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这些!”庞统往席子上一坐,冷哼道。
张飞闻言,只能无奈点头,不再提喝酒之事,事实上,他现在也没那么重的酒饮,刘毅给他的挂饰会抑制这方面的苛求,只是一种习惯而已,而且别看张飞平日里对士卒动辄破口大骂,但对庞统这种有本事的士人,张飞会给予相当的尊重。
“把那些酒都给我……收起来!”本想说的霸气一些,让人直接砸了,但又有些不舍,只能让人先把酒收起来,等仗打完了,再行饮宴。
“喏!”范疆对着两人一拱手,告退离开。
张飞见庞统不理他,嘿笑着舔着脸凑到庞统身边道:“士元莫气,不过玩笑尔,如今兴国、定国二将分取上邽与冀县,当能功成,接下来该如何走?”
庞统跟张飞相识多年,张飞既然听他的,也不好一直摆着个臭脸,思索片刻后道:“天水若下,可绕道陇关,若张郃攻街亭,我等可趁机攻取安定,如此一来,便对京兆形成合围之势,曹军必调主力前来决战。”
张飞默默地点点头,如此一来,则关中可定!
……
另一边,马超领了兵马,直往西城而去。
姜维得了消息,连忙紧闭城门,准备严防死守。
马超来到城下,遥望西城城墙,西城乃是小城,城高不足两丈,且是夯土累成,攻取不难,不过对方显然知道兵力不足,征募了不少百姓上城守城,这让马超有些皱眉,大汉这些年法度逐渐完善,对于百姓,是能保则保的态度,此番刘备兴兵,为的就是占领这关中之地,这关中百姓,如今也被刘备当做是自己的子民了,马超也不愿多造杀戮。
“大兄,我去叫阵!”从弟马岱来到马超身边,看了看城墙方向,对着马超道。
“嗯。”马超点了点头,若是强行攻城,就算最后破城,这西城也会成了一座死城,与初衷不符。
马岱策马来到城下,举刀遥指城头道:“某乃骠骑将军帐下,奋威将军马岱!城上是何人守城?”
姜维正在旗下观望汉军阵势,听得马岱自报家门,想了想,自旗下走出,看向马岱道:“天水姜维,尔等何故犯我疆界?”
“荒唐!”马岱冷笑道:“此乃大汉天下,汝主本为汉臣,却篡汉自立,有何颜面与我说此言?”
姜维皱眉道:“大汉气数已尽,天命在魏,尔等倒行逆施之徒,安敢说此狂言?”
“天命在魏?”马岱将刀一指,指向那些守城百姓,冷笑道:“何为天命?不过民心尔,你自知必败,却让这些百姓前来送死,又是何道理?”
姜维自知理亏,不与他多说,只是冷声道:“将军此来,究竟有何事?”
“取城而来!”马岱冷声道:“西县不过小城,如今骠骑将军亲至,此城必破,陛下素来仁义,不忍荼毒百姓,是以我家将军希望汝等自行退出城池,免得刀兵一起,涂炭百姓!”
“既然如此,尔等为何不退?”姜维冷笑道。
“我强你弱,我为何要退?”马岱看着姜维,朗声道:“若你不愿,可出城与我等决一死战,无论胜败,我等保证于此城百姓秋毫无犯,但若攻入城中,难免有所损伤,这些百姓又有何辜?”
姜维也不太愿意驱民守城,闻言沉默片刻后点头道:“也好,本将亦想领教一番!”
他观马超军阵,并不紧凑,相反十分松散,暗忖未必没有机会,当下点齐兵马出城,欲与马超一战。
马岱见姜维出城,正要上前挑战,却见马超从阵中策马而出,来到阵前,挥了挥手,示意马岱退后。
马岱见状一怔,随即明白了马超的打算,当下点头一礼,策马退入阵中。
马超横枪立马,鹰隼一般的眸子在曹军身上扫过,最终落在姜维身上:“安国便是败于你手?”
“不错!”虽然不知安国是谁,但想来便是之前被自己击退的汉将,姜维傲然道。
“有些本事,可敢出来与我一战?”马超看着姜维道。
“哦?”姜维看了看马超身后的汉军,目光落在马超身上道:“若在下能胜将军,将军可愿退兵?”
“不会。”马超摇了摇头:“你不可能赢!”
“那若在下赢得将军,将军可否……”
“放你离开!”马超挥了挥手,马岱立刻率军压上,张弓搭箭,对准姜维:“你也可以不应战,我会立刻挥兵攻城!”
“你……”姜维明显感受到这一刻汉军的气势陡然暴增,阵型也在一瞬间变得凌厉起来,不再散乱,哪还不知道马超之前是做给他看,诱他出城!
马超棱角分明的脸上掠起一抹笑意:“小娃娃,这打仗可并非只有行军布阵!”
第四百九十二章 投降的套路
这打仗,兵法说到底,其实就是骗人的艺术,作为一名将领,战阵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最基础的,优秀的将领,考验的还是临战之时对敌人心态的把握。
姜维初出茅庐,一出手,便将关兴击溃,正是锋芒毕露的年纪,马超就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而且他当年也足够优秀,对于姜维的心态,自然摸得准,所以他一开始,便故意将阵型摆的极为松散,让姜维心生不屑,更容易被骗出城来。
一旦出城,这西城就算攻破了,现在马超更想看看这姜维的本事。
年过五旬的马超,看起来并不显老,除了眼角处的鱼尾纹之外,若不细看,就像个四十左右的男人,眉宇之间给人一种强烈的侵略感。
早年听到关于马超的传闻,几乎都是说他有勇无谋,但这一刻,轻易被马超骗出城的姜维感觉有些羞愧,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出城,并不是因为马岱之前的话,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汉军军阵松懈,加上心中有拿马超当踏脚石的想法,想要一举击溃马超。
而事实证明,在这个时代,能闯下偌大威名的人,又怎会简单?姜维也不知道,当初给马超下了有勇无谋评语的人是怎么想的?只是一个阵型,便轻松的将自己骗出城来的人,会是有勇无谋?还是说自己太蠢?
这一刻,看着马超那极具侵略性的笑容,姜维有些怀疑人生了。
只是到了此时,也容不得他再多想,深吸了一口气,手中银枪缓缓举起,指向马超道:“请!”
“好!”马超大笑一声,策马而出,姜维也同时飞马冲向马超。
两骑在战场上飞快的靠近,马超的丈二长枪却并非如同寻常长枪一般以刺为主,靠近的瞬间已经抡圆了朝着姜维砸下来,姜维只得举枪招架。
“咣~”
剧烈的交鸣声中,姜维接下了马超的这一枪,但双臂有些发麻,他毕竟不是那种力量型的武将,马超也不是,但这次纯力量的比拼上,姜维无疑是落了下风,不只是力气,从一开始就被马超占据了先机和主动,他只能被动地按照马超的节奏来打,这一记硬碰,可不只是力量上的对比,马超是蓄足了力气砸过来,姜维却是不得不中途变招,再加上力气本就差马超一些,完完全全被马超从各方面压制住了。
或许从一开始的心态上,就被马超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主动。
“呼~”错马而过的瞬间,背后劲风声起,姜维心觉不妥,连忙往马背上一趴,头顶擦过的劲风声让他出现耳鸣,缨盔也被这一枪给扫掉了,一头乱发随风飘舞。
姜维连忙趁势跃马拉开距离,调整心态,一脸凝重的看向同样调转马头的马超,对方很强,但强的并不只是武艺,还有那种有我无敌的心态、气势乃至对时机的把握和敌人心态的掌控。
是一个很可怕的敌人!
姜维心中对马超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不敢再有丝毫小觑,打起精神,摈弃心中那一丝丝畏惧,大喝一声,主动迎向马超。
两人来来回回斗了三十余合,姜维却是越战越勇,心中那股恐惧的感觉随着两人不断交手而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由恐惧转化而来的勇气,虽有不敌,但在气势上,却已经不再畏惧马超,甚至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有趣!”马超自然察觉到了姜维的状态,这小子竟然拿自己当磨刀石!倒是个可造之材!
当下挺枪跃马,手中长枪大开大合,他虽然过了巅峰期,但这些年一直在刘毅建造的校场之中磨练武艺,不但未曾有退步,甚至反而隐隐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又斗了五十合,姜维渐渐不敌,招法逐渐凌乱,马超收了些力气,朗声问道:“天兵已至,尔等绝无幸礼,何不早降!?”
“休想!”姜维咬牙道,自知不敌,不敢恋战,全力一枪将马超逼退之后,调转马头便绕城而跑。
“小家伙,有些意思!”马超却也不追击,直接命将士上前,将姜维所率兵马击溃、俘虏,至于那姜维,能逃去哪里?
马超命人前去报知庞统,希望庞统能设法将此人收降,这么一个少年英才,若是死在战场上,太过可惜!
……
另一边,张苞与赵广各领五千兵马,分取上邽与冀县,马遵得闻消息,心中大惊,如今上邽县中只剩两千兵马,如何防守?急忙命人前去通知姜维回军,此前姜维得胜的消息,多少给了他们一些信心,但如今汉军立刻便发兵来攻,却让他们都有些慌了。
西城陷落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立刻就传来,他们还将希望放在姜维身上。
“西城距此足有七十里,一来一去最快也需两日才能抵达,府君可先避敌锋芒,退往冀县,请城中富户出兵相助,同时命伯约火速回援!”尹赏看向马遵,躬身道。
“好,好!”马遵此刻也没了主意,手中的兵马只有两千,就算向富户借来一些,也不过勉强凑足三千人,哪敢与汉军作战,当下带着众人,又裹挟了上邽能带走的人马,尽往冀县而去。
上邽城便被张苞兵不血刃拿下,张苞立刻命人传书给张飞报捷。
……
“通知张苞、赵广,暂缓攻城!”连下两城,庞统接到马超与张苞的消息之后,立刻命人前去传令。
“士元,这是为何?”张飞不解的看向庞统。
“将军且看看。”庞统将马超的书信交给张飞,微笑道。
张飞接来书信,仔细看去,良久方才看向庞统道:“这姜维真的这般厉害?”
马超的武艺张飞是知道的,两人这些年来经常切磋,张飞如今已经年过六旬,再怎么不服老,但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如今的自己,若真刀真枪的跟马超拼,多半是拼不过的,姜维能与马超斗百八十合,这小子的武艺有些高啊!
“多半不弱,否则以孟起将军的傲气,也不会生了爱才之心!”庞统微笑着点点头道。
张飞闻言皱眉道:“但他是魏将,安肯投降?”
庞统微笑道:“且叫人散布消息,言西城已被姜维献于我军,姜维已然投降,剩下的事情,交给那马遵来做!”
张飞想了想,看向庞统,摇头道:“这般做法,有些忒不光彩。”
“那将军是否要做?”庞统反问道。
“做,为何不做?”张飞站起身来道:“此事便由你去办。”
“喏!”庞统微微一笑,前去传讯,让赵广、张苞二人暂缓攻城,又让马超送来几个家眷在西县的魏军将士,将他们放回冀县,去传递消息。
然后再等三日之后,方才命张苞、赵广二将去往冀县合围。
……
“嘭!”马遵接到溃兵的消息,气得一拍桌案,破口骂道:“不想姜维竟是这般小人!错看了他!”
因为姜维先去了上邽,却被张苞缠住的缘故,并没能赶在这些溃军之前抵达冀县,所以马遵这里反倒第一时间收到的是西城溃军的消息。
尹赏皱眉道:“这其中是否有诈?伯约生性磊落,并非此等小人!”
马遵闻言有些不悦,心中也觉得姜维老母都在冀县,不太可能投降,但眼下的消息,姜维却是倒戈了。
“府君,我等绝无说谎,否则西城既败,那姜维本该在我等之前回来,为何反倒是我等先回?”一名回来的溃军连忙拜道。
马遵闻言点点头,眯起了眼睛道:“不管如何,先将此事报知朝廷,由朝廷裁断!”
尹赏叹了口气,一旁的梁虔却是目光一动,看向马遵道:“府君!如今汉军大军前来,势如破竹,我军兵马不过三千,无论姜维是否投降,这天水我等都难守住,况且我等本就是大汉臣子,只因曹贼势大,方才不得已委身事贼!如今既然大汉兵马前来,我等为何要为曹贼死战?”
马遵闻言,心中有些意动,扭头看向梁绪和尹赏:“两位意下如何?”
梁绪摸着胡须,思索道:“若如此,不如顺势让那姜维做主?”
“这是何意?”马遵疑惑道。
“若是姜维先投了汉军,我等不过受人胁迫,不得已投降,这汉、魏之争,胜负难料,若我等投降,汉军败北,他日与曹氏也有交代,若汉军胜,我等自然无忧,但若最终魏军胜,也是那姜维投降,我等身不由己尔!”梁绪微笑道。
反正不管最后哪边赢,他们都不会有事,汉军赢了,他们投降了,汉军输了,曹魏重新打回来,那也是姜维的锅,他们只是被逼无奈而已,曹魏也不可能因此把他们怎样。
“妙计!”马遵闻言大喜,这也是他一直担忧的,汉军虽然势大,但曹魏也并非是吃干饭的,这两家交战,他投哪家也不对,如今有了个顶缸的,不管姜维有没有投降,先把问题给定性了,接下来不管哪边赢,他们都不吃亏!
第四百九十三章 匹马下城
姜维很累,也很饿,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吃饭,昨天逃到上邽想要汇合马遵等人,商议一下如何退敌的事情,马超的出现让姜维对汉军不敢再有轻视之心,而汉军训练有素,十万大军而来,姜维想建议马遵施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不管怎样,先把眼前这一关给过了,只要坚持到张郃大军来援,把汉军主力挡在这里,那陈仓、郿县的汉军只是偏师,便无力攻伐关中,然后等朝廷的大批援军赶来,这一仗就胜了。
姜维的思路无疑很清晰,汉军从蜀中出兵,肯定无力久战,只要耗下去,对方定然要退兵的。
只是上邽这么快便实现出乎姜维的意料,而且张苞在发现姜维这支小队人马之后,便出城追击,姜维仗着地形熟悉,花了一天的时间方才甩掉了张苞,只是身边也只剩下十几名亲随,连续三天,没有吃上一顿,眼看着冀县遥遥在望,城头依旧挂着魏国的旗帜,姜维心中也松了口气。
对于马遵等人一箭未发便丢了上邽这样重要的城池,姜维很失望,老实说,他不怕敌人有多强,再强的敌人,苦一点,仗着地利也能撑住,但自己人的不作为,而且对方优势自己的上级,他还没法说,这让姜维生出几分心灰意懒的情绪,此刻他现在也不想着什么建功立业,只想回家见见年迈的母亲,至于战争,若马遵听自己的便罢,若不肯听,自己就带着老母去张郃那里投军,总有用武之地。
冀县城门紧闭,姜维来到城下叫门:“城上的兄弟,我奶姜维,快快开城,放我等进去。”
“是参军!”城头的守将显然是认得姜维的,不过却并没有立刻开城,而是对着姜维抱拳一礼道:“参军稍待,末将这便去通传府君。”
“为何还要……”姜维闻言有些不满,又不是不认得自己,为何还要通知府君?只是话未说完,对方已经离开了,姜维只能将剩下的话咽回到肚子里,闷不做声的等着。
“嘎吱~”
过了足足一刻钟的功夫,就在姜维以及一众亲随等得不耐烦之际,城门突然开了。
满腹闷气的姜维正要进去,却见马遵带着梁绪、尹赏以及梁虔,热情的将他迎了进去。
“府君,这是……”姜维有些懵,虽说心有怨气,但也没想过会受到这么隆重的待遇,毕竟这次他是丢了城池回来,甚至心中已经做好了被马遵抱怨的准备,谁知道城门打开之后会是这副样子。
“伯约终于回来了!”马遵对着姜维一礼道:“我等已商议好了,决定与你一同弃暗投明,投效大汉,让这天水重归正统!”
姜维脸颊抽搐了两下,连忙摇头道:“府君说的这是何话,末将从未有投降!”
“我懂!”马遵一把拉着姜维,一边挥手道:“快,还不去将旌旗换下!?”
城头已经有将士将刚刚做好的大汉旗帜替换了曹魏的旗帜,看的姜维目瞪口呆:“府君,末将并非此意……不对,府君我军虽败了一阵,但也是因末将轻敌,我等只需坚壁清野,将人口、粮草撤往临兆,汉军便是来了,也无用,只待张郃将军大军赶来,我军便可得胜!”
“唉~”马遵摇了摇头叹道:“我知伯约不信,但我等却是真心相投,伯约切勿生疑,我已命人向车骑将军送上了降表,我大汉军队也快到了,伯约快快随我前去准备迎接天军!”
“我……”姜维还想解释什么,马遵哪给他机会,不由分说,拉着姜维便往回走。
姜维几次解释,却都被马遵等人当做是搪塞之言,或许也不是马遵等人不懂,而是他们需要不懂,任姜维如何解释,在马遵等人看来,姜维却是早已投了汉军,并且在姜维回来之前,已经开始在城中散布消息,让大家都知道天水已经降了大汉。
直到深夜,回到家中,姜维才从马遵等人的热情攻势中清醒过来,也反应过来,马遵等人根本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而是不想懂而已,尤其是对方在城中四处散步消息,姜维已经投了大汉,而他们也是为保天水百姓,不愿此处再受刀兵,所以决定跟随姜维一同投了大汉。
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姜维是什么人?很快便反应过来了,对方这是想将投降的事情加到自己头上,以后若曹军打回来了,他们还可以继续以此为由撇清关系,若不能,那他们就跟刘备,无论怎么算,他们都不会吃亏。
想清楚这点,姜维有些苦涩,现在他就算是坚决反对,这消息恐怕也已经传出去了。
“夫君为何苦闷?”妻子柳氏看着姜维的神色,将一碗粥给姜维盛上,关心道。
“唉~”姜维苦笑一声,看着自己的妻子,询问道:“母亲可曾安睡?”
“已然睡下。”柳氏点点头道。
“这些时日辛苦夫人了。”姜维拉着妻子的手道。
“夫君言重了,只是夫君出征在外,娘亲和妾身终究有些不放心。”柳氏摇了摇头道:“夫君还未说何事苦闷?”
“我啊,连我自己都不知为何,便莫名的成了汉军。”姜维苦笑着道。
“这是为何?”
“他们畏惧汉军之势,欲投降,却又担心大魏兵马杀回来不好交代。”姜维叹息一声:“便将我作为主导者,若日后大魏兵马真的杀回来,我便是罪人。”
“那夫君是如何打算?”柳氏问道。
“此前总想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但这官场之上,波云诡谲,有时候,便不想再掺和其间,原以为大汉气数已尽,然如今那刘备渐有兴盛之相,此番出蜀,来势汹汹,求援书信几日前便已送往张将军处,然至今未有回音,恐怕张将军那里也出了状况,若此番大汉能够占得关隆之地,未来天下谁属,尤未可知,不知夫人有何高见?”姜维知道自家夫人颇有见识,平日里也总会与夫人商谈天下,并不避讳。
“妾身以为,既然此时木已成舟,府君若仍回曹魏,魏国未必会接纳,倒不如助汉,便是此战战败,也可从容退入蜀地,若能胜,以夫君之能何愁不能封侯拜将?”柳氏恬静地笑道:“况且魏国虽大,但朝中权利倾轧比比皆是,夫君若入大魏,在朝中并无根基,或许尚未展现才学,便为小人所害,但大汉如今却正是用人之际,夫君才华横溢,定会被重用,若能助大汉平定天下,何须担忧如今这些人?”
姜维默默地点点头,若马遵不玩儿这一套,姜维大概是不可能降的,大不了,也就是携带家眷去往安定、长安从军,总有发迹的一天。
但如今马遵等人这么一闹,他姜维有没有投降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不管他有没有投降,在旁人看来,他终究是降了,解释也未必有人信,倒不如投入大汉营中,为大汉效力,反而更容易建功立业。
“夫人所言甚是,是为夫偏执了。”姜维看着夫人,笑道。
至于忠诚什么的,曹魏立国不过七年时间,大汉的影响力还在,对于天水这等偏远之地的人来说,忠诚的观念比较淡薄,事到如今,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姜维正是年轻,心高气傲的时候,既然曹魏这边容不下他,那投了大汉又能如何?
“说起来,为夫这也算是匹马下城了。”向导今日马遵等人那副样子,姜维有些不屑的摇了摇头,就算投降了,但对这种想要投降,又不想承担后果的人,姜维却是连半点好感也欠奉。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心念通达的姜维,开始一边派人前去通知张飞,自己愿意投降,一边开始执掌冀县,安抚民心,等待汉军前来收编。
对于马遵等人的客套和恭维,他倒是来者不拒。
……
张飞收到姜维的降书一时间有些不懂,看向庞统道:“这就完了?你那计策这般管用?”
“这天水远离曹魏中心,关中之地,多年来饱受战火,多无忠义可言,只是没想到,那马遵等人会做的如此彻底!”庞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原本,他的意思只是让马遵等人排斥姜维,让姜维感受到委屈和不满,然后自己这边再出面收降姜维。
谁能想到这马遵直接就向姜维投降了,省事倒是省事,只是庞统很多后续手段都没来得及用呢,对方直接成自己人了,这多少让庞统有些郁闷。
“刚才收到张任的书信,你切看看。”张飞点了点头,还是觉得这事有些邪门儿,将之前张任送来的书信递给庞统,他觉得现在还是研究研究比较正常的事情比较好。
“张任将军已经驻守在街亭,不过那张郃手中,竟然职业后三万兵马?”庞统放下竹简,看向张飞道:“按理说,曹魏那边如今也该有反映了吧?”
“哦,对了,那个……伯渊已经攻下了函谷关,另外二哥也把伊阙关攻破,可能跟这个有一些关系……”张飞看着庞统逐渐瞪圆的眼睛,声音渐渐低下来了。
第四百九十四章 降将
时间向前推移到姜维决定投降之前的十天左右,相比于关中因为陈到、黄忠两路大军的出现风声鹤唳而言,函谷关这边的情况要好许多,毕竟刘备如果要发兵的话,函谷关距离刘备的治地太远,就算从南阳走武关发兵,这一路上道路坎坷,翻山越岭,而且地势也颇为险要,易守难攻,若真想从武关发兵,完全可以顺着洛水而下,直取洛阳,所以在关中战事兴起之时,对于函谷关的守将来说,虽然知道关中战事紧急,洛阳也会面临危险,但函谷关面临战事的可能性不大。
“墨侯!”关平是先一步去往南阳跟关羽通气的,这次出兵,伊阙关那边肯定是曹军重点防御对向,当年刘毅在南阳让弟子们打造了一座长达二十里的城墙,隔绝了曹军,让南阳得以休养生息,此番关中动兵,曹军自然会防备南阳这支人马。
南阳之地,当初堵阳以西是被城墙圈起来了,但堵阳以东,却还是控制在曹军手中,这次关羽出兵,最好走也最适合大军行进的,就是从当年修建的城墙往外打,一路打到伊阙关,刘毅的想法,便是关羽先出兵,吸引洛阳曹军的注意,自己则趁虚而入,直取函谷关。
这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哪怕有着装备优势,刘毅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攻下,这不是人多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自己也没见过函谷关,但险关他见过,像阳平关那样的地方就不容易攻,换谁来都一样,曹操当年十万大军就被拦在个小小的阳平关外面,最后也没能攻破,现在换成自己是攻防,面对这种坚城,若不出些奇谋的话,还真不容易。
但奇谋的话,刘毅能想到的也只有声东击西了,毕竟关羽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这一次,很可能是关羽最后一仗,刘毅也想关羽尽兴一些,跟曹军好好打一场,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等关羽那边打的差不多了,自己出兵直接把函谷关拿了,那多好。
“如何?”刘毅把关平招到身边,笑问道:“君侯可曾应允?”
“嗯。”关平笑道:“父亲答应了,还说墨侯太过客气,这种事,书信一封便是,他本就已经出兵,末将赶到时,已经打下昆阳、叶县、父城等六城,兵锋直指伊阙关。”
“说还是该说一声的,毕竟这边的战事,还需君侯来打。”刘毅点点头,他相信关羽不会跟自己计较这个,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心安理得的在这边享受胜利果实,说白了,这次自己不会出太多力气,如果关羽那边吸引到足够的火力和注意力的话,函谷关拿下不会费太多力气,这里真正的难题是潼关,两地相隔太远,无论刘毅拿下函谷关还是潼关,另外一边肯定会有警觉,刘毅必须做出取舍,无论选择哪一边,再要去取另一边的时候,困难就会成倍增加。
函谷关距离主战场无疑更远,但就战略意义上而言,攻下函谷关,能够封锁曹军援助关中的军队,虽然后勤补给线会更长,而且风险性也更大,但风险和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拿下函谷关,虽然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会更多,但若能成功守住,关中之战基本可以稳了。
况且此番并非真的孤军深入,而是协同作战,关羽出兵伊阙关,会帮自己分担很大的压力。
“对了!”关平笑道:“此番父亲还让末将还带来一人,可助墨侯成事!”
“哦?”刘毅微笑着看向关平:“不知是何人?”
荆州那边,人手也很紧张,关羽麾下周仓、廖化、糜芳等人似乎都脱不开身吧。
关平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帐外笑道:“请文则将军进来。”
文则?
刘毅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于禁从帐外进来,对着刘毅躬身做礼,刘毅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来,一脸惊讶的看向于禁。
历史或是演绎上的于禁刘毅没办法去评判,但就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所见到的于禁并没有投降,当初曹操退出南阳之后,于禁是誓死不降的,当时对外宣传于禁投降,甚至打着于禁的旗号让人拌做于禁在南阳战场上出现,曹操没有相信,而于禁直到曹操死,也未曾投降,一直都被关押在荆州,如今突然出现在这里,让刘毅多少有些意外。
目光看向关平,于禁出现在这里,显然已经答应了投降,只是这不可能是凭空就来投降吧?
“墨侯有所不知,您在南中的时候,于将军的家眷被迫害的不成样子,不说家破人亡也差不多了,只余一幼子被老仆拼死护送出来,一直东躲西藏,直到这次曹丕过世,魏国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