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萧玄)-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桑田,尽在一笑之中。

歇马两日之后,楚天涯与金国使臣完颜杲,进行了正式的会谈。其实会谈的内容很简单,耗时也很短,因为此前该谈的都早已经谈妥了。简而言之,就是宋金两国从此永罢战事,金国将山后九州割让给大宋,两国重修国界发誓永不相侵。河东一带以太行为界,西麓尽属大宋;河北一带以三镇为界,燕云十六州当中仍有七州属归于金国治下。

从大宋开国起,燕云十六州就尽属北胡,使得大宋边防吃紧。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无幽蓟则无河北,无河北则无国防”。现在,幽燕一带仍属金国,他们的骑兵依旧可以直接危胁到河北腹地。金国的意图很明显,他们可没打算从此就真心的向大宋屈膝,地理位置更为重要、也更为繁华与富庶的山前七州,他们仍是紧紧的拽在手里。

楚天涯心里清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在谈判桌上解决,否则,又哪来的许多战争?金国拱手送上前后九州,他就坦然的接受了。不管怎么样,山后九州的地理位置也同样重要,收复了它们,太原嗯喉就多了缓冲与保障。大宋可以把以往金国的西朝廷所在、云州一带打造成新的军事基地,进可攻退可守,这远比当初死守一个太原孤城要主动得多;如果金国敢于从幽燕一带发兵南侵,也得考虑一下大宋在云州的威胁了!

大名签下、金印盖上,两国会谈就此结束。完颜杲未作停留马上返程,楚天涯的兵马调令也在同一时间下达,马扩即刻率军前去接管云州。从此,山后九州纳入大宋版图。

然后,楚天涯就带着妻儿老小与故友亲朋们,开始了他的故地重游之旅。

首先,就去了青云堡。

第三百三十四章 相见不如怀念

青云堡一行,楚天涯没有大张旗鼓,同去的人只有萧玲珑、焦文通和青卫这些人。更像是一出呼朋唤友的野外郊游。

几次遭遇兵灾,西山一带疮痍满目,大量的树木被焚烧或砍伐,更多的寺庙古迹被拆毁。人烟稀少的青云堡也不复往日的宁静气象,杂草丛生一般荒芜,在群山之中显得有些暮气沉沉,如同远古留下来的遗迹。

“这里现在没有住人了吗?”楚天涯问随行的马扩。他现在可是大宋在河东的第一号人物。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马扩摇了摇头,仿佛也是回忆往事,“金兵两次南下,都对青云堡进行了毁灭与洗劫。据我所知,在那次我军南撤以后,盛怒之下的完颜宗翰曾下令在太原挖地三尺的搜寻大宋子民,格杀勿论。在马某抵达太原接手城池之时,青云堡一带几乎没有任何人烟,只剩一些残垣断壁。马某也曾想过花费一些钱财人力来重建这处军堡。但是现在太原的郡县城池都还没有完全修复,民生也没有恢复元气,一时无力顾及此处。还请王爷海涵……”

马扩深知青云堡在楚天涯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将话说得比较委婉。

楚天涯微然一笑对他点了点头,“马宣抚,你我是故交,是兄弟,就不必说这种话了。青云堡是一处抗金救国的义军遗址。他日若有空闲,再考虑清理复元吧!而且这处堡内自有良田沃野和森林矿藏,于民生也是有点用处的。”

“是,王爷。”

一行人且行且聊,慢慢走进了青云堡内。

四方果然一片狼籍,偶尔还能看到金兵留下的残碎兵器和被烈火焚烧后的灰烬。齐腰深的荒草丛中偶尔飞起一两只野鸡或是有黄鼠狼溜过,的确是没有人烟的样子。

“想不到青云堡,会变成这个样子,哎……”楚天涯由衷的长叹了一声。想当初他就在这里和萧玲珑一起联系孟德,斗杀张独眼。从那时候起,他们二人之间有了情愫,楚天涯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后来,青云堡也是河东义军的跟据地,楚天涯坐在了青云堂的第一把虎皮大交椅上,从此开始了改天换地的另一段人生。

青云堡,是楚天涯的人生转折与发迹之地。在他的心目中,青云堡甚至比他名义上的故乡太原,还要更加重要。

听到楚天涯这样说,众人都有些叹息。毕竟,他们也都曾在经这里经历了最重要的一段人生。

萧玲珑紧挨着楚天涯,轻声道:“天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他,去了西蜀,没有来青云堡。”

“我知道……”楚天涯轻轻的点了点头,“他既然走了,就不会让我再找到他。”

众人听他们这么一说,就都知道,他们是在说孟德。

一直以来,孟德都是楚天涯身边最重要的人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孟德的无私与全力相助,就没有楚天涯的今天,没有大宋的今天。可是就在楚天涯位极人生登上天下之巅的时候,孟德却飘然而去。或许孟德的文才武德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但是他的事迹与德操,一直都让所有人惊叹与拜服。有一件事情大家都心里有数,如果孟德不走就一定会成为仅次楚天涯存在,封王拜相完全不在话下。

“他是我辈子最尊敬的人;我会用我的一生,去怀念他。”楚天涯轻声道。

萧玲珑轻轻挽住他的胳膊,“如果有缘,会再见的。”

楚天涯微然一笑,抬手用马鞭朝前指了一指,“走吧,去青云堂那边看看。”

青云堡很大,大家都下马步行,一步步的行走。沿途看去,多是荒败的田园和被焚毁的房屋。以往的车马道都被荒草遮盖,玄武和勾阵干脆在前方练起了刀剑斩草开道。

青云堂到了,已是一滩灰烬。但是走近之后让大家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残垣断壁与黑灰白土之间,飘着一面鲜艳的旗帜,一只迎风怒扬的麒麟!

看到这面旗帜,大家不约而同的热血沸腾!

那是当初,河东义军的军旗啊!!

楚天涯大步跑上前握住那枚旗竿,大声道,“有人来过!有人住在这里!——说不定就是孟七哥!大家四下寻找!!”

“是!”

众人马上分作零星四下寻找。被金兵摧残后,青云堡里残存的房屋几乎已经没有,众人寻遍大小山头和各处可能住人的地洞窑洞,都没有发现人迹。孟德的家里也去过了,同样只是一片灰烬。

楚天涯不禁有些失望了。萧玲珑说,或许是有人来过,只是插了一面旗在这里,但是又走了。

楚天涯不死心,再一次回到了孟德的故居。

一座坟茔,坐落在残碎的孟德故居旁。楚天涯看到后不由得吃了一惊,因为这座坟显然是被重新修缮过了,比以往更大,而且新彻了石围。

楚天涯猛然醒悟,大步走到坟茔边找到那处熟悉的石锁门环,奋力朝旁边一拉,门开了!

没错,这里曾是孟德为她的亡妻建的一处衣冠冢,冢下有一处地宫。孟德曾经把亡妻的灵位供在地宫里,每天必定前来吊唁,若有心事,也必然在灵位前倾述。楚天涯还曾经和他在这地宫里,一起大醉过!

门刚刚被拉开,里面就传出一记女声,“何人前来叨扰?”

“小艾,是我!”楚天涯的声音都有点发抖了。这个声音他实在是太过熟悉,是小艾,没错!

“啊?!”里面的女子明显大吃了一惊,很快有光亮转出来,她快步走上前来,赫然一眼看到楚天涯站在石门入口处,手中的油灯都惊得掉到了地上!

“是天涯哥哥吗?!”

“是我,小艾——七哥呢?!”

“天涯哥哥,真的是你!——”小艾喜极而泣快步跑上前来,一把扑进楚天涯的怀里放声痛哭,“我们真的又见面了!”

“小艾别哭,七哥呢?”

“他方才去后山打猎了,不时便回!——天涯哥哥,啊,还有郡主,你们都快请进,请进,坐啊!!”小艾有点惊喜得不知所措,连忙将众人请进地宫里。

比起当初,现在的地宫明显更加宽阔舒适了,加挖了通风孔,里面也多了许多的摆设。楚天涯看得出来,这些新添的家具和用具,都是孟德亲手做的。地宫里锅碗盆瓢和床塌行具一应俱全,也收拾得相当干净。孟德一向多才多艺,也只有他,能将一处地宫建得如此的舒适宜人,适合居家。

众人进了地宫,都惊叹不已。想不到这一片荒败的青云堡里,还能这样的别有洞天。十几个人走了进来,也不觉得拥挤。

“想不到还能再看到小艾,再见到七哥!”萧玲珑拉着小艾的手,看着她隆起的腹部,眯着眼睛笑了,“小艾,你有喜了,恭喜你啊!”

“多谢郡主!”小艾红着脸笑了,“郡主,你和天涯哥哥应该都有孩子了吧?”

“嗯,是个男孩儿,还带到太原来了。只是出游不便没有随行。”萧玲珑答道。

“真的?太好了!恭喜你们!”小艾惊喜的叫道,“我一定要看看世子!”

“好!”

楚天涯唤来玄武,叫他们几个跑一趟城里,取些酒水来。今天就要这里,与孟德等人一醉方休。

玄武等人走了没多久,孟德就回来了。他扛着弓箭挎着刀,腮边多了一些络腮胡子,一如既往的孔武有力有雄浑奔放。看到地宫外停的一些雄壮的宝马他就明白,应该是楚天涯来了。

他站在不远处彷徨了许久,正准备抽身离开,突然一条人影飘然而至,落在了他身后。

“孟七哥,你为何要躲?”

“是朱雀吗?”孟德摇了摇头微然一笑,说道,“我早该想道有他在的地方,就一定有青卫在暗中护卫。朱雀,不要拦我,好吗?”

“为什么?”朱雀问道。

孟德转过身来看着朱雀,“孟某人只想做个不问世事的山野村夫,和小艾一起养大我们的孩子,不再卷入战火与争斗。现在的他,已经不同往日。他的一句话、哪怕一个眼神,也能改变很多人的人生。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想报答我,照顾我。可是朱雀,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仍旧惦记和他的兄弟情份,我也希望,我们的这个情份能够一直永远的保留下去,在我们彼此的心中永远的怀念。不见面,远比再见要好。”

“那你为何又重回青云堡,你不是去了西蜀吗?”朱雀说道,“孟七哥,别骗自己了。你本就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你抛不下青云堡,你忘不了你的兄弟。”

“我承认,是这样。”孟德说道,“可是,我也的确不想再跟他见面。他已是执掌乾坤的魏王,我只是一介山野村夫。我们之间只能再有回忆,不可以再有故事。请你告诉他,让他不要再来青云堡,也不要再为我做任何事情。只要他将大宋的天下治理好,没有战乱没有祸端,我就能在青云堡好好的生活,一辈子无忧无虑。这就是他,对我最大的回报!”

“……”朱雀沉默。

“我先行回避了。”孟德顺手将打来的猎物扔到朱雀脚边,“告诉他,我想他。但是,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朱雀怔怔的看着孟德大步离开。她有一万个冲动和一万个手段,可以将孟德留下,可是,她没有动。

“孟德,你是我见过的,最伟岸也最洒脱的男人!”

捡起地上的猎物,朱雀转身走进了地宫。

众人一起看到朱雀进来,手里提着几只猎物,都怔住了。

楚天涯双眉紧拧第一次的瞪着朱雀大声怒吼,“你为何不拦住他?!”

“因为我没有资格。”朱雀平静的回答道,“主公,如果你真的还把他当兄弟,就应该尊重他的决定。”

楚天涯被她这一句话就给呛住了,无言以对。

“王爷,要不我等去将孟七哥寻回?”焦文通道。

楚天涯摆了摆手坐在了孟德亲手做的竹椅子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七哥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朱雀说得对。我应该尊重七哥的决定……”

小艾在一旁嘤嘤的哭了,“天涯哥哥,其实七哥也很想你,想你们大家。很多次他喝了酒都会念叨你们的名字,有时候还会哭出声来。”

楚天涯的眼泪顿进涌到了眼眶边,“相见不如怀念……七哥,知道你过得好,我就满意了!——我们走吧!”

说罢,楚天涯第一个抬脚往外走。

萧玲珑跟了一步,又停下来。她解下腰间的玉佩塞到小艾的手里,在她耳边道:“这就当是我,提前送给你和七哥之子的礼物。这块玉佩从小就跟着我,很多年了。他日若有任何事情,只须带这块玉佩来找我或者天涯。见玉如见人,只要力所能及,我们可以帮你们做任何事情!”

“不要了,郡主,这太贵重……”

“收下!——走了,小艾,我们……就此别过!”

小艾紧紧拽着玉佩泣不成声,“真的是……相见不如怀念吗?”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七年之痒

七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能就是她青春的全部。不远千里从西夏国来到中原准备与大宋和亲的仙菲公主李玉瓶,在洛阳冷宫里住了七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七年之中,楚天涯一共来看过李玉瓶十四次。每年的春节一次,中秋一次。但二人交谈的话语一共不超过一百句。最初,李玉瓶一直在用她的骄傲与冷漠挑战楚天涯的忍耐;到了后来,她就变得真正的心如死灰,请人在冷宫里建了佛堂,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准备渡此残生。

这一天,晴,端午佳节。大宋的西域远征军在大元帅刘子羽的率领之下,凯旋而归。洛阳欢庆,楚天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大南门相迎。

七年过去,楚天涯也到了青春极盛的而立之年。他的身躯没有因为骄奢淫逸而发福走形,而是变得更加的挺拔健硕;气度沉稳眼神内敛,哪怕是立于汪洋一般的人群之中,卓而不凡的气宇总能让他鹤立鸡群。

男人的气度,要养。不光是有岁月的凝炼就可以,还需要足够的经历与挫折的打磨。这七年来,曾经纵马驰骋的楚天涯将主要经历放在了治理大宋内务之上。结果他发现,古人诚不相欺——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文治,远比武功更加繁复与庞杂,无数次的让他焦头烂额。大宋的吏治本就十分的完善与复杂,如同一片广袤的森林一般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楚天涯就像是一名樵夫,要想在这片大森林里来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远比当初率领兵马对抗女真、平叛江南要难了上百倍。

所以,七年的时间下来,楚天涯发生了不止一次的脱胎换骨的改变。当初那个铁血铁腕的大宋太师,如今更多的是用刚柔并济的手法来处理国家事务。以往他更多的是依靠河东义军当中一群核心人马,现在身边有了更多的书生文人作为他的智囊。随着大宋国家重心的转变,朝堂之上进行了多次的换血与更迭。此前因为战争而完全掌控了朝堂喉舌的军武主战派,慢慢的退让出一些权力与空间,而让专精于治国的文仕有了立足之地。

这样一来,朝堂之上文武经过七年的磨合也可以说是较量,两派人马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而楚天涯就居于正中对两派人马进行权衡与制约,如同大宋真正的君王那样,行使天子之职。而大宋原本的天子赵桓,从七年前开始就有了做傀儡的觉悟。七年来,每次上朝他就只做一个摆设,回到皇宫就与娇妻美妾安心玩乐,楚天涯有什么吩咐他就一概照办。因此,至少表面上看来,皇帝与太师的相处,十分融洽。

但是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七年来,赵桓不止一次的对楚天涯提过要将皇位禅让与他,都被楚天涯拒绝了。

七年前,楚天涯就已经是位极人臣的魏王;现在,仍是魏王。属下不是没有人撺缀过楚天涯让他继位,但都被他喝退或是说服。总之,楚天涯一直都很谨慎也很聪明的守着最后的底线,绝不称帝。因为,一但他接受禅让,就会在一瞬间由治乱护国之功臣,转变为欺主窃国的逆贼。目前,太平了七年的大宋才刚刚恢复一点元气,北方还有女真宿敌未灭。这种时候只要楚天涯敢称帝,大宋内部必然离心离德乱作一团,给外敌可趁之机。

一纸之隔,就是天堂与地狱。

楚天涯不想这些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刘子羽将西征大军在营外驻扎,然后率领主要将佐进入洛阳面圣。

洛阳内外,一片欢腾。七年的时间,刘子羽在西域一带缔造了一系列的奇迹。他不仅仅是帮助西夏国打退了入侵的耶律大石,还平定了西夏国内的数次叛乱,并将西域七个小国纳入大宋的治下成为附属国。此外,节节兵败的耶律大石不得不步步退缩,退出领土三百多里,仍被刘子羽兵临城下杀到了国都。

这个时候,战争已经进行了六年有余。用兵在前的刘子羽得到了楚天涯的密令,不可斩尽杀绝。于是在阵前逼降,代表大宋与西辽签订了盟约。从此,发展迅猛以袭卷之势几乎一统西域、曾经不可一世的西辽,也对大宋俯首称臣。

虽然这一纸盟书并不能对西辽产生绝对的制约效力,但是至少,西辽国的元气被刘子羽打到重伤,而且背负了一个沉重的枷锁。以后耶律大石如若胆敢做出任何背叛大宋的事情,那就将成为千夫所指,大宋国出师讨伐时就可以振臂一挥而应者云集。对于西辽国的内政,大宋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干涉。

西辽都乖乖的俯首称臣了,蒙受大受福荫与救护的西夏国,自然不会傻到什么也不做。西夏国主李乾顺马上宣布承认大宋为宗主国,从此每年向大宋纳贡献币。

刘子羽归来之时,就带了两国君王的称臣国书与第一次进献的岁币。

消息传出,大宋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因为从大宋开国之初起,就一直是大宋向辽国或是西夏进献岁币,用钱财来赎买和平。风水轮流转,现在终于也轮到他们来孝敬大宋了!

或许大宋真是一点也不缺这一点岁币纳贡,但是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耻辱与荣耀之间的距离。只要是一个还有血性的人,就都能理会其中的意味。

英雄般归来的刘子羽,受到了大宋官家和楚天涯以及满朝文武的热烈欢迎。当天就在皇宫之内,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席。

七年不见,当年如同书生般儒雅的年轻元帅刘子羽,也因为战争的疲累与岁月的洗礼,而平添了几许苍桑,同时也变得更加的沉稳与成熟。相比于养尊处优的楚天涯,年龄相若的刘子羽显得要老成一些。但是,尽管在外形上有了差距、七年之间也未曾蒙面,刘子羽与楚天涯之间的默契与情谊,却没有减弱半分。反而因为七年的同舟共济与亲密合作,更加的深厚。

二人在酒席之上对饮,时时发出大声畅笑。旁观的人心里都清楚,毫无疑问,经过七年的征战,本就深受楚天涯信任的少壮派军帅刘子羽,已经成了如今大宋天下最为雄劲的军派领袖。他麾下的军队,也将是大宋最为辉煌、最具战力的军队。

按照大宋的一贯做法,刘子羽这样的军帅率军归朝之后,肯定是要卸去兵权、入朝为官的。可是楚天涯一改前辄,让刘子羽继续率领这支百战雄师坐镇关中护卫两京。原本的京畿宿卫部队、同样是楚天涯心腹爱将的王荀麾下所部,还被调到了东京开封去。

刘子羽及其麾下一群将校原本以为,归朝之后固然是能结束征战之苦过上安逸日子了,但是权力和自由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了。可是事实证明,楚天涯对刘子羽有着绝对的信任。这深深的打动了这群热血汉子,他们对楚天涯、对朝廷的信任与感激,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此前,大宋对武人一向采取的是猜忌与制约态度与方针;现在楚天涯反其道而行之,给他们最大的尊重与信任。其实以前,大宋的上位者们也不是不知道该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驾双武人之心,才能发挥军队的最大效力。可是他们一群人当中只有宅在深宫的帝王与不知军事的文臣,没人能有楚天涯这样的绝对权威与强大自信,敢于真正这样去做。

归朝之后的刘子羽,马上官拜太尉、枢密使,成为大宋首屈一指的武官。

刘子羽的飞黄腾达,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但是同时又有许多人在想,当年和刘子羽一样同样深受楚天涯器重与栽赔的另一名少壮派军帅,七年来只在河北一带的真定、河间与中山之间种田养马,他看到如今刘子羽的成就与辉煌,会做何感想?

岳飞。

他在河北驻兵七年,默默无闻,几乎消失在了国人的视线之中。在刘子羽凯旋归国之时,岳飞也派人前来表示了庆贺,这才让一些人想到了大宋还有这一号人,曾经和刘子羽一样有前途的年轻将帅。

很多人设想,此刻的岳飞一定是嫉妒不安、暗叫不平的。曾经同样是做为楚天涯麾下的得力臂膀,一个远征西域大展拳脚然后飞黄腾达,另一个花了七年的时间在河北养马,除了吃粮耗饷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干成……云泥之别啊!

岳飞肩膀上的压力,斗然剧增。连刘子羽都隐隐感觉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岳飞和他麾下一群将校,似乎都在死死的盯着他,满眼的不服气。刘子羽甚至委婉的对楚天涯提过,请楚天涯出言抚慰一下岳飞……

楚天涯就笑了,说道:“如果岳鹏举会因为你的成功而心生不忿或是嫉妒不安,那他就不会在河北驻兵七年默默无闻。七年的时间,女真人从未停止过休养生息与增强实力,我们只能比他们做得更多、做得更好。这些事情,全部都由岳飞在做。你在西域打得很辛苦很漂亮,岳飞在河北,做得不比你差。所不同的是,你的事迹天下传颂,岳飞一直都在韬光养晦积蓄实力。等着吧,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岳飞,正应此语!”

一语点醒梦中人。

到这时刘子羽才知道,原来楚天涯把岳飞安插在河北的唯一用意,就是针对女真。

七年,会让夫妻之间有七年之痒,对两个宿敌之国之间的和平而言,时间也的确是太久了一些。

一鸣惊人——这是否意味着,大宋与女真的生死一战,即将惊世展开?!

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有猛虎

世上太多的偶然,都寓于必然之中。

七年的时间,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飞黄腾达或者脱离战乱迎回了安定。

可是对薛玉来说,这七年的每一刻时光,都是煎熬。

七年艰辛的寻妻之路,让他历经沧桑身心疲惫,原本大好的一个“美薛郎”也渐渐形销骨立异常的苍老。

至从楚天涯准了薛玉调拨到河北,他一面专心辅佐岳飞,一面使尽浑身解数来寻找他早年离散的妻子。幸得这七年的时间大宋与金国签定了盟约没有战乱,薛玉也得以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在茫茫的北国不遗余力的寻人。

离散在战乱中的人,是最难寻找的。或许她早已死于兵荒马乱,或许她早已另谋生路嫁夫生子,这都有可能。七年来不少人劝过薛玉放弃,趁青春正旺另娶妻室安生立命,但薛玉一直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从来没有放弃。

皇天不负苦心人。

七年之后,薛玉终于打听到他妻子的具体下落。原来当初燕山府陷落之后,薛玉的妻子就被金人掳去,一度沦为“浣衣妇”,也就是金国军中的军妓。几经辗转和苦难,她被一个投降金人的辽国小官买了去做小妾,这名小官还是一个辽国治下的汉民。

这期间,她也对薛玉苦心思念,一心想要回到中原。可当时宋金两国大战不休杀得水深火热,她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无奈之下,她只得暂且屈身跟着那个小官过日子。几年下来那小官对她倒也不错,使得她渐渐的安于现状并给那个小官生了一儿一女。

可是好景不长,那个小官因为触怒了他的女真上司千户勃极烈,从而被被贬官发配,家小也一并流放充军。身为小妾,她的命运只能是沦为千户勃极烈的奴隶。再被凌虐了半年之后,她因为烧得一口好饭菜让那千户勃极烈对她有了一点兴趣,巧不巧的,她还怀孕了,给那个勃极烈生下了一个儿子!

千户勃极烈在战场之上失去了两个儿子正愁没后,高兴之下摆酒庆祝,还大肆宣扬他的这个儿子的母亲,是南朝某位大将的正妻,借以来污辱薛玉并宣泄他对南朝的憎恨。

正因如此,薛玉才打听到她的消息。

将近十年的离散,早已物是人非。如果薛玉另外娶妻成家也是说得过去的,但他偏就是一个痴情成狂执着到家的男人,在十年之后打听到了妻子的消息,也不顾一切的想将她带回中原,哪怕她经历了种种不堪,哪怕她在北国有了几个孩子!

起初薛玉完全只以私人、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去和那个金国的千户勃极烈交涉。由于两国正在盟约之中,双方的身份又都比较敏感,金国那边倒也十分警慎。来来往往的多次交涉,千户勃极烈碍于上风的压力勉强答应放回女人,但孩子要留下;女人却又舍不下孩子,又担心薛玉无法接受现在的她……各种的问题与困难,让薛玉饱受摧残和折磨。他曾经六次北上去金国,全都无功而返。

男人自古两大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对于千户勃极烈来说,薛玉要夺走他的女人、他孩子的娘,心里也是异常恼怒的。虽然有上风的压力在,但他动了不少脑筋想要让薛玉知难而退,包括许多龉龃的手段——比如让他的手下轮流奸|淫薛玉的妻子,借此来打击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薛玉几度将要崩溃,还曾在金国那边大病一场,险些丧命。

楚天涯在洛阳知悉此事之后,都曾写过几封信来劝慰薛玉。薛玉仍是不为所动,十年都坚持下来了,他不想在最后放弃!

这让楚天涯很担心。原本这是手下将领的家事,他这个执掌大宋权柄的魏王不宜过问,但薛玉是他最早出生入死的兄弟……于是,楚天涯以私人的身份,给金国的主和派宰相、鲁王完颜昌写了一封信,请他私下调停此事,莫要因为一些私人恩怨而影响到两国邦交。

完颜昌是金国皇室与朝廷之上,少有的主和派。收到楚天涯的私信之后,他马上意识到薛玉的事情再闹下去,可能真会闹大。于是他派人专司调解此事,勒令千户勃极烈尽快放人。

事情到了这份上,原本就该结束了。薛玉的妻子回归之后能否和薛玉相处得好,只是他们的私事,与国事已然无关。可是在最后的关头、薛玉都在约定的地方等着他妻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队贼寇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了出来,将薛玉的妻子半途截杀了!

薛玉找到他妻子的时候,她还在流血身体还是热的。贼人仿佛有意让薛玉亲眼看到,他的妻子死在他的怀里。

薛玉彻底崩溃了。

正在这时候,千户勃极烈闻讯赶到。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加上薛玉的妻子刚刚死在了自己的怀里,联想到以往种种,薛玉都有理由相信是千户勃极烈最后临时变卦,心狠手辣的杀死了女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双方爆发冲突,薛玉武力本就惊人,震怒狂暴之下立杀十数人,血战力竭重伤被俘。

消息传出,两国震惊!

薛玉的事情早早就在河北三镇一带、尤其是军队里广为流传,众人无不感佩他的痴情与执着。再加上薛玉平常的为人就很不错,因此颇受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