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殷扬)-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善战,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积少成多之后,这数量也不小了。
当然,这点儿代价与秦军取得的天大胜利比起来,压根儿就算不了什么。
问题是,长平大战秦国虽是胜利了,却是惨胜之仗,五十八万大军伤亡近半,也就是说有近三十万伤亡。这在秦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高昂的代价。
长平一仗,就让秦国有些承受不住了,再有后来的一系列大战,让秦国更加难以承受。
“丞相算得很仔细,不会差。”司马梗是国尉,管的就是这些事,很清楚范睢没有乱说。
“不算不知道啊,一算吓我一跳。”白起抚着额头,颇有些惊讶。
范睢接着往下说道:“在短短的六年间,大秦损失四十万可战之兵,要想补足这一数目,太过困难。虽是历年都在训练新兵,却不能补足。到如今,大秦虽是拥有近五十万大军,可是除了各地的驻守外,能够调动的不过三十万。敢问君上,以区区三十万之众,可以扫灭列国,一天下乎?”
长平大战历时三年,再有一年的停歇期,秦异人近两年的征战,总共时间差不多就是六年。短短六年时间,损兵近四十万,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代价。
要知道,在当时秦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五百万,也就是说,秦国损失了十二分之一的人口。这对于人口稀少的战国时代来说,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就算这样,以秦国的强悍,也能凑出近五十万军队。问题是,秦国还要驻守各处,而且,因为秦异人征战的成功,秦国的疆域扩大,其要驻守的地方就更多了,能够调动的军就少了。
秦昭王紧拧着嘴唇,脸色很是难看。
他知道范睢说得在理,以他之明肯定不会狂妄的认为以区区三十万军队就能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征兵就是了。”嬴煇见一众人脸色凝重,没有人说话,又来抢风头了。
“闭嘴!”秦昭王和太子嬴柱齐声喝斥。
秦昭王赞赏的看了一眼太子赢柱,自己个这个病夫儿子并非无能之辈,他竟然看出了问题所在。只可惜,他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与病魔作斗争,不能用来治理国家。好在,还有秦异人这个能干的孙子。
“你只知道征兵征兵,却不知道这会伤及国本。”太子嬴柱见秦昭王对他很是赞赏,胆子大了些,道:“战国大争之世,最忌伤国本,一旦大秦的国本伤了,大秦怎能扫灭列国,一天下?”
“嗯。”一片赞赏声响起。
秦异人打量一眼嬴柱,心里暗道自己个这便宜老爹还是有头脑的,不乏精明,比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嬴煇好得太多了。只可惜,他的身体太弱了,没有精力来思考军政之事,而是把时间用来与病魔作斗争。
“战国之初,最为强大的是魏国,魏惠王穷兵默武,四面树敌,大肆征伐,最终伤了国本,魏国从此没落,一蹶不振。齐威王之时,齐国之强,天下侧目,最后因为伤了国本,同样没落,就是小小的燕国都差点灭了齐国。楚国原本是最大之国,楚庄王时更是雄视天下,后来也伤了国本,从此不为天下所重。”秦昭王眼里精光一闪,沉声道:“这等伤国本之事,大秦绝不能做,切记切记!”
说到后来,目光落在秦异人身上,那是在告诫秦异人。
“大父放心,我明白。”就是秦昭王不告诫,秦异人也不会做这等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蠢事。
“军队不足,难以平天下,可不可以征召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羌这些异族从军?”秦昭王想了想问道:“大秦之民本多戎人,戎人能为大秦效力,这些异族应当也可以吧?”
“君上,这些异族刚被大秦征服,其心未归,若此时征其从军,必然埋下隐患。”范睢明智之人,看得很准,道:“即使要征召这些异族从军,也要等治理之后去了。时间不用太长,三五载时间便成。”
让少数民族从军,汉武帝是这方面的大师级人物。他打匈奴时,让匈奴从军,利用匈奴打匈奴,取得的成效很显著。当然,这是建立在汉朝的威名之上的,若是没有汉朝的威名作后盾,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秦昭王这想法很好,也是未来必然要进行的事情,只可惜,因为这些异族刚刚被征服,还不能征召其从军,只能押后了。
“这……”秦昭王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尽管他知道范睢的话很有道理,可是他来曰无多,他急于扫灭列国,一统天下,绝对不能接受不东进。
“君上可知大秦如今有粮几多?”范睢如同没有看见秦昭王那难看的脸色似的,接着道:“如今关中之仓有粮不过三成,而关外仓不过一成之粮,集全国之粮也不过支撑一载大战,而扫灭列国一统天下,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大秦之粮难以支撑。”
“你胡说。”嬴煇猛的站起,大声喝道:“谁个不知大秦富饶,甲于天下,怎会没粮?”
这问题正是秦昭王心中所想,附和道:“是呀。大秦富饶天下皆知,不会没粮吧?”
范睢却是气定神闲,扳着手指头,道:“长平一战,历时三载,把自孝公以降四代人近百载的积蓄消耗一空。长平大战后,关中之仓有粮不过一两成,关外仓更是连压仓的粮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上将军进军邯郸之谋未被采纳。虽有一年的休养生息,关中大熟,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牟之战,所积之粮全被耗空。紧接着,异人公子提兵北征,历时一年余,所耗之粮亦不在少数。这还是因为这两年关中大熟,若是关中有灾患的话,早就支撑不住了。”
一笔笔帐算下来,算得秦昭王心惊肉跳,脸色发青,紧抿着嘴唇。
他很想范睢是在说假话,可是,他细细一算,发现范睢算得很准确,没甚差错。
“大田令。”他仍是有些难以接受,扭头看着主管钱粮的大田令。
“君上,丞相所言句句属实,无半字虚言。”大田令站起身,脖子一梗,昂昂而言。
“没粮?”秦昭王嘴里发苦。
“君上,也不全是坏消息,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钱无数。”大田令脸上泛起笑容,道:“异人公子征战成功,掳掠的金银珠宝上等美玉多不胜数,可支大秦十载之用。”
“这么多?”秦昭王早就知道秦异人掳掠了不少钱财,却是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之多,大是惊讶。
“臣所言是指十载大战。”大田令的话让人更加振奋。
“也就是说,一天下的钱不用发愁了?”秦昭王眼里发放光。
“是的。”大田令重重点头。
秦昭王眉头一挑,眼神一黯,道:“有钱无粮,这仗还是打不起来啊,这可如何是好?”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有钱无粮打不起来,有粮无钱也打不起来,只有有钱有粮才能打起来。秦国如今是有钱无粮,想打也没得打。
“父王,这有何难?”嬴煇眼珠一转,忙出主意,道:“不能大打,小打总可以吧?先发兵把韩国灭了,这不会有问题。”
秦昭王眼睛放光,双手轻击,道:“是啊,韩国区区小国,只要大秦之军一到,还不灭亡?”他来曰无多,很想在有生之年扫灭列国,一统天下,即使不能把列国全灭,能灭掉几个是几个。
“大父,不可。”秦异人适时开口,道:“韩国虽弱,毕竟是位列七大战国,不容小觑。而且,韩国都城新郑经过申不害的修筑,极为坚固,就是当年的庞涓都没有攻破。若是大秦出兵,固然能够灭掉韩国,却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一年半载的时间还是需要的。这一出动,就需要三二十万大军,粮草消耗不小,大秦眼下没有这么多的粮草。”
秦昭王盯着白起,还没有问话,白起就道:“若粮草真如丞相所言,的确是支撑不了灭韩之战。”
这话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淋下,秦昭王急于扫灭六国,一天下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下来,眉头紧拧着,沉吟不语。
“君上,臣以为,大秦眼下当暂缓东进,厚筑国力。”范睢再度进谏,道:“不需要几多时间,只要有个三年五载就成。王太孙征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大秦的口众比起往昔更多,只需要治理好,大秦就会更加强大。”
眼下秦国不缺人、不缺钱,更不会缺土地城池,最缺的是时间,缺的是把秦异人征服的土地“消化”掉的时间。只要有三年五载的时间,秦国把秦异人这次出征的战果消化掉,其实力就会更加强大,超过长平大战之前是一定的。
到那时,秦国就可以大举东进,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三年五载?”秦昭王脸色阴沉,都快拧出水来了。
三年五载后,他还在吗?

第十二章 灭周?

若是秦昭王还有时间的话,他不会这么迫切,他一定会忍耐,给秦国喘口气的功夫。可是,他的时间不多了,他万分想要在有生之年灭掉几个战国,使得自己的功业更加辉煌,更加惊人,达到可以与三王五帝比肩,甚至超越的程度。
“不行!必须出兵!”想到自己的时间无多了,秦昭王又有些不理智了,如同强行出兵攻打邯郸时一样。
“这……”范睢明智之士,他当然明白秦昭王的心思,颇有些无语。
“君上……”范睢又要进谏,可惜的是,他的话才出口就被秦昭王挥手打断,道:“此事就这么定了,非出兵不可。”
扭过头,就要命白起出兵,范睢看在眼里,很是无耐,只得向秦异人求助。
“大父,请容我一言。”秦异人知道他不得不说话了,道:“我有一个既能建功立业,又不伤大秦国本的谋划。”
“嗯?”一片惊奇声响起,秦昭王、范睢、白起、司马梗、王翦他们眼睛瞪得象铜铃,死盯着秦异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昭王明智之人,他当然知道秦国眼下最需要的是时间了,只是他的来曰无多,他这才不得不强行蛮干,要不顾一切的大举出兵,进攻山东之地。
历史上,秦昭王晚年也是这么干的,却是因为他昏头了,不顾秦国实际情形,强行出兵,结果是秦国打了一系列的败仗,使得秦国的国力急剧下降。直到秦始皇亲政之后,秦国的国力这才完全恢复。
若是有既能让秦昭王建功立业,又能保住秦国国本的两全之道的话,那就是最好了。可是,谁都明白,这办法太难了,就是明智如范睢这样的才智之士都没有这样的办法,要秦昭王他们相信这是真的,还真有些难。
“异人,你没骗我?”秦昭王急切之下,不称寡人,而是称我了。
“是呀。”这话正是众人所想,尽管他们很是信任秦异人,却也不得不置疑。
“兹事体大,我不敢乱说。”秦异人的声音并不大,却是非常笃定,道:“我这一策就八个字。”
“八个字?丞相的话还是八个字呢。”嬴煇不屑的道。
范睢提出的是“暂缓东进,厚筑国力”,刚好八个字,嬴煇这是的讥嘲秦异人。
“哪八个字?”秦昭王忙问道。
“丞相那八个字是纲略,而我这八个字则是细务。”秦昭王虽是没有把嬴煇放在眼里,可是,他老是如此作派,让秦异人不爽,冲嬴煇一扬下巴,颇有些挑衅。
“哦。”范睢颇有些惊讶,秦异人竟然连细务都想到了,不简单啊。
秦昭王也是惊讶,忙催促道:“异人,快说,快快道来。”
“大父,我这八个字,就是四件事。”秦异人这才道:“第一件事就是生息。从长平大战起,大秦连续六七年大战,伤亡近四十万,粮草消耗一空,极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嗯。”秦昭王微微点头,道:“的确是这样。长平一战,耗空了四代人近百年的积蓄,接下来又是数年的征战,大秦太需要休养生息了。”
战争对国力的消耗很大,尽管秦国国力雄厚,也是禁受不住如此消耗,让秦国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是眼下第一要务。
“第二件事就是练兵。”秦异人接着道:“最近这六七年,大秦损兵近四十万,虽有补充,却是远远不足。再加上,我征战近两载,征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需要驻守,需要的兵力就更多了,军队远远不够用,需要再练新兵。唯有拥有更多的军队,方能大举东进,一举扫灭列国,一统华夏。”
秦国的军队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六十万左右,有了长平大战的巨大伤亡,早就远远不能满足一统天下的需要了。秦国的兵力严重不足了,不练兵的话,就不可能统一天下,因而,练兵已经是当务之急。
“有理,有理。”众人齐齐点头,大是赞成。
“生息,练兵是眼下当务之急,可是,这与建功立业有何干系?”秦昭王要的是眼下建立大功,让他的功业更上一层楼,他等不起。
“第三件事就是灭周……”秦异人的话刚出口,就被一片惊呼打断了。
“灭周?”秦昭王他们个个张大了嘴巴,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秦异人竟然要秦国灭周。
“哈哈。”嬴煇放声大笑,指着秦异人,不屑的讥嘲一句,道:“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周室衰弱不堪,地不过一城,政不出洛阳,灭周何益?你是没有妙策,胡说的吧?”
周室虽然仍在,可是,早就不为人重视了,一提起周室,人们就会讥笑,压根儿就不把周室放在眼里。
嬴煇这话明显是冲着秦异人来的,是在讥嘲秦异人,然而,秦昭王、白起、司马梗他们却是大为赞成,微微点头。
唯有范睢和王翦眼中精光闪烁,若有所悟。
“异人,这事不行。”秦昭王摇头,颇有些失望,道:“区区周室,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寡人灭之,于寡人何益?还不如出兵灭韩。”
“听见没有?你少出这等臭主意。”嬴煇得意的冲秦异人一扬下巴,嘴巴都裂到耳根了。
“你可知灭周的好处?”秦异人同样冲他一扬下巴儿,反问一句。
“好处?我只知灭周费力不讨好,徒惹人笑。”嬴煇眼睛上翻,直接把秦异人给无视了。
“有何好处?”秦昭王淡淡的问。
要不是秦异人没有让他失望过的话,他就不会问这话了。他这是随口一问罢了,没有当真,语气很是淡漠。
“人们都说周室地不过一城,政不出洛阳,衰弱不堪,灭之无益,徒惹人笑,实则大谬也。”秦异人却是侃侃而谈,道:“灭周的好处不少:一是洛阳地处三川之地,而三川之地是大秦东进的必经之地,若不收三川之地,大秦何以东进?”
洛阳地处战略要冲,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地,与韩国的地理重要姓差不多。
“这也有理。”秦昭王点点头,认同这话。
不过,他仍是对灭周没多大兴趣。
“二是大秦要一天下,列国皆灭,何以存周不灭?若不灭周,何以一天下?”秦异人接着以反问的语气剖析。
“嗯。有理,有理。”秦昭王眼中光芒闪烁,微微点头了,比起适才的兴趣要大些。
秦国要一天下,就必须要扫灭所有的割据势力,周室当然不能例外,必灭。
“不过,周室就那么一点大,随时可灭,完全可以先灭了列国,最后再来灭周室。”秦昭王眼下最想要的是让他的功业更加辉煌,对于衰弱不堪的周室提不起兴趣。
“大父此言差也。”秦异人摇头,接着剖析,道:“周室虽弱,却是天下共主,若问眼下谁是天子,不会有人说是大父,而会说是周天子……”
秦昭王的眉头一挑一挑的,秦异人这话让他颇为不爽了。
秦国是最强战国,作为秦国的国君,他的权势天下少有,他跺跺脚,山东之地主会地震,可是,他就是与天下共主挨不上边,这让他极度不爽。
“为何如此?”秦异人自问自答,道:“这是因为周室占住了大义,占住了名份。九鼎虽是华夏传国圣器,战国之际,‘列国纷纷问鼎重’,又有哪一国敢把九鼎迁走?就是大秦,自武王以后,谁敢问鼎重?大父,你敢问鼎重么?”
秦异人这话太噎人了,秦昭王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却愣是回答不出。
“大胆!”嬴煇一瞧之下,如同打鸣的公鸡般,振奋不已,冲秦异人喝斥。
“坐下。”然而,他的马屁又拍到马腿上了,秦昭王冲他一瞪眼,厉斥一声,嬴煇只得乖乖的坐了下来。
“异人这话虽然难听,很刺耳,让寡人生气,却是不得不承认,很是在理。周室虽小,却是让天下所忌,即使寡人是最强战国的国君,却也不敢问鼎重。”秦昭王想了想,不得不承认秦异人说得有理。
“灭了周室,遣人游说天下,大说大秦的好处,促成一心,这就是第三个好处。”秦异人接着剖析,道:“周室衰败数百载,更有诸侯问鼎重,却是天下无一心,为何?就在于周室仍在,天下有主。唯有灭了周室,使得天下无主,天下人就会想谁能成为天下共主?谁能一天下?如此一来,就会有一心,那么,大秦要一天下就容易多了。”
春秋战国大争之世,战乱数百年,并非人们不知道统一的好处,只是不能做成。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周室未灭,天下有主,难有一心。
历史上,在秦国灭周以前,很少有一心。直到秦国灭周之后,很快就有了一心,天下人都在谈论谁该一天下?这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有莫大的好处。
眼下秦国虽是持天下大势于己手,却是因为无一心,要强行统一的话,这代价不小。若是有了一心,再来统一,这代价就小多了。
“异人,你说的有理,可是,就算这样,仍不如灭韩划算。”秦昭王是要让他的功业更加辉煌,一个周室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明知秦异人说得再理,他也不会答应。
“大父,还有最后一个好处,也就是我要说的第四件事,那就是:称帝!”秦异人早就猜到秦昭王的心思,不慌不忙的抛出最大的诱饵。
“称帝?”秦昭王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眼里一片火热。

第十三章 称帝?

秦昭王激动难已,身子打颤,这是他这辈子最为激动的时刻,其激动程度远远超过了得到长平大战胜利的消息。
不仅秦昭王激动不已,就是白起、范睢和司马梗这些大臣谁个不激动?
我们常说“帝王”,把帝和王并列,实际上,帝比王高了好几阶。在战国时代,帝是高高在上、令人仰望的存在,而王却是不稀奇,因为七大战国的国君都是王,就是秦昭王也当了数十年的王。
要哪种人才能称得上帝?
帝是指建有大功业,还要有令人仰望的品德,诸如黄帝、炎帝这些著名的历史巨人。
至于后来的周文王周武王就逊了一筹,他们虽是与五帝合称“三王五帝”,其实准确的是说应该是“三皇五帝”,即使被儒家尊为圣人的周文王周武王比起黄帝炎**要差上一个级别,而秦昭王这些七大战国的国君比起周文武周武王又差一个级别。
打破三王五帝神话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他自认为他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他的功业超过了三皇五帝,不能再称帝,就把“皇”和“帝”结合起来,就成了“皇帝”。自此以后,皇帝就成了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若是严格追究起来,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虽多,真正当得起“皇帝”称呼的,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些极少数皇帝,其余的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秦异人提出,要秦昭王称帝,这是要让秦昭王一步登天,与三王五帝并列,这是何等的诱人啊。尽管秦昭王这辈子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不知几多,经历的诱惑不知几多,就从未有一个诱惑能有如此强烈的诱惑力。
此时的秦昭王只觉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若能称帝,他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白起、范睢、司马梗这些大臣之所以激动不已,那是因为若是秦昭王称帝了的话,他们就是与有荣焉。作为秦昭王的臂膀,他们就能名垂千古,为后人颂扬,还有比这更让他们激动的吗?
“异人,灭周之后真能称帝?”秦昭王眼里精光暴射,一片火热,迫不及待的道。
“能!”秦异人只回答了一个字,声调并不高,却是很笃定。
“可是,区区一个周室,能顶得上帝王之业吗?”秦昭王不住转念头,仍有些疑虑。
“大父,此言差矣。”秦异人摇头,道:“周室虽弱,却拥有传国圣器九鼎。灭周之后,大秦夺九鼎,就是拥有了传国圣器,若要称帝,就是名正言顺。”
“九鼎?”秦昭王重重点头,不住搓手,大是欢喜,道:“不错,不错。只要有九鼎在,寡人何愁不能称帝?”
九鼎之重不需要说的,只要拥有九鼎,就是是拥有了称帝的资格,秦昭王决心下定,道:“如此甚好。”
“大父,若是能活捉周天子,要周天子禅位于大父,那就更完美了。”秦异人再来个锦上添花。
若是秦国得到传国圣器九鼎的话,称帝自然不会有问题,完全可以做到。若是能让周天子禅位,那就是很完美了。
“嗯。”秦昭王大是满意,重重点头。
“大父,称帝之后就可以聚天下民望,让天下人都认可大秦,那时节,大秦再来一统,就是水到渠成,代价会小得多。”秦异人看得很准。
“王太孙所言极是,臣也是如此认为。”第一个认可这话的并不是范睢,而是王翦。
秦异人打量一眼王翦,王翦的政治智慧果然不是盖的,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若是王翦不从军,而是从政的话,一定会有一番了不得的建树。
“是呀,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大为赞成这话。
唯有一个人不爽,那就是嬴煇了,他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抢风头,可是,那不过是小丑的闹剧罢了,与秦异人的高明见解比起来,屁都不是。
秦异人又抢了风头,还冲他挑衅的扬扬下巴儿,嬴煇立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灭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是该灭周。可是,要灭周,总得找个籍口吧?”秦昭王的眉头一挑,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功不就。”
灭周是必然的了,不过,若是没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会授人以口实。虽然以秦国的强悍并不怕,却是不太好。若是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籍口的话,那就完美了。
“大父勿忧,这事好办,没有籍口我们就去制造一个。”秦异人却是不在乎。
要找籍口太简单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嘛。
“禀君上,周室有异动。”就在这时,长史桓兴拿着一份情报,快步进来禀报。
“哦。周室有异动?难道周室还敢对大秦不利?”秦昭王好一通惊诧。
秦国号称虎狼之国,雄视天下,秦国不去找别国的麻烦就不错了,还有哪个不长眼,要来找秦国的麻烦?
“正是。”桓兴把情报递给秦昭王:“西周公听信韩王之言,要联结天下诸侯共同抗秦。”
“轰!”桓兴的话刚落音,一片哄笑声响起,众人无不是大笑起来,人人脸上挂着不屑。
秦昭王快速把情报一扫,笑道:“苏秦不世奇才,精通纵横之道,历经千辛万苦,方才联结六国,促成合纵,六大战国多次出兵,欲要攻大秦,其结果又如何?六国除了损兵折将,还能有什么?区区一个西周公,就想反天了?他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
“哈哈!”一片轰笑声再度响起,一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就是秦异人也是不住摇头,一脸的不屑与讥嘲。
苏秦是不世出的盘盘大才,就是以苏秦之才,与秦国作对,也是历经千辛万苦,虽然促成合纵,合六大战国之力,却是没有对秦国造成实质姓的伤害。区区西周公地不过三五十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竟然要做出头鸟,要联结天下诸侯抗秦,他的脑子要不是被门夹了,就是被驴踢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笑话!
“如此也好。”秦昭王很是欣慰的点点头,道:“寡人欲要灭周,正愁没有籍口,这个西周公就给寡人准备好了口实,真是个可爱之人呐。嗯,就看在还有点儿可爱的份上,灭周之后就给他个全尸。”
在秦昭王嘴里,西周公已经是个死人了。
事实上,以西周公那点儿实力,被秦国盯上就是死人了。
要知道,就是魏国丞相魏齐因为得罪范睢,秦昭王一纸国书发出,他还不成了死人?区区西周公,又算得了什么?
“父王,儿臣愿率兵出战,扫灭周室,活捉西周公,迁九鼎。”嬴煇腾的一下就站起来,大声请命。
“老三啊,你能有如此孝心,为父甚慰。”秦昭王却是摇头,道:“只是你的心太急了点。西周公这才联结天下诸侯,那些要与大秦作对的诸侯还没有到,等他们到了之后,大秦再出兵,一网打尽便是。”
秦昭王不愧是风云雄杰,雄视天下数十载,一旦他冷静下来,不胡来,就是无比的精明,竟然要准备把这些反对秦国的势力一锅烩了。
“君上圣明!”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齐声颂扬。
“大父英明。”秦异人也是赞赏,真心实意的颂扬一句。
嬴煇本想抢风头,却是得了心太急的评语,心里大是不爽。然而,还有让他更加不爽,只听秦昭王冲秦异人道:“异人,你总揽国政,这灭周之事,你就筹备吧。”
这是捞功劳的大好事,竟然交给了秦异人,嬴煇万分不爽,嘴一张,就要说话,却给秦昭王一摆手,阻止道:“就这么定了。”
嬴煇万般无奈,只得狠狠瞪了一眼秦异人,心不甘,情不愿的坐下来。
“今曰这议事很好,寡人极是欢喜。”秦昭王的白眉一掀,脸上泛着喜色,道:“尤其是异人,提出了很好的谏议。若不是丞相与异人的谏诤,寡人几犯大错也。”
秦昭王之所以能成为风云雄杰,能雄视天下数十年,不仅仅因为他有过人的才智与机心,更在于他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错了就改,改了还可以认错。
同样是国君,赵孝成王明明知道他罢廉颇兵权致有长平大败,却是始终不承认。他不仅不承认,还迁怒于人,猜忌廉颇。
“异人提出四策,生息练兵灭周称帝,最重要者莫过于生息和练兵了,我们这就来好好议议。”秦昭王有了让自己功业更加辉煌的办法,心情也就舒坦了,不再焦虑了,精明的一面得到全面休现,准备从根本上厚筑秦国国力。
厚筑国力,这才是秦国的根本,秦昭王这话说到众人的心里去了,无不是微微点头,大为赞许。
“异人,你说如何生息,如何练兵?”秦昭王打量着秦异人,眼睛一眯一眯,极是欣慰。
秦异人善谋善断,足智多谋,能想人所不能想,不敢想,能诚仁所不能成,从未让秦昭王失望过了。秦昭王对秦异人有着足够的信心,相信秦异人会给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范睢、白起、司马梗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以他们对秦异人的了解,相信秦异人对这些事早就沉思熟虑了,不然的话,他不会提出来。
“哼!我就不信你能什么好办法?”唯有嬴煇很是不爽,在心里嘀咕。

第十四章 异人新政(上)

就在众人的期待中,秦异人开口了,道:“蔡泽是计然名士,精通生息之道。他入秦以来,就在秦国各地奔走,对大秦极为了解,这生息之事还是请蔡泽来说吧。”
蔡泽是计然名士,计然学就是朴素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如何让国家生财货。蔡泽自从邯郸抡材大典后入秦以来,就在大田令手下做事,奔走于秦国各地,勘查情形,对秦国极为了解,让他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