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自在这寒风之中站了一个上午,就是要让他们激起众怒,原本这事儿只要刘毅打个马虎眼,过去也就过去了,但三军将士在这里一起等了一个上午,这是摆明了要杀他们!
  “魏延!”刘毅没理他,只是冷声喝道。
  “末将在!”魏延大步踏出,朗声道。
  “我大汉军法,贻误军机者,该当何罪!?”刘毅冷声道。
  “当斩!”魏延喝道。
  “那你还站着干什么?难道要本都督亲自动手?”刘毅冷然道。
  “喏!”魏延高喝一声:“拿下!”
  立刻便有数十名执法军上前,将这些人踹倒按在地上,有人反抗,但哪是这些久经训练的将士的对手,须臾间,便全部被按倒在地。
  “放开我!”顾年面色有些发白,原本他已经准备好了说辞,但刘毅显然并没有跟他辩论的意思,一身辩才根本施展不出来,此刻被两名如狼似虎的执法军按在地上,也顾不得什么封堵,抬头看着刘毅道:“刘毅,我乃太子舍人!你干杀我?”
  “呵~”刘毅被逗乐了:“就你,也配自比孔明?斩!”
  顾年还想说什么,早已上前的刀斧手手起刀落,二十六颗人头落地,刘毅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只是目光看向三军道:“我不管你们在进这座军营之前,是什么身份?世家子弟也好,太子舍人也罢,但入了军营,你们的身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是军人,军法高于一切,若军中都是这等散漫之人,我不敢想象凭他们如何能够保家卫国!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有下一次!”
  “听明白了吗!?”看着寂然无声的三军将士,刘毅突然咆哮道。
  “喏!”三军将士一个个挺起胸膛,齐声应道,千军万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声音直冲九霄。
  “上车,出发!”刘毅一挥手,三军将士迅速在各级将官的带领下出营,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轨道车之中。
  “都督好手段,这二十几颗人头,换来的却是三军将士的认可!”姜维跟邓艾等人一边登车,一边低声谈论道。
  “是这些人找死!”邓艾冷哼一声笑道:“那股朝恩之名我也听过,如今看来,也就是个只会逞口舌之利之人。”
  以邓艾对刘毅的了解,若不是这些人脑袋抽筋,跑来给刘毅找下马威的话,刘毅还真不屑用这种手段来立威。
  同为大汉年轻一辈的俊杰,一个是诸葛亮的弟子,另外一个是庞统的弟子,二人不但常常会被人拿来作比,两人之间也多有较劲,不过关系倒是不错,就如诸葛亮和庞统一样,是谁也不服谁,但却能有共同话题的那种。
  “其文采倒是不错。”姜维上了车,跟邓艾坐在一起,看着窗外排队上车的将士,摇头笑道:“只是却选错了对象,也选错了地方。”
  “嘿,太子太子,不过是个庶出子,陛下又春秋鼎盛,真不知道他哪来的勇气来招惹司空!”邓艾冷笑道。
  “慎言!”姜维闻言面色一变,瞪了邓艾一眼道,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太子,大汉储君。
  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注意这里,姜维才转移话题道:“不过这顾朝恩文采也不俗,如此杀了倒是可惜了。”
  “你可知他曾去相府拜师?”邓艾似笑非笑的看了姜维一眼道。
  “还有这事儿?”姜维好奇的看向邓艾。
  “以太子舍人之名。”邓艾点点头,有些好笑道:“结果恩师连见都没见,本是要他看清自己,谁知这顾朝恩处处以恩师自比,真不知道太子看上他哪一点。”
  姜维有些无语,这么看起来,这顾朝恩这次死的真不冤,你拜师就拜师,作为能够在长安书院力压同侪的俊杰,诸葛亮多少是会见一见的,无论诸葛亮还是自家恩师庞统又或是刘毅,都是愿意提携后辈的,但你来不来拿出太子舍人的名头,这是跑到相府去以势压人么?
  诸葛亮是什么人?两朝丞相就不说了,当年刘备要请诸葛亮出山,都是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请出山,拿个太子舍人的名头跑来是怎么回事?
  更何况,诸葛亮自担任左相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不说能力,单是这份态度还有人品,哪怕是刘禅想要动诸葛亮都得掂量一下,你一个太子舍人跑来能找到什么优越感?
  “都说太子这两年变好了,颇有先帝之态,我看都是装的。”邓艾冷笑道:“司空说过,人的性格是最难改变的,想要改变,一是要自醒,二是要靠经历无数次挫折,补全自身,这太子最多也就是读了几本书,在深宫中待久了,以为天下都跟宫中一样,什么事都是靠权谋。”
  姜维闻言默然,储君这样的格局,实在令人担忧大汉的未来会否在他手中由盛转衰。
  “别想了,陛下春秋鼎盛,太子未必就是未来天子。”轨道车已经开始动了,邓艾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一边摇头道。
  “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姜维瞥了邓艾一眼道:“若这番话传入朝廷,你怕是就完了。”
  “正好,我娘等了司空一辈子,若朝廷把我办了,那我娘就入司空府,安享晚年。”邓艾不在意的道。
  “呃……”姜维有些无语的看着邓艾,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再说了,你会么?”邓艾闭着眼睛道。
  “不会。”姜维摇了摇头,看着一脸自在的邓艾,摇了摇头,他二人算是对手,却也是知己。
  “不会就别瞎操心。”邓艾笑道:“快点打完这仗,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姜维点了点头,看着窗外开始加速倒退的风景,突然有些惆怅道:“士载,你真的以为,天下一统之后,便是太平吗?”
  “至少不会比现在差,如今的大汉虽然还未收复江山,但万邦来朝,比之当年强盛不知多少,至于其他的……我们是军人,不管这些。”邓艾淡淡的道。
  姜维微微一怔,随即不再说话。
  ……
  另一边,刘毅的车厢里,魏延坐在刘毅对面,看着刘毅道:“司空,那顾年是太子舍人,这些年在长安颇有些名声,就这么斩了会否有麻烦?”
  “不会!”刘毅摇了摇头,淡然道:“太子是明理之人,会明白我的苦衷的,也希望这件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他是太子,但也只是太子。”
  魏延闻言一怔,随即点点头,太子之前有些放荡,最近几年才安分下来,却一直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势力,不太消停。
  礼贤下士是有,但太明显了,天子还在呢,太子就开始积攒自己的势力,估计天子那里也不会高兴,只是太子一直没有太出格,也就没什么人管。
  但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授意,顾年这些人跑来给刘毅使下马威,那就是真出格了,刘毅杀这些人,也算是给这不太安分的太子敲响个警钟。
  “不说这些了,文长,你我也有多年未见了,你那两个儿子,在西州可是闯下了不小的名头,算起来,也该成家了。”刘毅摇了摇头,不想再扯这个话题,开始跟魏延聊起了儿女之事。


第六百二十三章 肯定是他
  当年刘毅兴建二都,可不只是建造了两座都城那么简单,洛阳与河东、河内只有一水之隔,一到冬天,河水结冰,河东、河内两地兵马就可以直接踏冰渡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事,刘毅以孟津为基础,建造了数座隘口,以巩固洛阳北方的防线,同时旋门关、轩辕关也进行了加强。
  如今随着大汉这边兵马调动,魏朝那边也开始在河东、河内两地驻军,当刘毅抵达洛阳时,魏朝已经在河东和河内建起了一道防线。
  “看来还是没能瞒住啊。”孟津渡口,刘毅看着对岸建起来的敌楼,将望远镜递给身旁的邓艾道。
  “数十万大军调度,若说魏朝毫无察觉是不可能的。”魏延苦笑道。
  “曹睿刚死不久,这魏朝兵马调度的速度却是丝毫未受影响。”刘毅叹了口气道:“看来想要使盘外招是不太可能了。”
  “那魏朝伪帝不过一八岁稚童,有何能耐,定是朝中大臣掌权。”魏延看向刘毅,询问道:“可否以此挑动魏朝内部矛盾?”
  “曹魏内部谁做主,对我们来说,其实并无区别。”刘毅摇了摇头道:“想要借此挑拨作用不大,就算那曹芳不懂事,他身边的支持者也明白这一仗的重要性,我现在更关心那两大辅臣是谁来与我们作战。”
  曹爽和司马懿,如果让刘毅选的话,肯定是选曹爽了,不过人家曹魏也不可能按照刘毅的意思来。
  “细作还没传来消息。”魏延摇了摇头,到现在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先试着攻一攻。”刘毅想了想道,他原本的计划,是将战争在河内打,只要在河内能有个落脚点,这仗打起来,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了,没想到曹魏的反应比刘毅想象的更快,哪怕大汉这边并没有拖延,但曹魏这边也已经做出了布署。
  这么一来,这仗就难打了。
  “喏!”魏延点点头,看着对岸筑起来的敌楼,心中盘算着如何进攻。
  “马秋!”刘毅对着身后看了看,点了一名将领道:“你带一队人马沿着河水向上巡查,避免对方用水攻。”
  马秋是马超之子,继承了马超的爵位,样貌上与马超相似,只是少了几分马超那种霸气,多了几分文雅,也算是大汉二代之中的人才。
  “都督,没必要吧?”魏延看着刘毅笑道:“那曹魏还能截断这大河不成?”
  “谁说不能?”刘毅笑道:“若是我为魏军主帅的话,知道大汉要来攻,会提前借着冬季凿冰筑坝,如此一来,就算河水解冻,洛阳这边也看不出水位明显下降,等到开闸放水之时,那必然是石破天惊!”
  “这得多费事?”魏延听得有些咋舌。
  “有时候笨办法可比聪明的办法更有效,你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思索。”刘毅笑道,随即看向马秋道:“记住,若没有异常便罢,但若有异常,切记打草惊蛇,回来报知于我,我自由计较。”
  “喏!”马秋躬身领命,带了一队人马转身离去。
  这一段黄河足有几百里,刘毅不可能把每一处都照顾到,眼下也只能排查了。
  “兵马屯于北邙山,不要轻动,目前现弄清楚这河东、河内两地兵马是何人掌控,要快!”安排马秋去巡视黄河之后,刘毅对着魏延道。
  “喏!”魏延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此番刘毅出兵洛阳,十五万兵马汇聚于北邙山以北,整个河岸以北一眼望去,都是连绵不绝的军营,大量士兵往来巡视或是训练,原本荒芜之地,如今却被战争的气氛所笼罩。
  而对岸之上,也是敌楼、箭塔林立,汉魏两家在平静了数年之后,战争再度一触即发。
  次日一早,魏延带着一支船队前去寻衅,仗着强弩射程优势远远地对着魏军的敌楼放箭。
  不过紧跟着便被对方的投石车给逼退,河岸上面最可怕的就是投石车,那一发石弹不小心落在船上就是一个窟窿,如今刚到正月底,这段河水虽然解冻,但却是冰冷刺骨,真要是翻船了,一船人就算被救上来,能活下来的也绝对不多。
  如此试探几次,魏延只能收兵回营,来报刘毅。
  “这魏军的投石车似乎厉害了不少,而且好像各处都有,我们的船队无论跑到哪里,至少都有十几架投石车向我们进攻。”魏延看着刘毅,苦笑道。
  “防御这么强?”刘毅愕然,随即想到了什么:“这河东和河内一带的防线,是何时建起来的?”
  “这个……”魏延回想了一下道:“末将这几年都在长安,对此倒是不太明了,不过听坦之说,早在兴元三年的时候,魏军就开始在这一带建造防御工事,各处要隘也都设有关隘。”
  刘毅这些年都在西域活动,对于这边的军事并不是太了解,而且魏朝跟大汉之间虽然多有纷争,不过大都是在云州、南阳这一带发生冲突,河洛这一带,自徐晃病故之后,就很少再来找麻烦了,多数是以守为主。
  “也就是说,这一带的防线曹魏已经经营了八年了?”刘毅看着魏延。
  “当是如此。”魏延点点头道。
  刘毅带着魏延,重新来到河边,仔细看着河水,又拿望远镜看了看对岸的魏军防线。
  “撤!”刘毅面色微微一变,立刻道:“通知邓艾、姜维二人,组织兵马退向北邙山高地。”
  “这是为何?”魏延不解道。
  “听令行事,记住,莫要理会营帐,只将粮草辎重搬到山上,你带一支人马继续在河面上巡视,不得有误!”刘毅面色严肃道。
  “喏!”见刘毅面色严肃,魏延连忙答应一声,前去传令。
  刘毅回到帐中,又仔细研究了一遍沙盘,用量绳进行了一些丈量之后,迅速从营中出来,带着测量器具来到河边丈量水位。
  草!
  刘毅站起身来之后,看着对岸的魏营,很想比个中指,现在他九成九可以确定,这肯定是司马懿哪个老银币在布局,黄河水位比当年刘毅建造洛阳时下降了至少一尺,虽然不知道对方在哪里蓄水,但估计放水也快了。
  不过真正让刘毅心寒的是,对方早在八年前就已经预测到了这一仗,并且在那时候就开始准备,这场水一旦发下来,若这边没有准备的话,北邙山以北,将成为一片泽国,若自己没有察觉的话,恐怕这十五万大军直接就被对方给一锅端了!
  幸好自己足够机制!
  不过既然给自己看破了,那何不来个将计就计?只是没人知道对方准备何时动手,这是个问题,只能用本办法了。
  接下来的几日,刘毅将兵马暗中调到北邙山上,同时营中留了一支人马。
  “怎样才是最正常的样子?”刘毅思索着这个问题,一边偷偷把军队调到高地,一边军营却要不让对方看出破绽,但十几万军队,怎样才能不被看出破绽来,只靠营中这一支人马,配合草人的话,短时间内对方或许察觉不到,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问题了,高台上一站,不说将这边的军营尽收眼底,但总能看到大部分的。
  刘毅在纸上写写画画,发现若只凭五千人马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有十五万大军的景象,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一大堆草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算没有望远镜,也能发觉不对吧?
  旌旗不能太多,如果是自己的话,对方若是军中多插旌旗或者旌旗跟人数不对等,一眼就能察觉到不对。
  不是多厉害,而是多年领兵锻炼出来的感觉,旌旗和人数不对等,对于他们这样见惯了千军万马的人物来说,心里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算是一种强迫症,一旦出现这种感觉,那肯定有问题。
  刘毅不知道司马懿是否会有这种感觉,但这事关乎他能否攻过黄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司马懿的大意或是无能上。
  如果这些草人会动的话……
  刘毅看着将士们扎好的一个个草人,心中突然一动,对着远处的魏延勾了勾手指:“文长,你过来!”
  “都督,有何吩咐?”魏延跑过来问道。
  “去准备一些细木,不起眼的那种,然后给这些草人准备轮子。”刘毅想了想摆手道:“这些事你不用管,准备好东西就行了,另外分出两千人过来,我有用,另外,再从山上调一万兵马,白天入营,晚上出营,周而复始,做出不断有兵马进来的假象。”
  “喏!”魏延有些不解其意,但还是点头答应一声,躬身告退。
  刘毅回到帅帐,拿出一卷画板,这大营是他设计的,要在这其中加上一些人行轨道问题不大,再给草人上色或直接弄一件纸甲出来,效果一定会更加逼真,至于能不能骗到司马懿这个老银币,刘毅没有太大把握,但打仗吗,就是相互骗,既然司马懿已经准备好了杀招而且被自己看破了,那不利用一下实在可惜,就看谁能骗过谁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烟
  用兵其实说到底就是骗人,尤其是两军交战,就看谁能骗过对方,所以,用兵高手,一般都是比较会骗人的。
  黄河对于曹魏来说很重要,不考虑计策什么的,如现在这般以投石车配合城寨、关隘,大汉就算仗着兵戈之利也很难攻过去,同样的,曹魏想要攻过来也很难,跟长江类似,却有不同,黄河相对来说会更窄一些,没有长江那般宽阔,而且很多地方水势湍急,并不适合行船,更别说水上作战了。
  若非如此,当年曹操也不用在邺城附近挖湖训练水军了,况且黄河冬天是会结冰的,不像长江那样四季奔流,若要攻江东,必须渡江,这里只适合小股水军局部进行水战。
  “太尉!”河阳大营,夏侯霸快步进来,对着正在看书的司马懿躬身道:“汉军并无异常。”
  “可曾看仔细?”司马懿抬头,看着夏侯霸询问道。
  “太尉放心,末将每日登台眺望,汉军大营中,有大量士卒往来巡逻,这几日还不断有汉军从后方进来,每日炊烟也能判断出汉军大概数量,不会有错。”夏侯霸沉声道。
  “再探!”司马懿点点头道。
  “喏!”夏侯霸点点头,躬身告退。
  “父亲,那刘毅不过一介工匠。”司马昭看着司马懿微笑道:“虽然被吹嘘成什么常胜将军,但不过一缩首龟尔,父亲何必如此谨慎?”
  “缩首龟?”司马懿看了儿子一眼,摇了摇头:“凭你,还不配评价他。”
  “父亲!”司马昭胸口一滞。
  “诸葛亮、庞统何许人也,若那刘毅真的只有这些本事,他们会将刘毅引为知己?”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若是你,你会与一个工匠相交?”
  “自然不会。”司马昭摇了摇头,皱眉道:“可是父亲,刘毅此人……”
  “大才也!”司马懿将一本天工开物丢在桌案上道:“平日里叫你们好好钻研此书,你却总是不屑,大汉兴工三十年,刘毅开疆拓土万里之遥,平匈奴、灭鲜卑,这等人物,你也配不屑。”
  “不是,父亲,这只是汉军厉害,那刘毅也只是会用人而已,他本身又无什么本事。”司马昭苦笑道。
  “会用人,就是最大的本事,最重要的是,他还能让那些人服他,你能吗?”司马懿瞪了自己小儿子一眼:“你可知道,我大魏军中,有多少兵器、建筑是仿造汉军军械?”
  “可他是敌人,父亲为何还如此推崇他?”司马昭不解道。
  “对敌人心怀敬畏,你才有机会打败他,若都如你一般,对敌人一无所知,还盲目自信,不败便无天理!”司马懿看着司马昭摇了摇头,自己这次子生性聪慧,但终究太过年轻,没有经历过挫折,自恃过高,长此以往,这大好天赋就废了,如今却正好拿刘毅来打击他一下。
  司马昭苦笑一声,不敢再还嘴了。
  “父亲。”一旁的司马师看向司马懿道:“如今汉军囤聚于此,是否尽快动手?”
  “我们军队尚未集结过来,如今不过以疑兵之计骗到对方,让对方不敢强攻,若我此计能成,我军可趁势攻入洛阳,夺回河洛之地,则汉朝此番出征之计便会被打破,不过前提是,我们真的骗到了刘毅。”司马懿摇了摇头,他用八年时间为今日做准备,不容许有一丝差错。
  “父亲,那刘毅真的这般厉害?”司马师看着司马懿问道。
  “嗯。”司马懿点点头道:“我研究过此人过往所有战争,最早应该从南阳算起,对手是山贼,之后又在竟陵建了墨城,曾与曹仁、夏侯渊、乐进三位大将先后交手,皆胜;伺候投入刘备麾下,转战荆南,虽说当时荆南几名太守并非什么厉害之辈,但刘毅以两千兵马在极短时间内转战荆南,为刘备夺得了荆南基业,已经足以证明此人并非如子上所言那般无用。”
  “再之后无论是刘备入川,还是孙权趁虚攻打荆州,反被汉军重创,再到南阳之战、南中之战,每一战都有此人身影,或许并非主帅,但其起到的作用却极大!”司马懿站起身来,看着大帐之中的地图,叹了口气道:“为父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推演,如果这世上没有刘毅,当年刘备能得荆南,但却未必能够拿下江陵!”
  司马师和司马昭茫然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突然说这些,只能乖乖的继续听着。
  “就算刘备拿下江陵,但若无此人在,刘备入蜀,荆州空虚,当年关羽又全力进攻襄阳,这个时候孙权攻打荆州,原本是可以顺利攻占的,但此人的出现……”司马懿点了点地图,摇头叹道:“他从一开始就在防备江东,从当时关羽的反应来看,应该并没有想到江东会在这个时候来攻,但荆州方面,显然早做了准备,而解决这件事的人里,有邓艾,有刘三刀还有陈二狗,这些人,都来自墨城!”
  “他早就料到江东会来攻!”司马昭有些不可思议的道。
  “此人,有极强的远见,也并非你所言那般无能。”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道:“我并不确定他是否看穿了我的计策!”
  “所以……”司马师看着司马懿道。
  “那堤坝,是马均设计,有两座水坝,可放水两次!”司马懿沉声道:“待兵马到齐后,我拟以夏侯霸为先锋,先一步攻入南岸,若那刘毅中计自是最好,但若不中,我耗费八年心血建立这两道水坝,只要夏侯霸拖住刘毅,这第二个水库,便是刘毅葬身之地!”
  “那夏侯霸他……”司马昭说了半句,没有再说下去,若是能以夏侯霸换刘毅的命,那这个交换是很值得的。
  ……
  正在营中巡视的刘毅,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都督,这些草人神了,莫说远看,便是近处观看,怕一时间也难以分出真伪!”诸葛乔跟在刘毅身边,看着在绳索的牵引下,沿着各自轨道滑行的草人,微笑道。
  在军中,自然不能以岳父相称。
  “嗯,或可瞒天过海,不过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刘毅摇了摇头,他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感觉还有哪里没有算道,但究竟是何处,刘毅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既然想不出来,那就用最稳妥的办法。
  “伯松?”刘毅回头,看向自己的女婿:“伯松,你若是魏军统帅,若是知道我这里是一座空营的话,会如何?”
  诸葛乔闻言怔了怔,看向刘毅道:“都督,这如何可能?”
  对方手段极为隐秘,若非刘毅精擅水利,在黄河边察觉到不对,旁人恐怕根本察觉不出,能够察觉到司马懿的阴谋已然不易,而刘毅为了迷惑对方,这些天带领人马扎起了十万草人,别说从对岸看,就算从自己这边,若非事先知道,恐怕也难堪破,对方是神仙么?
  “很多意外,都是不可能演变而来的,永远不要小看你的敌人,他会比你想象的更加恐怖。”刘毅摇了摇头道,对手极有可能是司马懿啊,若自己是司马懿的话,恐怕也会考虑若敌人堪破自己的计策,该如何收场。
  “这……”诸葛乔仔细想,认真想,还是想不出来,若对方知道这里是一座空营的话,那不放水不久行了,但这样一来,局面就僵住了,若是放水,至少可以将这一片清空,但清空又能如何,不过是一座空营而已。
  若发兵来攻,那汉军如今的战斗力,可是远胜魏军的,这不过等于是将汉军的战线往后推移了一段,但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刘毅也不急,这件事,他准备跟各军将士讨论一下,诸葛乔毕竟不是那种精通兵法的人物,不过在此之前,刘毅已经决定了,哪怕错失良机,也绝不贸然进攻。
  “走吧。”刘毅看了看四周,他已经在营中设置了几个类似地动仪的机关,若有异动,营中将士也能及时撤离。
  至于司马懿有什么花招,只要自己不接招,有什么花招也是白扯,将这片陆地让给对方又如何?
  刘毅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在没有完全摸透对方,或者见到司马懿之前,他会固守防线,绝不轻易出招。
  这一日,司马懿亲自登上高台观望汉军阵势,但见汉军营中铠甲鲜明,营中汉军将士巡逻往复,阵列森然,心中也不禁暗中赞叹汉军军容之严谨。
  “父亲,郭淮已率军至轵县!”正自观望间,司马昭兴冲冲的来到司马懿身后,他倒要看看,那刘毅是否真的那般厉害。
  “好!”司马懿拍了拍栏杆,对着望塔下的司马昭喊道:“立刻升狼烟!”
  “喏!”司马昭应了一声,亲自将早已准备好的狼粪扔进早已准备好的烽火台中,一股狼烟冲天而起,营中的魏军在司马懿的指挥下开始后撤,远处的汉军大营似乎并未察觉到危险。
  司马懿从望塔上下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对岸的军营,也许自己想错了,刘毅并没有那般厉害,至少在谋略之上没有那般厉害……


第六百二十五章 对峙
  “都督,您做的地动仪都动了!”深夜,刘毅正在帐中估算这一仗可能的消耗,却见姜维快步进来,对着刘毅道。
  “快,让所有人撤出军营,退往北邙山!”刘毅闻言目光一凛,站起身来道。
  “喏!”姜维答应一声,立刻转身出营,很快,苍凉的号角便在军营中响起。
  不多的将士没有任何犹豫,迅速从营中撤走,无数草人被撞翻也没人去管。
  刘毅从军营里出来,已有亲卫帮刘毅牵来了战马。
  “快走,莫要犹豫!”刘毅翻身上马,不忘对着亲卫喝道。
  至于帐中那些东西,刘毅也没准备要,重要的早已转移到山上去了,没必要为了这些搭上人命,地动仪的监测范围有多少,刘毅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有几十里,也许只有几里,毕竟是第一次做,有预警属性,但具体能预警多大范围,刘毅也不清楚,所以他在收到地动仪示警之后,便第一时间下了撤退的命令。
  “喏!”一群亲卫答应一声,护着刘毅出营,迅速奔向高地。
  一行人一路赶到北邙山预先设好的高地之后,预想中的洪水并未来临。
  “都督,是不是出错了?”魏延有些疑惑的看向刘毅。
  摇了摇头,既然有这个属性,那就代表着肯定有效,远处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刘毅拿来竹筒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河道。
  这个时候,魏营的情况用望远镜已经看不真切,但大致的情况却能看到,他发现魏营中靠近河岸的地方已经没有魏军。
  地动仪并没有出错,司马懿也在昨日开始撤军。
  刘毅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将望远镜递给了魏延,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刘毅心中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对手,定是司马懿无疑。
  魏延接过竹筒望远镜,顺着刘毅刚才的方向看去,也看到了魏营的情况。
  “魏军撤了?”魏延问了一句,随即反应过来,一脸佩服的看向刘毅:“都督神算。”
  刘毅没有说话,只是拿回了竹筒望远镜,往河的上游看过去。
  河面在经历了一段平静期之后,突然变得湍急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