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给士元的扇子,功效总有不同,但我的换了这么多,但效果却似乎就没变过,这是为何?”诸葛亮摸索着扇子询问道。
  “这个效果适合你!不舍得换!”刘毅忍不住笑道。
  “果然是你!”诸葛亮拿扇子朝着刘毅一扇,卷起的风吹得刘毅须发乱舞,但表情却极为冷静,诸葛亮扇自己很多次,但看别人这般模样还是第一次,忍不住大笑起来。
  “有何可笑?”刘毅一脸淡定的问道。
  “我终于知道为何别人当初看我那般憋着了。”诸葛亮点头道。
  “无聊。”刘毅摇了摇头,不屑道。
  “今后有何打算?”诸葛亮觉得挺有意思,不过也没再说,只是问道。
  “建完了铁路以后,我准备带着夫人去西域各国看一看,总是听说,却一直没能亲眼去看那异域风情,这些年闲来学会了不少语言,正好能用得上。”刘毅笑道。
  “我也想去看看,但怕是没机会了。”诸葛亮带着几分向往道。
  最近这些年,随着大汉航海业和西域贸易的不断成熟,大汉对于世界的认知也有了不同,这天下很大,大汉也只是其中一隅尔,最新画出来的地图,在夷州以南的海域,还有一片陆地,不过具体情况,如今却不太清楚。
  “其他地方不好说,大宛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也就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能到。”刘毅笑道。
  “不了,我还有些东西要写,你做出来的那些东西虽好,但法度方面需要跟上,否则会成为祸乱之源,得提醒陛下!”诸葛亮摇了摇头。
  “你呀,一辈子也为自己活啊。”刘毅叹息道。
  “做完这件事以后吧。”诸葛亮摇了摇头道。
  “自然有年轻人去做,你何必跟着掺和,大汉又不是没人了!”刘毅无语道。
  “我知道,但总担心他们做不好。”诸葛亮叹息道。
  “你高兴就好。”刘毅无奈道,他劝了诸葛亮一辈子,现在也懒得劝了,劝了也没用。
  两人一直说了大半天,方才结束。
  诸葛亮终究没有熬过这一年,在冬天的时候,修完了新典便溘然长逝。
  刘毅这一次没有哭,只是在办完诸葛亮的葬礼后,提着一壶酒,在诸葛亮坟前坐了一天,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往事,第二天,便辞别了刘禅,去往洛阳开始新建铁路。
  这边的铁路虽然尚未开始修建,但当初在西域的时候,这边已经开始冶炼铸造铁轨,修建甬道的是刘毅的弟子。
  相比于西域的铁路来说,这一条要快了很多,但也复杂了很多,沿途所经过的郡县很多,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且光是火车,就要准备二十列,比西域加起来都多,而且还要有几座横跨黄河的桥,虽然相比于长江大桥会简单许多,但也是大工程。
  马均这些年一直在各地建造堤坝,与刘毅有着师徒之名,也正式拜过师,但马均的发展,刘毅基本不管,任由其自由发挥,这些年从黄河到长江,各地都有马均设计的堤坝,为大汉梳理水道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次的铁路,是五道并行,虽然没有西州铁路长,但实际耗费的铁矿也不少。
  从延熙二十八年(公元264年)开始,一直道延熙三十六年(公元272年)这条铁路网方才完工。
  “太傅!”长安,皇宫,七十岁的刘禅拉着刘毅的手道:“何故请辞啊?”
  “该做的,也都做了。”刘毅拉着刘禅的手道:“其实当年孔明去的时候,臣已有致仕之心,只是当年这铁路尚未完工,臣必须做完,如今能为大汉做的,也都做完了,臣想带着爱妻,去西域看一看西域诸国,很多年就答应的,再不去,怕就去不了了。”
  “朕……”刘禅咳嗽了一下,看着刘毅比自己还年轻的容貌,苦笑道:“悔不该不听太傅良言,这些年,朕这身体日渐衰败,怕是也没几年好活了,朕相让长孙继承帝业,这满朝文武虽多,但朕最信任的还是太傅,朕想让太傅来辅佐朝政。”
  “陛下,非臣不愿,只是臣不理朝政已经很多年了,就算臣留下来,也帮不了太子。”刘毅摇头道:“而且,如今朝中,又有几人还记得老臣这把老骨头?陛下……”
  沉默片刻后,刘毅拉着刘禅的手,叹息道:“臣送走了先帝,送走了云长、翼德,送走了孔明、士元还有州平,臣真的不想送陛下,真的,臣想在最后这段时光,陪陪妻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望陛下恩准。”
  刘禅叹息一声,苦涩的点点头。
  数日后,刘毅在刘禅和刘诚、刘明等人的护送下,踏上了去往大宛的火车,大宛是第一站,他准备去落马、贵霜等国看一看。
  ……
  多年后,岳阳湖畔的码头,一对老年夫妇从船上下来,看着熟悉的岳阳城。
  “今年是多少年了?”刘毅看着身旁的夫人笑问道。
  “延熙四十八年了吧?”吕玲绮有些不确定的道。
  “延熙?”一旁路过的少年疑惑的看着夫妇二人道:“老丈,延熙三十七年就换了年号,如今已是大正三年了。”
  “哦……大正?”刘毅点点头,没听过的年号,看着眼前的岳阳城笑道:“也没太多改变么。”
  一边说,刘毅在码头旁摆了个摊位道:“好久没来了。”
  “老丈,您这是……”少年看着刘毅疑惑道。
  “老朽是个木匠,雕刻些小玩意儿讨生活。”刘毅笑呵呵的道。
  “哦?您这般年纪还要出来讨生活?您的儿子呢?”少年不解道。
  “不在了。”刘毅叹了口气,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了,自己儿子如果活着,也有八十了吧?
  “抱歉,要不您给我刻一个如何?”少年眼中闪过一抹怜悯,蹲下身来到。
  “好啊,刻什么?”刘毅笑道。
  “就刻个名牌吧,我的名牌旧了,正想换个新的。”少年从自己腰间摘下名牌笑道。
  “刘栋?皇亲啊。”刘毅看了眼名牌,取出一枚木块飞快的雕刻起来。
  “不是,我祖上乃当年太傅刘毅,老丈的手艺可以啊,与我老祖父也不差。”少年看着刘毅的雕工,有些惊讶道。
  一旁的吕玲绮闻言却是一颤,看着少年道:“你老祖父是……”
  “当今丞相,刘诚,不过已经归隐在这岳阳城里,丞相也只是虚职。”少年微笑道,言语间并无太多傲色。
  “不错。”刘毅点点头,名牌已经做好,只是在完成名牌的那一瞬间,脑海中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的声音突然响起。
  “恭喜宿主,技艺达到凡俗极致,是否接受匠神之位?”
  九级了?
  刘毅有些发怔,直到眼前少年叫了几声才回过神来,歉意的将木牌递给他。
  “多少钱?”少年看着手中的名牌,颇为喜爱,取出钱袋道。
  “不用了。”刘毅摇了摇头。
  “不行,必须给的。”少年摇了摇头,从前袋中取出一枚银制的五铢钱递给刘毅道。
  “多谢。”没有心思去理会那银制五铢钱,刘毅收起了摊位站起身来,与那少年告辞。
  “夫君,诚儿……”吕玲绮拉着刘毅的手臂。
  “相见不如不见,别打乱他的生活。”刘毅摇了摇头,带着吕玲绮来到一处僻静之处静静地看着洞庭湖,脑海中的系统却被他调出来。
  何谓神位?
  “长生不死,青春永驻,位列仙班。”
  “那我夫人呢?”刘毅皱眉道。
  “宿主一世所积攒功德、造化只够宿主一人蜕凡。”
  “那我不要了。”刘毅默默地摇了摇头,不再理会系统的声音,只是静静地陪着夫人看着湖光景色,眼看着一位位好友、亲人离去,刘毅很难想象如果自己一个人面对这无尽孤独的岁月又是怎样?
  沉默许久之后,脑海中的系统突然再度出言:“宿主也可选择一人,共享功德与造化之力,却需经历红尘洗涤,积攒功德与造化之力,宿主是否愿意?”
  刘毅没有回答,只是扭头看向吕玲绮:“夫人,我有一问。”
  “嗯?”吕玲绮疑惑的看着刘毅。
  “若有机会长生不死,位列仙班,但只有夫人一人,夫人会如何选择?”刘毅看着吕玲绮,认真的问道。
  “夫君何出此问?”吕玲绮拉着刘毅的手,摇头道:“若无夫君,便是长生不老,也不过是枯渡岁月,又有何意义?妾身宁愿陪夫君一同终老。”
  看着妻子已不再美丽的脸庞,刘毅脸上的笑容仿佛带着光一般……


后记
  公元2019年,元旦。
  随着近期一支考古队成功打开昭烈皇帝墓陵的消息传开,一款名为国家宝藏的真人脱口秀节目也成功的火了。
  这款真人秀的模式其实并不新颖,一个主持人,一名嘉宾以及相关的专家组成,原本是没什么看头的,但因为这一期是要讲述季汉传奇,所以有不少这个时期的历史迷纷纷打开电视观看。
  “据华夏社最新消息,考古队于今年终于在不损坏墓葬的情况下,打开了季汉开国之君昭烈皇帝墓葬外围的机关,历经两千年的墓穴,难以想象其中的机关大半都可以使用,从中出土许多玻璃器皿以及许多汉代时期建筑。”
  “众所周知,华夏在大汉时期就已经步入了蒸汽时代,目前已知的战神祠、武侯冢以及英灵殿等季汉早期的墓葬和庙宇中所存放的各种机关设施,当时先祖对力学、光学的运用已经研究到极致,并在此之后,进入了长达七百余年的蒸汽时代。”
  主持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的神色,声情并茂道:“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关羽、张飞墓穴中挖掘出的尸体竟然历经千年不朽,据专家研究发现,汉朝时期,我们的祖先们应该掌握了一种已经消失在地球上的能源,正是因为这种能源的存在,令季汉初期的一百年间,我华夏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遗憾的是,这种能量在到公元412年时,开始逐渐消失,季汉也自此开始由盛转衰,此后也再未出现过类似能源的工艺品或是建筑,但即便如此,也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事,以当时的技术,是如何建造出能够横跨长江的大桥,而且足足有十座之多,其桥身之坚固,可与古城长安、洛阳以及江南的岳阳相比肩!”一旁的嘉宾微笑着感叹道:“而且据我所知,当时的季汉所造的弩弓不但可以连发,而且射程也极远,可说冠绝当世,曾数次在阿富汗地区与欧洲各国作战,季汉名将刘诚更是凭借弩阵,创造过以八千弩兵破十万罗马雄兵的奇迹。”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当时大汉对力学的研究颇为精湛,而且也已经有了机床的雏形,从目前出土的汉弩来看,季汉的造弩技术突飞猛进是从赤壁之战时期开始,当时的大匠刘毅可说是颠覆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构成,让大汉社会从士农工商分级重新回到春秋时期并列的格局,此人可说是撬动时代的人物,季汉的制弩工艺也是从他出现开始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从建安十四年算起,也就是公元209年一直到延熙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64年,此人一直活跃在季汉的朝堂上,而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十五年呐!”嘉宾咋舌道:“那刘毅究竟活了多久?”
  “据季汉书记载……”专家思索了一下道:“刘毅跟季汉开国三相年轻时曾是好友,也是居住在卧龙岗之中,早期是个木匠,但却能跟卧龙凤雏这等高士论交……”
  “老师,等等!”嘉宾打断道:“据我所知,在季汉之前的东汉和西汉时期,士农工商分层严重,可说是等级森严,刘毅既然是木匠,为什么能够跟这些人相交?”
  “这个据说刘毅是墨家传人,不过这个不可考证,因为在经历了秦朝之后,墨家就迅速衰落,到东汉末年时期,当时的文献没有任何记载着墨家的存在,这跟法家不同,汉代的明君虽然尊奉儒家,但实际上治国却多用法家,所以法家在汉代是有着足够的生存空间的,但墨家在刘毅之前,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是刘毅著作了天工十二卷之后,墨家才重新崛起,不过根据我的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刘毅兴起的墨家,其实跟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有什么不同?不都是研究机关的吗?”嘉宾茫然道。
  “墨翟创立的墨家,机关术只是旁支,其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而且有着大量教化世人,化小爱为大爱的思想。”专家摇头道:“但刘毅不同,观其一生,不但在数术、土木建造、实用物理上有着非凡的造诣,同时还是一名出色的统帅。”
  “统帅?”嘉宾疑惑的看着专家道:“三国时期的统帅我知道的有曹操、周瑜、陆逊,季汉这边若说统帅的话,老一辈的诸葛亮和庞统,后来有刘诚、姜维、邓艾刘毅也算?”
  “当然,根据魏书还有后汉书等那个时期的典籍,刘毅有个很有意思的称号,叫不败将军!”专家微笑道。
  “这……不会是季汉自吹自擂吧?”嘉宾玩笑道,因为没有断代的缘故,那段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比较出名的有武力第一的吕布,季汉五虎上将以及十八骠骑,但刘毅并不是太出名,一般也只有读过正史的人知道刘毅的存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刘毅只是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
  “季汉书可从没有这么写过,这个不败将军的名号,是魏国还有吴国给刘毅起的。”专家摇头道:“其实如果读过后汉书的朋友不难发现,刘毅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赤壁之战以后,他在不到两月的时间里以两千人平定荆南四郡,此后又参与了汉中之战,再到后来季汉出蜀时,配合关羽拿下了洛阳,此后更曾在河套收服了匈奴,彻底灭绝了当时已经十分强盛的拓跋部鲜卑,在之后便是入西域,一直从居延城打到大宛,乌孙被打的北逃,大家所熟知的是刘诚八千破十万的故事,却不知刘诚有机会打这一仗,就是因为他父亲刘毅平定西州,并亲自督造了三条铁路,使得长安到大宛有足够的补给,这才让刘诚能在六十岁高龄的情况下亲自率八千强弩一战破十万罗马大军,自此大汉之威威震整个欧亚大陆,无人敢缨其锋。”
  “老师,等等!”一旁的主持人突然一脸惊讶地问道:“刘毅是刘诚的父亲?”
  “对啊,这个不但季汉书有记载,我记得三国演义中也有介绍,就是在先帝发兵平关中那一节中,刘诚在先帝平定关中之后离家独自从军。”专家看了两人一眼道。
  主持人有些尴尬,三国演义中只有这么一段,谁能记得。
  “这么说起来,刘毅比刘诚还厉害?”嘉宾惊讶道,要知道目前大火的三国游戏之中,刘诚那可是当之无愧的橙将啊,只有早期的吕布,还有三国君主以及诸葛亮、庞统、周瑜和郭嘉等少数几人达到这个水平,这几乎是公认的,感情刘诚他爹也这么厉害?
  “这个不好比较,父子二人都是一生未逢败绩的英雄人物,而且两人也不可能交手。”专家摇了摇头:“不过刘诚能有历史上那般厉害,跟刘毅的培养脱不开关系。”
  “此话怎讲?”嘉宾忍不住问道。
  “刘毅不但是出色的古代科学家、军事家,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专家笑道:“据现存的资料显示,当时刘毅为了对抗士人阶层,曾大力兴办学校,目前还在的岳阳大雪、成都大学、长安大学还有洛阳大学等我国著名学府,都是刘毅一手创建。”
  “怎么这事儿跟对抗士人联系上了?”主持人笑问道。
  “之前说过,刘毅是匠人,拿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草根出身,虽然凭借着个人魅力得到了诸葛亮、崔州平、庞统的认可,但对于当时的士人阶层来说,刘毅他就是个草根,是没资格位列三公的,而且当时魏朝提出了九品官人法,也就是九品正中制,在现在看来,这套法案肯定是落后的,但在当时来说,是在大汉的察举制之上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很贴合当时的国情,我们知道,当时季汉其实并没有魏朝强大,只有荆州和益州两个州,而且地方豪强割据,刘备的到来,肯定威胁到这些地方豪族的利益,而这个时候魏朝踢出了九品官人法,也会使得季汉内部出现动荡。”
  专家喝了口水道:“刘毅开办书院其实在赤壁之战以后就开始了,但是因为没有人支持,所以也只是在乡野间教一教弟子,但在九品官人法推出之后,机会就来了,为了震慑那些地方豪族,蜀汉必须有一股新的力量来平衡,这个时候刘毅提出让有功将士子弟获得学习的机会,只是这一条,就彻底摧毁了九品官人法对当时季汉的影响,当时读书可不像我们现在,读书是士人的权利,就算有钱都未必有资格读书,对很多人来说,能够读书,那可是很了不得,这个政令一出,等于是把整个军队都拉到自己这边,而刘毅也有他的底气,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创造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样结合可是了不得啊,为什么季汉的军队强悍,可不只是因为兵器强,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军人来说,刘毅这一招给了他们奋斗的目标。”
  “你可以读一读魏书,不难发现当时的魏军和吴国的军队对于季汉军队都是畏之如虎啊!”专家说到这里感叹道:“刘毅在教育这一块,有着很强的前瞻性,而且他本人也会培养人才,你看看他手底下出来的将领,没一个平庸之辈,像关平,之前在关羽身边基本没有存在感,但自从跟了刘毅几年后,就能独当一面,到了季汉后期,更是季汉为数不多的顶梁柱,还有邓艾,你去看季汉书,那可是从小跟着刘毅,另外关羽、张飞、赵云、魏延、庞德这些名将,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刘毅来教,而且这些人还都成才了,从这点来看,刘毅在教育这方面,是很有一手的。”
  嘉宾有些不解道:“老师,既然刘毅这么厉害,为何三国演义里对他基本不提?”
  “有两方面原因。”专家笑道:“第一吗,罗贯中是个儒家,在刘毅之后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儒墨之争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刘毅之后的墨家,就像现在的科学家,喜欢研究东西,我们华夏能在一战和二战之中免于战乱,各国不敢来惹,这都得靠墨家,但罗贯中是个儒生,他肯定不喜欢刘毅,虽然不敢直接黑,但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想要把刘毅给淡化。”
  “那第二个原因呢?”嘉宾询问道:“按照老师之前说的,刘毅参加的战役可不少。”
  “不但不少,灭魏以及吴国的投降都跟刘毅有直接的关系。”专家笑道:“这就不得不说刘毅打仗的特点了。”
  “不败将军?”嘉宾好奇道。
  “是不败,而且刘毅还是名将杀手,大家所熟知的夏侯渊、曹洪都是死在刘毅手中,此外乐进是被刘毅生擒之后被杀,另外张郃、曹仁、曹真、曹休的死,都跟刘毅有关,另外他还生擒过吕蒙,蒋钦、周泰之死也跟刘毅有关,另外司马懿是刘毅灭了魏国之后,让曹芳杀死的。”专家道。
  “这么厉害?”嘉宾愕然的瞪圆了眼睛,这曹操和孙权帐下能打的武将感觉都被刘毅祸害了一遍。
  “是很厉害,但却很难让他的对手服气。”专家笑道。
  “这些人心胸也太窄了吧,那这么多精彩的战争,罗贯中就忍心不写?太小气了。”嘉宾有些不满道。
  “这还真怪不得罗贯中。”专家摇头道:“刘毅这个人,擅守,前面也说过,刘毅这个人是个工匠或者说科学天才,他在早期最擅长的不是制造兵器,而是土木工程,他造的城墙不但坚固,而且速度还很快,水泥就是他发明出来的,他在战争中也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只要对敌,就先建营寨,箭塔什么的,加上他造出来的弩、弓射程都很远,能够压着敌人打,所以每当对战,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人去探查敌情,第二件事就是建造,只要敌人不来攻,他就会一直建造,而且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防守的兵法。”
  喝了一口水,专家继续说道:“我们看三国演义,最精彩的就是两军打仗,双方或是各逞奇谋,或者比用兵,但刘毅他不一样,他打仗一般只做两件事,探察敌情,然后防守,他不会想进攻,他会跟你比耐心,磨你的性子,直到你心浮气躁,然后再激你过来打他,然后仗着他的城墙、见他大量杀敌。
  而且他这个人坏呀,他不出兵,但会挑拨你过来攻,攻城比守城难,伤亡也要大,这是常识,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夏侯渊、曹仁、乐进三个人带领兵马打他,结果他不出来,给夏侯渊送了个女装,结果夏侯渊毛了,最后被刘毅打的损兵折将,狼狈逃回,乐进就是在那一仗折在他手下的。”
  “老师,这好像也不算出奇,历史上擅守的武将也不少。”嘉宾疑惑道。
  “是不出奇,但能贯彻始终的可不多,这才是刘毅最厉害的地方,哪怕是他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防守,最经典的就是伐魏之战,当时季汉兵分两路,一路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庞统和刘诚,另外一路就是刘毅,他在当时的河内对阵司马懿。”
  “司马懿真的败给了刘毅?”嘉宾有些接受不了。
  “司马懿确实很厉害,他早在这一仗的八年之前,就预测到了这一仗,并请当时还是魏朝人的马均在风陵渡设计了水坝,用了八年的时间,做成两道水坝准备水淹汉军,若这计策真的成功了,那历史或许会被改写,但可惜,司马懿遇上了刘毅。”
  “当时的季汉虽然兵马不如魏朝多,但装备精良,而且人人奋勇争先,而司马懿在河内的兵力也并不见得就比刘毅的人多,相同兵力的情况下,季汉的军队一般都是碾压敌人的,但刘毅不一样,他去了黄河边,第一件事就是防守,思索司马懿会怎么进攻,防守有什么漏洞,还做了地动仪,测量水位,反正你能想到的事他做了,你想不到的他都想到了,就这样,司马懿准备了八年的计策,被刘毅破了,而且之后还找到了魏朝建立的堤坝,在黄河做了机关,把河道给改了,结果第二次大水发下来,刘毅没事,司马懿的营寨却被自己的计策给淹了,这一仗,等于是马均和刘毅这两位三国时期最顶尖的名匠之争。”
  “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么?”嘉宾有些感叹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刘毅对自身的安全很看重,而且他统帅军队,敢放权,也敢部下足够的信任,其实元帅是做什么的?不是你能征善战,而是你得知道什么人能做什么事,而且可以放权把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刘毅究竟会不会打仗,这是个谜,在历史界有很多争议,但他是一位出色的元帅这点,却没人反对。”
  “老师。”嘉宾疑惑道:“有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刘毅一生既然这么厉害,完全符合功高震主的条件,为什么无论刘备还是刘禅都那么放心用他?”
  “这就是他会做人了。”专家点头道:“其实自古以来,这种开国功臣能够善终的都不多,但刘毅是个特例,古代君王为什么会猜忌这些功臣?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功臣有造反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止是他们的个人能力,还包括他们的人脉、财富以及威望,但刘毅不一样,每一次打完仗,刘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还军权,而且他虽然跟诸葛亮、庞统、崔州平乃至关羽、张飞的关系都不错,但却从不结党,一般打完仗刘毅做的事情最多的就是建筑,搞民生,他从荆州一直建到汉中,又从汉中建到蜀中,后来建到云南,再后来就是关中、西凉、西域到中原,刘毅一生,基本上大半时间都是在工地或者去工地的路上,基本不参与朝政。”
  “你觉得有谁会忌惮一个科学狂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吗?”
  “难怪,不过照您这么说,这整个华夏基本上都有刘毅的建筑,这得多少钱?”嘉宾突然问道。
  “这个说不好。”专家想了想道:“季汉一朝,从刘备治理开始,百姓的生活就不错,渔牧业兴旺,还出现了最早的化肥,而且刘毅有个很奇怪的习惯,他不像历史上很多朝廷大兴土木一般是征发民夫,而是采取雇佣制,给的薪水还不低,以当时的物价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一天五百块左右,所以当时的百姓也很喜欢为朝廷做工,季汉一朝百姓至少在刘备和刘禅两代君主治下是幸福的,但据史料记载,这两位皇帝可说是最穷的皇帝。”
  “啊?”嘉宾愕然,国富民丰,怎么皇帝就给穷了:“这不可能吧,不收税么?”
  “收啊,而且季汉的赋税尤其是在商税方面并不低,而且每隔几年还会查抄贪官,也导致两代皇帝之下,贪官近乎绝迹,但这些钱,都被刘毅要去搞建设了,目前有记载的记录中,刘毅每次面见皇帝做的事情就是要钱,从洛阳到今天北京的铁路算是刘毅最后一个工程了,在这长达五十五年的时间里,刘备和刘禅两代君主手中基本没有存过什么钱,有了钱,没多久就被刘毅给拿走了。”
  “这么说起来,刘毅能遇上这样的两位明君也是他的幸运。”嘉宾笑道。
  “但刘备和刘禅能够遇到刘毅这样的臣子,又何尝不是幸运?”
  ……
  看着电视上絮絮叨叨的专家,吕玲绮靠在刘毅怀里笑道:“老公,难得见到个靠谱的专家,竟然被他说的对了七八成。”
  “你得感谢这千多年来没出现历史断层,否则指不定三国演义能被当成正史。”刘毅搂着自家媳妇,忍不住有些感叹,这时间过得还真快。
  “罗贯中那小子胡乱瞎写,当年就该直接把他劈死!”吕玲绮不满道。
  “挺有意思不是吗?你看最近这三国文,我都快成了圣人了。”刘毅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笑道。
  “老公~”吕玲绮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苏起来。
  “又想?”刘毅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老婆:“能不能不叫老公,这在以前都是叫太监的。”
  “时代不一样了吗~”吕玲绮依着刘毅:“要不今天你别动,我来?”
  “你说你……”刘毅目光一亮,抱着吕玲绮站起来朝着卧室走去,嘴里絮絮叨叨道:“这都快两千岁的人了,怎么跟小丫头一样,无不无聊?”
  “无聊你怎的跑的这么快?”
  “这不寻思的早点完事儿吗?你这兴奋劲儿都是一挥一会儿的,不如先把你给喂饱了,免得一明天再烦我!”
  “死鬼……”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