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老鱼)-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也难怪李世民生这么大的气,本来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对外征战也是攻无不克,不但亲自灭了高句丽,而且儿子李愔也灭了新罗和百济,这个消息传到长安,让李世民感觉比亲自灭了高句丽还高兴。另外北方草原这个心腹大患也已经找到克制之法,只要将水泥路与堡垒坚持修下去,那么等待草原胡人的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彻底的融入大唐之中,再无反叛的能力。
不过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李世民在国事上的得意,但是在家事上却有着无穷的烦恼,最主要的就是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明里暗里的争位,而且两人的动作越来越大,几乎已经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对于这件事,做为父亲的李世民却不知该怎么管,感情上他更喜欢李泰,但是理智上却又偏向于李承乾,所以他对这件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两个儿子闹的不太过分,他就当没看见。
不过李世民的注意力只放在长安的两个儿子上,却忘了还有一个儿子更不省心,当然了,这个儿子并不是李愔,而是比李愔大一点的蜀王李佑。
说起李佑,他可是让李愔给坑惨了,借助绑架武媚娘的事,李佑几乎是被李世民给发配到益州,不但派了一个长史权万纪监管他的所作所为,而且还王府卫队的指挥权也剥夺了,派了一名校尉韦文振,担任蜀王府的典军,代李佑管理王府的兵马。
对于这种安排,李佑自然是十分不满,特别是对于权万纪这个长史,更是心存怨恨,这主要是因为权万纪性格刚硬,动不动就指责李佑,甚至两人还经常争吵,这也直接导致了两的关系十分恶劣。
对于权万纪对自己的管制,身为皇子的李佑当然要予以反击,他暗中派人在李世民面前告了权万纪一状,大概意思就是对方不尊重自己,而且十分专横。李世民虽然不喜欢李佑,但对方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李世民就派人调查了一下,然后让两人返回长安,打算让他们当面对质。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佑胆大包天,竟然在半路上派人袭击了权万纪,不过万幸的是,身为王府典军的韦文振提前得知,立刻派兵救下了权万纪。
按说李佑这件事虽然严重,但至少权万纪没死,以李佑的身份,只要他主动向李世民认错,顶多是受到重罚,可能会被关上几年禁闭,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
不过坏就坏在李佑身边的一帮小人身上,这些人知道,李佑犯了这么大的错,虽然他自己不会有事,但他们这些身边的人肯定难逃一死,所以就鼓动李佑起兵叛乱,而李佑也是个蠢货,脑子一热,二百五的脾气就上来了,竟然带着一帮亲信起兵叛乱。
可惜李佑这蠢货很快就发现,连王府的亲兵都不在他的掌握中,愿意跟着他叛乱的,仅仅只有几百人的亲信,结果他这场如闹剧般的反叛还没持续两天,就被蜀王府的亲兵再加上当地的驻军给剿灭了,连李佑也被活捉,,现在正在押送长安的途中。
李佑的这次叛乱和原来历史上差不多,但也用一些变化,比如被分尸的权万纪逃脱一命,李佑的叛乱规模也要小的多,根本没动用大军就已经被活捉,可以说比历史上还要窝囊。
不过当李佑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李世民为此大发雷霆,魏征则要求严惩李佑,至于如何严惩,很简单,按大唐律,叛乱可是死罪,而且还是那种死无可恕,哪怕他是皇子也是一样。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李世民虽然不喜欢李佑,但对方毕竟是他的儿子,再加上他一向又是个护短的性子,所以并不想按律处死李佑。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李世民对魏征的话并没在搭腔,而是岔开话题道:“现在那个逆子已经到了哪里了,几时可以到达长安?”
魏征一看李世民不理自己,刚想再次直谏,不过前面的房玄龄却急忙出来打断他道:“启禀陛下,蜀王已经在押解长安的途中,现在已经到了梁州境内,相信再过两天就能到达长安。”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刚想再问一问其它人的意见,忽然却见后面的魏征绕过房玄龄,准备再次直谏,这下让李世民十分无奈,只得抢先说道:“诸位爱卿都都是公务缠身,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
李世民说完,转身就离开了两仪殿,根本不给魏征说话的机会。而魏征也是气的不轻,不过他也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一甩袍袖快步离开了两仪殿,打算将自己的意见写成奏折,然后到朝会时直接上奏。
两天之后,李佑被押解到长安,不过十分巧合的是,李愔写给李世民的书信也同时送到了长安,只不过这两个儿子却给李世民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两仪殿右侧的御书房里,李世民在这里只召见了三个心腹大臣,分别是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只不过今天李世民却脸色复杂的坐在书案后面,书案上放着两样东西,分别是李愔请求允许他招募草原胡人的书信,以及魏征请求重处李佑的奏折。
魏征是个死心眼,只要认定的事,就必须做到,所以弹劾李佑的奏折终于还是在朝会上当面上奏,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不少正直官员的支持,毕竟李佑本来就是个胆大妄为之人,现在又犯下反叛的重罪,自然有不少人希望将其绳之以法。
“同样都是朕的儿子,可是这个虐畜为何让朕如此不省心?”李世民一巴掌拍在魏征的奏折上,一脸沉痛的低吼道。
看到李世民痛苦的表情,下面的房玄龄三人却全都叹了口气,李愔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儿子,也是众皇子中最有志气的人,凭借着大唐的支持和自己的才智,已经在海外打开局面,不但轻松占据了新罗和百济,而且还将流求大岛占据,经营的十分兴旺,现在又准备对倭国动手,如此出色的作为,连李世民自问若是换成自己,都不见得能做的如此好。
可是相比出色的李愔,李佑简直就成一堆无用的垃圾,平时好勇斗狠、狩猎无度也就罢了,可是他竟然还敢袭杀陛下指定的长史,事后更是起兵叛乱,虽然这个叛乱成了一个笑话,但却也是十恶不赦,朝堂上为了他的事,已经吵翻了天,李世民更是几天都没睡好觉。
“陛下息怒,事情已经发生,再骂蜀王也是无济于事,还是尽快想出处理的办法才是!”与李世民关系最好的长孙无忌开口道。
“哼!还能有什么办法,这个畜生如此无君无父,那朕就当没他这个儿子,一切按律行事就是了!”李世民一甩袖子,气呼呼的说道。不过下面的三人却全都知道,这些是李世民的气话,根本做不得准。
“陛下,蜀王再怎么不是,却也是我大唐的皇子,而且他也是受奸人蒙蔽,并不是真心的想要反叛,所以微臣以为,可将蛊惑蜀王反叛的人处于极刑,至于蜀王殿下,则将其爵位夺去,让其不得再为非作歹就是了!”长孙无忌开口又道。他很清楚李世民的脾气,知道对方并不想杀死自己的儿子,所以才如此说。
不过李靖听后却是摇了摇头道:“长孙大人的话虽然没错,但蜀王毕竟是反叛的主犯,若是只处理从犯的话,恐怕会引起魏征的不满的,到时若是他将事情捅到报纸上的话,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李靖的话倒是给李世民提了个醒,因为李佑刚反叛就被抓,所以知道的极少,现在报纸上还没有接到消息,而李世民也早已经下令,将这个消息完全封锁,只不过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佑造反的消息迟早都会流传出去,所以李世民必须在这之前,将处罚李佑的事定下来。
“启禀殿下,老臣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却齐王殿下帮忙了!”正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忽然开口道,脸上更是闪着一种古怪的笑容。

第三百六十章 把李佑扔给李愔

李世民本来就不想杀儿子,可是现在李佑反叛的消息已经闹到朝堂上,以魏征为首的大臣都要求严惩李佑,所以李世民面对的压力极大,不过正在他左右为难之时,第一重臣房玄龄却说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让李世民精神一震,房玄龄有多谋之才,他既然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
看到李世民满脸希望的看向自己,房玄龄轻咳一声说道:“启禀陛下,蜀王罔顾君父,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造反,可以说是十恶不赦,若不明证刑典,恐怕难以服众!”
房玄龄上面的话说的很重,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让李世民对李佑处以重罚,这下把满心希望的李世民当头打了一棒子,不过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就清醒过来,同时脸色更是阴沉如水,看向房玄龄的目光中也满是怒火,心想难道连房玄龄都要逼着自己杀掉儿子李佑吗?
不过只见房玄龄忽然露出一个有些奇怪的微笑道:“蜀王虽然是天皇贵胄,但毕竟罪无可恕,所以老臣以为,应该对蜀王予以重罚,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国内的罪犯一般都是流放到齐王那里做工恕罪,所以老臣提议,可将蜀王贬为庶人,然后发往齐王那里处置!”
高!实在是高!房玄龄的话刚说完,旁边的李靖和长孙无忌全都看向对方,目光中满是敬佩之色,虽然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不合,但是在处置李佑这件事上,他们都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所以听到房玄龄如此巧妙的处置办法,长孙无忌自然也不吝敬佩之意。
而李世民正是一拍桌子,兴奋的走到房玄龄身边高声赞道:“好,玄龄不愧是朕之肱骨,我大唐以仁义治国,哪怕是罪犯,朕也会给予他们一个机会,李佑虽然犯下涛天大错,不过毕竟还太年轻,受到小人唆使,自然难免犯错,所以这次朕就给他一个机会,发配到六郎那里做苦力,只不过海外瘴气横行,李佑这个逆子一去,恐怕再无相见之日了!”
李世民前面的话才是他的真心话,表露了心中并不想处死儿子的心理,不过最后可能是发现自己太过露骨,所以又加上了一句什么海外瘴气横行,好像发配李佑到李愔那里十分危险一般,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房玄龄三人自然也都听的出来,不过都是相视一笑,什么话也没说。
房玄龄之所以提出将李佑流放到李愔那里,其实也是有事实根据的,当初李愔手中人力匮乏,所以就向李世民提出,希望将国内的罪犯都流放到他那里,倒不是指望着这些人干什么重活,只是想让这些罪犯去做一下监工,管理那些干活的奴隶,毕竟相比其它人,这些穷凶极恶的罪犯干这种活最合适。
而李世民听到这个建议也不错,反正罪犯放在国内的话,不但要为他们建监牢,而且还浪费粮食,倒不如全都塞给李愔,反正那里是海外,也不怕这些罪犯再跑回来,所以也就同意了。而到现在为止,大唐境内的监狱已经裁掉了九成,绝大部分罪犯也都送到了台湾,剩下的一成监狱大多也就是做做样子,关押着少数不便于流放的罪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李愔,李世民已经下令,除了一些十恶不赦的罪犯外,其它的一些死刑犯也被免除死刑,改为终生流放到海外。
按说李佑谋反的罪名应该在十恶不赦之中,不过他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所以房玄龄才会提出将其当成一般的死刑犯,将其流放到李愔那里,这种的处罚虽然比杀头轻一些,但毕竟也保住了一条命,至于李愔那里,虽然他和李佑的关系不好,但毕竟是兄弟,李愔再怎么不喜欢李佑,想必也不会真的太为难他。
三日之后,李佑谋反的事终于传了出去,各大报纸都开始争相报道,不过在这之前,关于李佑的处罚就已经定了下来,剥夺蜀王的爵位,贬为庶人,然后流放到海外,永世不得回国,不过因为李佑特殊的身份,他这次却要先去泗沘见一下李愔,然后再由李愔安排他去一个不起眼的海岛上钓海龟?
而在对李佑的处罚下达之时,一道兵部的命令也下达到草原唐军的手中,要求他们配合齐王府王傅的举动,对于那些归附齐王的草原胡人放开一条生路。
炎热的夏季还没有过去,草原上一片繁茂的景象,长长的牧草比牛羊还高,偶尔一阵轻风吹过,碧绿的草叶出海浪般起伏不定,这让坐在马车上的王安精神有些恍惚,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一般。
王安和杜尔一行人在半个月前到达太原,在那里休整了一下,同时也在那里接到了长安传来的圣旨,授权给他招募草原部落。然后王安他们立刻顺着刚修好的草原水泥路一路向北。
这一路行来,倒是让王安对草原上的形势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自从他们进了草原之后,看到的不再是当年那种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是一条弯弯曲曲向天际延伸的水泥路,而沿着这条水泥路向前,不时还有一座座堡垒耸立在草原上,堡垒的大门前,行人进进出出,有不少是草原上的胡人,他们带着皮毛、牛羊等物,在堡垒中换取盐巴、茶砖等生活必需品。
另外进出的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汉人,甚至偶而遇到的牧人之中,也有不少是唐人打扮,由此可见,大唐的触手已经真正的伸入草原之中,相信数十年后,这里将会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草原上的水泥路虽然不是十分宽阔,但却修的十分坚固,王安一开始乘着马车一路疾行,很快就走到了大唐实际控制草原的最北端,也就是水泥路的尽头。不过在这里,却驻扎着大唐的军队,另外还有草原各族征来的劳工在这里干活,工作很简单,就是修路和修堡垒。这招计策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大唐只出钱出物,人力却是向依附的草原胡人要,如此一来,就成了草原胡人自己往自己脖子上勒绳子。
王安到达这里时,这里的驻军早就接到了命令,所以驻军在见到王安后,不但十分热情的招待了他,而且还派了一千人的骑兵做为王安的护卫,以防他们在草原上出现什么意外。
辞别了唐军后,王安就正式进入还没有完全被大唐控制的草原。刚一进入这里,王安立刻感觉到一种野蛮的气息扑面而来,相比被大唐实际控制的草原,他们所处的草原几乎可以说是危险重重,哪怕是他们打着大唐正规军的旗号,路上却也遇到了几伙胆大包天的马贼。
这些马贼的来源很复杂,有些是失去部族的牧人以及逃跑的奴隶组成的马贼,不过这种马贼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大部分马贼都是附近的部落客串的,这些草原胡人向来凶狠,为民为贼都只是一念之间,只要看到有利可图,哪怕是大唐正规军的虎须他们也敢捋一捋。
王安他们这次的队伍人数极多,光是护卫就有五百王府护卫,以及一千人的大唐正规军,另外在太原的时候,杜尔还雇佣了一支大商队,购买了一大批生活用品,毕竟他们的部落逃出去后,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奇缺,刚好趁这个机会补充一些。不过也誻这些东西,引来不少马贼团伙的注意,所以才不顾大唐正规军的威慑,几次想要火中取粟,可惜王安这次却是踢到了铁板,那一千正规军暂且不说,光是那五百王府护卫就不是这些马贼能吃的下的,毕竟这些人可全都是虎头军,没有十倍以上的人数想要拦住这支精锐,简直就是作梦。
一路上击溃了几支胆大包天的马贼,而且虎头军出手,自然十分血腥,不过也正是如此,才终于让那些畏威而不怀德的草原胡人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来招惹这支队伍。又经过近十天的赶路,王安终于乘着马车到达了杜尔所在的落云部。
其实落云部与大唐实际的控制线离的并不远,之所以在路上浪费了十天功夫,主要是因为王安的个人原因,他脚有残疾,无法骑马,一开始有水泥路时,乘着马车倒也十分快捷,可是进入这片自由的草原后,看上去地面好像十分平坦,但其实大坑小坑不断,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这里一片十分贫瘠的草原,牧草也是稀稀拉拉,落云部的牧人驱赶着牛羊,在这样的草场上放牧,不过相比其它牧草丰盛的地方,落云部的牛羊显然要瘦弱许多,不过他们毕竟是从其它地方逃过来的,能有这么一处贫瘠的草场就已经不错了。甚至王安还听杜尔说过,仅仅为了这处草场,他们就与其它部落大打了几次,仗着部落人口较多,这才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第三百六十一章 部落头人大会

“杜尔老爹回来了!”
落云部的人刚开始见到一队唐军涌来,本来还以为是来报复他们的,一开始还有人想要逃跑,不过当杜尔叫出几个族人的名字时,立刻让人这些人停了下来,而当看到真的是杜尔回来时,这些人立刻是欣喜若狂,高呼着冲进了部落里。
不一会的功夫,部落里的几位威望卓著的老者就迎了出来,这几人虽然没有见过王安,但是部落里却有不少年轻人跟着杜尔去过太原,所以早就把王安也一起来的消息禀报到族里,而落云部的人也知道王安早已经飞黄腾达,再加上这次又带来这么多的军队,更让落云部的所有人都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落云部的人将王安迎到部落驻地中间最大的一间帐篷里,然后奉上烤牛羊肉和马奶酒,几位长者和杜尔在席上坐陪。
“加答哈,现在部落的情况怎么样,头人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他出来?”杜尔刚一坐定,立刻开口对为首的一位长者问道。杜尔本来也是部落的几位长者之一,身份十分尊贵,仅在头人之下,而他问道的那个长者,则是部族中仅次于他的长者。
听到杜尔回到头人,加答哈却是叹了口气道:“杜尔大哥,这段时间你不在族里,所以并不清楚部落的情况,现在部族的生活是越加艰难了,唐人不与我们交易,北方的薛延陀也禁止我们进入他们的草原上放牧,仅靠我们占据的这片草场,根本无法养活咱们的牲畜,现在部落已经宰杀了不少牛羊,剩下的根本不够食用。”
听到加答哈的话,杜尔脸上也露出悲戚之色,而王安也是点了点头,知道这个加答哈说的的实话,刚才他进到落云部时,发现有不少人都是面有菜色,估计已经挨了一段时间的饿了。
而这时另外一个长者接着说道:“咱们落云的情况艰难,而与咱们情况差不多的部落也有不少,前段时间咱们这些部落自发的联络起来,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想个活下去的办法!”
两位长者说完,其它人也全都露出了懊悔之意,看向王安的目光中也带着几分祈求。当初他们若是听从王安的建议,直接归附大唐的话,哪里还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谁他们被胜利冲晕了头脑,以为灭掉了出云部后,自己就可以不把大唐放在眼里,结果才惹怒了大唐,现在后悔也晚了。
不过王安和杜尔听到这些话却是精神一震,只见王安有些急切的问道:“加答哈,头人们的聚会之地在哪里,这些联合起来的部落加在一起有多少人?”
加答哈等人没想到王安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一时间不知该不该回答,而杜尔也急切的问道:“加答哈,快点告诉我们头人们在哪,王先生有重要的事要找他们!”
看到连杜尔也在催促,加答哈终于不再迟疑,立刻开口答道:“头人们在离我们部落十里的一处山丘上聚会商议,至于这些部落加在一起有多少人,这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聪明的部落极多,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个,落云部在这些部落里也并不是最强大的,还有几个都是万人以上的大部落。”
听到这些消息,杜尔脸上的喜色更重,这么多的部落加在一起,肯定能超过十万人了。而王安也是十分高兴,本来还以为要一个个去联络这些部落,没想到刚到这里就遇到这么一个好机会。
不过杜尔高兴过后,却又忽然皱紧眉头道:“先生,这次虽然是个好机会,但是那些部落之中,也有一些对大唐十分仇视,若是先生您贸然去招揽的话,可能会遭到这些部落的仇视,甚至会对先生不利,所以先生还是小心行事,等头人回来后,咱们再暗中联络一些部族,等确定愿意被殿下招揽的人数较多时,再找个机会在联盟大会上公布。”
杜尔的提议的确十分稳重,不过王安听却是一笑,丝毫不以为意道:“无妨,草原之人虽然多桀骜不驯之辈,但现在却全都在大唐的统治之下,而且南方还驻扎着大量唐兵,几日就可到达这里,谅他们也不敢妄动!””
王安倒不是托大,他对草原上的形势有着十分准确的判断,像杜尔这样的部落,先前得罪了大唐,而薛延陀那样的草原霸主却又不敢收留,所以现在已经被逼到绝境之中,只要自己将招揽计划提出来,肯定能争取到大多数部落,而有了这些人在手,谁也不敢动自己分毫,况且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唐帝国。
杜尔想了想,也觉得王安说的有道理,当下也不再犹豫,立刻让加答哈派人送他们到头人聚会的地方。对此加答哈还有些疑问,不过当杜尔将李愔提出的招揽计划讲出来后,加答哈等人也全都欣喜若狂,急吼吼的让人准备快马,护卫王安和杜尔去。
十里的一片矮丘上,数十位草原胡人盘膝而坐,这些人有老有少,每人身上都带着几分上位者的气息,而且身上的衣服和装饰也都十分华贵,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胡人。这些正是联盟中的各个头人。
只不过这些处于同一联盟中的头人相处的并不怎么和睦,现在场上正在因为一件事而引发了争吵,而这些人分成了两派,而且人数也数不多,所以两帮人吵来吵去,却谁也吵不过谁。
“唐人已经将我们驱逐,而且不接受我们的投降,显然是要拿我们来立威,所以再向大唐乞求也没有任何作用,不如我们集合所有部族的财富,再次向薛延陀部求救,哪怕他们不敢收留我们,但是只要他们允许我们从他的领地通过,那么我们就有了一条活路!”一位满脸大胡子的中年头人站起来高声说道,他名叫突吉,是孟孙部落的头人,而孟孙部落是联盟中四个万人大部落之一,所以他的话引得不少人赞同。
“突吉,你不要痴心妄想了,薛延陀根本不敢得罪大唐,上次我们已经吃了一次亏了,难道你还想再把大家最后的一点珍宝送给别人吗?”突吉的话音刚落,他对面的一个魁梧青年头人立刻站起来反驳道。这个青年头人名叫莫隆,同样是四个最强大的万人部头人之一。
莫隆的话一出口,让刚才赞同突吉的头人都沉默下来。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联盟准备了大量的财宝、女人送到薛延陀,希望得到对方的庇护,可是没想到对方把礼物收下来,却是一点实事也不做,这让联盟中的部落都十分愤怒,可是再愤怒也没用,薛延陀部强大无比,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得罪的。
想到毫无信义的薛延陀,突吉也有些沮丧,气呼呼的对莫隆道:“那你说怎么办,大唐不允许我们投降,西边的突骑施和北方的薛延陀又不允许我们通过,南方和东方更是被大唐控制,难道大家只能呆在这里等死吗?”
年轻的莫隆听后却没有生气,而是沉思了一下说道:“唐人虽然凶残,但却也十分聪明,咱们这些部落联合起来后,可以集结起五六万人的大军,虽然这支军队无法与薛延陀等大部落相比,但却也是一支极强的力量,哪怕是唐人想要剿灭我们,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我们不如派出一个使者,再次向大唐乞降,相信凭我们的实力,肯定会引起唐人的重视,到时我们再主动要求加入唐军,做为他们平定草原的战刀,那么唐人很可能会同意!”
莫隆分析的十分有道理,其它头人也都不是傻子,很快都明白过来,一时间也是纷纷赞同,甚至有人提议,让莫隆担任联盟的盟主,然后派使者与唐人接触。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莫隆,像刚才的突吉就坚决反对与大唐接触,毕竟他的部落在之前与唐人的对抗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而像突吉这样的部落还有很多,他们也不愿意再生活在唐人的阴影下。
突吉和莫隆两人各持已见,而支持他们的人数也相当,另外两个万人部落也是分别支持一个,这使得两帮人吵来吵去,谁也没能说服谁。不过在争吵的众人之中,却有一个面色黝黑,长相十分凶恶的头人一直没有说话,这个人正是落云部的头人索切尔。
索切尔今年有四十多岁,虽然长相十分凶恶,不过却是个外粗内细的人,他对于周围头人的争吵充耳不闻,而是在盘算着杜尔的行程,按说一切顺利的话,他也该把消息带过来了,不过对于杜尔此行,索切尔却并不太乐观,毕竟那位王先生已经数次大恩于他们部落,这次帮不帮都在情理之中,再加上这次他们部落犯下如此大错,哪怕王先生再怎么智谋过人,但想要救他们的话,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到这里,索切尔暗暗叹息一声,若是当初早就王先生的话,他们落云部也不会落到如此下场。不过就在索切尔想着心事时,场上正在争辩的莫隆和突吉不约而同将目光转移到索切尔身上来,落云部的实力仅次于四大万人部,若是索切尔愿意支持他们中的一人,那么很可能打破现在的均势。

第三百六十二章 坐等上门

“索切尔,大家都在争论到底该向大唐乞降,还是该贿赂薛延陀,你觉得我们该选哪一种?”年轻气盛的莫隆首先说道,现在两帮人争来吵去,谁都奈何不了谁,而一直没有说话,实力也极强的落云部就成为了此次争论的关键。
“没错,现在大家都表态了,就差你们落云部了,索切尔你觉得该选哪条路?”满脸大胡子的突吉也开口道,不过语气却不那么友善,上次为了争夺草场,两个部落打了一仗,虽然突吉的部落势大,但却不小心吃了点亏,无奈只得退出草场,所以现在突吉对索切尔自然没什么好态度。
索切尔刚才想的入神,没想到两帮人忽然将注意力全都放在自己身上,现在听到莫隆和突吉的问话,心中却在暗暗叫苦,无论他选哪个,若是最后没有成功的话,那么主要责任可就要落到他的头上了,毕竟现在他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能压倒另一方,虽然这在平时是件好事,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却是个背黑锅的差事。
“这个……,莫隆兄弟说的极有道理,不过突吉大哥也没有错,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坐下来再商量一下!”索切尔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和稀泥道。
对于索切尔这种左右讨好的做法,自然引得莫隆和突吉都不满意,其它头人看索切尔的目光中也带上几分鄙视,草原汉子一向都喜欢直来直去,唯独这个索切尔外表看上去像个汉子,但是说话办事却总是瞻前顾后,一点也没有草原男人的豪爽。而本来就心中有气的突吉更是毫不客气的吼道:“索切尔,在这种时候你还敢耍滑头?”
索切尔虽然不怕突吉,但是其它头人现在对他也是怒目而视,这让索切尔心中一惊,知道再也糊弄不过去了,无奈只得苦着脸说道:“薛延陀毫无信义可言……”
正在索切尔正准备表态支持自己中意的向大唐乞降时,忽然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