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该拜会。”诸葛恪点点头,就算没有这件事,按照礼数,自己来了长安也该拜会诸葛亮,之前没有去拜会是为了避嫌,如今见过天子以后,也该去拜会一下自己这位叔父了。
“对了,大宛具体在何处,元逊可曾去过?”顾谭好奇道,他们对大宛的了解,更多是源自于史书,知道那里盛产好马,但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距中土有万里之遥,谁也没想过要把大宛给攻占。
真的占领了,怎么治理?
就算从长安出发去往大宛,恐怕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到吧?
“没去过。”诸葛恪苦笑道,中原士子在学成之后大都会选择游学,增广见闻,但也就是在中原走一走,出国的可真不多,至少诸葛恪没去过。
“我去挑选些礼物。”顾谭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这些年大汉的发展太强势,谁能想到西域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被对方给拿下了,万里疆域……没法比。
“今日在朝上我却发现一些端倪,日后或可一用。”诸葛恪想起朝堂之上的问题,突然笑道。
“哦?”顾谭看向诸葛恪。
“此处不便说话。”诸葛恪看了看左右,摇摇头道:“先去拜访叔父吧。”
顾谭:“……”
……
东吴要求援助的事情,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汉如今虽然强盛,但用钱的地方也多,刘毅准备在大宛建立几座城关以防备贵霜也就是昔日的月氏以及北边的康居来犯,贵霜、康居以及乌孙的习性跟匈奴、鲜卑相近,都是居无定所的那种,如今拿下大宛,大汉的掌控力已到了极限,轨道车便是日夜不停运行,中间不考虑天气变化,也得大半个月才能抵达贵山城,再远就算打下也没办法掌控。
月氏虽然可以通过蜀中的山路走,那样距离上会近一些,但便是木轨铺设也比在西凉、西域铺设木轨难的多,暂时刘毅也没办法考虑这些。
刘毅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同来的还有朝廷派来的大宛郡守将。
“卢瑟将军?”刘毅有些以外的看着送来信笺的卢瑟,笑道:“不想朝廷竟将你派来此处。”
当初卢瑟带着八百将士跑来寻求庇护的时候,还跟汉军当时的守军打了一仗,不过有城池之利,再加上守城的又是已经有了丰富作战经验的魏昌,欧式战法在习惯了之后,对付起来总能找到方法的。
西域往西这边,尤其是大宛,战法上更接近欧洲战法,刘毅当时正研究破敌之策,卢瑟差点被当成大宛先锋被刘毅一锅端了。
“卢瑟将军是大秦出身,对于这边的事情,该比我们更加了解,是以朝廷封卢瑟将军为骑都尉,驻守大宛。”同行过来的还有朝廷新任的大宛太守,也算是熟人,正是当初的武威太守张源,这些年张源因为功绩,被加封为关内侯,入朝听用,这一次大宛太守需得熟悉西域之事,而且要有足够的经验治理,张源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被派来担任大宛太守,随行的还有一批书院中刚刚升学的学子。
这是刘毅所要求的。
刚刚毕业,一腔热血,正是最有闯劲的时候,而对于大宛这样有着自己文化的郭嘉来说,中原的经验并不能照搬过来,用那些经验老到的,倒不如用这些没有经验,却又足够创造力的年轻人更适合这里。
大宛的拿下可不只是为大汉添加了一郡之地还有几十万人口那么简单,这里也是大汉与整个欧亚大陆各国交流的窗口和门户,刘毅希望大汉能够吸收更多的思想。
“司空先生,我现在需要做什么?”卢瑟笑道。
“汉话说的不错。”刘毅怔了怔,随即笑着拍了拍卢瑟的肩膀,示意两人坐下来道:“陛下可曾要我回朝?”
当初刘毅跟刘禅说过,西域平定之日,便是他回朝之时,所以有此一问。
“没有。”张源摇了摇头笑道:“陛下说,司空对这边最为熟悉,也知道该如何治理,让司空待这边事情忙完之后,司空再走不迟。”
“好,既然这样,那我便多留些时日,两位随我来。”刘毅松了口气,如今大宛虽然攻占,但情况并不乐观,这个时候若要招他回朝,说不定会前功尽弃。
刘毅带着两人来到一处宽阔的大厅里,那里摆着一座巨大的沙盘,上面还有用器械勾连的指挥棒。
“不可思议!”卢瑟有些惊叹的看着这座沙盘,整个大宛的地形,包括大宛之下的城镇,都在这里了。
“如今大宛虽然已下,但言语不通,眼下的难题有三点,其一便是言语不通,交流困难,这个问题得尽快解决,其二,民心不附,这大宛百姓对我大汉颇有排斥之意,其三便是外地环绕,北有康居,西有贵霜,此二者,皆为西域强国,可战者有数十万之众,而我攻大宛只带来一万西军,本地降兵有四万左右,我已开始在这一带,挖掘地基,准备建造几道城墙以御来犯之敌,但至少也需半年时间,所以外交方面,需周旋于此二国之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治理大宛。”
张源点点头,虽然想过此行困难,却未想过会如此困难,皱眉道:“司空,这大宛之人样貌与我大汉迥异,想要融合,恐怕不易。”
“团结、交流,最简单的,让他们一起干活,我已书信陛下,调集一批人口前来填充大宛,同时会将大宛的人口送到各地。”说到这里,刘毅揉了揉太阳穴,这个办法虽好,但也不容易,首先你得说动这些大宛居民,以如今大宛百姓对汉人的排斥程度,可不容易。
“卢瑟将军也是西域人,可否与他们沟通?”张源突然看向卢瑟,询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卢瑟苦笑着摇摇头道:“西域有康居、安息、贵霜等很多国家,大秦的语言并不可以通用,他们说的话,我也听不懂。”
“大宛国倒是有不少懂得汉话之人,我已经让他们召集一些愿意亲近大汉的百姓来学习汉话,但这个速度太慢,人心不稳,做什么都不容易。”刘毅叹息一声道。
张源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看向刘毅道:“司空,此等时候,当以雷霆手段,抓捕那些聚众闹事,散播不利言论者,也不必杀,西州如今不少矿场都缺人手,可以将他们派往这些地方,可以给饭吃,但不给酬劳,算是将功补过,将功补过,另外,似洛阳天牢那般的牢狱,不知司空是否还能建出来?”
洛阳天牢,现在基本等同于官牢了,官员犯事,基本都是往那里送,若是这边也兴建类似能力的牢狱的话,却也未必不能。
“试一试吧。”刘毅点点头,属性虽然大方向上能够控制,但具体出什么属性,那可就不一定了,他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亲善团结,民族融合之类的属性建筑倒是可以多建一些。
“当然,也有好消息。”刘毅笑道:“这大宛国也是以农耕为主,种植稻米还有麦子,生活方式与我大汉相近,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这个下官可以主持,但请司空派些可以为我沟通的人交给我。”张源点头笑道。
“这个不难。”刘毅点点头,当初与大汉进行商贸往来的大宛商贩有不少,这些人也是最早一批向刘毅表忠心的人,当然,刘毅现在也不敢乱用,不过拿来当翻译倒是不错。
“卢瑟将军!”刘毅扭头看向卢瑟。
“司空先生请吩咐。”卢瑟行了一个大秦礼仪。
“如今有西州军一万,降军四万,我给你五千西州军以及五千大宛降军,你来负责将他们融合、整编,并负责各地防务、治安,我准备带其他人去山口建立城墙,若有大事,立刻前来向我汇报。”刘毅将一枚令箭交给卢瑟道:“黄荣久在军中,接下来的时间,他会担任你的裨将,也就是副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他询问。”
“遵命!”卢瑟一礼,神色肃穆的接过刘毅递来的令箭。
“接下来就交给两位了。”刘毅看着两人笑道。
“喏!”张源和卢瑟同时道。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雪纷飞
大宛按照地形来看,应该是后世的土库曼斯坦,在后世属于沙漠地区,但在这个时代,降雨量还不错,并没出现沙漠化,实际上西州的沙漠也是比较小的,没有后世那么大。
至于沙漠化的原因,倒不全是乱砍乱伐或是耕作,这个时期的北方降雨量要比后来高,气候方面比后世应该高一些,所以能够支撑这片土地以农耕的形势存在,这问题人力很难解决,这是气候和降雨量决定的,刘毅做出来的建筑,就算有风调雨顺这类属性,也很难跟这种大环境抗衡。
不过眼下来说,这里气候还是不错的,跟西州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大,反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骤然来到这边会很不习惯,刘毅向朝廷申请调来的,也多半是从西凉那边往过调。
现在大宛百姓抗拒大汉的统治说白了,还是语言不通的问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可不是汉人独有的观念,世上哪里都有,你长得跟大家不一样,说的话也不一样,甚至没办法正常交流,这给治理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但万事开头难,如今大宛已经攻占,治理再麻烦,总能想到办法的,现在刘毅更关心的还是外交方面的问题。
一道横跨妫河的长城开始兴建,不过在此之前,刘毅先要做的是在这里建起水泥、砖瓦等厂房,大宛这边矿藏资源丰富,甚至有露天的石油矿,可惜这东西暂时也用不上太多,连台蒸汽机都没有搞定,刘毅在这个时候对于石油这种相对这个时代来说属于新能源的物资开发并不是太迫切,还是留待后人吧,自己已经在开始将原本的时代科技往千年以后推动了,这蒸汽机还没有研究出来呢,就跑去研究石油,那是不是连电也得研究研究?
这辈子能把蒸汽机研究出来并成熟运用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大宛的降军来说,这段时间是很不可思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可以发誓,这辈子从来没有学习过工匠,更别说建造城墙了,大宛国有专门负责这种事的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那名来自东方大汉朝的男子将他们的货币发放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突然有种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可以娴熟的建造城墙、房屋。
更惊讶的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知识并不属于大宛,无论建筑方法还是建筑风格,都应该是汉人的才对,至于为何会如此,没人知道,所有人在收到钱以后,会开始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那种熟练的将砖瓦、水泥还有木材运用的感觉,让人沉迷。
一同工作的还有汉人将士,他们也跟自己一样非常熟练,难道这就是汉人的建筑方法?这不是神才应该拥有的能力么?
随着时日的推移,这些降军开始对刘毅产生了崇拜,这份崇拜会直接体现在行为上,对于刘毅的命令,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同时也开始向那些汉人战士学习汉语,冬天就住在自己亲手搭建的营地里,那感觉,似乎比贵山城的城堡都要温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手中的货币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尝试着在轮休时去附近的城镇交易,并说服那些不愿意收五铢钱的镇上商人。
如今的大宛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有的,是一个郡,以后这样的五铢钱将士这里流通的货币,有着刘毅这样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不认为贵霜或是康居能够对大宛形成威胁。
降军之中这种情绪开始向百姓蔓延,再加上那些大商人一直在积极地为货币更换的事情进行推广,甚至到了冬末的时候拒绝五铢钱之外的货币或是对其进行打压,同样是铜币,但若是用其他铜币来交易,分量至少是五铢钱的两到三倍才行。
也正是因此,在进入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时,五铢钱开始逐渐替代原本的货币,一切都在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康居和贵霜,刘毅也派了使者前去,送礼、结交,主要是宣布这块土地的所属权以及释放善意,愿意与两国开通贸易。
康居和贵霜如今还有使者在大汉,在交涉方面并不困难,利益方面,刘毅倒是愿意让出一部分以换取暂时的和平,等大宛理顺了,那时候也不必再害怕这两国了。
虽说外交方面交涉成功,但该有的警惕不会少,大宛是个凹形地势,刘毅如今建设的城墙正是将那个凹型口给封住,除此之外,刘毅在各处设立烽火台,以防止两国嘴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不过这个凹口有些大,一百五十公里的长城,算是刘毅目前为止最大的工程了。
“下雪了?”贵霜城的城堡上,看着纷纷扬扬飘落的雪景,吕玲绮自背后靠在刘毅的身上。
“这城堡住得可还习惯?”刘毅看向吕玲绮,笑问道。
贵山城的城堡是重建的,不过并非按原有的设计,欧洲的古堡刘毅前世就颇为欣赏,所以他是在原本贵山城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至少自己很满意。
坚固的城堡:“坚不可摧+68,民心所向+66,驱寒避暑+63,人才吸引+66,工作效率+68,专注+67”
不算有多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属性,不过在这样寒冷的冬季里,能够站在城堡宽敞的阳台上,欣赏着雪国风光而不会有太冷的感觉,也不错。
“开始确实有些新奇,不过住的久了,还是家乡的房舍亲切些。”吕玲绮搂着刘毅的腰,笑道。
“那肯定了,外面再怎么好,也不如自家。”刘毅点点头,认同道。
如今的大汉,实在没有必要去羡慕外国怎样,无论经济还是军事、政治,正处在飞速发展中的大汉,绝对是当今整个世界最强的,不过对他来说,这种欧式建筑也挺不错,上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海边有一座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夫君这段时间不忙了?”吕玲绮疑惑地看着刘毅,他记得之前几年刘毅忙的有时候年都是匆匆过完就离开。
“不了。”刘毅摇了摇头:“西周和大宛郡已经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这个时候,若我还忙,那我要卢瑟还有张源他们有何用?为我呐喊助威吗?”
“噗嗤~”吕玲绮忍不住笑了:“诸葛丞相若是听到此言,不知该作何感想。”
“所以说啊,人不能太聪明,他拿他的标准来衡量所有人,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我若在他手下,我也做不到他那样。”刘毅摇了摇头,对于劝说诸葛亮他已经放弃了,聪明人是很难说服的,刘毅固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孔明显然是处女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你说他,他可能会意识到,但时间一长,还是改不了的。
可以肯定如今的诸葛亮有自己,有庞统,有大量的人才帮他分担,不会真的把自己累死,既然如此,刘毅又何必操这份闲心?老婆不美还是儿女不孝?
“我看夫君比丞相更聪慧。”吕玲绮靠在刘毅肩膀上笑道。
“这话可不能乱说。”刘毅摇了摇头,这东西没法儿比,而且上辈子带来的观念作祟,刘毅从来没想过跟诸葛亮、庞统这等人物比肩,自己只是个运气好的普通人而已,正是因为有这份心态,所以刘毅很知足。
“夫君为大汉开疆拓土,这份功业,千古未有,丞相可比不上。”吕玲绮轻哼道,自己的男人,自然是最好的,谁都不能说,刘毅自己也不能。
“西域加起来才多少人口?”刘毅摇了摇头,转身宠溺的将妻子抱入怀中笑道。
“夫君,这里是外面……”
“想什么呢?”
“嗷呜~”就在刘毅与妻子你侬我侬之际,城堡下方突然传来一阵长嚎。
“旺财都布满了。”刘毅笑着带着夫人来到栏杆处,朝着下方看去,正看到旺财在雪地里对天长啸。
吕玲绮突然皱眉:“夫君,旺财的声音似乎有些不对。”
“嗯?”刘毅皱了皱眉,低头看去,正看到旺财身前的雪地上红了一片,旺财却还在对天长啸。
“快下去。”刘毅面色变了变,带着吕玲绮迅速从城堡中跑下来时,旺财已经趴在地上,却依旧在叫。
“旺财?”刘毅看清楚了,旺财并没有受到外力攻击,鲜血是从它嘴里咳出来的,两人过来时,旺财已然奄奄一息。
“汪~”旺财扭头,看向刘毅的目光里带着几分不舍和浓浓的依恋,身子却已经趴在地上,头默默地垂下去。
“夫君……”吕玲绮蹲下身,摸了摸旺财的脑袋,随即看向刘毅,摇了摇头。
刘毅沉默不语,默默地蹲下身子,摸着旺财还温热的身体,叹息道:“算起来……它跟了我也有三十年了吧……好长~”
第六百一十五章 新时代的钥匙
生老病死,这一生,刘毅已经经历过太多,刘备死,关羽、张飞,这一次旺财死了,刘毅心里很难受,但情绪却没有较大的波动,毕竟对于一条狗来说,能活三十年已经算是长寿了。
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刘毅在城堡下搭了座窝棚,帮旺财建了一座坟墓。
虽然天寒地冻,但吕玲绮却一直跟在刘毅身边,哪怕离开城堡之后,温度骤然降低,也始终陪在刘毅身边。
一直到坟墓建好,旺财被安葬之后,吕玲绮方才靠在刘毅身边道:“夫君莫要太过伤心,对旺财来说,其实已经很好了。”
“是啊。”刘毅摸着墓碑,笑道:“旺财陪了我三十年,对他来说,我们家或许就是它的一生了。”
虽是在笑,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沧桑感,当年的旺财还是个小狗崽,当时的刘毅也只是一个窝在卧龙岗之中的小工匠,这一晃,便是三十年过去了。
刘毅突然看向吕玲绮道:“等这边事了,夫人陪我回趟卧龙岗吧。”
在这个世界,刘毅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故乡,但此刻,却突然生出一股回卧龙岗去看看的想法,毕竟三十多年了,当年认识的那些人,不知道还有多少活着?又还有几个还留在卧龙岗中,算起来,那里能算是自己半个故乡吧。
“嗯。”吕玲绮轻轻地点头应了一声。
大宛的这场雪下了好几天,这其实是个好现象,瑞雪兆丰年吗,对于百姓来说,哪怕日子苦一点儿,但至少有个盼头。
大宛的百姓如今已经渐渐的安定下来,对于汉人的统治,他们已经开始渐渐接受,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这位汉人的高官确实是在一直为大家奔波,此前还承诺每年的税负会减去一半,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真的,不过心中多少抱有一些希望的。
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始积极学习汉语,因为这或许是大宛日后的主流,大宛建有专门的书院,会有人在那里专门教授学习汉语,担任老师的却并不是汉人,而是刘毅特地挑选出来,会说汉语的大宛人。
兴元十年的冬天,康居人发起过一次试探性进攻,被卢瑟带兵斩杀。
十二月,康居派使者前来责难,要求赔偿,被刘毅命人斩了收集,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康居王得知消息之后大怒,亲自率兵前来攻打,被刘毅在妫河畔击溃,这一次,刘毅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冷酷,三万康居降兵被刘毅坑杀,康居王被生擒,送回长安,十二月末,刘毅挑选了一名懂得汉语并且亲善大汉的康居贵族作为康居王。
至此,大汉之名,开始威震康居、贵霜等地,两国不敢再冒然前来寻衅,同时大宛之地,民心渐渐归附。
刘毅又在长城未起之前,在大宛建设了几座专门供各地往来商客休息的小镇,作为大汉西面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城池,刘毅对商业保持鼓励态度,但另一边,对于商税却格外重视。
兴元十一年(公元238年)春,这个时节是大宛的雨季,格外珍贵,刘毅从大汉招来了几名老农,跟大宛百姓交流农耕经验,来提升大宛之地的农业产量,同样作为农耕文明,大汉的农耕可比大宛先进很多。
粪肥、沟渠、精耕,三十万人口绝不是大宛能够承受的极限,同时第一批从西凉调来的移民也被送来了,大量的汉人进来,双方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不少矛盾,整个春天,张源和卢瑟都在个城镇间奔波,安排汉民入住,安排耕田,调解各地出现的矛盾,选拔官员上报。
至于作为大宛最高官员的刘毅,这段时间却很清闲,当然,也不是真的清闲,只是很少理会军政事物,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改良蒸汽机的制造,大宛这里的水资源相对西域来说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的铁矿、铜矿还有稀有金属,蒸汽机也在刘毅的不断精简下,对资源消耗量下降了许多。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对机关学的不断改进,蒸汽机现在已经可以在各处矿藏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对人力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了许多。
蒸汽机:动力转化+68,密闭性+69,耗损…66,动力传递+61,工作效率+68
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器械,在属性的帮助下,终于勉强达到了刘毅的密闭性要求,热能转化率应该比前世的蒸汽机高一些。
“司空,这……”张源一脸恐惧的看着眼前的钢铁怪兽,神色中兀自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神色,虽然他知道这些年来刘毅一直在研究这个可以提供几十倍人力的机器,但蒸汽机真的出现并投入运用时,还是一脸的震惊。
“可以做火车了!”刘毅严重闪过一抹兴奋的神色,虽然蒸汽机并不能代表工业时代,但它的出现,绝对是工业时代的标杆,未来进入蒸汽时代将不是梦,刘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蒸汽火车做出来,从大宛距离长安太远了,哪怕是轨道车,也得大半个月,而且轨道车运载量有限,若是将蒸汽火车做出来的画,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缩减到两到三天,如此一来,大汉进入机械化文明或许自己看不到,但未来的两三百年之内,绝对能够做到。
“火车?”张源不解的看向刘毅。
“你会明白的。”刘毅笑了笑,也没有解释,当下看向张源道:“通知西周各郡准备人手,未来三五年内,将有一项大工程要做!”
火车或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轨道,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就算这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刘毅也很把汽车给弄出来,所以未来很多年,火车出来后将会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至于铁轨,刘毅也想过,铁还是重要资源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杜绝人们对它的觊觎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在律法之上,对进行偷盗铁轨者重罚之外,本身的保护也需要完善,刘毅准备建造一座甬道将想要盗铁轨者的犯罪成本提高,从大宛到长安,近七千里的路程,光是铁轨的制造就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还要穿过整个西州和西凉一些重要城池,这些目前来说,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无论是轨道的建设还是本身的冶炼以及甬道的搭建,这其中水泥和铁矿的消耗绝对是以万吨为单位计算的,当然,这年月是没有吨这个计量单位的。
以眼下大汉的开采速度来说,光是所需求的铁矿,恐怕就得整个大汉两三年的开采量,这是朝廷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在建造轨道之前,刘毅先得把各地的铁矿产量给提上来,但可以先建甬道。
“喏!”张源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刘毅要做什么,但肯定跟这台钢铁怪兽有关。
“接下来我会去各地走,大宛这边局势已然稳定,就靠你二人了。”刘毅拍了拍张源的肩膀笑道。
“喏!”张源肃容一礼。
刘毅也不多话,当下便带着吕玲绮收拾行装出发,第一战,先去于阗,那里的矿藏资源丰富,需要一台蒸汽机来开发矿产,第二站得去山城,然后是移支、敦煌、武威、金城、云州(河套)。
刘毅带着吕玲绮,风风火火的踏上轨道车。
……
“蒸汽机?”长安,朝堂之上,看着大宛送来的情报,刘禅有些茫然的看向群臣:“朕记得当年司空说过此事,并做过一个模型,只是这蒸汽机究竟是何物,诸公可有人知晓?”
蒸汽机的理念,在墨学院中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理念,如今各地少府之中不少人在研究,不过对于朝堂之上这些大臣来说,对此并不明了。
“回陛下!”诸葛亮站出来,躬身道:“蒸汽机早在建安年间,伯渊便已经提出,可以通过燃烧将水煮沸,利用沸水溢出来的水汽通过机关来转化成机械之力,以达到替代人力的作用。”
“司空如今做成了?”刘禅有些不可思议道。
虽然各地书院都有人在研究这东西,甚至蒸汽机已经写进天工开物第十册之中,原理上精通这方面的人不难理解,力的传导和转化问题,但这么多年,一直没人能够做出来,刘禅一直以为只是空想,没想到刘毅做成了。
“如今看来,确实如此。”诸葛亮笑道,他本身也喜欢在闲暇时研究这些,对于刘毅的这个理念一直很感兴趣,甚至做过几个简单的蒸汽机关,也能算是蒸汽机的一种吧,但真的将这种东西投入实际运用,诸葛亮也一直不得门径,如今刘毅既然做出来了,那也将代表着大汉将进入新的时代。
“能有司空辅佐,真乃我大汉之福也!”刘禅感叹道:“传朕诏书,西周、西凉各地官府听候司空差遣,但有所需,当优先供应,不得有误。”
“陛下,司空奏书中还言,这初期需要百亿钱来支持……”一旁的黄皓小心提醒道。
“……”刘禅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良久方才默默地道:“一步步来吧,眼下朝廷除了钱,什么都有。”
第六百一十六章 归途
西州的景物大多数时候是类似的,坐在行驶的轨道车里面,往窗外看去,可能连续几个时辰都看不到太多的变化,哪怕如今的西州比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多的不同,但这里太大了,大到坐在如今最快的轨道车上,也会让你觉得这条路可能会永远走下去,没有尽头。
兴元十一年,大汉改年号为延熙,这是大汉的第四个年号,严格来说,兴元只有十年,接下来就是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这是一个并不平凡的年代,或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这一年很平静。
但就在这份平静之中,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之上,蒸汽机开始在各大矿场出现,替代了大量的人力,大汉的各种矿藏产量也在这一年开始飙升,一年挖掘出来的铁矿、煤矿还有铜矿是往年的近十倍之多,但投入的人力反而比往年少了不少,多余出来的人都开始在建设甬道,从大宛的贵山城堡一直到长安,中间会通过上百个城池作为衔接口,甬道是封闭式的,但却会留下小孔作为排气孔。
没有人知道大汉为何要建这条甬道,甚至连大汉内部,也没人知道为何要建这座甬道,但这一年开始,大量的水泥从各地运往西周,甬道途径的百座城池开始新建站台,这又是一个新鲜词汇,没人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是为了衔接甬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