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称霸水上的时代,至此已经一去不复返,陆逊败关羽还是凭着江岸,用一根根木柱将关于困住,一把火烧毁水师,就这样,也不敢杀关羽,而是放走了关羽,为的就是这次战后能够跟大汉重修旧好,至少不能继续恶化双方的关系,如今江东已经不再像昔日那样有跟大汉平起平坐的筹码了。
  看着大汉从需要依靠江东才能艰难维生,一步步将昔日的盟友甩到身后,要说不窝心,那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难,孙权也得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大汉要求也不多,三年之内,为大汉提供五十亿钱,算是赔偿,其他的不要。
  没办法,如今刘毅去了西北,那就是个大窟窿,刘禅这段时间快穷疯了,军队这边要钱来犒赏三军,刘毅那边的建设也不能停,去年一年的成果,加上蜀中的收益,让刘禅对于支持刘毅建设无比的热心,现在大汉百姓挺富足,朝廷也不缺物资,唯独缺钱。
  刘毅在未来三年中,有西凉、河套轨道铺设计划,九原重建计划,张掖重建计划,还有潘阳城以及新得的泸江、豫章的建筑计划,大汉一直在强盛,但在刘禅的记忆中,从老爹到自己,手里似乎从来没有有钱过。
  刚刚赚了一笔,紧跟着会继续投出去,获得更大的收益,然后再投出去,从荆州到蜀中再到关中,刘禅几乎忘了五铢钱是什么样的,一般钱在府库中不会待多久就会被重新发出去,刘禅如今有些能够体会为何当初老爹对司空是又思念却又有些害怕见到他。
  刘毅不是那种跟你吹鼻子瞪眼的谏臣,而且处事方法也会尽量以你的意见为主,有意见会委婉的提出来,如果你不同意,绝不会再提,但就一点,一般见到刘毅的时候,他会跟你要钱,还没理由拒绝的那种,而刘毅夸下的海口,到目前为止,基本都实现了,就是有些伤钱。
  所以这次既然没办法再进一步扩大战果,刘禅希望能将自己的压力分摊到江东身上一些,毕竟这次大战,犒赏三军可以用财物、免税的方式犒赏,但刘毅这边的窟窿,一时间大汉很难拿出来添,只能寄希望于这昔日的盟友了。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黄权、刘巴乃至于李严这些大臣,都是表示支持的。
  不管对刘毅观感如何,但朝廷重臣这些年的烦恼有一大半都来自钱,大汉的发展速度太快,要弥补这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只能用钱来解决,刘毅这次报上来的钱可是百亿……刘禅感觉自己可能得未老先衰了。


第五百八十九章 朝堂
  “虽说吃了一场败仗,不过总体而言,大将军此战扬我大汉国威!”邓艾略带几分兴奋的将朝廷送来的战报交给刘毅,大汉跟东吴的恩怨从先帝占据江陵的时候就开始了,中间还差点抄了关羽的后路,这次关羽率军一举吞并了江东大片土地,对于关羽或者说大汉的许多老将来说,这一仗虽然算不得什么大胜,但绝对解气。
  若说跟曹魏时公仇的话,跟江东就是私怨了。
  刘毅抬头,诡异的看了邓艾一眼,还没成人家女婿呢,看把你急的。
  “呃……”邓艾被刘毅看的有些不自在:“叔父为何如此看我?”
  “无事,我比较关心孙权现在能拿出多少钱来,洛阳和长安今年年底便能建成了,然后这边准备造几架挖矿的机床,等着用钱啊。”刘毅摇了摇头笑道。
  “朝廷要了五十亿。”邓艾笑道:“三年付清。”
  “不够啊。”刘毅摇了摇头,让邓艾有些发怔,五十亿已经不少了吧?
  “天子还是太年轻了,以江东如今的地盘和孙家的底蕴来说,五十亿,别说三年,现在也拿的出来,其实完全可以换个方式,让他们每年交十亿,连交十年二十年的,如此一来,我们这边每年获得的虽然少了些,但胜在绵绵不断,而且也可以抑制江东的发展,以江东如今的地盘,一年差不多也就十亿,十年之内,江东凭着那三郡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而我朝,十年之后足以荡平曹魏,一统天下。”刘毅笑着摇了摇头道。
  “是不是太狠了些?”邓艾有些苦笑道,他觉得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若能一杆子将东吴彻底打垮的话,那是最好不过。”刘毅笑着摇了摇头道:“可惜,陆逊此人有些本事,大将军也太急了些,否则未必不能。”
  说完这话,刘毅觉得自己有些飘了,什么时候陆逊这等人在他嘴里也变得成了有些本事了?不过这不重要,反正跟陆逊对决的人怎么算也不会算成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碰面,这么一想,就安心多了,至少不会被打脸。
  现在河套之地各族基本已经平静下来,愿意接受大汉管辖,建立农庄的留下来,不愿意的被赶出了河套,至于去哪,不管刘毅的事情,魏朝虽然开始在边地大量吞并,但显然也没有在这个时候硬碰的意思,至于更北方,有长城阻隔,想要进来可不容易。
  现在刘毅要做的事情虽然多,但基本上都是像当初在云南时候一般,以发展为主,其中除了交通之外,还得考虑民生问题,北方适合以什么样的经济作为支撑,荆州有桑渔结合形成的循环,云南和蜀中也有类似的,但北方,刘毅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挖矿和工业了。
  技能等级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属性的提升,心态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当初进入大师境界后,是一种投入以及热爱,但到了宗师境界之后,随着那股凌驾众生的心态出现之后,刘毅开始对许多事情都看淡,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及他想要做的事情之外,其他事情,他都开始变得漠不关心。
  大汉发展到如今,无论软实力还是硬实力上,都已经凌驾于魏国之上,甚至可说未来在几百上千年之内,工业技术上,都很难有其他国家能够追上大汉,刘毅如今更多的是想创新,同时继续进行对天工开物的编纂。
  当初天工九册虽已成书,但随着境界的不断提升,刘毅也渐渐发现其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填充,九册并不是极限,所以他现在更想做的一是研究出蒸汽机,将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二就是继续完善天工开物,让此书形成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能够流传后世,让大汉,让华夏能够一直坐在世界霸主的地位上,哪怕朝代更迭,也不能动摇华夏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这么说,似乎有些高大上,但到了刘毅这个地位和境界,很多时候精神上的追求要比单纯财富和权势的追求更重要。
  当然,相对的,对于世事也看的很淡,很客观,东吴要能直接灭了,可比让他继续苟延残喘,毒蛇一般在暗中盯着自己随时可能跑来咬大汉一口强。
  “去跟你娘说一声,过两日准备起程。”刘毅站起身来,对着邓艾道。
  “去何处?”邓艾还在咀嚼着刘毅那番话,闻言有些茫然的看向刘毅。
  “回长安,大将军已经回朝,你年纪也不小了,会长安先把你的事情给处理完了,西北这边,有子龙,有蒋琬,乱不了。”刘毅瞥了他一眼道。
  顺便自家闺女的事情也得跟诸葛亮合计合计,若是真的能成,也是一桩好事。
  “喏!”关乎到自己终身大事,而且关羽的女儿邓艾也见过……还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几天里,刘毅都在安排自己走后各方的事情,北至九原的轨道,横向还要有条从令居到定襄的轨道,除此之外,还有往陇西的轨道,如今随着各处乱局被平定,已经开始动工,剩下的钱,也不够再做太多事情,索性全部拿来铺设轨道。
  三月初八,忙完了所有事情的刘毅,在交代少府负责沿途监督之后,便带着妻女以及邓艾一家和魏越一家上路,往长安而去。
  ……
  相比于刘毅这边的太平,朝廷这边最近忙的可是不可开交。
  刘毅下匈奴、定襄,设了云州,朝廷派去了一批官员负责云州各地运作,这对于眼下的大汉朝廷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毕竟那边人少,需要的管理人才也不多,但这次攻下豫章、庐江、庐陵三郡,需要的事情就多了。
  水军重建,防线的重新布置,各郡太守、县令乃至县丞、县尉都需要派,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大,朝廷人才依旧够,真正的问题是派谁去?
  江东可不比河套,孙权在江东发展这些年,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那都不是河套能比的,至少在很多人看来是如此,三郡太守还有县令乃至各地驻军,那都算是肥缺。
  这些官爵虽然不少,但争的人更多,大汉发展至今,世家力量也逐步成型,自然也对眼下大汉世家的待遇开始生出不满,尤其是书院的出现,劫夺了一大批原本只属于世家的资源,以前是举荐,现在渐渐有竞争上岗的趋势,这也让很多人开始焦急,甚至有人提出效仿曹魏立九品官人法,当然,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和妥协。
  最近朝中为了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觉得眼下的制度是大汉如今能够追上并赶超魏朝的强国之道,也有人觉得如今的制度有违背古治之嫌。
  朝堂上,隐隐分为两派,每日引经据典的吵,加上新得三郡之地的补缺,还有书院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其他犒赏方式,而不必许诺子女入学云云……
  朝堂之上,刘禅面带笑容,偶尔答上两句,这种场合,他不方便公开支持一方,诸葛亮有些头疼,刘毅费尽千辛万苦,尽量在温和的手段打开的一扇新门,现在有人想要关闭,闹心事肯定的,但如今满朝文武许多都开始针对这些进行抨击,也代表着,大汉的世家力量开始饱和,开始不满足于现状,准备争权了。
  天下尚未一统,就有人开始想要推翻之前定下的制度,这制度一出,恐怕先不满的就是大汉朝数十万将士,原本紧紧贴在皇权这边的军队,恐怕会分崩离析,到时候,大汉虽然还在,却也不过是走上了前朝的老路而已。
  这扇门,不能关。
  诸葛亮将目光看向刘禅,刘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今刘禅不说话,诸葛亮也只能先站着,等到退朝后,再去与刘禅详谈此事。
  “好了!”看了看天色,刘禅有些乏了,伸了个懒腰,看着满堂文武道:“诸位臣公也歇歇吧。”
  群臣这才停下了争吵,重新将目光汇聚向刘禅。
  “豫章三郡官吏名额,已经定下。”刘禅看着满朝文武道:“名单之前已经让诸位过目过,诸公可能对朕有所误解,朕只是通知诸公,名单已定,除非这些人大节有亏,否则不会有任何变动,朕不明白诸公如今为何争吵?”
  “这……”李严愕然的看向刘禅:“陛下,此乃国家大事,怎可……”
  “哦?爱卿是觉得朕没有决断的资格或是没有识人智慧?”刘禅微笑着看向李严。
  “臣不敢。”李严连忙躬身,心中突然发沉,之前很少主动表态,一直表现得比较谦和的刘禅,如今突然强势起来,让李严感觉有些不对。
  “司空定河套,大将军败江东,为的是大汉,而非诸位的利益,如今大将军与司空即将还朝,朕觉得如今诸公应该议论的是如何强国富民,而非争权夺利,诸公以为然否?”刘禅笑眯眯的看着李严道。
  “是,臣等僭越,陛下恕罪。”李严连忙躬身道。


第五百九十章 回朝
  刘禅自登基以来,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如同一个老好人一般,很少展露出属于帝王的威严。
  这其中的原因吗,一是刘禅本身对朝局的掌控不强,还没有自己的班底,二来朝中强臣太多,刘备留下的五大辅臣,虽然忠于刘备,但刘禅不知道这些人是否会忠于自己,三来天下因自己登基而动荡,当时的朝廷虽然没有大的波动,但以当时的形势来看,给刘禅的感觉就是四面皆敌,所以刘禅所展露出来的,一直都是老好人的一面。
  刘毅、庞统、关羽、张飞出征,只留下诸葛亮辅佐刘禅处理朝政,这个时候刘禅也慢慢捋清了朝局。
  眼下的大汉朝堂,世家势力越来越强,而刘毅这些人,也算是世家,但又不是世家,就拿离得最近的诸葛亮来说,刘禅去过一次诸葛亮的府邸,除了刘毅送他的那些东西,其他的,根本配不上诸葛亮左相的身份,而诸葛亮本身更是勤俭克己,诸葛乔到现在,也还是个俸禄三百石的相府吏,而且管的很严。
  至于庞统,儿子基本是放养状态。
  关羽、张飞自不必说,将门世家,自己父亲的铁杆支持者,如今也是死心塌地的支持刘禅。
  而刘毅,基本不碰军权,河套平定之后,就迅速上交军权,若非西凉那边的建设还没完成,此刻恐怕已经回朝了。
  而这五人,算是跟皇室抱团,兢兢业业的维系着大汉的运转。
  世家权利日渐强盛,刘禅需要这些人来帮自己维系稳定。
  至于书院的事情,刘备去世前世单独跟刘禅说明其中的厉害的,皇室必须掌握书院,书院掌握住,制度不变,就等于掌握住了军权,军权只要在皇室手中,这些人再跳也没用,可以说,今日这些人想要重回旧制,已经触碰到刘禅的底线。
  眼下的局势可与一年前刘禅刚登基时局势不同了,刘毅定河套,灭拓跋,平匈奴,使得大汉北方大定,曹魏不得不收兵防守,南方关羽率军大破东吴,不但大汉局势稳固,刘禅的地位同样也获得了稳固,这个时候,刘禅对这些人可是有直接掀桌子的底气,刘毅、庞统、关羽、张飞即将还朝,刘禅已经不准备再忍这些人了。
  李严无疑是最快反应过来的,他们之前的争论,已经碰触到天子底线,同时也反应过来,这位天子并非懦弱,只是一直因为大局,在稳定朝堂,如今显然已经到了不需要再忍让的时候了。
  有人没反应过来,还想据理力争,直接被刘禅命人押下去,嘴里大喊着祖宗制度不可废,刘毅祸国的言论,被轰出了皇宫。
  诸葛亮看着这一幕,微微松了口气,天子比想象中的能拎的清,如此一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天子一时头脑发热,听信这些人的话,把他们这些年努力一把全部推倒,他们五个辅臣能耐再大,有时候也抵不住天子一句话。
  兴元二年,三月十三,因为交通便利的关系,刘毅先行还朝复命。
  虽然只是作为让长安军民暂居之所,但这一年多下来,这处城寨已经破位繁华,长安城的工程还在继续,刘毅这次回来,要亲自主持二都建造,可以将二都的属性再拔高一截,但当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城寨时,刘毅也有些感慨。
  等到时候再迁居长安,又少不得费一番功夫,当初是劝这些人暂出长安,如今怕是要劝这些人重回长安了吧。
  不过相比于这些大事而言,刘毅关注的,却是另一件对旁人来说只能算是小事的事情。
  左相府,今日的气氛格外的沉闷。
  “司空,许久不曾来了。”黄月英微笑着为刘毅摆上茶盏,如今炒茶逐渐兴起,长安的达官贵族们也开始喜欢上这种比茶汤更好喝的饮品。
  “劳烦嫂嫂了。”刘毅连忙还礼。
  黄月英微微一笑,倒茶之后,便退回了后堂,诸葛亮坐在主位之上,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继子。
  “何时的事情?”看着诸葛乔,诸葛亮有些头疼,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就跟刘毅家那小魔女勾搭上了,刘家丫头继承乃父之风,行事自由,怎的自己这继子平日里管教甚严,而且性格也老实敦厚,怎的也被带偏了?
  “回父亲,我与刘家小妹于前年相识,后来情谊相投,所以……”诸葛乔躬身道。
  诸葛亮扇扇子的频率在这一刻有明显的加速,颌下长须被风吹得乱舞,脸上却是一片平静:“你伯渊叔父常说,让你们有自己的主见,你可曾想过你二人的未来?”
  “孩儿想过。”诸葛乔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看向刘毅和诸葛亮:“孩儿愿意娶刘家小妹为妻。”
  “哪怕放弃诸葛家的继承权?”刘毅看着诸葛乔,突然问道。
  虽然诸葛亮一直以来克己勤俭,但他的爵位是可以继承的,这可不是小事。
  “伯渊!”诸葛亮皱眉看向刘毅。
  刘毅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诸葛乔道。
  “孩儿愿意!”诸葛乔躬身道,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人是憨厚了点,但这性子……刘毅有些明白女儿放着那么多俊杰不选,选了这么个有些笨的人了。
  刘明这种聪明绝顶的女人,只有两种人能够获得她的芳心,一种就是能够全方位碾压她的,无论能力、智慧甚至颜值,都得跟她匹配的,另一种就是能为她放弃一切,全心全意对她好的。
  第一种可不好找,诸葛亮再年轻个二十岁差不多,或者当年的周郎也可以,诸葛乔属于后者。
  “伯松先去吧。”刘毅摆了摆手,示意诸葛乔先离开。
  诸葛乔目光看向诸葛亮,见诸葛亮点头,方才躬身告辞。
  “孔明啊。”刘毅摸了摸下巴道:“这门亲事,你如何看?”
  “伯渊以为,女强男弱……”诸葛亮看着刘毅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两家的婚事,天子还不至于忌惮,但这方面也得让刘禅安心,这些外部因素不谈,单说两人,刘明可算是诸葛亮看着长大的,要说不亲,那是不可能的,感情上诸葛亮对刘明可一点儿不比对这个继子差,但诸葛亮同样知道,刘毅的女儿不是一般男人能够驾驭的,诸葛乔绝对不是那块儿料。
  结婚可不是你我看对眼儿就行,作为过来人,诸葛亮很清楚一个家里女强男弱可未见得势好事,刘毅之前让诸葛乔放弃诸葛家的继承权,显然也考虑到这点,如果诸葛乔是诸葛亮的继承人,那以后刘毅嫁进诸葛家,下一代恐怕直接成了刘毅掌事了。
  不考虑外部政治因素,这也不成啊,他跟刘毅关系再近,也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但如果诸葛乔不是继承人的话,这个问题就没了,大不了当个上门的,但诸葛亮好歹也是左相,怎能接受?
  “我可没说要招赘。”刘毅看向诸葛亮笑道:“尚未恭喜孔明,喜得麟儿。”
  没错,诸葛亮在前年有了孩子,只是当时因为关中新定,家眷都留在汉中,一直到去年才接到长安。
  诸葛亮看了刘毅一眼,摇头道:“我知道你是何意,但这对伯松不公。”
  再怎么说,也不是自己亲生的,自己百年之后,爵位有谁继承,诸葛亮其实也有过犹豫,不过诸葛乔或许才不足服众,但其性格却颇得诸葛亮喜爱,所以这事也就一直没提,诸葛亮不说,诸葛乔便是诸葛亮的法定继承人。
  但这种事,不止关系到两个孩子,妻子怎么想?儿子长大了怎么想?这都是问题,诸葛乔主动退出自然是最好的,但诸葛亮也关心诸葛乔的感受。
  “你怎知他不愿?”刘毅看着诸葛乔离开的方向,叹息一声道:“寄人篱下,其实心思最是敏锐,你虽聪明绝世,但有时候感情上的事事智慧弥补不了的,这样做,对他,对嫂嫂还有侄儿都是最好的。”
  诸葛亮看着刘毅笑道:“你呀,你可以为了明儿跑来劝我,伯松却无人为他张罗。”
  “以后会有的。”刘毅笑道:“放心,他们若能成了好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家,我不会多管,以后有了孩子,那也是姓诸葛,不会跟我姓刘,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我又何必操心?况且你我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再说了,明儿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她若嫁给他人,你能放心?”
  诸葛亮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自问辩才无双,但你却从不按照规矩说。”
  “女儿长大了,有喜欢的人了,当爹的也只能厚颜一些了。”刘毅无奈道。
  得亏女儿没喜欢上天子,否则的话,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同姓不婚,单是这一点,刘毅再牛也没办法扭转,除非天子能够不顾纲常伦理,否则谁也没办法。
  “你说生个姑娘却嫁给了外人,以后再回来就算是客了,这是个什么道理?”刘毅摸索着下巴,叹息道。
  “亮不太清楚。”诸葛亮摇了摇头,他没女儿。


第五百九十一章 琐事
  “最近朝中想要恢复旧制,闹得很凶。”谈完了儿女之事,诸葛亮把刘毅留下来用午饭,诸葛家的饭食一向清淡,就算刘毅来了,也只是弄了几颗鸡蛋,席间,诸葛亮看着刘毅道:“伯渊如何看?”
  “我如何看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如何看。”刘毅喝了口酒,闻言挑眉道:“如今陛下已然亲政,他有自己的想法,你我作为辅臣,可劝,但不能替陛下做绝断。”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一死,刘禅担心这些老臣揽权,但他们这些人也担心刘禅为了立威而推翻刘备时定下的制度,书院、兴工,如今已经证明了可以强国,而大汉朝廷如今对于世家的依赖在不断降低,完全脱离不可能,但若让刘毅决定,此前应允有功将士子弟的读书机会绝不能改,大汉军队如今在战场上能奋勇杀敌,死战不退,全凭这一条,如果一改,大汉军队的战斗力恐怕立刻便会大幅度降低。
  这件事情上,如果没有天子的认可,想要继续下去很难。
  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刘禅没有这方面的观念,就算这一次稳住了,将来不断有人劝诱,还是有可能出现动心,若是以前,刘毅或许会去劝刘禅,但如今,刘毅也想开了,自己虽然有造福后世之心,但自己最多保一代、两代,再影响一代,若是还不能在意识形态上打破人的观念,终究是难以为继的。
  工业发展它是有瓶颈的,大汉如今能一步步凌驾于魏国之上,那是如今的力学运用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加上自己能够附加属性的能力,但自己终究会死,能留下来的,也只有完善的力学体系,但到了那个时候,工业发展应该已经达到了瓶颈,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进步的脚步自然也会慢下来。
  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跟那些世家对抗,而是想想如何将这些理念、思想上的东西一点点扭转过来,否则终不长久。
  诸葛亮点点头,看了刘毅一眼笑道:“此番西行,伯渊倒是开朗了许多。”
  刘毅笑了笑,没有接话,迈入宗室境界后,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增加,更多的是心态上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看待的角度不同,理解自然也会出现不同,如今的他看问题,犹如高屋建瓴,目光会变得长远,当然,这是建立在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见识的情况下,寻常匠人就算到了这个境界,看到的也只是工匠本身的问题,出了工匠这个圈子,该不懂还是不懂,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站的再高,看到的还是一片黑暗。
  “说这些有什么用?我昨日入宫已经跟太后商议了一下士载和大将军之女的婚事,之后大将军回朝商议,若是能成,正好将这两对的婚事一起办了。”刘毅笑道。
  “哪有这般容易,需得挑个好时日。”诸葛亮摇头笑道:“你可知道这婚姻为何要挑个良辰吉日?”
  刘毅看了诸葛亮一眼道:“因为婚后就没什么好日子了。”
  诸葛亮:“……”
  看着诸葛亮凝视的目光,刘毅想了想道:“化煞吧,毕竟两人结合,命理五行相冲,可通过此法化解。”
  他对阴阳五行有过深入的了解,风水之学也下苦钻研过,大多数都是忽悠人的,但其中也有一套很有意思的观念在里面,若用现代学说来讲的话,人跟人之间都有各自的磁场,很少会有人磁场完全吻合,挑选良辰吉日,就是通过外界的磁场来中和两人的磁场矛盾。
  而在阴阳五行学或是谶纬之学中,这种五行之间的冲突称之为煞。
  这东西对常人来说很虚,但对刘毅来说,他的很多建筑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而且也能衍生出相应的属性,这让刘毅很怀疑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虚的,只是缺少一种东西去激发,就如同自己的系统。
  “你呀~”诸葛亮摇了摇头,明明所学颇丰,偏偏很多时候不正经说话,这也是两人关系不错,换个饱学之士,估计直接走了……不对,是直接撵人了。
  “那士载的事情先不说,你我两家的亲事,你先算一算,能的话,将你兄长也请来。”刘毅笑道,其实他对这个不是太上心,但这事不可能真的随便挑个日子就行,毕竟是刘毅和诸葛亮两家的事情,太过草率,也不符合两家的身份。
  “也罢,此事我也需与兄长商议。”诸葛亮点点头,毕竟若是真的诸葛乔因此失去诸葛亮爵位的继承权,诸葛瑾那里,诸葛亮也需给个交代。
  两人饮宴之后,刘毅告辞离去,女儿这件事有了着落,接下来,他要开始主持长安和洛阳的督建工作,眼下两地轨道已通,物资运送也更加方便,长安这边已经快要竣工,而洛阳方向慢一点儿,但今年年底也可以竣工。
  收尾阶段,刘毅这边必须亲自投入其中,七级雇佣一天得一千钱,八级的费用是一万,这钱刘毅可舍不得,只能自己亲自去建了。
  所不同的是,这次刘毅离开,除了邓艾之外,连诸葛乔也一并带上了,显然是想要培养这个准女婿,同时也近距离看一看这准女婿是否真的言行如一,毕竟就是装的再好,也总有路出马脚的一天。
  邓艾这次回来,是为了准备成亲,但这种事儿,其实用不着他自己操心,他娘,吕玲绮还有太后主持,去跟关羽说媒什么的,邓艾等结果就行了,与其在这里闹心,倒不如去干点事儿,也省的胡思乱想。
  对于刘毅回朝后,就开始四处跑,刘禅也挺无奈的,他还想跟刘毅研究研究如今朝局,结果相比于这些,刘毅显然对两都的建设更感兴趣。
  不过没多久,关羽、张飞、庞统回朝,朝局也日渐稳固,刘禅倒是不愁没说话的人。
  “邓艾?”这日,刘禅正在跟关羽、张飞散步,关羽突然提起了女儿的婚事,虽然太后做媒,但关羽觉得,还是该跟刘禅说说,看看自己这个侄儿有何看法。
  “算起来,阿姊也有早该完婚了,昔日那吴主孙权向二叔提亲被二叔婉拒,朕听闻,那孙权之子也是人杰。”刘禅看着关羽笑道:“为何拒绝?”
  “那吴国狼子野心,臣女岂能下嫁?”关羽摇了摇头,一捋胡子,冷哼道。
  现在说下嫁倒也没毛病,关羽是当朝大将军,孙权自废帝号,向大汉称臣,虽然不是真的归顺,但就级别上来讲,孙权在关羽之下。
  “倒也是,那士载之事,二叔觉得如何?”刘禅看着关羽笑问道。
  “士载家学渊源,又是伯渊与孔明的弟子,确为人杰,倒也可以。”关羽闻言笑道:“臣此番来,是想看陛下之意。”
  毕竟邓艾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刘毅、诸葛亮,关羽毕竟是站刘备这边,立场上肯定是站在刘禅这边的,若是刘禅不愿意的话,关羽肯定不会同意,太后说也没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