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华东)-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的时候,虽然是因为他们的大意,被包围了,居然都不知道,但是,这男子很不甘心。
那些人,要不是有犀利的火器,自己即使是被包围了,也会杀出一条血路来。但是,根本就没有他们的机会。
所有的人,都战死了,就连他的副手,也是为了掩护他逃走,不得不奋力一击,用忍术去偷袭那来袭击他们的人的首领。
可惜,没有杀掉对方一个人,就已经被火器击中。
这男子的伤,是在第一轮的射击中就受了的,否则,他完全有信心,可以击杀对方数人。
现在,想着芳子就在自己不远的地方,但是,自己却没有能力,将芳子救出来,这男子就郁闷至极。
现在,自己该怎么办?
再去跟踪,只有自己一个人,纯粹是自不量力,但是,自己就这样走了,又不甘心。
他在犹豫着,望着头顶的天空,心中牵挂着芳子,他一直都喜欢着芳子,虽然芳子几次重申让他离自己远点,但是,他却从未放弃,现在,是芳子最危险的时候,他不能这样走。
在犹豫之中,天色在慢慢地变亮。
“咯吱,咯吱。”随着这声音,自己的身体,也在上下晃动着。
叶诗诗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狭小的,逼仄的空间,四周弥漫着香气,不错,就是自己乘坐的那顶轿子。
自己怎么回事?怎么什么印象都没有?叶诗诗闭上了眼睛,眼前,又出现了昨晚的一幕,那些长刀,还有那陈王爷如同豺狼一般的声音。
想到这里,叶诗诗握紧了自己的拳头,陈风,就是自己的敌人!自己一定要设法,打败他!
如果再给叶诗诗一次选择的机会,她绝对不会选择陈风,昨日的时候,就算是跟了皇上,也比跟这陈风要好。
至少,那些保护自己的人,不会全都死了。
想到这里,叶诗诗悄悄地撩起了窗帘,却看到自己的四周,只有几十名骑兵,其余的人呢?
“陈王爷呢?”叶诗诗问道,轿子的一旁,小婵正在那里,跟着轿子走着。
“陈王爷在今日中午的时候,接到了一道圣旨,就匆匆离开了。”小婵说道。
那个时候,叶诗诗还在昏迷之中,并不知道发生的事情,现在,听到小婵的话,不由得问道:“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小婵摇了摇头:“不知道。”
小婵能够知道是圣旨,是因为来传旨的是个公公,这种机密的事情,小婵是没有机会接触的。
叶诗诗先是皱了皱眉头,之后,却是心中一喜,陈王爷没在了,自己想要逃掉,岂不是更容易?
但是,她完全猜错了,没有到黄昏,他们就接近了扬州城,这时,来了一队三十多人的女兵,这些女兵,将叶诗诗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她们保护的程度非常高,不管叶诗诗干什么,哪怕就是去如厕,也要有两个人跟着,至于睡觉,更是数人里里外外,护了个严实。
她们的说法,是昨日刚刚受到了袭击,为了保护好王妃的安全,必须如此。
叶诗诗彻底无语了,而且,这些女子非常精明,回答叶诗诗的话之类的,都是低着头的,从来都不与叶诗诗的目光相接触,叶诗诗本来就是蛊惑男人的,本来,若身边都是那些男兵,说不定,还能控制了这些人,放自己逃走。
但是,这些女兵的到来,叶诗诗就没有了任何机会逃走。
不仅仅是在去扬州的路上,进了扬州城,住进了陈家原来的院子,叶诗诗身边的护卫,依旧如此严密。
简直比皇宫还严密!叶诗诗根本就没有逃走的机会,她绝望了。而那个陈王爷,却一直都没有出现。
陈风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总之,是刚刚出来不久,又被皇上给诏回去了,这番回去,显然是有大事。
难道是和自己昨日送去的那柄武士刀有关系?陈风一边带着刘狗儿等人回应天,一边在心里思索着。
进了应天,直奔皇城而去,很快,就见到了龙椅上那个一脸苦瓜样的朱元璋。
第816章打到岛国去!
“启禀皇上,微臣接到圣旨,立刻连夜前来,不知皇上这次急诏,可有何重要之事?”陈风问道。
这次,陈风可是将神机营剩下的人,都带到城里来了,第一,是因为他着急,来不及安顿,第二,是他不知道朱元璋是什么用意。
现在,一边问朱元璋,陈风一边看着朱元璋的脸色。
别的事,陈风都不怕,万一要是朱元璋知道碽妃之事,朱元璋头脑一热,就可能会犯糊涂。
“哼,无耻鼠辈,居然也敢欺负朕!”朱元璋大声地说道,只有他和陈风两人,他也不用摆皇上的架子。
“不知皇上所指的是何人,何事?”陈风没有听懂,不过,这话应该不是说自己的,虽然放在自己的身上,也有些合适。
“就是那个岛国的鸟人!”朱元璋说道。这岛国的鸟人几个字一出,陈风真想笑。
都是刘狗儿派来传信的那个人,不折不扣地将陈风的话给表达出来了,陈风说的是岛国的鸟人,朱元璋也就如此地说。
“启禀皇上,昨日之事,都是一群岛国的流窜出来的浪人,那些人不足为惧,皇上不必如此生气。请皇上息怒。”陈风说道。
朱元璋为了自己昨日之事,还把自己召回来,大骂岛国的鸟人,陈风有点后悔了,早知道,昨日就不该这么做,朱元璋一句话,自己就得再跑回一趟来,现在,大都还等着自己去指挥呢!
其实,陈风是对那叶诗诗不放心,这样的女人,肯定会设法逃走的,等到了扬州,陈风不介意让她真正成为自己的女人,到时候,陈风去哪里,也不用担心这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了。既然占了名分,就要有夫妻之实才行。
本来,陈风对女人,都是很温柔的,不过,这叶诗诗,显然不在陈风的照顾对象之内。
只可惜,还没有到扬州,陈风就又回来了。
听着皇上生气,陈风很无语,就这点事,皇上至于如此吗?要是自己到了大都,才发生的这件事,还要自己从大都跑来吗?
陈风正在这般想着,就听到朱元璋说道:“昨日之事,足以说明,岛国人,都是一群不懂礼法,没有教养,禽兽不如之人!否则,也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干出这种事情来?什么事情?陈风一听,难道除了昨日之事,还有别的事情吗?
“请问皇上,到底是何事?”陈风问道。此时的朱元璋,有些前言不搭后语,陈风听了半天,还没有听明白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些岛国的鸟人,将朕派去的使者给杀了。”朱元璋说道。
杀了大明朝的使者?陈风一听,顿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陈风去年的时候,前去高丽,结果,高丽变成了朝鲜,与大明从此交好。
此事一过,四方蛮夷,皆来臣服。朱元璋龙颜大悦。
但是,眼看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国家,其他的,都已经跟大明朝结了友谊,认为了宗主之国,朱元璋不由得对岛国非常不满。
岛国一直都没有来交使者,于是,朱元璋主动了一次,派出使者,乘坐海船,去了岛国。
一去,从此杳无音信。
直到昨天的时候,消息终于传回来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到了岛国之后,见到了那鸟国的天皇,说明来意之后,那岛国的天皇不知为何就怒气冲冲,命人将这使者给杀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在中原上,自古就有这传统了。
更何况,现在可是大明朝的天下,天威浩荡,小小岛国,居然敢做出这等事来,朱元璋自然是怒气冲冲。
刚好,陈风又抓到了岛国人,居然来中土上捣乱,这更是让朱元璋生气。
如果陈风今晚来不了的话,朱元璋会气得整晚睡不着觉。
岛国人野蛮,做出这种事情来,不足为奇。
但是,陈风也知道,岛国人愚昧无知,不知道大明朝天威,也是有理由的。毕竟,那里是远离中原的岛国。在大明朝之前,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两次东征岛国,结果,都是没有驶到了岸,就已经被海浪吞噬掉了。
岛国人自持地理条件优越,于是,夜郎自大,根本就不把大明朝放在眼里。
现在,大明朝将鞑子赶走了,武力雄厚,但是,岛国人并不知道,听说要让他们称臣,自然是不愿意。
当然,杀掉使者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做就做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现在,惹怒了皇上,陈风在心里,倒是有一阵乐呵。
“启禀皇上,岛国上面,向来都是一群蛮子,不讲道理,这次,杀了我大明的使者,更是犯我朝天威,罪不可赦!”陈风说道。
“对,朕要派兵,征服岛国!”朱元璋说道,话语非常坚定。
顿时,陈风终于知道了,朱元璋这么心急火燎地把自己给诏回来,并不是因为完全被气愤冲昏了头脑,而是想要让自己参与打岛国的行动!
想要打岛国,就要有水上力量,纵观整个大明朝,水师只有自己是最强大的了。
不过,自己的这点力量,打岛国,够吗?陈风在心里很清楚,绝对是不够的。
要打岛国,不需要太多的军队,有上一万士兵,就足能打过去了,但是,想要过去,就得要有充足的准备,粮草,军需,这过去,在路上,就得消耗数月,要是碰到海上变天…
“怎么?皇弟,你不打算出这口气吗?”朱元璋问道。
“启禀皇上,微臣非常愿意。”陈风说道:“只要您一声令下,微臣愿意齐集所有水师力量,供您调遣。”
听到陈风表态,朱元璋非常满意:“好,那朕就放心了,朕会调拨军队,前去征讨。”
“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事,想要提前向皇上言明。”陈风说道,这个时候,必须要提醒皇上了,可不能犯错误。
“皇弟请讲。”朱元璋说道,他这次叫陈风来,就是想要让陈风的水师出动,狠狠地揍这群岛国人,弘扬大明天威,胆敢对大明不敬,就会是悲惨的下场。
现在,陈风已经答应出动水师了,朱元璋心里的气愤,才算是平复了下来。听到了陈风说有事,立刻就接口问道。
“微臣可以出战船,出水师,如果不够,也可以征用民船。但是,来往岛国,只是水程,就得有数月,加上在岛国作战,所以,请皇上至少得准备够两万人吃一年的粮食。”陈风说道。
护送一万军队过去,水师也得有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准备的粮食,至少得让两万人吃一年,这还是保守估计,为了万无一失,最好要够两年。
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的眼神,顿时暗淡了,这一日,他的确是有些太过气愤了,气愤到忘了最主要的事情。
大明朝,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打仗,而是尽快地提高国力!蒙古鞑子统治多年,中原已经如同一个蹒跚的老人,进入了迟暮之年,现在,朱元璋需要做的,是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活力!
恢复生产,强盛国力,才是他现在要做的。
去北方打鞑子,那是必须要做的,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稳固。但是,打岛国,还不到时机。
北进的粮草,还是陈风给凑的,这要是再打岛国,从哪里凑这么多粮草?
“当初的伪元,两次东征岛国,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而失败,后来,伪元将岛国列入了不征之国的行列。现在,我们大明的主要任务,是赶走鞑子,将我大明建立成天朝上国,如果我们倾全国之力东征岛国,恐怕,时候未到,请皇上三思。”陈风说道。
从刚刚的狂热之中,朱元璋清醒过来,他的确是被气愤冲昏了头脑,胆敢有人藐视他的大明朝!但是现在,陈风正话反说,循循善诱,已经让朱元璋意识到了现实。
大明朝的国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同时打两场战争,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鞑子!毕竟,鞑子的威胁,才是迫在眼前的。
“那么,我们要暂时忍着这口气了?”朱元璋说道。
“启禀皇上,当年,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报仇,现在,我们只要这次北伐成功,用三到五年的时间,积蓄国力,便可以东征岛国,到时候,我们要占领岛国全境,要让岛国上所有的男人,都成为我们大明的奴隶,所有的女人,都成为官…妓,为我们大明的男人服务。而且,微臣听说,岛国上有一座山,里面全是银矿,等我们占领了岛国,要将那里的银矿,完全地挖出来。”
陈风知道历史,就在几十年前,岛国重要的石见银山开始开采,不过,产量还比较低,现在,这山里主要的矿产还在,所以,打下岛国来之后,这么一座宝地,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银矿!听到陈风这么一说,朱元璋眼睛都亮了,现在,大明是很缺钱的,要是有了这银山,就可以大大地缓解大明的财政情况。
其实,陈风发展水师,其实就有意占领岛国了,主要的目的,就是冲着那座银山。
“好,朕听皇弟一席话,茅塞顿开,现在,我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蓄力量,先打鞑子,再打岛国的鸟人!”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过,那些岛国鸟人,敢进入到我大明的土地上捣乱,朕一个也不会放过!”
“皇上圣明!”陈风说道。有了这次经历,朱元璋一定会重视发展水师,这样,有利于大明朝向外扩张,还是开朝皇帝有霸气啊,要是到了后期,对付几个浪人,都要大费周章,搞得人心惶惶。
第817章借钱
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陈风看了看头顶的星空,知道此时出城,并不是好选择,还是休息一晚吧。
陈风没有惊动别人,住进了城西一家客栈内,但是,刚刚住下,一个人就前来拜访了。
胡子已经有些花白了,脸上气色还算过得去,陈风看着眼前这个人,立刻迎了上去。
“陶大人,天色已黑,还来找本王,真是辛苦了。”陈风说道。
来的人,是礼部尚书陶凯。
“王爷,得知您又匆匆回城,下官准备不周,还请您见谅,这次,就请王爷到下官家里过一夜吧,总比这客栈里舒服。”陶凯说道。
王爷来应天,这里又没有他的府邸,因此,陶凯需要为王爷准备,上次就失礼了,这次,陶凯不能再怠慢了王爷。
陈风听到陶凯的话,原来是为了这件事,不由得一笑:“陶大人,本王在这里就行了,明日就该走了,再说,我手下还带着四百多护卫,到你那里,恐怕地方有些小啊。”
陈风这么一说,陶凯老脸不由得红了。
一般来说,官当到了六部尚书这个级别,怎么着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了,自己的府邸,岂能太过寒酸了。
但是,陶凯的府邸,还真是不大,是当朱元璋打下应天之后,将原来的那些鞑子官员的府邸没收了之后,分出其中一个偏院给陶凯的,充其量,就和应天城内的一个普通的富户人家的院子差不多。
再说,院子就算是大,以陶凯的俸禄,也雇不起太多的家丁和丫鬟。
所以,朱元璋这一说,陶凯就觉得很为难。
陈风只是随口一说,现在,看陶凯的表现,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陶大人,现在朝廷正是困难之际,等到我大明国力雄厚之后,俸禄自然会高的。”陈风说道。
说完,觉得这话也不合适,陶凯的老脸,更红了。
其实,哪里是什么俸禄不够,不管是什么朝代,官员的俸禄,也不会高得太离谱问题是,在任何一个朝代,官员们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的。
礼部虽然是清水衙门,也是有自己的门道的,可惜啊。
而在这大明朝,那个稻草人,时刻在惊醒着他们,如果要有什么贪赃枉法的行为,那稻草人就是他们的榜样!
其实,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就是朱元璋让刘基,彻查了所有人的家底,每个人家里有多少余粮,金银多少,支出又是多少。
这招是最狠的。
因为,他们即使是贪污了公款,手头里有了钱,也得赶紧藏着掖着,一旦拿出来一花,就会被人发现。这些钱,不是俸禄,那是怎么来的?这样查,一查一个准。
所以,即使有了钱,也不敢花,每个人都过得和皇上一样,清水寡欲。
陶凯觉得,这官当得,实在是没意思。但是,辞官更是不可以的。
因此,陶凯的脸红了,越来越红。
他伸出手来,摸了一下自己的老脸,这一摸,又将内衣的袖子露出来,上面,还打着一块补丁。
啧啧,陈风一看,顿时,为这些在天子脚下当差的人感觉到了悲哀,皇上,您要朝廷廉洁,也要给这些官员活路啊,好歹搞个********啊。
陈风的封地里,那些官员过得很逍遥,陈风查到了贪污受贿之事,也是定斩不饶,不过,正常做官,俸禄已经很高了,高到让他不至于铤而走险。那些有贪欲的人,等待的会是火器里的一颗弹丸。
而朱元璋,又不给钱,又不让贪污,让这些官员们,日子过得太悲惨了。
看到陈风看自己的袖口,陶凯干咳了两声,陈王爷不去自己那里,陶凯这次来,也就没什么事了。
刚想要告辞,让陈王爷早点休息,陈风却说话了。
“你现在的俸禄如何?”陈风问道。
终于问到了最关键的,陶凯说道:“下官每月俸米三十五石,俸钞三百贯。”
礼部尚书,是正三品的大员,这点俸禄,确实不算高,尤其是那个俸钞,简直就和没有一样,而这米三十五石,有的时候,也会用别的粮食来代替,要是碰到粮价不高的话,这些俸禄就会贬值。
明朝是不给官员们直接发银子的,他们想要花费,就得把这些粮食卖掉,变成银子才行。
陈风沉思了一下,说道:“陶大人,何不让令公子去做生意?”
在后世,当官是不能经商的,但是现在,有陈风这个先例在,朱元璋根本就无法管制其他官员经商。
但是,商人的地位,却一直都是被那些儒生们看不起的。
“王爷,下官不争气,那几个儿子,也都不争气,都知道在家里读书,谁也不愿意去经商。”陶凯说道。
这经商,真的是被他们所不耻的,而且,在家里呆着,靠着老爹的俸禄活着,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辛苦地做那经商的活计。
就算是陶凯想做,他毕竟已经老了,没有门路,再说,他在皇上手下当差,怎么能跑去做生意。
因此,陶凯很矛盾,现在,听到陈王爷这么一问,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样啊,我听说,江南有几个商人,他们想出海去做大生意,但是,本钱有些不富裕,想要找人借点本钱,利息丰厚啊。”陈风说道。
听陈风这话,陶凯不知道陈风是何用意。
“王爷,如果他们要想借钱的话,下官这里凑凑,也能凑个几百两银子。”陶凯说道。
几百两银子,可不是随便凑的,而是陶凯登记在案的所有的家当了,是每个月的俸禄勤俭之后才攒下来的。
现在,陈王爷这么说,好像是要找自己借钱,这种时候,陶凯没有任何怨言,王爷要借,就都借给他好了,反正王爷家大业大,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对了,王爷怎么会缺这点银子?这时,他才又反应过来,觉得好奇。
“几百两银子?”陈风说道:“不算多,不过,也不少了,这样吧,我给你联系联系,他借你三百两银子的话,借一年的利息,给你算二百两银子。”
“不,不,王爷,下官不要利息,王爷…那人要用的话,就让他去用好了。”陶凯说道。
三百两银子,一年的利息就二百两,已经相当不少了,不过,陶凯怎么能和陈王爷要利息?所以,他很坚定。
“不,借钱加利息,天经地义,这一年之后,就是五百两,要是第二年,你把这五百两,再借给他,那么,第三年,就是八百两。只是,只有你这三百两远远不够,因为,他们做出海的生意,需求量很大。你看朝廷之中,谁还有富余的银子,联系一下,都借出来吧。”陈风说道:“当然,这件事,是你们私自之间借钱加利息的做法,和本王没有关系。”
陈风说得似乎有些冷,但是,陶凯的心里,顿时变得热乎了,他知道,这是陈王爷在帮他们想办法!
陈王爷知道,他们这些做官的,油水很少,平时清淡的日子过惯了。
不是他们不想多捞钱,即使是捞了,也没有地方敢花,拥有的财富和收入不符合,就会被皇上认为是贪污。
而现在,陈王爷给提供的方法,就是将自己手头里有的钱借出去,这样,收利息,这天经地义,又没有做生意,又得了更多的银子,两年之后,三百两就变成八百两了,绝对是非常划算的。
陈王爷提供的方法,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不再为自己的收入担忧,这么好的事,天底下,难找第二份啊。
虽然陈王爷说的是他认识几个人,但是,陶凯知道,其实,肯定就是陈王爷自己在帮他们。
陈王爷说与他自己无关,只是为了不让皇上怀疑,这番高风亮节,实乃所有官员的福音啊!
“是,王爷。”陶凯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去找找其他官员。”
“不用刻意找,最好在无意识的时候,随便说说就行。”陈风说道。
“是。”陶凯心中很兴奋,似乎看着他的那些家底,在慢慢地变得殷实,不用再担心那几个儿子没钱娶媳妇了。
陶凯告辞而去,一旁的刘狗儿,非常不解地问陈风:“王爷,我怎么不知道有人要借钱做生意?我这里,有八百两银子,要不,也借出去好了。”
“狗儿哥,你的银子,自己留着娶媳妇吧。”陈风说道,自家人的钱,陈风没兴趣,这在后世,可叫非法集资啊。
其实,这些人的钱拿来,相当于是陈风给他们保管,然后给他们发利息,仅此而已。
陈风这么做,自然是不亏的,那些官员们,就变相地被陈风收买了。
陈风只是无意之举,那些银子,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沧海一粟。而对这些官员来说,还真是一份及时雨。
以后,就算是朱元璋知道了这事,也得感激自己,自己现在,可是在帮他稳定这些官员们,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帮助大明朝,渡过最艰难的初期。
第818章绝不后退
天色已亮,陈风一行人,出了应天城。
昨晚一觉,居然是陈风这段时间来,睡得最舒服的一个晚上了,陈风早晨醒来,精神抖擞。
“王爷,我们这次,先回扬州去吗?”出了城,刘狗儿问道。
回扬州?陈风一楞。
“那个叶诗诗,现在应该到扬州了。”刘狗儿说道:“您是否要先去扬州看看?”
叶诗诗!陈风居然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个假装清纯,实际上来历奇怪,包藏祸心的女人。
先去扬州,把这女人给办了?陈风想了想,摇了摇头,算了,还是先干正事吧。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陈风也知道,这叶诗诗,虽然有种媚功,但是,却不会忍术,像青青那般会缩骨,从一个狭小的地方逃出来的本事,叶诗诗并没有。
所以,有自己派去的那几十名神机营的士兵,再加上敏敏的几十名女兵,这叶诗诗,绝对跑不了。
叶诗诗要逃,就必须要有外援,可惜,上次那些外援,已经被自己给搞掉了。而自己在扬州的府邸,就是这些岛国人的陷阱,他们若是敢再来营救,就再让他们死得干干净净!
至于这叶诗诗,虽然陈风很想让她知道中国男人的厉害,但是现在,陈风没有时间了,还是先回去,到大都去,那里,还有一场战争,在等着他。
现在,江南的粮商,都已经在快速行动,将粮食运到大都去,而徐达指挥的大明军队,也开始整顿,准备北上与自己汇合,进行一场大战,要进行的准备很多。
陈风一行人,匆匆北上。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
上都。
现在,江南已经开始略显热了,而在上都,依旧是天空明媚清凉,就如早春的情景一样,四周的土地上,刚刚开始吐出绿色。
虽然上都的气候此时非常怡人,而且,这里的皇宫,比大都的皇宫虽然要小,却也住得很舒适,只是,此时住在这皇宫里的人,心情却非常压抑。
上都,是元朝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以前的时候,妥欢帖木儿多次到了上都,前来避暑。
但是,今年,却是在上都过的年,冬日的时候,上都还真冷得够呛,现在虽然天气暖和,但是,上都城内的人,心里都很冷。
妥欢帖木儿坐在龙椅上,此时的他,面容已经开始显得苍老了,自从到了上都,妥欢帖木儿度日如年。
“启禀皇上,现在,大都城内的动向非常可疑,我们要及早布置。”大殿上,一名男子说道,话语很无奈,正是北元丞相也速。
大都城!提起大都城,妥欢帖木儿就心痛,当初,他从大都城里出来,到了上都,留爱猷识理答腊在大都,当时,他还为爱猷识理答腊的忠心所感动。
谁知道,这爱猷识理答腊,在受到了明军的围攻之后,几乎没做什么抵抗,就向大同的方向退去了,这让妥欢帖木儿郁闷无比,本来,他和爱猷识理答腊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有一种隔阂了,现在,爱猷识理答腊去了大同,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大都丢了,丢得很不甘心,这几年,妥欢帖木儿一直都在想着收复失地,所以,他一直都在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在上都城,聚集了十万部队。
如果是在当初成吉思汗的时代,十万部队,足以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但是现在,妥欢帖木儿真的没有什么信心,这些部队,小打小闹还行,真的和明军打仗,尤其是,要与那个从来都没有打败仗的陈风军队对抗,妥欢帖木儿底气不足。
上都离大都并不远,大都的骑兵,快马两日就能冲到城下,所以,虽然撤到了上都,妥欢帖木儿一直都在犹豫之中,但是,现在,三年过去了,明军也没有前来捣乱。
妥欢帖木儿以为明军是看不上自己这座陪都了,但是现在,看来以前明军是在积攒实力,现在,终于要开打了?
“虽然南朝没有宣布北伐,没有任何对我们的檄文,但是,这更加可疑,因为,我们的探子,发现了南朝的军队开始向大都城集结,兵力恐怕有十万之众。而且,南朝的商人,正在向大都运送粮草,从数目上看,至少有十万石粮草,大都的平民,是消耗不了这么多粮食的,所以,我们断定,大都正在积极筹划,预计半个月之内,会对我们上都城用兵。”也速继续说道。
虽然要北伐,朱元璋是非常隐秘地去做这件事的。但是,他向陈风通知得太晚了,时间又很急,所以,粮食方面的筹集,士兵的集结,都会有蛛丝马迹留下,即使他们再刻意地隐蔽行踪,也会被有心人发现。
以前的时候,蒙古人根本就不重视情报的收集,而现在,到了上都之后,随时面临着被南方的明军继续攻击的危险,所以,在妥欢帖木儿的授意下,他们开始找专门人手,收集南面的情报。
他们刚从大都出来不久,在那里还是有很多人是心向着他们的,所以,找到几个人,给些银子,就能够让他们替元朝出力,反正只是透露个情报而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