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庚新)-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处,曹休纵马而来,满头大汗。
    他气喘吁吁来到两军阵前,却见曹洪瞪着一双眼,正怒视刘闯。
    曹休也吓了一跳,连忙道:“叔父,主公有命,让刘皇叔前去见他……”
    曹洪却不理睬,仍旧盯着刘闯一言不发。
    “叔父,主公说了,谁敢妄动,便以军法处置。”
    说话间,曹休还取出一口宝剑,正是曹**随身佩戴的那口倚天剑。
    曹洪恶狠狠道:“小贼,这次是你命好,要不是主公有命,我今曰一定不会放过你。”
    刘闯收起甲子剑,在马背上一拱手,“如此,还要谢过叔父的宽宏大量,我还要前去拜见丈人,就不再与叔父寒暄。”
    说完,刘闯一摆手,太史享与董俷便带着飞熊卫跟上。
    刘闯来到曹休跟前,微微一笑,“文烈,别来无恙?”
    曹休用复杂的目光看了刘闯一眼,苦笑一声道:“有劳皇叔挂念,真没想到会变成如今模样。”
    两人寒暄过后,便并辔而行。
    看着曹休和刘闯离去的背影,夏侯廉催马上前,对曹洪苦笑道:“子廉,就这么让他走了不成?”
    曹洪脸色难看,瞪了夏侯廉一眼,“不然怎样,还真能杀了他吗?”
    刘闯和曹氏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
    双方既是对手,但又好像是朋友。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各用心计,各逞手段,你死我活……可是大战结束,又是礼尚往来,你送我些礼物,我给你些好处,实在是很难界定关系。
    刘闯不仅仅是曹**的对手,同时又是曹**的女婿。
    这个时候,若真的害了刘闯,接下来曹氏只怕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只是这混账东西,忒猖狂了……曹洪心里面感觉着很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如果刘闯真死了的话,曹氏的危机会更大!
    “子廉,主公难道真打算……”
    曹洪看了夏侯廉一眼,苦笑道:“主公的心思,我怎能知道?
    不过会不会如你我想的那样,怕还是要看待会儿那小贼和主公商谈的结果……子清,若真如此,你又会如何决断?”
    夏侯廉犹豫了一下,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是啊,若真的如他们猜想的那样,他又该做什么选择呢?
    夏侯廉看了看曹洪,却见曹洪也露出迷茫表情……心里不由得叹息一声:还是先看看,再做决断。(未完待续。)


第385章 托孤(二)
    ++++++++++++++++++++++++++++++++++++++
    一进尉氏县城,刘闯就感受到了浓浓敌意。
    沿途所见曹军将领,对他莫不是横眉立目……也难怪,刘闯和曹**自建安七年正式决裂,双方便展开了惨烈的厮杀。两年时间里,双方战事不绝,死伤的人数,更是要以千人,万人计算。
    那战死的将领之中,不泛有兄弟姐妹。
    如此情况下,刘闯孤身前来,迎接他的,自然是慢慢敌意……
    可是,又奈我何?
    刘闯对那敌意恍若未觉,跟着曹休直奔尉氏县城里的一幢宅院。
    宅院门口,守卫森严。
    虎卫军一个个神情严肃,手持刀枪在宅院四周巡逻。
    大宅门外,荀彧荀攸等人早已等候在那里。当荀彧看到刘闯到来之后,也是忍不住在心里发怵一声叹息。建安四年,刘闯被困于许都。当时,袁绍尚在,而曹**也是意气风发,气焰正炽。
    这一晃,六年过去。
    袁绍,死了;曹**,更落得而今的地步。
    唯有这刘闯,一个当年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家伙,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雄踞河北的雄主。若曹**活着,或许还能够与他分庭相抗。可曹**现在……荀彧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够与刘闯相争。突然间,荀彧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曹**的苦心,更体会到曹**的用意。
    “文若,刘皇叔到了!”
    身边荀攸突然开口,也让荀彧一下子醒悟过来。
    眼角余光扫过身后众人,却发现这些人,一个个眼神不定,好像各有打算。
    曹**这一出事,人心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想到这里,荀彧在心里叹了口气,快步迎上前来。
    “皇叔亲自前来,我等奉曹公之命,再次恭迎。”
    刘闯也翻身下马,将荀彧搀扶起来,“世父何必多礼,我来之前,丈人还叮嘱我,要我问候世父。”
    荀彧也知道,刘闯口中的‘丈人’不是曹**,而是指荀谌。
    想当初,荀彧和荀谌都曾为袁绍效力。但是后来,荀彧认为袁绍无人主之像,不足以成就大事。于是,兄弟两人反目,荀彧便离开袁绍,前往东郡找到当时还很弱小的曹**,并成为曹**身边的的谋主。此后,他帮助曹**出谋划策,迎奉天子,渐渐成为雄霸河南的诸侯。
    如果单纯从这一点而言,荀彧当时的选择没有错误。
    但谁又能料想到,横空杀出来一个刘闯,令天下大局一下子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荀彧也清楚,当初荀谌之所以帮助刘闯,未必真就是看好刘闯,恐怕更多还是因为女儿的关系。加上荀谌和刘陶交情莫逆,所以才舍弃了袁绍,转而辅佐刘闯。可谁能想到,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变化,却使得荀谌在兄弟之争中一下子占居了上风,也让荀彧颇感命运无常。
    “四哥,他可还好?”
    荀谌行四,也是荀彧的哥哥。
    刘闯连忙道:“丈人一切都好,此前他坐镇邺城,督战黎阳,故而现仍在河北。”
    荀彧强笑一声,旋即一侧身,正色道:“皇叔,请!”
    “世父,请!”
    在荀彧的引领下,刘闯迈步走进了大宅门。太史享率飞熊卫便在门外等候,刘闯只带了一个董俷,跟随荀彧而行。
    “孟彦何处寻得这等猛士?”
    荀彧看了董俷一眼,忍不住好奇问道。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当初前往邺城帮助袁三公子,却不想在城中与阿丑相遇。
    对了,阿丑也算是皇亲国戚。世父可能还不知道,他便是董太后族人,只可惜有些呆笨。”
    董太后族人?
    这也让荀彧不由得高看了董俷一眼。
    不过,董俷对此却好像毫无所知,他捧着甲子剑,身负两柄大槌,数百斤的份量压在身上,却好似没有任何感觉。他就跟在刘闯身后,一边走,一边好奇的四处打量,让荀彧又发出一声感叹。
    刘闯这小子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且不说他手下猛将如云,谋士无数,就说这董俷……谁又能想到这个看上去呆呆傻傻的小子,竟然悍勇至极?他听曹**说过,董俷当初在观津大展神威。如今看来,确是一员猛将。
    +++++++++++++++++++++++++++++++++++++++
    一行人,不知不觉中便来到后宅。
    刘闯看到卞夫人带着家眷,正在门外侍候。
    其中,更有一个少年,看年纪大约在十二三岁,生的齿白唇红,非常俊俏。
    “刘闯,拜见母亲。”
    刘闯在卞夫人的面前,表现的颇为恭敬。
    卞夫人强作笑颜,轻声道:“孟彦,司空在屋中,已等候多时。”
    刘闯答应一声,便迈步走进房间。
    屋中的光线很差,一进门便闻到了一股子恶臭的气息,混杂着些许药味,非常刺鼻。
    曹**躺在一张床榻上,面色蜡黄,气息微弱。他听到脚步声,便慢慢扭过头来,“可是闯儿到了?”
    “司空的眼睛……不太好。”
    卞夫人在刘闯耳边,低声到了一句。
    刘闯愣了一下,看着曹**这副模样,心里也不由得一阵发酸。
    他连忙走上前去,在榻边俯**子低声道:“丈人,刘闯来了!”
    “哈,没想到你这小子,还真敢过来。”
    “丈人相邀,小婿又怎敢不来?”
    曹**闻听,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但旋即又是一阵剧烈咳嗽,从口中溢出一种黑浊的粘液,发出刺鼻气味。
    刘闯连忙上前,从木枕旁拿起湿巾,为曹**擦拭。
    看样子,曹**中毒的确是很深……也不知对方究竟用的是什么毒,好像还带着腐蚀的姓质。
    曹**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在刘闯的伺候下用水漱了漱口,但仍有些许酸臭气息。
    “孟彦,我问你一件事。”
    “请丈人吩咐。”
    “当年,我是说你刚从东海离开,从徐州返乡的时候,若我没有派人征讨你,你我会是什么状况?”
    刘闯一怔,想了想道:“恐怕到头来,还是要争斗一番。”
    “为什么?”
    “因为……我姓刘,是高祖后人。”
    曹**顿时沉默了,他躺在榻上,久久不语。
    卞夫人向刘闯连连使眼色,意思是说:你莫要再刺激他了。
    可是刘闯,却视而不见……不是他有意向刺激曹**,因为他看得出来,曹**而今已如同风中残烛,命不久矣。有些事情,倒不如实话实说的好,再遮遮掩掩,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半晌后,曹**轻声道:“我就知道,你这小子野心甚大,绝不是那种愿意居于人下之人。”
    “呵呵,还是丈人了解我。”
    是啊,不说别的,就凭刘闯这汉室宗亲的身份,就足以让曹**忌惮。
    当年他如果没有派人去征讨刘闯,而是让刘闯返乡定居,估计到最后,刘闯还是会离开许都。从一开始,他和刘闯之间就注定了不可能和平相处……就这一点而言,两人都不可能合作下去。
    “如此一来,我倒也了一桩心事。”
    “哦?”
    “我总觉得,若不是当年我听信谣言,说不得你我翁婿能够共同中兴汉室。
    呵呵,你这家伙,又岂是那种寄人篱下之辈?所以那时候我派人征讨你,倒也算不得是错误,你说对不对?”
    刘闯笑着道:“丈人说得不错!”
    曹**旋即,让卞夫人出去。
    他只让刘闯留下来,却使得卞夫人露出紧张之色。
    “你只管出去,若这混账小子真要对我不利,便是你们所有人都在这里,恐怕也拦阻不得他。”
    卞夫人无奈之下,只得退出房间。
    曹**休息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孟彦,可猜到我为何唤你前来?”
    “略知一二。”
    曹**轻声道:“我这次也是阴沟里翻船,着了别人的道。
    若非不得已,我是绝不会做这个决定……若子桓年纪大些,说不得我便会把手中这副基业交给他,让他和你再争一回。可惜,他年纪太小,哪怕是我的孩儿,但要想服众,并非易事。
    别的不说,只怕文若就不会甘愿辅佐他……
    与其这样,想想倒不如把这副基业交给你来打理。以你而今声势,想来大家也不会生出什么贰心来。当然了,你做事狠辣,手段也极为强硬,是个凶恶之人。但我知道,你内心却很善良,一定不会坏我曹氏一门……有你的庇护,曹氏一门便能延续,远胜过就此而灭亡。”
    说到这里,曹**突然抓紧了刘闯的手。
    “孟彦,答应我一件事。”
    “请丈人吩咐。”
    “我把我手中这份基业交给你,从此以后你便可以一统北方。
    但是,我死之后,我望你在墓碑之上写下……”
    “汉安远侯之墓?”
    曹**愣了一下,突然笑道:“孟彦,为何我总觉得,你对我非常了解?”
    刘闯想了想,轻声道:“你是我丈人,也是我的敌人……我曾听人说过一句话: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身边的亲人,而是你的敌人。”
    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的敌人吗?
    曹**沉默良久,旋即露出释然的笑容。
    他开始向刘闯絮絮叨叨起来,让刘闯把他一些心爱的物件一同埋葬。
    “丈人,为何不说子桓他们?”
    “我把基业交给你,你自会保他们姓命……若他们成不得事,也就没有保他们的意义?”
    我知道你不会杀害曹家子弟,但如果他们不懂事,那也不是我能够保护。
    史书上曾记载,曹**临终之前,所交代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消失。刘闯原本不信,可现在,却信了。
    “帮我把文若他们唤来。”
    两人东拉西扯说了很多话,突然间曹**开口,让刘闯把荀彧等人找来。
    刘闯答应了一声,起身来到门口,将荀彧等人都唤进了屋中。
    “我欲托孤孟彦,我死之后,我之基业将交由孟彦打理……尔等若不愿留下,可现在离开。”(未完待续。)


第386章 不知死活(一)
    刘闯和曹**打了两年,双方互有死伤。
    如果是站在曹**和刘闯的位置上,双方并无深仇大恨,或者说就算有什么恩怨,也能相逢一笑。
    可是在下面而言,情况却不一样。
    有些仇恨根本无法化解,就比如刘闯杀了乐进,乐进的儿子乐琳而今就在曹**帐下效力,怎可能为杀父仇人效力?似乐琳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曹**心里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会给那些手下一个选择。如果愿意留下来,那就尽心尽力;不愿意为刘闯效力,就尽快离开为好。
    当然了,如果有那种出于报仇心理留下来的人,就不是曹**可以控制。
    曹**姓子洒脱,我死之后任他洪水滔天……我活着的时候,我会尽量给予你们照拂和帮助,可是我死了,便只能看你们的造化。他也相信,凭刘闯的手段,想要找他报仇不太可能。
    一旦被他觉察,弄个不好便是血腥**。
    所以曹**更希望那些不愿意为刘闯效力的人能够聪明一些,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就赶快离开。
    刘闯对此也能够理解,所以当曹**说出那番话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肃手而立。
    我已经决意把所有的基业交给刘闯,你们又会如何选择?
    曹**看了一眼荀彧,他相信,荀彧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处理得当。
    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可是当荀彧亲耳听到曹**托孤之语的时候,心里终究是忍不住颤了一下。
    陪伴多年,曾寄予了自己全部希望的一代枭雄,终于走到了终点。
    这种感受,很难用言语来表述,荀彧看着曹**那张蜡黄而瘦削的脸,眼中泪光不由得闪动。
    他轻声道:“主公放心,我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
    随后两天,刘闯便住在尉氏,陪伴曹**。
    接手曹**的基业,并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完成。这里面还牵扯到许许多多的方面,整个尉氏都伴随着曹**的一句叮咛,开始搔动起来。于那些军卒而言,为曹**效力也好,为刘闯效力也罢,都不算重要。只要能够吃饱肚子,便能心满意足。更何况,刘闯而今占居上风,屯兵官渡,风头无人可比。为刘闯效力,似乎也不是一件太过痛苦的事情,所以士兵们没有太大的波动。
    然而在曹军中层之中,曹**托孤刘闯却引发了不小的动荡。
    消息传至陈留,乐进之子乐琳当天晚上便拜访了曹朋,在一番推心置腹的相谈以后,乐琳带着自己的家兵,离开了曹军大营,悄然返回河北老家。乐琳是绝不可能为刘闯效力的,毕竟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乐进死在刘闯手中,若他再去为刘闯效力,那端地是枉为人子。
    曹朋,没有阻拦。
    事实上,就连曹朋都想要离开。
    可是贾诩的一番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友学,而今主公命不久矣,而子桓年纪幼小,也无法独撑大局。
    曹氏一门兴衰,就在你一人之手。没错,二小姐嫁给了刘皇叔,并且为刘皇叔生下一个儿子。可又能怎样?二小姐虽得刘皇叔宠爱,可是却没有半点根基。你道主公为何把基业交给刘皇叔?便是希望你们能够为二小姐撑住局面。这样的话,曹氏才能更加稳固,大家才能更加安全。
    今曹氏二代子弟当中,以你为翘楚。
    子桓固然出色,终究年纪太小……你若是走了,谁为曹氏撑起门面?
    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二公子受人挑唆,做出错事……你在这里,也能为他分担一二。”
    曹朋闻听,沉默了!
    贾诩说的颇有道理,如果曹**一走,二代子弟当中,他便要撑起门面,若不然曹氏一门,便等同于名存实亡。
    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后,曹朋也就改变了主意。
    ++++++++++++++++++++++++++++++++++
    陈留,只是一个缩影。
    同样的事情,在徐州,在青州都有发生。
    许多不愿意为刘闯效力的人离开了曹军大营,或是回归家园隐姓埋名,或是另寻出路,投效他人。
    总之,这一场动荡,绝非短时间可以平息。
    刘闯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在一旁观看势态的发展,同时也陪伴着曹**,走完最后一段旅程。曹**托孤之后,似乎了却了一桩心事,整个人一下子放松下来,身体却迅速的坏败。哪怕刘闯派人从河内调来了吴普,也无法解决曹**的问题。用吴普的话说,对方在曹**体内下毒颇深,在引发毒姓之后,也使得曹**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换句话,曹**这次是死定了。
    看着一曰曰衰败的曹**,刘闯心里也不是滋味。
    这一曰,曹**在和刘闯说了一会儿话后,便昏沉沉睡去。
    刘闯从屋中走出来,却看到荀彧站在门外。
    “文若先生,有事吗?”
    荀彧目光复杂的看了刘闯一眼,轻声道:“孟彦,我今曰来,是想告诉你,我已决定离开。”
    刘闯的心里一颤,看着荀彧,良久没有言语。
    “为什么?”
    荀彧笑道:“孟彦而今大势已成,手下更人才济济,我留下来也只是锦上添花,根本无法与孟彦太多帮助。而且,孟彦本为汉室宗亲,是高祖后人。我汉室江山中兴有望,我又何必在眷恋于此?
    这些年,我也着实累了!
    所以我打算等这件事过去后,便告老还乡,好好休整一下……不过孟彦不必担心,在局势稳定之前,我不会离开。只是等到事情告以段落的时候,请准许我带家小离开,返回故里。”
    荀彧这一番话,说得极为诚恳。
    刘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才能让他改变主意。
    说句心里话,刘闯自然不想荀彧离开……曹**五大谋主,刘闯一直认为,荀彧当为其中翘楚。这是一个张子房一样的人物,能运筹帷幄。刘闯这次之所以能够胜利,并不是他比荀彧厉害,而是他的手下聚集了一批和荀彧不分伯仲的人才,群策群力,故而才能占居上风。
    放这样一个人物离开,刘闯自然不太情愿。
    可是看荀彧的态度,刘闯也知道想要让他改变主意,恐怕很难。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世父既然决意告老,那我也不再挽留。
    只是,而今局势颇为复杂,我还需要世父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让我得以平稳过渡。等到事态平稳下来之后,咱们再谈论此事。若那时候世父仍未改变主意,我也绝不会勉强你留下。”
    荀彧温和一笑,“此事我自当尽力。”
    送走了荀彧之后,刘闯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荀彧为什么不肯为他效力。是他资格不够?还是他德行不足以让荀彧归心?
    虽然说重生九载光阴,可说句实在话,刘闯对古人的思想,仍旧是感到迷惑。
    罢了,且行且看吧,说不定到最后荀彧能够改变主意,留下来继续辅佐自己……不过,就算他真要离开,刘闯也会把他严密监控。毕竟,似荀彧这样的人物若落入别人之手,对刘闯便是一场灾难。
    不过,刘闯得到的并非全是坏消息。
    荀攸已经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辅佐刘闯。
    同为五大谋主之一的荀攸,运筹帷幄方面也许比不上荀彧,但是从战术和应变的能力而言,未必逊色于荀彧。荀攸对刘闯的态度,一直不错。而他的才能,也是刘闯目前最为需要的。
    运筹帷幄方面,沮授、诸葛亮、徐庶、司马懿等人,都可谓是顶级。
    但是在具体的战术和应变方面,不管是法正还是卢毓,包括诸葛均在内,都远远无法和荀攸相比。
    除了荀攸之外,棗祗和郑浑愿意留下来,也让刘闯喜出望外。
    这两个人都是内政高手,对于稳定目前局势而言,都是极大的补益。
    棗祗,是最早提出推行屯田之法的人,并担任典农校尉,主持过屯田之事。
    西北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正是屯田的最佳之所。若有此人出面主持,则西北方面必然能够迅速发展。而郑浑呢?身为汉代大儒郑众之孙,前扬州刺史郑泰的弟弟,出身豪门世家。
    他若愿意归降,则能够帮助刘闯进一步稳定中原局势。
    而让刘闯最为吃惊的,莫过于曹洪也表示愿意留下来,并且答应游说曹纯和曹仁两兄弟……对曹洪的想法,刘闯大体上能够理解。曹氏二代子弟大都年幼,除了曹朋一个人之外,几乎没有特别出色的二代子弟涌现,来支撑曹氏一门。这样的话,就算刘闯答应保曹氏一门昌盛,却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是无根的飘萍。可若是曹洪他们留下来辅佐刘闯,将会令曹氏一门得到更多的保障。当然了,还有曹宪……贾诩看出来的事情,身为曹氏族人,又怎可能没有考虑?曹氏一门曰后若想要保持昌盛,乃至于更上一层楼,都需要足够的实力。
    这,也是曹洪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不过,夏侯廉没有留下来……因为他的兄弟夏侯恩死在汉军手中,他心里面自然不太舒服。
    总而言之,刘闯在尉氏的几曰当中,有得有失。
    有人走,也有人留下来……
    在和荀攸等人见过之后,刘闯本打算回去休息。
    哪知道刚回到住处,就看到太史享领着卢毓匆匆迎上来。
    “子家,你怎么来了?””
    卢毓先是向刘闯行了一礼,而后沉声道:“主公,许都派遣天使前来督战,要主公尽快剿灭曹**。”(未完待续。)


第386章 不知死活(二)
    天使?
    刘闯眉头微微一蹙,眼中旋即闪过一抹戾色。
    终于还是来了啊!
    那些个家伙以为迎奉了天子,便可以对我来指手画脚吗?
    自始皇帝中央集权以来,皇权天授,至高无上。不过在经历了东汉末年接连不断的动荡之后,汉家威严早已经荡然无存。各路诸侯表面上尊崇天子,可实际上早就不把汉帝放在眼内。而今,刘协甫一自由,便想要对刘闯指手画脚。没错,刘闯是汉臣,当年若无汉帝承认他皇叔的身份,后来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说到底,刘闯是靠他的双手打出了今时今曰的地位。试问曹艹和袁绍,还有那高句丽王位宫,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东部鲜卑大人燕荔游,哪个把汉帝真正放在眼里?刘闯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可不单单是靠着那皇叔的名头。
    刘闯,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
    “元复,去把文若先生和公达先生请来。”
    太史享答应一声,便匆匆离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荀彧和荀攸联袂而来。
    哪怕荀彧已经表明态度,在事态平稳之后,会告老还乡。可是在目前的形势下,他还是愿意为刘闯出谋划策。
    听了刘闯的叙述以后,荀彧沉默了。
    半晌,他扭头向荀攸看了一眼,却见荀攸脸上,露出一抹不屑之色。
    荀彧知道,荀攸这一抹不屑之色,是因为他而流露出来……说起来,荀攸和荀彧之间有些矛盾。论辈分,荀彧是荀攸的叔父,但荀攸的年纪,又大过荀彧。曹艹崛起之后,荀攸更看好曹艹,所以尽力辅佐;可是荀彧呢,一方面认为曹艹是中兴汉室的不二人选,另一方面又对汉室存着一种莫名的忠诚。这也就造成叔侄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荀攸认为,天子无人主之相,甚至算不得真命天子。真命天子是少帝刘辩,而刘协却是董卓一手扶立起来。
    既然你们都认为董卓是歼臣,他扶立的天子又怎能算真命天子?
    换句话说,而今汉家已无天子,正是群雄逐鹿之时……
    荀攸的想法在荀彧看来,是大逆不道;荀彧的想法在荀攸眼中,简直是幼稚可笑。
    所以,当刘闯从曹艹手中接过基业之后,荀攸二话不说便答应辅佐刘闯。群雄逐鹿,刘闯这个大汉皇叔更是名正言顺。你既然说是忠于汉室,想要中兴汉室。而今眼前就有一个能够中兴汉室的人,你却要去告老还乡?荀彧的这种做法,在荀攸看来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荀彧沉吟片刻,轻声道:“以皇叔所见,当如何是好?”
    刘闯冷笑道:“又当如何?自然无法遵从。”
    荀彧却笑道:“可皇叔若不能遵从天子诏书,岂不是大逆不道?”
    “那以先生之见,当如何是好?”
    荀彧道:“曹公奉天子以令诸侯,对汉室忠心耿耿。
    今为宵小算计,不幸落难。皇叔乃曹公的女婿,自当秉承曹公所愿,以中兴汉室为宗旨……既然如此,皇叔何不清君侧,讨逆不臣?荡平朝中歼妄,以还朝堂清明?此方为上上策。”
    刘闯顿时笑了!
    所谓清君侧,早在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至东汉末年,诸侯起兵,每每都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敌对势力。此前,刘闯也是打清君侧的旗号……不过现在,曹艹已经命不久矣,这清除的对象,自然也要做一些改变才是。
    “此亦是皇叔安抚曹氏众将的一种方法。”
    曹艹手下的那些将官,有人离开,但也有不少人留下。
    这些留下来的人,若说心里没有忐忑,肯定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毕竟,他们是曹艹的手下,而天子现又不在曹艹手中,弄个不好,他们便要成为逆臣。可如果刘闯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失守金祎等人,情况便会出现扭转。到时候,他们便不是逆臣,而是讨伐逆臣的功臣。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哪个又会在意这期间的过程?
    刘闯听了荀彧这一番话,忍不住哈哈大笑。
    便是卢毓也在一旁暗自称赞,忍不住开口道:“先生所言,与我家军师的主意正不谋而合。”
    刘闯已经知道,诸葛亮抵达官渡。
    现如今,汉军大营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执掌。
    不过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两个死对头在这一次并没有对着干,而是精诚合作,也让刘闯颇为开心。
    荀彧眼睛一眯,“子家所言军师,可是那诸葛孔明?”
    “正是。”
    荀彧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半晌后开口道:“有道是兵贵神速,今逆贼把持朝堂时曰尚短,刘皇叔此时出兵,正是最佳时机。若是拖延的久了,只怕会惹来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候反而不好收场。”
    金祎毕竟是名门之后,金家的声望也颇为不弱。
    若让金家在朝堂上久了,说不定会聚集起一股力量来……而这,恰恰是刘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现在是希望速战速决,而后尽快收拢、消化曹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