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权(长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杜重冷哼一声,看着齐百户带人离开,这才问道,“罗大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杜大人,您进来一看就明白了!”罗刚挪开身子,让出一条路来。

第十九章:东阁会议

ps:今天有事很早就出去了,现在才回来,先更新一章,下一章需要修改一下,晚点儿更新,大家见谅!

“马上风?”

“是的,大人,杜镇抚就是这么对小的说的。”回报的小校十分肯定的道。

郭怒微微松了一口气,斜睨了站在一侧翻书的孟岩,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郭怒办公的地方,没有命令不准擅入,更别说在此逗留了,这年轻人到底是何来历?

“本官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是,大人!”小校忙躬身退出。

“贤侄,你是怎么做到的?”郭怒很好奇的问孟岩道。

“郭叔,这种事对您这位锦衣卫前辈来说,并不算难事吧?”孟岩微微一笑,叫叔叔,这是郭怒要求的,他也乐于其成。

郭怒不可置否,孟岩说的不错,锦衣卫确实有多种手段能致人死命却不会被人发现,甚至能瞒过高明仵作的眼睛。

“我查过门达的病史,他又心悸的毛病,所以,在这方面做了些文章。”孟岩解释道。

“贤侄居然精通岐黄之术?”郭怒大大的惊讶了一下。

“略懂一些!”

“呵呵,怪不得,贤侄真是好本事。”郭怒道。

“郭叔谬赞了!”孟岩道,“不知道郭叔下一步如何打算?”

郭怒没有回答,孟岩略微思索了一下,便明白郭怒这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凡是上位者都不喜欢自己的心思被下属看透,这样便没了神秘感,下属也容易失去敬畏之心。

“贤侄,这两天你就待在南衙,不要出去,有什么事情,我会告知你的!”郭怒吩咐道。

“明白!”孟岩一拱手,抬脚便朝外面走去。

聪明,冷静,而且心狠手辣,郭怒望着孟岩的背影,心中不免生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卧底十年,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吗,会不会被人替身了?

郭怒讪讪一笑,自己这种想法太荒唐了,替身是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尤其是孟宪的过往。

东阁。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召集内阁六部以及诸大臣议事。

“阁老,可以开始了!”王振端坐右首,微微一抬眼皮,缓缓发问道。

“人都到齐了吗?”坐在左首的内阁首辅杨溥清了清嗓音,也问了一声。

“阁老,东翁,人都到齐了!”下面专门负责点卯的官员回答道。

“好,既然人都到齐了,今天的阁议开始了,咱们还是老规矩,从六部开始,一个一个来!”

“……”

一个个开始汇报工作,小事儿直接讨论解决,大事汇总意见之后上报,请圣裁!

这样看上去挺民主的,效率也很高,不过,这都是表面的,暗藏的刀光剑影那就是非普通人可以明白的。

六部的过场走完了,时间过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了,大家看上去有些疲累,杯子里的茶水都续了三回了,早就没味道了。

“都察院可有折子?”

“东翁,阁老,都察院御史李铎弹劾锦衣卫百户霸占民宅!”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溢起身道。

“锦衣卫霸占民宅,查清楚了吗?”王振微微一抬眼皮,不紧不慢的的问道。

“事实俱在,不过本案没有苦主,所以……”

众人都是表情一震,之前议论的事情都是乏陈可新,多数老调重弹,悬而未决,好不容易来一个新鲜的,还跟锦衣卫有关,这下可不热闹了。

“都没有苦主,陈大人这不是拿我们开心吗?”工部侍郎王佑嗤笑一声。

“虽无苦主,可事实俱在,难道就因为没有苦主,就可以随意侵占民宅了吗?”陈溢怒斥道。

“陈大人,可否把案情说一下?”杨溥平心静气的道。

“阁老,东翁,可否让李铎本人来给诸位大人和东翁叙说一下案子的详细情况?”

“东翁,你的意思呢?”现场为之一冷,杨溥问王振道。

大家都望着王振,锦衣卫虽然不归王振管,可指挥使马顺是王振推荐的,如果王振不同意,这件案子只能锦衣卫内部处理,到时候,恐怕会不了了之。

王振微微露出一丝厌恶的表情,这个御史李铎在朝中一直跟他作对,他很想找个机会把这个人给除掉,奈何一直找不到借口。

“陈大人,若是李铎所言不符,又该当何罪?”王振道,他知道,今天他要强行摁下,等到了十五大朝,那李铎必然会把案子直接捅到皇帝的面前。

“诬告之罪!”

“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凡品行上佳者方可充任,陈大人,若无实据,且不可妄言!”

意思很明显,锦衣卫虽然权势大不如前,可也不是轻易能够得罪的,一旦弄不好,这些人可不不会跟你讲道理,到时候,找个罪名投进诏狱,那就生不如死了!

“天子亲军就没有宵小之辈吗?”陈溢环顾四周大声问道。

“陈大人,慎言!”内阁次辅陈循忙提醒一声。

“好了,我等再次争论也无助于事,既然陈大人言之凿凿,那我们就听那御史李铎一言,如何?”吏部尚书王直站起来力挺道。

“金大人,你看呢?”

“且听一听!”刑部尚书金濂点了点头。

王振厌恶的皱了一下眉头,虽然他很想独霸朝政,可是朝中还是有些人不愿意跟他合作,屡屡跟他作对,现在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他如果不同意的话,怕是引起众怒,于是,也顺应众人之意,同意让李铎当面称述案情。

一员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御史,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走进了东阁议事大殿。

“下官李铎参见杨阁老,诸位大人,王公公!”

“好一个没规矩的狂生,见到东翁为何不下跪?”王振身后一年轻太监冲李铎呵斥一声。

“我乃当朝御史,除了天地君亲师之外,何人可让我下跪?”李铎昂然一声道。

“大胆!”

“李铎,成大事不拘小节!”陈溢小声提醒一声。

李铎岿然不动,仿佛对上司的提醒他根本没有听见一般,就站在那里,冷冷的望着王振。

王振心中恨不得将李铎拖出去廷杖一百,可他找不到廷杖李铎的理由。

若硬要逼着李铎下跪,呵呵,那就算他一手遮天,恐怕会招致群臣的不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是在东阁,内阁六部诸大臣议事的地方,这要是传了出去,满朝的清流的吐沫星子都能将他淹死。

“算了,议事要紧!”王振一挥手,意思这件事算过去了。

“李铎,将你调查所得说与众大人和东翁听!”陈溢暗叹一声,这李铎算是彻底得罪王振了,接下来恐怕会被报复,祸福难料!

“下官明白!”

“阁老,诸位大人,下官要参的锦衣卫百户名叫蓝斗,想必诸位都曾听过此人的名字,此人就是近日在自家门口被一年轻男子暴打,并夺走官服以及锦衣卫身份腰牌,隶属锦衣卫北镇抚司朝阳门千户所,堂堂锦衣卫居然被人当家打了,这在京城首善之区是不可思议的,下官觉得奇怪,于是便私下里调查了一下,这才发现,这名叫蓝斗的锦衣卫百户居然是劣迹斑斑,其所为的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家,而是在六年前,强行侵占一名叫孟宪的人家宅,孟宪八年前溺水身亡,遗留下一座宅子,交给友人代为照看,根据下官的调查,孟宪本育有一子,十年前失踪了……”

“一个失踪十年的小孩子,怕是早已亡故了!”工部侍郎王佑道,“无主的宅子,朝廷收回,然后赐给有关官员,这也是很正常的。”

“话虽如此,可这座宅子并没有被朝廷收回,然后再以赏赐或者其他方式,交由别人居住。”李铎道,“而是这个蓝斗以家中遭火灾,地契和房契烧毁的理由向大兴县申请补办,补办了所有有关契约,达到了他霸占了别人房产的目的!”

“有这样的事情?”礼部尚书胡濙“咦”了一声,轻声问道。

“千真万确,下官这里有大兴县当年给蓝斗办理地契和房契补办的存根以及办理此事的书吏的写下的证词!”李铎显然是早就将证据收集整齐了。

“诸位大人请看,这是那座宅子的老存根,这是蓝斗补办的,下官查过关于这座宅子的买卖转让交易,这座宅子是先皇宣德二年,时任锦衣卫大汉将军的孟宪从一宋姓官员的手中买下的,宋姓官员因为外放升迁,这座宅子留着无甚大用,就将它出售给了孟宪,孟宪死于正统二年,在此期间宅子并无买卖或者转让的记录,虽有原契约存根,但契约原本却一直不见,下官经过调查,当年蓝斗侵占孟宅,有一张姓百姓曾四处告状,结果被判诬告,打成重伤……”

李铎娓娓道来,丝丝入扣,仿佛亲眼所见,完完全全的还原了锦衣卫百户蓝斗利用卑劣手段霸占孟宅,并且还迫害举报的乡邻的犯罪过程。

“这个蓝斗夺人家宅,还诬告他人,致人伤残,简直就是锦衣卫中的败类!”素来正直敢言的吏部尚书王直愤而怒道。

“是呀,太不像话了,这种人怎么还能当上锦衣卫百户……”

“理应严惩不贷,夺官罢职!”

“……”

文官集团一向不喜欢锦衣卫这样的特务组织,像这样抓大确凿的违法乱纪的,他们当然不放过这个可以好好的整治一下锦衣卫的机会。

何况现在锦衣卫大有依附东厂之势,一旦锦衣卫全盘导向东厂,倒向王振为首的阉人,可想而知,这朝堂之上,还有什么人能有抗衡?

皇帝对王振的信任简直是无理由的,王振之前表现的又太过谦逊,把朝中大部分都迷惑了,原先老太后在,王振尚不敢太过专权,现在老太后不在了,皇帝又过分信任,朝中大事几乎王振一人把持,内阁三杨已去其二,就剩下一个杨溥苦苦支撑,如果他在一走,满朝文武都要摄于王振的淫威之下了。

第二十章:煤市

ps:第二章送到,恳请诸位童鞋,小鼠标一点,收藏一下下,小风感激不尽!

有些事情是孟岩现在左右不了的,也没有能力插手,他能做的只有等待,还有熟悉京城,熟悉锦衣卫,以及熟悉这个时代。

“贤侄,我知道让你待在南衙,怕是你也不会听我的,这样,我给你找了一个人,让他带着你先熟悉一下京城,你毕竟离开十年了,有些地方跟以前不一样了。”

“郭叔,你该不会是怕我跑了?”孟岩不满道,“还弄一个人监视我?”

“我要是怕你跑了,直接把你关起来就是了,何必费那么大劲儿?”

“行,不过我要个机灵一点儿的,呆头呆脑的我可不要!”孟岩答应下来。

“出去记得换便装,他一会儿就到,你们先熟悉一下!”郭怒说完扭头就走了。

“嗨,这事儿,奇怪了……”孟岩心中一动,这不刚说不让自己乱跑,怎么突然又变卦呢?

不过,就算郭怒想把自己的脚捆住,那也没用,他可不是一个轻易被人捆住手脚的人。

朝廷大事,他是掺合不了的,可自己的事情总能做主吧。

南衙不是长久待的地方,自己总要先有一个落脚之地,说白了,就是找一个住的地方。

张苞哪里虽然有房子,也欢迎他去住,但他目前祸福难定,他不愿意连累这两口子。

还有姜峰等人,这些人跟了自己,自己可是允诺给他们一个未来的。

自己现在的花销还是他们给的,坐吃山空,这可不是个事儿,得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

怎么赚钱,还的做一番市场调查才行,虽然他是一名军人,但对经济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大生意或许做不了,小生意弄个小康温饱还是可以的。

孟岩忽然一转身,瞥见郭怒刚让人送来的取暖的炉子,其实就是一大铜盆,下面做了三只脚,然后里面烧着碳,要是在上面支一口大锅,就可以煮饭烧菜了。

还有就是一堆黑乎乎的煤炭,散落在墙角,拳头大小,泛着黝黑的光泽。

明朝人都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了?

孟岩心中不免小小惊讶了一下,旋即他自己也乐了,上学的时候,历史考试都在及格线徘徊,恐怕所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换给老师了。

不过稍微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煤炭是要经过一定加工之后才能用的。

当然也不是不能直接用来做燃料,但因为煤炭品质不一,有的含有大量杂质,一旦燃烧不充分,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的气体,还会形成大量浪费。

孟岩蹲了下来,捡了一块煤炭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不是加工后的煤炭,是原煤。

他不禁想起来小时候家家户户用来做饭的煤炭炉子,小巧轻便,而且非常经济实惠。

这种煤炭炉子明朝应该还没有出现,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煤炭炉子燃烧的是蜂窝煤。

蜂窝煤是原煤、碳化锯木屑、石灰、红(黄)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和由硝酸盐、高锰酸钾等组成的易燃助燃剂所组成。

眼下正进入寒冬,京城老百姓对煤炭的需求量一定非常大,不管是做饭还是取暖,都需要大量的煤炭。

所以在这个时候,煤炭的价格一定不会很低,因为现在还停留在手工开采煤炭的时代。

自己手上的资金不多,采矿挖煤窑却是不行,可要是做蜂窝煤和煤球炉子,这倒是一门可做的生意。

原煤可以购买,其他的原料也都不难搞到,易燃助燃剂可以用别的替代,效果差一点儿也没什么。

这要是干好了,也是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这说干就干!

孟岩是个行动派,不过再干之前,还是要做一下调查,原料价格,市场需求,还有老百姓能够承受的价位等等,这些前期工作都是不能直接拍脑袋决定的。

郭怒确实是个细心的人,出了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外,还给他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虽说品质很一般,但这省去了他不少麻烦。

摊开略显发黄的宣纸,跟后世的宣纸质量还是有些差距的,孟岩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归拢,写下来,然后记到脑子里。

“咚咚……”

“进来!”孟岩下笔如风,头也没抬一下。

“咳咳,你就是孟岩?”一个略显的沙哑低沉的声音问道。

“我就是,请问你是……”孟岩一抬头,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年,有些惊讶。

为什么说是“亭亭玉立”呢,因为孟岩一眼就看出,这极有可能是个女扮男装的西贝货。

耳洞,没有喉结,还有女性轻撩鬓发的动作,微微上翘的兰花指,浑身上下是漏洞百出。

虽然在孟岩的毒眼里是处处破绽,可是一般人第一眼还真是认不出来的。

尤其是这姑娘左边脸上一大块的红色的胎记,像极了一个倒挂的月牙儿,完全破坏了这一张脸的美感,以及她整个人的形象。

从未听说大明朝锦衣卫还招收女人?

孟岩一下子有些吃不准了,这有些人是比较特殊的,比如说自幼下狠心把自己给……

也不对,锦衣卫也不招这一类人,东厂那边倒是很常见。

“在下郭越,奉郭大人之命给孟兄当几天向导,领孟兄熟悉一下锦衣卫以及京城各衙门,有些禁忌孟兄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的。”郭越微微一抬头抱拳道。

“应该的,多谢郭大人,麻烦郭兄了!”孟岩忙站起来抱拳还礼道。

“孟兄,你在写什么?”郭越倒是自来熟,看见孟岩在写东西,上前一步问道。

“哦,闲着无聊,练练字而已!”孟岩呵呵一笑,遮掩过去道。

“哦,我看看郭兄写的什么?”郭越道。

“……”

孟岩也不是小家子气,这叫郭越的说不定是郭怒派来监视自己的,自己写的又不是什么大机密,不过用的是简体字,这个时代都是繁体字。

“你这写的什么字,好奇怪!”

“我读书不多,胡乱写的,让郭兄见笑了!”孟岩忙收起来道。

郭越带着疑惑的看了孟岩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异常,便道:“孟兄今天有什么打算?”

“十年没回来了,我想让郭兄领着我四处走走,逛逛长安大街和南市,怎么样?”孟岩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这没问题,不过,郭大人交代了,你无论做什么都得在我视线之内?”郭越道。

“这个自然,在下现在还不是自由之身!”孟岩微微一笑,郭怒嘴上“贤侄”叫的听热情的,骨子里还是不放心自己。

也许他心中是两手准备吧,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孟岩没有必要因此而生气愤怒,人家又不是欠自己的,自己的命运总归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力所不及的时候,借力用力,也是一种策略。

既然要做蜂窝煤,自然要去煤炭交易市场了,京城的煤炭交易市场在阜成门一带,因为西山的煤炭都是经过阜成门运入京城,所以那里自然而然的聚集了一些煤炭商人。

最优质的煤炭直接供应给皇城和权贵勋略,差一点的京城各级官僚以及有钱的富商。

朝廷怕破坏北京城的风水龙脉,禁止在西山挖煤,但是京城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外地购买,运输成本就吃不消,所以盗采情况严重。

当然了,普通老百姓盗采肯定没好果子吃,盗采的一般都有后台,在京的王公大臣们,但凡有能力的,都在西山开窑挖煤,这是无本的买卖,挖到就是钱,谁不干?

所以挖出来煤,除了供应他们自己之外,大部分是要拿出来卖钱的,这就形成了煤市。

郭越很奇怪,这孟岩真是怪人,京城那么多地方,他偏偏来着又脏又黑的煤市,这都是黑乎乎的煤炭,有什么好瞧的?

“郭兄,咱们锦衣卫在西山有没有煤窑?”孟岩问道,挖煤这么赚钱的行当,像锦衣卫这样的暴力执法机构,没道理不掺合一脚的。

“有,不过大都在北衙的手中,我们南衙只有三个!”郭越点了点头。

“哦,产量如何?”

“平均的话每天有一万斤吧!”郭越道。

孟岩心里默默算计了一下,大明朝京城人口至少有五六十万人,得有十万户人家,没加每户每天烧菜做饭至少也要两斤煤,到了冬天还需要生火取暖,用量翻倍,这么算来,光生活用煤,至少也要二十万斤以上!

实际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如果按照三倍计算的话,偌大的北京城一天用煤也得六十万斤,平均下来一人一斤左右,冬季还的百分之五十的增加!

一百万斤!

换算成吨的话,约十八万吨,孟岩并不太清楚明朝的斤跟后世的斤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按照后世的度量衡实际计算,这个数字是超过十八万吨的。

实际上,整个西山煤矿一年所产的煤炭总数也就十五万吨左右,煤炭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市场上优质煤炭的价格跟大米的价格几乎是相当的,可见煤炭这看上去不起眼的黑疙瘩被权贵们盯上就不奇怪了。

不能大规模的开采,产量自然上不去,又是生活必需品,价钱自然贵了,别的替代燃料更贵,大规模的建设和砍伐,京城周围的树木都被砍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不能砍的。

所以剩下的可供选择的没有多少了。

煤炭已经成为京城百姓的生活必须物资之一,就跟人每天都要吃咸盐一样。

第二十一章:买炭!

锦衣卫南衙家大业大,就算每日产煤一达万斤,自身消耗一部分外,剩下的能拿出来出售的也不会很多。

“咱们南衙在编的有多少人?”

“这个我可不知道,孟兄可以去问郭大人,或者去经历司查一下花名册!”

“我就是随口一问,咱们南衙的煤窑产出的煤炭除了自己用之外,能有多少可以拿出来出售?”

“孟兄,我们可是锦衣卫,不是煤市上的商人,你怎么对这个如此关心?”郭越好奇道。

大明一朝,重农轻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即便到了明末,一些禁令形同虚设,商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还是不如一般的平民。

这个原因有多种,制度原因占了大多数。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哪一样不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大事,何况我们锦衣卫出了查察妖逆之外,对民情、民生也是需要了解的!”孟岩道。

“你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走,我们去打听一下,这煤炭的行市如何!”

“掌柜的,你这煤炭是怎么卖的?”来到一家煤炭行,孟岩直接走了进去,对正在忙碌的掌柜的问了一句。

“四文钱一斤,一百斤起卖!”掌柜的正在跟伙计一起搬运煤炭,可能是人手不足,自己亲力亲为,听到声音,站起身来,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伸出四根手指头道。

“四文,太贵了,我们刚从别家过来,人家虽然也是百斤起售,却只要三文!”孟岩道。

郭越瞪大眼睛,他们什么时候问过价了,这人怎么睁眼说吓话呢?

“三文,小哥,你说的是前天的价吧?”掌柜的精明的一笑,做生意遇到杀价,这很正常。

“怎么可能,就街东头那一家,李掌柜的,我们经常在他那儿买炭的!”孟岩道。

“呵呵,小哥既然都在老李他那儿卖炭,今儿个为何到我这儿来了?”那掌柜的可不吃这一套,买卖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需求的量比较大,一次十万斤,老李他那边现在只能给我一万斤,所以,这才一路过来,看能不能一次性采购完!”孟岩解释道。

“一次十万斤,敢问小哥是哪个府的?”掌柜的吓了一跳,一次性购买十万斤炭的,那可是一笔大生意,一般也就是一些有钱的商户或者是王公贵族才吃得下。

普通老百姓一次买上一百斤就顶天了。

孟岩嘿嘿一笑,没有回答。

“小人孟浪了,两位小哥里面请,喝杯热茶,我们慢慢谈!”掌柜的热情的招呼道。

“不了,我们还得继续采购,三文钱一斤,掌柜的要是能做,咱们就签购买合同,如果做不了,那咱们就另找别家。”孟岩婉拒道。

那掌柜的微微皱眉,这是单大生意,若是做成的话,说不定还能搭上某个权贵,虽然他店里的煤炭并不愁销售,可是这卖的越多,赚的也多呀!

这年头多一条路,多一个活头,这上门的买卖总不能往外推吧?

“两位要的数量可能多了点儿,小店一时间没有那么多?”

“你这儿有多少?”孟岩问道。

“我这里有两万斤,五天之后会有三万斤!”掌柜的说道。

“三文钱一斤,我全要了,但是你们的负责送货!”孟岩霸气的一挥手道。

“行,这笔生意我做了!”掌柜的点头答应下来。

“掌柜的爽快,我们也爽快,现在就签购买合同!”孟岩点了点头,三文钱一斤炭虽然不是最低价格,但利润已经很薄了。

签了买卖合同,约定了时间送货,地点,商定了违约需要追究的责任,孟岩掏钱付了三分之一的定金,与郭越从“柳记”煤炭行出来。

“孟兄,你要买煤炭何不直接从我们南衙的炭行?”郭越很是奇怪,孟岩一口气买下五万斤煤炭,他一个人用的了那么多吗?

“南衙可以讨教还价吗?”孟岩反问道。

“这个好像不可以!”

“天越来越冷,如果再来一场大雪,西山的煤炭进京必定更加困难,到时候京城的煤炭价格必定会再一次上涨,这个时候,商人必定囤积煤炭,等待涨价!”孟岩道,“到时候,想要以这个价格拿到这么多煤炭,恐怕很难了。”

“那刚才那个掌柜的为什么肯卖给你?”郭越问道。

“因为我们是大客户,做的好的话,以后可以成为稳定的客户,这样他这个店就有保障了!”孟岩道,另外一层意思,他没说,可意会不可言传。

“京城煤炭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怎么会愁没有生意?”郭越不解道。

“谷贱还伤农呢,做生意是有风险的。”

“噢,是这样。”郭越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肚子饿了吧,我们去吃饭吧,你熟悉环境,这儿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孟岩一看天时,再摸了一下肚皮,觉得有些饿了,问道。

“要不我们去吃唰锅吧?”

“唰锅?”孟岩一愣,这是什么锅,记忆中好像没有这么一个东西?

“你一定没吃过吧,这是这几年京城流行的一种吃法,只有等到了冬天才有!”郭越得意的道。

“原来是这样,那倒要好好尝一尝!”

“走吧,这里没有,得去宣武门,那儿有一家店,味道不错的,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位置了!”

“要不租量马车过去?”孟岩道。

“也好!”郭越点了点头。

租车可不便宜,从阜成门到宣武门,花了三十文呢。

这让孟岩想起了后世的出租车来,随叫随停,十分方便,价钱也不贵。

而现在租车,有些麻烦,先要去大车行,如果附近没有,那就悲剧了,你的走很远的路,还要看有没有车,如果没车就悲剧了,租到车,谈好价格,上车出发,这就过去一半儿的时间了。

虽然麻烦,但比自己走路要舒服快捷多了。

看起来,京城的公共服务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孟岩想到了出租车的概念。

这个时代,怕也只有北京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才有搞一搞的可能,其他的都没有那个基础。

公共服务投入那是需要相当大的资金,个人即便是有财力,也未必能搞得起来,官府可是一道跨不去的门槛儿。

车厢虽不大,不过两人挨着一起坐还略显宽松,一缕如兰似麝的味道随着马车的晃荡钻入孟岩的鼻孔!

这绝对是女人身上的味道,如果是太监的话,近距离的话,那股子尿骚味绝对能把你熏晕。

这个郭怒,派一个女孩子跟着自己,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美人计,好像没必要在自己身上下这么大本钱吧?

孟岩也不点破,闭着眼睛,靠着窗沿,脑子里里思考着,就算要美色**,也得派一个漂亮一点儿的。

不是说这个郭越不漂亮,只是他左边脸上的红色的胎记完全破坏了美感。

假如没有这个胎记的话……

“郭兄……”

“孟兄,我们到了!”

“噢,这么快就到了?”孟岩道嘴的话缩了回去,心想,这胎记也是疑难杂症之一,一时半会也治不好,甚至终身都得留着,这要是在身体其他隐秘之处,倒也不碍事,偏偏生在脸上,这可真是命运作弄了。

下了马车,付了车钱,郭越领着孟岩往前走去。

“小肥羊……”看到这三个字,孟岩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尼玛,这时代就有“小肥羊”了?

“客官……”迎面而来的小二哥显然被郭越脸上的那块红色的胎记给下了一跳。

“郭,郭公子!”小二哥居然认识郭越,看来这郭越是这里的常客了,孟岩心道,脸上这块胎记,经常女扮男装倒也不稀奇了,女孩子嘛,都是要美的,这脸上生这么一大块胎记,估计都不敢出门。

“有位置吗?”

“有,有,别人来了没有,郭公子您来了一定有!”小儿点头哈腰,十分恭敬的道。

“郭兄的面子真大!”孟岩呵呵一笑。

“两位,楼上包间,请!”

“郭兄,往前走,拐过去就是宣武大街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