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华东)-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扩廓在心里不屑,他很想上去,让对方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

但是,扩廓没有这么做,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偷袭明军,俘虏明朝的燕王。

而现在,这个目的,是无法达到的了,被包围的军队里,有没有燕王,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和明军骑兵接触之前,迅速离开这里。

回上都去!

扩廓这般想着,催动自己的战马,带着自己的这支军队,向北方撤退。

北面还有一万人当诱饵呢,扩廓得带着那一万人一同撤退。

但是,当扩廓来到了明军阵地的北方的时候,只见那一万人的部队,已经烟消云散了。

战场上除了尸体,什么都没有剩下。

那些没有了百夫长,千夫长的部队,根本就不是一支部队了,他们只顾得自己逃跑,这路骑兵,顿时就消失了。

当然,这也和这支骑兵中的某些人有关,他们都是明军的内应,只要一向前攻,就撤退,而刚刚,在那些百夫长,千夫长被击中的时候,他们就在军队里大声喊道:“明军的火器厉害,我们上去就是送死,撤退吧!”

他们的话,加剧了鞑子骑兵的恐慌,反正百夫长,千夫长也死了,他们还继续去送死干什么?

于是,很多人都开始溃退,而这个时候,那些内应们,又顺手向后面的督战队还击,督战队的人本来就不多,看到所有的军队都在溃退,知道抵挡不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跟着逃跑。

己方的军队溃散,督战队也是有责任的,为了不受军法处置,他们只能跟着一同跑。

就这样,撤退的扩廓,回到北面的时候,这里已经没人了。

扩廓心中顿时大惊,这支军队,可是扩廓好不容易才聚集起来的,这个时候,自己的手里,所剩的,只有这一万人了吗?

扩廓没有多想,当明军骑兵赶到的时候,扩廓要想不与明军拼个鱼死网破,就只能逃走。

看着己方的骑兵,追击着鞑子骑兵,将鞑子撵得够呛,明军步兵更是欢呼雀跃。

陈风吐了口气,自己这场仗,其实胜得很侥幸,如果扩廓冒着自己的箭矢,继续上来的话,恐怕,步兵阵地就破了。

因为现在,陈风的手里,连一个百虎齐奔都没有了,刚刚已经用尽了所有的箭矢。

鞑子骑兵再上来,再冲进来,那就是己方的步兵被屠戮的时候了。

第1061章收复上都

扩廓又一次失败了,他的失败,其实不仅仅是在指挥战斗方面,当他的军队,从上都城一出来的时候,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的每一步,都在陈风的算计之中。

即使如此,看到战场上那些尸体,有鞑子骑兵的,也有自己的步兵的,尤其是在南面,承担了鞑子最猛烈的攻击,那些步兵,被弓箭射死了很多。

战场上一阵凝重,血腥味儿不停地传来,闻到了这股血腥味,很多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已经不由自主地呕吐起来。

就连沐英也不能幸免,沐英的脸色白得吓人。

但是,朱棣却是常态,他走到了南面的战场上,唏嘘不已:“师傅,幸亏您提前洞察了鞑子骑兵的动向,如果我们晚一步,没有及时将百虎齐奔转过来,现在,吃亏的恐怕就是我们了。”

刚刚的胜败,真是在一线之间,如果蓝玉带队上来的时候,扩廓的骑兵已经跟自己的步兵混战到了一起,最后即使胜利,也是个惨胜。

“棣儿,不要太接近那里,防止有变。”陈风说道。

再往前,就是鞑子的尸体了,万一里面有没死的鞑子,临死之前发威,可能会让朱棣受伤。

过儿和宝玉两人,护着朱棣,回到了陈风身后。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沐英在后面问道。

“立刻率军,继续北进,准备收复上都。”陈风说道。

仗已经打完了,扩廓的骑兵,被蓝玉的骑兵追赶着,不再具有威胁,那己方剩下的任务,就是收复上都!

“将军,我们这次出来,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攻城器械。”沐英说道。

虽然扩廓失败了,但是上都还是一座坚城,手里没有任何云梯,撞车等攻城装备,就连陈王爷的火器,都没有带来,而那百虎齐奔,也消耗得干净。

“我们过去,是收复上都,不用攻城。”陈风说道。

攻城?扩廓已经带着主力走了,只要扩廓一走,自己埋伏在上都的内应,上都留守军队中的内应,早就该行动了。

“是。”沐英此时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沐英没有再询问,等到到了上都城外,一切自然就都明白了。

扩廓的军队,在不断地奔驰着,后面,蓝玉的骑兵离他们越来越远。

不错,就是越来越远。

本来,被追者疯狂逃窜,追击者气势如虹,应该是后面能追上前面,然后不断地砍杀他们的后队才对。

但是,扩廓的这支骑兵,身经百战,不管是进攻,还是逃跑,速度都是相当快的。而后面的蓝玉的骑兵,几经奔波,已经有些疲惫,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整日都在马背上颠簸,所以,这一番过来,已经到了极致,导致了他们追击敌军,越追越追不上。

蓝玉恨不得用马鞭抽打自己的军队,可惜,不管蓝玉怎么催促,自己的军队也快不起来。

扩廓松了口气,其实,他的军队,也已经跑到了极限,现在赶回上都城去,再歇息好了。

一万蒙古骑兵,气急败坏地狼狈向北撤,只在中途休息了一个时辰。

第二天下午,他们的视野里,已经出现了己方的城池。

进了上都城,就可以据城坚守了,明军这次,没有携带碗口铳这样的大杀器,所以,他们想要攻城,非常困难。

疲惫不堪的骑兵,看到了己方的城池,仿佛又充满了力气,抽了几马鞭,向上都城走去。

远远地,看到他们回来,那城门,就被打开了。

进城之后,先找张床,美美地睡一觉,这是很多士兵的想法。

他们不知道,城头上的军队,正在用一种猎人看猎物的眼神看着他们。

“兄弟们,鞑子已经打了败仗,灰溜溜地回来了,一会儿,鞑子进了城,肯定会吃饭,咱们在饭里下药,就能把鞑子都俘虏了,到时候,可是大功一件!”

“对,陈王爷用兵如神,很快就能收复上都城,咱们帮鞑子做事,到时候,是要被处死的,现在,只有反戈一击,才能有条活路。”

城头上的士兵,听到这些话,都是一阵兴奋,他们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候,终于到了。

扩廓来到了城外,还没有进城,就闻到了城头上飘来的一阵香味。

这个时候,刚好黄昏,正是吃饭的时候。

在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些留下来的军队,放开了肚子大吃,一闻这味道,里面就是下了羊肉的,顿时,扩廓脸色就是不悦。

而身后的骑兵,更是大嚷起来:“他们居然在吃羊肉,进了城,咱们先上城头,将那些羊肉都吃了!”

膻味儿很浓郁,根本就掩饰不住。

扩廓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再走两步,却突然感觉到不对。

自己留守的将领,也是自己的心腹,他是绝对不会纵容属下这么做的,他自己克扣士兵的伙食还差不多,怎么会让士兵吃这些?

他们看到自己回来,所以特意来做好了饭孝敬自己?不可能,自己这是大败而归,事先又没有通知,他们怎么会给自己好心做饭?

除非…自己留下的这将领,已经死了,这些属下,才可以如此肆无忌惮。

想到这里,扩廓突然拉住了马,同时大喊:“快,后撤到城头弓箭射程之外!”

扩廓说完,拔马就向后跑。

可惜,他手下的士兵,就没这么敏锐了,他们太疲惫了,疲惫让他们丧失了快速的反应能力,于是,当城头上的箭矢,稀稀拉拉地落下来的时候,他们才突然明白,城头上的人反了!

看到城下的鞑子要逃,城头上的守军立刻就做出了新的选择,用箭射击,狠揍鞑子!

鞑子来了上都城之后,没干什么好事,先是将所有人家的粮食,都给搜刮了,接着,又逼迫着人当兵,所以,他们这些土著居民,对鞑子根本就没好感。

刚刚,本来是想要用计,轻松地收拾了鞑子,现在,鞑子不知为何,居然识破了他们的计策,于是,他们只好立刻改变自己的方式,变成了主动攻击。

城门一关,城外的鞑子骑兵,就不再具有威胁性,接着,他们就用自己的箭矢,不停地向下射击。

扩廓的脸阴沉得可怕,自己出城去作战,现在已经证明了,完全就是个错误!就连上都城,自己都丢掉了。

身后有明军骑兵追赶,上都城又进不去,扩廓没有迟疑,立刻命令自己的军队向西,回草原去!

从哪里来的,还回哪里去,扩廓这次出征,除了损失了一半的军队之外,就没有别的收获了。

他不知道,当他回去了之后,得知己方的都城和林,因为兵力空虚,也被草原部族,还有明军都光顾了,对于这次作战,他已经彻底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失策。

跟在扩廓后面的蓝玉的骑兵,一个时辰之后,也就个天刚刚要黑的时候,也追到了上都城。

蓝玉一直都记得,这上都城,是在自己的手里丢失的,所以,也要在自己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怀着这样的心理,蓝玉的骑兵,慢慢地靠近了上都城,虽然想要立刻攻城,但是,蓝玉也知道,自己的骑兵,是无法攻城的。

于是,他只能仰望这座城池,同时等待后面陈王爷的步兵到来。

蓝玉并不知道,扩廓早就跑了,而且,即使是知道,他手下的这些疲惫不堪的骑兵,追都追不上扩廓。

谁知,他惊讶地看到,上都城的城门,居然打开了!

接着,城头上有声音喊道:“兄弟们,我们是上都起义的军队,上都已经被我们控制了!”

“欢迎我们明朝的军队!”

“对,兄弟们,快进城吧!”

城头上的喊声,让蓝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怎么回事?

“将军,有可能是鞑子的诡计,他们打不过我们,就想要骗我们进城,等我们进去一半的时候,城门关闭,将我们分成内外两部分,一阵弓箭,就能让我们损失惨重。”蓝玉身边的副将说道。

论谁也不相信,城头上的那些人,是起义的军队,是自己人,他们都在猜测着,那是在诱惑自己。

蓝玉咬了咬牙:“不,就算是想骗我们进城,我们也算是进了城,哪怕只有一个人进城,我们也要杀鞑子个天翻地覆,也要拿下上都城!”

蓝玉不想再等了,城池是从他这里失守的,所以,必须要从他这里夺回来!

于是,蓝玉催动军队,自己一马当先,从那洞开的城门口,进入了上都城。

夕阳照在上都城上,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

蓝玉一直进入了城池,直到进入了军营,才终于相信,上都城内,已经没有鞑子了,这座城池,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但是,蓝玉又有些郁闷了,这城池,根本就不是自己打下来的!

等了两日之后,沐英的步兵,也进入了上都城,这座北方重镇,又重新回到了明朝的控制之下。

跟随着沐英,燕王殿下,也北巡到了上都城。

第1062章世界中心

高高的上都城头,朱棣静静地站着,眺望着远方。

“师傅,我们大明朝的江山,真是如此多娇!”朱棣有感而发道。

江山如此多娇!听到朱棣的话,陈风也是一阵感慨,的确如此啊!

“师傅,在草原的另一边,又是什么?”朱棣问道。

世界有多大,山的那边是什么,这个时代的人,其实还不是很清楚。

陈风听到朱棣的话,静静地说道:“棣儿,蒙古草原,横贯东西,过了蒙古草原,再向西,走过荒漠,就到了欧洲。”

“欧洲?”朱棣很又兴趣地看着陈风,问道:“欧洲又是什么地方?”

“那里也是人口密集之地,不过,那里的人,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都是金发碧眼,对了,和朱丽叶是一样的。”陈风说道。

朱棣跟着陈风,也是见过朱丽叶的。

“那过了欧洲呢?”朱棣又问道。

过了欧洲,再向西,那就是大海了啊,陈风说道:“那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整个大海,连着所有的世界。”

“师傅,徒儿想将咱大明朝的疆域,扩展到全世界,让全世界的百姓,都臣服在我大明朝的天威之下。”朱棣又说道。

陈风听到这话,猛地转过头来,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朱棣。

陈风没有想到,朱棣小小的年龄,居然,居然又如此大的野心,让全世界,都成为大明朝的疆域。

陈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蒙古人办到了,整个亚欧大陆,都沉浸在蒙古人的淫威之中,但是,蒙古人靠刀剑实施的统治,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上百年的统治,蒙古帝国,就已经分崩离析了。

不同的民族,又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信仰,靠刀剑,强行地将他们奴役,这是完全办不到的。

历史上,不止又一个人想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他们无一都失败了。

看着野心勃勃的朱棣,陈风知道,自己要将朱棣的这个想法,扼杀在萌芽里。

“棣儿,你说,你要将这些百姓,全部臣服在咱们大明朝的统治之下,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处?”作为政治家,讲究的是利益,没有利益,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朱棣想了下,说道:“宣传我大明天威,同时,让他们赋税,让我们大明朝更加强大。”

“棣儿,那我们,是否要派去官员,还要派去驻军啊?”陈风又问道。

“那是自然,我们要统治他们,官员,驻军,都是必须的。”朱棣说道。

“那你可知道,那些地方,离我们很远,要走几年才能走到,这么远的距离,你传一道圣旨,要多久才能传到那里去?任免个官吏,又要多少时间?那里要是发生了叛乱,派大军去镇压,又要耗费多少?”陈风问道。

陈风这般一说,朱棣沉思了半响,说道:“师傅,徒儿明白了,这耗费,恐怕不是我们能承受的。”

现在仅仅从大都攻上都,一路过来,其实耗费就很大了,要是从这里,出兵去镇压当地的叛乱,恐怕,得倾全国之力才行。

“棣儿,其实,我们想要将这些地方的财富,汇聚到我们大明朝来,不是一定要靠刀剑才行。”陈风继续说道:“中原是我们汉人的,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刀剑,将压在头顶上的鞑子赶走,而岛国的倭寇,一直骚扰我们,我们也要靠自己的武力,才能给我们太平,但是,对于其余的那些,跟我们本来就没有利益纠葛冲突的,我们不能轻启战争,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陈风说道。

还没有成年的朱棣,仿佛真的听懂了一般,点了点头。

“除了战争,我们还有一种和平的方式,来获取利益。”陈风说道。

“师傅是指经商吗?”朱棣问道。

陈风点了点头:“棣儿,农业是根本,不过,想要让我们大明朝,真正的强大起来,那就还得靠商业,我们的商人,与海外做生意,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将那里的财富,掠夺过来,我们通过征收商人的赋税,又将财富,转移到了我们大明朝的国家中来,这才是我们最正确的方式。”

商业!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都是重农抑商的,尤其是到了近代,闭关锁国,导致了与国外的差距逐渐增大,最后落得被蛮夷欺负,甚至奴役的下场。

现在,陈风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变的重点,就是要让统治者意识到,商业,绝对不是囤积居奇,绝对不是不劳而获,而是把财富转移,尤其是,把国外的财富,转移到国内来的一种途径。

只有这样,只有当政者支持,商业才会大力发展,到时候,不用真刀真枪地打过去,财富自然就从全世界,都输入到了中国,中国,就真正地成为了全世界的中心。

陈风已经在朱元璋的脑子里,让这个想法根深蒂固,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让下一代的接班人,下下代的接班人,都得将这个想法作为治国的一条基本策略才行。

因此,现在趁着这个机会,陈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了朱棣。

而朱棣,显然听得很认真,至于能接受多少,就不好说了,毕竟,朱棣年龄还小。

谁知,半响沉思之后的朱棣的话,让陈风非常满意:“知道了,师傅,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海外贸易,我们发展自己的水军,其实,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海外贸易的,我们大明朝,一定会成为全世界的中心!”

站在高高的上都城墙,刚刚结束了一场仗,年龄还小的朱棣,就已经发出了让全世界都震颤的声音,我们大明朝,会成为全世界的中心!

当别的皇子的眼睛,还注视着皇位的时候,朱棣的眼睛,已经望向了全世界。

用商业,来征服别的国家,这个想法,是跨时代的,而提出这个设想的陈风,彻底地让大明朝,成为全世界的强者。

………

岛国。

冬季的岛国,并不寒冷,这里,没有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因此,即使是到了冬季,岛国人,还都是穿着单薄的衣装。

上身的衣服,可能还多一些,而下面,就越来越少,而到了脚上,永远是光着的,穿着一双木屐,走起路来,咯噔咯噔地响着。

熬过了初始时期的恐惧,岛国人开始放心起来,那几场大屠杀结束之后,这群恶狠狠的明军,似乎就没有太多的让人害怕的行为了。

虽然有的时候,明军也会到处搜查,不过,这只限于搜查那些私藏凶器,或者窝藏罪犯的人家,只要被抓到把柄,整个家,甚至整个村落,都会跟着倒霉。

这样,经过几次,所有的岛国人,都老老实实地生活起来,他们对于头顶上的统治,已经习惯了。

岛国原本的几大家族,要么被杀,要么流亡,而那几个忍者家族,发生了内讧,其中伊贺家族,投靠了明军,将剩余的几个忍者家族,尽数消灭。

伊贺家族的投靠,开了个好头,跟着,明军又扶持岛国人,成立了一支岛国的自卫队,这支队伍,没有任何武器,只有削尖的竹竿,他们的作用,是四处巡逻,保护岛国的安定。

岛国的人,习惯了顺从,四周,又出现了歌舞生平的景象。

不知觉中,常遇春来岛国,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最让常遇春感觉到爽快的,就是挥动着手中的武器,屠杀了相当数量的岛国人。

屠杀,是一门艺术,通过屠杀,可以让岛国人丧失抵抗的意志,可以让他们变得万分顺从。

现在看来,那几次屠杀,做得很到位,岛国人现在,顺从得,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比如,看上了某个女子,这个女子,就会乖乖地出来献身,甚至,有的地方,为了自己的安全,还会主动献出女子。

当然,大明朝的军队,军纪都是很好的,严禁这种行为,在常遇春的命令下,士兵们没有干出这种败坏军纪的事情来。

常遇春无事可做,只能是四处闲逛。

当然,最重要的地方,那座石见银山,是常遇春关注的重点,每次出来,都是必须要来这里的。

全身披挂着铠甲,常遇春迈步走上了银山,一边向四处指指点点。

除了本来的开采地,从中原来的开采银矿的工匠,也都到了,在他们的指挥开掘下,又发现了几处丰富的银脉,现在,白银的开采和冶炼,速度都非常快,几乎隔半个月,就会运一船的银子,回到中土。

越走,常遇春感觉到越热,终于,他忍不住了,在一处山坡上,他将自己的铠甲,脱了下来,吹着凉风,顿时浑身舒爽。

“将军,这里风硬,您这样吹着凉风,恐怕会生病的。”一边的护卫说道。

“当初在大都,刚下过雪的城头,我都睡过觉,现在这点凉风,根本就不算什么。”常遇春一边呼扇着,一边向身边的护卫说道。

第1063章常遇春的劫数

“王爷曾经的梦想,就是躺在这银子堆上睡觉。”看到提炼好的白花花的银子,常遇春不由得说道。

这种话,要是放在有心人的耳朵里的话,这恐怕就是赤裸裸的诽谤了,不过,常遇春身边的人,都是跟他一同南征北战,同时也是跟陈风南征北战的人,他们都很了解王爷,常将军说得没错。

虽然王爷作战从无败绩,一生都在戎马之中,但是,王爷这个人,骨子里最爱的,除了他的那些妻妾,恐怕就是这白花花的银子了,在没有当王爷之前,就是个商贩,而在当了王爷之后,依旧没有停止商贸,甚至还扩大了自己商业的规模,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恐怕只有王爷一人而已。

常遇春说完,躺在了这白花花的银子上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王爷就一直在以身作则,虽然王爷很爱财,但是,从未通过搜刮百姓来实现,对于自己的手下,王爷也一向都是很慷慨的。

常遇春躺下,感觉到更凉快,不知觉中,居然就睡过去了。

“将军,将军!”半响,看将军也没动静,身边的护卫,不由得叫道。

将军还是没醒,但是,模样却有些奇怪,尤其是,那古铜色的英俊的脸庞,此时变得赤红。

护卫伸手一摸,好烫!不好,将军生病了!

………

高高的金銮殿上,看着北方刚刚送来的战报,朱元璋大喜。

虽然对和林的战斗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上都的战斗,却是完胜。

三万军队北进,扩廓居然放弃了死守上都,出城打算在半路上伏击自己的军队,被陈风识破,设下埋伏,反而伏击了扩廓,扩廓死伤惨重,回到上都的时候,上都城已经起义了!

上都城的起义,让朱元璋最为高兴,在百姓自己看来,大明朝,要远远地胜过鞑子的统治,百姓们心中已经完全地偏向了大明朝!

而这次战斗,从战报上来看,功劳最大的,是沐英,他指挥得当,防守有力,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了作用,起到了扭转战局的作用。当然,这是战报上所写的,朱元璋知道,功劳最大的,肯定还是陈风,这么写,只是把功劳让给了沐英而已,不贪功,知进退,朱元璋对陈风,非常满意。

而且,这次北进,朱棣也跟着参加了战斗,在战火中,锻炼自己,以后,朱棣一定会镇守好大明朝的边陲!朱元璋封他为燕王,也是有这种用意的。

在战报的最后,写到了现在镇守上都的,是蓝玉和沐英,而陈风已经带着自己的护卫,保护着燕王朱棣,返回了大都。

战报没有写别的,朱元璋也知道,这次蓝玉将功赎罪,可以把镇守上都的任务,再次交给他了。

“陈王爷为了朝廷的江山社稷,四处征战,这次夺回上都,虽然是保定路的驻军功劳,不过,首功,依旧是陈王爷所建。传朕旨意,封陈天意为平靖侯,封陈宝玉为护国侯。”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没有奖赏陈风,因为陈风的功劳已经足够多了,而各种奖赏也相当多,多到,朱元璋要再奖,只能把自己的皇位奖给他了。

所以,封陈风的两个儿子为侯,正好,这两个儿子,也在这次战斗中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已经成熟起来了,他们长大了,继续为大明朝打仗。

“皇上圣明。”下面群臣齐齐说道。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就要来了。

陈风站在大都的皇宫中的院子里,现在,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战争,似乎越来越远了,这次,仓狂撤回了和林的扩廓,又得知了在他离开的时候,和林差点易手,扩廓就知道,他的这次行动,完全就是错误的,这次回去,没有个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扩廓是不会再来捣乱的。

而除了鞑子,还有倭寇,自己就没什么敌人了。

头顶上,星光璀璨。

“风哥。”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陈风一回头,是蓝玉寒。

“玉寒,我们终于可以安静一段时间了。”陈风说道。

今天白天,应天方面的圣旨已经到了,陈风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了侯爵,这已经是个疏遇了,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被封了侯。

“风哥,那个劫数,终于过去了。”蓝玉寒向陈风说道。

劫数?直到现在,陈风才想起来,半年前,蓝玉寒向自己提过这次劫数,而现在,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陈风都已经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了。

现在,蓝玉寒又提起来,而且,是告诉陈风,这劫数,终于过去了,这让陈风有些惊讶。

陈风想起了第一次,自己的劫数,差点让自己结束了这次的旅行,不知会不会继续穿越到另一个地方去。

而这次的劫数,似乎,没给自己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难道,就这样过去了?

陈风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玉寒,那这劫数,也没有伤害到我啊。”陈风说道。

蓝玉寒的话语有些平淡:“风哥,这次的劫数,之所以会这么轻松过去,是因为有人,代替了你,承担了这次劫数。”

有人代替了我?陈风一阵茫然:“玉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风哥,这劫数,在冥冥之中,已经是注定了的,不过,在最后的时候,却转移到了东面,离开了中原。”蓝玉寒说道。

转移到了东面,离开了中原?这是什么意思?陈风不解的眼神,望着蓝玉寒。

“东面,大概,在岛国。”蓝玉寒说道。

东面,岛国?陈风的心,突然像是被什么刺了一下。

“王爷,有紧急信件,是从岛国来的。”就在这时,刘狗儿匆匆前来。

岛国来的信件?陈风看着那竹管,赶紧打开,上面的几个字,顿时让陈风一阵心寒。

常将军在银山巡视,不幸中了卸甲风,浑身发热,正在昏迷之中!

常遇春!陈风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次劫数,居然是转移到了常遇春的身上。

本来,这次劫数的一个起因,是陈风执意要剿灭岛国,而且,还在岛国制造大屠杀,这样,天机便有了如此。

不过,陈风在半途中,因为有事,又回到了中土,所以,一切行动,就都是常遇春来执行的,而常遇春本来就是嗜杀的人,尤其是,在京都,造成了一场大屠杀。所以,这劫数,就转移到了常遇春的身上。

在历史上,常遇春就是因为杀降,所以,最终不得善终,而现在,常遇春虽然还是如此,也算是命中注定,不过,陈风是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玉寒,你那救命的丹药,是不是还有啊?”陈风向蓝玉寒问道。

蓝玉寒知道陈风要做什么,立刻说道:“风哥,丹药还有,不过,这是师傅留给你的救命丹药,而且,也不知能否救了常将军的命。”

“那也要试试,玉寒,立刻把丹药给刘狗儿,让飞鹰带到岛国去,给驻守在扬州路海岸边的太湖水师命令,立刻做好出海准备,明日,我就赶到那里,出海去岛国!”陈风说道。

给丹药,蓝玉寒还能接受,但是,陈风居然还要亲自去,蓝玉寒就有些不解了。

“风哥,此去岛国,恐怕有月余,等你去了,还能有用吗?”蓝玉寒问道。

“玉寒,我必须要去。”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