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明面上为难刘毅,但这个时候来这么一手,这李严当真有些不顾大局!
  “先将府库之中的粮草送过去,另外命人给我备马,我要去汉中,亲自去见陛下!”刘封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怒声道。
  “喏!”仓曹掾吏连忙躬身道。
  “府君!”郡丞连忙上前阻拦道:“此事乃是李严与墨侯之争,府君还是莫要参与其中为好。”
  “哼,我私自调动上庸粮仓,也是罪责,为免有人事后拿此事来说事,我现在便去向陛下请罪!”刘封冷笑道。
  郡丞闻言只能点头,命人去给刘封备马。
  很快,刘封颤巍巍的来到府外,早有人备好了战马等待刘封。
  “我走后,前线的粮草不可有失,若有罪责,事后自有我来承担!”刘封看着郡丞,嘱咐道。
  “喏!”郡丞叹了口气,躬身一礼道。
  刘封准备翻身上马,多年未曾骑马,加上体型肥胖,一时间,竟是没能翻上去。
  本来很严肃的事情,此刻再旁人看来,确有些好笑,却又没人敢笑。
  “看什么?还不过来扶我上马?”刘封回头,瞪了一眼那些想笑又不敢笑的亲卫道。
  “喏!”
  几名亲卫连忙上前,合力将刘封送到马背上。
  “走!”刘封拽着马缰,喝了一声,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往前冲了几步,两只前蹄突然咔嚓一声折了,惨嘶一声,栽倒在地。
  刘封虽然这些年荒废了武艺,但底子还有一些,灵活的一个翻滚,从马背上滚下来,并没有受伤。
  “……”看着这段前蹄,无助嘶鸣的战马,刘封有些无语,也有些闹心,现在的自己,连马都不能骑了?
  “府君,正好有发往汉中的粮车,不如乘坐粮车前去汉中?”一名亲卫小心的建议道。
  刘封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带路!”
  “喏!”


第五百一十六章 刘封请罪
  汉中,皇宫。
  刘备的背已经有些驼了,但自各路大军出兵以来,刘备的精力却是少有的旺盛,每日都会召集群臣上朝议事,对前线的战报也是时刻关注,只要前线传来任何消息,刘备都会第一时间查阅。
  对于刘备来说,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或许就是拿下长安,定鼎关中,为新汉立下稳固的根基,一统天下或许有生之年无望,五十便能知天命,刘备如今,已经七旬高龄,更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机在不断消逝,但若能为大汉立下关中基业,再加上有贤臣辅佐太子,这一生,能够看着自己亲手打下的基业在自己手中焕发生机,也就够了。
  这些天来,前线的捷报不断传来,先由陈到破郿县,后有张飞下天水,街亭破张郃,再然后是黄忠攻破陈仓的消息,刘备脸上的笑容,这些天就没有停止过。
  “好!好!好!”皇位之上,刘备此刻正在翻阅着手中的战报,关于洛阳的,洛阳攻陷,关中几乎可说是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只凭关中曹魏本身的力量,以眼下的局势来说,赢定了。
  原本在计划中,只要拿下关中,封锁函谷关便算胜利,如今刘毅和关羽联手破了曹魏援军,斩杀曹休,连河洛之地也落入掌中,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葛亮微笑着看着战报,虽说以洛阳的位置,他们会面临当年董卓同样的困境,补给太长,若是十年前,诸葛亮绝对不建议拿下洛阳,甚至函谷关都不要,只要能够拿下潼关就可以了。
  但眼下,轨道车的出现让这条补给线不再如之前那般成为困难,况且南阳也在手中,如此一来,洛阳不但不会成为刘备势力的累赘,反而会成为大汉的桥头堡,他日东征中原,洛阳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眼下关中之战虽未决出胜负,不过洛阳已下,魏军再想支援关中却是不易。”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伯渊只攻函谷关,未去弘农之事,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最近汉中一带,关于刘毅自恃功高,出工不出力之类的流言穿的沸沸扬扬,如今这洛阳情报传来,算是为刘毅正名了,哪怕此战主要是靠关羽大破曹休,逆转困局,但以诸葛亮对刘毅的了解,这其中,刘毅出力肯定不小,这是刘毅送来的战报,以刘毅的性格自然是捧关羽,要等关羽那边的战报传来才行。
  “伯渊随朕二十载,其为人朕岂能不知。”刘备摇了摇头,叹息道:“只是有些事情,我大汉这些年压得太过,有所反弹孔明当初也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却弹在了伯渊身上。”
  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说的是什么,这些年,在刘毅的影响下,大汉大力提拔工匠地位,同时又在各地开设书院,可让有功将士子弟入书院读书以激励参军。
  不过无论是兴工还是对有功将士的这种嘉奖,虽然没有明着影响士人的地位,但刘毅兴工,尤其是轨道车的出现,令各地运输顺畅,境内物资流动大兴,也让朝廷在这轨道之上,赚的盆满钵满,在经济上不再过度依赖各地豪绅。
  而有功将士子弟的读书,使得朝廷选材也不再局限于世家,这也使得出仕之途变得更加激烈,毕竟朝廷的官位是有数的,尤其是朝廷这两年开始组建独立于官场之外的监察贪腐的机构,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事实上,入仕的概率却是比以前少了。
  这种宏观上的问题,大多数人是看不出来的,但能看出来的同样不少,这是在整个政策上加大了士人阶层的竞争力。
  而刘毅在云南搞出来的新田法就实实在在的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了,那些新垦的田地归朝廷所有,租种百姓只有使用权而无买卖权,虽然暂时威胁不到士人的利益,但若以后百姓要出售的田地都转给朝廷,时日一久,私田会越来越少,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一个家族可以长盛不衰,但这样的制度,固然保护百姓的利益,但对士人阶层来说,等于限制了土地兼并的可能。
  所以除了一些真正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天下的人来说,刘毅现在在荆蜀两地的士人之中,是被排斥的,在这股力量面前,刘备眼下为大局着想,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士人的力量在眼下来说,是不可能摒弃的,作为帝王,他在寻找一个平衡点。
  刘毅搞出来的这些东西,其实两百年前,王莽也搞过,不过王莽失败了,但制度本身而言,其实并不错,刘毅既然搞出来,刘备也想借力推动,只是阻力之大,有些超乎想象。
  幸好,这次刘毅靠着洛阳之战挽回了名声,那些人就算想要发作也发作不了,刘毅不但不会有事,而且这次还能升迁。
  但接下来,刘备有些担忧,关中一定,要经营关中,刘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这边,这些势力的交锋,恐怕避免不了。
  士人如今不乱,最主要的是,刘毅的这条政策,让刘备将军心死死的抓在手中,天下再乱,只要这条政策不变,军心就会被死死握在手中,朝廷的这条政策,是任何一个世家都无法给予的。
  而如今大汉正规军和地方军的战斗力相差悬殊,临时组织起来的武装人多都没用,世家的私兵跟正规军根本没法比,天工坊供给军队的兵甲每一副那都是有记录在案的,并且至少有四五个环节相互监视,世家就算想要伸手都伸不进去。
  军队和各地的书院,是刘备最大的底气,但刘毅作为核心人物,他遭人嫉恨的原因不是什么功高震主,而是刘毅所掌握的能力,帮刘备一点点把那无形束缚的枷锁给打开,打破,尤其是南中这几年,轨道车的出现,各地书院第一批人才的选拔,成为刘毅被卷入风暴中心的导火索,真正让人感受到威胁了。
  为国做贡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因为国和家的利益很多时候都是并不一致的,尤其是对大家来说,更是如此。
  只是局面已成,诸葛亮很清楚,如今刘毅胜了,危机暂时解除,但问题却依旧存在,只是沉下去,因为刘备信刘毅,所以如今刘毅能被保住。
  但若有一日刘备不在了,又该如何?新君是否能够如刘备一般毫无保留的给予刘毅信任?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自然是希望新君能够如现在这般,继续信任和重用他们这般老臣,但纵观历史,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君臣二人,一时间相对无言。
  “陛下。”內侍进来,对着刘备躬身道:“有上庸太守刘封,在宫外求见。”
  “封儿怎会来此?”刘备已获得跟诸葛亮对视一眼,好像也有好多年没有见过刘封了,具体多久,久到刘备都忘了,此刻听人说刘封来了,倒是勾起刘备心中的怀念,毕竟如今太子刘禅地位已经巩固,而且刘封这些年来,安安分分的待在上庸,听说连军营都很少去,刘备对刘封的那点儿戒心,也早就消除了。
  “传!”
  “喏!”
  很快,刘封那圆滚滚,颤悠悠的身形,带着几分气喘从殿外进来,给人的感觉像是滚进来一个肉球一般。
  “臣……刘封,参见陛下!”刘封喘了口气,朝着刘备一拜。
  “噗~”
  一声闷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有些清晰,刘封腰臀处的衣摆随着刘封这么一拜,直接被迸裂了,看的刘备和诸葛亮眼皮跳了跳,也多亏大汉不兴跪礼,否则,以刘封现在的模样,这跪下来可就起不来了。
  “你是……封儿?”刘备仔细的看着刘封,两边的脸颊都往下吊,眉宇间,依稀能够看出几分熟悉的感觉,但跟记忆中那英武逼人的刘封根本是两个模样,刘备有些不确定。
  “臣正是刘封!”刘封弯了弯腰,有些憨憨的挠了挠头,这君前失仪,多少有些不好。
  “我儿怎成了这副模样?”刘备站起身来,走下台阶,有些吃惊的看着刘封。
  “这……”刘封地头到:“臣这些年耽于享乐,荒废了武事,加上酒色加身就……就这般了。”
  “你……”刘备看着他这副模样,有些心疼,摇了摇头道:“坐吧。”
  “呃……”刘封看了看地上的席子,有些为难,他这些年都是坐椅子的,不过如今桌椅虽然已经流行开来,但正规场合,还是以跪坐为主,苦笑着看着刘备:“陛下,臣今日前来是为请罪,这坐就不必了……不敢坐。”
  “何罪之有?”刘备重新跪坐下来,看着好好一员武将成了这副模样,实在有些心痛。
  “臣私自开了上庸之粮给墨侯,特来请罪!”刘封倒也不说李严的事情,只说了洛阳方面的情况,原定的军粮不够,所以他开了上庸的粮仓给刘毅送去。
  “为何不向正方说明?”刘备意外道。
  “不合规矩!”刘封躬身道。


第五百一十七章 平定河洛
  刘备是何等人,世故练达了一辈子,刘封这么一说,他算是看明白了,刘封哪里是来请罪的,这分明是来告状的。
  “正方……”沉默片刻后,摇头叹道:“也是不知变通啊,不过事有紧急,此事也怪不得你。”
  刘封自上殿以来,一直以君臣相称,刘备哪还不明白刘封这是想要退了这父子之名,只是不便明说,而刘备……当年自己亲口提的,如今也不可能再返回去,所以也没说破,只是称呼上,不再以儿相称,也算变相的承认了这点。
  “只是军粮之事,上庸贫瘠,府库存粮也无法支撑太久。”刘封躬身道。
  诸葛亮微笑道:“刘太守此来匆忙,恐怕还不知洛阳之事吧?”
  “哦?”刘封已获得看向诸葛亮,躬身一礼道:“请丞相示下。”
  “伯渊已与数日前配合君侯大破曹休,接连占据洛阳、虎牢,君侯之围已解,不必为此担忧了。”诸葛亮笑道。
  刘封闻言,松了口气道:“君侯果然神勇,既然如此,臣便告退了。”
  “不急!”刘备摆了摆手,起身下来,拉着刘封道:“你这些年久在上庸,如今难得你我君臣相聚,便在汉中盘桓几日再走不迟,正方那边,朕会下诏让他专心负责关中之战,洛阳后勤之事,今后由你来负责。”
  “臣领命!”刘封感激道。
  看着昔日的义子如此表现,刘备叹了口气,有些不舍和心痛,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就这样吧。
  ……
  伊阙关外,关平对于司马懿的攻势突然停止了。
  两天的时间里,双方在阳人聚一带展开的攻防着实激烈,关平将新造的投石车推上战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顾一切代价将司马懿军中那十几架投石车给砸毁。
  这倒不是刘毅的命令,而是关平觉得,这十几架投石车若落入魏军手中,被仿造出来,那对大汉的危害可不只是十几架投石车的问题。
  至于破司马懿,关平在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心中就没了这个想法,司马懿将这大营防守的滴水不漏,而且对方手中也有一部分天工坊打造的兵器,司马懿调度得当,基本上,这两日的攻防战,跟寻常攻防已经差不了太多,装备上关平这边也占不到便宜,甚至在攻城器械的问题上还吃亏,毕竟刘毅弟子做出来的攻城器械跟刘毅本身带队做出来的攻城器械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数量上的优势虽然也能弥补一些,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是把投石车投入战场而不排兵。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攻破兵力还在自家之上的司马懿是有些难度的,不过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关平就接到洛阳方向传来的命令,按照刘毅的计划,谷城的兵马可以先不管,先合力将司马懿这一支给端掉,最好能把司马懿给擒杀,最后再理会谷城兵马。
  关羽已经自虎牢出发,准备从轩辕关出,与关平夹击司马懿。
  因此关平选择停下来,一来休整一下,二来也是等候关羽到来之后,再一举攻破司马懿,他相信自家父子联手,定能击破司马懿。
  不过正是这次停顿,让司马懿察觉到不对。
  “大将军还未传来讯息?”观看过汉军军营之后,司马懿回到营中,招来岳琳和张虎询问道。
  “未曾,我们派去洛阳的信使也至今未回。”张虎摇了摇头道。
  “出事了,张虎,速速将军中缴获自汉军的器械搬运往郏县,乐琳,你去军中多布旌旗、草人,派出斥候截杀汉军布于这一带的斥候,不可让其发现我军撤离。”司马懿沉声道。
  “这……”乐琳和张虎闻言一愣,有些犹豫道:“大将军,何至于此?”
  “按理来说,汉军没了粮草,此刻不该停下来休整,而是拼命攻营才对,但此刻那关羽突然停手,说明对方并不担心粮草问题,另外洛阳境内,是我军的地盘,派去的人马怎会杳无音信,恐怕洛阳有变,我等先退往郏县,静观其变,而后再做打算!”司马懿沉声道。
  “就算如此,洛阳情况不明,我军如今并不输于汉军,何必后撤?”张虎皱眉道。
  “若洛阳真的有变,再撤恐怕就来不及了,不可心存侥幸!”司马懿摇了摇头:“此番缴获的汉军器械于我军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汉军的器械、兵装太强了,也难怪在与关羽作战的这段时间,魏军节节败退,连伊阙关都被关羽三日攻破,大魏必须围绕这个早做准备,否则,下一次遇上汉军,依旧是惨败收场。
  “可大将军……”张虎想说若司马懿猜错,岂非将曹休给置于险地?
  “退往郏县,依旧可以阻断汉军粮道,而且郏县背靠颍川,进可攻,退可守,若大将军无恙,我等依旧能够断了关羽粮道,若大将军有难,我等至少还能保留些元气。”司马懿面色一肃,沉声道:“此乃军令,有任何意外,皆由我一力承担,二位将军只管听令行事。”
  若是其他统帅,哪里容得帐下将士这般质疑,不过司马懿终究不是常人,张虎、乐綝也非寻常武将,是以细细解说了一番。
  张虎、乐綝对视一眼,只得听令行事,当下开始按照司马懿的命令,先将大型器械搬走,又开始以强化防御工事的理由,开始在营中各处布设旌旗,让对面军中的关平难以看清虚实,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将汉军斥候赶走或是围杀。
  关平一时间也不知道司马懿作何打算,只是命人严加守备,等待关羽大军到来,合攻司马懿大营。
  这般对峙,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关平收到关羽的消息,已经到了,当下率军出征,准备攻营,只是这一次,却没有受到任何阻拦,轻易的攻下了辕门,打开了营门。
  “将军!”周仓快步来到关平身边,沉声道:“营中无人,营寨上插满了草人,贼军已然退往郏县。”
  关平闻言,面色一变,连忙率军顺着汝水南下追击,却在梁县一带,遭遇了司马懿伏兵,折损了不少人马之后,无奈退走,回来后却正遇到关羽赶来的大军。
  “末将作战不利,走了司马懿,请君侯降罪!”关平跪倒在关羽身前,沉声道。
  军中无父子,在军中,父子二人一直是以官名相称。
  “此人倒是机警!”关羽闻言,叹了口气,看着儿子肩膀上倒插的箭簇,摇了摇头道:“此战确实是你大意,先去找军医治好箭疮,再去领三十军棍!”
  “君侯,这……”周仓闻言上前,想要劝阻,这三十军棍听着不多,但这军中的军棍跟平时县令打板子可是两回事,三十军棍下来,体质弱一些的,能直接打死了。
  “嗯?”关羽冷目如电,瞪了周仓一眼,周仓顿时不说话了。
  关羽对关平,一向严苛,不过或许也正是因此,关平的本事是最接近关羽的,尤其是这两年,无论武艺还是统兵水平,关平隐隐间,已是新一代第一武将了。
  “末将领命!”关平点点头,站起身来前去找军医疗伤。
  司马懿退往郏县,再打的话,战线会拉的更长,眼下得了河洛之地已然是超出预计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关羽还是明白的,因此对于司马懿,暂时并未理会,准备先平了洛阳之事,再看情形而定。
  洛阳、虎牢、伊阙关、轩辕关等地先后为汉军所得,偃师、缑氏、平县、巩县眼见曹休战败,河洛大势已去,本身又无守军,纷纷投降。
  关羽留下关平镇守伊阙关,自带兵与庞德两路发往谷城,同时刘毅也率军赶来与关羽会师。
  “谷城守将王平,早年曾随曹操攻打汉中之后,被升为偏将,颇有些本事,可派人尝试说降此人。”大帐之中,刘毅与关羽并坐于帅座之上,从得来的情报来看,守将王平的名字让刘毅感觉有些熟悉,这不就是历史上蜀汉后期的大将么。
  依照历史来看,这应该是大汉阵营的,所以刘毅本能的觉得此人可以招降,甚至以后可以大用。
  不过让刘毅皱眉的是,王平并未投降,而是选择死守,与谷城共存亡。
  谷城已是一座空城,要攻破谷城不难,但刘毅最中意的还是王平,不明白王平为何不降?
  次日,亲自披盔惯甲来到城下,询问王平。
  “墨侯好意,王平心领,然大将军待某不薄,如今大将军罹难,平岂能投敌?”王平站在城墙上,朗声大喝道。
  刘毅心中有些明白了,历史上王平投降的时候,对曹魏并无太多归属感,甚至并不受重用,但如今,王平能独领一军,显然很受曹休重视,而且从刘备守汉中到如今,近十年过去了,归属感也早已建立,此时的王平,早已心属曹魏,而非向汉,这样的人,再想招降就难了。
  想通了这一点,刘毅心中虽有不愿,但也不能一直耗着,当下回归本阵之后,不再阻拦,任由关羽发兵攻城。
  王平为了伏击刘毅,倒是带了上万兵马,但此刻困守谷城,在努力抗衡了三日之后,谷城被守军打开投降,汉军趁势攻入,生擒了王平,河洛之战,至此终结!


第五百一十八章 长安破
  夜色已深,身在长安的夏侯楙却并不平静,最近的局面对于曹魏来说始终处于不利的状态。
  从最开始郿县之败,到后来陇右三郡、街亭、陈仓,魏军一直在败,虽有小胜,但于大局而言,那只是边角,拿在整个关中战场上来说,站在曹真身边的决策层这里,魏军的控制区域在这短短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只剩下京兆这一片。
  西凉虽然还在手中,汉军也的确没有攻过去,但事实上,对于西凉,眼下也同样没有了魏军驻守,如果这一仗再败,京兆一失,西凉也只是汉军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夏侯楙失措,大魏据有中原,只要反应过来,援军很快就能赶到的,但这也是夏侯楙真正担心的,从大汉出兵到如今,已有一月多,按时间来算,朝廷的援军早该到了,但到现在,函谷关被那刘毅夺了,依旧纹丝不动,大魏的援军也迟迟未至,虽然没有人说过此事,但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所有人心中其实都已经有了猜测。
  洛阳那边的战事,恐怕没有自家想象的那般乐观,关羽再加上一个刘毅,文烈兄长是否能够料理?这真不好说,或许从洛阳方向来的援军是赶不来了。
  窗外的夜色静的有些吓人,走到门外,府览城中景色,万家灯火的场面在长安,看到的也只是一片黯淡,一如这关中的局势,让人看不到天明啊。
  武功之战虽然还未正式打开,但前景令人堪忧,若朝廷援军还不能赶来,以汉军如今的表现,怕是难以支撑太久啊。
  远处的夜色下,火光蹦了一下,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在这样寂静的夜色里,就有些刺眼了。
  正自心忧眼下局势的夏侯楙愣了愣,皱眉凝神看去,却并无异样,或许,是哪个将士粗心大意,把火盆给掀了吧?
  捏了捏眉心,最近关中局势越发严峻,搞得他都有些风声鹤唳了,就眼下来说,长安还是比较安全的。
  武功不破,汉军想要绕过来跑两百里路来攻打长安有些不现实,除非有另一支专门针对长安的人马……
  夏侯楙被自己突然出现的念头搞得有些心神不宁,他本身并不是那种太有能力的人,之前汉朝北伐,朝廷下诏让他回朝廷,也是为了保护,只可惜,函谷关被刘毅攻占,夏侯楙自然也就走不了了,曹真显然也没指望他能帮自己上阵杀敌,所以将夏侯楙留在长安。
  统兵打仗不行,但治理的话,夏侯楙还是有一些这方面能力的,而且武功之战不决,长安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不过等这一仗打完了,曹真准备将夏侯楙送回邺城,夏侯楙真的不太适合待在前线,尤其是如今汉朝已经开始侵犯的情况下,留在这里反而容易帮倒忙。
  仔细看了那边片刻,并未再发现什么异常,夏侯楙摇了摇头,准备回屋休息,想想就算真的有汉军打过来,自己或许能够击退汉军,向曹真证明一下自己并非无能,毕竟他也是读过兵书战策的人,只是一直以来,没机会展现而已,就像现在,他担忧洛阳局势一般,他能看得清楚局势。
  摇头叹息一声,夏侯楙转身,准备回屋去睡,只是下一刻,远处的城墙上响起的号角声令他面色为之一变。
  豁然回头,大概是南城方向,一段城墙上的火光开始亮的吓人起来,同时隐隐有厮杀声传来。
  “快!响号,敌袭!”夏侯楙也不知道现在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有些慌乱,但同样带着些许兴奋的情绪,命令下的倒是不慢。
  号角声带着几分急促在长安城中响起,曹真离开时,长安留了八千守军,也不算少,不过相较于长安城而言,还是有些单薄。
  夏侯楙在姬妾的帮助下,穿上了铠甲,急匆匆的带着府中的亲卫往外跑,城门那边的厮杀声越来越激烈,各处守将也看到这边的情况,有了夏侯楙的号令,开始朝着南城这边汇合。
  夏侯楙赶到的时候,城门已经被打开,火光下,能看到大量身披怪异藤甲的汉军冲进来,守城的魏军毫不示弱的冲上去,一刀砍下,对方毫发无损,魏军将士却多半被对方反杀。
  只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城门口组织起来的防线已经被敌军彻底冲溃,那些汉军身上的藤甲刀枪不入,冲杀起来也异常的疯狂。
  “这些人,怎的刀枪不入!?”看着那些疯狂杀入的汉军,夏侯楙有些惊悚,这样的仗,怎么打?
  “将军,快让开!”一名曹军将领眼见夏侯楙僵在了原地,连忙扑上来直接将夏侯楙从马背上扑下来。
  夏侯楙被摔得七荤八素,张口就要喝骂,但下一刻,却看到自己的战马身上已经射满了箭簇,倒在血泊中抽搐着。
  一丝寒意自背后升起,瞬间蔓延向全身,面色也在这片刻的时间里变得惨白,也顾不得再抱怨手下将士救人的方法粗暴,连滚带爬的爬起来,本能的向后撤。
  战场比之想象的要残酷得多,一个不慎,作为主将都有可能被杀,这根读了多少兵书战策武关,当直面那残酷景象的时候,以往所学的知识在这一刻统统不见,剩下的,也只有对死亡的恐惧,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只想远离这一切。
  厮杀还在继续,有魏军发现这些藤甲虽然刀枪不入,但却怕火,好几名汉军被魏军慌乱间本能挥动过来的火把给引燃,惨叫着倒在地上翻滚,火却越少越大,甚至引燃了四周的汉军。
  藤甲军夜战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意外,但这零星的火攻并不能对大局有任何帮助,尤其是在主将已经失去思考能力,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的情况下,发现这一点的那些人,也只是自己用一用,然后很快被拉开距离的汉军以弩箭射杀。
  城门失守本就对守军士气有着极大的打击,此刻主将都没了主张,只是往后退的情况下,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远处后方已经收到信号的魏延带领着大量汉军杀入城门,这次负责突袭的只有两千藤甲军,诸葛亮在派魏延出征的时候,已经跟他说明了藤甲军的不足和缺点,是以这次魏延出兵夜袭长安,用藤甲兵也只是因为藤甲轻便,借助道具更容易攀上城墙,主力的八千兵马依旧是正常的衣甲,藤甲军在攻破城门之后,就会退出战场。
  汉军的铠甲虽然不说如藤甲这般刀枪不入,但防御力却是惊人的,一般没个三五刀也砍不破,实用性上并不比藤甲差,更重要的是,没有藤甲这么明显的缺点,可以用作奇袭,但别真的把它当宝,这是当初刘毅对藤甲的评价,这点上,无论诸葛亮还是魏延,都是认同的。
  厮杀还在继续,汉军在入城之后并不急着杀敌,而是一步步的开始占领一些要地,将魏军驱赶出城,以最小的代价占据长安,毕竟接下来,可能还要防守!
  至于会不会增添了曹真那边的兵力,那就不必担忧了,长安一失,曹真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撤退而非怎么破敌了,这次带藤甲兵过来最重要的也不是奇袭长安,而是为了断掉魏军的归路。
  这关中的魏军,按照一开始定下的策略,是都要留下来的,当然不是都要杀掉,而是填充关中人口。
  关中这些年在曹魏的治理下有些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