,这把他们都吓了一跳,以为这些是大唐派来攻打他们的船队,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担心,让末罗游的官员的效率大大提升,他们很快将堵塞的港口疏通,然后优先安排李贞船队中的补给船入港,再组织人手以最快的速度搬运各种补给,结果很快船队的补给就已经补充完毕,而朱冲也信守承诺,直接在港口外扬帆启航。
“朱将军,马六甲海峡如此重要,难道六哥就放任这些土人管理这里不成?”就在船队刚刚启航时,李贞忽然开口问道,看向末罗游的目光中闪过一道精光。
而朱冲听后却是一笑,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低声开口道:“两位殿下有所不知,殿下已经决定将马六甲海峡纳入统治之中,只不过殿下刚刚吞并了吕宋和林邑,手中的力量有限,所以并不想用武力征服!”
“哦?”李恽听后也是眼睛一亮,甚至有些迫不急待的开口道,“六哥他打算如何控制这里?虽然刚才末罗游的官员对咱们的态度十分恭敬,但是六哥若是想让他们乖乖的把这条黄金水道交出来的话,恐怕除了武力外,也不太可能有其它的办法吧?”
“嘿嘿,具体什么办法末将还真不知道。”朱冲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他并不是不知道,只是碍于军纪,不能向外透露罢了,不过之前他也得到过李愔的指示,可以向李贞和李恽透露一点口风,所以他接着又指了指与末罗游相对马来半岛又道,“虽然我不知道殿下的具体计划,不过我却知道,关键却还在那里!”

第五百一十五章 传说中的海盗

李贞和李恽都很想知道,李愔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如何将马六甲海峡控制在手中?可惜朱冲虽然知道,但却只能向他们透露一点,那就是指了指与末罗游隔海相望的马来半岛,至于其它的,则一句话也不肯多说,这让李贞和李恽也没有办法。
船队沿着马六甲海峡前行,在这条狭长的海峡中,李贞和李恽也遇到了不少来来往往的船队,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些船队的规模一般都很大,最少也有二三十艘船结伴而行,而且船上也都装备着简单的武器,据朱冲介绍说,这主要是为了防备海盗。
李贞他们的船队前行的速度很快,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又在金洲西北角的一座小岛上停泊了一夜,接下来他们将一路向西,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很快就能到达锡兰岛,然后在这座岛上登陆,开始他们这次征服之旅的第一步。
不过就在李贞他们在小岛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船队再次启航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船队刚刚转过小岛,认准方向正准备前行时,忽然看到在他们的前方,正有两艘船疯狂的向他们这边驶来,而在这两艘船的后方,则有十几艘速度飞快的小船追击。
对于这种情况,李贞和李恽还是第一次遇上,所以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倒是朱冲抬眼看了一下,脸上立刻露出一丝怒容道:“不长眼的东西,竟然连我们汉人的商船也敢打劫?”
听到朱冲的话,李贞和李恽等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竟然遇到传说中的海盗了,而且看前面逃跑的那两艘商船的样式,正是大唐生产的福船,这种船是海上汉商们的标志,至于后面的那十几艘小一些的船,不用问就知道是海盗了。
赵秋现在是欲哭无泪,本来他是广州的一名海商,生意做的也不是很大,名下只有两船船,平时将大唐的各种货物运往天竺,然后再从天竺拉回一船船的特产,一来一回赚两次差价,一般来说,只要一年能走个来回,那么就足够他吃上好几年的。
比如上次赵秋运了一批丝绸到天竺卖掉之后,又从一个波斯商人手中,购买了一批精美的羊毛毯,另外还有几小箱宝石,然后将这些货物运到大唐,转手就卖到了十几倍不止的价格,让他是大赚了一笔,这次赵秋又运了一批大唐的货物,准备到天竺最南方的锡兰岛上,他在那里有个老客户,上次都已经谈妥了,只要货一运到,对方立马付钱。
但是正所谓乐极生悲,本来他这次是和一支从大唐归航的天竺船队结伴而行,但是在中途时,却遇到了一场大风浪,而他的一艘船运气不好,竟然撞到了暗礁,结果需要修理一番,但是与他结伴的天竺船队却不愿意等他,最后竟然先行离开了,而赵秋只得一边骂天竺人毫无信义,一边让人快速的修好船,然后战战兢兢地上路了。
大唐到天竺的航线赵秋已经走了好几趟,而且他的两条船上还雇佣着一名测量官,根本不用担心迷航的问题,不过赵秋担心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担心海盗。特别是从马六甲到天竺这段航线上,海盗更是多如牛毛,这些海盗有天竺人,也有波斯人,更有新兴起的大食人,甚至还有从大秦流落到这里的海盗。以赵秋两艘船的实力,若是遇到海盗的话,绝对是九死一生。
赵秋被天竺船队甩开时,他的船才刚刚穿过马六甲海峡,而接下来的航行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遇到海盗。但是他们都已经穿过马六甲海峡了,这时候也不可能回去,想和其它船队搭伴,却又一时间没有遇到汉人的船队,最后赵秋一咬牙,干脆冒险出了马六甲,然后独自前行。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他们才刚走出马六海峡没多远,就被一支十几艘船组成的海盗盯上了,别看对方的船小,但是速度却很快,而且这些海盗都是亡命徒,自己两艘船上的船员虽然不少,但是对上这十几艘海盗船时,绝对是有死无生。
仗着自己的船灵活姓好,赵秋转了个圈又向马六甲方向逃来,天竺海这边的海盗一般不会追到海峡里,所以只要他们能逃到马六甲海峡中,那么他们就还有生还的机会。可惜眼看着离马六甲不远了,老天却忽然不帮他们了,海上变了风向,他们竟然变成逆风行船,结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背后的海盗船越来越近,赵秋和手下的船员们都不禁涌起一种绝望的神色,有不少年轻人更是抽出武器,准备在临死前也要拉上一个海盗垫背。
“掌柜的,快看,有船队,是咱们大唐的战舰!”不过就在这时,李贞他们那支庞大的船队从海岛后面转出来,而一些眼尖的船员更是高声叫道,满脸都是惊喜之色。
赵秋这时也转身看到远处那支庞大的船队,特别是看到外围游弋的那十几艘战舰时,紧张的心头陡然一松,若不是旁边有人搀扶的话,他几乎都要瘫倒在甲板上了。
那个站在船头的疤脸海盗头子刚才还在得意的叫嚣,可是李贞他们这支船队的出现,却无异于在他的脑袋上狠砸了一榔头,这让他一下子懵了,打死他都没有想到,这里竟然会出现一支如此庞大的汉人船队。
“得救了!哈哈哈~”赵秋的两条船上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死里逃生的船员们都像是疯了一般,拼命的向李贞他们的船队挥手。
若是遇到其它国家的船队,他们可能还会担心对方会不会救援?而且哪怕救援,人家在事后也会提出索要一笔报酬,毕竟没有人会愿意无缘无故的得罪一批海盗。但是汉人的船队就不同了,所有出海的汉人海商,全都在齐王府的牵头下,制定了一份海外互助协议,其中就有同族商船遇到海盗时,其它汉商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对方抵御海盗。
而赵秋身后的海盗们看到如此庞大的一支船队,也全都露出胆怯的神色,那个疤脸海盗头子更是十分明智的下令,十几艘海盗船在海面上划出一个U形的弧度,看样子准备撤退。
不过朱冲看着那些准备的海盗,却是不屑的冷哼一声道:“惹了我们的船还想逃,简直是做梦!”
随着朱冲的一声令下,船队中立刻冲出十几艘快船,这些快船都是战舰的辅助船只,不但速度快,而且船上装备着三支重弩,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的船帆,为主力战舰争取时间。
海盗的船明显是天竺那边造的,虽然速度也很快,但是与朱冲这些正规海军装备的快船相比,却还要差的多,所以他们根本没逃出去几里,就已经被后面的快船给追上了。其实若不是车船不利于远行,而蒸汽船受到煤炭的限制的话,追上这些海盗肯定会更加容易。
疤脸海盗一看无法走脱,心中也涌起一股狠厉,竟然调转船头向快船冲去,看样子是想拼命。其实这也不怪疤脸海盗,因为大唐的战舰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他也不知道那些高大如城的船只是战舰,而且中间的运输船上还有五万草原骑兵,否则借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回头拼命。
不过对于调头回来的海盗船,那十几艘快船并没有硬扛,而是转了一个小圈,让过对方冲锋的方向,然后好整以暇的上好弩箭,而且用的还是特制的火弩箭,箭头前面是用火油浸泡过的棉花,点燃就扑不灭,箭尾有横杆,可以阻止弩箭射穿帆布,不过也正是因为横杆的关系,这种火箭射程都很近,只是那个横杆可以用强力去掉,那时就能远射了。
“嗖嗖~”的破风响起,十几支带着浓烟的弩箭射出,因为是错身而过,距离都很近,所以有大半的火箭都射中了对方的船,结果天竺船那种棉布做的船帆很快就被引燃,并且顺着绳索向船体上蔓延。
这些海盗都还习惯于跳帮战,根本没想到对方会用这种远程攻击,特别是在帆布被点燃后,更让他们感觉有些手忙脚乱,疤脸海盗头子反应最快,一脚踹开身边的一个手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后,立刻指挥着众人灭火。
只是就在海盗船乱作一团的时候,朱冲他们的主力战舰也已经追了上来,对这十几艘小小的海盗船,所有海军人员都没放在眼里,甚至连武器都懒的准备,直接将速度放到最大,然后借着风力直接压了过去。
疤脸海盗头子的坐船算是海盗船中最大的船了,但是与朱冲他们的战舰相比,却像是巨人与侏儒的差别,所以接下来毫无悬念,船上的海盗们都只感觉头顶上一暗,紧接着他们的船猛然一抖,随着一声巨响,所有海盗都站立不稳,一个个跌落在海中,而海盗船也被高扬的船头压进了海里。
战舰上的朱冲看着水中挣扎的海盗,十分冷酷的命令道:“全部射杀!”

第五百一十六章 到达锡兰

随着朱冲的一声令下,战舰上的弓箭手立刻上前,俯身趴在女墙上,然后张弓向下射击,结果水中的海盗一个个吓的连声讨饶,可惜他们的话士卒们根本听不懂,而且就算是听的懂,也不会有人敢违抗军令,所以随着一支支长箭射下,海盗们的惨叫声连成一片,很快,整个海面上就平静下来。
赵秋等人全都惊呆了,刚才他们还被这些海盗追的上天无门,可是眨眼之间,海盗们竟然全都被这支忽然出现的海军灭掉,而且连个活口都没留,如此杀伐果断,果然不愧是齐王殿下的海军!
其实这倒不是朱冲嗜杀,主要是因为李贞和李恽此行是保密的,再加上这伙海盗也不开眼,竟然撞上他们,所以干脆一杀了事,反正留着这些海盗也是给来往的商人添麻烦。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赵秋让人将船靠到朱冲的战舰下,然后仰着头高声说道。
而朱冲也很客气,探出身子看了看赵秋等人,脸上也笑呵呵的道:“你们船上有没有人受伤,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看到这位将军如此客气,赵秋更加感动,当下立刻开口道:“多谢将军关心,我们船上有两名船员受了箭伤,不过都不太严重,船上的大夫就可以处理!”
听到对方不需要帮忙,朱冲点了点头,正准备向对方告别时,忽然位于后方的越王号凑了上来,李贞站在船头冲着赵秋高声问道:“不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家住哪里,你们是刚从天竺回来吗?”
赵秋虽然不认识李贞,但是看对方衣着华贵,甚至连那位朱将军也面露恭敬之色,这让他立刻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肯定不凡。所以只见赵秋也十分恭敬的回答道:“启禀公子,小人姓赵名秋,是广州来的商人,这次本来是要到天竺南方的锡兰岛,但是刚出海峡,就遇上了海盗,所以才往回逃,万幸遇到了公子的船队!”
听到赵秋竟然与他们的目的地相同,李贞的眼睛也是一亮,当下十分感兴趣的道:“赵兄对锡兰岛的情况很熟悉吗?”
“呵呵,公子有所不知,我每次出海,大都是到锡兰出货,在那边有几个固定的合作商人,而且还曾在锡兰岛上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那里的情况可谓熟悉之极,另外也去过天竺几次,对那里的情况虽然比不上锡兰熟悉,但却也有所了解。”赵秋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李贞听后是仰天大笑,而朱冲也是暗自为李贞和李恽高兴,心想这两位殿下的运气还真不错,竟然在海面上就遇到一个熟悉锡兰岛情况的商人,而且对方还是汉人。赵秋不知道这位锦衣公子为何发笑,不过他的直觉告诉他,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李贞立刻将赵秋请上自己的船,然后把李恽也叫了过来,而当赵秋得知李贞和李恽的身份时,也把他吓了一跳,不过紧接着李贞和李恽又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诉赵秋,并要求他做自己的地理顾问!
“能为两位殿下效力,小人倍感荣幸,另外小人还愿将自己的两船货物送于殿下,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也算小人为殿下尽的一点绵薄之力!”赵秋根本连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而且还把自己的两船货物献给李贞和李恽。
而李贞和李恽听到赵秋的话后,也都是有些惊讶,对赵秋也都有些另眼相看。愿意给自己提供帮助也就算了,毕竟只要是大唐的商人,在得知他们的身份后,都会在海外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李贞和李恽此行能否成功,他们都能在大唐或李愔那里得到优厚的奖赏。但是赵秋却又十分有魅力的将两船的货物送给李贞和李恽,如此一来,简直就是把赌注压在了他们身上,好像一定相信他们能成功似的,这在无形之中,就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让李贞和李恽更加的信任赵秋。
“好,不错,你的好意本王和八弟收下了,曰后若是能打下锡兰岛,无论是六哥还是我们,都绝对不会亏待你!”李恽看到这个赵秋既然有如此魄力,自然也不会拒绝……
看到李贞和李恽同意,赵秋也是十分兴奋,当下开始向两人介绍起锡兰岛上的人情风俗,以及各地的地形环境等。虽然李贞和李恽看到过许多关于锡兰的情报,但是这些情报都是李愔派人匆忙间收集的,难免会有些疏漏,而赵秋的讲解则让李贞和李恽对锡兰的了解更上一层。
谈完了正事后,李贞和李恽又随口问了一些天竺与大唐之间的贸易情况,最后又聊到赵秋平时都运些什么货物到天竺?
对于这些问题,赵秋自然是张口就来,说起来大唐与天竺之间的贸易量很大,大唐特产的丝绸和瓷器自然都是极为畅销的货物,另外近几年的玻璃制品、棉布、罐头之类的新兴工业商品也大量向印度倾销。而天竺则主要出口一些香料、金银制品、宝石、地毯等商品,近年来还有人从天竺运一些去籽的棉花回大唐,只是棉花占用空间大,大唐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