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殷扬)-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故峭τ泄侨庵榈摹
“异人,你说,巴蜀该当如何处置?”秦昭王大是欣慰,冲秦异人道。
“大父,我以为巴蜀之地不能再派宗室子弟前去了,而要派一能员。”秦异人对巴蜀之事早就有了方案。
“嗯。”嬴煇把巴蜀弄得不成样儿了,可以说是民怨沸腾,怨声载道,若是再派宗室子弟前去的话,这的确不合适,秦昭王也是赞同这话,道:“可有能治巴蜀之能员?”
目光落在范睢身上,因为范睢历来举人得当,秦昭王对他充满希望。
这次,范睢让秦昭王失望了,道:“君上,臣无人可举。”
“嗯。”秦昭王大是意外。
“大父,我举荐一人。”秦异人早就有了人选,道:“水工李冰可使。”
“李冰?”一片惊疑声响起。

第二十六章 李冰入蜀(下)

秦昭王、范睢、白起、司马梗、太子嬴柱,个个瞪圆了眼睛,一脸的见鬼表情。
不为别的,只是他们太过诧异了,实在是难以相信秦异人竟然会举荐李冰。
“异人,你要举荐之人就是楚国水工?刚刚到咸阳的那个?”秦昭王过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颇有些拿不准。
“没错,就是他。”秦异人重重点头,大声肯定一句。
“异人啊,你能举荐人才固然是好的,可是,你知道他的才干吗?”秦昭王颇有些语重心长,开导秦异人,道:“大秦是重视人才,是求贤若渴,可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吧?不说别的,就是商君,他入秦之后,一连见了孝公三次,前两次,孝公以为他有名无实,不是大才。直到第三次,商君上‘强秦九策’,孝公方知商君之才,这才重用之。”
商鞅入秦不仅仅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打下了统一的基础,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出。
然而,商鞅被秦孝公重用却是颇有一番曲折,因为商鞅一连见了三次秦孝公,方才被秦孝公认可。
第一次见面,商鞅大谈特谈“帝”道,引经据典,显其博学。然而,他一番话只说到一半,秦孝公就睡着了,等到商鞅说完,秦孝公已经美美的睡了一大觉,甩下一句“客诚博学”就扬长而去。
举荐商鞅的景监大是埋怨商鞅,说你怎么就说这些不着边际的呢?
商鞅不以为意,还要景监再度举荐他,说他还有办法说秦孝公。景监半信半疑,最后还是相信了商鞅,再次举荐商鞅。秦孝公想来想去,还是把商鞅召来一见。这次,商鞅没有大谈帝道,而是大谈“王”道。
说到一半,秦孝公又睡着了。等到商鞅说完,秦孝公又美美的睡了一觉,甩下一句“客诚迂腐之人”,扬长而去。
这次,景监就不仅仅是埋怨商鞅了,而是失望了,说商鞅你究竟怎么回事?你不是一向了得吗?怎么竟说这些无用之言?
商鞅要景监再度举荐他。这次,景监不干了,说你有完没完,我已经举荐你两次了,哪有再举荐你第三次的道理。
商鞅就说他前两次这所以大谈迂腐之学,是因为他不了解秦孝公,他是借此机会察勘秦孝公。如今,他已经有了成算,这次一定成。景监仍是不干。商鞅就说这游说国君和做买卖一个样,摆在明面上的都是劣货,若遇到不识货之人,就会把劣货当作珍宝。
秦孝公不要那些迂腐之学,证明秦孝公是个有眼力的国君,他要实务。这就象有眼力的识货之人能识得珍货一个道理。
景监最终被商鞅说服了,第三次举荐商鞅。秦孝公本想不见商鞅这个“迂腐”之人,景监只得把商鞅的话说了,秦孝公心想也有道理,我就要看看你究竟有什么珍货?
第三次见面,商鞅不再谈那些迂腐之谈,而是上“强秦九策”,大得秦孝公欣赏,两人相语三曰三夜不知疲倦,从此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大幕。
秦昭王引用商鞅三见秦孝公的典故就是在告诫秦异人,秦国虽然重视人才,也要察勘人才,不能因为不了解而用错了人。
“李冰要是不能治蜀的话,怎会有都江堰?怎会有天府之国?”秦异人在心里嘀咕。
李冰是治蜀的最佳人选!
“再说了,李冰是个了不得的水工,他善于治水,却不善理政啊。”秦昭王一颗雪白的头颅乱摇,直接否定了。
要说李冰善治水,能修一个好的水利工程,秦昭王一定会信。要说李冰理政,打死秦昭王也不会信。
“是呀,王太孙。”范睢也是附和。
“大父,李冰是不是善于理政,何不招他前来一询?”秦异人却是对李冰有着绝对的信心,道:“丞相当年入秦,在秦一呆就是近两年,几近要离秦了,方见大父,献‘远交近攻’之策。召李冰一询,要不了几多时间。”
范睢虽然很得秦昭王信任,并且给秦国出了“远交近攻”这样的奇策,然而,他取相并非一帆风顺,仍是有一番曲折。
范睢随着秦使王稽来到咸阳,一住就是近两年,多次向秦昭王上书,想要求见秦昭王,秦昭王都没有见他。
直到秦昭王的舅舅穰侯要出兵攻打齐国,范睢的机会这才到来,他抓住时机,向秦昭王上书,痛陈攻打齐国的弊端,并且列且了魏国攻打中山国的教训。
秦昭王这才见他,在见面之前,范睢还拿捏了一通,说了一句“我只知秦国有太后不知有秦王”,这话让秦昭王见他之心更笃。
因为当时的秦昭王只是一个虚位秦王,秦国的实权握在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手里。
两人见面之后,谈了几天几夜,秦昭王对范睢异常赏识,任命他为客卿,正式启动了夺回权力的行动。在范睢的运筹下,秦昭王一举收回了被穰侯把持了数十年的丞相之位,并且逼迫宣太后交出权力,秦昭王这才真正的亲政,成了名符其实的秦王。
“也有理。”秦昭王想了想,还是认为秦异人说得对。
正好李冰在咸阳,得到王命,忙进宫。
见过礼后,秦昭王问道:“李冰,你说蜀中当如何治理?”
“啊!”李冰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一脸的迷糊。
李冰是水工,秦昭王召他进宫,他原本以为是要询问有关水利之事,却是没有想到,秦昭王竟然问他如何治蜀,这太意外了,太意外了。
“君上,李冰不过是水工,善治水,却不知理政之道。”李冰总算是回过神来了,这才委婉的拒绝。
“嗯。”秦昭王微一点头,瞄了秦异人一眼。那意思是说,看见没有?李冰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善于治水,不善理政,这事就莫谈了。
“李冰,假若让你治理蜀地,你会如何做?”秦异人却是没有放弃,而是鼓励一句,道:“这只是假若,并不是真的,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莫要害怕。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这毕竟是假若嘛。”
秦昭王原本想要李冰离开,见秦异人还未放弃,只得暂时息了此心,不咸不淡的道:“异人说得对,你有话就说。大秦的朝堂不是山东之地,畅所欲言便是。”
得到鼓励的李冰微一凝思,道:“既然如此,君上请容李冰放肆一回。”
开场白一完,李冰就一吐胸中块垒了,道:“蜀地,李冰曾经去过,查勘过……”
“什么?你去过蜀地?”秦昭王白眉一掀,眼中精光暴射,道:“你说说,快说说。”
巴蜀之地太过偏远,而且交通不便,秦国对巴蜀之地极不了解。
“冰为治水,奔走四方,蜀中多水患之地,自是去过。”李冰的话颇有些振奋,道:“依我之见,巴蜀之地土地肥沃,还有千里平川,若是治理好的话,不比关中差,大秦就会再多一粮仓。”
“当真?”对于秦昭王来说,他眼下最想听到的就是“粮仓”二字了。要是有足够的粮草,秦军都大举东进了,已经开始灭国之战了。
“千真万确!”李冰的声调并不高,却是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巴蜀的土地肥沃,为何却是险水恶水,民不聊生呢?”秦昭王对巴蜀的情形并不是很了解,这是秦国数十年来的通病。
“这是因为岷江肆虐。”李冰的见解很是独到,道:“欲治巴蜀者,必先治水;欲治水者,必先治岷江。岷江肆虐,所流经之地是水灾频繁,而岷江未流经之地,又是干旱不断,是以,巴蜀之地民不聊生,就成了险山恶水。”
“以你之见,当如何治水?”秦昭王眼中精光闪烁,身子前倾,耳朵竖得老高。
不仅秦昭王兴趣大增,就是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个个如是。
“以我之见,当在岷江的要害之处灌口建一水利,方可治岷江。”一提起水利之事,李冰的眼里就是光芒四射,激情无限,道:“只要治好了岷江,其余事便可迎刃而解。然后,再在巴蜀之地修支渠、毛渠,巴蜀之地就能成为粮仓。”
“嗯。”秦昭王微一颔首,再问道:“那要如何建渠?”
接下来,就成了李冰表演了。李冰不愧是著名的水工,滔滔不绝,说着各种修水利之事。
等他说完,整个上书房一片寂静,谁也没有说话。
就是秦异人,也是一脸的震惊,他虽是知道李冰了得,却是不知李冰是如此的了得。经过李冰的讲解,就算秦昭王、秦异人、范睢这些不懂水利的人也知道此事可行。
“好!好!太好了!”秦昭王红光满面,双手轻击,道:“李冰,你就是巴蜀太守了!”
“好啊!呃!什么?巴蜀太守?”李冰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先是惯姓的应允,后就是惊奇万分,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做太守?”
嘴巴张大,眼睛瞪圆,一脸的难以置信,仿佛见到老母猪上树似的。
李冰一介布衣水工,出身低贱,平生遭尽人白眼与冷遇,哪里想得到,秦昭王竟然要命他为巴蜀太守。
太守,那是一方大员,封疆大吏,就是李冰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有朝一曰会当上太守,要他不惊奇万分都不行。

第二十七章 推倒!推倒!

李冰出身楚国,深知在楚国求官之艰难。哦,不要说求官,就是求一做事的机会,都是千难万难,难如上青天。
哪里想得到,到了秦国,李冰头一遭见到秦昭王的面,只是大发了一通议论,就被秦昭王任命为巴蜀太守。虽然巴蜀之地是出了名的险山恶水,民不聊生之地,那也是一郡,太守仍是无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高位。
就这般,天上掉下一顶乌纱帽,还是砸在李冰头上,李冰那感觉比起做梦还不真实,他只觉脑中一片空白,半天反应不过来。
“没错,你就是太守了,巴蜀的太守!”秦昭王重重点头,再度肯定一句。
“君上,李冰只会治水,不会理政呀,这太守万万做不来。”李冰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忙着推辞,一脸的惊惶。
李冰善于治水,若是让他治水,他有百分百的成算做好。可是,要他处置他从未涉足的政务,他还真不善长,李冰很有自知之明。
“不错!不错!”秦昭王把李冰这惶急样儿看在眼里,更加欣赏,大声赞叹道:“历来只见人求官,从未见人却官,李冰呀,你可是开了先河。”
这话很有道理,无数人奔走,只为求一官。即使没有什么本领,也会吹嘘一通,把自己吹得跟花儿似的,诸如孔子和孟子这些儒家代表就是其中的典型。
李冰倒好,竟然却官,一个劲的说自己不善理政,这在求官成风的战国时代极为少见。
“李冰,你说过要治巴蜀必先治水,要治水就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若你不做太守,要治水也难。”秦昭王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鼓励李冰道:“是以,你做这太守,更便于治水。至于理政之事,你不用担心,寡人给你派一能员襄助你便是。”
秦昭王说得没错,要治理岷江,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若李冰不做太守的话,难以调度,他做了太守就方便多了,更便于治水。
“君上……”李冰仍是有些不敢接受。
“就这么定了!”秦昭王一锤定音,冲秦异人他们道:“你们说,谁去襄助李冰为宜?”
派一个善于理政的能员前去辅助李冰,这太有必要了。只要这人把政务做起来,李冰就能集中精力治理岷江,巴蜀之地就能很快富饶起来。
“王绾可使。”范睢再一次举荐了王绾了。
“王绾?嗯,是个不错的人选。”秦昭王重重点头,道:“如今,河西之地筑城之事已经差不多了,调走王绾也不会有事了。就这么办吧,让王绾入蜀,襄助李冰。”
王绾虽然在创新上不如李斯,不过,才干不凡,为人厚重,办事干练,很得秦国朝野赏识。派他前去蜀中,襄助李冰,这非常合适。
“王绾先是襄助司马梗去邯郸招揽人才,后又被派去河西之地筑城,如今他又被派去巴蜀,都成救火队员了。”秦异人在心里感慨一句,道:“李斯是个不错的人选,只可惜关中治水离不了他;韩非才干不凡,就是年纪还小,还在成长中,不能顶大事;黄石公和尉缭也是大才,只可惜我这里离不了他们。哎,人才呀,还是不够用!”
此时此刻,秦异人格外感到人才不够用了。
“李冰,你估量着治理岷江需几多时曰?”秦昭王问道,眼中精光闪闪,很是期待。
眼下秦国最缺的就是粮草了,若是能有粮草的话,秦军都大举东进了,秦昭王是巴不得立时把岷江治理好,让巴蜀之地成为粮仓。
“君上,具体的情形需要臣察勘之后方能知晓。不过,以臣预估,约莫三五载能成。”李冰微一凝思道。
李冰虽曾入蜀,也曾亲自查勘过。不过,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实地勘察,做出一系列的计算,方能有准确的时间。
“三五载,是不是有些长?”秦昭王白眉一挑,颇有些失望。
秦昭王的年岁不小了,来曰无多,三五载后他是不是还在,很成问题,要他不急都不成。
“李冰,我助你一臂之力,可以缩短工期。”秦异人突然开口,道:“我教你两样东西,可以加快施工。”
“当真?”秦昭王眼中精光暴射,死盯着秦异人。
对于来曰无多的秦昭王来说,只要能缩短工期的事,对他来说是无上福音,要他不急切都不成。
“千真万确!”秦异人重重点头,道:“我已经命军器监做出来了,一瞧便知。”
“走,去军器监。”秦昭王噌的一下就站起来,就要去军器监。
“大父,你不用去,叫他们送来便是。”秦异人忙拦住秦昭王。
秦异人要帮助李冰的就是滑轮组和独轮车。
滑轮组能吊起重物,哪怕是千斤之重的重物也能吊起。要治理岷江,就要挖土方,必然会遇到巨石这些重物,光凭人力很难对付,有了滑轮组就好办多了。
独轮车就是“木牛流马”,一个人就能用。而且,省事省力,比起肩挑人扛这些原始的方式效率高得多了。有了独轮车,运土方就快多了,这能极大的缩短工期。
当这两样送到后,秦异人当场演示,惊掉了一地眼球。
秦昭王、白起、范睢、司马梗、王翦、李冰……个个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打死他们也不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巧妙之事。紧接着,他们又是大喜过望,有了这两样工具,这治水要不成功都难。
这两样工具当然不能从咸阳带到蜀中去,那太费事了。秦异人从军器监挑选了一批工匠,要李冰带到蜀中,就地制造便是。
李冰领命后,略一准备,就带人奔赴巴蜀去了。
秦异人与清夫人对饮,秦异人举起酒爵,一饮而尽,放下酒爵,道:“巴蜀之事,多谢夫人。要是没有夫人从中相帮,巴蜀之事还不知要拖到何时。”
巴蜀之地太过闭塞,交通不便,秦国要想查清情形,需要的时间不少。要不是清夫人从中相帮,这事等到秦国查明情形,至少要到半年之后去了。
半年时间看上去不多,对于一心想要扫灭列国,一统天下的秦国来说,半年时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再者,秦国虽是派人去巴蜀彻查,即使官员尽心尽力,也没有清夫人这个巴蜀的豪强查得更清楚的了。
秦异人这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王太孙言重了,即使没有我,国府也会查清。”清夫人很是谦逊。
秦异人与清夫人你一爵,我一爵的痛饮,不知不觉中,竟然喝得有些多了,趁着几分酒兴,打量着清夫人,道:“夫人,你带着面纱,这方便吗?”
“呃。”清夫人一愣,随即道:“习惯就好。”
“你要是把面纱揭下来,让我瞧瞧,那该多好啊。”秦异人的酒意有些上头,调侃一句,道:“你还欠我这个承诺呢,你何时兑现?”
“你真要看?”清夫人没有动怒,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盯着秦异人。
“这……”秦异人醒悟这太唐突佳人了。
“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要你亲手揭下来。”出乎秦异人意外的是,清夫人竟然把脸蛋朝秦异人凑了过来。
“真揭?”秦异人有些拿捏不定。
清夫人没有说话,只是点点了头。
“我揭了。”秦异人右手伸出,指尖快要碰到面纱又停了下来。
清夫人帮了秦异人那么多,秦异人此举是不是太过唐突?
清夫人的脸蛋朝后一缩,拉开了距离。
“这不急在一时,有的是机会。”秦异人想来想去,还是不要唐突佳人的好。
“就知道你有心无胆,我逗你的。”清夫人轻笑一声,白了秦异人一眼。
“谁说我没胆?”是个男人都不愿被女人小瞧了,秦异人酒意上来,更是不能容忍,扯起嗓子反驳。
清夫人只是翻翻白眼,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是在说我都凑上来了,你却不敢揭,就没见过你这么没胆的?
秦异人被鄙视了,大是不服气,右手伸出,一把扯下纱巾,只觉眼前一亮,一张嘴张得老大。
这是一张绝世妖娆的精致脸蛋,具有倾国倾城的美丽,吹弹可破的粉颊透着晶莹的光泽,如同上等美玉般诱人。
“就是妲妃、西施这些美女也不过如此吧!”秦异人在心里感慨不已。
清夫人一愣,然后就是薄怒,瞪了秦异人一眼。
秦异人心中一紧,此举真的太过唐突了,这太冒犯美人了。
就在这时,只听清夫人轻叹一声,闭上双眼,一副任君采撷模样,极是诱人。
秦异人不是下半身动物,可是,把清夫人这天仙般诱人的娇俏模样儿看在眼里,小腹处一股热流涌上来,脑门一热,双手伸出,抚在清夫人的玉颊上,入手光滑润泽,比起抚摸上等缎子还要让人舒畅。
清夫人身子一僵,忙朝后缩,却是没有逃出秦异人的魔爪。
秦异人只觉头昏脑胀,一股占有欲涌来,低下头,吻在清夫人的樱唇上。
“嘤咛。”清夫人轻吟一声,用力挣扎,却给秦异人搂着盈盈一握的纤腰,抱得紧紧的。
清夫人的樱唇透着一股引人犯罪的魅力,秦异人只觉某种欲望越来越强烈,索吻更加猛烈。清夫人先是抵抗,然后就是浑身娇软,软倒在秦异人结实的胸膛上,紧紧搂着秦异人的脖子,配合起来。

第二十八章 广纳贤才

秦异人攀上清夫人的双峰,有些胀手,太有料了。富有弹姓的双峰被秦异的捏成各种形状,清夫人的轻吟越来越具有诱惑力,轻声呢喃道:“去榻上。”
“谁说要去榻上?”秦异人四下里一扫,这是雅间,没有榻,总不能另找房间吧?
真要那样的话,还不把人弊死。
秦异人把门反锁了,三两下扯下清夫人的裙带,把清夫人朝墙上一靠,然后就是挺枪跃马,随着清夫人一声嘤咛,屋里奏响令人迷醉的乐曲。
秦异人那感觉只觉如同陷入仙境似的,美妙不可言喻,尽情的驰骋。
也不知道过了几多时间,终于风停雨住,清夫人如同一摊软泥般,软倒在秦异人怀里,张着樱桃小嘴,小口小口的喘气。
秦异人搂着清夫人光滑的娇躯,看着金枪上的那一抹艳红,惊讶的张大了嘴。过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轻声问道:“这是第一次?”
“你……人家又不是……”清夫人的俏脸一沉,更具迷人韵味。
“不不不,你误会了。”秦异人忙解释,道:“要是早知你是第一次,我就不会那么猛了,我会更加轻柔,更加体帖。”
清夫人的年纪不小了,已经过了三十。三十多年的热情一朝渲泄,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差点把秦异人给融化了,要不拼命折腾都不行。
清夫人赏了秦异人一个大大的白眼,这种事情,好意思说出口吗?
“你是我的人了,我得把你娶过门。”秦异人紧了紧清夫人的纤腰。
“你心中能有我,人家就满足了。”清夫人轻轻摇头。
“不行,我要对你负责。”秦异人很是坚定。
“人家不在乎这些。你要是想人家了,来看看人家,人家就满意了。”清夫人的声音很是轻柔,又有些飘忽,道:“要是人家能给你生上一儿半女就更加满足了。”
“你会心想事成的。为了我们的儿女,我们再努一把力吧。”秦异人一翻身,把清夫人压在身下,再度疯狂起。
也不知道疯狂了几多时间,秦异人还未尽兴,却见清夫人已经不胜挞伐,只得暂抑寻乐之心,帮清夫人穿好衣衫。
望着身上的青红之痕,清夫人既是满足,又是害羞。
“哦,我要告诉你一件事,纸已经造出来了。”清夫人搂着秦异人的脖子,哪里象一个女强人,倒象一个乖巧的小媳妇。
“当真?”纸虽然寻常,却是影响深远,极大的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并且因此而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造纸术,就不可能有人类现在这样发达的文明。
春秋战国时代,读书人非常稀少,其原委并不全是因为读书是一种特权,还在于没有适合的文明载体。可以想象一下,在竹简盛行的年代,要读一箩筐书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竹简的容量有限,而又笨重,这就极大的阻碍了文明的传播。
若是纸张出现,书的容量就更大了,对文明的传播就方便多了,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秦异人要推行全民教育也就更加可能。
“你等着,我拿给你看。”清夫人一语说罢,站起身朝里间走去。
刚一走路,就是轻吟一声,狠狠的白了秦异人一眼,秦异人也太……没过多久,清夫人回转,把几张纸递给秦异人。秦异人接在手里一瞧,好家伙,这纸制造得相当不错,有一种质感。
“我写写看。”纸张问世,影响太大,秦异人是迫不及待了。
清夫人忍着不适,为秦异人研墨,秦异人提笔在手,饱醮浓墨,悬腕挥毫,在纸上写下“我爱你,心肝”五字,招来清夫人一顿粉拳,还有无边娇羞。
笑闹一阵后,秦异人这才打量一阵,这纸用来书写没有任何问题,大是满意道:“造得不错,非常不错!”
清夫人眼中闪过一抹神采,颇为喜悦,道:“就是造不了几多。”
“没事,这毕竟是开始嘛。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万事开头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来越熟练,造的纸就会更多了。”秦异人深知清夫人能造出纸是何等的不易,不能要求太高,这需要时间才能大量产出。
“万事开头难?说得真好。”清夫人对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大为赞赏。
“这纸张国府先购买了,有几多要几多。”秦异人当即拍板:“至于价钱,就照市价算。”
若是用纸张来传递公文,比起竹简方便多了,这会极大的提高秦国官府的行政效率。
“我一定多派人手,多做些。”清夫人深知此举对秦异人的重要,想要多帮帮秦异人。
“我再教你一样东西,叫印刷术。”秦异人知道纸张已经问世了,与之相匹配的印刷术也该问世了。要不然的话,光有纸张,没有印刷术,这效率同样不会太高。唯有造纸术与印刷术相结合,才会有高效率。
“印刷术?”清夫人头一遭听到这说法,大为不解。
“印刷术就是……”秦异人一通解释。
“你怎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呢?”清夫人大是惊讶,打量着秦异人。
“因为我是你男人。”秦异人当然不会说他是先知先觉的穿越者,而是调侃一句。
“你就贫嘴。”秦异人与清夫人笑闹一阵,邪火大起,本想再云雨一通,把清夫人不胜挞伐样儿看在眼里,只能忍着。
告别清夫人后,秦异人回到府里,想找赵姬泄邪火,恰好赵姬不在。
“本公子贵为王太孙,要找个泄火的人儿都没有,这妻妾是不是太少了?本公子得努力,多纳几个小妾。”秦异人颇有些郁闷。
“见过王太孙。”正郁闷间,只见蒙怡款款而来,笑吟吟的冲秦异人见礼。
“怡怡,你真漂亮。”秦异人叫得特别肉麻。
蒙怡脸上一红,白了秦异人一眼。
“怡怡,来,我有事与你商议。”秦异人邪火正旺,把蒙怡那副傲娇身躯看在眼里,心急火燎了。
“哦。”蒙怡不知有他,乖巧的跟着秦异人来到房里,问道:“王太孙,你有何事?”
秦异人把门关上,涎着一张脸,凑到蒙怡耳边,轻声道:“那天说的那事,你何时给我生儿子的事呀?”
“你……”蒙怡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双手捂眼,羞死人了。
“你不愿?那就算了。”秦异人虽然邪火难捺,也没有无耻到霸王硬上弓的地步。
“人家没说……”蒙怡低垂着头颅,连脖根都红了。
“那就是愿意了?”秦异人大喜,这又有美人要入怀了,以后不用再担心没处泄邪火了。
“你……怎能说出来?”蒙怡嗔怪一句,这等事儿心里明白就行了,说出来多羞人啊。
秦异人一把抱起蒙怡,放到榻上,爬了上去。
没过多久,屋里传出一阵令人迷醉的声音。
从此以后,秦异人就有得乐了。身边多了两个绝色美人,这齐人之福没法说了,秦异人只觉“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话太TMD的有道理了。
很快的,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在乐毅的努力下,学馆已经初具规模了,可以招生了。
对于这事,秦昭王极为重视,要知道秦国的人才绝大部分来自山东之地,其中吏员十之六七来自山东,官员十之三四来自山东,也就是说,秦国很缺人才。若不是秦国能够招来人才的话,秦国绝不会如眼下这般强大。
对于人才,自从商鞅变法起,秦国就是重视无比,学馆这事干系重大,秦昭王自然是极为重视,在得知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召集秦异人、白起、范睢、司马梗、蒙武、王翦、乐毅、荀子、公孙龙子他们商议。
“先生不愧是大才,短短时曰,学馆就初具气象了,寡人甚慰!”等到众人一坐定,秦昭王连寒暄都省了,就把乐毅好一通夸赞。
“呵呵!”这话说到众人心坎上了,要不是乐毅的话,换作他人来操持,绝不会这么快,众人大是赞成这话,发出一阵畅笑声。
“君上谬赞,乐毅不敢当。”谦逊是乐毅的美好品德,道:“眼下,可以招纳生员了。”
“嗯。”秦昭王微一颔首,冲乐毅问道:“先生以为当如何处置这事?”
“君上,我以为大秦开办学馆,当向天下招生。”乐毅眉头一挑,道:“只是,若要来咸阳的话,路途太过遥远,恐阻生员向学之心。我之意,秦国当向天下派出人手,去各地招纳生员。这只是预选,等到了咸阳,再作最后定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省掉生员很多麻烦。
若不这样做的话,生员要来咸阳求试,对他们来说太过艰难了,会阻止很多人来秦国。
“如此甚好!”秦昭王大是满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