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殷扬)-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所有的秦弩都能射一公里,至少射上七八百米不是问题。这么远的射程,就是匈奴最为善射的射雕者,也不可能做到。
是以,匈奴遇到强弩,他们最为善长的骑射必然发挥不出来,会被强弩全面压制。
可以想象得,匈奴遇到弩阵,只有被屠杀的份,要众将不欢喜都不成。
“我们摆下弩阵,轮番迭射,直到匈奴抵挡不住,心胆俱裂,不得不退去为止。”秦异人接着道:“只要匈奴一退,我们就全军压上来,从后追杀。到那时,匈奴就不得不溃逃。这一溃逃,必然是向这隘口逃来。”
秦异人右手指点着陕口,道:“匈奴一通过这隘口,我们就从最窄处切断匈奴的退路。等到匈奴退到隘口里,猛然发觉退路已断,为时已晚。”
说到此处,声调略高,道:“前堵后追,匈奴前后受敌,就陷入了我们的重围中,要想不全军覆灭都不成。”
“好!采!”众人齐声喝采,大是欣喜。
“河套之地,除了阴山,没什么山地,要想在河套之地全歼匈奴,很难。公子这一谋划,却是能够全歼匈奴,了得!了得!”黄石公是赞不绝口。
“是呀。”尉缭也是附和,道:“原本我们以为,要想全歼匈奴,难如登天,经公子这一谋划,这事一准成。”
王翦和李牧眼中精光闪烁,打量着秦异人,一脸的钦佩。
河套之地有的是草场和平原,没有什么复杂的地形,要想利用地形把匈奴全歼,难如登天。王翦他们绞尽脑汁,也是没有想到好办法,秦异人却是别开生面,把北河和阴山隘口结合起来使用,就能达到这一效果。
蒙武却有些担心,道:“公子的谋划虽好,可是,这要如何实现呢?这隘口最窄处,也有十余里。凭我们的兵力,要想全面控制隘口,有些困难。我们在北河摆开阵势,需要二十万人吧?那么,在这里最多只能放十万了。凭十万人马,要守住这隘口,太难了。”
蒙武的军事才干虽然不如王翦那么惊才绝艳,也是不错,这眼光不凡,一语切中了要害。
秦军总共只有三十万,而匈奴有百万之众南下,其中的控弦之士就不低于五十万。要想在北河打败匈奴,秦军至少要出动二十万,才有可能。如此一来,用来堵截匈奴的就只有十万人了。十万人马,看上去很多,其实要用来封堵这隘口,有些捉襟见肘。
“是呀。”司马尚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说法。
“这好办。”秦异人还没有说话,王翦就接过话头,朝阴山一指,道:“阴山啥都不多,唯独树木多。我们可以提前进入阴山,大做寨栅。只要匈奴一通过隘口,我们就从阴山里钻出来,建起寨栅。”
“妙!绝妙!”一片赞叹声起。
王翦这主意绝对高明,秦异人也是如此想的,打量王翦,大为赞许,不愧是未来的主将,有着“战神”称号的名将。
阴山多的是树木,秦军要做寨栅,想要多少就能做多少。有了寨栅的帮助,就能轻松堵住隘口。
李牧点点头,朝隘口两侧一指,道:“退路被断,又有秦军从后追杀,匈奴惊惶之下,必然想要钻山而遁,不得不防。我们可以在两侧多建鹿寨,依山而守,匈奴就是插翅难逃了。”
一旦匈奴真的被围在隘口里了,那么,匈奴惊惶之下,必然是要钻山而逃。守住两侧,就很有必要了,李牧这办法非常好。
“好主意!好主意!”众人又是一通好夸赞。
“匈奴善于骑射,不能让匈奴骑马钻山。虽说骑马钻山不利骑射,却还是比两条腿快捷。”尉缭立时补充一句,道:“一定要让匈奴用两条腿钻山,就要多挖陷马坑,多设木锥尖刺之物,要漫山遍野都是,让匈妨无法骑马。”
匈奴精于骑射,这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匈奴除了骑射还是骑射,不善步战。若是匈奴不能骑马了,下马与秦军步战,匈奴拍马也追不上秦军。
更别说,秦军还有塞栅可以依托,还占有地利,完全可以压着匈奴打。
前提就是要让匈奴下马,尉缭这一计非常管用。
“两侧山上,还要多积滚木擂石。”黄石公眼中精光一闪,也来补充一句道:“在两侧山中作战,滚木擂石比弓箭强弩好使。”
隘口两侧是山坡,是山地,使用弓箭和强弩的话,固然可以给匈奴以重大杀伤。不过,却不如滚木擂石好用。弓箭强弩毕竟是“点杀”,而滚木擂石却是一砸一大片,优势很明显。
黄石公这一补充,又给秦军增添了一种杀手锏。
“不愧是了不得的兵家啊!本公子才开了个头,你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把‘作战计划’都整出来了。”秦异人把黄石公、尉缭、王翦和李牧瞧瞧,大是感慨。
黄石公、尉缭、王翦和李牧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秦异人不过开了个头,他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就把秦军的行动计划给整出来了,不愧是天才之名。
黄石公、尉缭、王翦和李牧,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他们聚在一起,就是天才聚会,要想不整出一个了不得的“作战计划”都不成。

第十一章 绝户计

鲁句践拿眼瞄着秦异人,嘴巴张了又张,想要说话,最终却是闭上了。
秦异人看在眼里,问道:“鲁句践,你有话要说?”
“呃。公子,我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不在这里伏击匈奴,而是要费这么多周章呢?”鲁句践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这问题一问出来,立时惹来一片目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似笑非笑。
鲁句践似乎意识到不对,忙道:“公子,当我没问,当我什么也没问。”
鲁句践年岁小,见识不如诚仁,他问了一个很没水准的问题。要是换个成年人的话,众人肯定会笑话他,一见他是个小屁孩儿,就不能笑话了。
“鲁句践,你看看这隘口才多长?总共不过两百来里。而且,最窄处几乎就在隘口的最中间,能用的隘口不过百来里。”秦异人还没有说话,朱亥就接过话头,为鲁句践解释一句,道:“你可知道,匈奴百万之众南下,那队伍会有多长?不说千里,数百里是跑不掉的。这隘口无论如何也是装不下。”
匈奴这次有百万之众南下,这已经很惊人了。再加上匈奴的特殊姓,要赶着牛羊随行,这队伍就更长了。说上千里有些夸张,三四百里肯定是跑不掉的,这隘口全长也才不到两百里,更别说,秦异人他们能够利用的也不过百来里长,无论如何是装不下的。
正是考虑到这点,秦异人这才决定在北河摆开阵式,等待匈奴。从隘口去北河,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完全可以让匈奴全部通过隘口了。
“这样啊。”鲁句践这才意识他,他问了一个没水准的问题,脸红通通的,很不好意思。
朱亥却是抚着他的脑袋,笑道:“莫要难为情。有问题就要问,唯有如此,才能增长见识,知道不?”
朱亥对鲁句践的练武天赋极为欣赏,一有空就要指点他一通。对于武艺高强的朱亥,鲁句践打从心里喜欢,当下点头道:“嗯,知道了。”
“十万大军隐藏在阴山中这不是问题。”秦异人扫视一眼众人,道:“实在不行,还可以挖藏兵洞。”
阴山很大,草木复苏时节,更便于隐藏。十万秦军藏在山中,匈奴绝对想不到。
“必要时,北河那里还可以晚些时间与匈奴开战,为这里争取时间。”黄石公补充一句。
这主意很不错。
隐藏在阴山中的秦军任务很是繁重,既要做寨栅,还要构建两侧的鹿寨,需要的时间不短。若是他们还没有完工的话,北河那里拖住匈奴,不与匈奴大战就行。
“公子的谋划非常好,只是,这里离匈奴南下的通道有些远,偏离了近三百里,要如何把匈奴引来呢?”李牧想了想,眉头一拧,很是忧虑,道:“匈奴历来南下,都是从东边的隘口经过的。那里的隘口最窄处也有五六十里,不利于我们堵截。这里的地形不错,就是远了些,匈奴不会来,这要如何处置?”
李牧问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黄石公、尉缭和王翦的眉头拧在一起了。
秦异人选择的这处战场,有利于秦军。若是顺利的话,很可能全歼匈奴。问题是,这远离了匈奴正常的南下通道近三百里,如何把匈奴引诱过来,就成当务之急。
若是不能把匈奴引过来,再好的战场也没有用。
“是呀,这要如何办呢?”黄石公沉吟着道:“要不,我们先在路上设伏,狠狠打匈奴一次。只要把匈奴打疼了,匈奴就会追来。”
“这主意不错。”尉缭立时附和,道:“为了不让匈奴起疑,秦军可以穿上赵军的衣衫。”
秦国兵威在外,就是匈奴也是害怕,让秦军穿上赵军的衣衫迷惑匈奴,很有必要。
“主意是不错,只是未必有用。”王翦摇头,道:“即使我们把匈奴打疼了,单于也未必会追来。要知道,从东面南下,直奔河套之地,比起绕路三百里轻便得多,匈奴单断不会上当。除非我们有什么办法激怒单于,让单于不得不追。”
绕路三百里,那是一个不短的路程,没有非追不可的理由,单于断不会如此做。
这一时期的单于虽然不如头曼单于和冒顿那么精明,也不是笨蛋,要想让匈奴多绕三百里路程,这难度很大,不比登天容易。
“李将军久在北地,与匈奴多次交手,熟知匈奴情形,可有妙策?”蒙武冲李牧问道。
李牧没有说话,拧着眉头,缓缓摇头。
这事真的很棘手,就是明智如李牧也是没有办法。
“难不成,我们只能在岱海设伏?”黄石公有些焦虑了。
不能把匈奴引来,再好的战场都没有用。若是不能让匈奴进入预定战场,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岱海设伏,重创匈奴。
黄石公、尉缭、王翦和李牧这些天才都束手无策了,蒙武、司马尚、李斯和韩非他们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主意。
秦异人却是气定神闲,一点也不焦虑,打量着众人。
“嗯。”黄石公眉头一挑,问道:“公子可是有主意?”
他这一说话,立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
“这能有主意吗?”司马尚双手一摊,很是无奈,眼睛瞄着秦异人,那意思是说就是秦异人再了得也不可能想得出妙计。
司马尚虽然知道秦异人了得,却是还未亲眼见识秦异人的厉害,要他相信秦异人有主意,还真的有些难。
“我有一个绝户计。”出乎司马尚意料的是,秦异人竟然点头承认。
“不会吧?”司马尚仍是不信。
“公子,快说。”与司马尚半信半疑正好相反的是,黄石公、尉缭、王翦他们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秦异人,催促起来,很是急切。
“是何计策?”李牧虽是与秦异人初次共事,却是知道秦异人很是了得,他如此说,必是胸有成竹了。
如何把匈奴引来,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众人谁个不急?无不是瞪圆了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要想把匈奴引来,就得去龙城。”秦异人的话很是惊人。
“去龙城?”众人好一通惊讶。
龙城,是匈奴的圣地,是匈奴历代先祖的埋骨之所,匈奴派人重兵把守。秦异人这话真的是太惊人了,由不得他们不惊讶。
“去龙城做什么?”蒙武忙问道。
这问题正是众人心里所想,无不是紧盯着秦异人。
“到了龙城,只需要这样……”秦异人把想法一说。
“……”黄石公、尉缭、王翦、李牧他们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一脸的震憾之色。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胆识过人的俊杰?他们之所以如此震憾,是因为秦异人的计谋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好狠!”
“好毒!”
“恶毒异常!”
“歹毒万分!”
紧接着,黄石公他们就是一通惊呼声,人人尖叫起来,一时间,叫嚷声响成一片。
黄石公他们这是失态了,真正的失态了!
黄石公他们人人都有不错的休养,胆识过人,要让他们失态,不顾礼节而大声尖叫,这实在是太难了。
可是,秦异人的计策实在是太过惊人了,要他们不失态都不成。
“不愧是绝户计!如此恶毒的计策,真的称得上绝户计了。”黄石公、尉缭、王翦和李牧他们又是赞叹不已。
赞叹的话一说完,众人就是喜悦不禁,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几乎是唱出来的:“真要如此的话,莫要说多绕三百里路,就是追到天涯海角,匈奴也得追啊。”
“一准成!绝对成!”
“匈奴要想不来都不成。”
众人七嘴八舌,个个咧嘴直乐呵。
秦异人选择的战场很好,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全歼匈奴。这可是百万之众,若是全歼了的话,那后果不需要想的,必是华夏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击胡大战,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即使以黄石公他们的心姓,也是忍不住了,想要放开喉咙高歌一曲。
秦异人把众人这副想要放歌的样儿看在眼里,摇摇头,道:“本公子的话才说了一半呢,你们就欢喜成这样了。”
“什么?才说了一半?”黄石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异人的绝户计很歹毒、很恶毒,却是实用,一定能把匈奴引来。如此了得的计谋,才不过一半,要是加上另一半,那又是如何的了得呢?
尽管黄石公他们对秦异人很有信心,此时也是有些难以置信了。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可以多准备些粪便,到时……”秦异人压低声音,又是一通解说。
“……”
秦异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黄石公、尉缭、王翦、李牧、蒙武、司马尚、李斯、韩非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个个眼睛瞪得象铜铃,死命的打量着秦异人。
“公子,你还能再狠点吗?”紧接着,黄石公、尉缭、王翦他们扯起嗓子,尖叫起来,齐齐指责秦异人。
不能怪黄石公他们,实在是秦异人这计策太恶毒了。适才,秦异人只说了一半,他们就觉得这很恶毒了。再听了另一半,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单于会不会被气死?”紧接着,黄石公就大声问道。

第十二章 白起服了

秦异人的谋划若是实现的话,实在是很气人,一个不好很可能气死单于,要众人不欢喜都不成。
欢喜了一阵,众人平复心情。
黄石公沉吟道:“此去龙城不远千里之遥,还要遇到匈奴,着实不易,这需要一员能征善战,灵活善变的良将。嗯,还需要熟悉大漠情形,这样的良将难找啊。”
眉头拧着,有些担忧。
秦异人的整个谋划,关键就在把匈奴引到预定战场,这难度就大了。一开始,众人还在为没有办法而伤脑筋。如今,却是在为没有良将来实现这一意图而伤脑筋。
再好的谋划,若是执行不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是徒劳。
龙城是匈奴的圣地,守卫森严,要实现秦异人的意图很难。更别说,此去千里之遥,一个不好,就要遇到匈奴,这难度就更大了。
“这有何难?”秦异人却是不在乎,道:“此事,非李牧将军莫属了。”
“李将军?”黄石公、尉缭和王翦的眉头一拧,有些惊疑。
李牧虽然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毕竟太过年轻,还不为人知。到眼下为止,李牧还没有打过一个象样的仗,尽管黄石公他们很是赞赏李牧的才干,也是不敢冒这险。毕竟,这事的干系太大了,关系着能否把匈奴引来,能否全歼匈奴,能否为秦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我?”李牧也是意外,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牧虽然才干不凡,也熟悉匈奴情形,不过,他绝对没有想到秦异人对他如此有信心。
要知道,深入龙城那是何等的不易,秦异人相信李牧能做好,这是对李牧的无比信任,还有比这更让李牧难以置信的吗?
“没错,就是李牧将军。”秦异人重重点头,肯定一句道:“李牧将军熟悉大漠,而且才干不凡,定能做好这事。”
声调并不高,却是透着坚定,让人不敢怀疑。
李牧听在耳里,只觉心头一暖,虎目中泪光闪动。
发现李牧才干的不是别人,是被无数后人嘲笑过的赵括。秦异人是继赵括之后,第一个如此信任赏识李牧之人,要李牧不感动都不成。
“公子……”黄石公仍是有些不放心。
“就这么定了!”秦异人右手一摆,阻止他再说下去,道:“李牧将军,不知你可愿走这一趟?”
“公子吩咐,李牧不敢不遵。”李牧大声道。
“李牧将军,你打算如何做?”尉缭忙问道。
再天才,也需要战功来证明。李牧天才不凡,却是没有象样的战功,谁能不担心?
“此去龙城,不远千里之遥,这是深入匈奴腹地,还要遭遇匈奴。是以,我琢磨着,只能带精锐前去。我选一批精锐,不要太多,就千把人就行。”李牧想了想,道:“一人两马,带上干粮,即时出发。”
“好!”众人对这计较大是赞成,齐声叫好。
朱亥摸摸额头,有些想不明白,道:“公子,若是匈奴已经离开了龙城,这可怎生办?”
“那是最好,李将军就少冒风险了。”秦异从笑道:“匈奴虽是号称来去如风,那是没有大举行动的情形。象这次这般,百万之众大举南下,其行动会非常迟缓,即使离开了龙城,只要李牧将军成功了,这消息照样会传到单于耳里,匈奴照样会追来。”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号称来去如风,其实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仅限于匈奴的控弦之士,也就是匈奴的军队。
象这次南下,百万之众朝南赶来,就有不少老弱,拖家带口不说,还要赶着牛羊。牛倒是跑得挺快,羊就跑不快了,一定会拖累匈奴的行军速度。
只要李牧到达龙城,把事儿做成了,这消息一定会传到单于耳里,匈奴一定会被李牧牵着鼻子走,一定会被李牧引到预定战场。
“有理,有理。”朱亥是练武的奇才,对于这等军国之事不太在行,这才恍然大悟。
“隘口之事,就交给王翦了,十万大军应该是够了。”秦异人打量着王翦下令。
“诺!”王翦大声领命。
“尉缭和蒙武协助。”秦异人冲尉缭和蒙武道。
“诺!”二人领命。
“至于我嘛,就先在九原做准备,然后时机差不多了,就直奔北河。”秦异人道。
“如此甚好!”黄石公大为赞成。
“写成军报,禀报大父。”秦异人知道秦昭王在苦等他的消息,向秦昭王禀报很有必要。
命令一下达,李牧挑选了一批精锐,立时北上。这批精锐,不仅从赵军中挑选,还从秦军中挑选了些。
王翦和尉缭、蒙武率领十万秦军,悄悄离开秦九原,直奔阴山而去。来到阴山中,先是找好藏身处,安好营寨,然后就忙碌起来了,修鹿寨,做寨栅。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并没有处理公务,而是紧拧着眉头,不住踱来踱去。
“异人,你有更好的办法吗?你能全歼匈奴吗?”秦昭王一边踱步,一边嘀咕。
重创匈奴与全歼匈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重创的话,能干掉一半匈奴就不错了,虽然能让匈奴在短时间内无法大举南下,可以为秦国争取到一定的时间。然而,又哪能与全歼匈奴,为秦国争取三二十年宝贵的时间相比呢?
为了这事,秦昭王是天天想,曰曰思,就是没有头绪。
全歼匈奴,就是白起都认为不可行,就不要说秦昭王了。
要想全歼百万匈奴,一是找到一处有利的地形,二是秦国出动更多的军队。河套之地一马平川,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要想全歼匈奴难如登天。
至于出动更多的军队,那就更加别想了,很不现实。按照兵法说的“十则围之”,秦国要想全歼百万匈奴,应当出动千万大军。当然,这说法太过夸张了,不说千万,百万大军是必须的。秦国全国还没有这么多军队呢,这肯定不行。
“禀君上,异人公子军报。”就在这时,只见桓兴快步进来,冲秦昭王禀报。
“异人的军报?他找到办法了?他能全歼匈奴了?”秦昭王一步抢上来,夹手夺过军报,劈头盖脑的就是一通问题。
“这……”桓兴还真是被他问住了,愣了愣,道:“君上,这事臣也不知,看看军报就知晓了。”
“对对对!看军报,看军报。”秦昭王一颗雪白的头颅点得如同啄米的鸡头似的,三两下展开军情,眼睛瞪得滚圆,一打量之下,一脸的惊讶。
“嗯。”重重的鼻音如同雷鸣似的,雪白的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
眼睛瞪得圆圆的,再三打量。突然之间,仰首向天,大笑不已,道:“哈哈!异人果是了得!果是了得!竟然真的找到办法了!”
桓兴也是紧张,很是期待,一闻这话,忙问:“君上,真的?异人公子真的找到办法了?”
“你这什么话?”秦昭王胸一挺,头一昂,极是自得,道:“你也不打听打听,异人是谁的孙子?是寡人的孙子,能差吗?”
作为爷爷,能有秦异人这样了得的孙子,秦昭王能不自豪吗?
白起断言,在河套之地要全歼匈奴很难,顶多重创。秦异人就找到办法,能够全歼匈奴,秦昭王能不自豪吗?
瞧他这副模样儿,恨不得立时放声高歌了。
“呃。”桓兴嘴里发出一阵磨牙的声音,很是无语。有个能干的孙子固然让人自豪,可你用得着象打鸣的公鸡似的吗?
“去!把丞相、司马梗和白起叫来。嗯,寡人倒要瞧瞧,白起还有什么话说?”秦昭王一挥手,冲桓兴道。
白起断言,要在河套之地全歼匈奴是不可能的事儿,秦异人却是能够做到,若是白起知道了,他的脸色一定很精彩吧?
对于此时的秦昭王来说,白起的脸色那是他最想看到的,那太有吸引力了。
秦昭王笑眯眯的站着,就等白起到来,欣赏他那精彩的脸色。
很快的,范睢、白起和司马梗快步到来,就要冲他见礼,却给秦昭王一挥手阻止,不容三人说话,就冲白起道:“白起,你错了!你错得离谱!”
这话夹头夹脑的,让人不明所以,白起直愣愣的,唯有张大嘴巴,睁大眼睛的份。
司马梗也是不明所以,眼睛瞪得象二筒。
好在,范睢的反应快,忙问道:“君上,此话怎讲?”
秦昭王得意的一扬下巴儿,冲白起道:“白起,你说不可能在河套之地全歼匈奴,是吧?寡人要告诉你的是,你错了,错得离谱!在河套之地,照样可以全歼匈奴!”
“不会吧?”范睢、白起和司马梗齐声惊呼,一脸的不信。
白起的判断很有道理。长平大战,秦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那是因为白起利用了上党复杂的地形,合围了赵军,创造了“等而围之”的奇迹。
河套之地不是上党,没有复杂的地形,要想合围匈奴,那是天方夜谭。
“你瞧瞧。”秦昭王右手高高举起,手中的军报重重朝白起丢去。
白起把羊皮纸接在手里,展开一瞧,大是惊讶,一双虎目瞪得滚圆。
“白起,你可服气?”秦昭王眼睛瞪得滚圆,死命的打量着白起。
“臣服气!”白起重重点头,一脸的赞叹。

第十三章 挖匈奴祖坟(上)

白起一句服气,把范睢和司马梗的眼珠子惊掉了一地。
白起是什么人?名动千古的旷世名将,要让他低头认输,谈何容易?放眼天下间,就没有这样的人。然而,此时此刻,白起是非常认真的承认输了,很服气,这是何等的难得?
要不是范睢和司马梗亲眼得见,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有一种错觉,如同梦幻似的。
“呵呵!”秦昭王双手抱在胸前,眼中精光闪烁,笑得特别开心,眼睛与鼻子挤作一团。
作为爷爷,秦异人越是了得,他越是欢喜,越是自豪。更别说,这还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名将白起开口认输,心甘情愿的服气,还有比这更让秦昭王欢喜的吗?
“异人公子真有办法?”
“是何种办法?”
范睢和司马梗好奇得紧,脖子伸得老长,比起长颈鹿的脖子还要长,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白起,迫不及待的问道。
要是秦昭王告诉他们秦异人有办法全歼匈奴,他们也会好奇,却不会如眼前这般。因为这是白起亲口承认不如,服气了,他们的好奇心一分也会变成十分。
白起没有说话,只是摇头,狠狠摇头,把手中军报递给范睢。
范睢接过展开,司马梗也把脑袋凑了上来,两人一瞧之下,齐声惊呼:“好狠!好狠!太狠了!太毒了!”
“异常恶毒!”白了点头,道:“比起长平杀降更加恶毒!”
长平杀降是为无数后人谩骂过的狠毒事情,竟然不如秦异人的计谋,由不得他们不震惊。
“那也是没办法。”秦昭王摇头道:“异人这是不得已。”
“是呀。”白起点点头,道:“要让匈奴绕路三百里,谈何容易?唯有这一狠毒主意,方能有效。”
“没错。”范睢也是附和,道:“狠虽狠了点,却是很有效。如此一来,匈奴要不追都不行,非追不可。”
“就是追到天涯海,匈奴也得追呀。”司马梗也是摇头晃脑,好一通感慨。
白起沉吟道:“激怒单于,要让匈奴不得不追,此事干系重大,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个李牧没有打过仗,又很年轻,他能做到吗?”
言来,忧心忡忡。
这的确是个问题。若是换上白起去干这事,不会有人担心,一定认会肯定成功。可是,李牧年轻得不象话不说,还没有打过象样的仗,众人心中无底,不能不忧。
范睢和司马梗没有说话,那意思已经表露无疑了。
“异人说行,一准行!”然而,秦昭王却是信心十足。
“隆隆!”
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只见一队匈奴背负硬弓劲矢,腰挎弯刀,胯下是神骏的骏马,一瞧便知,这是匈奴的一支精锐。
正打马朝北疾驰而去,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这队人马的衣着是匈奴的,其实并不是匈奴,而是李牧率领下的精锐。
李牧此去龙城,肩负重任,要遇到的困难很多,很难克服。第一道难关,就是时不时就会遇到匈奴。匈奴即将大举南下,赶往龙城的匈奴多不胜数,遇到匈奴实属正常。
问题是,匈奴太多,仅凭一千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打到龙城。想要打到龙城,莫说一千精锐,就是十万精锐也未必能行。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李牧决定,让所有人都装扮成匈奴。如此一来,就能减少麻烦,一路行军,很是方便,到眼下,也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
“将军,你这一计真妙。弟兄们行军到现在,都没有遇到麻烦。”司马尚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
“一点小伎俩罢了。”李牧摇头,道:“行军并不是最难的。此去最难的有两处,一是如何完成异人公子要我们做的事,二是如何在匈奴的围追堵截下逃走。”
从九原去龙城是有千里之遥,看上去会有不少麻烦,只要装扮成匈奴,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算不得什么麻烦。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完成秦异人要他们做的事。
要知道,秦异人要他们做的事儿不是一般的事,是天大的事儿,一旦做成了,会让匈奴举国愤怒。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去之处,有匈奴重兵把守,不是那么容易做成的。
就算做成了,匈奴会被激怒,会对他们穷追不舍,不把他们杀光,不会罢休。如此一来,逃走就成了天大的困难。
“隆隆!”就在这时,一队匈奴从斜刺里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