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刘毅觉得有些幼稚,但一群小家伙们却是乐此不疲,倒也算间接维护了治安,至少如今城寨中哪怕是那些富家纨绔,也没多少人敢跑到街上闹事,生怕被这个混世魔王给整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七个在衙署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送到刘毅这里做了苦力,一般得四五天,家里人察觉找到刘毅这里然后把人领回去。
  这一夜,刘诚很乖巧,也没再提参军的事情,晚上表现也很正常,让刘毅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不过,当第二天,刘毅看到刘诚留书的时候,面色顿时阴沉下来。


第五百三十四章 烦心事儿
  “怎么了?”吕玲绮路过时,疑惑的看着刘毅,虽然是背对着,但夫妻多年,她能察觉到刘毅身周散发出来的低气压,只是路过门口,就能感受到那股压抑感。
  “无事,只是想到最近一些烦心事。”刘毅摇了摇头,不动声色的把儿子的留书收入了怀中。
  “诚儿呢?”吕玲绮探头看了看房间,没了刘诚的影子,疑惑道。
  “昨日让他负责督建汉中至长安轨道之事,一大早已经走了。”刘毅转过身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得和煦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他自己?”吕玲绮皱眉道。
  “不然呢?”刘毅从房中出来,反问道。
  “诚儿才十二岁,夫君如何能让他独自去?”吕玲绮不满道。
  “甘罗十二岁便能为相,我们的儿子,可不比那甘罗差!”刘毅笑道:“这些时日我让他做的事情,全都能出色完成,再说,那边虽然事情繁琐了些,但也正好能够磨练其耐心。”
  “哪有这般当爹的?一点都不知道心疼儿子。”吕玲绮不满的抱怨了一句:“他可是你亲生的。”
  “不然呢?”刘毅疑惑的看了自家老婆一眼。
  吕玲绮胸口一窒,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吃饭。”
  莫名其妙!
  刘毅疑惑的看了眼吕玲绮,跟着走向餐厅。
  早餐做的比较清淡,但营养却不错,这也是刘家人这些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桌上少了一人,感觉少了什么,吕玲绮不知道实情,所以并没有太多感受,但知道真相的刘毅却是感觉有些空落落的。
  平日里刘诚吃饭很有意思,小老人一般端坐在桌子上,依足了礼仪优雅的吃上几口,然后会点评一下菜肴的味道,但不管好不好吃,也都会吃光,虽然会说几句,却也不责备厨娘,给人的感觉,就像个看破红尘的小老头儿一般,平日里只觉得好笑,但现在只觉得似乎这个家都缺了什么一般。
  “夫人,这洛阳那边的地基也要开始挖了,大概一两月的时间,为夫不在,年关的时候当能回来。”刘毅吃完饭,跟吕玲绮笑道。
  “那诚儿呢?”吕玲绮询问道。
  “差不多吧。”刘毅含糊其辞的道,他也没底。
  “老的小的,都不顾家!”吕玲绮哼哼了两声,动作却是不停,开始帮着刘毅收拾行装,一边絮絮叨叨的跟刘毅嘱咐一些事情,刘毅心不在焉的点着头。
  “小心些。”吕玲绮无奈的看着走神的夫君。
  “喏。”刘毅收回了心思,点了点头,告别了妻女,带着亲随出门,却并未离开城寨,而是去了右相府。
  “伯渊今日怎有空来看我?”庞统疑惑的看向刘毅。
  “有些事想要问你。”刘毅询问道:“我军参军可有年龄限制?”
  “有啊。”庞统点点头道:“一般按照汉律,十五岁就可以参军,到了二十岁,就必须在衙署登记,以便征兆,不过这些年来,天下大乱,这天下人口伯渊也是知道的,荆蜀之地还行,但在这苦寒之地,征法又有不同,以身高来算,只要身量到了六尺七,便可参军,一些长得高状的男子,十二三岁参军的也有,不过应当不多,而且蜀中征兵,需要出示户籍证明,但西凉这段时间尚未建好户籍,但也要提供自己的户籍,以便建宗案,而且如今我军并不缺兵,所以虽然也收兵,但还需要一定考核,并非什么人都招,伯渊怎会问这个?”
  “士元这段时间帮我留意一下军中新兵,诚儿留书去参军了。”刘毅从怀里掏出刘诚的留书递给庞统,叹息道。
  “他怎么想的?”庞统闻言,面色一惊,连忙仔细看去,心中也是焦急。
  刘毅对于孩子的培养可是从全方位来培养的,无论营养还是精神、心里、学问上,刘家的条件,自然不可能饿着孩子,而且营养方面刘毅也一直十分注重,加上刘毅和吕玲绮都算是高个,加上家里的各种成长属性,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身量已有七尺一,完全够了参军的标准,如今大汉在遣散一部分曹军之后,开始在关中、西凉之地征兵。
  西凉、并州、幽州自古以来,都是出精兵的地方,若刘诚真要参军,以他的身量还有自小锻炼出来的武艺是足够的,再加上那少年老成的说话方式……
  庞统拍了拍脑袋:“我这便命人去找。”
  “不要大张旗鼓,如今尚无战事,若是找到了,莫要惊动他,交给我来处理。”刘毅看着庞统道:“这军中武将,关中这边的多识得他,估计是往西凉去了,我想最近兰池大营进行一次实战演练,目标便是关中、西凉各地的贼匪。”
  刘毅还记得当初自己愣头青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儿,结果差点死在官军和山贼的交战之中,兰池大营军演,为的不是剿灭山贼草寇,而是让他们乖一点儿,没事别出来乱晃。
  庞统自然明白刘毅的意思,默默地点了点头道:“伯渊放心,此事我来处理,你……”
  “我等你消息,另外书信给子龙,不过子龙也没见过如今的诚儿,他此番参军,怕是要隐姓埋名,让子龙多注意一下军中比较优秀的就行了。”刘毅站起来道。
  自己的儿子的确优秀,哪怕士兵并不需要考核智力,但他从小跟在吕玲绮身边习武,无论力量还是武艺,都远超同侪。
  告别了庞统之后,刘毅回到长安那边安排了一下接下来一个月的工作,一个月后,汉中到这边的轨道应该就能通了,而长安到洛阳的木轨如今也开始铺设,道路比那边更简单,铺设起来用时也会少很多,到时候两地通畅,物资的运送就简单写了。
  “司空,如今地基已经打牢,是否可以开始做了?”回到长安工地,负责此事的官员过来询问。
  “可以了!”刘毅查看了一下地基的属性,将刘诚设计的图纸给了对方道:“按照此图来做,水循环还有各处机括,上面都有,一月之后我会回来查验。”
  “喏!”
  刘毅当即带着亲卫动身,去往洛阳,按照目前的局势来讲,未来几年里,大汉与曹魏的征战是小规模的摩擦,不会起大战,自己儿子想要建功立业,他那么聪明,又那般自傲,不会选择洛阳,而是会选择更加可能发生战事的西凉,但洛阳这边,也得看看,万一自己猜错了呢?
  为了照顾自己儿子的情绪,刘毅特地嘱咐庞统不要声张,此事两人知道就行了,不能外传,否则刘毅担心自己的那些对头们找儿子麻烦,甚至暗害。
  不过这样一来,也加大了搜寻的难度,只能暗访,而且以刘诚的聪慧,只要进了军中,想要隐藏自己太容易了。
  半月之后,洛阳。
  “伯渊这些时日怎的都心不在焉?可是有何事?”刘备已经巡视完洛阳一带,其实也没什么好巡视的,当年董卓带来的伤害,曹操接手之后虽有修整,但连年征战,而曹操的政治中心从许昌逐渐转往邺城,这期间虽也有人提议过修缮洛阳以为日后都城,但却一直没有真的实施,所以如今河洛一带自然也算不得多繁华。
  偃师还算比较完整,此外就是虎牢关、伊阙关这些关卡比较结实了。
  “只是最近有些疲惫,让陛下担心了。”刘毅笑着摇了摇头,他最近确实有些失眠,精神状态不佳。
  “你我君臣多年,伯渊心中有事,瞒不过朕的。”刘备笑着摇了摇头:“伯渊既然不愿说,那便不说,但若有难处,尽可对朕直言。”
  刘毅点点头:“一些家事,不敢劳烦陛下。”
  刘备不再多问,带着刘毅一起,走在洛阳的工地上,看着那被推倒了大半的城墙,有些唏嘘道:“当年啊,朕与云长、翼德在此处扬名,不想如今再至,却已物是人非,曹操、孙坚、袁绍、袁术……昔日十八路诸侯,百万大军何等浩瀚,只是到如今,尚存人世者,也只剩下朕一人尔。”
  刘毅点点头,这事儿都快过去四十年了,但刘备三兄弟,确实是从那时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名声。
  想想刘备这一辈子也算精彩,大半个天下都跑过了,如今算是转了一个圈儿再回来,也难怪刘备有这许多感慨了。
  人老了,就容易想当年,哪怕如今辉煌,但对刘备来说,更难忘的,恐怕还是那段时间吧。
  “伯渊,你说以如今之势,朕要平天下,还需几年?”刘备突然看着刘毅询问道,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问刘毅这个问题,甚至跟诸葛亮等人肯定也问过,心中定然也有个估算。
  “我军如今之势虽盛,但也因此,那孙权恐怕不会再与我军联合,五年后,可收并州,但收得并州之后,征战中原,若是与两家为敌的话,至少也需五年。”刘毅思索道。
  这倒不是他乱说,以汉军如今的军备,五年后他若能再进一步,或者将各种机床做出来,那大汉将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到那时,扫平天下是顺带着的。
  “十年啊?”刘备闻言叹息一声,自己能活到那会儿吗?


第五百三十五章 书信
  金成郡,令支。
  这里并非金成郡的郡城,但地势平坦,山地少,适合训练骑兵,同时土地相对肥沃,黄河环绕此处,也是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路径。
  除此之外,往西是西平郡,虽属汉地,但却是羌人聚集的地方,临羌、发羌都在这一带,反倒是汉人在这边比例并不多。
  赵云将令支选为自己屯兵之所,也有威慑羌人,尽快树立自己再者西北地区威信的心思。
  毕竟此番他出任平西将军,朝中是有很多人反对的,因为无论是对羌作战的经验还是本身在西凉一带的威望上面,马超无疑都比赵云更合适,虽然马超如今为卫将军,身份更高,但实际上,军权却都在关羽和张飞手中,马超虽然官爵高,但手中的实权却不多。
  很多人都觉得刘备这次安排赵云出任平西将军,有因私废公之嫌,赵云虽然生于北地,当年也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中从军,但那也是老黄历了,而且赵云当时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中,也不过是寻常小将,队率之流,若非刘备慧眼识才,赵云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
  而且就算如此,赵云这些年虽然跟着刘备南征北战,但实际上并不像刘毅、关羽、张飞、陈到那样有着能拿得出手的战绩,所以这西凉军权,应该交由马超才对而非赵云。
  这些舆论,赵云虽然不在朝廷,却也能听到,毕竟在刘备麾下这么多年,而且赵云为人也是忠厚,自然也有在朝中属于自己的人脉。
  但赵云无法辩解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事实,无论威望还是经验来说,在这羌地,赵云是两眼一抹黑,所以,赵云想要尽快做出一些功绩来,让那些人闭嘴。
  “将军!”马谡从门外走来,对着赵云微笑一礼道:“长安那边送来的书信,是私信。”
  马谡是自己请缨前来西凉的,之前的关中之战,马谡是在后方负责出谋划策或是帮助诸葛亮处理朝政的,但他并不满足,他也希望建功立业,但关中已下,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有机会了,所以他自请调往赵云军中,作为参军来助赵云成事。
  这个决定,并不盲目,马谡是跟赵云相处过的,知道赵云为人,也知道赵云本事,虽然赵云不及马超名声大,但若论能力,未必就比马超差多少,此番赵云来西凉驻军,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功业,更何况还有自己相助。
  “这个时候,想来是又有人在朝中质疑了。”赵云摇头笑道。
  “是司空派人送来的书信。”马谡看了看,对着赵云笑道。
  “哦?”赵云闻言接过书信,他跟刘毅,也有很长时间没见了,不知道刘毅这次送来书信,却是所为何事?
  竹简去了火漆展开。
  啪嗒~
  一枚木雕从展开的竹简中落下来,赵云手疾眼快,一把将那木雕抄在手中,定睛看时,却是一名少年人模样的木雕,样貌与刘毅有几分相似,但却更年轻,十四五岁的样子,神情淡漠,仿佛天下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起波澜。
  刘毅的木雕栩栩如生,就如同一个缩小版的真人一般。
  “咦?”马谡看着那木雕,轻咦一声。
  “幼常识得此人?”赵云看向马谡,笑问道。
  “自然,此乃司空之子刘诚,今年该有十二岁了。”马谡点点头,他在南中跟刘家颇为熟悉,虽然已经分别了几年,但对于那个小大人一般的刘诚,他还是能够认出来。
  “十二?”赵云怔了怔,怎么看,都像十四五岁的少年,而且刘毅将他儿子的雕像送来干什么?
  目光落在竹简上,竹简的内容并不多,先是叙旧几句,然后就是说了说自己儿子的事情,让赵云留意一下最近的新兵,若是发现刘诚,莫要声张,也别相认,看着就好,平日里训练什么的,不要管,但若真有战事的话,请赵云照看一二。
  如果刘诚真来了这里,希望赵云能够回信,也好让刘毅心安。
  “最近新兵的招募如何?”赵云没有给马谡看信,毕竟这信是私人性质的,不好给外人看。
  “我军如今是自主参军,若再蜀地,愿意参军的人自然多,但在这西凉之地……”马谡说到最后,摇了摇头,毕竟不久之前这里还是魏境,人心对于汉军多少会有些排斥,不只是羌人,就算是当地汉人,对于汉军归属感也并不是太强,这需要一步步实施仁政,需要时间来慢慢让大家接受汉军,这种情况下,新兵的征募自然不顺利,更别说自主参军了。
  赵云想了想,笑道:“如今户籍未建,可传告各郡,若有意参军者,只需有三老开出的传便可参军。”
  “不太合规矩。”马谡皱眉道,传就相当于身份证明,上面写着时间、籍贯、姓名还有去干什么,需要有至少县令级的官印才行。
  “征兵不易,再说西凉久经战乱,很多被匈奴或是羌人抓去做了奴隶的汉人是开不出正规的传的,既然当地人不愿意应征,可以选择这些人。”赵云摇头笑道,他带来的只有八千曹军降兵,而刘备给他的诏书中,允许赵云自行补充西凉军到两万,朝廷供给钱粮,但人手的问题,需要赵云自己解决,降低应征者所需具备的条件,也能扩大征兵范围。
  马谡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将木雕还给赵云,虽然好奇刘毅为什么将自家儿子的木雕送来赵云这里,不过赵云既然不说,他也不好细问。
  新兵是要接受训练的,汉军这些年发展的可不只是工业,农业也有着极大的进步,刘毅在荆州兼任长沙、岳阳太守时,就曾找一些老农研究肥料、耕作,为此还亲自下地实验,在粪肥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加完美的配比,识得荆州和益州这些年受益无穷,军中的粮食供给也十分充足,也因此,新兵训练也从最开始的半月一练不断缩短周期,到如今,基本是两日一练,新兵集训的时候,甚至是连续两月的高强度训练。
  这也是为何在这次关中战场上,汉军能够压着魏军打的一个原因,兵装本就强,更何况高强度训练下,就算没有实战经验,本身的单兵实力也比魏军强,自然也就形成了之前那样的局面。
  不过眼下西凉的条件肯定是比不上荆州、蜀中的,粮草要从蜀地运过来,也没有轨道车,路途遥远,耗损巨大,大概能维持五日一练的条件。
  等以后轨道铺到西凉来,物资补给充分了,就可以考虑加强训练密度了,刘诚长大一些后赵云就没再见过他,不过这位神童之名,赵云还是听过的,刘家那丫头自小便随吕玲绮习武,相信刘诚也不会太差,赵云估计若那刘诚真的在军中,在新兵训练期间,应该很容易就能脱颖而出,到时候自己再安排就容易多了,只是如何不动声色的安排,这还需要看这小子以后的表现了。
  自己的儿子跟着刘毅混出了名堂,如今更是负责南阳一带的军事,赵云心中对刘毅自然是感激的,如今既然刘毅的儿子可能来自己这里,赵云自然也准备回报一番,不过至少先得见着人再说。
  谁也不知道刘诚会去哪里,说不定直接就在蓝池大营应征了,毕竟那里参军的人多,更容易混进去。
  敲定了新兵征募的事情之后,赵云的注意力返回到眼下西凉的局势上,之前烧当、破羌纠集十万大军进犯陇西,结果被马超配合张任打的大败逃回,应该会安稳一段时间,但想要将他们彻底镇住,没有马超那样的威望,便要展现出马超那般的手段,对于这一点,赵云还是有自信不会比马超做的差,最近他正在积极备战,准备找个出头鸟收拾一顿,先把自己的威名给立下。
  这羌人根据赵云这段时间的了解,跟北地胡人有一定相似之处,同样是信奉强者为尊的观念,对于强者,哪怕是敌人也会敬重甚至敬畏。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马源问题得解决,赵云麾下号称有五千骑兵,但实际上,八千大军之中,真正能够配上战马的,连三百都不够,更别说五千了,倒是军备刘备给的充足,连弩、强弩、强弓、长矛、刀盾、铠甲,都是按照两万人的标准给配备的,只要有人就能装备。
  问题是没人呐。
  万事开头难,开头之后也不见得会有多轻松,对于如今的赵云来说,刘毅之子可能跑来自己这里参军只能算是一件小事,这西凉之地虽然地广人稀,但势力却是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赵云的精力,很快便被这些事情重新牵扯进去,同时新任的金城太守黄乐也是出身荆州,为人颇为干练,这金城一带在一个冬天的治理下,民心渐附,赵云这边的压力也渐渐小了许多,甚至黄乐还帮赵云弄到了一批从西域送回来的战马,虽然不多,但也总算让赵云有能力组建一支骑兵,直到此时,方才有精力来管新兵的事情。


第五百三十六章 雪中少年郎(上)
  时间在进入十一月之后,北方的天气已经冷的能够冻死人,十月末的时候,刘毅匆匆来过一次,洒下了大把的钱币建起了一座军营,但并未停留,甚至连赵云的面都没有见便匆匆离去,督建的事情都是马谡来完成的,刘毅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过一个时辰,当时的赵云还在巡视新兵训练,得到消息赶来的时候,刘毅已经匆匆离去。
  这一年的冬季,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沉寂,曹睿在默默地舔舐伤口,励精图治,革新吏治,司马懿以及很久没有上朝的陈群都走出来,带头革新。
  这是从自己身上往下割肉,若有选择,没人会这样做,但关中之战,河洛之战让这些站在最高处的人看清了形势,若不能紧追着伪汉的脚步,拿下一次等伪汉休养生息结束,再度兴兵之时,那到时候失陷的就不是关中或是河洛,而是整个中原了。
  虽然现在将权利和利益放出来一部分让人不舍,但伪汉的政体对士人更不友好,不是不能生存,事实上,大汉的士人也没到真正威胁到生存的地步,但权利或者说特权方面是没办法跟曹魏比的,若天下最后真的被大汉所得,那他们这些人作为降臣再加上大汉对士人的态度,比现在的条件会差很多很多。
  这是关系到整体利益的问题,哪怕有人对于眼下大幅度提高匠人的待遇,专门组建匠作大营有所不满,但在这个时候也得统统闭嘴,这样在大汉的压力下,加上司马懿、陈群两位辅政大臣的鼎力支持,曹睿这次革新政体出奇的顺利。
  东吴在曹魏派蒋济出使之后,也沉默下来,大汉的情报人员发现获取东吴的情报变得困难起来,但同时,东吴加大了向大汉购买器械的力度,几乎是以往的两倍。
  至于大汉这边,也挺忙碌,朝廷在消化战果,刘毅在入冬以后就开始进入西凉,在各地负责建设一些能够抗寒的建筑,以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同时木轨在沟通关中和汉中以后,大量的物资被送过来,长安城和洛阳城先后开始兴建,而刘毅除了定时回去看看进度之外,多数时间都在各处奔走,撒钱,铺设西凉的轨道,大汉整个朝廷在这个冬季都在为这西凉以及关中的建设在忙碌。
  刘毅作为司空,同时也是这次整个关中、西凉改建的筹划者,自然也成了最忙的那一批人。
  最近匈奴人倒是挺安分,毕竟河套之地水草丰富,足以养活他们,但羌人这边却闹得很凶,赵云没有马超的威名,只能用最铁血的手段去镇压,两个多月来,已经熟悉了一些这西凉一带的情况,对于羌人,并没有盲目的去仗着兵甲厉害就往上硬怼,而是跟羌人约战。
  不是没有其他方法,只是这样一来可以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刚刚经过政权的更迭,民心这个时候损失不起,而且对羌人来说,你用阴谋诡计胜了他,未必会心服,除非你能一直将对方族灭,但这是不可能的,堂堂正正的约战,看似愚笨,但实际上更容易震慑人心。
  定下规矩,若是赢了,赠他们钱粮,若是输了,则这个冬季就不能再跑来闹事。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伤害百姓,但这样定下规矩,对方为了利益,也会自觉的按照自己的套路来,当然,不是对谁都管用,毕竟羌人出兵,多数是生存物资不够,来抢掠的,对于这种,赵云会展露出最无情和冷血的一面,以精兵破之,一直追到对方的地盘,斩杀其首领,将羌民带走,充实人口。
  赵云的威名也在这段时间迅速建立起来,按照规矩来,就算打败了,赵云也不会做的太绝,态度好点,还会支援一些粮食,但若不按照规矩来,那赵云发飙,通常几个部落加起来都挡不住,部落没了,人口也被抢走了,就算有活下来的,也只能被其他部落给收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凉以令居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羌乱渐渐减少了许多,这一带的汉民也逐渐归心。
  十一月中,河西一带出现大范围降雪,天地间一片苍茫,一支商队缓缓地行在雪地中艰难前行。
  “再走三十里便到了允吾地界,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在今夜前抵达。”为首的马贩吐了口唾沫,看了看四周,暗叫一声晦气,这走到一半突然遇到大雪,这西凉之地地广人稀,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赶路,祈祷这雪能尽快停下来。
  朔风如刀,刮在脸上贼疼,名叫章仲的马贩紧了紧身上的皮衣,叹了口气道:“这雪也不知道何时能停。”
  身边的少年抬头看了看天色,淡漠的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只是冷淡的道:“至少也需三天。”
  “程兄弟说三天,怕是三天之内停不了了,大伙儿快走。”章仲看了一眼少年,对于对方脸上的冷漠并不在意,自从遇到这少年一来,在章仲的记忆里,对方的表情就没变过。
  对于少年的本事,却是发自心底敬佩,不是对方武艺有多高,事实上,这一路来,也遇到过不马贼劫道,但这少年从未出过手,虽然他背上背着一杆九尺银枪,但更像是个摆设,真正叫人佩服的,是这少年似乎无所不知,此番出行前,少年其实已经说过最近这一带会有大雪,最好别上路,只是这次他们跟一批西域商人约好了一批马要送来,不好耽误,如今刘备开始组建骑兵,这马可是抢手的很,最终还是没能经住诱惑,结果还是没能赶在大雪之前,赶到允吾。
  “这一带属于烧当羌的地盘,平日里是不敢走的,不过如今这般大的雪,那些马贼、羌人怕是也不会出来,这就应了那句老话,福兮祸所依。”一名中年护卫哈哈笑道。
  “福祸不过是一定几率,虽也有相关,不过却并非应在一人身上。”程兄弟淡淡的开口道:“也需有人一辈子倒霉,而有人却一辈子走运,倒霉的人所造下的福被另外一个人所获,双方或许根本没有关系,甚至相隔百里、千里也未必不可。”
  一句话,将刚刚升起来的一些气氛降到了冰点,跟这天气一般。
  中年护卫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两下,有些无语的看了少年一眼,少年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通人情,这种事,有必要说的这么详细么?
  一旁的章仲笑道:“就说现在吧,我等此行不被应到就可以了。”
  “几率有些大!”少年看了看天气道:“如今平西将军自九月以来,治理边患颇有成效,这西河一带的羌族或是马贼都安分了许多。”
  “这不是好事吗?”章仲不解道。
  “对此地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但于我们而言,天降大雪,军队也不可能一直巡视,马贼、羌人今年因为平西将军打压,生计艰难,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才是机会,而且我们冒雪出行,被打劫的几率极大!”程兄弟依旧是淡漠的表情。
  章仲的脸上笑容有些僵硬,他大概能够察觉到这少年出身定然不凡,并非衣物,而是那种气质,跟平常人家的孩子绝对不一样,而且胸中所知颇丰,这不是一般人家甚至普通富户都不可能养出来的。
  天知道这小子好好地富家公子不做,跑来跟他们贩马,不过猜到对方身份不凡,章仲自然想借着这个机会攀个高枝,因此也没点破,只是平日里对着少年郎颇有照顾。
  说实在的,这位名叫程远的少年身上并没有太多纨绔子弟的习性,甚至会自己做饭,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相处起来不好接近,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就有一点……不会看场合!“既然如此,程兄弟为何还要跟我等过来?”那中年护卫有些不爽道,这小子虽然说得句句在理,但就是让人有些忍不住想抽他。
  “我尚未见过羌人和马贼,想要看看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名叫程远的少年淡漠的看了看雪幕道,似乎还有些期待那些人早点到来。
  章仲脸颊抽搐了一下,这一次,他接不住了,天知道这些聪明人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他巴不得一辈子别碰上马贼呢,这位小爷倒好,明知道碰到马贼、羌人的几率大,还专门跟过来,这是嫌命长是咋的?
  “来了?”少年突然趴在雪地上听了听,然后站起身来,不知道是否是错觉,很少有情绪波动的他,眼中似乎有几分兴奋的光芒。
  “疯了!”章仲面色一变,他也听到了动静,视线受大雪阻拦,看不到前方,但脚下的震动却是能够感受到的。
  “快,把车放在前方,大家躲在车后!”也顾不得再去管那程远这莫名其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