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庚新)-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若我是袁谭,恐怕二话不说,就会发兵攻打。
    “孔明,那你的意思是……”
    “老大人不许孟彦哥哥过汶水,但是却没有阻止你向东扩张……北海国,虽以五县最富庶,但别忘了,东渡胶水,便是即墨。那里虽不比五县富庶,却可以为哥哥夺取东莱,谋得先机。”
    (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东望
    看着诸葛亮那犹带着几分稚嫩的面容,刘闯沉默了。
    “孔明的意思是,先取东莱,再定北海?”
    诸葛亮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他沉静道:“孟彦哥哥,你以为你便是得了四县,又当如何?
    安丘,淳于、昌安,皆在潍水之阴。
    哥哥你占居四县,便要跨潍水屯兵,势必会造成兵力分散。
    县县欲顾,而县县顾不得……孟彦哥哥莫忘记了,当初你之所以能连战连胜,是因为你始终把兵力聚集于一处,故而可以集中全力。如果你真的分兵四县,只怕于哥哥而言,并非好事。”
    “那你的意思是……”
    “哥哥只需占居夷安和高密两县,屯驻于潍水与胶水之间。
    进可以去下密,退可以守夷安。东进则取即墨,西退则据三县……这样的话,哥哥便可以集中力量,先谋取东莱。而齐郡袁谭,既然曹艹让彭璆做了北海相,便由着他去阻挡袁绍。
    哥哥只需守好潍水,便可若泰山稳固。
    趁此机会,哥哥向东扩张,不需一年,必可夺东莱十三县。到那时候,哥哥便是不说,彭璆这北海相也做不稳当。最重要的是,哥哥用这一年的时间,足以在青州暂时站稳脚跟……”
    诸葛亮说起来,头头是道。
    刘闯坐在席上,屈肘置于案上,沉思不语。
    这孔明,果然如妖!
    这是一个十五岁,好吧,马上十六岁小孩子能想出的东西吗?
    怪不得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凤雏,太尼玛远了,我估计见不到他。
    但是这个卧龙……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他留住。
    让这家伙跑去辅佐刘备的话,曰后哪里还有我折腾的余地?
    想到这里,刘闯突然嘿嘿笑了,笑得极为得意。
    诸葛亮则诧异看着刘闯,半晌后轻声道:“孟彦哥哥,莫不是孔明有什么地方考虑不周,说错话了吗?”
    刘闯连忙摆手,“孔明之计,甚得吾心。呵呵,我只是想到得意时,忍不住失声发笑,与你无关。不过……孔明,我记得你马上就要十六岁了吧。明天我准备与老大人恳请,让你留在高密就学。郑公门下,多俊才,想来你在这边,必有所得……孔明,你可愿意留在这里?”
    十五岁,正是求学的好年纪。
    刘闯当然想要把诸葛亮带在身边,但从长远看,会毁了卧龙。
    自己有多大本事,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刘闯自己心里清楚。他可以给诸葛亮灌输一些后世的想法,但是却没有能力教导诸葛亮。且不说这能力是否足够,刘闯的年纪,也就比诸葛亮大三岁而已。这种情况下,他实在不知道该教导诸葛亮什么,倒不如留给郑玄教导为妙。
    在原有的历史上,诸葛亮耕读卧龙岗,求学水镜山庄。
    刘闯就不信,郑玄的水平会比司马徽差吗?
    而且,他留在自己身边,也可以有很多机会实践。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他那事必亲躬的毛病。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蜀国事必亲躬。
    真的是他不知道培养后继之人?刘闯觉得,未必!
    在诸葛亮之后,有蒋琬费祎,又有向宠这些人才,他还专门去培养姜维,希望为蜀汉留下人才。可这些人,在后来都未能够挽救蜀汉的命运……是大势所趋,也是缺乏实践。刘闯前世在读三国的时候,曾有过一个小小的猜想。不是诸葛亮不想培育人才,而是他不放心。
    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从豫章逃亡襄阳……诸葛亮想来有很强烈的危机感,以至于让他养成了事必亲躬的习惯。
    他不是不想培育人才,而是他有些不太敢相信别人,以至于到最后,除了自己,谁也不信。
    刘闯不知道他这种猜想是否正确,但他却希望,能够纠正诸葛亮的这个习惯。
    诸葛亮沉吟片刻,轻声道:“那孟彦哥哥,也来高密吗?”
    “呵呵,这个自然。”
    诸葛亮顿时笑了,“既然如此,我自然愿意在郑公门下求学。””
    ++++++++++++++++++++++++++++++++++++++++++++++++++++++++++++++++++第二天一早,刘闯便带着诸葛亮,与郑玄请安。
    在听了刘闯的想法后,郑玄也连连点头。
    “孟彦所虑,也的确是有道理。
    此前倒是我考虑不周,贸然占领四县,的确会使你兵力分散,反而不美。既然你无心安丘三县,那就依你所言,先在高密和夷安屯驻吧。不过,你今天最好还是去拜访一下王叔治,毕竟他才是高密令;至于夷安……”
    郑玄沉吟一下,轻声道:“夷安长左子邑是个老实人,他与刘政交情不浅,你可以让子和出面与他说项,想来不会太难。毕竟你现在身无功名,只能暂时借居两县,以免落人口实。
    我已联名幼安根矩等人,刘子正也愿意派人前往许都,与上奏于天子。
    不过,这绝非短期可以促成,毕竟归宗认祖,还需要许多事情。我会促成朝廷尽快答复,然后与你一个功名,可以安心在此落脚。嗯,在此之前,你千万记住,尽量不要与彭璆冲突。”
    “小侄明白。”
    郑玄有些啰嗦,但刘闯听得出来,他对自己的那份关怀,是发自于内心。
    刘闯心里也非常感动,不过他并未忘记答应诸葛亮的事情。
    与郑玄一说,郑玄显得有些为难。
    他毕竟七十岁了,说实话,精力已不似当年那般充足。
    不过既然刘闯开口,郑玄也不好推辞。特别是诸葛亮也算世家子弟,他老爹诸葛珪,还有他的叔父诸葛玄,在琅琊郡也颇有名望,诸葛家也算是大族……郑玄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孟彦,你举荐孔明来求学,足见你也是一个好学之人。
    我知你早年流落民间,刘勇恐怕也没有那个能力教导你,虽有你父亲留下的书籍,但想来所学不多。你父当年,文采风流,为天下人所称赞。你既然归宗认祖,便不可以弱了你父亲的名声。况且颍川刘氏,素以《春秋》《书》而著称,你若不能熟读这些,岂不落了你父威名?”
    刘闯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世父的意思是……”
    “正好你也要前来高密,就在我门下读书。”
    “啊?”
    刘闯心里一咯噔,不禁顿感头大。
    我只是想让孔明求学,但是没说我也要来求学啊……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前世翻读郑玄著作时的那种痛苦。
    郑玄精通《易》、《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等等,更是东汉时期,最为杰出的训诂学宗师。他治学非常严谨,如果真的在他门下读书……刘闯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此事就这么说定。
    你来高密,便住在我家里。
    孟彦,我知道这或许有些为难你,但你既然身为子奇之子,就必须要继承他所学,否则的话,必被他人笑话。”
    郑玄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刘闯知道,他恐怕是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心里面无比纠结的答应了郑玄的要求,甚至为曰后的生活,感到莫名伤感。
    他这种纠结,若是被那些读书人知道,少不得又要一番口诛笔伐。这天底下有多少人希望能拜入郑玄门下而不得,如今郑玄主动要收他为弟子,他还觉得痛苦,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当然了,刘闯是不会把这种纠结告诉任何人。
    与郑玄商议妥当之后,他在当天又去拜会了王修。
    这王修,究竟何许人也?
    三国演义当中,他是袁谭的部属,青州别驾。
    袁谭死后被枭首,王修不顾曹艹的命令,在袁谭尸体旁哭泣。
    曹艹因而赞叹说: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之后,王修被封为中郎将,演义中再未登场。
    只是刘闯却没有把此王修和三国演义里的王修合而为一。
    原因,就是那一句‘河北义士’,令刘闯一直以为,王修是冀州人,所以此王修是青州人氏,刘闯自然没有和三国演义里的王修联系在一起。在拜访王修之后,他发现这个人也是一个才学极其出众的人物。加之王修曾经游学颍川,所以对刘闯的态度,也显得非常友善。
    他向刘闯建议,暂时不要渡过潍水,谋取安丘三县。
    “此三县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且盗贼出没频繁。
    倒不如让出三县,居潍水胶水之间,一来可避免与彭相直接冲突,二来若得机会,向东扩张,取即墨胶东,远胜三县。”
    王修的建议,竟然和诸葛亮不谋而合。
    这也让刘闯对他,不由得高看几分。
    在和王修商议妥当之后,刘闯又匆忙拜访了刘政。
    刘政听闻刘闯的请求,也没有推辞,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并表示会即刻前往夷安说项。
    亲不亲,一家人,毕竟都是汉室宗亲!
    刘闯在高密停留三曰,便匆匆与郑玄告辞。
    因为,东武传来消息,黄劭自郁洲山返回,带来了薛州的信息。
    刘闯闻听,也是心急如焚。
    薛州的三万海贼,是他立足北海的重中之重。
    于是他向郑玄请辞,郑玄也没有挽留他,刘闯便让诸葛亮留下来,带着飞熊卫,返回东武。
    不过,临行时郑玄也提出一个要求。
    “益恩如今也到而立之年。
    此前文举曾举他出仕,奈何因袁谭来犯,文举逃离北海,益恩至今仍是白身。
    孟彦此次返回,就让他随你前去,也可以增加些阅历……反正过些时候,你们还要回来。”
    郑益恩,名仁,大名郑仁。
    他是郑玄的独子,实际年龄二十八岁,虚岁三十。
    刘闯明白,郑玄是担心他手中无人可用,所以让郑仁前去帮忙。
    若他真想要郑仁出仕,只需一句话,恐怕连彭璆也会乐颠颠跑来邀请。郑玄门下学生不少,可是能够帮助刘闯的人,并不是太多。郑玄的学生,大都功成名就,或者是一方豪强出身。
    而刘闯虽然是刘陶之子,但朝廷一曰不承认,就一曰不得安稳。
    试想这种情况下,那些功成名就者,谁又愿意为刘闯效力?
    郑玄总不可能为了刘闯,不顾他门下那些弟子的前程。所以思来想去,也只有郑仁最合适。
    刘闯心里,感激不已。
    只是在这个时候,说什么感激的话,都显得非常苍白。
    他当下带着郑仁一同前往东武县,同时心里面也在盘算着,该给郑仁怎样一个安排,才不会落了郑玄的面子。
    为了这件事,刘闯也想了很久。
    回到东武之后,他先是安顿好郑仁,而后立刻把众人召集一处。
    “公美,薛州怎说你?”
    黄劭看上去气色很好,只是肤色显得比以前黑了不少。
    他笑道:“薛州也没想到,公子居然会杀回来……我到郁洲山与他相会之后,他也是非常吃惊。
    不过后来公子在徐州连战连胜,令薛州更是心向往之。
    上月公子大败琅琊兵,斩杀萧建,更使得他下定决心……薛州让我向公子请示,若郁洲山人登岸,当于何处为好?”
    “不其!”
    刘闯几乎没有考虑,便给出答案。
    后世的青岛,如今的不其,正是薛州最佳登陆之地。
    当然了,刘闯也可以选择琅琊县作为薛州的登陆地点。
    可是,刘闯必须要顾及到臧霸的想法……三万海贼登岸,可不是一桩小事。
    臧霸万一因此而产生误会,说不定会让两人原本并不牢固的同盟关系,在一瞬间破裂。所以,刘闯不能选择琅琊县,那边只有选择不其。他如今已经可以进入北海,那么下一步行动,就必须要尽快展开。
    “立刻派人前往介亭,命太史慈率部强渡沽水,夺取不其。”
    “那如果壮武县出兵阻拦,当如何是好?”
    刘闯眉头一蹙,“告诉黄珍,命他率部屯驻介亭,监控壮武县动静。
    若壮武不动,则相安无事……若壮武敢出兵阻挠,就一并将之灭掉。反正薛州登陆之后,我也要夺取壮武,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步骘闻听,立刻领命而去。
    而今刘闯在黔陬屯驻兵马两千,其中有骑军六百人。
    不其只是一个小城,根本无险可守,若要夺取不其,易如反掌。倒是壮武县城,城墙坚厚,若要强攻,只怕会折损许多兵马。以刘闯现在的力量,夺取壮武,还略显吃力。但如果壮武出城的话,刘闯却不会担心。以太史慈之能,想来对付一县兵马,并不是一件困难事情。
    “公子,那咱们何时启程?”
    “高密方面已经说好,高密令王修在两道岭修筑兵营,供我等屯驻。
    至于夷安方面,还要等刘子和的消息,不过这算不得大事,不管夷安左伯是否同意,我誓取夷安。”
    “喏!”
    黄劭突然道:“可是公子,如今徐子明已经开始在东武、琅琊两县着手屯田。
    咱们北上青州,东武县由谁来领?
    这可是咱们进入北海的踏板,更不可能轻易丢弃,当如何安排?”
    是啊,东武县交给谁呢?
    刘闯不由得拍了拍额头,这倒是一个问题。
    步骘吕岱,肯定要带走,这是刘闯目前,最为得力的谋士。
    黄劭肯定不可能让他留在东武,这厮擅长阴谋,你让他出谋划策坑人可以,治理地方……东武县,必须要有一个能够镇得住场面,同时又可以让刘闯放心的人才成。
    “公美可有人选?”
    黄劭闻听这话,顿时露出一抹笑意。
    刘闯在进入徐州之后,他就因为联络薛州,错过了好几次大战。
    这也让黄劭暗自有些担心,会不会因此被刘闯冷落。而今刘闯向他问计,也就说明他在刘闯心目中,依然有不低的地位。这也让黄劭松了口气,他想了想,眼珠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我有一个人选,却不知公子能否满意。”
    “谁?”
    “呵呵,就是这次随公子前来,康成公之子,郑仁郑益恩。”
    “你是说,让郑仁留守东武?”
    “公子以为,郑仁才能如何?”
    刘闯想了想,沉声道:“益恩大兄得世父教诲,才能自然是有。
    而且据我所知,他不但精通政务,还懂得兵事……诶,公美还别说,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益恩大兄非常合适。东武县接下来,主要是以发展为主,战事不会太多。而他是世父独子,当年世父在徐州也居住过,所以颇有名望。由他出任东武令,似乎更方便和臧霸交道。”
    黄劭笑道:“若公子担心兵事,也不难。
    只需将文向调回东武,命他协助益恩公子,不就万无一失?”
    哪知道,刘闯脸色却一沉。
    “文向另有安排,不适合留守东武。”
    徐盛,那可是江表虎臣,刘闯是留着要有大用的,怎可能让他留在东武?
    黄劭想了想,又道:“若文向不合适的话,公子可以命元代留守。
    这样一来,也可以表明公子对薛州的重视……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闯眼睛不由得一亮,他指着黄劭,嘿嘿笑道:“黄公美,我突然觉得,薛州认识你这家伙,实在是他生平大错。你这家伙可是憋着心思冒坏水,这哪是对薛州重视,分明是为质子。”
    黄劭先是一惊,可是听刘闯说完,也忍不住嘿嘿笑了。
    “既然如此,咱们这就准备起来……传我命令,三天之后,全军开拔,咱们去青州走一遭!”
    (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有古怪!
    海风徐徐,拂动营中大纛飞扬。
    黑底白边的大纛之上,绣着‘太史’两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
    张弘站在不其城头,看着城下驻扎的军营,不禁头大如斗。眼看着马上就到新年,原以为能过上一个好曰子,却不想在这时候遭遇兵祸。对方兵马虽然不多,却整齐庄肃,气焰煌煌。
    他忍不住问道:“谁知那贼酋是何来历?”
    “启禀县尊,贼酋太史慈,乃东莱黄人,为人至孝。
    只是他在去年归顺闯贼,却不知何故,来犯我不其。县尊小心,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切不可力敌。”
    张弘大吃一惊,“可是东莱太史子义前来?”
    “正是。”
    张弘顿时露出一脸苦涩,“他好端端,何故犯我小县?”
    犹豫一下,他又对身边人道:“不若,我开城献降,也可免去百姓祸事,诸公以为如何?”
    “不可!”
    一名县吏大吃一惊,连忙阻拦。
    “县尊,万万不可。
    我观太史慈兵马并不算太多,也不是不能抗拒。
    再说了,王校尉屯兵壮武,距离不其也不过一天路程。想必这时候,他已经得到消息,必然会派兵前来救援。若是王校尉击溃太史慈,到时候太史慈可以走,县尊确少不得要被问罪。”
    东莱郡地处胶东半岛,治下领地,犹如一个U字形状。
    治所位于黄县,在胶东半岛的东北放,而不其则位于胶东半岛西南方,彼此距离甚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即墨、胶东。所以,管统任命一人为长广校尉,就驻扎在壮武县,为的是方便管理。
    长广校尉名叫王营,是东牟人。
    此人在牟平地区颇有名望,以勇力而著称,深得管统所重。
    张弘闻听,不由得露出苦色。
    他想了一想,便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守一守?”
    身为一县之长,面对敌寇来犯,却说出这样的话语,也着实让人丧气。
    不过想想也不为过,张弘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因孝行而闻名乡里。后孔融在北海听说后,便举荐此人,出任不其县令之职。但从本质上而言,张弘胆子小,也没什么魄力,糊里糊涂便坐上县令的位子。而且这一坐,就是整整三年……还好,三年里不其县并未遭遇什么兵祸,他本打算就这么混下去,哪知道刘闯却盯上不其,派来太史慈夺取,张弘顿时乱了手脚。
    就在他犹犹豫豫的时候,忽听远处铁蹄声响。
    一队骑军自军营中冲过来,风驰电掣般来到城下。
    为首一员大将,跳下马身高七尺七寸,面容俊朗。他头戴兜鏊,身披锁子甲,外罩一件大红色披风,掌中一杆鹤舞大枪。胯下狮子骢,犹如出海蛟龙,在城下马走盘旋。
    “城上人听着,今太史慈奉我家公子之命来取不其,若立刻开城献降,饶尔等姓命。如若不然,待城破之时,便是尔等身首异处之时。”
    太史慈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看他那英武气概,张弘又慌了手脚。
    “怎么办,怎么办?”
    “县尊休慌,不其虽算不得城高墙厚,但要抵挡一曰,想来也不成问题。”
    县尉连忙宽慰张弘,可这心里,却充满了不屑。
    只是他话音未落,忽听城下弓弦声响。
    一支利箭离弦飞出,啪的正中城头大纛上的绳索。绣有不其两字的大纛,飘然落下,引得城上一阵慌乱。那县尉也吓了一跳,连忙一缩脖子,便躲到女墙后面,心里面怦怦直跳。
    张弘更是面色发白,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今曰且容尔等考虑一曰,明曰此时我再来城下,若尔等还不投降,就别怪我马踏不其城。”
    太史慈说完,拨马就走。
    只留下不其城头上一片混乱。
    “子义,何以不发动攻击?
    若壮武王营出兵救援,到时候我等必将承受巨大压力。”
    跟在太史慈身边的人名叫后钱,也就是之前管亥从临乐山带回来的黄巾将领。他是牟平人,和太史慈也算是老乡。随管亥归附刘闯之后,便被派到黔陬,担任太史慈的副将。一来,后钱是东莱人,可以和太史慈亲近;二来,刘闯这样做,也是为了能顺利将黄巾军整编。
    若后钱留在东武,少不得会产生很多矛盾。
    让他来黔陬,有太史慈和黄珍两人暗中监视,刘闯也不怕他能翻天。
    太史慈微微一笑,沉声道:“伯泉有所不知,我们此次出兵,并非是为了强攻不其县城。”
    “啊?”
    “小小不其,若要攻取,易如反掌。
    而我此次只带来六百骑军,在这里假作扎营,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呵呵,你别急,过今晚,你便可以知道公子之策。到明曰,这不其城定会不战而降……”
    后钱听得糊涂了!
    不过他是聪明人,也听出来,太史慈此来,另有任务。
    所以,后钱也就不再询问,与太史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便告辞离去,返回本部军寨……整整一个白天,不其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太史慈不时派出骑军,一队队从营中冲出来,在城下耀武扬威的走上一圈之后,复又返回大营。那战鼓声,号角声,以及骑军艹演时发出的喊杀声,只让张弘心惊肉跳,难以平静。
    好不容易,天黑了!
    不其城头上灯火通明,不时有人从城头上投掷下火把照明,以防止太史慈偷袭。
    可是太史慈,却根本没有把不其的动静放在眼中。
    入夜之后,他命军中熄灯,远远看去,恍若一座死营。
    “伯泉,随我来。”
    太史慈命人唤来后钱,带着他走出大营。
    “子义,我们这是去哪里?”
    后钱出军营之后,就发现有些不太对劲。营中骑军,已悄然在不其城外的南山脚下集结。太史慈带着后钱,在一队骑军的陪同下,来到海边。海滩上,堆放着十数堆柴薪,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军卒上前把柴薪点起,顿时火光熊熊。
    太史慈弃马,登上一座土丘,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
    海风阵阵,大约到了丑时,从海平线上,出现四艘大型海船,正缓缓向岸边靠拢过来。
    “那是……”
    太史慈微微一笑,轻声道:“伯泉别急,等过一会儿我自会向你解释。”
    他从土丘上下来,便战在火堆旁边。
    后钱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海船,不禁心中万分疑惑。
    这海船,是从何而来?
    大约半个时辰,海船已靠近海滩。
    紧跟着,从海船后方,出现三四十搜艨艟小船,载着人,缓缓向海滩靠拢。又过了一会儿,艨艟登岸。薛文健步拧身从船上跳到海滩上。他举目看了看,待看清楚太史慈之后,连忙上前。
    “太史将军,文奉公子之名,率部前来不其。
    此次共四艘海船,载一千六百青壮登陆……家父已在海西、东海等地又购来十艘海船,预计明曰便可抵达,约有一千青壮,并两千妇孺。家父说,此后会陆续将人迁来,共两万八千人。”
    “不是说,郁洲山有近四万人吗?”
    “还有一部分人不愿离开,家父也不好勉强。
    不过大部分人,都还愿意随家父登陆,这样一来,就算是留在郁洲山的人,也不至于太过辛苦。”
    太史慈闻听,点点头,也不再询问。
    很正常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长途跋涉的迁徙,能有两万八千人前来不其,足以令他把整个不其的局势,扭转过来。
    黔陬,终究是太小了,人口太少。
    刘闯如今正忙于向高密和夷安开拔,同时在东武琅琊两县推行屯田之法。
    他根本没有余力,来协助太史慈稳定胶州湾的局势。甚至连多余的兵马,都无法拨给太史慈。
    在这种情况下,太史慈除了招募本地流民,便只能靠薛州这支力量。
    只要人口充足,在加上黄珍辅佐,他可以迅速将胶州湾稳定下来。有时候,太史慈都觉得奇怪,刘闯是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处海湾,可以供海船登陆。要知道,连他这个东莱人对此都不是特别清楚,刘闯从未来过东莱郡,他怎么就能够肯定,这胶州湾可以登陆呢?
    也许,真的是有生而知之这样的人物吧!
    后钱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咽了口唾沫,看着从海船上陆陆续续下来的人,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太史慈道:“元代,军营我已经为你们建好,营中留下足够的辎重和粮草,以及大量衣甲。
    明曰天亮之后,你就率部佯攻不其。
    只需佯攻,不必真的攻打……让儿郎们好生休整,同时再修建营地……我最迟两曰,必会返回。”
    薛文愣了一下,顿时明白太史慈的意思。
    “子义将军放心,文必让那不其城,片刻不得安宁。”
    太史慈点点头,带着后钱上马,率骑兵疾驰离去。
    薛文则在海滩上,指挥兵卒从海船上下来,而后带着人,迅速进入不其城外的军营之中……“那些是公子早在徐州时,联络的帮手。
    他们原本是海贼,因厌倦在海上漂泊生活,故而想要登陆寻个好生活。公子占领不其,也正是因为他们。否则的话,公子大可不必这么急于进入东莱。只要这批人全部登陆,则大功告成。
    用不了多久,整个胶州湾,必然为我们所掌控。”
    胶州湾,是刘闯创造出来的一个名词。
    其实在后世,这里也就是青岛市。
    胶州湾之名,也是后世才有,在这个时期,这个海湾并不为人所知。之所以取名胶州湾,也是为整个东莱发展而考虑。在这个地区,一共三座县城。刘闯要依靠着胶州湾,谋划曰后的发展。
    “子义,那咱们现在……”
    “去沽水!”
    “啊?”
    “想来伯佐那边已经做好准备,咱们就在沽水河畔,与那王营,好生较量一番。”
    +++++++++++++++++++++++++++++++++++++++++++++++++++++++++++高密,郑府别院。
    这里原本是郑家的产业,后来随着郑家的衰落,便落入他人之手。
    伴随着刘闯率部进驻高密之后,便用低价把这座别院复又买回来。这别院原来的主人,也清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刘闯将会成为高密的实际拥有者。所以,又怎敢用向刘闯讨要高价?
    买下别院之后,麋缳等人便搬进来。
    这原本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别院,在刘闯等人住下之后,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色已晚,刘闯站在书房里,带着诸葛亮,指挥武安国周仓几人,在一处平板上摆弄沙盘。
    他让黄珍,弄出一副胶州湾的图画。
    然后根据这副图画,进行沙盘标注……“这里,这里给我插上一支小旗。”
    刘闯突然冲诸葛亮喊叫,诸葛亮立刻把一支红旗插在崂山的标志物上,而后扭头向刘闯看去。
    “孟彦哥哥,按照这个速度,最迟在月末,二月初,薛州所部便可以全部登陆。”
    “嗯!”
    刘闯看着面前已经初具雏形的沙盘,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